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晚新生代特征孢粉分布及其对沉积地貌演变的意义*
周园军1, 王张华2, 李晓3, 谢建磊3, 何中发3, 赵宝成3
1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 200062
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
3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 200072

第一作者简介:周园军,女,1986年生,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E-mail: zhouyuanjun@yahoo.com.cn

通讯作者简介:王张华,女,1973年生,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河口三角洲沉积地貌环境演变。E-mail: zhwang@geo.ecnu.edu.cn

摘要

在对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 5个钻遇基岩的晚新生代钻孔的地层、岩性、粒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岩心剖面中湿生、水生植物花粉和外来植物桫椤孢子化石的分布特征,阐述该区新近纪晚期以来沉积地貌环境演变过程,从而为长江演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结果显示,新近纪沉积物为粗细混杂的洪积扇相,缺乏湿生、水生植物花粉,反映了此时研究区古地势东西高差显著,沉积物具近源、快速堆积的特征。早更新世古地势高差明显减小,沉降中心西移,但沉积物仍然粗细混杂,湿生、水生植物花粉少见,反映该区具山间盆地较封闭的区域性小流域特征;中更新世沉积物粒度普遍较细,蕨类孢子含量增多,湿生、水生植物花粉普遍出现,并零星出现桫椤孢子,反映研究区具开放、平坦的冲积平原特征;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物中湿生、水生植物花粉丰富,蕨类孢子含量显著增多,桫椤孢子普遍出现,表明研究区古海拔高度进一步下降,已演变为滨海—河口沉积环境。上述沉积地貌环境演变过程显示,研究区新近纪和早更新世古地势较高,沉积物物源以本地为主,直到中更新世以来才成为能够接受外来物源的低地,这是利用研究区晚新生代沉积物进行物源分析和长江演化研究时必需要注意的。

关键词: 湿生植物花粉; 水生植物花粉; 桫椤孢子; 古地势; 物源研究
中图分类号:P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1)03-0287-11
Late Cenozoic diagnostic pollen-spore distribution in southern Yangtze Delta Plain: Depositional geomorphological implications
Zhou Yuanjun1, Wang Zhanghua2, Li Xiao3, Xie Jianlei3, He Zhongfa3, Zhao Baocheng3
1 Department of Geography,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2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3 Institute of Shanghai Geological Survey,Shanghai 200072

About the first author:Zhou Yuanjun,born in 1986,is a master candidate of physical geography.E-mail: zhouyuanjun@yahoo.com.cn.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Zhanghua,born in 1973,is a professor i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ow she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on sedimentary geomorphologic evolution of estuary and delta.E-mail: zhwang@geo.ecnu.edu.cn.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stratigraphy,lithology,and pollen-spore,especially the diagnostic pollen-spores of the wetland plant,aquatic plant and Cyathea from 5 Late Cenozoic boreholes drilled in the southern Yangtze delta plain,aiming to reveal the sedimentary 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 since the Neogene and give insight to the studies of the Yangtze catchment evolution.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very poorly-sorted,wetland pollen-lacked sediments were formed as alluvial fan in the Neogene,when topography change was prominent and rapid accumulation of adjacent materials occurred.In the Early Pleistocene,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palaeo-topography difference occurred and depositional center shifted westward.However,the sediments are still characterized by the mixture of gravel,sand and mud,and the shortage of wetland plant pollen.Hilly basin of regional small catchment is inferred.The sediments of the Middle Pleistocene are characterized by finer grain size,increasing content of spore fossil,and the appearance of wetland plant pollen and fossil spore of Cyathea,indicating an environment of open alluvial plain.Wetland pollen,fossil spore of Cyathea, and content of total spore increase clearly in the Late Pleistocene-Holocene sediments,suggesting a further decline of altitude of the study area, i.e.,a coastal-estuarin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study area further suggests that local sediment source prevailed during the Neogene and Early Pleistocene age when hilly geomorphology dominated.Lowland that could receive large amount of Yangtze sediments did not formed until the Middle Pleistocene,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tudies of provenance and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by using the Late Cenozoic sediments from the study area.

