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区域成岩规律及影响因素*
孟元林1, 高煜婷1, 吴河勇2, 王成2, 修洪文2, 张安达2, 李亚光2, 姜文亚3
1 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2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3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天津大港 300280

第一作者简介:孟元林, 1961年生, 200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并获博士学位,现为大庆石油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学研究。 E-mail:qhdmyl@163.com; Tel: 0459-6503230

摘要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区域成岩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将该区划分为 9个成岩区,分别研究了各成岩区的成岩特征。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孢粉颜色指数、色谱—质谱分析、热解分析、有机酸测定、 X衍射、普通薄片镜下鉴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铸体薄片鉴定等资料分别划分了它们的成岩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成岩作用具有“东强西弱,古强新弱”的成岩规律;盆地东部的抬升剥蚀幅度大,地温梯度高,成岩作用强;盆地西部的抬升剥蚀幅度小,地温梯度低,成岩作用弱;白垩系泉头组三、四段的地层时代相对较老,在埋深相同的情况下,成岩时间较长,成岩作用相对较强。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中央坳陷; 西部斜坡; 东南隆起; 大庆长垣; 储集层; 成岩作用
中图分类号:TE12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0)01-0097-10
Regional diagenetic regularity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middle-shallow horizons in 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Meng Yuanlin1, Gao Yuting1, Wu Heyong2, Wang Cheng2, Xiu Hongwen2, Zhang Anda2, Li Yaguang2, Jiang Wenya3
1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Daqing 163318,Heilongjiang
2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td.,PetroChina,Daqing 163712, Heilongjiang
3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Division of Dagang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 , Dagang 300280,Tianjin

About the first author:Meng Yuanlin, born in 1961,graduated and obtained his Ph.D.degree from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in 2004. Now he is a professor in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petroleum geology. E-mail:qhdmyl@163.com;Tel:0459-6503230.

Abstract

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was divided into 9 diagenetic districts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gional diagenetic regularities and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middle-shallow horizons. The diagenetic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and the diagenetic stages of the clastic rocks were divided in each diagenetic district using the data of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RO, TAI, GC-MS, Rock-Eval, organic acids, XRD, thin section observation, SEM, EPMA, blue epoxy resin-impregnated thin sections. As the results show, the diagenesis of clastic rock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are more extensive than in the western part of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at the same depth because the eroded strata in the eastern part are thicker in the western part,and the thermal gradients of the eastern part are higher than in the western part. Moreover, the diagenesis of the Member 3 and Member 4 of Quantou Formation are more extensive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strata in the middle-shallow horizons of the basin at the same depth because the Members 3 and 4 are older than the others,and their diagenetic time is long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s.

Key words: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Central Depression; Western Slope; Southeastern Uplift; Daqing Placanticline; reservoir; diagenesis

松辽盆地是中国最大的陆相坳陷型含油气盆地, 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勘探开发, 剩余资源量日益减少, 勘探开发难度与日俱增。大庆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为了实现油田的长期稳产高产, 迫切需要人们进一步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工作, 重新研究和总结陆相大型坳陷型盆地的油气聚集规律, 更好地指导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冯志强, 2006)。前人对该盆地的成岩作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周书欣和卓胜广, 1991; 邢顺洤和姜洪启, 1993; 高瑞祺和蔡希源, 1997; 王成和邵红梅, 1999; 楼章华等, 2002; 邵红梅等, 2005), 并从整体上划分了该盆地碎屑岩成岩作用的阶段, 为松辽盆地勘探开发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然而, 松辽盆地的总面积达26× 104 km2, 仅北部就有12× 104 km2, 包括6个一级构造单元(吴河勇等, 2007)。由于各构造单元埋藏史和地热史的差异, 必然导致其成岩特征的不同(Ramm and Bjorlykke, 1994; Wilson, 1994; Wilson and Stanton, 1994; Kupecz et al., 1997; Bloch et al., 2002; Ehrenberg et al., 2005, 2008; 孟元林等, 2008, 2009; 蒋凌志等, 2009)。目前, 人们对松辽盆地北部的区域成岩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油气聚集规律的认识和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持续发展。作者在全面搜集整理松辽盆地北部储集层分析化验资料的基础上, 补充一些新的测试工作, 将松辽盆地北部划分为若干成岩区, 更深入地研究其区域成岩规律, 为松辽盆地勘探开发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区域地质概况和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1.1 区域地质概况

