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旷红伟,女,1969年生,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沉积地质与石油地质。E-mail:kuanghw@126.com。
臼齿( Molar Tooth,简称 MT)碳酸盐岩是产于元古代、并具有特殊全球性意义的碳酸盐岩类型之一。 MT特有的微亮晶结构、严格的时空分布范围以及百余年来众多的成因解释,一直吸引着国内外地质学家对其进行持续的研究和探讨。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基于作者近 10余年成果积累及新近对 MT微观组构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若干新认识。 MT是由原始晶核及同沉积期增生、加大而形成的微晶集合体;元古代时期属于还原或弱氧化环境,具有较高的碳酸盐饱和度;浅海海底碳酸盐灰泥固结缓慢;这些灰泥中丰富的有机质不断分解产生气体,封闭体系中的气体浓度持续增高、压力增大,从而导致灰泥中裂隙形成;裂隙形成或可借助其他外力作用,并不断扩大或变形、甚至被破坏;在有机质的催化作用下,裂隙内隙间水中迅速析出 CaCO3,形成初始晶核;晶核进一步增生加大并组合成微晶集合体( MT),发生石化作用,充填于原始裂隙中;元古代古海洋的物理、化学条件是 MT形成的背景,也提供着沉积物的来源和动力条件,控制着 MT的时空发育与分布。
About the first author:Kuang Hongwei, born in 1969, is a professor of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petroleum geology.
Molar Tooth (abbreviated MT) carbonate rocks, i.e.,the Proterozoic carbonate rocks with particular texture,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enigmatic micro-spar fabric,limita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r diverse origin interpretations since the discovery of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and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numerous geologists worldwide.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our own new studies on MT microscopic fabric in the recent decade,some new results we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MT is a stacked equant calcite sparry constructed by aggradated accretion of calcite microspar surrounding an initial nucleus of calcite.The Proterozoic ocean was a deoxidation or suboxidation environment with a high carbonate saturation.As a result,the crystalliz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lime mud on the bottom of the shallow sea became more slowly.Due to continuous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lime mud,gas was generated.And then,within a closed system,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gas was increased to a higher value,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cracks and voids in the plastic lime mud.Cracks were perhaps generated by some unknown mechanisms and enlarged in size or deformed,destructed as well.By the catalyzed reaction of organic matter,calcites(mainly CaCO3)were precipitated quickly from liquids within voids or cracks,and then the initial nucleus of calcite appeared.Afterwards,a stacked equant calcite sparry was constructed by the aggradated accretion of calcite microspar surrounding an initial nucleus of calcite.Consequently,calcite sparry was solidified and deposited within the cracks.The proposed model for the MT 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void-forming and crack-filling represents microscale gas-sediment interactions and the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condition of the Proterozoic paleo-ocea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which is not only the geological setting constraint but also provides sediment materials and dynamic conditions,and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MT.
