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
靳桂云, 王传明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

第一作者简介:靳桂云,女,1964年生,博士,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环境考古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环境考古和农业考古研究.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邮编:250100.E-mail: gyjin@sdu.edu.cn.

摘要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已经基本建立,重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演化过程,是深入理解人类文化发展背景和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前提.现有的考古学和古环境科学研究成果显示, 距今 7000-- 6000年前后,山东西南部的汶泗流域生长着现今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扬子鳄; 距今 5000-- 4000年前后,山东东南部的日照一带生长着刚竹,而现代的刚竹自然生长区域是在江淮之间;辽东半岛和华北平原第四纪沉积物中的孢粉等记录了全新世早期的温暖湿润气候和全新世中期气候逐渐冷干的变化过程.这些研究成果说明,在整个新石器时代海岱地区的气候都比现在温暖湿润,相当于现代的江淮地区.目前关于该地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研究,取得的认识远少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研究成果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低;( 2)年代学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3)海岸线变迁问题有待深入;( 4)对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问题关注不够.

关键词: 海岱地区; 新石器时代; 气候; 环境
中图分类号:K9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0)03-0355-09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Neolithic Age in Haidai Region
Jin Guiyun, Wang Chuanming
Center for East Asia Archaeology Research,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Shandong

About the first author Jin Guiyun,born in 1964,is a professor of Shandong University. She is the director of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Section of Center for East Asia Archaeology Research, Shandong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Neolithic archaeology,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and agri-archaeology. Address: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Shandong University, No.27, Shanda Nanlu, Jinan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Postcode: 250100. E-mail: gyjin@sdu.edu.cn.

Abstract

The basic chronology of the Neolithic Age in Haidai Reg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It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to reconstruct th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 during the Neolithic Age in this region. The present archa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data indicate that, during the Neolithic Age, it was as warm and humid as it is in the present Jiang-Huai region.The Yangtze alligators lived in the Wensi drainage area of southwestern Shandong which are currently living in the Yangtze drainage area. During about 5000-4000a BP,phyloschatis viridis lived in Rizhao of southeastern Shandong, while currently they are living in the Jiang-Huai drainage area. The sporopollen in the Quaternary sediments from the Liaodong Peninsula and North China plain indicates a warm and humid climate in the Early Hollocene and a gradually colding and drying process in the Middle Hollocene. These data show that during the whole Neolithic Age, climate in the Haidai Region was warmer and more humid than today which is similar as the present Jiang-Huai area. However, there are more questions than understandings obtained about the ancient climate and environmant in the Haidai Region. The main questions are as following:(1)The low resolution of time-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sults;(2)More researches need to be carried out about the chronology;(3)Deep research about the sea level change needs to be done;(4)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Key words: Haidai Region; Neolithic Age; climate; environment
1 引言

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的研究, 是PAGES(即"过去的全球变化") 中的重要内容(Oldfield and Messerli, 2000), 因为这个时期气候与环境的变化, 关系到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严文明, 2000; Mayewski et al., 2004).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从距今11000年前后开始, 到大约距今4000年前后结束.关于这个时期古气候与古环境变迁的研究, 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如施雅风(1992)和张丕远(1996)等, 既有区域性的研究, 也有局部地区的研究.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演化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海岸线变迁和局域范围植被变迁两个方面(王永吉和李善为, 1983).然而, 这些研究不仅在研究区域和成果方面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而且一直没有进行综合分析与总结.这既是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中的缺憾, 也已经明显地影响了对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发展环境背景的认识.作者旨在依据已有研究成果, 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演化进行系统总结, 同时, 对未来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一些看法.

2 海岱地区地理位置与气候

海岱地区是海岱文化区, 海岱历史文化区的略称, 它是一个考古学术语.作为一个文化区, 其空间上以山东省泰沂山系为中心, 不同时期的分布范围有一定的差别, 总体上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鼎盛时期包括山东全省, 苏皖两省北部, 豫东, 冀东南以及辽东半岛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时间上, 大约包括了目前已知的整个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 经历了产生(后李文化, 距今8500--7500年前后), 发展(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距今7300--5000年前后), 鼎盛(大汶口文化晚期, 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距今5000--3600年前后)和衰落(商周时期, 距今3600--2200年前后)的过程(栾丰实, 1997).

