川西盆地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及沉积地球化学响应*
杨国臣, 于炳松, 陈建强, 李善营, 姚纪明, 吴云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第一作者简介:杨国臣,男, 1971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读博士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从事油气储集层地质与评价研究。联系电话: 15910763920; E-mail:ygch1971@163.com

摘要

通过对川西盆地下白垩统古流向的研究发现,川西盆地东缘早白垩世早期沉积的平均古流向为 142°~145°,中、晚期沉积的平均古流向则为 264°~288°,说明古流向发生了逆变。下白垩统泥质岩稀土、微量元素丰度的纵向变化表明,与此古流向逆变过程相对应沉积层段的元素丰度,也产生了明显的相对异常。这一地球化学异常既为该古流向逆变的存在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也揭示了该现象具有很好的、区域性的沉积地球化学响应。

关键词: 川西盆地; 下白垩统; 古流向逆变; 泥质岩;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丰度异常
中图分类号:P5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0)01-0116-11
Inversion of palaeocurrent direction and sedimentary geochemical response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western Sichuan Basin
Yang Guochen, Yu Bingsong, Chen Jianqiang, Li Shanying, Yao Jiming, Wu Yunhu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

About the first author:Yang Guochen,born in 1971,is a Ph.D. 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majors in mineral resources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geology and 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Tel:15910763920.E-mail:ygch1971@163.com.

Abstract

The studies on the palaeocurrent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in the western Sichuan Basin reveal that in the eastern margin area of the basin,the vector mean of palaeocurrent direction in sediments of the early Early Cretaceous is from 142° to 145°,and in the middle-and-late Early Cretaceous sediments is from 264° to 288°.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 inversion of palaeocurrent direction happened during this period.At the same time,the vertical abundance variation of trace elements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argillaceous rocks in this basin shows that some elements have obviously relative abundance anomaly in corresponding sediments of this inversion.Such a geochemical anomaly not only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is inversion, but also reveals that it has a strong and regional sedimentary geochemical response.

Key words: western Sichuan Basin; Lower Cretaceous; inversion of palaeocurrent; mudstone; rare earth element; trace element; abundance anomaly

古流向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 不仅有助于恢复盆地沉积古地理、了解盆地古地貌坡向和沉积充填的布局、分析确定盆地边缘和沉积物源区的位置以及沉积体的走向和几何形态、古岸线的方向, 还有助于分析判断盆地大地构造环境的变迁(迈尔, 1991; 和政军等, 2000; 汪正江等, 2000; 张琴等, 2001)。通过对川西盆地下白垩统古流向及砂、砾岩所伴生泥质岩的稀土、微量元素丰度变化进行对比研究, 发现川西盆地东缘早白垩世曾发生一定规模的古流向逆变, 这为该区构造活动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地质信息, 更有意义的是, 古流向逆变较好地解释了对应沉积层段元素地球化学相对异常的产生机制及原因。

1 地质背景
1.1 白垩系岩石地层系统

川西盆地, 或称川西坳陷, 是一个多期构造作用形成的叠合盆地(叶军, 2008)。在不同的构造区, 白垩系发育特征各异。根据在盆地中所处构造区不同, 研究区白垩系可划分为3个地层小区:川西小区、川西北— 川北小区和川中小区(表 1)。其中, 川西小区白垩系由下至上包括天马山组、夹关组和灌口组; 川西北— 川北小区白垩系由下至上包括剑门关组、汉阳铺组和剑阁组; 川中小区白垩系由下至上包括苍溪组、白龙组、七曲寺组和古店组。各地层小区白垩系对比关系如 表1, 下伏地层均为上侏罗统蓬莱镇组(莲花口组)(四川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 1978;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 1991; 赵自强和丁启香, 1996; 辜学达和刘啸虎, 1997)。

表1 川西盆地白垩系对比 Table1 Correlation of the Cretaceous in western Sichuan Basin
1.2 白垩纪沉积环境及古地理

