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低凸起锦州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砂体分布特征及物源分析*
王永利, 加东辉, 李建平, 赖维成, 吴小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塘沽 300452

第一作者简介 王永利,男,1974年生,工程师,199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综合管理工作。通讯地址:天津市塘沽区609信箱;邮编:300452。E-mail: wangyl2@cnooc.com.cn

摘要

横向低凸起常因残余面积小,而在物源体系中未得到重视。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通过断裂组合、断层接触关系、垂向位移和上下盘地层厚度等特征的识别,在辽东湾地区辽西低凸起锦州 25地区识别出同向叠覆型和同向趋近型两类构造转换带。采用“点面反馈,源体比对”的思路,依据钻井岩相、宏观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的分析,结合砂岩重矿物组合、 ZTR指数和成分成熟度等资料,在研究区沙三段识别出 3类与低凸起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相:构造转换型扇三角洲、陡坡坡折型近岸水下扇和凸缘末梢交叉断裂型扇三角洲,建立了低凸起差异物源分配模式。同时,结合钻井泥岩声波时差中地层剥蚀的响应,提出易于风化的母岩、剥蚀区动态变化和高效物源通道是低凸起围区砂体能够富集的根本原因。构造转换带型扇三角洲对解决该地区小物源贫砂问题意义重大。

关键词: 横向低凸起; 构造转换带; 控砂模式; 动态物源; 扇三角洲; 物源分配; 辽东湾地区
中图分类号:P5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1)02-0185-08
Distribution characters of sandbody of the Member 3 of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and provenance analysis of Jinzhou area in Liaoxi Low Uplift
Wang Yongli, Jia Donghui, Li Jianping, Lai Weicheng, Wu Xiaohong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NOOC Bohai Oilfield Company,Tanggu 300452,Tianjin

About the first author:Wang Yongli,born in 1974,graduated from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in 1999.Now he works in Technical Department of CNOOC Ltd.,Tianjin 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studies and management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E-mail:wangyl2@cnooc.com.cn.

Abstract

Few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Liaoxi Lateral Low Uplift in provenance system analyses due to its small residual area.Using high resolution 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data,through analyses of the combination and contact of faults,vertical displacement and the thickness of strata of the hanging wall and foot wall,synthetic-overlapping and synthetic approaching tectonic transition belts exist in JZ25 area in the Liaoxi Lateral Low Uplift of Liaodongwan Bay area.Based on drilling litho facies,seismic facies,seismic attribute analyses,heavy mineral assemblage of sandstone,ZTR index and composition maturity,three types of sedimentary facies are identifid,including tectonic transition fan delta,steep slope subaqueous fan and peripheral rift fan delta.Combining with strata erosion response of mudstone acoustic time difference. The authors propose that sandbody accumulation depends on mother rock easily being wea-thered,dynamic change of erosion area and efficient provenance path.The tectonic transition fan delta i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sandbody-lacking status in the relatively small provenance area.

Key words: Liaoxi Lateral Low Uplift; tectonic transition belt; sandbody controlling model; dynamic provenance; fan delta; provenance allocation; Liaodongwan Bay area

