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木里煤田外力哈达矿区侏罗系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
徐晓燕1, 邵龙义1, 张发德2, 黄曼1, 鞠琪2, 文怀军2, 王文龙1, 鲁静1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北京 100083
2 青海煤炭地质局,青海西宁 810000

第一作者简介:徐晓燕,女,1984年生,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E-mail:373136975@qq.com

通讯作者简介:邵龙义,男,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教授。

摘要

利用钻孔岩心数据,对青海北部木里煤田外力哈达矿区侏罗纪湖盆相陆源碎屑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和聚煤作用的研究。研究区侏罗系共划分出 5个三级层序及相应的体系域。在每个层序中,低位体系域由河道相或分流河道相灰白色粗砂岩、细砂岩组成,湖侵体系域由泛滥盆地相或分流间湾相砂质泥岩组成,高位体系域由湖泊相或分流间湾沼泽相泥岩和碳质泥岩组成。厚煤层主要形成于层序 S1的湖侵体系域中期,高位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基本没有煤层发育。这主要是在湖侵体系域中期,由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因此,在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环境易形成较厚的煤层。

关键词: 木里煤田; 层序地层; 聚煤作用; 侏罗系
中图分类号:P5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1)03-0317-08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coal accumulation of the Jurassic in Wailihada mining area of Muli Coalfield in Qinghai Province
Xu Xiaoyan1, Shao Longyi1, Zhang Fade2, Huang Man1, Ju Qi2, Wen Huaijun2, Wang Wenlong1, Lu Jing1
1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Earth 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
2 Qinghai Administration of Coal Geology,Xining 810000,Qinghai;

About the first author:Xu Xiaoyan,born in 1984,is a postgradute 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S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E-mail:373136975@qq.com.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Shao Longyi is a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Abstract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coal accumulation of the Jurassic lacustrine clastic coal measures in the Wailihada mining area of northeastern Qinghai were studied using borehole data.A total of 5 third-order sequences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s tracts were subdivided.Within each sequence,the lowstand systems tract(LST)is composed of grayish white coarse-grained sandstones of fluvial or distributary channel facies,the transgressive systems tract(TST)consists of sandy mudstones of flood basin and interdistributary bay facies,and the highstand systems tract(HST)is dominated by the mudstone and carbonaceous mudstones of the lacustrine and interdistributary bay facies.Thick coal was formed in the middle stage of the TST of sequence S1,and no major coals were formed in the LST and HST.This is mainly due to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accommodation space rates and peat accumulation rates during middle stage of the TST,when the interdistributary environments favored the accumulation of thick coals.

Key words: Muli Coalfield; sequence stratigraphy; coal accumulation; Jurassic

层序地层格架下聚煤中心迁移规律是目前聚煤规律研究的热点课题, 前人研究成果表明, 广泛分布的厚煤层形成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保持平衡或略高于泥炭堆积速率时(Bohacs and Suter, 1997; Diessel et al., 2000; Holz et al., 2002)。对近海型含煤岩系的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 在靠陆一侧的三角洲平原, 厚煤层主要出现在最大海泛面位置(Aitken and Flint, 1995), 而在靠海一侧, 厚煤层主要出现在初始海泛面的位置(Shao et al., 2003; 邵龙义等, 2003)。但是这些规律是否适合内陆盆地含煤岩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中国西北聚煤区赋存有丰富的陆相侏罗系煤炭资源, 不少学者对其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进行了研究, 提出内陆湖盆聚煤模式及聚煤规律(韩德馨和杨起, 1980; 张泓, 1998; 程爱国和林大扬, 2001),

但从层序地层角度进行聚煤规律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杨明慧和夏文臣, 1997; 彭立才和杨慧珠, 2000)。青海木里煤田是中国西北聚煤区祁连山含煤区的主体, 也是青海省内重要的煤炭产地, 该煤田因被报道发现有世界上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区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而受到广泛关注(王佟等, 2009)。外力哈达矿区是木里煤田的一个矿区(图1), 文中即以青海省木里煤田的外力哈达矿区为例, 对侏罗系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格架样式及聚煤作用规律进行了介绍。

