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潮滩微地貌及现代沉积速率*
李海清, 殷勇, 施扬, 何华春, 刘昕洋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3

第一作者简介:李海清,男,1988年生,2009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现为南京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海洋地质专业。E-mail:lhq0814@126.com

通讯作者简介:殷勇,男,1964年生,副教授,海洋地质专业。E-mail: yinyong@nju.edu.cn

摘要

在江苏如东洋口港东侧长沙镇外宽 10余千米的粉砂质潮滩上进行潮滩微地貌调查,在低潮滩设置 3个沉降板,在中、低潮滩采集 4个柱状样(长度 92~151cm),并对其进行垂向上的粒度和微相分析及 210Pb 测量。希望通过上述调查,揭示研究区近几十年来由于强烈的人类活动导致的潮滩冲淤调整状态。调查结果表明,低潮滩尤其是低潮滩下部是微地貌变化最活跃的场所,表现为潮滩表面凹凸不平、多冲蚀洼槽,沉降板试验结果显示低潮滩约 2个月的沉积量向水边线方向显著减小;中潮滩表面平坦,微地貌相对比较稳定。柱状样研究结果显示,低潮滩早期为向上变细的进积层序,但近期沉积物粗化,呈现退积层序,且该现象在低潮滩下部尤其明显;中潮滩柱状样显示向上细化层序,反映稳定持续的加积和进积。柱状样的 210Pb 测试结果表明,中潮滩中部(米草滩中部)沉积速率为 4.40 cm/a,中潮滩下部(米草滩前缘)为 1.85 cm/a,低潮滩中部为 1.54 cm/a, 低潮滩下部无法获得沉积速率。该沉积速率结果还显示低潮滩退积层序的开始时间和研究区米草的引种时间基本吻合。上述研究结果反映近 30 a来在人类活动尤其是米草的作用下,研究区中潮滩稳定淤积,但低潮滩却因缺乏充足泥沙而加剧侵蚀。

关键词: 潮滩; 米草促淤; 低潮滩侵蚀; 人类活动
中图分类号:P5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1)02-0150-11
Micro-morphology and contemporary sedimentation rate of tidal flat in Rudong,Jiangsu Province
Li Haiqing, Yin Yong, Shi Yang, He Huachun, Liu Xinyang
Key Laboratory of Coast and Island Development,Ministry of Education,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Jiangsu

About the first author:Li Haiqing,born in 1988,graduated from Southwest University in 2009. Now he is a candidate for M.S. degree in Nanjing University, 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of marine geology.E-mail:lhq0814@126.com.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Yin Yong, born in 1964,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is engaged in marine geology. E-mail:yinyong@nju.edu.cn.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icro-morphology,measured the deposition thickness by the method of setting 3 settlement plates on low-tidal flat,and obtained four short vibrocores(92-151cm long)from low to mid-tidal flat in Changsha coastal area,Rudong County.Grain size,microfacies and210Pb of these vibrocores were analyzed to reveal the adjustment of tidal flat accretion/erosion responding to the increasing human activities during recent decades.The survey shows that surface of low-tidal flat,especially the lower part of low-tidal flat is rough with lots of scouring groves,which indicates the most active place of micromorphological change.The settlement plat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deposits accumulated within two months distinctly decrease towards the water sideline.The micro-morphology in mid-tidal flat is relatively stable.Vertical micro-facies from vibrocores on low-tidal flat shows an upward-fining progradational sequence in early stage,but recently it became coarsening upward and shows characteristics of retrogradational sequence,especially in the lower part of low-tidal flat.Results of210Pb show that sedimentation rate is 4.40 cm/a in the middle part of mid-tidal flat,1.85 cm/a in the lower part of mid-tidal flat,and 1.54 cm/a in the middle part of low-tidal flat.The sedimentation rate is not available in the lower part of low-tidal flat.The sedimentation rates show that the time when the retrogradational sequence began to appear in low-tidal flat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time when the Spartina angilica was introduced about 30 years ago.The above results reflect human activities,especially the Spartina angilica colonization have led to the continous progradation of mid-tidal flat,but intensive erosion in the low-tidal flat.

