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烃源岩评价
腾格尔, 秦建中, 付小东, 仰云峰, 谢小敏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 214151

第一作者简介:腾格尔,男,1967年生,博士,现在中国石化石油勘探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工作.通讯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钱路210号;邮政编码:214151;电话:0510-83212379;E-mail: tenger67@sina.com.

摘要

围绕川东北吴家坪组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和资源潜力等问题,基于钻井和露头剖面资料及地球化学资料,重点探讨了川东北地区吴家坪组烃源岩的品质,规模及生烃潜力.研究表明,川东北地区吴家坪组烃源岩的发育显示出强烈的非均质性,表现为多元的有机质类型和不稳定的时空展布.在吴家坪期,川东北巴中--达州一带沉积了富含 Ⅰ-Ⅱ型有机质的黑色页岩和泥灰岩等,发育了一套海相优质烃源岩,生烃潜力高,倾油型,是川东北地区内一个重要的生烃中心,可为川东北长兴组--飞仙关组的油气藏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吴家坪组; 优质烃源岩; 非均质性
中图分类号:TE1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0)03-0334-12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evaluation of the Upper Permian Wujiaping Formation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area
Tenger, Qin Jianzhong, Fu Xiaodong, Yang Yunfeng, Xie Xiaomin
Wu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Ge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SINOPEC, Wuxi 214151, Jiangsu

About the first author Tenger was born in 1967. Now he is an engineer of Wu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Ge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SINOPEC, and is engaged in researches of petroleum geology and geochemistry. Tel: 0510-83212379; E-mail: tenger67@sina.com.

Abstract

Hydrocarbon-generating potential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of the Upper Permian Wujiapi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are discussed, based on drilling and outcrop sections and geochemical data.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quality, scale and hydrocarbon-generating potential. The strong heterogeneity of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of the Wujiaping Formation, shows diverse types of the organic matter and unstable time-space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Wujiapingian time, black shale and muddy limestone were deposited widely in Bazhong-Dazhou area of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They are oil-prone organic-rich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with Ⅰ-Ⅱ type of the organic matter and possess high hydrocarbon-generating potential.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can provide rich materials for th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s in the Changxing and Feixianguan Formations of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It is an important hydrocarbon-generating center in the Sichuan Basin.

Key words: northeastern Sichuan area; Wujiaping Formation; high-qualit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heterogeneity

在多旋回沉积构造背景下, 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中存在多种形式烃源共存且相互转化, 连续或叠置生烃过程, 呈现出"多源复合, 多阶连续"(徐永昌等, 1994)的天然气形成演化特点, 经历了多期成藏, 改造和调整过程, 致使现今海相天然气田普遍具有高热演化和多元混合的性质, 给油气源对比和成藏分析带来了极大困难, 造成发现大中型天然气田已多年却至今仍未能明确有效烃源岩.就普光气田而言, 已经认识到有龙潭组(吴家坪组)的贡献(王一刚等, 2000; 马永生等, 2007; 秦建中等, 2008), 但对其有效性和贡献程度仍存在歧义, 焦点在于:① 主力烃源岩是下志留统还是上二叠统?② 究竟以泥质岩烃源岩为主, 还是碳酸盐岩烃源岩为主?有没有煤层贡献?③ 现今天然气是干酪根裂解, 还是古油藏裂解产物?是油型气还是煤成气?这些疑问直接涉及到四川盆地及其周缘海相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部署, 都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不容置疑, 揭示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烃源岩的发育情况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问题, 基于钻井和露头剖面资料及地球化学资料, 作者从烃源岩形成环境入手, 重点探讨川东北地区吴家坪组烃源岩的品质, 规模及其资源潜力.

1 地质背景

川东北是指四川省东北部地区, 范围包括西起南充, 东至奉节; 北起广元, 南至广安(图 1).早二叠世末至晚二叠世初, 受区域性东吴运动的影响, 四川盆地茅口期末沉积基底遭受隆起剥蚀, 同时海平面大规模下降, 造就了陆相, 海相和过渡相三者共存的陆海相间, 台中有盆等龙潭期(吴家坪期)的古地理面貌.吴家坪期中后期本区又开始新的海侵, 到长兴期中期海平面升达最高点, 并在晚二叠世早期川中及其以南地区接受了以龙潭组(P2l)为代表的含煤层系沉积, 而川东北地区同期广泛沉积了海相碳酸盐岩, 称之为吴家坪组(P2w)(冯增昭等, 1997; 杨玉卿和冯增昭, 2000).