断陷湖盆大型砂体的发育多与盆外水系的注入和大隆起(或大凸起)的剥蚀有关。而横向低凸起由于其残存面积小, 仅在对盆外水系的遮挡与分配方面受到了较多关注(陈发景等, 2004), 其对物源的贡献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锦州25地区位于辽东湾地区辽西低凸起中段的倾没端, 前人在低凸起和东斜坡钻井多口, 但收效甚微, 主要是对储集层展布特征和控制因素尚不清楚。近年来, 构造坡折带理论在储集层预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林畅松等, 2000; 徐长贵等, 2004)。构造转换带作为构造坡折带的重要类型, 在分类标准、识别标志、控砂作用和油气地质意义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Morley et al., 1990; 陈发景等, 2004; 漆家福, 2007; 李宝刚, 2008)。作者根据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和丰富的钻井资料, 通过砂岩重矿物组合、ZTR指数和成分成熟度等物源体系标志的比较, 结合钻井岩相、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等分析, 在研究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识别出3类与低凸起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相:转换带型扇三角洲、陡坡坡折型近岸水下扇和凸缘末梢分叉断裂型扇三角洲。以此为依据, 通过基底母岩、地层剥蚀证据、低凸起— 洼陷动态高差和剥蚀区的周期性变化以及构造转换带差异翘倾样式等的总结, 探讨了低凸起的物源成因和3种分配模式, 提出易于风化的母岩、剥蚀区动态变化和高效物源通道是低凸起围区砂体富集的根本原因, 而转换带型扇三角洲对解决相对小物源区的贫砂问题相当重要, 该区亿吨级大油田的发现很好地证实了这一认识。同时, 借鉴陡坡坡折型近岸水下扇和凸缘末梢分叉断裂型扇三角洲两种砂体分配模式, 在研究区北部锦州20地区发现了两个中型油气藏。上述认识对拓展断陷盆地的勘探方向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1 区域地质背景

辽西低凸起是辽东湾西部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 东西分别毗邻辽中凹陷和辽西凹陷, 呈北东向展布, 具明显的横向低凸起特征(漆家福等, 1994)。辽西凹陷受辽西低凸起分割限制, 由多个东断西超的半地堑按不同的组合方式首尾衔接而成(图 1-A)。锦州25地区位于辽西低凸起中段西支的倾没端和辽西凹陷中洼的结合带, 在区域上受3条近北东向延伸的伸展断裂控制, 它们相互平行叠覆, 转换构造在该区十分发育(周心怀等, 2008)。辽西低凸起在研究区表现为岛屿地貌, 由东西两支近平行的窄条状垒块组成, 之间被一东断西超的半地堑分割(图 1-A)。其中, 西支紧邻辽西凹陷中洼, 低凸起基底残存区(未被沙三段超覆)呈窄条状凸脊, 宽度一般不超过2 km。

图1 辽东湾地区构造单元划分(A)及锦州25地区断裂组合(B)Fig.1 Tectonic units division of Liaodongwan Bay area (A) and fault combinations in Jinzhou 25 area (B)

辽东湾地区沙河街三段沉积期属于盆地早期伸展张裂陷幕(沿海大陆架及毗邻海域油气区石油地质志编写组, 1990), 该时期构造活动强烈, 是湖盆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 认为研究区发育不同级次、多种类型的断层, 主要包括东侧呈近北北东或北东向延伸的旋转铲式边界正断层、近东西向小型调节正断层、北东东向呈雁行排列的正断层和北东向的小正断层(图 1-B)。其中, 边界正断层是该时期的主断裂, 控制着辽西低凸起和辽西凹陷的形成和演化。

2 古地貌和古构造对沉积作用的控制

锦州25地区在上述断层水平伸展、差异升降及断块掀斜等共同作用下, 表现为不同的构造单元和古地貌组合。在西边, 断裂活动相对较弱, 辽西凹陷中洼主要以简单缓坡与燕山褶皱带过渡; 在东部, 洼陷带主要以边界断层与辽西低凸起相连。边界断层在走向上具明显的分段作用, 可分为F1、F2和F3共3条断层(图 1-B)。其中, 南部的F1和F2断层以平行侧列的方式软连接在一起, 它们同向叠置, 在叠置区发育走向斜坡型转换带(Morley et al., 1990; 漆家福, 2007)。F2和F3断层以弧形相连(实为同向趋近型转换带), 在研究区中部和中北部以相交或分叉等方式与东西向调节断层或雁列断层直接连在一起。在北部, F3断层上盘由凸起逐渐变为斜坡, 在尾部与F4断层同向相交连锁, 表现为交叉状同向断阶(图 1-B)。因此, 东部低凸起与洼陷的配置关系有不同的组合样式, 除低凸起— 陡坡断裂坡折带— 洼陷外, 还发育低凸起— 同向叠覆型转换带— 洼陷、低凸起— 同向趋近型转换带— 洼陷和低凸起— 交叉状断阶带— 洼陷等。

