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
张巍1,2, 鲁静1, 李英娇1, 王建勇1, 邵龙义1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

第一作者简介:张巍,女, 1987年生, 200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获地质工程工学学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E-mail:vv1863@yahoo.cn

通讯作者:邵龙义,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教授。 E-mail:ShaoL@cumtb.edu.cn

摘要

根据钻井、测井和地质等资料,对鲁西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与聚煤作用研究。识别出以区域不整合面、古土壤层底面、海侵方向转换面、下切谷砂体底面为代表的 4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划分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中的 4个三级层序,从下到上依次为 SⅢ1 SⅢ2 SⅢ3 SⅢ4。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层序的含煤性及煤层的发育特征后认为,形成于分流间湾沼泽环境的 SⅢ3煤层发育最好,形成于潟湖与沼泽环境的 SⅢ1 SⅢ2煤层发育次之, SⅢ4没有煤层发育。在同一个层序内部,泥炭聚集速率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之间的平衡状态决定了煤层的厚度,这种平衡状态保持较长时间是煤层形成的基本条件,而与泥炭聚集有关的可容空间的持续增加需要基准面的不断抬升,因此,发育较好的煤层最可能形成于海侵体系域末期,如 SⅢ3 TST末期的 3号煤层。

关键词: 鲁西南; 石炭纪; 二叠纪; 层序地层学; 聚煤作用
中图分类号:P61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0)01-0090-07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coal accumulation of the Carboniferous and Permian coal measures in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Zhang Wei1,2, Lu Jing1, Li Yingjiao1, Wang Jianyong1, Shao Longyi1
1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 CUMTB, Beijing 100083
2 College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out the first author:Zhang Wei, born in 1987, obtained her bachelor degree from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in 2009. Now she is a master candidate of Peking University. E-mail:vv1863@yahoo.cn.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Shao Longyi is a professor of geology a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bstract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coal accumulation of the Carboniferous and Permian coal measures of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studied using borehole, logging and geological data. Four types of sequence boundary were recognized, including regional unconformity, palaeosols, switching surface of transgression direction, bottom of incised valley fills. Four third-order sequences in the Benxi(C2), Taiyuan(C2-P1), Shanxi(P1)and Xiashihezi(P2)Formations were subdivided, named as SⅢ1, SⅢ2, SⅢ3, and SⅢ4 in ascending order. A comparison of the coal-bearing property between different systems tracts and different sequences was made. It was found that coals in SⅢ3, which were formed in the inter-distributary bay swamp, are thicker than coals in SⅢ1 and SⅢ2, which were formed in the lagoonal swamp, with no coals being developed in SⅢ4. Coal thickness is controlled by the balance between peat accumulation rate, and accommodation creation rate, and a longer period of this balance would favor the formation of thicker coals. The increasing rate of the accommodation creation needs to be maintained by a fast-rising sea-level, therefore, the higher quality coals are mainly found in the late transgressive systems tract, as illustrated by the No.3 coal in the late TST of SⅢ3.

Key words: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Carboniferous; Perm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coal accumulation

鲁西南郓城— 济宁地区发育有石炭纪— 二叠纪巨野煤田和宁阳煤田, 煤炭资源较为丰富, 建有郭屯、彭庄、郓城等煤矿, 煤种以焦煤和肥煤为主, 具有高热值、低灰分、低含硫等特点。但是, 随着几十年的开采, 浅部煤炭资源已经逐渐枯竭, 因此, 对研究区深部煤炭资源的进一步的勘探已迫在眉睫。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人们开始将层序地层学应用于含煤岩系的研究, 并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Van Wagoner et al., 1990; Bohacs and Suter, 1997; 邵龙义和张鹏飞, 1998; 鲁静等, 2007; 邵龙义等, 2008a), 对一些有关煤层形成条件、煤层厚度及横向展布控制因素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证明层序地层学是煤炭资源预测的有效理论工具(Diessel, 1992; Diessel et al., 2000; Flint et al., 1995; Bohacs and Suter, 1997; 金高峰等, 2000; Shao et al., 2003)。鲁西南地区石炭纪— 二叠纪含煤岩系发育海相石灰岩标志层及大面积分布的可采煤层, 是研究海平面变化对聚煤作用控制机理的理想场所(李增学等, 1996; 李增学和张新元, 1998)。通过对鲁西南郓城— 济宁地区含煤岩系的层序地层学分析, 对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煤层发育与聚集特征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鲁西南地区深部煤炭资源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1 区域地质背景