Key words: pollen of wetland plant; pollen of aquatic plant; spore of Cyathea; paleo-topography; provenance study
1 概述

长江发源于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高原, 流域面积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的1/5多, 途经中国的3大地形阶梯, 最终汇入东海, 以其长度及流域面积而著称(图 1)。近年来, 许多研究都致力于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期间南亚与东亚大河的演变, 目的在于揭示青藏高原隆升、西太平洋边缘海拉张等构造运动与河流地貌之间的联系(Burbank, 1992; Brookfield, 1998; Wang et al., 2001; Clift et al., 2002, 2004; Wang, 2004; Zheng et al., 2007)。然而对长江何时成为东西贯通的大河一直都存在激烈的争议, 有的研究认为长江形成于早更新世(2.5~0.8Ma), 有的则认为是中、晚更新世(0.15~0.20Ma)。近年来, 有不少研究者利用河口区的晚新生代沉积物进行物源研究, 以认识长江东西贯通的时限。Yang 等(2006)对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晚新生代钻孔沉积物的示踪元素、稀有地球化学元素和独居石的年龄进行了测试, 通过物源分析认为长江形成于早更新世, 不会晚于1.18 Ma。陈静等(2007)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南部湖沼和滨海平原沉积物重矿物特征, 指出东部近河口区接受长江中下游和上游物质的时间是中更新世后; 王张华等(2008a)、张丹等(2009)则通过沉积物磁性特征和磁性矿物提出长江上游物质明显到达现今的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的时间是晚更新世晚期。

图1 长江流域主要沉积盆地以及地形横剖面示意图Fig.1 Major sedimentary basin and cross-section of topography in Yangtze River drainage

不过, 要利用盆地沉积物物源研究长江的演化, 沉积盆地本身的演变也十分重要。Chen 和Stanley(1995)揭示苏北盆地古近系的厚度达到了1000多米, 而在现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古近系几乎缺失。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基岩埋深进一步揭示, 研究区古地形坡降明显, 存在两条主要的东北向下切河谷(图 2-A; Zhang et al., 2008)。第四系在长江三角洲南北分布比较均匀, 且地层最厚处已由苏北转移到长江口崇明岛一带, 全新统同样如此(陈中原, 2001), 这些表明三角洲平原的南部在第四纪期间发生构造沉降, 从而导致长江河口向南部迁移(Chen and Stanley, 1995)。近几年, 王张峤等(2005)、战庆等(2009)根据沉积物粒度变化也证实了该区晚新生代以来从洪积、冲积的山麓演变为滨海平原的地貌演化过程。

因此, 确定研究区成为滨海低地的时间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它意味着长江的泥沙能大量储存在该区, 从而成为长江演变的记录者。文中分析了5个钻遇基岩的晚新生代钻孔(SK10、SG10、SG7、P5和SG6孔; 图2-A), 试图根据钻孔地层、岩性、孢粉尤其是其中的湿生、水生植物花粉和外来植物桫椤孢子的分布情况, 来揭示研究区晚新生代以来的沉积地貌环境演变过程。

图2 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地貌、基岩埋深等值线及钻孔位置(A— 基岩埋深等值线以及钻孔分布(修改自Zhang et al., 2008); B— 现代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地貌; C— 中国东部边缘海构造框架)Fig.2 Geomorphology, contour line of bedrock burial depth and location of borehole in the southern Yangtze Delta Plain

2 区域地质背景

现代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呈现为以太湖为中心的大型碟形洼地, 洼地海拔高度为0~2m; 洼地的南、东、北部为滨海平原, 海拔高度为3~5m; 数列北西— 南东向的贝壳砂堤将滨海平原与太湖平原分隔(图 2-B)。该平原上还散布着一些海拔高度低于100m的小山丘。平原西部为茅山、天目山区, 源自山区的几条小河携带少量沉积物注入太湖。

