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和阳泉地区石炭系太原组铵伊利石矿物特征及成因*
郑启明, 刘钦甫, 申琦, 伍泽广, 张鹏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第一作者简介:郑启明,男,1983年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从事煤系矿物研究。E-mail: zqm6502644@163.com

通讯作者简介:刘钦甫,男,1964年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矿物学及岩石学研究。E-mail: lqf@cumtb.edu.cn

摘要

铵伊利石是伊利石层间域的 K+ N替代而形成的类质同象。文中运用 X射线衍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重—热流—红外光谱同步分析等手段,对山西晋城及阳泉地区的 15号煤层夹矸及煤中矿物进行了研究,发现 15号煤层夹矸和煤低温灰中黏土矿物以铵伊利石和高岭石为主,铵伊利石含量为 21%~74%; X射线衍射图谱上d( 001) =1.026~1.032 nm,以及红外光谱中 1428.37~1431.99 cm-1处的 N变形振动吸收峰,是鉴定铵伊利石的重要特征;热重—热流—红外光谱同步分析表明,铵伊利石矿物脱氨气温度在 450~700 ℃,且在 559 ℃时晶体破坏及氨气释放速度达到最大;在显微镜下明显可见铵伊利石替代高岭石并具高岭石假象,表明铵伊利石是成岩作用过程中,在富 N、贫 K+的环境中由高岭石转化而来。

关键词: 山西省; 石炭系; 太原组; 铵伊利石; X射线衍射峰; 红外特征吸收峰; 脱氨气温度
中图分类号:P5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1)05-0501-08
Mineralogy and origin of ammonium-illite of the Carboniferous Taiyuan Formation in Jincheng and Yangquan districts of Shanxi Province
Zheng Qiming, Liu Qinfu, Shen Qi, Wu Zeguang, Zhang Pengfei
School of Geoscience and Survey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

About the first author:Zheng Qiming,born in 1983,is a Ph.D. 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of minerals of coal seams.Tel:15210572325,E-mail:zqm6502644@163.com.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Qinfu,born in 1964,is a profes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E-mail: lqf@cumtb.edu.cn.

Abstract

Ammonium-illite is the isomorphism of the illite,in which the K+was substituted by the N. The X-ray diffraction,fourier infrared spectrum and TGA-DSC combined with fourier infrared spectrum were used to study the minerals in No.15 coal seam from Jincheng and Yangquan districts of Shanxi Province.It was found that the main clay minerals in the coal partings and the coal ashes under low temperature were ammonium-illite and kaolinite,with 21%~74% ammnioum-illite. The X-ray diffraction peak of d(001)=1.026~1.032 nm and the absorption peak of 1428.37~1431.99 cm-1 in infrared spectrum,are two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to distinguish the ammonium-illite from other clay minerals.The results of TGA-DSC combined with fourier infrared spectrum indicated that the deammonification temperature was between 450 ℃ and 700 ℃,and the crystal destruction and ammonium-releasing reach maximum at the temperature of 559 ℃.It was found that the ammonium had kaolinite illusion,indicating that the ammonium-illite was transformed from kaolinite under the N-rich and K+-poor environment in diagenesis.

Key words: Shanxi Province; Carboniferous; Taiyuan Formation; ammonium-illite; X-ray diffraction peak; infrared absorption peak; deammonification temperature
1 概述

铵伊利石属于2:1层型层状硅酸盐矿物, 是伊利石层间域中的K+被N替代而形成的类质同像。到目前为止, 自然界中发现的铵伊利石只有1M型一种。由于N半径稍大于K+, 铵伊利石的基面间距(1.033 nm)稍大于伊利石的基面间距(1.006 nm), 导致两者在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事实上, 几乎没有纯铵伊利石存在, 自然界中大多数为伊利石— 铵伊利石的固溶体, 且随着N对K+替代逐渐增多, 基面间距逐渐增大, 最大不超过1.033 nm。Higashi(1982)在日本的爱媛县砥部町的小涌谷瓷石沉积物中首次发现铵伊利石, 并定名为tobelite。Juster等(1987)、Williams等(1992)和Wilson(1992)对沉积岩中铵伊利石的形成以及同位素组成等分别进行了论述。在国内, 罗泰义和高振敏(1994a, 1994b, 1995, 1996)最早对岩石中的固定铵的测试及地球化学进行过研究。梁绍暹(1996)、刘钦甫等(1996)、 刘钦甫和张鹏飞(1997)、 梁绍暹等(2005)对含煤地层中的铵伊利石进行了矿物学成因方面的研究。

