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区土壤--沉积物剖面铀,钍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任夏1, 王张华1, 徐皓1, 何中发2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理科基地,上海 200062
2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 200072

第一作者简介:任夏,女,1987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E-mail: renecnu@126.com.

通讯作者简介: 王张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E-mail: zhwang@geo.ecnu.edu.cn.

摘要

对上海郊区不同地貌单元的 12个土壤--沉积物剖面进行铀,钍含量调查的结果显示,各剖面铀,钍的含量均处于中国土壤背景值范围之内,且表土和下部沉积物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尚未遭受到人为污染.铀,钍含量的分布与地貌环境(包括物质来源,物质颗粒组成,有机碳含量以及 pH值等)密切相关:贝壳砂堤和火成岩残丘附近剖面的铀,钍最为富集,而新形成的潮滩剖面中铀,钍含量最低.在砂质沉积物占主导且 pH值较大的河口沙岛和新滨海平原环境中,铀,钍含量随有机碳含量增加而上升,而在泥质沉积物占主导且 pH值偏低的淡水湖沼区,铀,钍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呈相反关系.

关键词: ; ; 有机碳; pH; 地貌环境; 上海
中图分类号:P5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0)03-0315-09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anium and thorium in soil-sediment sections in suburbs of Shanghai
Ren Xia1, Wang Zhanghua1, Xu Hao1, He Zhongfa2
1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2 Shanghai Geological Survey, Shanghai 200072

About the first author Ren Xia, born in 1987, got her bachelor degree from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mail: renecnu@126.com.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Zhanghua is a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mail: zhwang@geo.ecnu.edu.cn.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d the uranium(U)and thorium(Th)content in 12 soil-sediment sections from different geomorphologic units of suburbs of Shanghai.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uranium and thorium is within the background value of soil in China.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oil and the underlying sediments, which reflects that no pollution from human activities occurred.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stribution of U and Th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geomorphologic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material source, the particle composition,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the pH value. The U and Th reach the highest value in sections close to the chenier ridge and igneous rock hill, while it is the lowest in the newly formed tidal flat. The content of U and 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the sections of tidal flat where sandy sediment dominates with higher pH values, but decreases in those of lacustrine plain where muddy sediment dominates with lower pH values.

Key words: uranium; thorium; organic carbon; pH value; geomorphologic environment; Shanghai

铀, 钍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 第三族的副族元素, 是锕系元素中的天然放射性元素, 为自然界三大放射性衰变系列的母体, 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自然本底的低剂量铀, 钍对环境和人体不会产生危害, 但随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的加剧, 通过采矿和开挖隧道等大型土石工程, 加之燃煤发电,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农业生产施用磷肥和稀土肥料等活动, 天然放射性核素正越来越多地被人类提升到地表, 进而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影响(赵亚民等, 2001).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物质迁移转化界面, 天然放射性元素会由植物潜在的传递和通过人体摄取而产生体内照射, 因此天然放射性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孙景信等, 1987; 魏复盛等, 1991; Yoshida and Muramatsu, 1998; 胡恭任和于瑞莲, 2002; Wang, 2002; Tzortzis and Tsertos, 2004).在上海地区开展的这方面工作比较少, 仅上世纪90年代对表土进行过少数调查(任礼华等, 1991; 李传琛等, 1994; 杨鹤鸣和眭光凯, 1994), 其中仅杨鹤鸣和眭光凯(1994)对铀, 钍进行过相关的调查.最近十多年来, 上海的经济和城市化高速发展, 中心城区不断向外围扩展, 各种工厂企业, 尤其重工业及化工工厂迁往郊区, 从而使上海市郊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是相应地, 对郊区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调查还几乎是空白.