1 区域地质背景

外力哈达矿区位于北祁连早古生代地向斜和中祁连早古生代地背斜之间的凹陷部位(图1)。研究区早古生代(中寒武世— 志留纪末)经历地槽的强烈活动过程。志留纪末地壳运动(祁连运动)全面褶皱回返, 形成北西西向的加里东褶皱系。燕山运动时期, 区内以强烈的隆起活动为主, 两侧古老断块逐渐抬升, 断裂性质由张性断裂为主转变为压性为主, 并派生一系列次级构造, 最终形成今日之构造形态格局。

图1 青海外力哈达矿区区域地质图Fig.1 Geological map of the Wailihada mining area in Qinghai Province

研究区侏罗系包括下侏罗统热水组、中侏罗统木里组和江仓组、上侏罗统享堂群, 煤层主要赋存在下侏罗统热水组中。含煤岩系主要形成于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环境。下侏罗统热水组由灰白色粗砂岩、细砂岩及绿灰色泥岩组成, 并含有菱铁矿层, 形成于上三角洲平原环境; 中侏罗统木里组由灰白色粗砂岩、灰绿色细砂岩和砂质泥岩及深灰色泥岩组成, 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环境; 中侏罗统江仓组下段以浅灰色粗砂岩和中砂岩、黄绿色细砂岩及灰黑色泥岩为特征, 是下三角洲平原环境产物; 江仓组上段岩性以灰白色、深灰色、灰绿色泥岩和灰黑色砂质泥岩为主, 形成于滨浅湖和半深湖环境; 上侏罗统享堂群以粗碎屑岩为主, 发育于三角洲平原环境。

2 外力哈达矿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2.1 层序地层关键界面识别

层序地层的关键界面是指层序界面、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等, 这些关键界面的识别对于层序划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1.1 层序界面的识别

层序界面在湖盆边缘通常表现为区域性不整合面或河道下切冲刷面, 而在湖盆内部常为连续沉积的整合面。研究区层序界面具体特征如下:

1)区域不整合面

是指盆地范围内发育的不(假)整合面, 与构造运动事件一致, 如上三叠统默勒组与下侏罗统热水组之间由燕山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是划分层序及构造层序的典型界面(图2)。

图2 区域不整合面Fig.2 Regional unconformity surface

2)下切谷冲刷面

区内一些大规模分布的砂岩体代表伴随着湖平面相对下降, 由河流回春作用形成的下切谷, 其底面是层序界面的典型标志, 下切谷充填沉积一般以叠置的厚层及透镜状砂砾岩体为特征, 可根据下切谷砂体的规模及其垂向的叠置关系把层序界面处的下切谷沉积与次一级层序的河道砂岩区别开来(邵龙义等, 2008), 如下侏罗统热水组底部和木里组底部灰白色粗砂岩以及江仓组中部浅灰色粗砂岩均为下切谷沉积, 可作为层序S2、层序S3及层序S4的低位体系域沉积(图3)。

图3 下切谷冲刷层序界面Fig.3 Sequence boundary of incised valley scouring surface

3)古土壤层

古土壤层一般是基底暴露经成土作用形成, 代表一段时间的沉积间断, 侧向上可与下切谷砂体对比的古土壤是识别冲积平原背景下河道间地区层序界面的极好标志。在外力哈达矿区上侏罗统享堂群底面夹有紫红色砂质泥岩, 是一种氧化土, 可认为是以古土壤为代表的层序界面。

2.1.2 初始湖泛面的识别

初始湖泛面(initial flooding surface)理论上为湖水首次漫过坡折带或漫过低位下切谷所形成的湖泛面, 研究区一般将河道砂砾岩之上覆盖的泛滥盆地相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等细粒岩石的底面定为初始湖泛面。在没有河道发育的地带, 初始湖泛面与层序界面重合, 此时古土壤可能比较发育。研究区下侏罗统热水组下部灰白、浅绿色厚层粗粒砂岩作为下切谷充填沉积, 其顶面即是初始湖泛面(图5)。

图4 外力哈达矿区侏罗系岩性、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综合柱状图Fig.4 Comprehensive column of lithology,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Jurassic in Wailihada mining area

图5 外力哈达矿区侏罗系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对比Fig.5 Map showing the Jurassic facies variation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in Wailihada mining area

