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周勇,男,1984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储集层地质学及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电话:010-89732217;E-mail:wszy1985@yahoo.cn。
胶莱盆地为中生代残留盆地,受郯庐断裂带、牟—即断裂带活动的影响,盆地南部、东北部地震活动强烈,发育一系列与地震作用有关的地震事件沉积构造。利用大量的岩心、野外露头资料,在胶莱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莱阳组砂泥质沉积物中可识别出两大类地震事件沉积构造: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液化变形构造、拉伸变形构造、挤压变形构造)和硬岩层脆性变形构造,共计 9小类,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盆地东部的牟—即断裂带是一条重要的控盆边界断裂带,在莱阳组沉积时期以 NW-SE向伸展构造活动为主,致使盆地东北部地震活动频发,盆地内早期沉积的莱阳组以普遍发育震积岩为特征,且以软沉积物液化变形为主,反映地震强度为 5<M s<8。地震活动使岩层产生大量的微裂缝,裂缝沟通了原有的孔隙,使渗透率大幅度增加。震积岩的发现可以合理解释研究区水南段泥岩中浊积岩的触发机制为地震作用,地震活动诱发形成的震浊积体易形成岩性圈闭,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领域。
About the first author:Zhou Yong,born in 1984,is a Ph.D.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ng)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of sedimentology,reservoir geolog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Tel: 010-89732217.E-mail:wszy1985@yahoo.cn.
The Jiaolai Basin is a Mesozoic residual basin.The southern and northeastern parts of the basin were intensively affected by Tanlu and Mou-Ji Faults in the Cretaceous,and several types of deformational structures that are interpreted as seismites were formed.Based on core and outcrop observation,two types of sedimentary structures formed by seismic events were observed,including deformation structures of soft-sediments(liquefied deformation structure,stretch deformation structure,stress deformation structure)and hard rock.These sedimentary structures can be subdivided into 9 subclasses,and their genetic mechanisms were analyzed.The Mou-Ji Fault is a main fault which controlled the formation of the Jiaolai Basin,and stretched with NW-SE direction in Laiyang Formation depositional period,which caused frequent earthquake in the northeastern Jiaolai Basin.As a result,seismites were formed and were dominated by liquefied deformation of soft-sediments,which demonstrated the earthquake intensity was 5< Ms<8.A large number of micro-fractures in rocks were formed due to the earthquake,and the pores were connected by micro-fractures,which finally increased the permeability of rocks.The trigger mechanism of turbidite of the Shuinan Member can be explained as earthquake according to the discovery of seismites.Seismo-turbidites can be preserved as diagenetic traps because of dissolution caused by organic acids,whi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field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震积岩以其自身独特的鉴别标志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沉积岩, 而且在古地震灾变的识别、灾变事件沉积的研究及古构造地理环境的恢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现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陆续在河流相、湖泊相(袁静, 2004)与海相(乔秀夫等, 1994, 1997, 2001, 2008; 乔秀夫和高林志, 1999, 2007; 乔秀夫, 2002)地层中发现了不同类型的震积岩; (2)对地震灾变突发过程进行研究, 提出了碳酸盐岩液化序列、地震— 海啸序列、陆相断陷湖盆碎屑岩地震序列等一系列成果(宋天锐, 1988; 乔秀夫等, 1994, 1997, 2001; 杜远生等, 2001; 彭阳等, 2001; 段吉业等, 2002; 杨剑萍等, 2004, 2008; 袁静, 2004; 魏垂高等, 2007); (3)探讨了震积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及构造意义(Plaziat et al., 1988; 杜远生等, 2001; 田洪水等, 2003; 张琴等, 2003; 殷秀兰和杨天南, 2005); (4)通过实验模拟了软沉积物变形(冯先岳, 1989; 鄢继华等, 2007, 2009); (5)认为震积岩可以作为潜在的储集层, 成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郭建华等, 1999; 陈世悦等, 2003; 杨剑萍等, 2008; 石亚军, 2009)。