长江口外是广阔的东海陆架, 形成于晚中生代的福建— 岭南地块(也称为闽浙隆起带)埋藏在新生代沉积物之下, 从长江口— 杭州湾沿海一直延伸到朝鲜半岛(图 2-C; Wageman et al., 1970)。古近纪时该地块将南黄海盆地与东海外陆架隔开, 至晚上新世— 早更新世开始持续下降(金翔龙, 1992)。目前, 该隆起带在长江口与杭州湾外表现为一些中生代火成岩小岛, 在东海局部海底上也仍有基岩出露(Wageman et al., 1970)。前人调查中发现, 东海外陆架盆地和南黄海盆地中新生代沉积物的厚度均超过了2000m, 而整个福建— 岭南地块上不超过500 m(Wageman et al., 1970; 秦蕴珊, 1989)。现代长江三角洲处于该地块西北部边缘(图 2-C), 因此其晚新生代的地貌演变和板块运动控制下的福建— 岭南地块的沉降、中国东部边缘海的演化密切相关。

3 材料与方法

使用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5个晚新生代钻孔(SK10, P5, SG6, SG7和SG10孔; 图2-A)进行分析, 所有钻孔均钻遇基岩。SK10孔于1980年由江苏地质矿产局获得, 深239.19 m。P5孔于1980年由上海地质矿产局获取, 深度为347.2 m。笔者搜集了这2个钻孔的地层、岩性和孢粉资料、以及P5孔的13个利用天然热释光(TL)和U-Th方法分析获得的年龄数据(图 3)。SG6、SG7和SG10孔为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于2004— 2005年获取, 其深度分别为438.01 m、336.62 m和201.22m, 在钻孔现场对沉积物的颜色、岩性以及动植物化石、遗迹化石等作了描述。这些钻孔的古地磁测试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完成。孢粉样品按1m间隔采集, 采集时粉砂质和黏土质沉积物中取50 g干样, 砂质和含砾石沉积物中则采样100, g, 所有样品均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研究所鉴定。每个样品一般统计300粒, 但对孢粉化石含量少的样品, 则要求至少鉴定统计10个盖片。文中以SG7孔为例, 展示研究区晚新生代沉积物中孢粉的分布, 另外又统计了各孔湿生、水生植物(包括莎草科、挺水植物香蒲属和沉水植物眼子菜属)和外来孢子桫椤等对区域沉积地貌环境具指示意义的特征孢粉分布。此外, 选择SG7孔进行了粒度分析, 采样间隔1m, 粒度测试通过筛析法和激光粒度分析仪(LS13320)完成, 分别统计砾石(> 2000μ m)、极粗沙(2000~1000μ m)、粗沙(1000~500μ m)、中沙(500~250μ m)、细沙(250~63μ m)、粉沙(63~4μ m)、黏土(< 4μ m)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各孔的年代地层划分以古地磁测量结果为主, 但同时结合热释光年龄数据(图 3)。其中SG6、SG7、SG10这3个孔的地层划分已经分别发表(王张华等, 2008a; 战庆等, 2009; 张丹等, 2009)。SK10和P5孔的地层划分则分别引自江苏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85)和上海地质矿产局(1989)的内部报告。

图3 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5个钻孔的地层和孢粉绝对浓度(粒/g)分布Fig.3 Stratigraphy and absolute concentration(counts/g)of pollen-spore of 5 boreholes in the southern Yangtze Delta Plain

图4 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SG7孔新近纪— 全新世典型沉积物样品粒度组成Fig.4 Granularity composition of typical sediment samples from the Neogene to Holocene in Core SG7 in the southern Yangtze Delta Plain

4 研究结果
4.1 岩性和粒度特征

根据5个钻孔的地层分析结果, 将全部钻孔沉积物划分为新近系(N)、下更新统(Q1)、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和全新统(Q4)共5段(图 3)。根据古地貌特征(图 2-A), 将SK10、SG10和SG7这3个孔作为古流域上游代表, 将SG6和P5孔作为古流域下游代表, 对早期地层进行上下流域对比。