臼齿碳酸盐岩(MT)作为一种具有全球变化意义的特殊碳酸盐岩类, 具有特定的时限和时空分布范围(James et al., 1998)。臼齿碳酸盐岩的形成、演化与海洋古地理及地球化学环境演化相关。MT的研究不但有助于研究全球变化和前寒武纪地层对比, 也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前寒武纪沉积地质学和古海洋环境与性质的研究。前期, 国内外对MT的研究多集中在岩石学、沉积环境、形态学等方面, 尤其是MT形态及其成因解释方面的文献较多(’ Connor, 1972; Marshall and Anglin, 2004; Bishop et al., 2006; Pollock et al., 2006; 旷红伟等, 2006a, 2006b, 2008, 2009; 彭楠和旷红伟, 2010)。
然而, 无论是Furness等(1998)和Winston(1990)的气泡裂缝成因, 还是乔秀夫等(1994)及Pratt(1998)的地震成因以及其他成因假说(Daly, 1912; Ross, 1959; Smith, 1968; ’ Connor, 1972; Eby, 1975; Knoll, 1984; Cowan and James, 1992; Pratt, 1992; Failchild and Song, 1997; James et al., 1998; Shields, 2002; 葛铭等, 2003)等都难以给出更科学、合理并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结论。
最近以来, 一些研究者进一步探讨了MT有机成因的问题。梅冥相(2005, 2009)和梅冥相等(2007)认为, 天津蓟县高于庄组碳酸盐岩中MT的成因可能与生物作用有关, 其繁盛和消亡与叠层石的衰减和兴盛呈消减关系, 并将其归为第五类沉积构造; Marshall和Anglin(2004)提出了CO2水合物(clathrate)成因模式; Pollock等(2006)认为MT微亮晶的沉淀与基质中有机质分解气泡的产生有关, 基质颗粒大小、岩性及黏度又对MT宿主裂隙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 Bishop和Sumner(2006)用液体流动模型解释MT的形成。首先, MT宿主沉积物内产生空间上相互关联的网状裂隙, 而后, 如风暴浪等动力作用把海水携入这些裂隙中, 并迅速沉淀出微晶晶核; 晶核经过增生发展成微晶, 微晶的集合便形成充填于裂隙中的原始MT构造。当含有MT充填裂隙的宿主沉积物发生压实和脱水作用时, 这些MT也因此而产生塑性变形, 以至于形成复杂多样的形态。因此, Pollock等(2006)的观点认为MT裂隙形成与形态受复合因素控制。微晶方解石的沉淀独立于宿主MT裂隙的形成, 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气体及其扩张作用使得在缓慢固结的基质中产生裂隙, 其后MT微晶在其间成核并迅速石化。
因此, 虽然目前有关MT沉积环境、形态特征以及成因解释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 但在揭示对MT成因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的MT微观组构及其地球化学研究方面还很薄弱, 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系统研究。同时, 也显而易见, MT形态的复杂多样性并非上述哪种单一观点能给出普遍合理与科学的成因解释, 破解这一难题的瓶颈还在于目前仍缺乏针对构成MT物质微观组构的深入、系统研究。作者在以往研究基础上, 重点从MT微观组构的观察、研究入手, 进而结合元古代古海洋化学性质及其变化特征, 进一步讨论MT的成因问题, 以期从根本上给出科学的成因解释。
国内外研究表明MT微亮晶成分和组构都表现出极其一致的特征。臼齿微亮晶为方解石, 呈5~15 μ m的均匀、等粒状, 规则或不规则多边形, 具有结晶核心和结晶边缘。同基质相比, 微亮晶干净、明亮、无杂质, 粒径明显小于基质颗粒, 与基质呈突变或溶蚀边接触。MT边缘发育有机质富集的纹带, 微晶集合体内局部可见硅质碎屑或黄铁矿自型晶。化学成分上, MT以更富Ca为特征; 能谱分析显示Ca、Al、Si、K、Fe等多种组分明显富集(旷红伟等, 2004)。通过对MT宿主岩石与MT微亮晶宏观微观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 二者在成分、结构上均明显不同, 但其镜下特征和C、O、Sr同位素等显示准同生特征(James et al., 1998; 葛铭等, 2003; Pollock et al., 2006; 旷红伟等, 2006b, 2008, 2009), 这些在前期的研究中已达成共识, 有关MT宿主岩石的特征, 在此不再赘述。