鲁西南地区属华北地台的一部分, 具双层结构, 由太古代的结晶基底和其上的沉积盖层组成。该区古生代主要表现为整体升降, 中、下奥陶统之间以及奥陶系和石炭系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中、新生代发生了多次构造运动, 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图 1)。区内石炭系— 二叠系主要由海陆过渡相的陆源碎屑含煤岩系组成。

图1 鲁西南地区构造分区图Fig.1 Map showing tectonic division of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研究表明(李增学和张新元, 1998), 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代表了稳定台地背景下的华北陆表海含煤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主要由海陆交替型含煤岩系组成。在本溪组沉积期, 研究区发育铝土质泥岩及碳酸盐岩陆棚相石灰岩沉积; 在太原组沉积期, 研究区发育滨外碳酸盐岩陆棚相灰岩及潮坪相、冲越扇相砂岩沉积, 煤层主要分布于潟湖与沼泽环境; 在山西组沉积期, 研究区以发育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岩及分流间区泥岩沉积为主, 局部见河口坝砂岩, 煤层主要形成于分流间湾沼泽环境; 在下石盒子组沉积期, 研究区以发育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岩及分流间区泥岩沉积为主, 无煤层发育。

2 石炭纪— 二叠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格架
2.1 关键界面识别

1)层序界面的识别

在该次鲁西南地区石炭纪— 二叠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中, 层序的定义及体系域的划分采用Exxon公司“ Vail” 学派的观点, 即层序是一套相对整合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单元, 以不整合面及横向上可与之对比的整合面为界(Van Wagoner et al., 1990)。层序底界与层序内初始海泛面之间的地层单元为低位体系域, 初始海泛面与最大海泛面之间为海侵体系域, 最大海泛面与层序顶界面之间为高位体系域。各关键界面主要通过以下标志进行识别:

①区域不整合面:如中奥陶统与上覆上石炭统本溪组之间为区域不整合面, 其上有古风化壳发育(图 2, Sb1), 是一典型的层序界面; ②古土壤层:古土壤层一般是基底暴露经成土作用形成, 通常表现为煤层底板的根土岩, 横向上能够与下切谷充填砂体底面对比的古土壤层是河道间层序界面的良好标志(图 2, Sb2); ③海侵方向转换面:该区16号煤层在区域上可与太行山东麓峰峰地区的太原组8号煤层对比(邵龙义等, 2008b), 以该煤层底面为界, 海侵方向由原来的北东向变为南东向, 可作为层序界面(图 2, Sb2); ④下切谷砂砾岩体底面:伴随着海平面相对下降形成的下切谷充填砂体的底面是层序界面的典型标志, 研究区山西组底部和下石盒子组底部的砂体, 界面上下测井相特征, 即自然伽马曲线及视电阻率曲线有显著差异(图 2, Sb3, Sb4)。

2)初始海泛面的识别

理论上, 初始海泛面为海水首次漫过陆棚坡折或漫过低位域下切谷所形成的海泛面。本次研究将厚层河道砂砾岩之上覆盖的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等细粒岩石的底面定为初始海泛面, 亦即低位体系域(LST)与海侵体系域(TST)之间的界面(图 2, SⅢ 3与SⅢ 4)。在没有河道发育的地带, 初始海泛面与层序界面重合(图 2, Sb1与Sb2)。

3)最大海泛面的识别

该界面为一个基准面旋回内基准面抬升速率及可容空间增加速率最大、水体最深时形成的沉积面, 亦即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之间的界面。在一套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中, 代表水体最深的沉积, 一般为滨、浅海相泥岩、粉砂质泥岩, 这样的岩性一般以相对较大的厚度出现时, 可将其底面作为最大海泛面的位置, 如该区太原组9号石灰岩层可与太原西山毛儿沟灰岩对比(李增学和张新元, 1998), 而毛儿沟灰岩代表当时海侵范围最大的沉积(邵龙义等, 2008b), 因此9号灰岩底面及其下15号煤层顶面代表一个最大海泛面沉积。山西组3号煤层之上的厚层的分流间湾泥岩及粉砂岩, 底部亦是当时最大海泛面之上的沉积。