图1 海岱地区地理位置和地貌单元(根据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部, 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中国地形", 改绘)Fig.1 Location and geomorphology units of Haidai Region

从自然地理上讲, 研究区是中国北方地区辽东-山东低山丘陵和黄淮海平原两个大的地貌单元的一部分(赵济, 2005)(图 1).该地区地处中纬度地带, 气候特点表现为环流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赵济, 2005).由于纬度跨度大, 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辽东, 山东半岛受季风影响, 降水量可达650~1000, mm, 比华北其他地区多200, mm以上.

黄淮海平原包括华北平原和淮北平原两个地貌单元, 是海河, 黄河, 淮河等共同堆积形成的大平原, 它是一个新生代的巨大拗陷盆地, 本区土壤条件较好, 矿物养分较高.淮北平原绝大部分由第四纪沉积组成, 属新构造运动沉降区, 地势低平, 大部分地区海拔20~40, m.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冬季干冷, 夏季湿热, 年降水量大于750, mm, 从北向南逐渐升高(金权, 1990).

研究区以人工植被为主, 自然植被较少, 包括针叶林, 阔叶林, 灌丛, 草丛, 草甸, 沼泽(中国科学院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2001).针叶林包括日本落叶松, 赤松和黑松, 侧柏; 阔叶林包括蒙古栎, 辽东栎, 槲栎, 麻栎, 栓皮栎, 刺槐等; 灌丛有榛子灌丛, 二色胡枝子灌丛, 荆条和酸枣灌丛, 绣线菊灌丛, 黄栌灌丛; 草丛主要包括白羊草, 黄背草灌丛和荆条, 酸枣, 黄背草灌丛; 草甸主要包括禾草和杂草以及盐生草甸; 沼泽以芦苇沼泽为主.栽培植被主要包括小麦, 玉米, 水稻, 花生, 谷子, 高粱, 大豆, 棉花以及各类果树等.

3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演化

关于该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 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图 2).用于古环境研究的材料包括自然沉积物和考古遗址中的各类生物遗存; 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古植被与气候演化, 古动物与气候演化以及古地理演化, 其中古地理演化包括海岸和河(湖)地貌变迁, 而关于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化的研究成果最丰富.

图2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研究资料
点位置1--普兰店; 2--白洋淀; 3--任丘; 4--黄骅; 5--莘县; 6--禹城; 7--惠民; 8--小清河; 9--庙岛; 10--箫县; 11--建湖; 12--兖州; 13--汶上
Fig.2 Location of data sites of the Neolithic Ag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in Haidai Region

3.1 古植被与气候演化研究

古植被与古气候的研究以辽东半岛南端, 河北东部平原, 鲁西北平原, 庙岛群岛, 胶东半岛北部的蓬莱北王绪等, 胶州湾钻孔, 淮北平原等的研究为代表.下面分述之.

上世纪70年代, 学者们根据辽宁南部地区全新世沉积物的沉积层序, 孢粉组合和放射性碳年龄的分析, 建立了全新世地质年表, 恢复了距今10, 000年来自然环境的演变轮廓(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第四纪孢粉组14C组, 1977).根据植被变化将全新世划分为3个气候期.早全新世普兰店期(10, 000--800014C a BP), 开始进入冰后期的气候转暖阶段, 含有榆和桦的阔叶桦木林迅速发展, 作为温带阳性树种的榆和桦, 在水分适中的条件下发展较快.桦木林现今生长在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中段, 南段至围场一带, 而榆林在西辽河较多见, 估计当时辽宁南部的气候可能相当于现代的西辽河到围场一带, 年平均温度6℃ 左右, 干燥度1.50左右, 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平均气温低于现代2~4℃ , 是温和, 干燥的气候.中全新世大孤山期(8000--250014C a BP), 气候进一步转暖, 桦木林被以栎和桤木为主的阔叶林所替代, 估计当时辽宁南部的气候与现代的山东半岛比较接近, 该阶段气候进一步划分为前, 后两期.前期(8000--500014C a BP)气候最为温暖湿润, 属暖温带湿润气候, 是冰后期气候最温暖湿润阶段; 后期(5000--250014C a BP)阔叶林中松的成分增加, 比较干燥, 但仍是温暖气候, 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晚全新世庄河期(250014C a BP以来)主要发育针阔混交林, 与目前该地区发育的松, 栎林大致相似, 气候条件接近现代, 基本上属于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的北界.期间仍有冷暖, 干湿的气候波动, 前期比较湿润, 后期更加干燥.