新近系:沉积物主要为带有紫色、棕黄色、绿灰色以及浅灰色的硬黏土和砾质砂。砾石的直径变化于0.2~8.5cm, 另有风化岩石碎屑出现在地层下部。在硬土层的底部常见钙质胶结显著、甚至很硬的钙板, Fe、Mn的氧化物则出现在全部硬土层。此外, 对SG7孔的粒度分析表明沉积物的分选比较差。例如, 在256.9~257m的深度范围内, 各粒级都有分布, 砾石约占20%、另有约65%的沙及约15%的泥(图 4-A)。

下更新统:位于盆地上游的SK10、SG10和SG7孔早更新世沉积物主要是灰色、浅灰色以及黄灰色的砾质沙。砾石直径变化在0.2~3.5cm之间, 夹有钙质结核的数个蓝灰色、黄灰色相杂的硬土薄层, 将厚层砂砾分隔。粒度分析显示, 砂质沉积物在下部分选较差, 向上略微变好, 如SG7孔233.8~234.0m沉积物组成和新近系相似, 在各粒级都有分布, 优势粒级不明显, 砾石含量约20%、砂含量约50%, 泥占30%左右(图 4-B); 而孔深172.0~172.2m的沉积物明显以极粗沙和粗沙为优势粒级, 含量均超过20%, 细粉沙和黏土含量明显下降(图 4-C)。

盆地下游的P5和SG6孔早更新世沉积物则以厚层的黄灰色硬土为主, 夹有少量薄层沙和砾质沙(图 3)。硬土层中常夹杂淋滤结构和Fe、Mn氧化物, 局部有钙质结核或3~4cm厚的钙板。此外, 在SG6孔的底部砾质沙中还发现炭化木块。

中更新统:中更新世沉积物普遍变细, 沙砾层变薄(图 3)。主要为灰色、深灰色细沙、粉沙以及黏土质粉沙, 在沙泥互层中还可看到贝壳等生物碎屑。多数钻孔中1/3的暗绿色、蓝灰色硬土中发现钙质结核和Fe、Mn氧化物, SG6孔的硬土中偶见植物根茎和淋滤构造。

粒度分析显示, 极粗沙和砾石含量明显下降, 以粗沙和中沙为优势粒级(图 4-D, 4-E)。另外本段砾石含量由下向上明显减少。

上更新统:SK10、SG10和SG7孔以灰色、蓝灰色黏土质粉沙和粉沙沉积为主, P5和SG6孔则都以厚层河流相黄灰色砾质砂为主, 上覆灰色、黄灰色细沙、粉沙及黏土质粉沙(图 3), 砾石的直径主要集中在3~5mm之间。SG6孔发现1个大淡水蚌壳, SG7孔的泥质沉积物中多次出现丰富的贝壳碎屑。SG7孔粒度分析显示, 砂质沉积物以细沙为主, 含量达到50%左右(图 4-F, 4-G)。

全新统:所有钻孔都以灰色、深灰色泥质沉积物为主(图 3), 常见贝壳碎片, SK10和SG10孔的底部富含有机质及植物根茎。粒度分析显示, SG7孔全新世砂质沉积物由细沙和粗粉沙组成(图 4-H)。

4.2 晚新生代孢粉分布特征

5个钻孔的新近纪沉积物中都几乎没有提取到孢粉化石(图 3)。早更新世孢粉浓度呈现为低— 高— 低的分布特征, 与P5和SG6孔比较, SK10、SG10以及SG7孔中孢粉浓度更高。中更新世所有钻孔都出现了2~3个孢粉浓度峰值, 但是硬土和砂砾质沉积物中孢粉浓度明显较低。晚更新世SK10孔总体孢粉含量丰富, 仅在中部和顶部出现明显低值; SG10孔中部浓度最高, 顶部和底部均显著下降; SG7孔底部孢粉浓度较高, 至中部有所减少, 顶部几乎未提取到孢粉; P5和SG6孔下部砾质砂层和顶部黄棕色沙和粉沙中孢粉含量很低, 中上部粉沙层中孢粉含量较丰富。全新世各孔孢粉含量均丰富。