Key words: tidal flat; deposition promotion by Spartina angilica; erosion in low-tidal flat; human activity
1 概述

潮滩为潮间带浅滩, 是由潮汐作用形成的淤泥粉砂质堆积体, 广义的潮滩还包括潮上带和潮下带水下岸坡部分。江苏省拥有中国最大的潮滩资源, 从连云港到启东嘴, 潮滩面积约6.0× 105 km2, 占中国潮滩总面积的23.7%(陈方等, 1998)。然而江苏省海岸潮差大、潮流作用强、岸线冲淤变化不稳定, 给沿海地区土地围垦、港口开发、水产养殖和海洋产业开发(如风能、潮汐能开发)带来不利影响。

如东是中国重要的海产品养殖基地(图 1), 每年养殖大量文蛤、花蛤和泥螺等, 此外, 如东也是中国重要的风能开发基地, 众多风力发电机组布置在如东沿海陆地, 并有向潮滩发展的趋势。因此, 有必要对如东潮滩的现代沉积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以便指导滩涂的开发活动。

图1 如东潮滩卫星图像及采样位置Fig.1 Satellite image of tidal flat in Rudong and sampling sites

如东潮滩位于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的掩护岸段, 潮滩具有不断向海淤涨的特点。从陆向海潮滩分带明显, 依次可以分出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目前, 高潮滩甚至中潮滩上部均已被围垦, 中潮滩下部至低潮滩上部被开发为海洋牧场, 养殖文蛤及泥螺等, 低潮滩则被用来养殖紫菜, 因此可以说目前在江苏沿海地区人类活动的干预力度空前。现代潮滩沉积作用与潮滩泥沙来源、沿海水动力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干预有密切的关系。自从1885年黄河北归、泥沙来源被切断以来, 沿岸潮滩沉积作用已在不断调整之中。随着近几十年围垦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沿海大型工程的修建, 这种调整幅度正在变大。因此, 十分需要进行潮滩微地貌变化调查, 包括中、低潮滩的冲淤变化和淤积速率变化研究, 为科学合理开发潮滩资源提供依据。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 210Pb 被广泛应用于潮滩沉积物堆积速率的研究, 其测量结果能较客观地反映潮滩堆积的快慢趋势(万国江, 1997), 如江苏王港现代盐沼的 210Pb 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米草引种前后沉积速率的变化(王爱军等, 2005)。210Pb 对于揭示潮滩不同部位沉积速率的变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将有助于利用定量数据来更好地解释潮滩微地貌的变化。因此, 文中拟通过如东中、低潮滩微地貌调查, 辅以粒度和 210Pb 分析, 试图揭示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江苏如东潮滩沉积地貌响应, 为如东地区围垦、养殖业发展、风电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对中国东部海岸带现代沉积、侵蚀特征和变化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2 如东潮滩概况

如东潮滩位于江苏沿海南部地区, 地处暖温带季风区, 属海洋性气候, 但受大陆气候影响较大, 季风环流显著, 冬、夏季风盛行。由于受到东海前进潮波和南黄海旋转潮波形成的辐聚辐散潮流场以及辐射沙脊群的掩护, 潮滩宽阔平缓, 潮间带宽10多千米, 是典型的粉沙淤泥质潮滩。区内以潮汐作用为主, 属规则半日潮, 潮流日不等现象比较明显。据1996— 1997年的实测资料显示(从当地理论最低潮位起算), 如东周围海域最高潮位达8.42m, 最低潮位为0.21m, 平均高潮位为6.07m, 平均低潮位为1.46m, 平均潮差为4.61, m。根据实测资料, 如东海域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 其中平均涨潮历时6.26 h, 平均落潮历时6.11 h, 其流速差一般不超过0.15 m/s(任美锷, 1986)。