对白洋淀沉积物的孢粉分析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许清海等, 1988), 共分为4个阶段.古全新世(11 000--9000(8500)14C a BP), 以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草原景观, 表明气候已经开始好转; 早全新世(9000(8500)--750014C a BP), 发育以松, 蒿, 藜科植物为主的植被, 表明气候转凉偏干, 出现气候波动; 中全新世(7500--3000 14C a BP), 发育以栎, 胡桃, 榆, 榛, 柳, 臭椿等喜温的落叶阔叶植物群落, 还有水蕨孢子, 可能表明当时的气温比现在高2~4℃ , 是全新世温度最高阶段; 晚全新世(300014C a BP), 发育以松, 蒿, 藜科, 狐尾藻, 禾本科植物为主的植被, 气候显然趋向温凉偏干.

对华北平原多个钻孔(濮阳, 青县, 天津, 宝坻一线)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 该区10 000年以来气候经过了多次波动(童国榜等, 1991).10, 000--9000a BP 年, 是温暖气候阶段, 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 左右, 发育以松, 桦为主要成分的针阔混交林, 水生植物大量出现; 9000--7500 14C a BP, 气候转冷, 植被组合中松等针叶成分显著增多, 阔叶植物减少, 此时正值北半球第一新冰期(8000--720014Ca BP); 7500--500014C a BP, 温暖湿润时期, 植被组合中以栎, 桦, 榆等阔叶树为主, 香蒲及莎草等湿生和水生植物大量出现, 当时的气温可能比现在高3~4℃ , 孢粉组合还显示在这个气候温暖的阶段, 中间还出现了短暂的降温过程; 5000--250014C a BP, 气候逐渐变冷干, 植被组合中, 松的含量增加, 草本植物增多, 而阔叶树减少, 发育稀树草原或松林--草原植被.

对山东莘县, 禹城县, 惠民县3个钻孔孢粉资料的分析表明, 全新世以来, 鲁西北平原地区的环境经历了4个大的发展阶段(许清海等, 1991).11000--800014C a BP, 孢粉类型增多, 木本植物中喜温的阔叶树较多, 有栎, 榛, 柳, 桦, 榆, 胡桃, 栗, 椴, 鹅耳枥等, 草本植物除蒿属, 藜科, 禾本科外, 还有麻黄, 菊科, 旋花科, 败酱科, 茜草科, 百合科, 毛茛科和蕨类植物, 属于典型的针阔混交林的森林草原景观, 气候迅速变暖; 8000--500014C a BP, 喜温的阔叶树花粉大量增加, 栎高达38.7%, 椴46.2%, 桦15.4%, 榆, 胡桃, 榛, 鹅耳枥等也有一定数量, 此外, 还出现了一些现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树种, 如枫香, 枫杨等, 草本植物花粉大量减少, 蕨类孢子中出现了现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水蕨孢子, 香蒲, 莎草科等水生湿生植物花粉较多, 表明当时平原上存在很多湖沼, 孢粉组合表明气候进一步变暖, 降水量明显增加, 是冰期后气候最适宜期; 阔叶林为主的森林草原植被, 气候温暖湿润, 1月平均气温可能比现在高2~4℃ , 年降水量比现在多100~200, mm左右, 为冰后期最温暖湿润时期; 5000--250014C a BP, 植物花粉含量下降, 虽然亚热带成分的存在反映当时气候仍然比较温暖, 但耐旱的蒿属, 藜科植物花粉的增加, 表明气候变干, 降水量减少; 2500 14C a BP以来, 草原面积进一步扩大, 表明气候变凉, 变干, 可能人类活动也对植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庙岛群岛黄土堆积提供了全新世古气候与环境演化的地质记录(曹家欣等, 1993).对该地区全新世黄土研究表明, 全新世早期(10000--800014C a BP), 气候开始转暖; 全新世中期(8000--2500 14C a BP), 分两个阶段, 8000--600014C a BP, 黑垆土发育从微弱到成熟, 5600--250014C a BP, 黑垆土发育成熟, 黄土中花粉含量高, 从草原景观向针阔叶混交林及草原景观发展, 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代2℃ 左右, 是全新世最温暖的时期; 全新世晚期, 黑垆土发育接近尾声, 花粉含量减少, 为少量的蒿属, 松, 鹅耳枥等, 气候有干湿冷暖波动, 但总的趋势是比从前冷干.