受晚侏罗世蓬莱镇期之后的燕山运动控制, 川西白垩纪盆地向西、向南收缩。下白垩统在整个盆地广泛分布, 以发育洪(冲)积扇相红、棕红色砂、砾岩, 以及河湖相紫红色、棕红色砂、泥岩夹砂砾岩为主(图 1)。在广元— 剑阁地区, 沉积物为一套洪(冲)积扇相红色、紫红色砂、砾岩, 自下而上由从粗到细的3个韵律组成, 即剑门关组、汉阳铺组和剑阁组; 由于粒度粗, 层理发育差; 洪积物源于盆地以西的松潘— 甘孜山地。在梓潼— 巴中地区, 沉积物属河湖相紫红色、棕红色夹灰色、灰绿色砂、泥岩, 夹少量的砂砾岩, 自下而上, 由苍溪组、白龙组、七曲寺组和古店组分别构成韵律; 各组底部常具冲刷构造和滞留砾石, 砂岩中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斜层理; 多门类陆生生物繁盛。在雅安— 成都地区, 仅发育天马山组, 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相与梓潼— 巴中地区相似。

图1 川西盆地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简图及露头分布(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局, 1991, 有修改)Fig.1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ic map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and distribution of outcrops in western Sichuan Basin(modified from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Sichuan Province, 1991)

上白垩统仅分布在盆地南部, 盆地北部缺失。晚白垩世, 古地理发生极大变化, 河湖水向南退至今绵竹以南, 因气候持续干旱, 沉积盆地向内陆咸化湖盆发展。自下而上, 分别由夹关组、灌口组构成韵律。龙门山前, 沉积物为一套洪(冲)积扇相棕红色、紫红色的砂砾岩, 扇顶砾石层厚度巨大, 扇体向东迅速减薄, 粒度变细。彭州— 大邑— 芦山以东, 沉积物为明显的咸水湖相棕红色、棕褐色或紫红色砂泥岩、碳酸盐岩和蒸发岩相, 常沉积有大量的膏岩; 水平层理极发育, 干裂构造、钙质结核常见; 富含陆生介形类、孢粉和轮藻(四川省地质矿产局, 1991)。

2 下白垩统古流向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对6条白垩系露头剖面(图 1)进行了野外考察和实测, 获得了下白垩统砂岩交错层理、冲刷构造、叠瓦状砾石等沉积构造所指示古流向数据46例, 用Stereo Nett软件做地层校正后列于表2, 数据的可靠性总体较高。

图2 龙门山前各剖面及双流正兴镇剖面下白垩统古流向玫瑰图(a— 剑门关组; b— 天马山组; c— 天马山组; d— 天马山组)Fig.2 Palaeocurrent rose maps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outcrop along Longmen Mountains and Zhengxing town section of Shuangliu

表2 川西盆地下白垩统古流向数据 Table2 Data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palaeocurrent direction in western Sichuan Basin

古流向数据分析表明, 龙门山前各剖面及双流正兴镇剖面下白垩统古流向的变化不大或变化规律性不强(表 2, 图2), 明显不同于盆地北缘南江沙河镇剖面、盆地中部东缘中江广福镇剖面下白垩统古流向的颇具特征性的变化(表 2, 图3-a, 图5-a)。 龙门山北段山前剑阁姚家乡剖面剑门关组古流向较稳定(61° ~185° , 平均152° )(图2-a), 龙门山南段山前崇州怀远镇剖面及大邑灌口镇剖面天马山组古流向略显杂乱变化(平均67° )(图 2-b, 2-c), 它们总体均反映了以龙门山方向作为主要物源区, 变化着的是龙门山逆冲带中不同的古老推覆块体在不同地质时期作为物源主体角色的转变。双流正兴镇剖面天马山组古流向为NWW(275° ~295° , 平均285° )(图 2-d), 则反映了以盆地东部隆起作为主要物源区(图 1)。

2.1 南江沙河镇剖面下白垩统古流向特征

南江沙河镇剖面位于龙门山北段以东、盆地北缘(图 1), 下白垩统包括剑门关组、汉阳铺组和剑阁组。从各组共获得古流向数据11例, 其中砂岩交错层理9例、冲刷底模构造1例、叠置砂岩透镜体1例(表 2, 图3-a, 图4-a, 4-b, 4-c)。

从各组由下至上的古流向变化(图 3-a)可以看出, 该地区下白垩统古流向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古流向为195° ~215° , 剑门关组沉积早期的古流向特点与蓬莱镇期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但古流向演变为130° ~150° , 反映主要物源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剑门关组沉积中期及之后, 古流向发生了根本性的逆变, 由之前的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平均142° )突变为一致的由东向西(245° ~290° , 平均264° ), 揭示了盆地东部源区强烈隆升并开始向盆地提供大量的沉积物。该区保存较完整的剑门关组(苍溪组)在巴中一带最厚、向西减薄, 汉阳铺组(白龙组)在通江一带厚度大、砂岩含量高, 向西厚度减小、砂岩含量降低(辜学达和刘啸虎, 1997), 这进一步反映了古流向变化的这一基本特征。