2.2 层序划分与横向展布

根据以上层序界面识别原则, 在研究区石炭纪— 二叠纪含煤岩系的本溪组、山西组、太原组和下石盒子组中共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 并将其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图 2)。沿研究区北部近东西向绘制的一条连井剖面(图 3), 可揭示出该区层序地层横向变化的特征。各层序关键界面及展布特征分述如下:

1)层序SⅢ 1

大致对应于上石炭统本溪组及下二叠统太原组下部, 地层厚约40, m, 层序底界面为一区域不整合面, 即奥陶系与石炭系之间的界面。界面之下为奥陶系巨厚层状灰岩, 界面之上为本溪组古风化壳及铝土岩标志层 (图 3, J-7孔、L4-1孔及A4-16孔)。层序SⅢ 1主要发育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图2 巨野郭屯J-7孔煤系沉积相、层序地层综合柱状图(UDP— 上三角洲平原; LDP— 下三角洲平原; DF— 三角洲前缘; PD— 前三角洲; SSL— 滨浅湖; TF— 潮坪; LG— 潟湖; OCS— 滨外碳酸盐陆棚)Fig.2 Comprehensive column of sedimentary faciess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Borehole J-7 in Guotun, Juye

图3 鲁西南巨野煤田东西向层序地层对比图(DC— 分流河道; LG— 潟湖; OCS— 滨外碳酸盐陆棚; TF— 潮坪; WOF— 冲越扇; CS— 决口扇; FB— 泛滥盆地; MC— 曲流河道; PS— 沼泽; IB— 分流间湾; BB— 障壁砂坝)Fig.3 West to east cross section showing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in the Juye coalfield of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海侵体系域全区发育, 主要由碳酸盐陆棚相石灰岩、潟湖及沼泽相铝土岩、泥岩、碳质泥岩等组成。风化壳标志着初始海泛面, 代表海侵的开始。海侵面与层序界面基本一致(图 3, J-7孔及A4-16孔), 位于代表风化壳的铝土质黏土岩及泥岩的底面(图 3, J-7孔及A4-16孔), 代表基准面开始上升。

高位体系域也全区发育, 主要由滨外碳酸盐陆棚相石灰岩、潮坪、沼泽及潟湖相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碳质泥岩组成。最大海泛面位于13号石灰岩的底部(图 3, J-7孔及A4-16孔)。

2)层序SⅢ 2

大致对应于下二叠统太原组中上部, 地层厚约155, m, 层序底界面主要为澙湖、沼泽环境下形成的16号煤层的底面(图 3, J-7孔、L4-1孔及A4-16孔)。层序SⅢ 2主要发育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海侵体系域全区发育, 主要由碳酸盐陆棚相石灰岩、潮汐三角洲、潟湖与沼泽相碳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及煤层组成。16号煤层的底面标志着初始海泛面, 代表海侵的开始。海侵面与层序界面重叠(图 3, J-7孔、L4-1孔及A4-16孔), 为该区典型的海侵方向转换面, 以16号煤层底面为界, 海侵方向由原来的北东向变为南东向(邵龙义等, 2008b)。

高位体系域全区发育, 主要由碳酸盐陆棚相石灰岩、障壁砂坝、潮坪和沼泽相粉砂岩、细砂岩、碳质泥岩及煤层等组成。最大海泛面位于15号上煤层的上覆石灰岩(9号灰岩)的底面(图 3, J-7孔、L4-1孔及A4-16孔)。从联井剖面横向展布来看, 各煤层厚度普遍表现为东部大于西部。

3)层序SⅢ 3

大致对应于中二叠统山西组, 地层厚约70, m, 层序底界面为下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下切谷砂岩底面(图 3各孔Sb3)。层序SⅢ 3发育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图 3, J-7孔)。

低位体系域全区发育, 主要由下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下切谷砂岩组成。下切谷砂岩包括两种形式:一种为单一河道下切谷, 垂向上为一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图 3, J-7孔、X-12孔、A4-16孔); 另一种为多个河道垂向叠置, 有时, 上部河道对下部下切谷有冲刷作用(图 3, X-17孔及L4-1孔)。从联井剖面横向展布来看, 除X-17孔稍厚外, 低位体系域厚度都比较稳定, 且没有煤层分布。