王永吉和李善为(1983)通过对胶州湾钻孔的分析, 认为该地区全新世时期植被经历了少量针阔叶树的森林, 阔叶林, 阔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的演变过程.

图3 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木材显微结构照片
照片放大倍数:横切面60倍, 径切面和弦切面130倍; a--麻栎横切面; b--麻栎径切面; c--麻栎弦切面; d--辽东桤木横切面; e--辽东桤木径切面; f--辽东桤木弦切面; g--杜梨径切面; h--杜梨弦切面; i--刚竹横切面
Fig.3 Micromorphology of charcoal at Liangchengzhen site in Rizhao of Shandong Province

考古学家在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丰富的生物遗存, 其中的木炭和浸水保存的木材标本是恢复龙山文化时期聚落植被和区域气候的理想材料(靳桂云等, 2006).对部分木炭和木材标本进行的树种鉴定显示, 龙山文化时期, 两城镇聚落周围生长着麻栎, 辽东桤木, 杜梨和刚竹等树种(图 3), 如果聚落中出土的炭化刚竹代表当时聚落周围有刚竹林生长, 就说明, 龙山文化时期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 因为现在刚竹林分布的最北界限在安徽的滁州和江苏南京一带(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2001).龙山文化的繁荣发展, 可能与这种适宜的气候环境有关.距离两城镇东北大约60, km的胶州湾全新世沉积物孢粉分析结果也显示, 在5000 14C a BP前后, 阔叶树花粉组合中栎属花粉含量较高(王永吉和李善为, 1983).这说明, 在包括青岛等地区在内的鲁东南丘陵地区, 中全新世普遍发育栎林及伴生植物.

3.2 古动物与气候演变研究

在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环境与气候变迁的研究中, 还有一种考古遗址中的材料需要给予关注, 就是在山东汶上和兖州的距今7000--6000年前后的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比较多的扬子鳄遗骸(图 4).

图4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扬子鳄遗骸位置
北辛文化早期:1--兖州西桑园, 王因; 2--汶上东贾柏; 大汶口文化:3--泰安大汶口; 4--莒县杭头; 龙山文化:5--泗水尹家城; 6--临朐西朱封
Fig.4 Location of alligator remains unearthed from the Neolithic sites in Haidai Region

山东地区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扬子鳄遗骸有2种类型:(1)在兖州王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00), 西桑园(高广仁和胡秉华, 2000)和汶上东贾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 1993)遗址中出土的扬子鳄遗骸, 其类型和出土状况表明, 这种爬行动物当时就生活在聚落附近.这些遗址中的扬子鳄遗骸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 这些扬子鳄遗骸均出自北辛文化早期到大汶口文化早期的灰沟和灰坑中, 王因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6000 14C a BP左右)地层, 遗迹内共出土20具以上的扬子鳄遗骸; 其次, 所有扬子鳄骨骼都和其他动物骨骼(特别是鱼, 龟, 鳖, 蚌等水生动物)一起出自灰坑或地层中, 有些被火烧过; 再次, 扬子鳄的个体大小不等.根据上述特点判断, 这些扬子鳄一定是当时该地区动物群中的成员, 扬子鳄就生活在距离遗址不远的河流和湖泊中.(2)在泰安大汶口(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和济南市博物馆, 1974), 莒县杭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88), 临朐西朱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 1990), 泗水尹家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 199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00)等遗址出土的扬子鳄遗骸, 全部出自高等级墓葬, 而且是经过人类加工的鳞板, 在墓葬中有固定的随葬位置, 上述迹象表明, 这些扬子鳄遗骸是作为社会上层人物的一种随葬品进入聚落的, 再加上当时的遗址灰坑或者地层中没有发现任何扬子鳄遗骸, 推测大汶口文化及以后时期墓葬中出土的扬子鳄骨骼, 是从外地作为奢侈品被贸易到海岱地区的.