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 发现边界断层的垂向位移和上、下盘地层厚度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垂向位移上, F1断层由南向北逐渐减小, 直至消亡; F2断层在与F1断层的叠覆区由小变大, 在测线inline 1080处达到最大, 而后逐渐变小, 在测线inline 1240处达到最小; 再向北逐渐变大, 在测线inline 1560处达到最大(图 2)。

图2 辽西低凸起锦州25地区边界断裂F2/F3的断距变化Fig.2 Vertical displacement change of F2 and F3 boundary faults in Jinzhou 25 region in Liaoxi Low Uplift of Liaodongwan Bay area

测线inline 1080和inline 1560之间垂向位移变化趋势的不一致, 表明F2和F3断层在沙三段沉积期并非同一断层, 只是由于后期断裂活动将其改造为现今的同一条断层。因此, F2和F3断层之间在沙三段沉积期发育同向趋近型转换带, 它们趋近的位置大致相当于测线inline 1240的位置。垂向位移的上述变化导致上、下盘地层厚度呈现明显的“ 镜像” 关系, 即:垂向位移最大的位置, 沉积地层在上升盘最薄(图 3-A), 在下降盘最厚(图 3-B); 垂向位移最小的位置, 沉积地层在上升盘较厚, 在下降盘较薄。这一沉积特征反映了边界断裂活动的差异翘倾作用, 差异翘倾造成垂向位移最大的位置, 上升盘对应低凸起的局部高点, 下降盘对应各次洼的深陷区和沉积中心(图 3-B); 垂向位移较小位置, 上升盘对应高点间局部低势区; 下降盘则对应次洼间的走向斜坡。差异翘倾作用对辽西低凸起内部高差的变化、低凸起— 洼陷的接触方式以及物源通道都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图3 构造转换带差异翘倾及地层记录(A— 地层厚度变化; B— 低凸起地震剖面特征)Fig.3 Different tilting change and strata records of tectonic transition belt

3 横向低凸起砂体的分布特征

辽西低凸起西支物源区残余面积小, 加上中洼东部早期无钻井, 前人主要根据中洼西部的钻井资料和地震相分析, 认为辽西中洼仅有西部古兴城水系的物源补给, 砂体局限在中洼的西部, 辽西低凸起基本没有物源贡献(赵澄林等, 1996; 姜培海, 2001)。由于物源区范围难以识别和恢复, 作者根据中洼东部新钻井的地质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成果, 采用“ 点面结合, 源体比对” 的分析思路, 即:通过砂岩重矿物组合、ZTR指数和成分成熟度等(点)物源体系标志的比较, 结合钻井岩相、钻井标定后的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等(面)沉积相分析, 界定主要的物源体系类别和各类沉积相的展布。在此基础上, 通过沉积相展布范围(体)与古地貌单元组合(源)的位置关系比对, 以输砂体系分析进行约束, 识别出物源区及砂体分配模式。研究区沙三段输砂体系具有“ 东西分源, 南北分带” 的特征, 即除西部发育受兴城水系控制的远源辫状河三角洲外, 东部的辽西低凸起也能提供物源, 在边界断裂的下降盘发育转换带型扇三角洲(3、5、10等井钻遇)、陡坡坡折型近岸水下扇(8井钻遇)和末梢分叉断裂型扇三角洲(2、9井钻遇)(图 4)。其中, 南部的同向叠覆型和趋近型转换带控制着东部主要物源的输入, 对应的扇三角洲沉积规模最大, 沿F2断层及与F3断层结合部下降盘分布, 勘探效果最好; 中间的近岸水下扇发育在F3断层主位移的根部附近, 沿带零散分布, 单个规模较小; 北部的末梢分叉断裂型扇三角洲规模中等, 夹持在F3和F4断层之间, 沉积主体沿F4断层的上升盘分布。