图1 川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图Fig.1 Location of northeastern Sichuan area

四川盆地中下三叠统和长兴组中相继发现工业气藏以来, 龙潭组(吴家坪组)的生烃条件一直备受关注, 因川东北现今天然气藏主要以油型气为主, 并伴有大量古油藏, 而以煤系为主的龙潭组主要形成煤成气(戴金星, 2009)显然不能合理解释其原因, 加之吴家坪组总体又是一套以贫有机质, 中厚层状, 浅灰色灰岩为主的碳酸盐沉积, 通常认为不足以形成有效烃源岩.然而, 近年的钻探地质资料揭示了川东北地区吴家坪组深部沉积体系, 表明其与吴家坪组的主体沉积并不完全一致, 而发育较厚的富泥质, 富硅质和富有机质层段, 为深入了解烃源岩发育情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2 沉积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2.1 沉积岩石学特征

在巴中--达州一带, 河坝1, 毛坝3, 普光5, 川岳84, 龙会4和天西2等钻井揭穿了吴家坪组, 其与长兴组呈整合接触, 与茅口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图 2).按照岩性组合结合电性特征, 吴家坪组可分为3个岩性段:下段主要为碳质, 硅质页岩夹灰黑色泥灰岩等, 多呈纹层状, 富含黄铁矿, 自然伽马呈尖峰状中高值(100~350 API), 具低中值电阻率(0.5~12 Ω · m)未发现煤层; 中上段由灰黑色泥灰岩与黑色页岩互层, 二者比例因地而异, 如河坝1井, 中段主要为深灰色泥灰岩与碳质页岩互层, 至上段硅质含量明显增多, 以硅质页岩, 硅质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合为主, 电性呈现出齿状的低--中值(50~90 API)自然伽马和中--高值(5~250 Ω · m)视电阻率.在毛坝3, 普光5井, 中上段主要由微晶灰岩和泥灰岩组成, 其中毛坝3井中段以灰黑色碳质泥灰岩为主, 向上颜色变浅.川岳84, 龙会4, 天西2井中段均以深灰色微晶灰岩和泥灰岩为主, 上段则以黑色页岩为主, 富含黄铁矿.

在上述钻井周围, 如华蓥山(三百梯剖面, 李子亚煤矿, 邻水煤探井8-Ⅲ 井), 广元(长江沟)--旺苍(双汇, 立溪岩)--通江(诺水河)以及川东天西1, 天西3, 天东2, 渡2和门南1井等一带, 吴家坪组下段普遍发育一套含煤层段, 中上段为碳酸盐沉积.其中, 在南部, 华蓥山龙潭煤系是川渝地区富煤区之一, 三百梯, 李子亚煤矿含煤岩系形成时代从龙潭早期延至中期(P2w中段), 但向北至邻水煤探井8-Ⅲ 井, 仅在吴家坪组下段下部见有薄煤层, 累计厚度不足1, m, 向上相变为黑色页岩和深灰色泥灰岩, 中段为含黄铁矿的深灰色灰岩, 至上段黑色页岩与深灰色灰岩互层, 黑色页岩单层厚度可达5~7 m(图 2).在西北部, 长江沟, 双汇和诺水河等露头剖面上, 吴家坪组下部发育一套含煤线的"王坡页岩", 厚度为数厘米至十几米, 中上段主要为开阔台地相灰色块状灰岩, 常见有层状或结核状燧石.龙4井中, 吴家坪组下段未见煤层, 但底部见厚1, m左右的灰色铝土岩, 向上变为黑色页岩和灰岩, 中段主要为灰色, 深灰色含泥质白云岩, 白云质灰岩夹泥岩等, 上段主要为硅质岩, 泥岩与白云岩互层.在开县--梁平一带, 天西1, 天西3, 天东2, 门南1等钻井的吴家坪组下部均发育多层煤, 单层最厚可达1.5 m(如天西3), 渡2井中吴家坪组下部则为铝土质泥岩与页岩互层, 未见煤层, 厚度可达39 m.

图2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地层对比图Fig.2 Correlation of the Upper Permian Wujiaping Formation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area

2.2 地球化学特征

选取河坝1, 毛坝3和普光5井吴家坪组的岩屑, 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 1, 表2), 建立了相应的综合剖面.

2.2.1 有机碳及还原硫含量

有机碳和还原硫的丰度, 比值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 广泛应用于古环境分析, 可用其确定陆相, 正常海相和静海相等各种沉积环境.