现代的扬子鳄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 大约在东经118° ~120° , 北纬30° ~31° .这种两栖动物所需要的生存环境是临近水域, 林木杂草丛生, 气候温暖湿润, 降水多.距今7000--6000年前后的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早期, 汶泗流域有扬子鳄生存, 可能反映当时该地区的气候环境类似现代的长江中游洞庭湖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龙山文化时期, 汶泗流域不再有扬子鳄生存, 可能与气候变化及由此导致的河流湖泊等生存环境变化有关, 因为海岱地区其他地点古环境研究结果也显示, 距今6000年以后气候发生了向干冷的转变.

作者承认, 数千年的气候环境变迁对爬行动物发育系统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但是, 爬行动物的发育系统和其生存的分布范围是两个问题, 气候变化对发育系统可能不会产生强烈影响, 但对其分布范围则会有影响.最大的可能性是, 在大汶口文化早期(就是王因遗址出土扬子鳄遗骸的阶段)或者更早阶段, 山东兖州王因一带是扬子鳄分布的最北界(作者在以北地区确实没有发现任何早于距今6000年的扬子鳄遗骸), 这就决定了其数量有限, 而这些数量有限的扬子鳄在经历了一些自然环境的变化后, 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已经寥寥无几了.这种自然环境的变化是什么呢?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干冷导致的扬子鳄生存环境的变化.现代扬子鳄生活在河流, 湖泊, 丘陵山涧的河漫滩芦苇及竹林丛中, 其穴居和冬眠的地点必须是沼泽附近, 就是说适合扬子鳄生存的环境除温度条件外, 大面积水域几乎是必要条件, 既然山东王因一带是其分布北界, 那就说明一旦水域面积有所减少, 就会威胁到扬子鳄的生存.

在王因遗址, 还出土了长吻鮠, 圆吻鲴, 南方大口鲶, 丽蚌某些种, 楔蚌, 尖嵴蚌等动物遗骸, 这些动物现在生存界限也偏南至洞庭湖周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00).上述资料都说明, 北辛文化时期和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8000--600014C a BP), 山东汶泗流域的气候相当于现代的长江中下游一带, 当时的年平均气温可能比现在高2~3℃ .

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从大汶口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出土动物骨骼种类变化不大, 说明自然环境的格局基本相似, 但从不同种类动物骨骼所占比例变化可以看到一些不同, 如麋鹿的比例由大汶口文化时期的16%下降到10%, 獐从5%下降到1%, 而梅花鹿则由大汶口文化时期的11%升高到13%.这可能说明, 到龙山文化时期, 生活在沼泽, 湿地等环境的动物数量减少, 而生活在平原, 山地的动物增加, 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但很可能与遗址周围水域面积缩小有关(袁靖和陈亮, 2001).

对安徽萧县黄口钻孔孢粉分析结果显示, 距今12000--7500年, 气候温凉偏湿, 植被是以针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和草原, 含栗, 栎, 柳等阔叶树种的针叶林成片分布, 由蒿, 藜组成的草原分布面积广; 距今7500--5300年, 气候温暖潮湿, 植被为含针叶林成分的落叶阔叶林, 以栗, 栎为优势种, 夹有亚热带的珙桐, 鹅耳枥等; 距今5300--4000年, 气候温暖偏干, 植被组合为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 林地稀疏, 草原广布, 以蒿, 藜为主(黄润等, 2005).距今7000年左右, 建湖--阜宁一带发生全新世第一次海侵, 6500--4500年为最大海侵, 海水已到达淮安流均地区(赵希涛等 1990; 勾韵娴等, 1992, 1999; 唐领余等 1993).

综观上述, 可以发现, 海岱地区全新世气候环境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11000--8000 14C a BP, 气候从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转化, 表现为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多, 气候波动明显, 比现在冷干; 8000--500014C a BP, 是气候迅速转暖时期, 当时的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5℃ 左右, 是全新世气候最温暖湿润的阶段; 5000--250014C a BP, 气候变得温暖干燥, 气温仍比现在高; 250014C a BP以来, 气候特点是冷干, 接近现代的气候.当然, 作者也注意到区域差别, 比较明显的就是庙岛群岛全新世剖面记录的古气候变化, 明显滞后于其他剖面的记录, 这可能与其海洋性气候特点有关.

3.3 古地理研究

3.3.1 海岸线变迁

海岸线变迁研究是海岱地区古环境研究中介入最多, 成果最丰富的一项.早期的研究多依据地质或考古证据, 晚期的研究则注重将地质与考古证据相结合, 对全新世海岸线变迁进行复原.

