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台内鲕滩的主控因素*
谭秀成, 牟晓慧, 罗冰, 刘宏, 刘晓光, 丁熊, 吴晓庆, 吴兴波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

第一作者简介:谭秀成,男, 1970年生, 2007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并获博士学位,现为西南石油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沉积储集层的研究。 E-mail:tanxiucheng70@163.com;电话: 028-83035298

摘要

四川盆地飞仙关组台缘鲕滩气田的发现,激励了人们重新认识台内鲕滩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其勘探前景。根据野外露头及钻孔资料的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南部飞仙关组一段的台内鲕滩具有发育向上变浅序列、单滩体厚度一般小于 3 m、横向连续性较差的特征。着重分析了沉积期古地貌、古水深、海水动荡程度以及古海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对台内鲕滩的控制作用,并把滩体的发育阶段分为雏滩期(低速建造期)、滩核期(高建造期)及衰亡期 3个阶段。结果表明,在缓慢等效的海退过程中,处于高能沉积界面附近的水下古高地有利于台内鲕滩的形成,继承性的泸州古隆起核部是区内有利的滩体发育区,形成的台内滩体具有一定的厚度规模和较大的分布面积。这一认识可为该区飞仙关组台内鲕滩的下一步勘探提供必要的地质支持。

关键词: 台内鲕滩; 主控因素; 飞一段; 泸州古隆起; 四川盆地
中图分类号:P588.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0)01-0049-07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intraplatform oolitic bank of the Member 1 of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Tan Xiucheng, Mou Xiaohui, Luo Bing, Liu Hong, Liu Xiaoguang, Ding Xiong Wu Xiaoqing, Wu Xingbo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lleg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610500, Sichuan Province

About the first author:Tan Xiucheng,born in 1970,graduated and got his Ph.D.degree from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2007.Now he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geology.

Abstract

The discovery of gas fields of oolitic bank on the platform edge of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encourages people re-recognizing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and exploration prospect of the intraplatform oolitic bank. This paper taks the using outcrops and borehole data, summarized the features of the bank on the platform in the Member 1 of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as follows: the shoaling-upward sequence of the intraplatform oolitic bank, the thickness of a single bank is less than 3,m, the horizontal continuity is relatively poor.After further analyses and discussion, the authors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oolitic banks within the platform were controlled by the depositional palaeogeomorphology, water depth, turbulence of sea water and fluctuation of sea level, and divided the development of bank into three stages:the young bank time(low speed construction time), bank nuclear time(the high construction time)and the decline pha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uzhou Palaeohigh is the favorable region to develop the intraplatform oolitic bank during the slow equivalent regression process, moreover,the bank formed was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 thickness and wide distribution area.This recognition provides necessary geologic support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f oolitic bank on the platform.

Key words: intraplatform oolitic bank;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Member 1 of Feixianguan Formation; Luzhou Palaeohigh; Sichuan Basin

四川盆地普光、龙岗、罗家寨和元坝等一系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滩相大气田的发现, 展示了碳酸盐岩台缘鲕滩储集层巨大的勘探潜力, 也掀起了人们对鲕滩研究的热潮(沙庆安, 1999; Ezat, 2000; 王一刚等, 2002, 2005; 魏国齐等, 2002; 杨雨等, 2002; 马永生等, 2005, 2007; 董兆雄等, 2006; 杨晓萍等, 2006; 邓小江等, 2007; 王启颖等, 2007; 蒋志斌等, 2008; Stacy et al., 2008)。由于台地内部的面积远较台缘区大, 因此, 台内鲕滩的研究对扩大四川盆地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勘探领域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四川盆地南部飞仙关组钻探成果表明, 台内鲕滩的横向变化要比台地边缘复杂得多, 因此, 对台内鲕滩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滩相气藏的勘探成功率。目前, 国内外的有关学者对鲕滩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对鲕滩储集层控制因素方面的分析(苏立萍等, 2004; 徐世琦等, 2004; 倪新锋等, 2007; 杨威等, 2007)。然而, 滩体的发育和分布规律却是寻找滩相储集层的前提条件。鉴于此, 作者以四川盆地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为研究对象, 通过野外露头及大量钻孔资料的综合运用, 从同沉积构造活动、古地貌、古海平面升降变化和古水动力等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区飞一段台内鲕滩建造的主控因素。这一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台内鲕滩研究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认识, 而且对区域油气勘探也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 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 构造上主体处于川南古坳中隆低陡穹形带(图 1)。该区在加里东期为坳陷区, 在印支期为泸州古隆起的主体部位, 中生代以来为隆起区。区内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主要由海相泥岩和碳酸盐岩组成, 可细分为4个岩性段, 下部的飞一段厚60~190 m, 表现出自西向东增厚的变化趋势, 局部存在厚度高值区。飞一段下部及中下部岩性多为暗紫红色泥岩、钙质泥岩和泥灰岩, 上部以发育浅灰色泥晶灰岩、鲕粒灰岩和暗紫红色泥岩互层为特征(图 1), 其中, 有利于储集层发育的鲕粒灰岩主要集中分布在泸州古隆起区。