该海区常风向为南东向, 次常风向为北东向, 出现频率分别为9.73%和8.65%。多年平均风速为2.7 m/s, 实测极大风速为34 m/s。夏季盛行东南风, 冬季盛行西北风。寒潮多出现于深秋至春末, 以2— 4月份最多, 影响较大。该海区风暴潮发生的频率较大, 在1974— 2004年间共发生31次, 江苏沿海地区总共出现风暴潮灾9次, 平均每3 a出现1次(王华等, 2007)。

3 材料和方法 3.1 沉积物样品采集 2009年8月在如东县长沙镇潮滩自海向陆的断面上, 于不同地貌单元(包括光滩和米草滩)将内径为70 mm、外径为76mm的PVC管直接打入地下。每根PVC管底均安装有防松散沉积物脱落的装置, PVC管取出后用胶带将两端封好并记录各柱状样的站位信息。此次共采得4个柱状样(图 2), 长度在92~151cm之间(表 1)。另外, 2009年8月8日至2009年10月14日在低潮滩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设置3块沉降板(图2, CJ01-CJ03), 测量在此期间淤积的泥沙厚度。

图2 如东长海潮滩剖面及柱状样采样位置示意图(CH01-CH04为柱状样采样位置, CJ01-CJ03为沉降板放置点)Fig.2 Schematic map showing tidal flat profile and sampling sites in Changhai of Rudong

表1 如东长海潮滩沉积物柱状样站位信息 Table1 Information of sampling sites in tidal flat of Changhai of Rudong
3.2 粒度测量和 210Pb 测定

将4个柱状样剖开, 在实验室对柱状样岩性、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 而后每隔2cm采集粒度分析样品, 共采得样品251个, 每份样品提取2 g左右进行粒度测量; 每隔5~10cm采集 210Pb 分析样品, 共采得样品108个, 然后将样品放置在80℃左右的烘箱中烘干, 用作 210Pb 测量。

粒度测量时首先向装有样品的小烧杯中加入双氧水以除去样品中的有机质, 除去上层废液后加入0.6%的六偏磷酸钠(NaPO3)6浸泡24 h; 而后使用英国Malvem公司生产的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仪(仪器测量范围为0.02~2000μ m, 粒度分级0.1μ m, 重复测量误差小于3%)进行粒度分析; 获得粒度数据后, 采用矩值法(张惠兰和李志亮, 2008)计算各样品粒度参数。

文中 210Pb 测量使用的是Po-α 法(曹琼英和沈德勋, 1988)。具体处理过程如下:用电子秤精确称取2 g烘干并研磨好的样品。将样品转移到聚酯塑料杯中, 加入少许蒸馏水配成糊状, 先后加入0.1 mL示踪剂(文中使用的示踪剂是209Po, 示踪剂比活度:10.89 dpm/0.1mL)和0.2 mL辛醇, 然后依次加入6 mL浓HNO3和6 mL浓HF, 再将样品转移到电热板中加热蒸煮, 待到即将蒸干时加入20 mL浓HCl重新蒸煮, 重复蒸煮2次。再加入0.5 mol/L 稀HCl溶解塑料杯中的样品并将之转移到容量为50 mL的离心管中离心约30 min。将上层清液全部转入烧杯(需将样品全部转入到离心管中, 离心2次), 分别加入0.5 g抗坏血酸和0.5 g盐酸羟胺以消除样品中Fe3+、Te3+等离子的影响(宋树林和陈琳, 1994)。将除去氧化层的镍片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干净, 然后将镍片放置在带有磁搅拌子的电镀架上并将镍片没入装有清液的烧杯中, 在恒温条件下电镀5 h左右, 最后将干燥后电镀好的镍片放置在低本底的金— 硅面垒α 谱仪(576 Alpha Spectrometer, 美国EG & G公司生产, 测量误差在16%~25%之间)通道内测量 210Pb 活度。210Pb 测量在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10Pb 室完成。