中国新元古代及南非太古代MT微观组构的阴极发光(CL)和背散射(BS)图像都显示, MT微亮晶内部都大致存在模糊或清晰的似棱形晶核, 晶核外为叠置的微亮晶方解石晶簇, 看似晶粒物质增生加大的产物(图 2, 图3)。由于每个方解石晶粒(晶核+裙边)的直径仅为5~15μ m, 颗粒之间还存在1~2μ m的间隙, 因此, 从晶核到外部的增生加大过程可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CL图像可见, 初期臼齿微亮晶为似球状微亮晶, 之后围绕该微亮晶颗粒呈多边形增生加大, 该形成过程同基质沉积物中占主体的碳酸盐颗粒的形成有明显的差异。CL图像也揭示出基质碳酸盐颗粒大小、形态的多样性(图 1)。
尽管在基质中也偶尔出现似臼齿微亮晶组分, 但它们的颗粒多表面模糊, 或为多重发光的自形白云石菱形结构, 呈现被改造过的特点。因此, 基质碳酸盐岩成分的形成可能涉及更复杂的过程。MT微亮晶的结晶是一次CaCO3的微结晶与微成岩过程, 是常见的CaCO3结晶及胶结过程的缩微。这种微过程发生的原因以及缘何仅出现在隐生宙末次冰期前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核心问题。
前人成果给出了MT发育的几个必要条件: (1)古海洋地球化学背景有利于CaCO3形成, 并能析出足够多的量以使水体中CaCO3达到过饱和并沉淀; (2) 粒径5~15μ m的细小微亮晶从CaCO3过饱和的水介质中析出, 结晶速度要特别迅速。通常物质越纯越容易结晶, 结晶越快, 晶粒越细小(Neumann and Land, 1975); (3) MT形成必须先有空间载体。MT与宿主岩石是同生或准同生的, MT并非独立存在, 而是必须依存于宿主岩石(Smith, 1968; ’ Connor, 1972; Frank and Lyons, 1998; James et al., 1998; Shields, 2002; Bishop and Sumner, 2006; Pollock et al., 2006)。
太古代古海洋碳酸盐沉淀受海水化学性质控制, 海底原地直接沉淀方解石是晚太古代海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岩石形成过程(James et al., 2006)。太古代海洋中, Fe2+提高了碳酸盐饱和度, 从而改变了方解石的沉淀模式(Sumner, 1997)。而800 Ma年以前的前寒武纪海洋主要是由重碳酸盐而不是氯控制, 从而形成“ 苏打海” (Kempe and Degens, 1985), pH值达到9~11, 远高于现代海洋的8.1(pH)。晚太古代到早、中、新元古代时期, 全球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的正向漂移反映了全球碳循环中有机碳的埋藏量处于稳定增加的状态。晚太古代时期无机碳库很庞大, 导致较高的CaCO3饱和度, 表明海洋中有较高的碱含量(Bartley and Kah, 2004)。早元古代晚期— 中元古代早中期, 古海洋无机碳含量提高, 碳的最大饱和度提高,
前寒武纪古海洋的地球化学性质与特征表明, 在太古代— 早元古代早期多是碳酸盐的直接沉淀。而水体相对闭塞且Fe2+含量较高的局部区域, 由于碳酸盐饱和度提高, 使基质的石化速度变缓。在早元古代晚期— 新元古代早中期, 由于海洋中无机碳含量的增加, 使碳酸盐饱和度提高, 无机碳酸盐沉淀减少, 基质的石化也相对缓慢。至新元古代末次冰期后, 海洋中CO2的含量大大降低, 大气中氧含量大大增加, 有氧生物大量增加, 碳同位素大幅升高, 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有氧生物导致)。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于MT形成的因素, 并最终导致MT消失:(1)