仍以SG7孔为例, 对晚新生代孢粉化石进行进一步属种分析(图 5)。该孔共鉴定出孢粉68个科属, 其中木本31个, 草本22个, 蕨类15个。自下而上可划分为10个孢粉带(带Ⅰ — Ⅹ ), 各带木本、草本、蕨类植物孢粉含量变化明显。孢粉浓度较丰富的为带Ⅲ 、Ⅴ 、Ⅶ 和Ⅹ , 时代上分别属于Q1— Q4, 含有常绿栎属(Quercus evergreen)、栗属(Castanea)和枫香属(Liquidambar)这些暖湿气候条件下的木本植物花粉。木本花粉含量在带Ⅲ 和带Ⅴ 下部最多, 达70%~95%, 至带Ⅴ 上部明显下降到52%~73%, 至带Ⅶ 和Ⅹ 进一步减少到13%~85%。蕨类孢子含量则呈现和木本花粉相反的分布趋势, 尤其是至带Ⅶ 以上, 属种和含量都明显增多。

图5 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SG7孔新近纪— 全新世孢粉图谱Fig.5 Fig5 Pollen spore spectrum from the Neogene to Holocene in Core SG7 in the southern Yangtze Delta Plain

4.3 特征孢粉在沉积物中的分布

各钻孔孢粉统计显示, 湿生、水生植物花粉在新近纪和早更新世都仅仅零星出现, 至中更新世略有增多, 而且分布上更连续, 自晚更新世以来含量显著增加, 各孔都普遍出现(图 6)。例如香蒲属、莎草科是沼泽湿地常见草本植物, 在各孔晚更新世— 全新世沉积物中的含量普遍表现为高值, 最高可接近50粒/g(图 6-A, 6-B)。眼子菜属是沉水植物, 研究区新近纪和早更新世沉积物中基本未见, 中更新世沉积物中零星出现, 到晚更新世— 全新世沉积物中则普遍出现(图 6-C)。

以SK10孔为例, 湿生、水生草本花粉在中更新世之前含量都很低且断续出现, 自晚更新世以来则基本连续出现, 含量显著增多(图 6-D-a); 而菊科表现为完全相反的分布特征, 在早更新世沉积物中浓度可超过65粒/g, 而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中仅个别出现(图 6-D-b)。环纹藻是一种淡水湖沼和河漫滩沼泽中常见的藻类(王开发和韩信斌, 1983), 它在SK10孔的中更新世沉积物中开始零星出现, 晚更新世沉积物中则大量出现, 浓度可接近100粒/g(图 6-D-c)。

图6 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各孔中指示湿地环境的孢粉属种垂向分布(A— 香蒲属; B— 莎草科; C— 眼子菜属; D-a— 湿生、水生草本花粉; D-b— 菊科(指示高地); D-c— 环纹藻; E— 桫椤科)Fig.6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wetland-indicative species of pollen-spore in the southern Yangtze Delta Plain

桫椤生于高温湿润环境, 中生代曾广泛分布, 但进入第四纪冰期以来仅生活在热带山区的溪边、林下, 在长江下游以及华南沿海地区都有分布。研究区各孔晚新生代地层中也发现少量桫椤孢子化石, 其分布特征和湿生、水生草本花粉相似, 各孔新近纪和早更新世沉积物中未见(图 6-E), 中更新世沉积物中仅个别见于SK10和SG6孔, 晚更新世各孔都开始见到, 尤其以SG6孔较多, 全新世沉积物中进一步增多, 且仍以SG6孔最为多见。