3.3 沉积速率计算

210Pb 是具天然放射性的铀系的成员, 半衰期为22.26 a(万国江, 1997), 适用于百年尺度地质事件的测年。该测年方法是由Goldberg创立(Goldberg and Koide, 1963)。在估算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时, 需测量不同深度沉积物 210Pb 比活度, 然后扣除其本底值得到各深度过剩 210Pb 比活度, 最后利用下列公式估算沉积速率:

R=-r/b

其中R是沉积速率(cm/a), r210Pb 衰变常数0.03114(a-1), b是各深度过剩 210Pb 取自然对数后与深度之间经线性拟合所得直线的斜率(潘少明等, 1994)。

4 结果与讨论
4.1 潮滩微地貌特征

根据江苏淤涨岸段潮滩分带模式, 如东潮滩由陆向海依次可分为潮上带草滩、高潮位泥滩、中潮位泥— 粉沙滩、低潮位粉沙滩和潮下带水下岸坡部分(朱大奎和许廷官, 1982), 本次对海防大堤至大潮低潮水边线之间的潮滩微地貌进行了调查, 包括高潮位泥滩的下部、中潮位砂泥混合滩及低潮位粉沙滩的全部(图 2)。

调查结果显示, 潮上带草滩已被围垦, 围垦区大多开发成农田种植玉米, 少数围垦地被开挖成鱼塘发展养殖业。高潮位泥滩位于大堤向海一侧, 物质组成以棕黄色粉沙为主, 夹有黏土质粉沙, 发育水平纹层。目前大部分已被围垦, 有大量盐蒿及少量米草生长, 上部盐蒿个体大、呈树枝状, 米草稀疏, 滩面上有大量螃蟹洞。泥滩受潮流作用影响较小, 大部分时间露出水面, 有泥裂现象, 盐蒿大多沿裂缝生长。

图3 如东长海潮滩不同部位微地貌类型照片(A— 削顶波痕, 位于中潮滩; B— 直脊链状波痕, 位于低潮滩上部; C— 低潮滩中部沉积物表面的螃蟹寄居洞穴; D— 低潮滩下部表面潮水侵蚀浅洼槽)Fig.3 Photos showing micro-morphology on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idal flat surface in Changhai of Rudong

中潮位泥— 粉沙滩宽约2.5km, 由粉沙组成, 滩上有大量米草生长, 潮水沟发育, 但潮沟狭小, 水深较浅。中潮位泥— 粉沙滩上部, 米草茂密, 平均高度0.9m, 最高达1.49 m; 底质为棕灰色黏土质粉沙, 见小的直脊链状波痕, 波长2.5cm, 波高2~3 mm。中潮位泥— 粉沙滩下部, 大米草较稀疏, 底质为黏土质粉沙, 滩面发育有小规模的削顶波痕(图 3-A)。滩地表面有粪球粒, 直径约2~6 mm。泥— 粉沙滩上生物极其丰富, 滩涂表面有大量螃蟹洞, 在1 m× 1m样方中, 有86个小螃蟹洞。此外, 滩面见各种生物扰动构造, 如虫孔、植物根穴和根斑等。

低潮滩位于大潮低潮位和小潮高潮位之间, 调查部位低潮滩宽约4.8km, 平均坡度在0.2‰ ~0.6‰ 之间。低潮位粉沙滩滩面平坦, 滩上密布小型波痕和流痕, 潮水沟发育, 且潮沟宽大, 涨水快, 滩面冲淤较频繁。当地渔民在粉沙滩上从事各种渔业生产, 如养殖紫菜和采集文蛤、泥螺等。低潮滩上部底质为棕灰色细沙, 有直脊链状波痕(图3-B)和舌状流痕, 波谷有腐殖质碎片。低潮滩中部有梳状流痕, 波长8cm, 波高1cm, 此外小波痕上叠加小流痕、二者方向垂直, 滩涂表面有少许小螃蟹洞(图 3-C)。低潮滩下部地形起伏较大, 有洼槽发育, 在5 m× 5m样方中, 共见6个洼槽(图 3-D)。