2.2 中江广福镇剖面下白垩统古流向特征

中江广福镇剖面位于龙门山中段以东、盆地东缘(图 1), 下白垩统包括苍溪组、白龙组、七曲寺组和古店组。从各组共获得古流向数据16例, 其中砂岩交错层理14例、冲刷底模构造1例、泥砾扁平面1例(表 2, 图5-a, 图4-d, 4-e, 4-f)。

从各组由下至上的古流向变化(图 5-a)可以看出, 该地区下白垩统古流向变化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晚期的古流向为10° ~50° , 苍溪组至白龙组初期沉积的古流向特点与蓬莱镇组晚期沉积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但古流向演变为以90° ~158° 为主, 夹有295° ~330° 古流向, 反映了该区沉积的主要物源区与次要物源区之间时而短暂交替的特征, 最终以龙门山方向的物源占据了主导地位, 盆地东部物源则居于次要地位。白龙组沉积初期之后, 尚处于白龙组沉积早期时, 古流向发生了彻底的逆变, 由之前的以由北西向南东方向为主(平均145° )突变为很一致的由东向西、北西(250° ~331° , 平均288° ), 也揭示了盆地东部源区强烈隆升并开始向盆地提供大量的沉积物。该区沉积环境较南江沙河镇一带更复杂, 但保存较完整的苍溪组(剑门关组)西厚东薄的沉积特点(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 1980), 依然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该区苍溪期的古水流以由西向东为主, 向盆地提供沉积物的主要特征。

图3 南江沙河镇剖面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及其对应沉积层段地球化学异常(a— 古流向特征柱状图; b— 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Fig.3 Inversion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palaeocurrent direction and geochemical anomaly in its orresponding sediments of Shahe town section of Nanjiang

2.3 古流向逆变及其构造控制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 早白垩世在南江沙河镇和中江广福镇一带曾分别发生了古流向逆变。

由地层对比关系(表 1)可以看出, 南江沙河镇、中江广福镇一带分别发生的古流向逆变具有明显的南北向上的时间差异性, 即北早南晚, 揭示了早白垩世盆地北缘南江沙河镇一带以东地区被抬升隆起的时间明显地早于盆地中部东缘中江广福镇一带以东地区, 被抬升隆起的速度和幅度明显地大于中江广福镇一带以东地区, 因而导致了南江沙河镇一带古流向逆变的时间早于中江广福镇一带。进一步比较两地区古流向逆变的特征, 不难看出, 南江沙河镇一带的古流向逆变发生得更为突然和流畅, 而中江广福镇一带的古流向逆变发生得更为迂回和复杂, 反映了两地区构造活动过程的差异。

图4 川西盆地下白垩统典型沉积构造野外照片(a— c摄于南江沙河镇剖面(图 3a), d— f摄于中江广福镇剖面(图 5a): a— LSD03测点大型砂岩交错层理, 示古流向130° ; b— LSD06测点冲刷底模, 示古流向265° ; c— LSD08测点大型槽状交错层理, 示古流向260° ; d— DZD04测点小型砂岩交错层理, 示古流向150° ; e— DZD06测点大型槽状交错层理, 示古流向90° ; f— DZD08测点大型砾质砂岩交错层理, 示古流向285° )Fig.4 Field photos of typical sedimentary structures of the Lower Gretaceous in western Sichuan Basin

综合分析上述两地区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的基本特点, 表明川西盆地东缘南江沙河镇— 中江广福镇一线早白垩世曾发生一定规模的古流向逆变, 其发生时限介于剑门关组沉积中期至白龙组沉积早期, 且由北向南, 古流向逆变的发生可能具有随时间递进式、连续变化的特点, 即随着时间的推移, 古流向逆变的时间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斜率的连续时间序列— — “ 时间斜坡” 。从时限对比看, 古流向逆变与燕山期(120~130, Ma)构造事件(刘树根等, 2001)大致同期, 反映了古流向逆变受控于构造事件, 是构造事件的产物; 构造事件则某种程度地从侧面为古流向逆变的存在提供了构造运动方面的根据。