研究表明, 河坝1井中吴家坪组总有机碳含量(TOC)为0.32%~4.62%, 平均达1.99%(图 3).毛坝3井中, 吴家坪组下段TOC为1.14%~10.44%, 平均达3.78%; 中段下部TOC为0.29%~0.87%, 平均达0.61%; 仅在4940~4990, m深灰色灰岩段TOC相对较低(0.16%~0.20%), 至上部TOC又增加, 为0.74%~1.24%, 平均0.92%(图 4).普光5井中, 吴家坪组下段TOC为1.39%~4.42%, 平均达2.23%; 中上段与毛坝3井相比TOC总体较低, 仅在中段下部TOC为0.42%~1.26%, 平均达0.96%; 向上TOC均低于0.2%(图 5).另外, 在邻水煤探井8-Ⅲ 井中, 下段TOC为0.54%~6.20%, 平均为2.2%; 中上段TOC为1.97%~3.65%, 平均为2.2%(表 1).

表1 川东北地区吴家坪组和须家河组烃源岩有机碳及有机硫含量 Table 1 Organic carbon and organic sulfur content of the Wujiaping and Xujiahe Formations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area
表2 川东北地区吴家坪组分子地球化学参数表 Table 2 Parameters of molecule geochemistry of the Wujiaping Formation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area

图3 河坝1井吴家坪组地球化学综合柱状图Fig.3 Comprehensive geochemical column of the Wujiaping Formation of Well Heba 1

图4 毛坝3井吴家坪组地球化学综合柱状图Fig.4 Comprehensive geochemical column of the Wujiaping Formation of Well Maoba 3

图5 普光5井吴家坪组地球化学综合柱状图Fig.5 Comprehensive geochemical column of the Wujiaping Formation of Well Puguang 5

在河坝1, 毛坝3和普光5井中, 吴家坪组烃源岩中还原硫(S)含量为0.12%~2.09%, 平均为0.56%; 碳硫比值(C/S)为0.54~9.63, 平均为3.64(54个样品); 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中S含量普遍低于吴家坪组, 其含量为0.02%~0.67%, 平均为0.10%; C/S则远高于吴家坪组, 达4.88~143.96, 平均达27.10(54个样品).在邻水探煤井8-Ⅲ 井中, 吴家坪组下部含煤段中夹煤线的一个页岩样品(TOC为6.66%)的S为0.89%, C/S为7.48, 与其互层的黑色页岩(TOC为3.40%)的S为0.76%, C/S也达4.47.该段上部富有机质层段中S含量总体变高, 为0.54%~6.62%, 最高达9.89%, 平均为2.96%; 而C/S相对较低, 为0.20~2.45, 平均为1.53(10个样品).前人大量研究也表明(Leventhal, 1983; Raiswell and Berner, 1986), 海相岩石具有较低的C/S比值, 一般变化在0.5~5范围内, 其中静海沉积物比正常海相沉积物具有更低的C/S比值, 且相关曲线可交于C/S相关图的S轴上, 而陆相岩石具很高的C/S比值特征, 一般C/S比值大于10.

2.2.2 有机质碳硫同位素组成

图4图5中表示了吴家坪组有机质包括干酪根及沥青"A"的碳同位素分布特征.毛坝3井中, 吴家坪组下段干酪根碳同位素值(δ 13C干酪根)为-26.8‰ ~-27.5‰ ; 至中上段, δ 13C干酪根为-28.3‰ ~-29.5‰ .普光5井中, 下段δ 13C干酪根为-26.9‰ ~-28.2‰ , 抽提物沥青"A"的碳同位素值(δ 13C沥青"A")为-28.6‰ ~-28.7‰ . 河坝1井中, 吴家坪组碳质泥岩(Hb1-7-4样, 5643, m)的δ 13C干酪根为-27.9‰ , δ 13C沥青A为-30.0‰ .这些钻井中长兴组, 茅口组的δ 13C干酪根分别为-25.6‰ ~-28.8‰ 和-26.5‰ ~-29.0‰ , 平均为-26.9‰ (8个样品), -27.6‰ (5个样品); 而须家河组富有机质泥岩δ 13C干酪根为-23.3‰ ~-26.1‰ , 平均为-24.7‰ (7个样品), 较海相层位明显偏重, 正向漂移(δ 13C干酪根)平均达3‰ .南川龙潭组含煤段的泥岩δ 13C干酪根为-24.3‰ , 与须家河组类似, 也呈典型陆相有机质富 13C 同位素组成的特性.显然, 毛坝3, 普光5和河坝1井中, 吴家坪组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都显示出以菌藻类为主的海相有机质特点, 反映了本区纵向上从二叠系到上三叠统, 横向上自川东北至川南, 有机质由海相向陆相演变的特点, 归因于高等植物混入比例的递增和沉积环境还原性的减弱.高等植物的大量混入或弱还原--亚氧化条件下沉积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都可导致δ 13C干酪根的正漂移(腾格尔等, 2004).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黄铁矿具有不同的硫同位素组成, 同位素分馏程度不同.如果它发生在半封闭环境, 硫酸盐的还原速度比硫酸盐供给速度要快, K1/K2=1.025, 即可比相应的海水硫酸盐δ 34S低25‰ .当金属离子供给有限时, 即对H2S是封闭系统, 由于 32S-O链首先断裂, 最初形成的H2S具最低的δ 34S值, 随硫酸盐不断被还原, H2S逐渐富集34S, 由其形成的黄铁矿相应地富集34S, 如毛坝3井吴家坪组下段(Mb3-26-1样)的黄铁矿 δ 34S 为-13.9‰ , 指示半封闭滞留海相环境下生成的.而开放环境中, 由于硫酸盐得到充分补充, 使硫酸盐的δ 34S基本保持不变, 产生的硫化物δ 34S也相对稳定, 这种环境硫同位素动力分馏系数在 18 ℃ 为1.040~1.060, 即可比相应的海水硫酸盐 δ 34S 低40‰ ~60‰ , 如广元剖面和河坝1井的大隆组的黄铁矿, δ 34S为-25.7‰ ~-29.9‰ .