作者对中国山西晋城地区和阳泉地区(图1)的15号煤以及夹矸中的铵伊利石进行了矿物学研究, 分析了其与普通伊利石之间的差异, 探讨了其成因及形成的控制因素, 这对于含煤地层成岩作用和成岩阶段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图1 研究区位置图(1— 古书院矿; 2— 凤凰山矿; 3— 王台铺矿; 4— 国阳2矿)Fig.1 Location of study area

研究区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的太原组, 厚72.01~126.14 m, 平均厚98.80 m, 主要由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煤层及石灰岩组成。太原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 旋回明显。含煤层5~13层, 15号煤层是本组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作者以晋城地区和阳泉地区石炭系太原组中的15号煤层的夹矸及煤中矿物为研究对象, 对晋城地区的凤凰山矿、王台铺矿和古书院矿以及阳泉地区的国阳2矿进行采样(图 1, 图2)。晋城地区15号煤层以贫煤— 无烟煤为主, 厚度2.2~2.7 m, 含1~3层厚5~30 cm的夹矸。阳泉国阳2矿15号煤层厚6.6 m, 含有3层厚6~10 cm的黏土岩夹矸, 煤类以无烟煤为主。

图2 研究区样品采样位置示意图(GSY-15-g2等为样品编号)Fig.2 Sketch showing sample locations in study area(GSY-15-g2 etc.are sample numbers)

2 采样方法及样品制备样品

采自煤矿回采工作面或掘进工作面中15号煤层的新鲜煤样和夹矸。采样采用刻槽法, 即沿垂直煤层厚度方向刻槽采样, 收集从中凿下的全部矿石或碎块作为样品, 每个煤样和夹矸样品重约2, kg, 实验室内将样品磨至约200目, 其中夹矸粉末可直接供X射线衍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重— 热流— 红外光谱连用分析使用, 而煤样粉末含有大量有机质, 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 需利用低温灰化仪将有机质在低温(约100 ℃)条件下氧化成H2O和CO2, 使煤中矿物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保留下来, 供各种分析测试使用。

3 测试方法
3.1 X射线衍射分析

采用日本Rigaku公司生产的D/max 2500PC粉末XRD衍射仪(Cu靶, Kα 射线, 步长0.02° , 功率40 kV, 150 mA, 连续扫描), 对夹矸及煤样中的矿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试。其中, 定量测试包括:全岩粉末定量分析, 可测试出石英、长石等非黏土矿物含量以及总黏土矿物占全岩样品的含量, 其测试条件:扫描速度为4° /min, 扫描范围为2θ =3° ~45° ; 黏土矿物定量分析, 可测试出铵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绿/蒙间层矿物等不同黏土矿物占总黏土矿物的含量, 黏土矿物定量测试要制备自然定向片(N片)、乙二醇饱和片(EG片)、加热片(T片), 通过对不同样片上的不同的衍射峰面积积分, 利用绝热方程计算出不同黏土矿物的含量。黏土矿物分析测试条件:扫描速度为2° /min, 扫描范围为T片和N片2θ =2.5° ~15° , EG片2θ =2.5° ~35° 。

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采用美国ThermoFisher公司的Nicolet 670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及官能团的鉴定。测试条件:扫描次数为32次, 分辨率为4 cm-1, 波数范围为4000~400 cm-1, 光栏大小为100, 动静移动速度为0.6329 m/s。

3.3 热重— 热流— 红外光谱同步分析

采用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的TGA/DSC1/1600HT至尊型热分析仪, 对样品在受热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和热效应进行精确测试, 并将受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热红连用附件导入到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气体池中, 对不同受热阶段产生的气体种类及相对含量进行实时监测。测试条件:温度范围50~1000 ℃, 升温速度为10 ℃/min, 气体池温度为200 ℃。