作者在上海郊区不同地貌环境中选取了12个土壤--沉积物剖面, 通过测试其中的天然放射性元素铀, 钍含量, 旨在揭示上海郊区土壤中铀, 钍的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地貌沉积单元之间的差异, 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1 区域概况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平均海拔高度为4, m左右, 地势总体由东向西略倾斜.上海地区的地貌单元主要有湖沼平原, 滨海平原, 河口沙岛和一些零星的火成岩残丘(图 1).湖沼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青浦, 松江一带, 地势低洼, 海拔高度通常仅为0~2, m, 但有天马山等剥蚀残丘分布.数列北西--南东走向的贝壳砂堤位于湖沼平原东缘, 海拔3~5, m, 形成于距今约7000--4000年间(章申民等, 1987), 构成研究区全新世最早的古滨海平原(图 1, Ⅲ 1).贝壳砂堤以东是近4000年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向海进积, 由老到新逐步发育的几期滨海平原, 其中老滨海平原(图 1, Ⅲ 2)和中滨海平原(图 1, Ⅲ 4)以砂堤间隔(许世远等, 1987), 最新的滨海平原(图 1, Ⅲ 5)则主要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围垦而成的.崇明, 长兴和横沙构成长江口主要的河口沙岛.滨海平原和河口沙岛主要由长江泥沙堆积而成, 而湖沼平原沉积物则主要为太湖流域所贡献(吴月英等, 2005; 陈静等, 2007).

2 材料和方法

该研究在上海市郊区不同地貌单元及土地利用类型区域获取了12个土壤--沉积物剖面(图 1), 每个剖面深2.6 m.剖面H1和H2分别位于崇明岛陈家镇和杨家庙, 代表了河口沙岛区的土壤--沉积物剖面.剖面H3--H9获取于不同时期的滨海平原区, 其中剖面H3位于古贝壳砂堤区域且处于嘉定黄渡工业园, H5处于闵行紫竹工业园, H4, H6, H7, H8则分别位于嘉定, 南汇的农业区, H9在芦潮港东海大桥附近, 处于围垦大堤内侧, 沉积物为围堤后天然风干而成.剖面H10--H12位于西部湖沼平原区, 其中剖面H10和H12位于青浦和张堰的农业区, H11则靠近松江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

图1 上海地区地貌单元(《上海市地质环境图集》编纂委员会, 2007)和12个土壤--沉积物剖面分布
Ⅰ --河口三角洲区; Ⅱ --湖沼平原区; Ⅲ --滨海平原区; Ⅳ --冲积平原区
Fig.1 Distribution of geomorphologic units in Shanghai area(after the Compile Committee of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s of Shanghai, 2007)and 12 soil-sediment sections in the study area

图2 上海郊区12个土壤--沉积物剖面岩性分层和沉积相Fig.2 Lithology and sedimentary facies of 12 soil-sediment sections in suburbs of Shanghai

河口沙岛的两个剖面(H1和H2)中, 表层10, cm为耕种土(图 2), 含有丰富的植物根茎; 下伏层为20~30, cm褐黄色泥质粉沙, 偶见铁质斑点, 为潮上带沉积; 向下则变为灰色砂质粉沙夹薄泥层或淤泥, 为潮间带沉积; 底部为粉细沙或粉沙, 为河口沙坝沉积.

滨海平原的7个剖面(H3--H9)除H9外, 其余各剖面表层20~40, cm都是含丰富植物根茎的耕种土(图 2); 下伏层为富含铁质锈斑或结核的泥质粉沙, 为潮上带沉积, 该带各剖面厚度不一, 且H3剖面中间夹贝壳沙堤边缘相沉积; 第3层为灰色, 青灰色泥质粉沙, 为潮间带沉积; H8和H9剖面的底部还出现灰色砂质粉沙或粉细沙, 为潮下带沉积.

湖沼平原的3个剖面(H10--H12)表层30, cm均为耕土层, 下伏层为多铁质斑点的褐黄色泥质粉沙, 厚度20~70, cm不等; H10, H12剖面向下见富有机质泥或泥炭层, 为沼泽沉积, 底部为灰色, 青灰色泥质粉沙, 含少量植物残片, 为湖泊边缘沉积; H11剖面下部则为蓝灰色黏土, 为湖泊沉积.

根据岩性可以确定各剖面表层耕种土即为成土作用显著的土壤A层, 其中H9剖面因为围垦时间短, 尚未发育该层.含有丰富铁质锈斑或结核的则为土壤E-B层, 即淋滤层和淀积层, 对应潮上带沉积物.下伏地层为生土层, 尚未遭受任何成土作用, 分别对应潮间带, 潮下带, 河口沙坝或湖泊沼泽沉积物.