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部, 盆地内主要发育中、新生界沉积岩系, 自下而上依次为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白垩系厚度最大, 是松辽盆地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段, 自下而上分为火石岭组(K1h)、沙河子组(K1sh)、营城组(K1y)、登娄库组(K1d)、泉头组(K1q)、青山口组(K2qn)、姚家组(K2y)、嫩江组(K2n)、四方台组(K2s)和明水组(K2m)。盆地具有典型的下断上坳的双层结构, 早白垩世登娄库期之前为盆地的裂陷演化阶段, 主要发育复理石沉积和火山碎屑岩建造。泉头期— 嫩江期为盆地的拗陷演化阶段, 沉积了3套深湖、半深湖相泥岩与滨浅湖— 河流相砂砾岩(高瑞琪和蔡希源, 1997; 吴河勇等, 2007; 赵波等, 2009), 形成了盆地的主要生、储油层。在晚白垩世嫩江期之后, 松辽盆地发生构造反转, 构造应力场由张性改变为压性, 形成一系列构造圈闭, 奠定了现今松辽盆地构造格局的基础。之后, 盆地进入萎缩褶皱阶段, 沉积了明水组和四方台组, 沉积中心不断由东向西迁移, 形成一套河流相沉积(吴河勇等, 2007)。盆地内划分了5个含油气组合, 中、下部含油气组合是盆地的主要勘探对象, 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属于中部含油气组合, 分别发育于嫩江组一段至姚家组二、三段、姚家组一段和青山口组二、三段, 扶余油层和杨大城子油层属于下部组合, 分别发育于泉头组四段和泉头组三段。泉头组从下至上分为4段, 其中泉二段以上为中浅层, 是作者的研究重点。根据中浅层的构造和地层特征, 结合深层构造和基底性质, 将松辽盆地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单元, 它们分别是北部倾没区、西部斜坡区、中央坳陷区、东北隆起区、东南隆起区和西南隆起区, 其中西南隆起区仅发育在松辽盆地南部, 松辽盆地北部只有5个一级构造单元。

图1 松辽盆地北部不同成岩区RO演化趋势对比Fig.1 Comparison of RO evolution tendence of different diagenetic districts in 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1.2 储集层岩石学基本特征

根据1108口井的薄片镜下鉴定结果,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碎屑岩储集层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 其次为长石砂岩。砂岩的成分成熟度较低, 石英、长石和岩屑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02%、35.93%、30.05%。长石主要为正长石和斜长石, 仅有少量微斜长石, 风化程度中等。岩屑的成分多为中酸性火山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岩屑较少。砂岩粒度较细, 细砂岩约占50%, 极细砂岩和粉砂岩约为40%, 中、粗砂岩的含量在10%左右。填隙物包括黏土杂基和胶结物。胶结物主要为泥质、碳酸盐, 其次为自生石英、长石和少量浊沸石及铁质。胶结类型以孔隙式为主, 接触式次之。

2 成岩区划分

以前的成岩阶段划分结果是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所有构造单元或地区成岩特征的综合反映(邢顺洤和姜宏启, 1993, 高瑞琪和蔡希源, 1997; 邵红梅等, 2005)。事实上, 由于松辽盆地面积大, 各构造单元或地区的埋藏史、地热史以及所处地温场、流体场不尽相同, 其成岩特征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现今实测的镜质组反射率RO是地史时期温度、时间以及压力等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可以很好地反映地热史和成岩史的演化特征(Schmoker and Hester, 1990; McTavish, 1998; Carr, 1999; 郝芳等, 2004; 应凤祥等, 2004; 肖丽华等, 2005)。松辽盆地北部不同构造单元由于其埋藏史和地热史的差异, RO的演化趋势不同(图 1), 例如:东南隆起区东部的长春岭背斜带, 因其地温梯度较高, 其RO的演化明显比东部快, 二者的地温梯度分别为4.75℃/100, m和 5.57℃/100, m。 而同属中央坳陷的大庆长垣、朝阳沟阶地、中央坳陷东部和中央坳陷西部的RO演化趋势也有差别, 大庆长垣的RO演化比东西两侧坳陷快(图 1)。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地热特征的不同, 大庆长垣、中央坳陷西部和中央坳陷东部现今的地温梯度分别为 4.52℃/100, m、 4.17℃/100 m 和 4.19℃/100 m。 为此, 作者在一级构造单元内, 根据埋藏史、地热史和成岩史特征, 参考不同二级构造单元RO的演化趋势(图 1), 将中央坳陷分为中央坳陷西部、大庆长垣、中央坳陷东部、朝阳沟阶地4个成岩区, 将东南隆起区分为长春岭背斜和东南隆起区东部两个成岩区, 连同北部倾没成岩区、东北隆起成岩区、西部斜坡成岩区在内共划分为9个成岩区(图 2)。