4 测试结果
4.1 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

1)样品全岩矿物组成。研究区全岩样品矿物组成分析(表1)表明: 15号煤层夹矸矿物主要由黏土矿物和石英组成, 黏土矿物含量在60.8%~99.7%, 石英含量均低于32.4%, 其他少量矿物包括长石、黄铁矿和锐钛矿, 含量均低于10%; 15号煤层(除王台铺矿外)中矿物主要由黏土矿物、碳酸盐和黄铁矿组成, 黏土矿物含量在54.7%~86.1%, 碳酸盐矿物含量低于30%, 黄铁矿含量低于20%, 其他少量矿物包括锐钛矿和硬水铝石。王台铺矿15号煤层中矿物以黄铁矿为主, 黏土矿物含量较低, 可能与成煤时受海水影响较大有关。

表1 研究区样品的全岩矿物组成及含量 Table 1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concentration for whole rock samples in study area

2)样品黏土矿物组成。研究区样品黏土矿物分析(表2)表明:15号煤层夹矸及煤层中黏土矿物主要由铵伊利石和高岭石组成, 铵伊利石含量在21%~74%, 多数在50%以上, 高岭石含量在23%~79%, 多数在50%以下, 其他少量矿物包括绿泥石和绿/蒙间层, 国阳2矿15号煤层中含有一定量的氟磷灰石, 可能与成煤作用环境及母岩岩性有关。

表2 研究区样品的黏土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 Table 2 Clay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relative concentration in study area

3)铵伊利石X射线衍射特征。研究区样品的XRD图谱(表3, 图3)表明:(1)铵伊利石三级基面衍射峰d(001)d(002)d(003)均清晰可见, 部分非基面衍射峰在铵伊利石含量较高、结晶程度较好的样品中也可见。大部分样品因铵伊利石含量不高, 衍射峰不完全而强度较弱。

图3 研究区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Fig.3 X-ray diffraction spectra of samples in study area

表3 研究区铵伊利石衍射特征及对比 Table 3 X-ray diffr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mmoniumillite in study area

(2)铵伊利石的d(001)在1.026~1.032 nm, 低于纯铵伊利石的d(001)=1.033 nm, 而高于普通伊利石的d(001)=1.006 nm, 这也是鉴定铵伊利石的主要特征。其他基面衍射峰d(002)~d(005)及其强度I%也在纯铵伊利石和伊利石之间变化。(3)铵伊利石衍射峰强度分布特点与伊利石不同, 普通伊利石d(002)衍射峰强度为24.4%, 约为d(003)的1/3, 而铵伊利石d(002)衍射峰强度与d(003)强度相当, 均在50%上下波动, 其衍射数据及衍射图谱特征表明为1M型铵伊利石。(4)铵伊利石基面衍射峰值均高于普通伊利石, 随着d(00l)值逐渐增大, 衍射特征有逐渐向纯铵伊利石靠近而远离普通伊利石的趋势, 这表明随着样品中N对K+替代增多, 其衍射特征逐渐向纯铵伊利石靠近。

4.2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 4, 图4)表明:(1)研究区样品的红外吸收峰主要包括N变形振动峰、OH伸缩振动峰、OH弯曲振动峰和Si— O伸缩振动峰。(2)3个 OH伸缩振动峰波数范围分别为3619.59~3622.20 cm-1, 3650.33~3653.02 cm-1, 3693.06~3703.42 cm-1。其中3620 cm-1附近的吸收带由高岭石和铵伊利石内部的OH(位于黏土矿物八面体层和四面体层之间的OH)伸缩振动引起; 3700 cm-1附近的吸收带由黏土矿物内表层OH(八面体层面向层间域的OH)伸缩振动引起。铵伊利石属于2:1层型黏土矿物, 八面体层两侧均有四面体层与之结合, 不含有内表层OH, 因此该吸收带主要由高岭石内表面OH伸缩振动引起, 而与铵伊利石无关。(3)两个OH弯曲振动峰波数范围分别为935.32~937.25 cm-1和911.17~915.87, cm-1。其中, 935 cm-1附近的吸收带由高岭石和铵伊利石内部的OH弯曲振动引起; 913, cm-1附近的吸收带主要由高岭石内表面的OH弯曲振动引起, 铵伊利石不含内表面OH, 对该吸收带没有贡献。