2.1.3 最大湖泛面的识别

最大湖泛面(maximum flooding surface)是一个层序中基准面或可容空间速率增加最快、水体最深时形成的沉积面, 它是湖侵体系域的顶界面, 其识别特征如下:(1)在一套向上变细、变深的沉积序列中, 代表环境水体最深的岩相一般为滨浅湖相泥岩、粉砂质泥岩, 这样的岩性以相对较大的厚度出现时, 可将其底面作为最大湖泛面的位置; (2)最深的岩相若在剖面上重复出现, 那么在厚度向上变到最厚的一个层位的底面即为最大湖泛面的位置。研究区各组段中厚层黑色块状泥岩的底面多是水体变深— 变浅的转换面, 这些泥岩的底面代表各层序的最大湖泛面(图5)。

2.2 层序划分与横向展布

依据上述层序地层关键界面的识别特征, 可在外力哈达矿区侏罗系中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 以这6个层序界面为界, 可将侏罗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图4, 图5)。

现就S1~S5各层序特征分述如下:

1)层序S1:对应于下侏罗统热水组, 层序底界为上三叠统默勒组细砂岩顶部的不整合面, 层序顶界为热水组顶部, 其特征是发育含紫红色条带的灰绿色砂质泥岩, 局部具有鲕状结构, 紫红色砂质泥岩属于氧化土古土壤层, 代表了当时暴露形成的沉积间断。在该层序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图4图5)。

低位体系域对应于热水组下段, 其底界与层序界面一致。主要由厚层辫状河道相灰白色粗砂岩、含砾粗砂岩组成, 具交错层理。东西向剖面上可见东部W10孔和西部W8孔附近发育含砾粗砂岩透镜体, 代表当时的低位体系域下切谷充填沉积。由于低位体系域沉积期陆源碎屑供应充足, 可容空间增加速率较低, 一般不发育煤层。

湖侵体系域对应于热水组中段, 全区发育, 主要由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及分流间湾沉积组成, 分流河道以灰白色粗砂岩、含砾粗砂岩及细砂岩组成, 分流间湾由发育水平层理及沙纹层理的灰绿色泥岩、粉砂岩组成。东西向剖面上, 研究区的东部和西部该体系域发育较厚, 中部较薄。东部W10孔附近岩石粒度较粗(图5), 反映出该孔可能靠近当时的物源区位置。湖侵体系域底部的初始湖泛面以下伏低位体系域下切谷砂岩之上的细粒沉积为代表, 岩相上表现为:向上为一套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灰绿色细砂岩、泥岩及煤层, 代表基准面开始漫过下切谷的沉积。湖侵中期全区发育煤层2, 粉末状, 结构单一, 厚度不大, 但连续性较好。

高位体系域对应于热水组上段, 主要由大套的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灰绿色砂质泥岩组成(图4), 局部夹具交错层理砂岩。最大湖泛面位于上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相泥岩及砂质泥岩之下。东西向剖面上, 有自西向东渐薄的趋势, 高位体系域基本没有可采煤层发育, 仅在部分地区夹有薄煤层, 如W15孔见到的煤层1厚度仅有0.2m, 可能与高位体系域可容空间增加速率过大而不利于成煤有关。

2)层序S2:对应于中侏罗统木里组, 层序底界是一下切谷冲刷面, 其上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道灰白色粗砂岩沉积, 层序顶界为木里组的顶界面, 木里组顶部发育厚层深灰色泥岩。在该层序识别出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 高位体系域因上覆层序底界下切谷河道的冲刷作用而未被保存。

低位体系域对应于木里组下段, 体系域界面与层序界面一致, 发育辫状分流河道沉积, 以厚层灰白色粗砂岩和细砂岩为代表, 砂岩中石英含量较高, 厚层块状, 局部含砾, 底部含镜煤化炭屑。东西方向上, 下切谷砂岩在西部发育较薄, 向东厚度逐渐增加, 岩石粒度也逐渐变粗, 低位体系域没有煤层发育。

湖侵体系域对应于木里组上段, 全区发育, 为辫状分流河道沉积, 岩性由深灰— 浅绿色砂质泥岩、灰白色粗砂岩组成, 中部为灰色粉砂岩, 夹紫红色, 部分为鲕状结构(图4)。东西向厚度变化不大, 岩石粒度同样表现出向东渐粗的趋势(图5)。西部初始湖泛面为上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沼泽碳质泥岩, 东部则为冲积平原相粗砂岩、细砂岩、砂质泥岩(W15孔、W14孔和W10孔)。湖侵体系域没有煤层发育, 仅在部分地区见有碳质泥岩(如W20孔)。