由上述分析可见, 川西盆地早白垩世的古流向变化极其复杂, 反映了此阶段盆地内及周缘构造活动的复杂性。在盆地东缘南江沙河镇— 中江广福镇一线, 剑门关组(苍溪组)沉积早期, 古流向以由北西向南东为主的特点揭示了此阶段龙门山北段和中段曾隆升强烈、物源丰富、古水流的物质搬运能力强、搬运距离远的特征。之后, 龙门山的隆升相对变弱, 但由于可能受到了南大巴山的向南逆冲隆升(何建坤等, 1997; 乐光禹, 1998; 汪泽成等, 2004, 2006; 刘顺等, 2005; 董云鹏等, 2008)以及江南— 雪峰古陆区的向北西挤压推进作用加强(邓孺孺和方佩娟, 1997; 杨坤光等, 2005)的影响, 盆地东部褶皱带隆升加剧, 因而引起了南江沙河镇— 中江广福镇一线下白垩统古流向的根本性逆变。南江沙河镇一带以东地区, 由于可能主要受到了南大巴山向南逆冲隆升(或包括南秦岭局部的向南逆冲作用)以及江南— 雪峰古陆区向北西挤压推进的双重构造作用, 也可能具有龙门山北段逆冲作用引起前缘隆起的成分(乐光禹, 1998; 汪泽成等, 2006), 因而发生了较快速的隆升作用, 导致南江沙河镇一带在剑门关组(苍溪组)沉积早期之后, 古流向发生了突然的、根本性的逆变。而中江广福镇一带以东地区, 由于可能仅受到江南— 雪峰古陆区向北西挤压推进的单一构造作用, 抑或也可能具有龙门山中段持续逆冲作用引起前缘隆起的成分(王道永, 1994; 何鲤等, 2007), 因而发生了相对缓慢的隆升作用, 导致中江广福镇一带在白龙组沉积初期之后, 古流向才发生了彻底的逆变。

3古流向逆变的沉积地球化学响应通过对比分析发现, 发生于川西盆地东缘的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与对应沉积层段伴生泥质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3.1 泥质岩样品测试与结果

泥质岩样品的测试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ICP-MS ELEMENT实验室、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SKL-LE完成, 并以国家标准参考物质(花岗岩GSR1)进行质量监控, 所有样品均进行了14种稀土元素和24种微量元素的测试。

对采自各剖面不同层位的16件样品进行稀土、微量元素测试的结果表明, 所有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6.4%, 测试结果精度高。图3-b, 图5-b和图6分别示出了不同元素的测试结果。

3.2 古流向逆变的沉积地球化学响应特征

对泥质岩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样品LSH-12c、ZLH-3c和JYH-7a在纵向上均显示为明显的元素丰度相对异常(图 3-b, 图5-b, 图6)。与发生于川西盆地东缘的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进行对比分析, 认为这种异常的产生不是一种偶然, 它是对古流向逆变的沉积地球化学响应。川西盆地特殊的古地理、古构造环境(图 1)控制了早白垩世极其复杂的古流向变化, 而古流向的变化随时改变沉积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主要使沉积水体的地球化学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 从而引起稀土、微量元素不同程度的分异, 使来自于沉积源区的不同元素重新分配组合, 导致对应沉积层段的元素丰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相对异常。由于各地区受古流向逆变影响的强度不同, 以及不同元素对沉积环境变化敏感程度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各异。

图5 中江广福镇剖面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及其邻区对应沉积层段地球化学异常(所有稀土、微量元素丰度单位均为μ g/g, 所有元素比值, 如Cr/Ni, 均无量纲; a— 中江广福镇剖面下白垩统古流向特征柱状图; b— 双流正兴镇— 大邑灌口镇剖面白垩系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Fig.5 Inversion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palaeocurrent direction in Guangfu town section of Zhongjiang and geochemical anomaly in its corresponding sediments of adjacent area

图6 剑阁姚家乡剖面对应于南江沙河镇剖面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的沉积地球化学异常Fig.6 Geochemical anomaly in corresponding sediments of Yaojia town section of Jiange in response

to inversion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palaeocurrent direction in Shahe town section of Nanjiang