图2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分区与成岩分区Fig.2 Tectonic and diagenetic division of 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3不同成岩区成岩阶段划分及成岩特征

在松辽盆地北部各种成岩作用详细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石油行业标准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标准(SY/T5477— 2003)(应凤祥等, 2003), 应用各成岩区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RO、色谱— 质谱、热解分析、有机酸测定、X衍射、普通薄片镜下鉴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铸体薄片等资料, 分别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9个成岩区中浅层的碎屑岩成岩作用, 划分了成岩阶段。限于篇幅, 文中只给出斜坡区、坳陷区和隆起区3种典型成岩区的成岩阶段划分及主要标志(表 1表3), 北部倾没成岩区和西部斜坡成岩区的成岩特征相似, 东北隆起成岩区和东南隆起成岩区的成岩特征相近, 中央坳陷东部成岩区、大庆长垣成岩区、朝阳沟阶地成岩区和中央坳陷西部成岩区的成岩特征相似, 只不过由于地温梯度的差异, 各成岩阶段的深度不同。其他成岩区的成岩特征不一一赘述, 只给出成岩阶段划分结果(表 4)。由表1表3可见, 在早成岩阶段A期, 有机质尚未成熟, 成岩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 部分碎屑颗粒具黏土包壳。颗粒间呈点接触, 孔隙类型为原生粒间孔, 主要发育早期压实胶结成岩相。在早成岩阶段B期, 有机质处于半成熟状态, 胶结作用较弱, 砂岩呈半固结— 固结状态, 颗粒间以点接触为主, 偶见线接触。黏土矿物主要为蒙皂石、高岭石和伊蒙混层。中国东部其他盆地中蒙皂石一般分布在早成岩阶段A期, 而在松辽盆地北部蒙皂石在中成岩阶段B期, 甚至在中成岩阶段A期仍有分布。其原因可能是松辽盆地中浅层砂岩中岩屑含量较高, 而且岩屑中90%以上为火山岩岩屑。由于火山物质水解以后可以形成蒙皂石(楼章华等, 2002), 因此, 即使到了中成岩阶段A1亚期, 仍有大量蒙皂石存在, 中国柴达木盆地、吐哈盆地和冀东油田均有类似的情况(应凤祥, 2004)。在该阶段出现石英加大, 但加大边较窄, 且加大现象也较少见。自生矿物还有方解石和菱铁矿。钾长石开始钠长石化, 钠长石化终止的深度在坳陷区相对较深, 在隆起区和斜坡区相对较浅, 中央坳陷西部成岩区钠长石化终止的深度为2400, m, 西部斜坡成岩区和东南隆起区东部成岩区钠长石化终止的深度分别为1300, m和1750m。在早成岩阶段B期的后期, 有机质开始生成有机酸和CO2, 溶于水, 形成酸性热流体, 溶蚀储集层, 形成次生孔隙。而在西部斜坡成岩区和北部倾没成岩区还发育大气降水淋滤形成的次生孔隙, 长石被大气水淋滤之后, 形成自生高岭石, 硬石膏转化为石膏。在中成岩阶段A期, 有机质处于低熟— 成熟阶段。机械压实作用明显减弱, 溶蚀作用显著增强, 主要发育溶蚀相, 次生孔隙发育。以RO=0.7%为界, 中成岩阶段还可分为中成岩阶段A1、A2两个亚期。在A1亚期, 烃源岩开始生油; 在A2亚期, 烃源岩才大量生成和排出油气。排出的油气进入砂岩储集层之后, 可以有效地抑制储集层的成岩作用、保护孔隙。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主力油层均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在中成岩阶段B期, 有机质处于高成熟阶段, 成岩作用非常强烈, 砂岩已变得十分致密。有机酸生成量减少, 溶蚀作用减弱, 溶蚀孔隙较少, 主要为浊沸石溶孔, 长石和岩屑溶孔较少。在该阶段的后期, 胶结作用占主导地位。在这一阶段主要发育溶蚀和部分再胶结相。