3)层序S3:对应于江仓组下段, 层序底界为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灰白色粗砂岩, 属下切谷冲刷, 顶部为江仓组灰黑色泥岩。由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缺失低位体系域, 所以在该层序仅识别出湖侵体系域, 且只在中部发育(图5), 而高位体系域不发育。

湖侵体系域对应于木里组下段, 仅中部发育(W20孔和W18孔附近), 由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中砂岩和分流间湾黄绿色细砂岩、碳质泥岩和灰黑色泥岩组成, 其中W18孔有厚层中砂岩。湖侵体系域没有煤层发育。

4)层序S4:对应于江仓组上段, 层序底界面为滨湖相浅灰色粗砂岩沉积, 顶部为江仓组灰白色、深灰色泥岩。由于上升隆起造成的剥蚀, 该层序在全区发育较差, 仅在W20孔识别出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湖侵体系域由砂质泥岩夹细砂岩组成, 富含湖相瓣鳃类动物化石, 岩性致密坚硬; 高位体系域为浅湖相灰黑色碳质泥岩和深灰色泥岩, 并含大量湖相化石(图5)。最大湖泛面位于浅湖相底界, 发育钙质泥岩。

5)层序S5:对应于上侏罗统, 层序底面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紫红色砂质泥岩, 顶界为紫色砂质泥岩, 反映了基准面下降— 暴露— 上升旋回的暴露面, 由于暴露遭受剥蚀, 在该层序识别出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东西向上仅西部发育该层序。

湖侵体系域由辫状河三角洲分流间湾砂质泥岩及细砂岩组成, 含蓝绿色条带; 东西向上, 表现出自西向东渐薄尖灭的趋势。湖侵体系域岩石粒度较细, 没有煤层发育。

高位体系域由辫状河三角洲分流间湾绿灰色砂质泥岩及粗砂岩、含砾粗砂岩组成(如W28孔), 有黄铁矿结核及动物化石碎片。最大湖泛面位于分流间湾绿灰色砂质泥岩、灰黑色泥岩之下, 代表基准面漫过下切谷后的沉积。横向上厚度变化不大(图5)。

3 层序地层格架下聚煤规律分析

外力哈达矿区层序地层格架内煤层发育具明显的规律性, 从层序S1到S5聚煤作用强度逐渐变弱, 层序S1全区发育煤层2, 局部发育煤层1; 层序S2基本没有煤层, 只有薄层碳质泥岩; 层序S3、S4、S5没有煤层出现。研究区侏罗纪从层序S1到S5, 沉积盆地水体有明显逐渐变深继而变浅的趋势, 盆地沉降初期, 即层序S1和S2沉积期, 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体系, 分流间湾环境是聚煤的有利场所。从层序S3开始, 研究区沉积环境水体逐渐变深, 逐渐由以三角洲为主过渡到层序S4以滨浅湖为主的沉积环境, 由于水体变深, 成煤作用随即变差, 到侏罗纪末期即层序S4沉积期, 虽然三角洲重新发育, 但是由于区域上气候变得干燥, 亦不利于成煤。此外, 即使在层序S1中, 不同体系域内煤层发育情况亦有差别, 聚煤作用主要发育于湖侵体系域, 其次为高位体系域, 低位体系域不发育煤层。层序S1全区稳定分布的煤层2, 形成于湖侵体系域中部(如图6)。

图6 外力哈达矿区中、下侏罗统层序地层格架下厚煤层聚集模式(IB— 分流间湾; IBS— 分流间湾沼泽; FPM— 河漫沼泽; ts— 初始湖泛面; SB— 层序界面; mfs— 最大湖泛面)Fig.6 Thick coal measure accumulation law i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Lower-Middle Jurassic in Wailihada coal mining area