辽东半岛南部沿岸的海岸线变迁过程是:1000--800014C a BP(全新世早期), 海水淹没范围基本上没有超过现代海陆分界线, 8000--5000 14C a BP, 冰后期海侵达到最高峰, 海水淹没了鸭绿江河口三角洲和大片沿岸地段; 500014C a BP以来, 总体上是海退时期, 在430014C a BP, 340014C a BP, 2000--100014C a BP有3次海退停止发生(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第四纪孢粉组14C组, 1977).

山东半岛的海岸线变迁研究, 以北岸和胶东半岛海岸线变迁为主.在半岛北岸, 结合地质和考古证据, 复原了全新世的3条海岸线, 分别为距今6500--5000年, 4500--4000年和3400--2100年, 它们大致与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龙山文化时期和商周文化时期相当.其中大汶口早中期处于海侵最盛期, 以后进入海面下降的海退期.在大汶口早中期以前, 距今10000年前后, 海水刚刚侵入渤海海峡, 距今8000 年前后抵达现今海底10m附近.整个胶东半岛海岸线变迁过程如下:全新世初期, 海面急剧上升, 距今9000 年前后, 海水推进到现代海岸线位置; 距今8000年左右发生海退, 在莱州湾东岸西由附近, 海岸线至少退至低于现代水深11, m以下; 距今7300--7000年前后海岸线推进到现代海岸线位置; 距今6000--5000年前后为最高海岸线时期; 在莱州湾沿岸深入陆地30, km多, 基岩港湾的海平面与5, m等高线一致; 距今4500年前后海岸线开始后退; 距今4000--3000年降到现代海平面以下; 3000年以来达到现代海平面高度并上下浮动(齐乌云和袁靖, 1999).胶州湾地区古地理研究则发现, 8000 14C a BP 前后胶州湾形成(韩有松和孟广兰, 1986).应该指出, 目前关于山东半岛海岸线变迁的研究,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 如基岩港湾海蚀是什么时代的?是构造还是气候造成的?因此, 尚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

3.3.2 河湖变迁

在海岱地区, 辽东和山东沿海低山丘陵地貌在全新世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但是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变迁地貌变化十分显著.

河北任丘剖面古环境研究显示, 全新世以来该区经历了3次湖泊扩张时期, 分别为9500--9050, 8110--7240, 5670--3300cal.a BP, 两次河道前进事件分别发生在9050--8110, 6700--6500 cal.a BP(崔建新等, 2005).第一次湖泊扩张表明全新世早期气候变得湿润, 在任丘剖面附近的肃宁剖面也发育两层早全新世泥炭, 其测年结果分别是8500 , 8000 14C a BP(殷春敏等, 2001).这说明当时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第二次湖泊扩张持续时间为800年左右, 发育了泥炭层, 反映了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白洋淀的孢粉分析结果显示, 此时为以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 同时水生植物大量增加(王会昌, 1983).最后一次湖泊扩张也反映了温暖湿润的气候, 3300 cal. a BP以后, 泥炭沉积结束.在肃宁剖面的4600± 190, 3470± 125 a BP也发育两层泥炭.

对鲁北地区沉积物的分析获得了关于黄河变迁历史的基本认识.对沉积物各种化学指标的分析发现, 距今7000年前后黄河就曾流经黄骅地区, 距今4000年前后, 在陆上三角洲平原中发育了一层比较稳定的盐泥沉积, 分布范围较广(周永青和任于灿, 1995).小清河流域的湖泊在全新世也经历了从鼎盛到逐渐消退与衰亡的变化(张祖陆等, 2004).

4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从前面的综述可以看到,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研究, 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全新世气候演化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目前已有的古气候研究成果, 可以把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化分为4个阶段(11000--800014C a BP; 8000--5000 14C a BP; 5000--250014C a BP; 250014C a BP以来), 而目前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可以分为后李文化, 北辛文化, 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4个阶段, 每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期, 例如, 龙山文化至少可以分为早, 中, 晚3期.很显然, 气候环境演化研究结果的时间分辨率远远不能满足为认识古文化发展提供环境背景的需要.如果想获得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气候环境背景资料, 必须提高古气候与环境演化研究的时间分辨率, 并在海岸线变迁, 平原地貌变迁等研究中, 将第四纪地质学研究与考古学研究密切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科学可靠的结论.