2.2.3 有机岩石学特征

据毛坝3井吴家坪组有机岩石学分析, 下段显微组分中腐泥组占83%, 以藻类体为主, 次生组分16%, 以固体沥青为主, 充填于孔隙, 裂隙中, 惰性组2.0%; 未见镜质组, 甚至干酪根镜检中也未发现镜质组等高等植物组分(MB3-356样, 5109, m).在中上段, 有机显微组分中腐泥组占33%~62%, 以藻类体为主, 次生组分33%~65%, 以固体沥青为主, 充填于孔隙, 裂隙中; 惰性组3.0%~6.0%(MB3-311样, 4825, m; MB3-320样, 4937, m).这些特征表明它们主要受远离陆源的海相有机质的影响.

2.2.4 生物标志物特征

生物标志物被定义为分子化石, 与生物体的母体有机分子结构差别很小或根本没有差别.因而, 可以广泛利用这些化合物判别有机质来源及其沉积环境.

普光5井和毛坝3井吴家坪组抽提物的饱和烃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色谱-质谱质谱法分析数据表明(表 2):① 类异戊二烯烷烃类中具植烷优势, 姥鲛烷/植烷(Pr/Ph)比值均小于1.0(0.55~0.83).石油或沥青的Pr/Ph一直用以表示母源沉积的氧化还原环境, 一般认为该比值小于1指示缺氧沉积作用, 当伴随高硫含量时尤为如此, Pr/Ph比值大于1指示为氧化条件.② 普遍检测到一定量的γ -蜡烷, 含量为2.06~17.69μ g/g, 沥青"A"γ -蜡烷指数(γ -蜡烷/C30藿烷)变化较大, 为0.08~0.78, 最高达1.03, 指示高盐度局限环境的存在.③ 甾藿烷分布中, 规则甾烷含量明显高于17α (H)-藿烷, 二者比值达2.46~4.91, 该比值通常反映真核生物(主要是藻类和高等植物)与原核生物(细菌)对烃源岩的贡献.④ C27-C28-C29甾烷同系物中, 主要以C27或C28占优势为特色, 含量可达35%~40%, 三峰呈不对称"V"字型, 或者呈左倾"斜线"型分布.⑤ 普遍检测到4α -甲基甾烷, 主要是4α -甲基-24-乙基胆甾烷, 含量为4.52~22.32μ g/g.普光5井的PG5-280-2号样品中还检测到甲藻甾烷和24-正--丙基胆甾烷, 含量分别为2.57 μ g/g和17.59μ g/g.原油或沥青中4α -甲基甾烷可能主要源于活沟鞭藻生物体中的4α -甲基甾醇(Wolf et al., 1986), 也被发现于Pauloua属的定鞭金藻微藻中(Volkman et al., 1990).甲藻甾烷来源于甲藻甾醇, 似乎是唯一由沟鞭藻提供的(彼得斯和莫尔多万, 1995).24-正--丙基胆甾烷是识别海相有机质输入的非常特征的标志, 主要指示海相金藻的来源(Moldowan et al., 1990).