据研究, 四川盆地南部早三叠世飞仙关期以发育连陆碳酸盐岩台地为特色, 主要发育潮控滨岸相和混积半局限台地相。飞一段沉积时, 区内自西往东依次发育碎屑潮坪、半局限潟湖和台内滩, 其中台内滩集中分布于该区的中部及东部, 主要以鲕粒灰岩组成的台内鲕滩形式产出, 具有颗粒岩累积厚度大的特点, 是该区飞仙关组最有利的储集相带之一。

2 台内鲕滩基本特征
2.1 岩性特征

区内飞一段台内鲕滩的岩性主要为灰色— 深灰色亮晶鲕粒灰岩, 鲕粒含量50%~83%, 多为正常鲕, 鲕径0.4~1, mm, 可含有少量(一般不超过10%)的砂屑。颗粒间一般可见2或3期亮晶方解石胶结物, 含量18%~25%。其中, 第1期呈纤状或马牙状, 围绕颗粒生长成略等厚的环边(图 2-a); 第2期胶结物呈细粒状, 晶形较好, 与第1期胶结物呈胶结不整合, 与晚期粗粒方解石胶结物呈整合接触; 第3期方解石胶结物晶体明亮粗大, 一般大于0.1, mm, 以单晶或嵌晶的形式充填于孔隙或孔洞的中心部位(图 2-b)。这些特征表明鲕滩沉积物分选较好, 淘洗干净, 应该形成于能量较高的、海水动荡的沉积环境。

图1 研究区位置、区域构造及飞一段岩性剖面图Fig.1 Location, regional tectonic units and lithological section of the Member 1 of Feixianguan Formation of study area

图2 四川盆地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台内鲕滩照片(a— 亮晶鲕粒灰岩, 纤状方解石呈等厚环边胶结, 可见残余粒间孔, 重庆中梁山剖面, 飞一段; b— 亮晶鲕粒灰岩, 3期方解石胶结, 坛7井, 飞一段)Fig.2 Photos of intraplatfrom oolitic bank of the Member 1 of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2.2 垂向沉积序列

碳酸盐岩台地内部是一个受潮汐、波浪和风暴浪多种作用影响的沉积环境。在海平面相对升降变化不明显或者海平面相对下降的背景下, 通过碳酸盐沉积物的垂向加积作用, 台地可以向上建设至海平面附近, 形成典型的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该区飞一段台内鲕滩多数是在潟湖沉积物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 由于鲕滩的沉积速率通常较台地内其他环境更高, 因此鲕粒灰岩的垂向加积作用往往导致滩体快速向上生长, 海水逐渐变浅, 最终导致鲕滩被潮坪环境所取代或者处于海平面之上, 结束滩体的发育, 从而构成典型的半局限潟湖— 台内鲕滩或半局限潟湖— 台内鲕滩— 台坪(或潮坪)的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图 3)。滩体也常因海平面的暂时性相对下降而出露海面, 遭受大气淡水的选择性淋溶, 形成粒内溶孔、铸模孔和粒间溶孔等溶蚀孔隙发育良好的鲕粒灰岩。台内鲕滩单个向上变浅序列底部的岩性多为砂屑灰岩或生屑灰岩, 向上逐渐变为亮晶鲕粒灰岩, 局部可见豆粒灰岩。横向上, 单滩体滩核部位以单层厚度大的鲕粒灰岩发育为特征, 向滩缘逐渐演变为指状交叉的、中薄层状的砂屑灰岩或生屑灰岩(图 4)。