表1 中央坳陷西部成岩区成岩阶段划分及主要标志 Table 1 Diagenetic stage division and major dia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Depression diagenetic district
表2 西部斜坡成岩区成岩阶段划分及主要标志 Table 2 Diagenetic stage division and major dia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stern Slope diagenetic district
表3 东南隆起区东部成岩区成岩阶段划分及主要标志 Table 3 Diagenetic stage division and major dia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stern part of Southeastern Uplift diagenetic district
表4 松辽盆地北部各成岩区成岩阶段划分对比 Table 4 Diagenetic stage division of different diagenetic aistricts in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图3 松辽盆地北部各成岩区成岩剖面Fig.3 Diagenetic profile of different diagenetic districts of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4区域成岩规律及其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由

表1表4可见, 各成岩区的成岩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横向上, 具有“ 东强西弱” 的区域成岩规律。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 松辽盆地西部地区的成岩作用相对较弱, 东部地区相对较强(图 3); 而同一成岩阶段对应的深度具有东部较浅、西部较深, 坳陷区深、隆起区浅的特征(表 4), 例如:位于松辽盆地东部地区的东北隆起成岩区和东南隆起区东部成岩区早成岩阶段A期的深度分别为200, m和300, m, 而位于盆地西部的西部斜坡和中央坳陷西部两个成岩区的深度分别为400, m和600 m。早成岩阶段A期底界深度最浅的是东北隆起成岩区, 只有200, m, 最深的是中央坳陷西部成岩区, 可达600 m。在纵向上, 具有“ 古强新弱” 的特征, 即:在埋深相同的情况下, 扶、杨油层(泉三、四段)的成岩作用最强, 松辽盆地北部全区早成岩阶段A期、B期、中成岩阶段A1亚期、A2亚期的底界深度分别为500 m、1000m、1400, m和 2350 m, 而扶、杨油层(泉三、四段)对应的深度分别为400 m、900 m、1300, m和2300 m(表 5)。

表5 扶杨油层成岩阶段划分及主要标志 Table 5 Diagenetic stage division and major dia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Fuyu and Yangdachengzi oil layers

图4 松辽盆地北部不同油、气、水层的成岩阶段Fig.4 Diagenetic stages of different oil, gas and water layers in 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试油结果统计表明, 油气层主要分布在早成岩阶段B期— 中成岩阶段A期, 尤其是中成岩阶段A2亚期(图 4), 这说明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含油气性在纵向上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一方面是由于中成岩阶段A2亚期及其以上储集层的物性较好, 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均较发育, 另一方面是由于中成岩阶段A期的烃源岩处于低成熟— 成熟阶段, 有利于液态烃的生成与运移。因此, 中成岩阶段A2亚期的深度就基本决定了具有工业价值油气藏的主要分布深度, 这一深度在松辽盆地北部平均为2350, m, 但各成岩区不尽相同, 在隆起区较浅, 坳陷区较深(表 4), 例如:在长春岭背斜成岩区为1600, m, 而在中央坳陷西部成岩区为2400 m。由图4还可见, 目前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 中成岩阶段的储集层未必一定含油, 也有水层和干层发育, 这意味着除了成岩作用之外, 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储集层的含油性, 如油源对油气田的形成和分布就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油气田在横向上主要分布在烃源岩发育良好且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的中央坳陷区及其周围的几个成岩区内:大庆长垣成岩区、中央坳陷西部成岩区、中央坳陷东部成岩区、朝阳沟阶地成岩区和长春岭背斜成岩区。

5 影响因素
5.1 抬升剥蚀的影响

松辽盆地北部嫩江组沉积以后的抬升、剥蚀具有不均匀性, 东部地区的剥蚀量较大, 西部地区相对较小。在东北隆起成岩区和东南隆起成岩区地层的剥蚀量可达500~1000, m以上(向才富等, 2007), 西部地区的剥蚀量一般小于500 m。由于这种差异抬升, 使东部地区的老地层由地下较深的地方, 抬到了较浅的地方, 例如:东南隆起成岩区扶、杨油层(泉三、四段)顶部的埋深仅有500, m左右, 而中央坳陷成岩区扶、杨油层(泉三、四段)顶部的埋深可达2000, m以上(图 3)。因此, 位于东北隆起和东南隆起区东部的几个成岩区内, 处于相同成岩阶段地层的埋深比其他成岩区相同成岩阶段的埋深要浅(表 4), 例如:东北隆起成岩区和东南隆起东部成岩区早成岩阶段B期的底界深度分别为500, m和700, m, 而中央坳陷西部成岩区和中央坳陷东部成岩区的埋深为1100, m, 它们之间相差400~600 m。