据毛坝3井吴家坪组两个样品(样品号为MB3-339和Mb3-26-1)的芳烃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表 2), 三芴系列组成中以硫芴(SF)含量占绝对优势, 占三芴总含量的71%~83%, 而芴(F)和氧芴(OF)含量分别为3%~15%, 14%~15%, 反映出本地区吴家坪组烃源岩有机质的形成环境为富硫强还原环境.

3 烃源岩的资源潜力分析

在巴中--达州盆地西部, 河坝1井中吴家坪组不仅有机碳含量高, TOC大于0.5%者就占75%, 而且沥青"A"含量也整体较高, 为103~921μ g/g, 平均达374μ g/g.其中, 下部十几米厚的泥岩段有机质丰度最高, TOC均大于1%, 有两个样达4%以上, 沥青"A"含量分别为921μ g/g, 549μ g/g.值得关注的是, 河坝1井中, 龙潭组与大隆组连续沉积且均富含有机质(腾格尔等, 2008), 将二者可以视为同一套海相烃源岩, 总厚度可达90余米, 其中泥质岩厚度可达60 m(图 3).在巴中--达州盆地中东部, 毛坝3, 普光5和川岳84井中吴家坪组泥岩段厚度达80~100, m, TOC为0.42%~10.44%, 平均达2.32%, 沥青"A"含量为41~367μ g/g, 平均达210μ g/g.在邻水煤探井8-Ⅲ 井中, 富有机质(0.54%~6.20%)的黑色页岩和深灰色泥灰岩厚度达52, m, 其中下段厚度36, m, 仅在底部见有薄煤层, 上部黑色页岩段厚度为16 m.

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δ 13C干酪根)是目前确定高过成熟海相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的重要指标, 一般认为δ 13C干酪根小于-28‰ 属腐泥型(Ⅰ 型), 大于-26‰ 属腐殖型(Ⅲ 型), 介于二者之间的属于混合型(Ⅱ 型).在吴家坪组下段, 毛坝3井中δ 13C干酪根为-26.8‰ ~-27.5‰ , 与长兴组和茅口组δ 13C干酪根相近, 较须家河组δ 13C干酪根明显偏轻, 表明了Ⅱ 型有机质类型.研究区吴家坪组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普遍达到过成熟阶段, 在此条件下, 本段样品沥青"A"含量近1000μ g/g, 表示有机质类型好, 生烃能力强, 倾油性, 同样支持偏腐泥型有机质.普光5井中, δ 13C干酪根为-26.9‰ ~-28.2‰ , δ 13C沥青A为-28.6‰ ~-28.7‰ , 与毛坝3井相似.此段向西延至河坝1井, δ 13C干酪根为-27.9‰ , δ 13C沥青A为-30.0‰ , 同样反映出类似的有机质类型和生烃能力.而向南延至南川龙潭组含煤段的泥岩δ 13C干酪根明显偏重(-24.3‰ ), 是以高等植物为主的腐殖型有机质.在吴家坪组中上段(图 4), 毛坝3井中δ 13C干酪根更轻, 有机显微组分也显示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 主要以海洋菌藻类为主的生源组合, 说明本区包括旺苍, 河坝1井向东延至川岳84井吴家坪组中上段数十米厚的富有机质层段原始有机质组分属于富氢, 富脂质, 具高生烃潜力.现今长兴组和飞仙关组中广泛分布的储集层沥青正是这一套倾油性烃源岩早期形成大量原油并聚集成藏的印记.

图6 川东北地区吴家坪组泥质烃源岩分布Fig.6 Distribution of mudd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of the Wujiaping Formation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area

总之, 在吴家坪期, 巴中--达州盆地形成了一套平均数十米厚的海相优质烃源岩, 并在川东, 川东北地区分别以巴中--达州和万县--云阳为中心形成了两个生烃中心(图 6).前人对云阳一带(鄂西渝东)的生烃中心早已关注(陈盛吉等, 2007), 但对巴中--达州一带的生烃中心至今尚无报道.笔者认为这个生烃中心对其周缘的长兴组--飞仙关组台地边缘礁滩相天然气藏包括普光, 河坝场, 元坝和龙岗气田(藏)形成的贡献更为现实, 直接, 从现今揭示的吴家坪组烃源岩发育情况来看, 巴中--达州一带生烃强度达20× 108 m3以上, 对普光, 河坝场和元坝一带的油气供应尤为充足, 为本地区富天然气区带及其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打下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4 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分析

以东吴运动为主要界限, 四川盆地早二叠世末--晚二叠世初期成为一个重要的变革期, 地质环境和生物演化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为川东北吴家坪组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学基础和雄厚的物质基础.