图3 北碚朝阳桥剖面飞一段上部鲕滩沉积序列示意图Fig.3 Shallowing-upward sequence of intraplatform oolitic bank of Chaoyangqiao section in Beibei

图4 台内鲕滩的纵横向变化及岩性组合关系Fig.4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variation of intraplatform oolitic bank and lithologic combination

3台内鲕滩发育、分布及控制因素
3.1 古水动力与海平面升降变化

碳酸盐岩沉积响应与海平面升降有着密切的关系, 海平面升降变化引起的海水深度和动荡程度, 控制了滩体的发育特点与叠置样式(李凌等, 2008)。滩体发育要求环境的能量较高, 而台地内沉积界面是否处于高能界面, 又受控于海域的总体能量、障壁的有无和古水深。

飞一段沉积期的海平面变化特征呈现出初期为快速海侵, 其后为持续的缓慢海退, 并且存在次级的海平面震荡性升降变化。飞一段早期, 随着快速海侵的发生, 四川盆地南部沉积界面总体处于平均低潮面之下, 主要发育半局限潟湖环境, 水动力较弱, 而且受陆源碎屑注入的影响较大, 主要沉积泥岩和泥灰岩, 不利于鲕粒灰岩的发育。飞一段中期, 海平面下降, 区内局部海底高地最先处于浪基面之上, 水动力增强, 开始形成台内鲕滩的雏型, 接受滩相鲕粒灰岩沉积, 但滩体规模不大, 主要发育在泸州古隆起核部高部位。受次一级海平面震荡性升降变化的影响, 沉积界面间歇性变动于浪基面上下, 因此, 初期形成的滩体呈颗粒灰岩与非颗粒灰岩的薄互层。飞一段晚期, 古隆起范围扩大, 沉积物的垂向加积作用使海底高地上的滩体生长速率增快, 滩体发育范围向海底高地周缘扩展。伴随滩体垂向加积和海平面的进一步下降, 滩体发育处海水变浅, 能量逐渐增强, 因此, 这一时间段内的滩相沉积物具有在纵向上以发育逆粒序为特征; 而在相对地貌低地, 仅在海退晚期才处于浪基面之上, 形成高能滩相沉积。随后, 或者由于下一次海平面上升导致这一鲕滩发育旋回终止, 演变为潟湖环境; 或者随着滩体的进一步向上生长, 逐渐出露于海平面之上而终止发育, 演变为低能的潮上环境(王兴志等, 2002)。

综上所述, 该区飞一段台内鲕滩的形成经历了如图5所示的发育演化阶段, 而海平面的相对升降变化、水动力条件以及海底古地貌的高低是台内鲕滩建造的主要控制因素。

图5 四川盆地南部飞一段台内鲕滩发育演化模式Fig.5 Developing and evolution pattern of the Member 1 of Feixianguan Formation
of intraplatform oolitic bank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图6 北碚剖面飞一期海平面升降与台内鲕滩发育Fig.6 Sea leve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intraplatform oolitic bank during depositional period
of the Member 1 of Fexianguan Formation in Beibei section

根据上述有关海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对台内鲕滩发育的控制分析, 一个发育完整的台内鲕滩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3个生长演化阶段(图 6):

雏滩期或低建造期:在碳酸盐岩台地内部的沉积界面开始变动于浪基面上下的地方, 在半局限潟湖沉积物的基础上台内鲕滩开始发育, 形成薄层状的颗粒灰岩与泥晶灰岩互层, 并且滩体很少暴露, 也称非暴露浅滩。

滩核期或高建造期:当沉积物垂向加积作用使沉积界面处于平均低潮面附近时, 颗粒滩的沉积速率最高, 此时, 海平面震荡上升速率小于或等于滩体建造速率, 形成厚层的亮晶鲕粒灰岩或砂屑灰岩。由于建造速率高, 往往导致滩体快速向上生长而出露海面, 遭受大气淡水的淋溶改造, 也可视为暴露浅滩。

衰亡期:有两种情况可以导致台内鲕滩终止发育:一是台内鲕滩的沉积速率低于海平面震荡性上升速率时, 会使沉积界面重新处于浪基面之下而停止发育, 岩性变为薄层状的生屑或砂屑灰岩, 少见早期暴露淋溶改造现象, 也属于非暴露浅滩部分; 二是如果滩体的高沉积速率使沉积界面处于平均海平面附近时, 海水能量降低, 不利于鲕滩的发育, 台内鲕滩演变为台坪环境而终止发育。