图4 辽西低凸起构造格局及砂体差异分配模式Fig.4 Tectonic framework and sandbody differential allocation model in Liaoxi Low Uplift

3.1 钻井的差异响应

研究区4种沉积相均有钻井钻探, 这为物源体系分析奠定了基础。海上取心成本昂贵, 仅4井和10井在沙三段有岩心资料, 其他井的岩石学分析主要根据录井岩屑和测井解释成果。通过仔细分析, 不同物源体系在钻井岩石学特征和测井响应上区别明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岩相:4井和10井这两口井的井位紧邻辽西低凸起, 距离西部物源远。在取心资料上, 岩性以砂砾岩和粗砂岩为主, 分选差, 次棱角状多见, 垂向上具正韵律, 底部或中间见较厚的深灰色或灰色泥岩(图 5-A), 代表较深湖背景下的近源扇三角洲沉积。而来自西部物源的6、17和7井岩性主要为粗砂岩、中细砂岩和粉砂岩, 且有随搬运距离增加粒度变细的趋势, 与前者差异明显。②重矿物:重矿物组合和ZTR指数在物源对比和搬运距离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刘宝珺, 1996)。

图5 不同物源体系的差异响应(A— 岩心; B— 重矿物组成; C— 砂岩成分成熟度; D— 连井剖面)Fig.5 Different response of different provenance systems

17、7井重矿物组合以高含量的锆石(> 45%)为特征, ZTR指数也较高, 代表了较远距离搬运的特征; 4、5、3、10井重矿物组合主要为较高含量的白钛矿与锆石, ZTR指数较低(图 5-B), 代表了近距离沉积的特点, 这也证明了东西双源的特征。③砂岩成分成熟度:砂岩中石英含量及成分成熟度对指示物源的搬运距离有很好的参考作用。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 砂岩中成分成熟度都变高(刘宝珺, 1996)。靠近研究区西部的7井和17井中, 沙三段砂岩中石英含量都大于30%, 岩屑含量低于25%, 成分成熟度也都较高, 岩石类型为石英长石砂岩, 代表了西部远源补给的特征; 靠近辽西低凸起的3、4井和10井中石英含量都低于30%, 成分成熟度也较低, 体现了东部近源搬运的特征(图 5-C)。④地震标定约束下的钻井对比:距离西部物源近的17井整套地层为砂泥岩互层, 砂岩含量较高, 测井相为齿化的低幅箱状, 为多期辫状河三角洲的叠加; 而较远的7井早期物源来自西部, 为厚层泥岩中夹杂薄层细砂岩和粉砂岩, 测井相为锯齿状, 代表了辫状河三角洲远源沉积; 7、5井和3井砂体主要富集在沙三段沉积晚期, 主要为较厚层的砂砾岩或粗砂岩, 测井曲线形态为齿化的较高幅箱状, 代表了近源扇三角洲沉积; 8井和2井砂体主要分布在沙三段沉积早期, 岩性为厚层泥岩包裹下的砂砾岩, 测井曲线形态为齿化箱状和漏斗状, 代表了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沉积(图 5-D)。

3.2 地震的差异响应

通过钻井— 地震的双向精细标定可以看出, 不同物源体系的沉积体在波形特征上区别明显。西部的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在沙三段沉积早期, 前积特征不明显, 波形特征为厚层中强振幅较高频率连续— 断续间的反射, 砂体标志为强振幅低频率连续反射包裹的中等振幅高频率断续反射(图 6-A, 左红线包裹); 同向趋近型转换带对应的扇三角洲位于沙三段沉积晚期, 为强振幅低频率连续反射包裹的薄层中低振幅中频率连续反射, 具楔状外形(图 6-A, 右绿线包裹); 同向叠覆型转换带对应的扇三角洲附近地震资料较差, 对应于较厚的中强振幅高频断续反射(图 6-E); 近岸水下扇为弱振幅高频断续反射, 透镜状或楔状外形, 为强振幅中低频率连续反射分割(图 6-B, 6-C); 末梢分叉断裂型扇三角洲为弱振幅中等频率断续反射, 透镜状外形(图 6-D)。依据上述地震波形的差别和宏观地震相特征, 可以很容易地对上述沉积相进行追踪。同时, 还可以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选取恰当的种类对其进行识别和平面成像。不同物源体系在均方根振幅属性分析图上差异明显, 西部物源表现为大面积的高值区, 对应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东部物源沿边界断层根部展布, 南部为中高值区, 中部为中值区, 均对应扇三角洲沉积, 中北部为局部分布的低值区, 对应近岸水下扇沉积(图 6-F), 这和波形特征完全吻合。