对上述各剖面分别进行现场采样, 其中距地表1, m以上的沉积物中每10, cm采样, 1, m以下每20, cm采样, 每个剖面获得样品18个, 共计获得216个样品, 并按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DD2005-01)进行样品制备.用酸消化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使用电感偶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样品中铀, 钍的含量, 测试仪器经国标样校正, 误差一般小于5%.此外还测定了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及pH值.所有测试都在国土资源部南京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完成.测试方法和结果均符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DD2005-01)要求.

3 铀, 钍元素分布特征
3.1 铀, 钍, 有机碳含量及pH值测试结果分析

测试结果分析显示, 湖沼平原区铀含量总体大于滨海平原区, 滨海平原区又大于河口沙岛区(图 3, 表1).钍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铀类似, 湖沼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中钍含量差异不大, 但均高于河口沙岛区(图 3, 表1).其中, 位于贝壳砂堤区的H3剖面和位于湖沼洼地且靠近天马山的H11剖面铀平均含量最高, H3剖面中的钍平均含量也表现为最高, H11剖面次之, 而位于最新围垦的滨海平原区的H9剖面中铀, 钍均表现为最低值, 位于河口沙岛区的H1剖面均为次低(图 3, 表1).从图3中还可以看到, 各剖面铀, 钍含量的垂向变化较小, 未见表土富集现象.随深度平均变异系数计算结果显示, 铀含量的仅为0.06, 而钍含量的仅为0.05, 表明两者在垂向上均属于弱变异.虽然H1和H11剖面中铀, 钍的含量随深度发生了一定的波动, 但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数据拐点.此外, 铀, 钍含量在各剖面土壤层(A层和B层)和下伏生土层之间也没有明显差异(图 3), 说明土壤中的铀, 钍含量尚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图3 上海郊区12个土壤--沉积物剖面铀, 钍含量分布Fig.3 Uranium and thorium distribution of 12 soil-sediment sections in suburbs of Shanghai

图4 上海郊区12个土壤--沉积物剖面pH值和有机碳含量分布Fig.4 pH and 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 in 12 soil-sediment sections in suburbs of Shanghai

对所有剖面铀, 钍含量的统计结果还显示, 本区表层土壤(A层)中铀含量为2.08~2.68 μ g/g, 钍含量为10.9~14.2 μ g/g(表 2), 中值(即出现频率达到50%的元素含量)和平均值分别见表2, 两元素含量的标准差各为0.15和0.79, 显示数据离散程度较低.

各剖面之间及各剖面垂向上有机碳含量变化明显(图 4), 其中, 湖沼平原区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滨海平原区和河口沙岛区, H10剖面含量最高, H12剖面次之, H9剖面最低, 次低的H8剖面有机碳仅富集在表层, 另外, H1, H3和H4剖面也较低(表 1).pH值的平均变化范围为7.2~8.52(图 4, 表1), 表明所有剖面总体呈弱碱性.其中, 靠近海岸的H8, H9, H1和H4这4个剖面的pH值明显偏大, 位于湖沼平原区的H10剖面最小, 另外, H5和H12剖面也较小.各剖面pH值随深度变化不大.

表1 上海郊区12个土壤--沉积物剖面铀, 钍和有机碳含量及pH平均值 Table 1 Average values of uranium, thorium, organic carbon and pH in 12 soil-sediment sections in suburbs of Shanghai
表2 上海郊区12个土壤--沉积物剖面表土铀, 钍含量基本统计 Table 2 Statistics of uranium and thorium content in surface soil of 12 soil-sediment sections in suburbs of Shanghai
3.2 铀, 钍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图5表3可以看出, 沉积物中铀含量和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在各剖面情况不一.其中, H1, H2, H9这3个剖面显示了铀和有机碳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图 5-b), H3, H10和H11剖面却显示了铀和有机碳之间为负相关, 尤其在H3剖面中最为显著(图 5-c), 其余剖面中两者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图 5-d).另外, 铀含量低的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也均低, 但铀含量高的沉积物中, 有机碳含量差异很大.

图5 上海郊区12个土壤--沉积物剖面铀, 有机碳简单相关关系散点图Fig.5 Simple scatter of uranium and organic carbon of 12 soil-sediment sections in suburbs of Shanghai

钍和有机碳之间的关系略有区别(图 6, 表3).H2, H9剖面中两者显示良好的正相关(图 6-b), H3, H7, H10--H12各剖面中则显示较强的负相关(图 6-c), 其余各剖面中两者没有明显相关关系(图 6-d).类似地, 钍含量低的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一般也呈现明显低值, 但钍含量高的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差异较大.