图3显示出了南江沙河镇剖面6件泥质岩样品的33种稀土、微量元素的丰度变化及其与古流向变化的对比关系。从图3可以看出, 6件样品中, 以剑门关组中部的样品LSH-12c的元素丰度变化最具特点, 它的大多数元素的丰度均达到了正峰值或最大值, 只有少量元素的丰度无明显异常或略显异常。其中, 亲石(亲氧)元素(REE、Nb、Rb、Hf、Zr、Th、U等)(戈尔德施密特, 1959; 柴之芳和祝汉民, 1994; 韩吟文等, 2003)中, 除Sr的丰度为负峰值、Zr和Hf的丰度无明显异常外, 其他如REE、Nb、Ba、Rb、Th、U等的丰度均表现为正峰值异常。亲硫元素(Cu、Pb、Zn、Ga、Tl、Bi等)、亲铁元素(Cu、Co、Ga等)(戈尔德施密特, 1959; 柴之芳和祝汉民, 1994; 韩吟文等, 2003)中, 除Cu、Bi、Co等的丰度未见明显异常外, 其他如Pb、Ga、Tl、Zn等的丰度均显示为略微异常。亲陆源元素(Rb、Cs、Ta、Hf、Zr、Sc、Nb、Th、U、Ga等)(汪云亮, 1990; 朱赖民等, 2007)中, 除Sc、Hf、Zr的丰度无明显异常或略显正异常外, 其他元素如Rb、Cs、Ta、Nb、Th、U、Ga等的丰度均出现正峰值或最大值异常。这说明, 样品LSH-12c产出层段在沉积时曾发生了异常的沉积(构造)事件, 这一沉积(构造)事件引起了沉积微环境的某种变化, 使对应沉积层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

对比分析上述这一地球化学异常现象发现, 样品LSH-12c产出层段的地质时代(剑门关组沉积中期)正好可与该区古流向逆变发生的时间相一致(图 3)。这表明, 古流向逆变的发生, 引起了沉积微环境的较大变化, 导致了对应沉积层段中对这种变化相应敏感的元素的分异重组, 从而产生了相应的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其具体机制及原因, 认为发生于南江沙河镇一带的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 导致了当时携载有不同源区物质的不同性质的水体在该区的大混合, 沉积环境水体发生动荡, 大量的氧气被溶进水中或被带到较深水区, 沉积水体的氧容量大大增加, 并有不同陆源物质的注入, 从而形成了一种很利于亲石(亲氧)元素、相对不利于亲硫和亲铁元素富集的沉积微环境。根据对沉积环境氧化— 还原条件反映最为敏感的Ce元素(Elderfield and Pagett, 1986; 吴明清和欧阳自远, 1992; Kajiwara, et al., 1994; 颜佳新和张海清, 1996; 刘士林等, 2006)的北美页岩标准化参数Ce/Ce* 判断其时的沉积微环境, Ce/Ce* < 1表明为一种偏氧化性质的环境。这与其所处辫状河沉积环境的氧化— 还原条件是一致的(图 3-a)。这样的沉积微环境对亲石(亲氧)元素的相对分异富集是有利的, 因而, 大多数的亲石(亲氧)元素产生了明显的丰度异常。

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 发生于中江广福镇一带的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引起其邻区双流正兴镇一带对应沉积层段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图 5)。图5揭示, 该组合剖面的 5件样品中, 以双流正兴镇剖面天马山组中产出层段的地质时代(白龙组沉积早期)(徐星琪和王朝禄, 1980; 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 1980)正好可与中江广福镇一带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所发生的时间相一致(图 5, 图7)的样品ZLH-3c最具特征, 它的各元素参量(元素丰度与元素比值)中,

图7 双流正兴镇剖面地层柱状图及样品采集层位(岩性柱图例参见图5Fig.7 Geologic column of Zhengxing town section and sample location

多数参量均出现了较明显的相对正峰值或最大值, 少数参量出现了负峰值或最小值, 一些参量即使在5件样品中也为最大或最小值。分析产生这一异常的机制及原因, 认为中江广福镇一带的古流向逆变引起了与之相距约90, km的西南邻区(图 1)原本相对平静的沉积环境水体发生一定程度的动荡, 部分氧气被带到较深水区, 并注入了不同的陆源物质, 从而形成了一种相对有利于亲硫和亲铁元素的分异富集、而对亲石(亲氧)元素的富集相对不利的沉积微环境。根据Ce/Ce* 略小于1, 当时为一种偏弱氧化— 弱还原环境。这与其所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的氧化— 还原条件是一致的(图 7)。这样的沉积微环境对亲硫和亲铁元素的相对分异富集是很有利的, 因而, 几乎所有的亲硫和亲铁元素和少数的亲石(亲氧)元素产生了明显的丰度异常。