4 东部物源体系分析

断陷湖盆具有多物源、湖盆规模小和相变快的沉积特征, 物源分析和沉积成因解释常具多解性。随着三维地震资料和技术方法的发展, 利用沉积作用过程来约束和指导沉积成因解释, 是近年来沉积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沉积作用过程分析通过研究物源区(包括母岩类型、基底分布和时空演变)、输砂体系(沟道、同沉积坡折带或转换带等空间地貌单元的发育样式和层序地层时间单元的耦合)和沉积体系(相类型、相标志和宏观分布)的时空配置关系, 来界定和组合沉积体的性质和成因模式。依据上述分析和最新钻探成果, 辽西低凸起能够提供物源是多种地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表现在:①易于风化的母岩是小面积残存剥蚀区能够提供物源的前提条件。根据1、16和S1等井的钻探结果和基底地震反射特征的比较, 辽西低凸起锦州25地区的母岩主要为太古界混合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类、花岗闪长岩类、英云闪长岩类、石英闪长岩类)和中生界安山岩, 相较于其他岩系, 花岗岩在较短的搬运距离下更易风化为碎屑砂岩。薄片鉴定还发现, 该区岩石矿物结晶较粗、暗色矿物含量较低以及碎裂作用较强。片麻岩中长石及石英含量超过80%, 二者均属脆性粒状矿物, 在多次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了大量的裂缝及节理缝(周心怀等, 2005), 十分有利于风化和搬运。从低凸起高部位16井和S8井钻井泥岩声波时差曲线看, 沙三段和沙一段、沙二段为两条曲线(图 7-A), 也表明沙三段顶部遭受严重剥蚀(加东辉等, 2007)。②剥蚀区的动态变化为小面积残存物源区的物质供给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现今残存物源区代表了剥蚀后特定时期的物源范围, 并不能完全反应地质历史时期物源区的动态变化过程。在物源区剥蚀和地层沉积过程中, 物源区范围和母岩类型受构造运动和湖平面变化控制, 构造抬升和湖平面升降变化均影响物源区的扩大和收缩。辽东湾地区沙三段早期构造活动强烈, 地形高差和物源范围都较大; 到了中晚期, 构造运动趋于平静, 地形被夷平, 物源区逐渐衰亡。此外, 在低水位期, 湖平面降低, 沉积范围退缩, 物源区扩大; 在高水位期, 由于沉积范围扩大, 局部小物源的作用减弱或消失(图 7-C)。因此, 将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引入物源变化的概念中, 通过层序分析与解释来研究不同时期物源区的变化, 勾勒出不同层序位置的最大剥蚀区和最小剥蚀区, 促进了研究区物源和沉积相展布的新认识。分析结果表明, 低凸起区的最大物源区远远大于现存物源区, 物源供给能力充足, 具动态物源的特征(图 7-D)。③构造转换带是低凸起的高效物源通道。从源区范围讲, 构造转换带源头对应低凸起相对大物源区开叉分离的位置, 是主物源的优势倾泻方向。同时, 依据构造转换带的差异翘倾模式, 差异翘倾决定了构造转换带上部衔接低凸起高点间的相对低部位, 下部对应两次洼间的转换斜坡(图 7-B)。因此, 构造转换带高部位对应物源入口, 低部位两侧沉积可容纳空间充足, 物源供给系统配置良好, 十分有利于湖平面变化各时期源区剥蚀产物的持久倾注, 从而在构造转换带下方形成优质扇三角洲砂体。与构造转换带相比, 陡坡坡折带和末梢分叉断裂坡折带对应的物源区范围较小, 低部位砂体规模相对也有限。