沉降板测量显示, CJ01板在此期间共淤积17mm, 平均淤积速率为0.25 mm/d, CJ02板共淤积95mm, 平均淤积速率为1.42 mm/d, CJ03板共淤积65mm, 平均淤积速率为0.97 mm/d(表 2)。由此可见, 低潮滩下部的淤积速率远远小于中上部。

图4 CH01孔柱状样粒度参数及组分垂向分布Fig.4 Vertical changes of grain size parameters and sediment components of Core CH01

表2 如东长海沉降板泥沙淤积厚度数据 Table2 Data of accumulation thickness from settlement plates on tidal flat in Changhai of Rudong
4.2 潮滩垂直微相与沉积物粒度特征

CH01孔位于大潮低潮线附近光滩上, 其柱状样隐现水平纹理, 分别在29 cm、77~78 cm、122cm 处发现贝壳碎片(图 4)。35cm以上由浅灰色细沙组成, 且呈现向上变粗特征, 沙的含量由底部的60%左右向上增加至顶部的75%左右, 粉沙含量呈相反分布, 由40%左右下降到约25%, 黏土含量几乎为零。35cm以下总体为一个由下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 可分为3段:(1)35~75cm以粉沙为主, 平均含量为59%, 细沙含量约为40%; (2)75~97cm为粉砂质细沙, 细沙含量为40%~70%, 粉沙含量约30%~60%; (3)97~124cm沙含量进一步增加并较稳定在60%左右, 但偏态和峰态系数波动剧烈。35cm以下表现为从下到上由粗变细的正常潮滩进积序列, 仅在75cm处附近出现一次侵蚀事件; 35cm以上沉积物突然变粗并向上进一步粗化, 表现为退积特征, 反映近期冲刷作用加剧。

CH02孔位于低潮位粉沙滩中部, 柱状样为灰棕色到浅灰色的含粉砂质细沙, 顶部0~10cm处文蛤碎片丰富, 隐现平行层理。粒度分析显示, 27~48cm和48~90cm各为一个下粗上细的沉积序列, 27cm以上再次变粗, 并向上略有变细, 偏态和峰态系数表现出较大幅度波动(图 5)。上述特征显示48cm以下为较稳定的潮滩进积过程, 但48cm以上此过程被干扰, 冲刷作用明显加强。

图5 CH02孔柱状样粒度参数及组分垂向分布Fig.5 Vertical changes of grain size parameters and sediment components of Core CH02

CH03孔位于中潮位泥— 粉沙滩下部, 由粉沙组成。柱状样0~23cm为浅灰色粉沙, 其中3~5.5cm处见有机质黑斑, 黑斑为椭圆形, 长径2.9cm, 短径2.12cm; 5~7cm为腐殖质碎片富集层, 21cm附近见贝壳碎片, 该层含不连续细黏土纹层, 厚度为1~2 cm。23~42cm为黏土质粉沙, 黏土含量较高, 约为4%, 该层细黏土纹层密集, 但紊乱, 扰动大。42~119cm为浅灰色粉沙, 该层云母片较富集, 43~45 cm、96.5~99cm和117~119cm 这3段均有出现, 在50cm附近出现泥质条带和腐殖质碎片, 77cm处有花螺碎片, 96~97cm处有文蛤碎片, 大小为1.1 cm× 2cm, 该层未见细黏土纹层, 未显层理构造。119~151cm为灰棕色粉沙, 无黏土纹层, 129~131cm段云母片集中, 构成水平层理(图 6)。粒度分析显示, 该柱状样沉积物组成较为稳定, 总体表现为60cm以下略粗, 平均粒径在3.5~3.9 Φ 之间, 向上变细为3.7~4.2 Φ 之间(图 6)。该柱状样沉积物特征反映其所在地较稳定的沉积环境和潮滩进积过程。

图6 CH03孔柱状样粒度参数及组分垂向分布Fig.6 Vertical changes of grain size parameters and sediment components of Core CH03