前寒武纪巨厚的碳酸盐岩沉积反映了古海洋中曾经处于CaCO3饱和状态。太古代— 新元古代海洋中较高的碳酸盐饱和度导致了基质物质石化变缓。在还原或弱氧化环境下, 当基质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时, 其分解产生的CH4、CO2或H2S等能导致未固结的基质内产生裂隙, 饱和碳酸盐介质进入空隙或裂隙。在这些气体的作用下形成MT(CaCO3)晶核, 它们在过饱和CaCO3的介质环境中进一步增生加大, 最终形成微亮晶集合体(MT)。
基质裂隙的产生源于与水接触处的沉积物(海底灰泥)及其内部有机质分解而产生的气体, 与Furniss等(1998)所做的熟石膏、黏土、水、醋和酵母混和产生CO2及气泡和裂隙的实验类似。由于基质石化的减缓, 随着气体浓度增加, 压力也增加, 最终在封闭系统中持续气体供应作用下形成大小、规模及形态各异的裂隙(Pollock et al., 2006), 但也可能受到外力作用, 如风暴浪或斜坡处的, 而使裂隙进一步扩大或变形。
同时, MT发育并存在于基质原生微裂隙中还因为:
1)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气体不但导致裂隙生成, 而且使气体在裂隙中聚集, 并源源不断地供应气体, 使裂隙不断加长加大。基质中的重碳酸钠溶液在上覆或周围基质的相互挤压下向裂隙中渗入, 使裂隙能够保持, 为MT的形成提供了空间和时间。孔隙水中C
2)裂隙中的介质来自基质隙间水, 非常纯净, 因而能快速形成微晶并石化; 而晶核的形成则是有机质参与的结果(Naka et al., 1999; Naka and Chujo, 2001)。
3)有机质或泥质的催化作用。MT形成的基质通常是细粒的泥灰岩或较低能环境下形成的纹层状泥晶灰岩等, 或许就是泥质的存在催化了有机质不断生成CH4等生物气体, 还原介质中还可产生H2S、SO2等, 甚至一些细菌的作用比如硫酸盐厌氧菌(旷红伟等, 2006a, 2006b)的作用进一步加速了MT微亮晶晶核的生成(Naka and Chujo, 2001)。
4)气体作用产生裂隙而形成的MT多为条带状或斑点状等, 而那些在外力作用下裂隙被破坏或扩大情况下形成的MT呈分散状, 并与基质混杂在一起。微细MT呈胶结物状分散于基质中。
前述表明, 元古代与显生宙以来的古海洋物理— — 地球化学背景条件存在巨大的差异。同时, 即使有局部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条件的改变也不是臼齿微亮晶沉淀的直接原因。从碳同位素数据上来看, 臼齿微亮晶和周围基质沉积物之间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同(Frank and Lyons, 1998)。如北美Belt超群Kittchener组MT脉和母岩的δ 13C, 母岩δ 13C平均值为0.4‰ , MT脉δ 13C平均值为0.2‰ ; 西伯利亚Turukhansk新元古界Burovaya组母岩、巨型早期成岩白云岩结核和发育于其中的MT脉的δ 13C测定分别为2.6‰ ~3.2‰ 、2.6‰ ~2.7‰ (Michael et al., 2003), 该值与辽南南关岭组MT与其宿主岩石的碳同位素值非常一致; 辽东、苏皖地区新元古代含MT碳酸盐岩的δ 13C为6.0‰ ~2.0‰ (表 1)。无论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碳同位素值有多么不同, 但同一层位处的值均表现出基质与微亮晶之间的相似性。因此, 元古代特征的古海洋性质是MT形成的直接原因之一。同时也正是这一时期较高的碳酸盐饱和度为裂隙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实验证明, 类似晶核的微小多边形方解石的产生是有机质参与的结果。目前, 在溶解有机分子参与的沉淀实验中已经培育了似球状方解石晶体。在六边形钙质碳酸盐颗粒的实验(Naka et al., 1999; Naka and Chujo, 2001; Dickinson et al., 2002; Kitamura, 2002)中, 对含有机分子和不含有机分子两种条件分别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 在有机分子参与时形成了大量的碳酸盐沉淀颗粒和各种独特的形态。