发生于南江沙河镇一带的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同时引起了其邻区剑阁姚家乡一带对应沉积层段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图 6)。图6揭示, 在剑阁姚家乡剖面的5件样品中, 以产出层段的地质时代(剑门关组沉积中期)正好可与南江沙河镇一带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所发生的时间相一致的样品JYH-7a最具特征, 它有21种元素的丰度出现了明显的相对正峰值或最大值, 10种元素的丰度出现了负峰值或最小值。分析产生这一异常的机制及原因, 认为南江沙河镇一带的古流向逆变引起了与之相距约120, km的西侧邻区(图 1)沉积环境水体发生一定程度的扰动, 水体中的氧容量增加, 并有以陆源元素为主的异地物质成分注入, 从而形成了一个总体既利于亲石(亲氧)元素和亲陆源元素、也利于亲硫和亲铁元素相对分异富集或亏损的沉积微环境。根据Ce/Ce* > 1, 当时为一种总体偏还原环境。但从其处于扇三角洲相向浅湖相迅速过渡的沉积环境(图 6)看, 不排除当时沉积微环境的局部偏氧化性质。这种较复杂的沉积微环境, 使不同性质元素的分异富集或亏损特征差异甚大, 因而, 较多的亲石(亲氧)元素、一些亲硫和亲铁元素分别表现为明显的丰度异常。

上述分析表明, 川西盆地东缘早白垩世的古流向逆变所对应的沉积层段产生了较普遍的、明显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 且在盆地的不同地区, 异常特征各异。

4 认识与结论

1)川西盆地东缘早白垩世曾发生一定规模的古流向逆变, 该现象的发生受控于白垩纪燕山运动, 是燕山期构造事件的产物。

2)古流向变化受控于具有南北差异的复杂构造作用过程, 使川西盆地早白垩世发生的古流向逆变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随地质时代推移由北向南渐次发生, 在发生时间上, 北早南晚, 并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斜率的连续时间序列, 其时限大致介于剑门关组沉积中期至白龙组沉积早期。②对盆地沉积的影响具区域性, 影响强度北强南弱。盆地北缘南江沙河镇一带的古流向逆变更具突发性, 能量更足, 影响范围更广; 盆地中部东缘中江广福镇一带的古流向逆变更具迂回性和复杂性, 能量略低, 影响范围也略窄。③从古流向逆变发生的地点位于川西盆地东缘来看, 它对地层沉积的影响总体表现为与逆变后古流向大体一致的由东向西影响地层中元素的沉积分异, 且对不同地区地层沉积的影响程度各异。

3)川西盆地早白垩世的古流向逆变普遍地引起了对应沉积层段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 在地层中留下了清楚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也就是说, 元素地球化学异常记录了古流向逆变, 是古流向逆变的沉积地球化学响应。