5.2 基底埋深和地温梯度的影响

渤海湾盆地的地热研究表明(陈墨香, 1985; Meng et al., 2001), 由于大地热流的折射和分流作用, 使得隆(凸)起区具有较高的大地热流值和地温梯度, 坳(凹)陷区具有较低的大地热流值和地温梯度。应用松辽盆地北部历年的试油静温资料, 统计了不同成岩区的地温梯度, 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的地温也具有同样的特征, 松辽盆地东北隆起成岩区和东南隆起区东部成岩区的地温梯度分别为4.63℃/100 m和4.75℃/100, m, 而中央坳陷西部成岩区和中央坳陷东部成岩区的地温梯度为4.17℃/100, m和4.19℃/100 m。由于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 其地温梯度较高的地区, 地温较高, 成岩作用较强, 而地温梯度较低的地区, 其地温较低, 成岩作用较弱, 所以松辽盆地同一成岩阶段对应的埋深, 地温梯度较高的东北隆起成岩区和东南隆起区东部成岩区小于其他地区, 例如:东北隆起成岩区和东南隆起区东部成岩区中成岩阶段A2亚期的底界深度为2100, m, 而中央坳陷西部成岩区和中央坳陷东部成岩区分别为2400 m和2350m。

5.3 地层时代的影响

在研究各成岩区成岩特征的同时, 文中还单独研究了扶、杨油层(泉三、四段)的成岩作用, 并划分了成岩阶段(表 5)。泉三、四段同一成岩阶段所对应的深度小于全区该成岩阶段相应的深度, 泉三、四段早成岩阶段A期、B期, 中成岩阶段A1亚期、A2亚期的深度分别为400 m、900 m、1300 m、2300, m, 而松辽盆地北部全区对应的深度分别为500 m、1000 m、1400 m、2350 m和3000 m。其原因是在中浅层中, 泉三、四段的地层时代最老, 成岩时间最长, 根据时温互补原理(Sweeny and Burham, 1990; Wilson, 1994; Thyne et al., 2001; 应凤祥等, 2004), 它们达到和其他层位相同成岩阶段所需的温度和深度就最小。

6 结论

1)依据各构造单元的埋藏史和地热史, 同时参考RO的演化趋势,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可划分为9个成岩区, 各成岩区的成岩作用强度不同, 具有“ 东强西弱, 老强新弱” 的区域成岩规律;

2)影响成岩作用的主要地质因素有基底埋深、抬升剥蚀、地温梯度和地层时代。盆地东部(主要包括东北隆起区和东南隆起区)的基底埋藏浅, 抬升剥蚀幅度大, 地温梯度高, 在埋深相同的情况下, 成岩作用比盆地西部强; 中浅层泉三、四段的地层时代老, 成岩时间长, 在埋深相同的情况下, 成岩作用比其他层位强;