CH04孔位于中潮位泥— 粉沙滩中部, 周围米草茂密。该柱状样水平层理发育, 且有明显的生物扰动构造和倾斜的生物潜穴。其中0~22 cm、26~32, cm、35~106cm和110~139cm为粉沙层, 71cm和80cm附近见生物扰动构造, 123~126cm水平层理发育; 22~26 cm、32~35cm和106~110cm为黏土质粉沙层, 22~24cm和33~35cm处见生物扰动构造, 107~109cm处见一泥斑。

粒度分析显示, CH04孔沉积物组分与CH03孔类似, 以粉沙为主, 平均含量为79.4%, 其次为沙, 平均含量为17.1%, 该柱状样沉积物中黏土含量小幅增加到1.5%, 黏土含量较CH03孔柱状样稍高。且表层0~14cm间黏土含量较高、颗粒粒径小。平均粒径在3.6~4.6 Φ 之间, 平均值为3.9 Φ 。粒度在表层0~14cm最小, 14~80cm、80~140cm逐渐增大, 但增加幅度不大。偏度在0.5~1.8之间, 平均值为1.1, 属正偏态, 峰度在4~9之间, 从图7中可看出, 偏态和峰态随深度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分选系数和平均粒径在各柱状样中垂向变化幅度最小, 显示该柱状样所在位置沉积环境稳定, 潮滩持续淤积。

图7 CH04孔柱状样粒度参数及组分垂向分布Fig.7 Vertical changes of grain size parameters and sediment components of Core CH04

上述分析显示, 研究区中潮滩沉积环境较稳定, 以持续淤积作用为主, 低潮滩早期以淤积作用为主, 但近期冲刷作用增强, 尤其在低潮滩下部, 近期冲刷作用显著。

4.3 沉积物 210Pb 变化特征

CH01孔柱状样剖面中 210Pb 比活度在1 dpm/g左右波动(图 8), 比活度较低, 可能与其平均粒径大、黏土含量低、对 210Pb 的吸附作用弱有关。整个剖面 210Pb 比活度随深度衰减规律不明显, 甚至呈现下部高、中上部低的倒转现象, 过剩 210Pb 取自然对数后不能得出拟合曲线, 无法估算其沉积速率。

CH02孔柱状样剖面的 210Pb 比活度在0.68~1.63 dpm/g之间波动。在0~30cm左右, 210Pb 比活度较高但波动幅度大; 30cm以下, 210Pb 比活度下降, 波动幅度也减小。

CH03孔柱状样剖面的 210Pb 比活度大多在0.7~1.4 dpm/g之间波动, 在0~62cm, 210Pb 比活度总体较高, 但变化幅度较大; 62cm以下, 210Pb 比活度降低, 变化比较稳定。

CH04孔柱状样 210Pb 比活度明显较高, 为0.51~1.83 dpm/g, 而且向下衰减明显, 是4个孔中垂向衰减最显著的。

图8 如东长海潮滩各柱状样 210Pb 比活度随深度变化特征Fig.8 Characteristics of 210Pb versus depth of cores in tidal flat of Changhai, Rudong

4.4 各柱状样沉积速率估算

江苏东台条子泥地区的 210Pb 测年本底值为0.67 dpm/g(Zhang and Chen, 1992)。东台与如东地区相隔较近, 沉积物颗粒粒径与如东地区相似, 且其黏土含量亦低于5%, 因此文中 210Pb 测年本底值亦采用0.67 dpm/g。图9为4根柱状样过剩 210Pb 放射性比活度垂向分布图, 除CH01孔柱状样属于异常分布、未获得沉积速率以外, CH02、CH03和CH04各孔柱状样的沉积速率分别为1.54 cm/a、1.85 cm/a、4.40 cm/a, 即从低潮滩上部向中潮滩米草带, 沉积速率逐渐变高。根据平均沉积速率可以计算得到CH02孔柱状样中上部粒径呈现粗化的48cm为近30, a来形成。

图9 如东长海潮滩各孔柱状样过剩 210Pb 放射性比活度随质量深度变化特征Fig.9 Characteristics of excess 210Pb versus quality depth of cores in tidal flat of Changhai, Rudong