4.1 年代序列的建立

在总结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演化研究结果时, 作者发现一个十分显著的问题就是, 目前关于古气候与环境研究, 多数都是用的 14C 年龄, 而没有校正为日历年龄.而考古学研究方面用的年龄都是日历年龄.一些作者在探讨海岸线变迁与古文化关系(主要是古遗址分布位置)时, 没有对这两种年龄结果进行统一, 所以, 得到的研究结论显然是不科学的, 因为即使在全新世时段内, 14C年龄与日历年龄之间也是有显著差别的.当然, 并不是说所有的古气候与环境研究都要用日历年龄, 但如果探讨环境与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 则必须将两种年龄结果统一起来.

4.2 海岸线变迁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研究中, 关于海岸线变迁的研究, 最受科学家的关注, 然而, 也正是对于这个方面的研究, 争论最多.综合起来考虑, 作者认为, 就目前的科学手段来讲, 海岸线变迁研究有明显的局限性:首先是新构造的影响与实际的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其次, 从目前的结果看, 差距比较大, 互相之间印证的效果不理想, 这可能主要是因为(1)对材料的认识不同, 解释不一样; (2)测年结果不一致.一方面有方法本身的误差, 也不排除材料本身的问题, 作者发现有很多是用牡蛎礁测年, 也有用泥炭, 还有用其他材料的.这些不同类型的材料, 测年结果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能使不同材料测年结果之间可以进行对比?这是进行海岸线变迁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 考虑到海岸线研究中的这些局限性, 需要将海岸线研究结果与其他的研究结果对比, 如陆地泥炭等研究结果.

在新石器时代海岸线变迁研究中, 考古学资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有时考古遗址的分布能够为认识海岸线变迁提供十分重要的参考.日照的东海峪, 吴家台等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 即使是现在的海平面水平, 大潮的时候都能被淹没, 更何况在龙山文化时期, 如果按照多数观点认为海平面一直处于下降过程, 那么龙山文化时期海平面要比现在高, 高多少才能保证这些处在海岸边上的龙山文化遗址免受海水淹没?

4.3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研究的复杂性

在古气候与环境研究的基础上, 已经有一些学者关注海岱地区气候环境演化特别是海岸线变迁对古文化的影响(高广仁和胡秉华, 2000).但是, 不论是研究古气候与环境变迁, 还是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都不能忽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人类自出现就与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到新石器时代, 由于农业等经济活动的发展,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这在气候与环境研究中是要引起关注的.