图4 研究区样品红外图谱Fig.4 Infrared spectra of samples in study area

表4 研究区样品红外特征峰数据对比 Table 4 Data comparison of infrared characteristic peaks of samples in study area

(4)两个Si— O伸缩振动峰范围分别为1033.12~1034.29 cm-1和1003.47~1011.41, cm-1。(5)铵伊利石中的N变形振动峰范围为1428.37~1431.99 cm-1, 是证明铵伊利石存在的重要标志。另外还有3044~3088 cm-1范围内的N伸缩振动吸收带, 但吸光度较低。

4.3 热重— 热流— 傅里叶红外光谱同步分析结果

热重分析(图 5; 以YQ2-15-g3样品为例)表明:样品在450~700 ℃之间有一个质量损失台阶, 损失质量约占总质量的9.5%, 600 ℃时质量损失最快。热流分析(图 6)表明:

图5 样品YQ2-15-g3铵伊利石热重曲线Fig.5 TGA curve of sample YQ2-15-g3

图6 样品YQ2-15-g3铵伊利石热流曲线Fig.6 DSC curve of sample YQ2-15-g3

样品在低温范围内存在一个大而宽缓的吸热谷, 温度为132 ℃, 为铵伊利石排出吸附水引起的吸热效应; 中温范围内存在一个凸缓的放热峰和一个深而尖锐的吸热谷, 温度分别为401 ℃和559 ℃, 前者为有机质燃烧放热所致, 后者为铵伊利石和高岭石脱羟基吸热所致; 高温范围内存在一对较小的吸热谷和放热峰, 为铵伊利石相变所致。

样品加热过程中产生气体的同步傅里叶红外分析图谱(图 7)表明:450 ℃时样品产生了少量的氨气, 特征峰为964.31 cm-1和929.18 cm-1, 说明此时铵伊利石晶格开始破坏, 层间域的N不稳定并以NH3的形式释放出来; 570 ℃时气体池中的氨气特征吸光度达到最大, 说明此时铵伊利石晶格破坏速度以及释放氨气的速率达到最大, 这也与铵伊利石的脱羟基吸热谷最低点559 ℃基本对应; 670 ℃时样品仍旧有少量氨气产生。700 ℃时样品几乎没有氨气产生, 说明此时铵伊利石因受热而释放氨气的作用已经基本结束。

图7 不同温度下样品产生气体的红外图谱Fig.7 Infrared spectra of gas generat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5 铵伊利石成因N和K+具有相似的离子半径

(N半径为0.148 nm, K+半径为0.133 nm)和相同的核电荷数, 因此在成岩作用过程中, N可以取代K+参与黏土矿物的结晶进而形成铵伊利石。

图8 研究区15号煤夹矸铵伊利石形态特征(A— 具高岭石假象的铵伊利石, 样品YQ2-15-g3; B— 基质铵伊利石, 样品GSY-15-g2)Fig.8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mmnioum-illite in coal partings of No.15 coal seam in study area

铵伊利石属于2:1层状硅酸盐矿物, 属于伊利石的类质同象矿物。N半径大于K+半径, 导致铵伊利石基面间距(1.033 nm)稍大于伊利石(1.006 nm)。铵的端元矿物产出条件一般比较苛刻, 纯铵伊利石的形成需要大量的N, 含煤地层中产出的铵伊利石一般属于铵伊利石— 伊利石之间的固溶体, 且随着N含量降低, 基面间距逐渐减小, 这也解释了研究区样品的d(001)均小于1.033 nm的原因。Sucha等(1998)利用胶体合成了N和K+含量相等的固溶体, 两者可能属于连续固溶体。

在偏光显微镜下铵伊利石干涉色呈二级黄, 明显可见其替代高岭石并具有高岭石假象(图 8), 这说明铵伊利石是在成岩过程中, 由高岭石转化而来在(刘钦甫等, 1996; 刘钦甫和张鹏飞, 1997; 梁绍暹等, 2005)。