5 讨论
5.1 米草消波促淤

本研究显示, 自中潮滩米草带到低潮滩下部, 沉积物颗粒明显变粗, 沉积速率显著下降, 反映了米草的消波促淤功能。CH03孔位于米草生长带前缘, 米草低矮稀疏; CH04孔位于米草生长带中部, 米草高大茂盛, 能够迅速降低流水速度, 导致大量悬移质沉降。两柱状样沉积速率的显著差异正说明了该区中潮位泥— 粉沙滩上沉积作用与米草的生长情况密切相关。

前人已经在研究区及邻近区域获得不少潮滩沉积速率(表 3)。如高抒和朱大奎(1988)、陈宏友(1990)对苏北南通海涂冲淤动态研究时, 在如东潮滩设置多个断面, 北坎附近断面与文中采样点相近。对比发现, CH03孔所获得的中潮滩淤积速率(1.85 cm/a)与高抒和朱大奎(1988)、陈宏友(1990)对北坎的监测结果相近, 而CH04孔的淤积速率(4.40 cm/a)呈现为显著高值, 说明由于米草的消浪捕沙作用, 中潮滩仍处于不断淤涨过程之中。

将研究区沉积速率与北面的王港和南面的东陵潮滩进行比较(表 3), 王港中潮位米草滩的沉积速率介于3.30~4.17 cm/a之间(王爱军等, 2005), 与研究区获得的中潮滩中部沉积速率相近,

表3 江苏滨海地区潮滩沉积速率对比 Table3 Comparison of tidal flat sedimentation rates in Jiangsu coast area

表明米草滩促淤效果在两地是相似的。另外, 东陵潮滩沉积速率(2.10 cm/a)比如东低潮滩和中潮滩下部高, 比中潮滩中部低, 仍然说明米草在潮滩促淤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5.2 低潮滩侵蚀及原因分析

CH02孔的低潮滩淤积速率(1.54 cm/a)与高抒和朱大奎(1988)获得的潮间带沉积速率(2.80 cm/a)以及陈宏友(1990)获得的潮间带沉积速率(1.71 cm/a)相比要偏低。根据平均沉积速率, 推算CH02孔柱状样顶部48cm以上粗化的沉积形成于近30, a, CH01孔柱状样顶部35cm以上也呈现出显著的粗化现象, 因为该柱状样未能获得沉积速率, 但通过和CH02孔柱状样间岩性对比, 推测其亦形成于近30, a。沉积物的粗化、沉积速率的降低都反映研究区低潮滩侵蚀作用加强, 并且侵蚀作用强度越往低潮水边线方向越强, 这点亦可从低潮滩不同部位沉降板所获淤积速率得到证实。低潮滩侵蚀作用加剧可能与大堤的建设、米草的引种有关。海堤的建设必然破坏堤前潮滩原有的泥沙与地形间的水动力平衡关系, 迫使上溯潮水波流态发生改变, 产生反射干扰, 紊动程度增加, 有效削弱潮滩入潮流能量, 使堤前米草滩泥沙淤积过程明显增强, 而堤外低潮滩淤积相对较慢, 甚至出现侵蚀(陈才俊, 1988)。

江苏如东地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种大米草, 距今亦将近30, a的时间, 与低潮滩柱状样沉积物出现粗化的层位形成良好对应关系。因此, 推测低潮滩出现侵蚀与大米草的引种也有密切的联系。这与陈才俊(1994)在研究江苏潮滩大米草促淤护岸效果时观测到的现象一致。陈才俊(1994)发现, 在南通一些岸段大米草带内泥沙淤积量增加, 而其下部的低潮滩淤积却减慢了, 有些甚至出现了局部侵蚀。因此, 可以推测如东沿海滩涂上大米草的存在也是低潮滩发生侵蚀的一个原因, 但是否因为米草截留了过多的泥沙导致其他部位淤积的减少或是大米草的生长引起潮滩动力的调整导致沉积的再分配, 还有待作更细致的观测研究。