4.1 构造动力学背景和巴中--达州盆地形成

晚二叠世初期, 受峨眉地裂运动(罗志立, 1981)和南秦岭勉略洋盆开裂(杜远生等, 1997)等影响, 宣汉--开江一带产生了与大巴山古陆近于平行, 与泸州--开江古隆起近于垂直的一些张性断裂(陈宗清, 2008).在这些张性断裂的产生及其后继承性扩张和下沉作用下, 巴中--达州地区形成了台内凹陷(文中称为"巴中--达州盆地"), 暗示着长兴期广旺--开江--梁平海盆从晚二叠世初期就开始发育, 即在东吴运动, 南秦岭勉略洋盆裂陷, 峨眉地裂运动等构造动力学背景下受同生断裂沉降, 水下隆起阻隔及海平面变化影响等, 在巴中--达州一带形成了广旺--开江--梁平海盆的雏形.

4.2 地质环境和局限盆地沉积

吴家坪期地质环境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古地理变迁和海平面升降活动.首先, 由于东吴运动的隆升剥蚀和海平面升降变化等综合作用, 吴家坪期初期四川盆地地形并非是平坦的, 而形成了广泛的准平原化古地貌和沼泽--浅水环境, 存在多个水下高地或孤岛, 从而导致了这些地区复杂的沉积体系(田雨等, 2010).在此背景下, 巴中--达州盆地形成了水体较深, 相对闭塞的静海环境, 沉积了一套局限盆地相的黑色泥页岩层, 其周缘地区底部有一层很薄的劣质煤系, 如旺苍, 诺水河, 或者与茅口组平行不整合面上分布有铝土岩, 铝土质泥岩等风化残积物, 如龙4井, 渡2井等.其次, 东吴运动后又开始了一次较大的海侵, 是晚二叠世主要地质事件之一.吴家坪期中后期, 随着地壳下沉, 海水由东, 北侧向盆地大规模侵入, 川东北广泛淹没, 使得巴中--达州盆地向西南扩展, 但仍保持了深水, 低能, 还原环境特色, 接受了中上段的富含有机质的黑色泥岩, 碳质页岩, 硅质泥岩和深灰色泥灰岩等.

除了沉积岩石学特征以外, 测井曲线变化也宏观反映了此类沉积环境变化(图 2).富有机质层段的电性特征, 纵向上与灰岩段差异比较明显, 横向上泥页岩段之间相对一致, 即自然伽马曲线多呈尖峰状起伏, 为中--高值, 视电阻率主要为低--中值, 并且自然伽马与电阻率曲线往往具有镜像关系.这与其富含过渡金属和铀, 钍等放射性元素密切相关, 而这些元素的富集就是归因于缺氧的, 富有机质的沉积环境(腾格尔等, 2006).实际上, 上述层段中有机质的高度富集本身就说明了当时其所处的环境不是聚煤的氧化, 酸性环境, 而是有利于大量有机质聚集和保存的缺氧, 低能环境.河坝1, 毛坝3和普光5井中还原硫含量及 C/S 比值的分布特征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表 1, 图3, 图4图5), 富有机质层段比邻近贫有机质层段和陆相层位具有较高的含硫量和更低的C/S比值, 且有机碳与还原硫之间并未呈现线性关系, 表现出静海沉积特征, 其硫同位素组成同样显示类似环境.同时, 毛坝3, 普光5井吴家坪组中普遍具有较低的Pr/Ph, γ -蜡烷的存在和高丰度的硫芴更有力地反映了本区水体分层, 底水高盐度, 富硫厌氧的沉积环境.

由此可见, 在巴中--达州盆地中, 吴家坪期早期达州一带(川岳84, 普光5, 毛坝3)水体相对较深, 之后逐渐向巴中地区加深, 沉积中心也随之由东向西迁移, 至吴家坪期末期--大隆期初期, 旺苍--巴中一带联通形成了广旺海盆, 而达州一带发展成为沉积泥灰岩, 泥晶灰岩为主(川岳84)的深水陆棚环境.另外, 天西1, 天西3, 天东2和门南1等井的吴家坪组下部均发育多层煤, 中上部也主要为碳酸盐沉积, 表明开江古隆起对西侧巴中--达州盆地一直起着阻隔作用, 使得巴中--达州盆地(河坝1井--川岳84井)与万州以东即鄂西渝东(如云阳19井)处于水下隆起两侧深水沉积区, 至吴家坪期晚期--长兴期早期随着海平面的上升, 碳酸盐的快速堆积和开江古隆起隔挡作用的逐渐消失等有可能连片沉积.