该区飞一段沉积期海平面变化特点总体上为快速海侵— 缓慢等效海退。当单个滩体向上生长, 海水变浅而终止发育后, 受次一级海平面相对上升的影响, 其沉积界面可重新处于高能带, 形成下一旋回的单滩体沉积; 或者因海平面相对上升过快而终止发育的台内鲕滩, 由于沉积物的垂向加积作用使沉积界面再次处于高能界面而开始下一旋回的滩体发育。多旋回的次级海平面升降变化, 可以使多个滩体叠置形成累积厚度较大的台内鲕滩沉积。

总体来看, 该区飞一段碳酸盐沉积环境处于半局限浅水背景下, 快速海侵使水体能量快速回升, 在随后缓慢等效的海退过程中, 由于海水的持续动荡, 有利于台内鲕滩的形成, 因此, 飞仙关组鲕粒灰岩主要发育在海退中后期, 鲕粒滩是海平面下降阶段的产物。

3.2 古地貌

一般认为, 海相碳酸盐岩台地虽然可以忽略地形起伏的变化, 但实际上内部存在次一级的凹凸地貌分异。通过前述分析可知, 台内鲕滩的发育严格受高能沉积界面(浪基面)的控制, 而碳酸盐岩台地海水能量总体较为稳定, 在海水能量一定的情况下, 动荡海水的影响深度基本稳定, 那么, 反映高能环境沉积的颗粒岩只可能优先发育于沉积期海底地貌较高的地方。因此, 台地内次级的凹凸地貌分异就控制了初期台内滩体的平面分布, 而台内鲕滩的高建造速率又可进一步强化这种地貌差异。另一方面, 导致海底地貌高地形成的原因是同沉积构造活动形成的古隆起和一些继承性的古隆起, 由古隆起控制的水下地貌高地一般具有规模大的特点, 因此, 在台地内部水下古隆起上形成的台内鲕滩往往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好的横向连续性。

图7 四川盆地南部飞一段颗粒岩厚度分布图Fig.7 Distribution of grainstone thickness of the Member 1 of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通过对该区200多口井统计作出的飞一段颗粒岩(包括鲕粒灰岩及少量砂屑灰岩和生屑灰岩)累积厚度等值线图(图 7)可以看出, 以鲕粒灰岩为主的颗粒岩在该区的中东部大面积分布, 厚度一般介于10~30, m之间。颗粒岩累积厚度大于25, m的区域集中分布在泸州古隆起核部的古11井— 立石场— 泸州— 纳溪一带, 向东西两侧逐渐减薄; 颗粒岩累积厚度小于10, m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该区的西部及北部。该区飞一段颗粒岩厚度的这一分布特征体现了颗粒岩厚度高值区与泸州古隆起核部区是基本一致的(图 7), 也充分反映了泸州古隆起在飞一段沉积时为一水下高地。发育于这一水下高地上的台内鲕滩, 其颗粒岩的累积厚度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 而且这种厚度变化与水下高地内存在的次一级古地形凹凸分异基本一致。在高地内的凸起上, 颗粒岩明显增厚, 而局部凹地则形成了滩间海, 颗粒岩明显减薄, 以沉积深灰色的灰岩和泥灰岩为特征。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古地貌对台内鲕滩发育分布的控制作用。据此, 可以通过寻找同沉积期构造运动形成的水下古隆起和继承性水下古隆起来预测台内鲕滩及其储集层的平面分布(乔占锋等, 2008; 张廷山等, 2008)。

4 结论

1)四川盆地南部飞一段台内鲕滩以发育向上变浅序列为特征, 单滩体厚度一般小于3, m, 最厚达5.98, m; 滩相颗粒岩累积厚度在区内变化很大, 西部和北部基本无鲕滩沉积, 泸州古隆起核部区飞一段台内鲕滩发育良好, 最大累积厚度达38.7 m。纵横向上, 单滩体的下部及滩缘以砂屑灰岩为主, 滩核主体主要是鲕粒灰岩。