基于对近海盆地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的研究, 大多数地质学家强调海侵和高位体系域有利于形成厚煤层(韩德馨和杨起, 1980; Holz et al., 2002), 即大面积厚煤层形成于基准面抬升的过程, 厚煤层形成于最大湖泛面或者其附近; 由于从泥炭到煤层的压实率为10:1(Stach et al., 1982), 通常认为多数大面积分布的厚煤层常常出现在最大海泛面处或其附近, 而对于陆相盆地, 由于控制可容空间的因素远比海相地层复杂(如古气候、盆地基底沉降、沉积环境等), 因此煤层在层序地层格架下的发育更复杂。研究区早侏罗世处于山间断陷盆地, 因为物源供应相对较充足, 其沉积速率一般高于基准面上升速率, 只有在湖平面上升速率赶上沉积速率时, 才能形成适宜泥炭堆积的充足的可容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湖侵体系域才可能发育适宜成煤的泥炭沼泽, 特别是在湖侵体系域中期, 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 此时易形成较厚的煤层(如煤层2); 但是在湖侵体系域晚期和高位体系域早期, 即最大湖泛面附近, 因为基准面抬升速率过快, 而导致可容空间增加速率远远高于沉积物堆积速率, 此时容易造成盆地的欠补偿状态, 不利于成煤的泥炭沼泽发育, 此时多发育湖相或分流间湾相的泥质沉积, 而高位体系域晚期, 碎屑物再次大量进入, 可容空间减小, 不易形成厚煤层(图6), 只在个别地区形成薄煤层(煤层1)。因此在外力哈达矿区, 厚煤层一般形成于湖侵体系域中期。

4 结论

1)青海省外力哈达矿区侏罗系含煤岩系的层序界面主要有区域不整合面、下切谷冲刷面、古土壤层等3种, 据此可在研究区侏罗系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 并可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及相应的体系域。

2)研究区侏罗系层序一般具有三元结构特点:由河道相或分流河道相灰白色粗砂岩、细砂岩组成的低位体系域, 由泛滥盆地相或分流间湾相砂质泥岩组成的湖侵体系域以及由湖泊相或分流间湾沼泽相泥岩和碳质泥岩组成的高位体系域。部分层序由于隆起暴露而缺失高位体系域。

3)研究区主采煤层(煤层2)分布在层序S1的湖侵体系域中期, 这主要是由于在湖侵体系域中期, 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 此时易形成较厚的煤层。初始湖泛面附近可容空间增加速率较低, 不利于厚煤层堆积, 最大湖泛面附近, 基准面上升速度较快, 水体变深, 亦不利于厚煤层形成。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程爱国, 林大扬. 2001. 中国聚煤作用系统分析[M]. 江苏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1]
[2] 韩德馨, 杨起. 1980. 中国煤田地质学(下册)[M].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文内引用:2]
[3] 彭立才, 杨慧珠. 2000. 柴达木盆地大煤沟侏罗系剖面高分辨率含煤层序分析[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7(1): 6-10. [文内引用:1]
[4] 邵龙义, 陈家良, 李瑞军, . 2003. 广西合山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型煤系层序地层分析[J]. 沉积学报, 21(1): 168-174. [文内引用:1]
[5] 邵龙义, 鲁静, 汪浩, . 2008. 近海型含煤岩系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J]. 古地理学报, 10(6): 561-570. [文内引用:1]
[6] 王佟, 刘天绩, 邵龙义, . 2009. 青海木里煤田天然气水合物特征与成因[J]. 煤田地质与勘探, 37(6): 26-30. [文内引用:1]
[7] 杨明慧, 夏文臣. 1997. 非海相前陆盆地含煤沉积层序地层分析[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5(3): 1-4. [文内引用:1]
[8] 张泓. 1998. 中国西北侏罗纪含煤地层与聚煤规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文内引用:1]
[9] Aitken J F, Flint S S. 1995.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to fluvial systems: A case study from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Breathitt Group, Eastern Kentucky, USA[J]. Sedimentology, 42: 3-30. [文内引用:1]
[10] Bohacs K, Suter J. 1997. Sequence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coal rocks fundamental controls and paralic examples[J]. AAPG Bulletin, 81: 1612-1639. [文内引用:1]
[11] Diessel C F K, Boyd R, Wadsworth J, et al. 2000. On balanced and unbalanced accommodation/peat accumulation ratios in the Cretaceous coals from Gates Formation, Western Canada, and their sequence-stratigraphic signific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43: 143-186. [文内引用:1]
[12] Holz M, Kalkreuth W, Banerjee Ⅰ. 2002.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paralic coal-bearing strata: An over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48: 147-179. [文内引用:2]
[13] Shao Longyi, Zhang Pengfei, Gayer R A, et al. 2003. Coal in carbonat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The Late Permian Hesha Formation in central Guangxi, southern China[J]. Journal of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160: 285-298. [文内引用:1]
[14] Stach E, Mackowsky M T, Teichmuller M, et al. 1982. Stach’s Textbook of Coal Petrology[M]. Borntraeget, Stuttgart, 3rd Ed: 535.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