在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研究中, 研究人员必须意识到, 用来研究气候与环境演化的材料, 必须是能够反映自然环境变化的载体, 如果材料本身已经明显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那么, 对这些材料分析的结果, 就不能完全反映自然的变化过程.对青海丰台卡约文化遗址的文化层及遗址周围现代表土花粉的研究发现, 在遗址文化层中沉积的花粉不能真实地反映遗址使用时期自然植被状况, 因为花粉中有些是人类在农业经济活动中带入遗址中的, 反映的是人类活动的特点(靳桂云等, 2006).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曹家欣, 刘耕年, 石宁, . 1993. 山东庙岛群岛全新世黄土[J]. 第四纪研究, (1): 26-33. [文内引用:1]
[2] 崔建新, 周尚哲, 韩海涛, . 2005. 河北任丘剖面河湖相沉积及全新世水文气候事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5(4): 108-113. [文内引用:1]
[3] 高广仁, 胡秉华. 2000. 山东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信息及其与文化的关系[J]. 中原文物, (2): 4-12. [文内引用:2]
[4] 勾韵娴, 唐领余, 孙息春, . 1992. 江苏建湖地区全新世生物群和古环境[J]. 第四纪研究, (3): 203-215. [文内引用:1]
[5] 勾韵娴, 唐领余, 孙息春, . 1999. 江苏北部全新世海侵事件和气候变化[J]. 江苏地质, 23(4): 241-245. [文内引用:1]
[6] 韩有松, 孟广兰. 1986. 青岛沿海地区20 000年以来古地理环境的演变[J]. 海洋与湖沼, 17(3): 196-206. [文内引用:1]
[7] 黄润, 朱诚, 郑朝贵. 2005. 安徽淮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对新石器遗址分布的影响[J]. 地理学报, 60(5): 742-750. [文内引用:1]
[8] 靳桂云, 王巍, Wagner M, Tarasov P E. 2006. 青海互助丰台卡约文化遗址孢粉分析与人类活动研究----化石和现代表土划分分析结果[J]. 华夏考古, (3): 24-32. [文内引用:2]
[9] 靳桂云, 于海广, 栾丰实, . 2006. 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4600--4000 Cal yr BP)遗址出土木材的古气候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6(4): 571-579. [文内引用:1]
[10] 金权. 1990. 安徽淮北平原第四系[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1] 栾丰实. 1997. 海岱地区考古研究[M]. 山东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2] 齐乌云, 袁靖. 1999. 胶东半岛新石器时代的自然环境演变[M]. 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4-188. [文内引用:1]
[13]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 1990. 泗水尹家城[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56. [文内引用:2]
[14]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 济南市博物馆. 1974. 大汶口: 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56-158, 159-163. [文内引用:1]
[15]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88. 山东莒县杭头遗址[J]. 考古, (12): 1057-1071. [文内引用:1]
[16] 施雅风. 1992.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7] 唐领余, 沈才明, 赵希涛, . 1993. 江苏建湖庆丰剖面1万年来的植被与气候[J]. 中国科学(B辑), 23(6): 637-643. [文内引用:2]
[18] 童国榜, 张俊牌, 严富华, . 1991. 华北平原东部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序列与气候分期[J]. 地震地质, 13(3): 259-268. [文内引用:3]
[19] 王会昌. 1983. 一万年来白洋淀的扩张与收缩[J]. 地理研究, 2(3): 8-18. [文内引用:1]
[20] 王永吉, 李善为. 1983. 青岛胶州湾地区20 000年以来的古植被与古气候[J]. 植物学报, 25(4): 385-391. [文内引用:1]
[21] 许清海, 陈淑英, 孔昭宸, . 1988. 白洋淀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初探[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2(2): 143-151. [文内引用:1]
[22] 许清海, 王子惠, 吴忱, . 1991. 30 ka BP来鲁北平原的植被与环境[M]. 见: 梁名胜, 张吉林主编. 中国海陆第四纪对比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88-199. [文内引用:1]
[23] 严文明. 2000. 东亚文明的黎明----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M]. 见: 严文明主编. 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37-147. [文内引用:1]
[24] 殷春敏, 邱维理, 李容全. 2001. 全新世华北平原古洪水[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7(2): 280-284. [文内引用:1]
[25] 袁靖, 陈亮. 2001. 尉迟寺遗址动物骨骼研究报告[M].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蒙城尉迟寺--皖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存的发掘与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24-441. [文内引用:1]
[26] 张丕远. 1996.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M]. 山东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文内引用:1]
[27] 张祖陆, 聂晓红, 卞学昌. 2004. 山东小清河流域湖泊的环境变迁[J]. 古地理学报, 6(2): 226-233. [文内引用:1]
[28] 赵济. 2005. 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84-185, 203-213. [文内引用:1]
[29] 赵希涛, 鲁刚毅, 王绍鸿. 1990. 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地层及环境变迁与海面变化的初步研究[J]. 科学通报, 35(4): 285-288. [文内引用:2]
[30] 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部. 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M].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5. [文内引用:1]
[31]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第四纪孢粉组14C组. 1977. 辽宁省南部一万年来自然环境的演变[J]. 中国科学, (6): 601-614. [文内引用:3]
[3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2001. 中国植被图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05-108, 141-144, 145-148. [文内引用:3]
[3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00. 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68-69, 421-422, 424-441. [文内引用:4]
[3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 1990. 山东临朐朱封龙山文化墓葬[J]. 考古, (7): 587-594. [文内引用:1]
[3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 1993. 山东汶上县东贾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 (6): 481-487. [文内引用:1]
[36] 周永青, 任于灿. 1995. 黄骅全新世古黄河三角洲的特点及演化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5(1): 74-80. [文内引用:1]
[37] Mayewski A P, Rohling E E, Stager C J, et al. 2004. Holocene climate variability[J]. Quaternay Research, 62(3): 243-255. [文内引用:1]
[38] Oldfield F, Messerli B. 2000. Ecosystem process and past human impacts[J]. PAGES Newletter, (3): 1-2.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