5 讨论
5.1 沉积物和特征孢粉分布指示的沉积地貌演变

新近纪沉积物中厚层深色、粗细混杂的砾质沙(砾石最大粒径达到8.5 cm)(图 4-A)显示了快速堆积的特征(战庆等, 2009), 反映源区物质到达研究区的流程短, 地形变化大。P5、SG6、SG7孔新近系的厚度均达到100多m(图 3), 与西部的SK10和SG10孔比较, 发现厚层的河床充填或洪积扇相沉积主要出现在东部、北部, 表明此时研究区西部古地势显著高于东部和北部, 高差达到了100~200 m。前人其他钻孔研究显示此时期西部一些区域缺失新近纪沉积, 反映其是以剥蚀为主的古高地环境(战庆等, 2009)。

早更新世初期研究区东— 西和南— 北的高差仅50m左右, 至末期高差进一步减小到20~30 m(图 3), 表明古地势高差显著减小。上游SG10、SK10孔继承了新近系的岩性特征, 仍为厚层的砾质砂, 而下游P5和SG6孔变为厚层的硬土, 此岩性变化表明厚层的河床充填或洪积扇相沉积向古流域上游迁移; SG7孔所在位置也仍然为厚层砂砾沉积反映它可能正好处于承上启下的中游位置; 而P5和SG6孔中仅出现很薄砂质地层, 反映沉积环境以河漫滩为主。此时SG7孔的沉积物仍然粗细混杂(图 4-B, 4-C), 反映洪积扇的快速堆积特征。古地势差异变小和沉积中心西移这种变化反映早更新世初期研究区西部发生显著构造沉降, 又加上进入第四纪后, 全球气候变冷, 侵蚀基准面大幅度下降, 河流发生溯源侵蚀, 致使研究区古地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另外, SG7孔花粉丰富层段(带Ⅲ )的属种分布显示松属(Pinus)和栎属占绝对优势, 另外有较多枫香属, 而草本花粉和蕨类孢子浓度很低(图 5), SK10孔中菊科花粉含量丰富, 反映流域内此时仍以低山丘陵植被为主, 湖泊、沼泽等静水湿地面积较少, 河流作用主导此时的区域地貌环境变化。

中更新世, 研究区的古地势差距已经不显著, 也不再见到数十米厚的砂砾质沉积地层(图 3), 沉积物普遍变细, 分选变好(图 4-D), 反映了在构造环境较稳定的情况下, 研究区地貌准平原化, 以冲积平原为主。SG7孔孢粉带V中蕨类孢子的浓度较下伏地层明显增多(图 5), 各孔地层中水生、湿生植物花粉普遍出现(图 6), 也是研究区古海拔高度下降、静水水域面积扩大、成为冲积平原的有力证据。前人研究也显示, 此时海水已经较大范围地影响到研究区(Lin et al., 1989)。可见随着海拔高度的下降, 研究区中更新世已经成为滨海冲积平原。

晚更新世显著的变化是北部P5、SG6孔地层中出现较厚的河床相沉积(图 3)。但此时河床相沉积中的砾石明显变细, 反映沉积物搬运距离变大。前期研究显示, 这些河床相的沉积应是晚更新世间冰期和末次冰期时由于海平面下降、河流下切形成的(王张华等, 2008b; 张丹等, 2010)。根据P5、SG6孔所处位置分析, 这两孔所在地区很可能是古长江下切河谷。此时SG7孔砂质沉积物高度集中于细沙粒级(图 4-F, 4-G), 香蒲属花粉、蕨类孢子的绝对浓度显著增加(图 5), 其他钻孔中莎草科、香蒲属、眼子菜属等沼泽、湖泊植物花粉含量也显著增加(图 6), 反映晚更新世研究区湖沼湿地大面积增加。前期研究还显示, 晚更新世海水广泛影响研究区(王张华等, 2008b), 上述各现象说明此时研究区古海拔高度进一步降低, 三角洲南部平原区以滨海湿地环境为主。