2)沉积期古地貌、古水深、海水动荡程度以及古海平面升降变化共同控制了台内鲕滩建造的发育演化。滩体的发育阶段分为雏滩期(低速建造期)、滩核期(高建造期)及衰亡期。

3)该区飞一段台内鲕滩的发育分布明显受泸州继承性古隆起的控制, 因此可以通过寻找同沉积期构造运动形成的水下古隆起和继承性水下古隆起来预测台内鲕滩及其储集层的平面分布。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邓小江, 梁波, 莫耀汉, . 2007. 塔河油田奥陶系一间房组礁滩相储集层特征及成因机制新认识[J]. 地质科技情报, 26(4): 63-69. [文内引用:1]
[2] 董兆雄, 孙健, 胡华, . 2006. 蜀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J]. 海相油气地质, 11(1): 6-14. [文内引用:1]
[3] 蒋志斌, 王兴志, 张帆, . 2008. 四川盆地北部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分布及其控制因素[J]. 中国地质, 35(5): 940-950. [文内引用:1]
[4] 李凌, 谭秀成, 夏吉文, . 2008. 海平面升降对威远寒武系滩相储集层的影响[J]. 天然气工业, 28(4): 19-22. [文内引用:1]
[5] 马永生, 傅强, 郭彤楼, . 2005.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长兴—飞仙关气藏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J]. 石油实验地质, 27(5): 455-460. [文内引用:1]
[6] 马永生, 牟传龙, 谭钦银, . 2007. 达县—宣汉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特征及其对储集层的制约[J]. 地学前缘, 14(1): 182-191. [文内引用:1]
[7] 倪新锋, 陈洪德, 韦东晓. 2007. 礁滩复合型气藏聚集分布及储集层特征研究——以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为例[J]. 中国地质, 34(6): 1045-1054. [文内引用:1]
[8] 乔占锋, 李国蓉, 李弢, . 2008. 泸州古隆起地区嘉陵江组层序特征及其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控制[J]. 沉积学报, 26(1): 92-100. [文内引用:1]
[9] 沙庆安. 1999. 关于滩相沉积[J]. 古地理学报, 1(3): 8-12. [文内引用:1]
[10] 苏立萍, 罗平, 胡社荣, . 2004. 川东北罗家寨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滩成岩环境[J]. 古地理学报, 6(2): 182-190. [文内引用:1]
[11] 王启颖, 李才良, 王达俊, . 2007. 川东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控制因素及其储集条件研究[J]. 海洋石油, 27(3): 64-69. [文内引用:1]
[12] 王兴志, 张帆, 马青, . 2002. 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飞仙关组礁滩特征与海平面变化[J]. 沉积学报, 20(2): 249-254. [文内引用:1]
[13] 王一刚, 刘划一, 文应初, . 2002.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分布规律、勘探方法与远景预测[J]. 天然气工业, 22(Z1): 14-19. [文内引用:1]
[14] 王一刚, 张静, 刘兴刚, . 2005. 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蒸发台地沉积相[J]. 古地理学报, 7(3): 357-371. [文内引用:1]
[15] 魏国齐, 杨威, 吴世祥, . 2002. 川北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分布预测和有利勘探区带优选[J]. 中国石油勘探, 2: 38-44. [文内引用:1]
[16] 徐世琦, 洪海涛, 张光荣, . 2004.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储集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分析[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7(1): 1-4. [文内引用:1]
[17] 杨威, 魏国齐, 金惠, . 2007.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J]. 中国地质, 34(5): 822-828. [文内引用:1]
[18] 杨晓萍, 赵文智, 曹宏, . 2006. 川东北三叠系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有利储集层的形成与分布[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3(1): 17-21. [文内引用:1]
[19] 杨雨, 曾云贤, 刘微. 2002. 川东北部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相对鲕滩储集层分布的控制[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5(3): 1-9. [文内引用:1]
[20] 张廷山, 陈晓慧, 姜照勇, . 2008. 泸州古隆起对贵州赤水地区早、中三叠世沉积环境和相带展布的控制[J]. 沉积学报, 26(4): 583-592. [文内引用:1]
[21] Ezat H. 2000. Porosity loss, fluid flow, and mass transfer in limestone reservoirs: Application to the Upper Jurassic Smackover Formation, Mississippi[J]. AAPG Bulletin, 84(1): 100-118. [文内引用:1]
[22] Stacy L R, Eugene C R, et al. 2008. Interactions between tidal flows and ooid shoals, Northern Bahamas[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78: 175-186.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