图6 上海郊区12个土壤--沉积物剖面钍, 有机碳简单相关关系散点图Fig.6 Simple scatter of thorium and organic carbon of 12 soil-sediment sections in suburbs of Shanghai

表3 上海郊区12个土壤--沉积物剖面铀, 钍和有机碳含量的相关系数 Table 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U-Org.C and Th-Org.C of 12 soil-sediment sections in suburbs of Shanghai
4 铀, 钍分布的影响因素
4.1 表土的铀, 钍含量与土壤背景值

魏复盛和杨国治(1991)对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的研究显示, 微量元素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 可使用均值(GM)表示背景值的集中趋势, 用标准差(D)表示其分散程度, 用GM/D2~GM× D2表示95%的背景值置信范围.其中铀, 钍的各统计特征值见表4.

表4 中国及中国上海地区表土铀, 钍背景值 Table 4 Background values of uranium and thorium in surface soil of China and Shanghai area in China

同时,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90)也公布了当时上海表层土壤中的铀, 钍含量特征值(表 4).因此, 对比表2表4, 上海郊区表层土壤中的铀, 钍含量均处于中国和中国上海地区土壤的背景值范围之内, 反映了研究区土壤--沉积物剖面中的铀, 钍分布均是自然迁移过程所致.

4.2 铀, 钍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从前述各种复杂关系来看, 研究区土壤和沉积物中铀, 钍元素的迁移, 分布并不受某个单一因子的控制.由于地貌环境与沉积物, 土壤的物质成分, 有机质含量, 氧化还原条件等有密切联系, 因此认为铀, 钍的迁移特征可从地貌单元差异入手分析.

1)所处地貌位置不同, 铀, 钍富集程度也不同.铀, 钍最为富集的H3和H11剖面在地貌位置上都比较特殊(图 1).H3剖面位于贝壳砂堤区, 该区沉积物中富含贝壳碎屑, 甚至局部地区完全由贝壳组成(章申民等, 1987), 而贝壳往往是铀的富集体(罗杰斯和亚当斯, 1976).钍由于和铀的共生关系, 因此也在该区沉积物中富集.H11剖面紧邻天马山, 天马山基岩为酸性--中酸性火成岩.前人研究显示, 绝大部分铀, 钍都伴随着中, 酸性岩浆活动与硅, 铝, 钠, 钾等轻元素一起富集在地壳中, 酸性火成岩中铀, 钍含量最高(杨振团, 1980; 胡恭任和于瑞莲, 2002), 因此酸性火成岩的风化产物(土壤)中也必然富集铀, 钍.

2)沉积物颗粒的粗细不同影响了铀, 钍的富集程度.H1, H2, H9这3个剖面的底部皆为粉, 细沙(图 2), 中上部为较厚的潮间带沉积物, 因此沉积物颗粒明显比其他剖面要粗, 对微量元素的吸附能力较弱.而湖沼平原以黏土沉积为主(图 2), 吸附作用较强, 因而有利于铀, 钍的富集.

3)由于处于不同的地貌位置, 地下水溶液的pH值也存在一定差异(图 4, 表1), 河口沙岛和滨海平原区各剖面中pH值明显偏大.在碱性介质条件下(pH> 8~10.6), 铀易形成易溶性的碳酸铀酰络合物Na4[UO2(CO3)3]和Na4[UO2(HCO3)6]而发生迁移(张虎才, 1997).同时, 钍也易形成易溶于水的碳酸络合物Th[(CO3)5]6- 而发生迁移(张虎才, 1997).因此铀, 钍在受海水作用影响明显的地区含量较低.