CL观察实验形成的各种沉积物多呈似球状, 直径在3 μ m左右, 与臼齿微亮晶晶核在大小和形态上是一致的。原地生成的MT分布于细粒富含有机质的碳酸盐岩母岩中, 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印证了基质中有机质为营厌氧生活的菌藻(旷红伟等, 2004)、前寒武纪氧含量水平较低(Anbar and Knoll, 2002)以及MT发育于潮下沉积环境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大气中较高的
臼齿构造主要发育在中元古代— 新元古代早期的浅海沉积物中, 这可能反映了全球海水碳酸盐饱和度的演化历史。除了一些特殊的环境以外, 在太古代和古元古代时期, 在较高的碳酸盐饱和度和基质的快速石化条件下, 基质受到的压力远大于基质内部、导致基质发生变形、处于移动状态气体的压力, 因此, 此期MT较少见; 但在Fe2+含量较高的地方, 碳酸盐达到饱和状态, 可使基质固结减缓(如南非的太古代)(Sumner, 1997), 气体足以发挥作用, 故也能生成MT。中元古代到新元古代早期, 适宜的碳酸盐饱和度限制了基质的快速石化, 因此, 移动气体可以导致基质内孔隙的变形改造, 并在理想的成核条件和机理下, 微亮晶在气体成因的孔隙中或具有渗透性的孔隙中发生沉淀。由于新元古代晚期
现今发现的所有MT微亮晶的特点都是由直径5~15μ m左右、等轴或多边形的方解石晶体集合体组成。通过背散射及阴极发光显微镜观察, 其晶体内部通常具有不规则的晶核(Pollock et al., 2006)。因此快速成核、迅速结晶、微小、等轴或多形的方解石晶体是它最主要的特点。MT为等轴或多面体形态, 在Mg2+及Na+丰度较低的极早期成岩环境中多形成此类晶形(Folk, 1959)。而如何才能迅速结晶, 应当与当时环境中的温度、浓度、加速剂(有机质的参与)、纯净度都有关系。中— 新元古代古海洋正好具备这样的环境条件。
古地磁研究表明(张世红等, 2000), 不同板块发育MT的时代所处的古纬度基本都位于赤道附近, 如南非克拉通在2.5 Ga时, 1.46~1.27 Ga的劳亚大陆, 1.5~1.38 Ga西伯利亚板块南部, 以及1.8~1.4 Ga的华北板块、印度板块、西非、南非等、北美北部(Zhao et al., 2004)莫不如此。硅、氧同位素研究表明, MT发育时地球处于炎热时期, 平均古水温在50~70 ℃(Robert and Chaussidon, 2006)。这种条件无疑有利于CaCO3的沉淀。
古地磁(张世红等, 2000)及古大陆拼合再造(Zhao et al., 2004)方面的研究表明, 发育MT的古陆均属克拉通性质, 中元古代隶属于哥伦比亚大陆, 是在哥伦比亚大陆聚合完成后伸展发育的稳定期(1.3~1.6 Ga), 盆地稳定充填时期形成的; 新元古代的MT也主要发育于Rodinia大陆聚合(1.1~0.9Ga)完成后的稳定伸展充填沉积期(0.7~0.9 Ga); Columbia及Rodinia裂解的中后期, 成为MT发展的峰期。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资料及本项目组多年来的研究积累与对MT微观组构的实际观察和研究, 从对太古代— 元古代古海洋化学性质的认识、总结出发, 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MT的成因, 提出了新的MT成因模式。
1)CL和BS显微镜下, 不同产地、不同时代的MT微观组构都表现出良好的相似性, MT微亮晶内部都存在模糊或清晰的似棱形晶核, 晶核外为叠置的微晶方解石晶簇, 表明晶粒MT是继承晶核而后持续增生、加大的晶簇集合物。
2)前寒武纪与显生宙古海洋地球化学与背景存在巨大差异, 前者属于弱氧化还原条件下的咸化环境(pH≈ 9~11), 碳酸盐高度饱和, 贫氧(
3)元古代古海洋物理、地球化学条件的特殊性使得基质沉积物石化作用发育趋缓; 沉积物中有机质分解气体并导致裂隙形成; 气体浓度或压力进一步增加下使裂隙发生变化, 同时它也催化着裂隙中高饱和碳酸盐迅速结晶成核并在之后增生、聚集; 最终裂隙被增生、集合的方解石晶簇完全充填, MT形成。
4)MT的特殊组构及发育时空范围的有限性, 是地球演化过程中各圈层间耦合作用的结果以及古海洋物理、化学条件与性质的响应和变化的结果。晚太古代到新元古代特殊的古海洋物理、化学条件与性质是MT形成的物质来源和动力机制。
致谢 感谢中国地质科学院电子探针室提供背散射实验条件, 感谢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罗忠教授为论文提供阴极发光显微镜实验条件, 使本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