除X-17孔缺失外, 海侵体系域在其余区域均发育, 主要由分流河道相粗砂岩及中砂岩、分流间湾相细砂岩及粉砂岩、沼泽相泥岩及煤层等组成。初始海泛面主要为代表着分流间湾沉积环境的一套粉砂岩的底面(图 3, J-7孔、L4-1孔及A4-16孔), 有时直接为3号煤层底板。从联井剖面横向展布来看, X-17孔处原本沉积的3号煤层被一套厚层粗砂岩所代表的河道冲刷, 在与其相邻的X-12孔, 3号上煤层被冲刷, 仅保留了3号下煤层, 在L4-1和A4-16孔处, 3号煤层的厚度及分布也受到了该河道的影响, 厚度亦有变薄趋势。

高位体系域全区发育, 主要由粒度总体向上变细的分流间湾、分流河道砂体组成。最大海泛面位于3号煤层的顶面(图 3, J-7孔、X-12孔、L4-1孔及A4-16孔)。从联井剖面横向展布来看, 在高位体系域, 中部的厚度较东西两侧更大。其主要原因仍然是受中部的河道所影响。该体系域没有煤层发育。

4)层序SⅢ 4

大致对应于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 地层厚约40~80, m, 层序底界面主要为上三角洲平原曲流河道下切谷(图 3中各孔)。层序SⅢ 4主要发育低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由Sb5之上的河道砂岩可知, 层序SⅢ 4的高位体系域被上部河道所冲刷而未能保留。

低位体系域全区发育, 主要由上三角洲平原曲流河道下切谷砂岩组成, 均以厚层或巨厚层状粗粒砂岩为主, 旋回性不明显。从联井剖面横向展布来看, 低位体系域厚度极不均一, X-17孔、X-12孔及A4-16孔比J-7孔和L4-1孔厚度大很多。

海侵体系域全区发育, 主要由粒度不均一的泛滥盆地、决口扇、天然堤及曲流河道砂岩及泥岩等组成, 发育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等沉积构造。其初始海泛面主要位于下切谷砂岩的顶界, 亦即岩性突变为粒度很细的泥岩或粉砂岩的底面(图 3中各孔)。

3 层序格架内的聚煤作用分析

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内煤层的发育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层序SⅢ 1全区发育中厚层的17、18号煤层; 层序SⅢ 2全区发育中厚层的6、8、10、12、14、15、16号煤层, 局部地区发育4、7、11号煤层, 局部地区缺失15和17号煤层(图 3, L4-1孔); 层序SⅢ 3全区发育3号煤层, 但分布形态及厚度有较大差异; 层序SⅢ 4不发育煤层。由上述可以看出, 在不同层序之间, 煤层易形成于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沼泽环境中, 形成于分流间湾沼泽环境的SⅢ 3煤层发育最好, 形成于潟湖沼泽环境的SⅢ 2煤层发育次之, 形成于潟湖沼泽环境的SⅢ 1煤层发育最差(表 1)。

表1 层序地层格架下可采煤层厚度变化统计 Table1 Statistics of minable seam thickness changes i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此外, 从同一三级层序不同体系域内煤层的分布看, 厚煤层主要发育于海侵体系域, 其次为高位体系域, 低位体系域不发育煤层。从含煤岩系特征看, 7、12、14、15、16号等煤层之上都出现了一层厚度不同的石灰岩。这种以海相灰岩等为顶板的煤层, 多为海侵过程中形成。其余各煤层均与泥岩、铝土质泥岩、铝土质粉砂岩或粉砂岩、细砂岩共同出现。

前人对于层序地层格架与煤层的分布关系进行了许多研究, 并认为煤层厚度主要取决于泥炭堆积速率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之间保持平衡的时间长短(Bohacs and Suter, 1997; 邵龙义等, 2008a)。海侵体系域是一个海平面抬升逐渐加快的过程, 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在海侵面处最低, 而在最大海泛面处达到最高, 有利于泥炭聚集的可容空间使得泥炭能够堆积到一定厚度, 从而形成较厚的煤层(邵龙义和张鹏飞, 1998; 李增学等, 2001; 牛树银等, 2004)。高位体系域是海平面抬升逐渐减慢以至于下降的过程, 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亦逐渐降低, 以至于趋向零, 因此, 只有在高位体系域早期, 能够容纳厚煤层聚集的可容空间得以很好地发育, 而高位体系域中晚期, 可容空间减小, 虽聚煤作用存在, 但较海侵体系域要弱。在滨岸平原沉积环境中, 一个完整的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中, 不同地理位置的海平面出现有利于泥炭堆积变化速率的时间不同, 靠陆一侧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中, 厚煤层主要出现在最大海泛面位置; 而靠海一侧障壁岛— 潟湖沉积环境中, 厚煤层主要出现在海侵面的位置, 但就整个三级复合层序来说, 层序中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的煤层主要分布于最大海泛面附近(陈世悦, 2000; 邵龙义等, 2008a, 2008b)。