4.3 生物演化和海相有机质富集

随着早二叠世的大规模海退, 古地理变迁和生态环境的剧变, 四川盆地生物演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四川盆地二叠系划分本身就说明了早, 晚二叠世之间发生过重要的生物集群的变革事件,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物组合(胡世忠, 1994; 李国辉等, 2005).其中, 对烃源岩形成具重要影响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四川盆地内陆生植物的繁盛, 吴家坪期高等植物占据了一片天地, 尤其在川中及其以南地区, 沉积了龙潭富煤层系, 表明了本区处于热带温暖潮湿环境, 适合于生物繁衍, 生物产率充足.前人研究(白立新和朱日祥, 1996; 颜佳新等, 1999)也指出, 四川盆地二叠纪处于低纬度区, 为热带暖水沉积环境, 气候温暖潮湿.加之, 四川盆地主体是滨海沼泽, 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环境, 给浮游生物, 底栖生物和高等植物带来了勃勃生机.生物的繁盛给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有机质来源, 使成烃生物组成和干酪根类型多元化, 形成了腐泥型和腐殖型等多种类型烃源岩.其中, 高等植物和底栖藻类的输入程度直接影响到烃源岩的品质和产物类型.总体上, 川东北地区, 处于清洁, 温暖海水环境, 浮游, 底栖的海洋生物繁衍, 包括蓝绿藻, 底栖宏观藻类等, 随着远离海岸, 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输入量减少, 相对海相有机质的增多, 在合适的保存条件如巴中--达州盆地中发育成Ⅰ -Ⅱ 型为主的腐泥型, 倾油性烃源岩; 川西南地区主要处于滨海沼泽成煤环境, 沉积有机质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 形成了以Ⅲ 型为主的倾气性龙潭煤系烃源岩.

二是吴家坪初期开始的大规模海侵作用, 使海岸线和龙潭煤系不断地向陆地迁移, 至吴家坪晚期川中及以北地区均被海水淹没, 为晚二叠世多种生物的繁衍昌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海洋生态领域.成群成带分布的长兴组生物礁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为这些礁体生物的繁衍必然基于吴家坪期高的初级生产力或各种菌藻类的繁盛.上述甾萜烷分布特征也提供了有力的分子地球化学证据.一般情况下, 高含量的甾烷以及高的甾/藿比值(≥ 1)似乎是主要来源于浮游或底栖藻类生物的海相有机质的特征.在C27-C28-C29甾烷同系物中, C27或C28的优势可能与多种多样的浮游或底栖植物群的繁盛有关, 包括沟鞭藻, 金藻等.与C27和C28甾烷比较, 高含量的C29甾烷可以指示高等植物来源.然而, 国内外大量研究已证实, 尽管泥盆纪以前缺乏陆生植物, 但泥盆纪以前岩石和原油中也有丰富的C29甾烷, 一般归因于藻类(彼得斯和莫尔多万, 1995).因此, 笔者测定的几个样品中高含量的C29甾烷并不说明其主要来源于陆源有机质, 结合以腐泥组为主的有机显微组分和偏轻(δ 13C干酪根小于-26‰ )的有机质碳同位素特征, 可以预测巴中--达州盆地吴家坪组烃源岩以海相有机质输入为主, 而陆源组分输入少.特别是, 4α -甲基-24-乙基胆甾烷, 甲藻甾烷和24-正--丙基胆甾烷等分子化石的发现直接印证了本区吴家坪期初期就开始明显受到海侵作用和海相有机质输入的影响, 并有沟鞭藻和金藻的贡献.

5 结论

1)海相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受地质环境和生物演化的协同控制.四川盆地吴家坪组烃源岩分布不稳定, 有机质类型变化大, 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的演变和高等植物的输入程度, 随着沉积环境的还原性增强, 高等植物的输入量减少, 有机质类型向腐泥型优化.