4)引起川西盆地下白垩统古流向逆变对应沉积层段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诸因素中, 尽管构造因素控制了古流向及主要物源区的变化, 进而控制了沉积环境的变化, 但由古流向逆变引起沉积环境水体不同程度的动荡而造成的沉积微环境地球化学条件的重大变化才是其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说, 在主要受到古流向逆变的影响下, 抑或某些元素被古流向逆变之后的古水流直接带入沉积水体, 抑或经古流向逆变改造后的沉积微环境更利于某些敏感元素的沉积分异和重组, 才是产生元素丰度异常的最主要原因。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柴之芳, 祝汉民. 1994. 微量元素化学概论[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49-152. [文内引用:2]
[2] 邓孺孺, 方佩娟. 1997. 雪峰山构造带构造分布特征的遥感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 94-98. [文内引用:1]
[3] 董云鹏, 查显峰, 付明庆, . 2008. 秦岭南缘大巴山褶皱—冲断推覆构造的特征[J]. 地质通报, 27(9): 1493-1508. [文内引用:1]
[4] 戈尔德施密特V M著. 沈永直, 郑康乐译. 1959. 地球化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01-539. [文内引用:2]
[5] 辜学达, 刘啸虎. 1997. 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 四川省岩石地层[M]. 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209. [文内引用:2]
[6] 韩吟文, 马振东, 张宏飞, . 2003. 地球化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56-60. [文内引用:1]
[7] 何建坤, 卢华复, 张庆龙, . 1997. 南大巴山冲断构造及其剪切挤压动力学机制[J]. 高校地质学报, 3(4): 419-428. [文内引用:1]
[8] 何鲤, 刘莉萍, 罗潇, . 2007. 川西龙门山推覆构造特征及有利油气勘探区块预测[J]. 石油实验地质, 29(3): 247-252. [文内引用:1]
[9] 和政军, 宋天锐, 丁孝忠, . 2000. 燕山中元古代裂谷早期同沉积断裂活动及其对事件沉积的影响[J]. 古地理学报, 2(3): 83-91. [文内引用:2]
[10] 乐光禹. 1998. 大巴山造山带及其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J]. 矿物岩石, 18(): 8-15. [文内引用:1]
[11] 刘士林, 刘蕴华, 林舸, . 2006.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新近系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3): 449-456. [文内引用:1]
[12] 刘树根, 赵锡奎, 罗志立, . 2001.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构造事件研究[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8(3): 221-230. [文内引用:1]
[13] 刘顺, 刘树根, 李智武, . 2005. 南大巴山褶断带西段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节理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4): 345-350. [文内引用:2]
[14] 迈尔A D著. 孙枢等译. 1991. 沉积盆地分析原理[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53-264. [文内引用:1]
[15] 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 19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阆中幅、德阳幅、三台幅、简阳幅[R]. 四川西昌: 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 49-75. [文内引用:2]
[16]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 1991. 四川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64-281. [文内引用:1]
[17] 四川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 1978. 西南地区区域地层表: 四川省分册[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5-128. [文内引用:1]
[18] 汪云亮. 1990. 深海沉积岩系元素成因的地球化学原理[J]. 岩相古地理, 2: 46-55. [文内引用:1]
[19] 汪泽成, 赵文智, 徐安娜, . 2006. 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山前带构造样式与变形机制[J]. 现代地质, 20(13): 429-435. [文内引用:1]
[20] 汪泽成, 邹才能, 陶士振, . 2004. 大巴山前陆盆地形成及演化与油气勘探潜力分析[J]. 石油学报, 25(6): 23-28. [文内引用:1]
[21] 汪正江, 陈洪德, 张锦泉. 2000. 物源分析的研究与展望[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4): 104-110. [文内引用:1]
[22] 王道永. 1994. 龙门山中段中生代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史[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1(3): 20-28. [文内引用:1]
[23] 吴明清, 欧阳自远. 1992. 铈异常——一个寻迹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化学示踪剂[J]. 科学通报, 3: 242-244. [文内引用:1]
[24] 徐星琪, 王朝禄. 1980. 西南地区地层总结: 白垩系[R]. 四川成都: 地质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5-26. [文内引用:1]
[25] 颜佳新, 张海清. 1996. 古氧相——一个新的沉积学研究领域[J]. 地质科技情报, 15(3): 7-13. [文内引用:1]
[26] 杨坤光, 谢建磊, 杨奎锋, . 2005. “雪峰古陆”构造演化及其对鄂西渝东侏罗山式褶皱形成的影响[C]. 见: 中国地质学会·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安徽合肥: 145. [文内引用:1]
[27] 叶军. 2008. 再议四川盆地西部坳陷深盆气[J]. 石油实验地质, 30(2): 109-114. [文内引用:1]
[28] 张琴, 王贵文, 朱筱敏, . 2001.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测井沉积相[J]. 古地理学报, 3(3): 41-47. [文内引用:1]
[29] 赵自强, 丁启秀. 1996. 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 中南区区域地层[M]. 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46-150. [文内引用:1]
[30] 朱赖民, 高志友, 尹观, . 2007. 南海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的丰度及其空间变化[J]. 岩石学报, 23(11): 2963-2980. [文内引用:1]
[31] Elderfield H, Pagett M. 1986. REE in ichthyoliths: Variations with redox conditions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J].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49: 175-197. [文内引用:1]
[32] Kajiwara Y, Yamakita S, Ishida K, et al. 1994. Development of a largely anoxic stratified ocean and its temporary massive mixing at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supported by the sulfur isotopic record[J].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11: 367-379.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