4)不同地貌单元有机碳含量不同, 对铀, 钍分布的影响不同.湖沼平原和较老的滨海平原区铀, 钍含量总体偏高, 同时有机碳含量也较高, 而河口沙岛和最新围垦的滨海平原区铀, 钍及有机碳含量均偏低(表1), 反映了有机物质有一定的聚铀, 钍能力(张虎才, 1997).但是, 有机碳和铀, 钍的关系也因地貌环境差异而不同.H1, H2, H9剖面处于海岸带, 主要由近代长江挟带的冲积物淤积而成, 因此不断有包含铀, 钍的风化物质补充, 被当地的有机质吸附后进入沉积物中, 从而显示了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图 5-b, 图6-b; 表3).而湖沼平原和较老的滨海平原地区, 由于沉积速率较慢而成土作用较强, 外来物质的输入量很低, 铀, 钍相对处于流失状态, 而使相对增加的有机碳没有更多的铀, 钍可吸附, 可能导致了与有机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趋势(图 5-c, 图6-c; 表3).对于H3剖面来说, 由于贝壳砂堤系由风暴作用而成(许世远, 1997), 导致其中有机质含量很低, 而其下伏的潮滩沉积物和上覆的土壤中, 有机质含量都较高(图 4), 因此造成铀, 钍和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图 5-c, 图6-c).

5 结论

上海郊区土壤--沉积物剖面中的铀, 钍含量处于中国和中国上海地区的土壤背景值范围之内, 不存在人为污染.分布规律显示:湖沼平原区的铀, 钍含量最高, 滨海平原次之, 河口沙岛和新滨海平原最低.这种分布和不同地貌环境中的沉积物母质, pH值以及有机碳含量等密切相关.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陈静, 王哲, 王张华, . 2007. 长江三角洲东西部晚新生代地层中的重矿物差异及其物源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7(5): 700-708. [文内引用:1]
[2] 胡恭任, 于瑞莲. 2002. 闽东南土壤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5(3): 16-18. [文内引用:2]
[3] 李传琛, 朱重德, 罗萃华. 1994. 上海市土壤中人工放射性水平调查及评价[J]. 上海环境科学, 13(11): 28-33. [文内引用:1]
[4] 罗杰斯, 亚当斯著. 萧学军, 徐仲伦译. 1976. 钍铀地球化学手册[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文内引用:1]
[5] 任礼华, 裴永法, 李金全, . 1991. 上海市土壤放射性水平的调查[J]. 上海环境科学, 10(12): 28-30. [文内引用:1]
[6] 孙景信, 王玉琦, 屠树德. 1987. 湘江谷地土壤中微量元素铀和钍的含量及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学报, 7(3): 319-324. [文内引用:1]
[7] 《上海市地质环境图集》编纂委员会. 2007. 上海市地质环境图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6. [文内引用:2]
[8] 魏复盛, 杨国治. 1991.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基本统计量及其特征[J]. 中国环境监测, 7(1): 1-6. [文内引用:1]
[9] 魏复盛, 滕恩江, 陈立乔. 1991. 中国及东部地区土壤中铀和钍的背景含量特征[J]. 上海环境科学, 10(11): 37-39. [文内引用:1]
[10] 吴月英, 陈中原, 王张华. 2005. 长江三角洲平原黏土矿物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1(1): 92-98. [文内引用:1]
[11] 许世远. 1997. 长江三角洲地区风暴沉积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3. [文内引用:1]
[12] 许世远, 王靖泰, 李萍. 1987. 论长江三角洲发育的阶段性[C]. 见: 严钦尚, 许世远. 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64-277. [文内引用:1]
[13] 杨鹤鸣, 眭光凯. 1994. 上海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研究[J]. 辐射防护, 14(2): 123-125. [文内引用:1]
[14] 杨振团. 1980. 矿石岩石中的铀钍化学分析[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 [文内引用:1]
[15] 赵亚民, 刘华, 吴浩. 2001. 人为活动与环境中的天然放射性[J]. 辐射防护通讯, 21(1): 3-6. [文内引用:3]
[16] 张虎才. 1997. 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理论基础[M]. 甘肃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8-33. [文内引用:2]
[17] 章申民, 严钦尚, 郭蓄民. 1987. 上海滨海平原贝壳砂堤[C]. 见: 严钦尚, 许世远. 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7-48. [文内引用:1]
[18]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1990.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52-454 [文内引用:2]
[19] Tzortzis M, Tsertos H. 2004. Determination of thorium, uranium and potassium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in surface soils in Cypru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 77: 325-338. [文内引用:1]
[20] Wang Z. 2002. Natural radiation environment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1225: 39-46. [文内引用:1]
[21] Yoshida S, Muramatsu Y. 1998. Concentrations of lanthanide elements, Th and U in 77 Japanese surface soils[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4(3): 275-286.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