3)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成岩作用对油气藏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工业油层和工业气层主要分布在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 中成岩阶段A2亚期的地层中。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陈墨香. 1988. 华北地热[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1-12. [文内引用:1]
[2] 冯志强. 2006.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推进科学勘探为创建百年油田提供资源保障[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5(1): 5-7. [文内引用:1]
[3] 高瑞祺, 蔡希源. 1997.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文内引用:1]
[4] 蒋凌志, 牛嘉玉, 张庆昌, . 2009. 渤海湾盆地深部有利储集层发育的主控因素[J]. 地质论评, 55(1): 73-78. [文内引用:1]
[5] 郝芳, 姜建群, 邹华耀, . 2004. 超压对有机质热演化的差异抑制作用及层次[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34(5): 443-451. [文内引用:1]
[6] 楼章华, 金爱民, 朱蓉, . 2002. 松辽盆地北东区扶杨油层孔隙流体地球化学与砂岩成岩相研究[J]. 地质学报, 76(4): 557-565. [文内引用:2]
[7] 孟元林, 李娜, 黄文彪, . 2008. 辽河坳陷西部斜坡带南段新生界成岩相分析与优质储集层预测[J]. 古地理学报, 10(1): 33-41. [文内引用:1]
[8] 孟元林, 姜文亚, . 2009. 辽河坳陷双清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孔隙度演化模拟[J]. 古地理学报, 11(2): 225-232. [文内引用:1]
[9] 邵红梅, 刘招君, 王成, . 2005.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砂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 世界地质, 24(1): 58-62. [文内引用:2]
[10] 王成, 邵红梅. 1999.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中部油层组合次生孔隙研究[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8(5): 5-7. [文内引用:1]
[11] 吴河勇, 梁晓东, 向才富, . 2007. 松辽盆地向斜油藏特征及成藏机理探讨[J]. 中国科学(D辑), 37(2): 185-191. [文内引用:3]
[12] 向才富, 冯志强, 吴河勇, . 2006. 松辽盆地异常压力系统及其形成原因探讨[J]. 地质学报, 80(11): 1752-1759. [文内引用:1]
[13] 肖丽华, 孟元林, 张连雪, . 2005. 超压地层中镜质组反射率的计算[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2(1): 14-17. [文内引用:1]
[14] 邢顺洤, 姜洪启. 1993. 松辽盆地陆相砂岩储集层性质与成岩作用[M]. 黑龙江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5] 应凤祥, 何东博, 龙玉梅, . 2003. SY/T5477-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并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S].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5. [文内引用:1]
[16] 应凤祥, 罗平, 何东博, . 2004.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与成岩作用数值模拟[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文内引用:3]
[17] 赵波, 尹淑敏, 张顺, . 2009.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滨北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沉积相与沉积演化[J]. 古地理学报, 11(3): 293-300. [文内引用:1]
[18] 周书欣, 卓胜广. 1991. 松辽盆地北部中—深层砂岩的次生孔隙研究[J]. 地质科学, 26(1): 48-59. [文内引用:1]
[19] Bloch S, Land er R H, Bonnell L. 2002. Anomalously high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 deeply buried sand stones reservoirs: Origin and predictability[J]. AAPG Bulletin, 86(2): 301-328. [文内引用:1]
[20] Carr A D. 1999. A vitrinite reflectance kinetic model incorporating overpressure retardation[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16: 355-377. [文内引用:1]
[21] Ehrenberg S N, Nadeau P H. 2005. Sand stones vs. carbonate petroleum reservoirs: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porosity-depth and porosity-permeability relationships[J]. AAPG Bulletin, 89(4): 435-445. [文内引用:1]
[22] Ehrenberg S N, Nadeau P H, Steen O A. 2008. Megascale view of reservoir quality in producing sand stones from the offshore Gulf of Mexico[J]. AAPG Bulletin, 92(2): 145-164. [文内引用:1]
[23] Kupecz J A, Gluyas J, Bloch S. 1997. Reservoir quality prediction in sand stones and carbonates: An overview[J]. AAPG Memoir, 69: ⅶ-ⅹⅹⅳ. [文内引用:1]
[24] McTavish R A. 1998. The role of overpressure in the retar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maturation[J].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21: 153-186. [文内引用:1]
[25] Meng Yuanlin, Yang Junsheng, Xiao Lihua, et al. 2001. Diagenetic evolution modeling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C]. In: Hao Dongheng(ed). Treatises of ⅩⅢ Kerulie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Geology. Hebei Shijiazhuang: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25-27. [文内引用:1]
[26] Ramm M, Bjorlykke K. 1994. Porosity/depth trends in reservoir sand stones: Assessing the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varying pore-pressure, temperature history and mineralogy, Norwegian Shelf Data[J]. Clay Minerals, 29: 475-490. [文内引用:1]
[27] Schmoker J M, Hester T C. 1990. Regional trends of sand stone porosity vs. vitrinite reflectance—A preliminary framework: Applications of thermal maturity studies to energy exploration[J]. Rocky Mountain Section of SEMP, 53-60. [文内引用:1]
[28] Sweeny J J, Burham A K. 1990. Evaluation of a simple model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based on chemical kinetics[J]. AAPG Bulletin, 74: 1559-1570. [文内引用:1]
[29] Thyne G B, Boudreau P, Ramm M, et al. 2001. Simulation of potassium feldspar dissolution and illitization in the Statfjord Formation, North Sea[J]. AAPG Bulletin, 85(4): 621-635. [文内引用:1]
[30] Wilson M D. 1994. Non-compositional controls on diagenetic processes[C]. In: Wilson W D(ed). Reservoir Quality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in Clastic Rocks[M]. SEPM Short Course, 30: 183-208. [文内引用:2]
[31] Wilson M D, Stanton P T. 1994. Diagenetic mechanisms of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reduction and enhancement. In: Wilson M D(ed). Reservoir Quality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in Clastic Rocks[M]. SEPM Short Course, 30: 59-118.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