4 主要结论

1)研究区层序界面主要为区域不整合面、古土壤层底面、海侵方向转换面、下切谷砂砾岩体底面4种类型, 并由此将郓城— 济宁地区含煤岩系的本溪组、山西组、太原组和下石盒子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

2)通过对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含煤性及煤层的发育特征研究认为, 不同层序间, 沉积环境的不同导致了煤层形成和分布的差异, SⅢ 1、SⅢ 2以潟湖、潮坪、沼泽相为主, 煤层形成于障壁砂坝后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沼泽环境中; SⅢ 3以下则以三角洲平原为主, 煤层形成于分流间湾相沼泽环境; SⅢ 4处于上三角洲平原, 不适宜煤层的形成。

3)在同一个层序内部, 煤层形成的条件为泥炭聚集速率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之间保持较长时间的平衡; 而与泥炭聚集有关的可容空间的持续增加, 需要以基准面的不断抬升为条件, 因此, 发育较好的煤层最可能形成于初始海泛面到最大海泛面之间的海侵体系域, 其次为高位体系域。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陈世悦. 2000. 华北石炭二叠纪海平面变化对聚煤作用的控制[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8(5): 8-11. [文内引用:1]
[2] 金高峰, 龚绍礼, 张春晓, . 2000. 聚煤作用的层序模式[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8(1): 2-5. [文内引用:1]
[3] 李增学, 魏久传, 韩美莲. 2001. 海侵事件成煤作用——一种新的聚煤模式[J]. 地球科学进展, 16(1): 120-124. [文内引用:1]
[4] 李增学, 魏久传, 王明镇. 1996. 华北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层序地层格架与海平面变化[J]. 岩相古地理, 16(5): 1-11. [文内引用:1]
[5] 李增学, 张新元. 1998. 华北陆表海盆地南部层序地层分析[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67-77. [文内引用:3]
[6] 鲁静, 邵龙义, 刘天绩, . 2007. 柴北缘鱼卡地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 35(1): 1-6. [文内引用:1]
[7] 牛树银, 胡华斌, 毛景文, . 2004. 鲁西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 中国地质, 31(1): 35-39. [文内引用:1]
[8] 邵龙义, 鲁静, 汪浩, . 2008 a. 近海型含煤岩系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J]. 古地理学报, 10(6): 561-570. [文内引用:1]
[9] 邵龙义, 肖正辉, 汪浩, . 2008 b. 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聚煤模式[J]. 地质科学, 43(4): 777-791. [文内引用:1]
[10] 邵龙义, 张鹏飞. 1998.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模式[J].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专辑), 67-72. [文内引用:2]
[11] Bohacs K, Suter J. 1997. Sequence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coaly rocks: Fundamental controls and paralic examples[J]. AAPG, 81: 1612-1639. [文内引用:2]
[12] Diessel C F K, Boyd R, Wadsworth J, et al. 2000. On balanced and unbalanced accommodation/peat accumulation ratios in the Cretaceous coals from Gates Formation, Western Canada, and their sequence-stratigraphic signific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43: 143-186. [文内引用:1]
[13] Diessel C F K. 1992. Coal-bearing Depositional Systems——Coal Facies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M]. Springer-verlag, 721. [文内引用:1]
[14] Flint S S, Aitken J F, Hampson G. 1995. Application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to coal-bearing coastal plain successions: Implications for the UK coal measures. In: Whateley M K G and Spears D A (eds). European Coal Geology[C].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 82: 1-16. [文内引用:1]
[15] Shao Longyi, Zhang Pengfei, Gayer R A, et al. 2003. Coal in a carbonat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The Late Permian Heshan Formation in central Guangxi, southern China[J]. Journal of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160: 285-298. [文内引用:1]
[16] Van Wagoner J C, Mitchum R M, Campion KM, et al. 1990. Siliciclast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well logs, cores, and outcrops: Concepts for high-resolution correlation of time and facies[J]. AAPG Methods In Exploration Sciences, 7: 1-55. [文内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