全新世沉积物普遍变细, 水生、湿生植物孢粉化石丰富(图 5, 图6), 与其滨海或河口— 三角洲环境一致(严钦尚和许世远, 1987)。

5.2 沉积地貌和流域盆地、沉积物源的关系

上述沉积地貌环境的演变也隐含了研究区所属的流域盆地以及相应的沉积物来源变化等信息。新近纪— 早更新世, 研究区应属于区域性的小流域, 以河流环境为主, 沉积物输送通道的功能更强, 其沉积的物质多来自于邻近山地(王张华等, 2008a)。中更新世准平原化, 可能也意味着流域盆地扩大, 物质来源更丰富, 尤其桫椤孢子的出现(图 6-E), 更证实了外来物源进入研究区, 可能是长江上游来的物质到达研究区, 也可能是洋流和潮流作用所带来, 不管是那种来源, 都说明此时研究区已经属于一个更开放的流域盆地。晚更新世— 全新世沉积物颗粒更加细化, 反映了沉积物经过了远距离的搬运; 桫椤孢子普遍出现且浓度明显增大(图 6-E)也证明外来物源在研究区的沉积量进一步增加, 这与其古海拔高度显著下降吻合。

前人对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基岩上覆沉积物进行了不少物源研究, 比如范代读等(2004)依据小于25 Ma的独居石颗粒出现的层位推断长江东西贯通的时间在早更新世早期, 大约为2.58Ma; 杨守业等(2007)通过微量元素、REE和Nd同位素等分析认为长江口地区上新统沉积物主要来自流域的中、下游地区, 以近源的、近酸性的物源为主, 而第四纪大量沉积物是由长江上游风化物质被输运而来; 贾军涛等(2010)根据碎屑锆石年龄谱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得出长江三角洲沉积物源在3.2Ma发生变化, 并由此认为长江贯通发生在上新世的中期。但是可以看到, 即使长江在早更新世甚至之前已经贯通, 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由于其古海拔较高的地貌特征, 长江上游物质也不可能到达研究区。文中通过上述沉积地貌环境演变的研究认为, 在利用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晚新生代沉积物进行长江物源研究时应该重视该区的古地貌环境、即沉积盆地自身的演变, 因此江汉盆地、苏北盆地、现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多个长江物质堆积盆地物源变化的综合研究, 可能更有助于准确地揭示长江的演变和贯通时间。