6 结论

通过对江苏如东潮滩微地貌调查, 并对采得的4个钻孔柱状样进行垂向微相、粒度和放射性核素 210Pb 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潮滩微地貌研究表明, 低潮滩尤其是低潮滩下部是微地貌变化最活跃的场所, 表现为冲刷洼槽的频繁迁移, 沉降板获得的淤积速率也证实越往大潮低潮位水边线方向, 沉积速率越低。中潮滩微地貌相对比较稳定。

2)潮滩垂直微相变化表明, 研究区中潮滩沉积环境较稳定, 以持续淤积作用为主; 低潮滩早期以淤积作用为主, 但近期冲刷作用增强, 尤其在低潮滩下部, 近期冲刷作用显著。

3)CH02孔所在的低潮滩中部沉积速率为1.54 cm/a, 低于研究区中潮滩沉积速率, 也低于邻区北坎的沉积速率, 表明低潮滩目前侵蚀作用加强。CH03孔所在的中潮滩下部(米草滩前缘)沉积速率为1.85 cm/a, 低于米草滩中部沉积速率。CH04孔所在的中潮滩中部(米草滩中部)沉积速率为4.40 cm/a, 与王港地区中潮位米草滩沉积速率相近, 说明米草具有消波促淤功能, 可以迅速促进潮滩淤涨。

致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林春明教授在论文修改过程中提供了帮助,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张宁、刘群、庞仁松和李延军硕士研究生协助室内样品的分析, 参加野外采样的还有刘志勇博士研究生,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曹琼英, 沈德勋. 1988. 第四纪年代学及实验技术[M]. 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28-252. [文内引用:1]
[2] 陈才俊. 1988. 大米草对江苏淤泥质海涂的影响[J]. 海洋开发, 11(2): 7-10. [文内引用:1]
[3] 陈才俊. 1994. 江苏滩涂大米草促淤护岸效果[J]. 海洋通报, 13(2): 55-61. [文内引用:1]
[4] 陈方, 朱大奎, 黄巧华. 1998. 江苏潮滩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海岸带管理研究[J]. 海洋通报, 17(1): 80-87. [文内引用:1]
[5] 陈宏友. 1990. 苏北南通海涂近期冲淤动态及其开发[J]. 海洋科学, 14(2): 28-35. [文内引用:1]
[6] 高抒, 朱大奎. 1988. 江苏淤泥质海岸剖面的初步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4(1): 75-84. [文内引用:1]
[7] 潘少明, 王雪瑜, Smith J N. 1994. 海南岛洋浦港现代沉积速率[J]. 沉积学报, 12(2): 86-93. [文内引用:1]
[8] 任美锷. 1986. 江苏省海岸带与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517. [文内引用:1]
[9] 宋树林, 陈琳. 1994. 沉积物中 210Pb 的测量方法[J]. 黄渤海海洋, 12(4): 11-15. [文内引用:1]
[10] 万国江. 1997. 现代沉积的 210Pb 的计年[J]. 第四纪研究, 9(3): 230-239. [文内引用:2]
[11] 王爱军, 高抒, 贾建军, . 2005. 江苏王港盐沼的现代沉积速率[J]. 地理学报, 60(1): 61-70. [文内引用:2]
[12] 王华, 姚圣康, 龚茂珣, . 2007. 江苏洋口港风暴潮数据分析[J]. 海洋通报, 26(3): 26-32. [文内引用:1]
[13] 张惠兰, 李志亮. 2008. 沉积物粒度参数求解方法探讨[J]. 水利技术监督, (1): 18-19. [文内引用:1]
[14] 朱大奎, 许廷官. 1982. 江苏中部海岸发育和开发利用问题[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3): 799-814. [文内引用:1]
[15] Zhang R S, Chen C J. 1992. Evolution of Jiangsu Offshore Banks(Radial Offshore Tide Sand s)and Probability of Tiaozini Sand s Merged into Mainland [M].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 124.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