2)在吴家坪期, 受同生断裂沉降, 水下隆起阻隔及海平面变化影响等, 川东北地区巴中--达州一带形成了一个水体较深, 相对闭塞的局限盆地, 属利于有机质聚集和保存的低能, 还原的静海环境, 沉积了富含偏腐泥型--腐泥型有机质的黑色页岩和泥灰岩组合, 发育了一套海相优质烃源岩, 生烃潜力高, 倾油型, 是四川盆地内一个重要的生烃中心, 是川东北长兴组--飞仙关组的古油藏和现今天然气藏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

致谢 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分公司的大力支持, 同时真诚感谢评审专家冯增昭和何幼斌两位老师提出的十分中肯而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白立新, 朱日祥. 1996. 扬子地块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磁学研究综述[J]. 地球物理学进展, 11(3): 109-116. [文内引用:1]
[2] 彼得斯K E, 莫尔多万 J M. 1995. 生物标记化合物指南--古代沉积物和石油中分子化石的解释[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文内引用:2]
[3] 陈盛吉, 谢邦华, 万茂霞, . 2007. 川北地区礁, 滩气藏的烃源条件与资源潜力分析[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30(4): 1-5. [文内引用:1]
[4] 陈宗清. 2008. 四川盆地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及天然气勘探[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5(2): 148-156. [文内引用:1]
[5] 戴金星. 2009. 中国煤成气研究30年来勘探的重大进展[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6(3): 264-279. [文内引用:1]
[6] 杜远生, 殷鸿福, 王治平. 1997. 秦岭造山带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盆地格局与构造演化[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2(4): 401-405. [文内引用:1]
[7] 冯增昭, 李尚武, 杨玉卿. 1997. 从岩相古地理论中国南方二叠系油气潜景[J]. 石油学报, 18(1): 10-17. [文内引用:1]
[8] 胡世忠. 1994. 论东吴运动构造事件与二叠系分统界线问题[J]. 地层学杂志, 18(4): 299-315. [文内引用:1]
[9] 罗志立. 1981. 中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地裂运动对石油等矿产形成的影响[J]. 四川地质学报, 2(1): 1-22. [文内引用:1]
[10] 李国辉, 李翔, 宋蜀筠, . 2005. 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分及其意义[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8(3): 20-25. [文内引用:1]
[11] 马永生, 蔡勋育, 郭彤楼. 2007.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油气充注与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J]. 科学通报, 52(): 149-155. [文内引用:1]
[12] 秦建中, 孟庆强, 付小东. 2008. 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三期成烃成藏过程[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5(5): 548-556. [文内引用:1]
[13] 腾格尔, 秦建中, 付小东, . 2008. 川西北地区海相油气成藏物质基础----优质烃源岩[J]. 石油实验地质, 30(5): 478-483. [文内引用:1]
[14] 腾格尔, 刘文汇, 徐永昌, . 2004. 海相沉积有机质的碳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1(5): 11-16. [文内引用:1]
[15] 腾格尔, 刘文汇, 徐永昌, . 2006. 高演化海相碳酸盐烃源岩地球化学综合判识----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J]. 中国科学(D辑), 36(2): 167-176. [文内引用:1]
[16] 田雨, 张兴阳, 何幼斌, . 2010. 四川盆地晚二叠世吴家坪期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12(2): 164-176. [文内引用:1]
[17] 王一刚, 张静, 杨雨, . 2000. 四川盆地东部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形成机理[J]. 海相油气地质, 5(2): 145-152. [文内引用:1]
[18] 徐永昌, . 1994. 天然气成因理论及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9] 颜佳新, 刘本培, 张海清. 1999. 滇西昌宁--孟连带内石炭纪--二叠纪鲕粒灰岩的古地理意义[J]. 古地理学报, 1(3): 13-18. [文内引用:1]
[20] 杨玉卿, 冯增昭. 2000. 中国南方二叠纪沉积体系[J]. 古地理学报, 2(1): 11-18. [文内引用:1]
[21] Leventhal J S. 1983. An interpretation of carbon and sulfur relationships in Black Sea sediments as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s of deposition[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47: 133-138. [文内引用:1]
[22] Moldowan J M, Fago F J, Lee C Y, et al. 1990. Sedimentary 24-n-propylcholestranes, molecular fossils diagnostic of marine algage[J]. Science, 247: 309-312. [文内引用:1]
[23] Raiswell R, Berner R A. 1986. Pyrite and organic matter in Phanerozoic normal marine shales[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50: 1967-1976. [文内引用:1]
[24] Volkman J K, Kearney P, Jeffrey S W. 1990. A new source of 4-methyl and 5α(H)-stanols in sediments: Prymnesiophyte microalgae of the genus Pauloua[J]. Organic Geochemistry, 15: 489-497. [文内引用:1]
[25] Wolff G A, Lamb N A, Maxwell J R. 1986. The origin and fate of 4-methyl steroid hydrocarbons Ⅰ. 4-methyl sterenes[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50: 335-342.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