6 结论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5个钻孔的地层、岩性、孢粉等数据的分析对比, 重建了晚新生代沉积地貌环境的演变并揭示其与流域盆地和沉积物源的关系。结果表明, 新近纪研究区的东部和北部与西部古地势高差较大, 处于区域性的小流域, 以山地洪积扇沉积为主, 物源主要来自西部的邻近高地。进入第四纪, 沉积中心西移, 古地势高差逐渐减小, 表明早更新世研究区西部发生了显著的构造沉降, 但仍处于河流作用主导的区域地貌演化的内陆环境。中更新世沉积环境稳定, 研究区成为较开放的冲积平原, 晚更新世— 全新世古海拔高度进一步下降, 湿地沼泽发育, 外来物源丰富, 研究区为滨海或河口— 三角洲环境。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陈静, 王哲, 王张华, . 2007. 长江三角洲东西部晚新生代地层中的重矿物差异及其物源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7(5): 700-708. [文内引用:1]
[2] 陈中原. 2001. 长江三角洲之沉降[J]. 火山地质与矿产, 22(2): 95-101. [文内引用:1]
[3] 范代读, 李从先, Yokoyama K. 2004. 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地层独居石年龄谱与长江贯通时间研究[J]. 中国科学(D辑), 34(11): 1015-1022. [文内引用:1]
[4] 贾军涛, 郑洪波, 黄湘通. 2010. 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对长江贯通的指示[J]. 科学通报, 55(4-5): 350-358. [文内引用:1]
[5] 金翔龙. 1992. 东海海洋地质[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文内引用:1]
[6] 秦蕴珊. 1989. 黄海地质[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文内引用:1]
[7] 王开发, 韩信斌. 1983. 我国东部新生界环纹藻化石研究[J]. 古生物学报, 22(4): 468-472. [文内引用:1]
[8] 王张华, 张丹, 李晓, . 2008 a. 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磁性特征和磁性矿物及其指示意义[J]. 中国地质, 35(4): 670-682. [文内引用:1]
[9] 王张华, 赵宝成, 陈静, . 2008 b.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年代地层框架及两次海侵问题的初步探讨[J]. 古地理学报, 10(1): 99-110. [文内引用:1]
[10] 王张峤, 陈中原, 魏子新, . 2005. 长江口第四纪沉积物中构造与古气候耦合作用的探讨[J]. 科学通报, 50(14): 1503-1511. [文内引用:1]
[11] 严钦尚, 许世远. 1987. 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2] 杨守业, 韦刚健, 夏小平, . 2007. 长江口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研究: REE和Nd同位素制约[J]. 第四纪研究, 27(3): 339-346. [文内引用:1]
[13] 战庆, 王张华, 王昕. 2009. 长江口区晚新生代沉积物粒度特征和沉积地貌环境演变[J]. 沉积学报, 27(4): 674-683. [文内引用:1]
[14] 张丹, 王张华, 魏巍, . 2009.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物岩石磁学特征极其物源指示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9(2): 308-317. [文内引用:3]
[15] 张丹, 王张华, 李卫康, . 2010. 现代长江口的形成及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变[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0(2): 17-25. [文内引用:1]
[16] Brookfield M E. 1998. The evolution of the great river systems of southern Asia during Cenozoic India-Asia collision: River draining southwards[J]. Geomorphology, 22: 285-312. [文内引用:1]
[17] Burbank D W. 1992. Cause of recent Himalayan uplift deduced from depositied patterns in the Ganges Basin[J]. Nature, 357: 680-683. [文内引用:1]
[18] Chen Z, Stanley D J. 1995. Quaternary subsidence and river channel migration in the Yangtze Delta Plain, Eastern China[J].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11: 927-945. [文内引用:1]
[19] Clift P D, Lee J , Hildebrand P, et al. 2002. Nd and Pb isotope variability in the Indus River System: Implications for sediment provenance and crustal heterogeneity in the Western Himalaya[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 91-106. [文内引用:1]
[20] Clift P D, Layne G D, Blusztajn J. 2004. Marine sedimentary evidence for monsoon strengthening, Tibetan uplift and drainage evolution in east Asia[C]. In: Clift P D, Wang P, Kuhnt W, et al. (eds). Continent-Ocean Interactions within East Asian Marginal Seas. Geophysical Monograph Series, 149: 255-282. [文内引用:1]
[21] Lin J, Zhang S, Qiu J, et al. 1989. Quaternary marine transgressions and paleoclimat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J]. Quaternary Research, 32(3): 296-306. [文内引用:1]
[22] Wageman J M, Hilde T W C, Emery K O. 1970.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East China Sea and Yellow Sea[J]. AAPG Bulletin, 54: 1611-1643. [文内引用:1]
[23] Wang P X. 2004. Cenozoic deformation and the history of sea-land interactions in Asia [C]. In: Clift P D, Wang P, Kuhnt W, et al. (eds). Continent-Ocean Interactions within East Asian Marginal Seas, Geophysical Monograph Series 149: 1-22. [文内引用:1]
[24] Wang S, Wu X, Zhang Z, et al. 2002. Sedimentary records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 the Sanmen Lake Basin and the Yellow River running through the Sanmenxia Gorge eastward into the sea[J]. Science in China, 45(7): 595-608. [文内引用:1]
[25] Yang S, Li C, Yokoyama K. 2006. Elemental compositions and monazite age patterns of core sediments in the Changjiang Delta: Implications for sediment provenance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hangjiang River[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45: 762-776. [文内引用:1]
[26] Zhang Y, Xue Y Q, Wu J C, et al. 2008. Land subsidence and earth fissures due to groundwater withdrawal in the Southern Yangtze Delta, China[J]. Environmental Geology, 55: 751-762. [文内引用:1]
[27] Zheng H, Huang X, Ji J, et al. 2007. Ultra-high rates of loess sedimentation at Zhengzhou since Stage 7: Implication for the Yellow River erosion of the Sanmen Gorge[J]. Geomorphology, 85: 131-142.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