铵伊利石形成的控制因素有温度、压力、孔隙流体中N浓度、pH值、Eh值以及氧逸度, 其中温度和N浓度为主要控制因素。刘钦甫等(1996)、 刘钦甫和张鹏飞(1997)和梁绍暹等(2005)提出, 含煤地层中铵伊利石形成所需的N主要来源于成煤植物蛋白质的降解作用。研究区样品全岩分析结果表明, 夹矸中长石类矿物含量极低(< 2%), 煤层中更是缺失, 这可能导致地层处于一个贫K+的环境, 研究区煤类以贫煤— 无烟煤为主, 煤化作用温度高达150 ℃以上, 煤中的有机氮如吡啶、吡唑等通过热氨化作用以NH3形式释放出来, 并以N的方式进入到孔隙流体中, 导致地层处于一个相对富N贫K+的环境, N替代K+参与成岩作用与高岭石反应最终形成铵伊利石。Sucha等(1998)在300 ℃的条件下用高岭石和N合成出铵伊利石, 也从实验方面证明了高岭石是可以转化为铵伊利石的。

6 结论

1)研究区15号煤夹矸和煤低温灰中均含有大量的铵伊利石, 其含量在21%~74%。

2)X射线衍射曲线中d(001)=1.026~1.032 nm, 以及红外光谱中1428.37~1431.99 cm-1处的N变形振动吸收峰, 是铵伊利石的重要鉴定特征。

3)热重— 热流— 红外光谱同步分析表明, 铵伊利石矿物晶格中N加热逸出的温度在450~700, ℃, 且在559 ℃时晶体破坏及氨气释放速率达到最大。

4)研究区铵伊利石是成岩作用过程中(成岩温度大于150 ℃), 在富N、贫K+的环境中由高岭石转化而来。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梁绍暹, 刘钦甫, 于常亮, . 2005. 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西部含铵伊利石—黏土岩夹矸的研究[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2(4): 59-65. [文内引用:1]
[2] 梁绍暹. 1996. 阳泉三矿3#和12#煤层黏土岩夹矸物质组成的再研究[J].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 14(4): 313-320. [文内引用:1]
[3] 刘钦甫, 张鹏飞, 丁述理. 1996. 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中的铵伊利石[J]. 科学通报, 41(8): 717-719. [文内引用:1]
[4] 刘钦甫, 张鹏飞. 1997. 华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物质组成和成矿机理研究[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39-42. [文内引用:2]
[5] 罗泰义, 高振敏. 1994 a. 固定铵的矿物学研究[J]. 矿物学报, 14(4): 404-407. [文内引用:1]
[6] 罗泰义, 高振敏. 1994 b. 岩矿中固定铵的化学分析[J]. 科学通报, 39(1): 54-57. [文内引用:1]
[7] 罗泰义, 高振敏. 1995. 岩矿中固定铵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J]. 矿物学报, 15(3): 328-331. [文内引用:1]
[8] 罗泰义, 高振敏. 1996. 成矿流体中铵(氨)的地球化学意义[J]. 地质地球化学, 2: 98-102. [文内引用:1]
[9] Higashi S. 1982. Tobelite, a new ammonium dicotahedral minca[J]. Mineralogical Journal, 3: 138-146. [文内引用:1]
[10] Juster T C, Brown N P E, Bailey S W. 1987. NH4-bearing illite in very low grade metamorphic rocks assoiated with coal, northeastern Pennsylvania[J]. American Mineralogist, 72(5, 6): 555-565. [文内引用:1]
[11] Sucha V, Elsass F, Eberld D l. 1998.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ammonium illite[J]. American Mineralogist, 83(1, 2): 58-67. [文内引用:1]
[12] Williams L B, Wilcoxon B R, Ferrell R E, et al. 1992. Diagenesis of ammonium during hydrocarbon maturation and migration, Wilcox Group, Louisiana, USA[J]. Appl. Geochem. , 7: 123-134. [文内引用:1]
[13] Wilson P N, Parry W T, Nash W P. 1992. Characterization of hydrothermal tobelitic veins from black shale, Oquirrh Mountains, Utah[J]. Clays and Clay Minerals, 40: 405-420.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