图6 不同物源体系的地震反射特征(A— E地震剖面; F— 地震属性)Fig.6 Different seismic responses of different provenance systems

图7 辽西低凸起砂体形成富集条件分析Fig.7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of sandbodies in Liaoxi Low Uplift of Liaodongwan Bay area

5 结论

1)辽西低凸起锦州25地区边界断裂可分为同向叠覆型转换带、同向趋近型转换带、陡坡坡折带和末梢分叉断裂型坡折带4种类型。因此, 低凸起与洼陷的配置关系有低凸起— 陡坡断裂坡折带— 洼陷、低凸起— 同向叠覆型转换带— 洼陷、低凸起— 同向趋近型转换带— 洼陷和低凸起— 交叉状断阶带— 洼陷。

2)锦州25地区沙三段发育构造转换型扇三角洲、陡坡坡折型近岸水下扇和末梢交叉断裂型扇三角洲, 上述3种沉积相构成了低凸起差异物源分配模式。

3)优质母岩、剥蚀区的动态变化和高效物源通道是低凸起围区砂体能够富集的根本原因, 构造转换带型扇三角洲是解决该地区小物源区贫砂问题的关键。上述认识表明, 相对隐蔽的小物源区, 如远离大物源区的继承性“ 凹中隆” 和“ 凸起倾没端” 等位置, 在其形成早期能作为物源区, 在周边形成一定规模的沉积砂体, 故不应成为“ 找砂禁区” 。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陈发景, 贾庆素, 张洪年. 2004. 传递带及其在砂体发育中的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5(2): 144-148. [文内引用:2]
[2] 加东辉, 徐长贵, 周心怀, . 2007. 辽东湾地区辽东带中南部古近纪古地貌恢复、演化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J]. 古地理学报, 9(2): 157-160. [文内引用:1]
[3] 姜培海. 2001. 辽西低凸起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勘探潜力[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8(4): 24-27. [文内引用:1]
[4] 李宝刚. 2008. 高邮凹陷断裂调节带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1): 19-23. [文内引用:1]
[5] 林畅松, 潘元林, 肖建新, . 2000.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5(3): 260-262. [文内引用:1]
[6] 刘宝珺. 1996. 沉积岩石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87-105. [文内引用:2]
[7] 漆家福, 杨桥, 陈发景, . 1994. 辽东湾—下辽河盆地新生代构造的运动学特征及其演化过程[J]. 现代地质, 8(1): 1-9. [文内引用:1]
[8] 漆家福. 2007. 裂陷盆地中的构造变换带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海相油气地质, 12(4): 43-50. [文内引用:2]
[9] 徐长贵, 赖维成, 薛永安, . 2004. 古地貌分析在渤海古近系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1(5): 53-56. [文内引用:1]
[10] 沿海大陆架及毗邻海域油气区石油地质志编写组. 1990.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六). 沿海大陆架及毗邻海域油气区(上册)[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83-85. [文内引用:1]
[11] 赵澄林, 杨丛笑, 刘孟慧. 1996. 渤海盆地早第三纪陆源碎屑岩相古地理学[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87-105. [文内引用:1]
[12] 周心怀, 项华, 于水, . 2005. 渤海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藏储集层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2(6): 17-20. [文内引用:1]
[13] 周心怀, 余一欣, 魏刚, . 2008. 渤海辽东湾海域JZ25-IS转换带与油气成藏的关系[J]. 石油学报, 29(6): 837-840. [文内引用:2]
[14] Morley C K, Nelson R A, Patton T L, et al. 1990. Transfer zones in the East African in lift-system and their relevance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rifts[J]. AAPG Bulletin, 74(8): 1234-1253.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