胶莱盆地为中生代残留盆地, 受白垩纪郯庐断裂带、牟— 即断裂带活动的影响, 盆地南部、东北部地震活动强烈, 发育一系列与地震作用有关的地震事件沉积构造。胶莱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莱阳组野外露头、岩心资料丰富, 已钻探的8口取心井均为全井段取心, 为识别古地震记录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胶莱盆地东北部莱阳组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 在莱阳组砂泥质沉积物中共识别出两大类地震事件沉积构造: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液化变形构造、拉伸变形构造、挤压变形构造)和硬岩层脆性变形构造, 共计9小类, 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分析了震积岩的构造意义, 并探讨了地震活动对油气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为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领域。
胶莱盆地位于鲁东隆起区中部即胶北隆起和胶南隆起之间, 为北东向延伸的晚中生代残留盆地, 整体呈菱形展布。盆地内划分为6个次级构造单元:诸城凹陷、柴沟地垒、高密凹陷、大野头凸起、莱阳凹陷、牟— 即断裂带。研究区位于胶莱盆地东北部, 主要包括莱阳凹陷、大野头凸起、高密凹陷北部和牟— 即断裂带北段(图 1)。从野外露头来看, 莱阳组震积岩多发育在牟— 即断裂带及盆地东北部临近牟— 即断裂带的凹陷区内。
盆地内白垩系分为:下白垩统莱阳组、青山组和上白垩统王氏组。其中莱阳组是该区油气勘探的目的层, 以山麓— 河湖相碎屑沉积为主, 夹白云质页岩和少量火山碎屑岩, 自下而上划分为6个段:逍仙庄段、止凤庄段、马耳山段、水南段、龙旺庄段和曲格庄段(陆克政和戴俊生, 1994)(表1)。研究区内震积岩主要发育在水南段, 水南段为一套深湖— 半深湖沉积, 岩性以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 夹有浅灰色微晶灰岩及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 另外在龙旺庄段下部细粒沉积中也见有震积岩发育(图 2)。
从姜浅4井震积岩发育特征来看, 在水南段约500 m的井深范围内可识别出9个地震事件沉积层(图 2), 表明水南段沉积期盆地处于强烈的构造活动阶段, 地震频发, 多个地震事件沉积层的出现也反映了当时构造活动的间歇性与频发性。
1)液化砂岩脉。在胶莱盆地东北部各取心井中均发现了粉细砂岩脉体 (图 3-A, 3-B, 3-C, 3-D), 这是胶莱盆地最常见的震积构造。在岩心纵剖面上进行观察, 砂岩脉多呈不规则脉状、板状或蠕虫状, 与层面垂直或斜交, 中部膨大而两端相对尖细, 并穿刺纹层使之弯曲成背形(上端)与向形(下端) (图 3-B), 在岩心横断面上进行观察, 脉体一般呈平直或稍弯曲的“ 一” 字形, 有时可见分叉现象 (图 3-E), 在野外可见到“ 网状” 砂岩脉 (图 3-F)。
A— 粉细砂岩脉体, 姜浅4井, 井深235.45 m; B— 砂岩脉体向围岩层内上方和下方两个相反的方向液化, 并消失在脉体两端的围岩中, 莱孔1井, 井深162.1 m; C— 液化砂岩脉沿先期存在的裂缝向下侵位, 姜浅2井, 井深170 m; D— 液化砂岩脉, 莱孔1井, 井深6.66 m; E— 岩心横断面显示液化砂岩脉相互交叉, 莱孔1井, 井深6.66 m; F— 网状砂岩脉, 层面上显示砂岩脉体呈网状交错, 层面之下为液化砂岩层, 层面之上为泥岩层, 地点:朱宅村; 岩心直径为10 cm
脉体的形成与砂岩层的液化作用有关, 主要受地震活动触发, 由于强地震引起的剪切力促使未固结沉积物中的砂粒滑移改变排列状态, 使应力由砂骨架转移至孔隙水, 引起超孔隙水压力, 水与砂粒混合体在层内运动, 形成泄水脉(乔秀夫等, 2001)。Rodriguez等(2000)研究西班牙东南地区中新统古地震记录时, 认为在剖面上脉体侵入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脉体垂直向上运动切穿上覆纹层, 并使上覆围岩纹层向上弯曲, 砂质来源于下伏液化砂岩层(图 4-A); 二是液化的砂质脉体侧向流动, 泥砂颗粒的液化脉除向上移动外, 由于受到上部及四周压力, 迫使泥沙向压力小的下方移动, 导致液化脉同时向岩层内上方及下方两个相反的方向液化, 最终消失在脉体两端的围岩中, 脉体在穿切围岩时可造成围岩纹层随之向上、下两个方向弯曲 (图 3-B, 4-B), 其中垂直向上液化作用占有主导地位。
A— 脉体垂直向上运动切穿上覆纹层, 并使上覆围岩纹层向上弯曲, 砂质来源于下伏液化砂岩层, 脉体走向沿NW-SE方向; B— 液化的砂质脉体侧向流动, 脉体走向沿NE-SW方向, 其中垂直向上液化作用占有主导地位; σ MAX— 平面上应力椭圆的长轴方向
2)枕状构造。在莱孔2井及野外露头见有枕状构造发育(图 5), 是砂层中一组呈“ 凹” 形弯曲的变形沉积体, 它的原始层平行于枕状体的底面。枕状构造的形成也是沉积物液化的结果, 是砂层在原地被下伏液化层向上穿刺侵位形成。当下伏强液化砂向上覆弱液化砂层流动底辟穿刺时, 弱液化砂层的原始纹层沿向上流动的方向牵引弯曲, 在原地固定位置形成枕状构造, 而下伏强液化层则形成很窄的背形, 在一个层内是沿岩层走向呈向形和背形间隔出现(Rodriguez et al., 2000)。
3)震积球— 枕状构造。在姜浅2、姜浅3、姜浅4、莱浅2和莱孔1井及野外露头资料中, 发现了大量球— 枕状构造,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球— 枕体的大小从岩心中的几毫米到野外露头的几十厘米不等, 由于沉积物粒度细且饱含水, 在震动下沉的过程中可发生塑性变形而呈不规则的块状、球状、枕状、拖曳拉长状及其他各种变形形状(图 6, 图7)。
球— 枕状构造一般是由于强地震剪切力诱发沉积物液化, 而上、下相邻的沉积物存在较大的密度差, 地震液化作用结束后, 沉积物体积收缩, 在震动和重力的作用下上覆的粗颗粒沉积物发生断裂、解体(乔秀夫和李海兵, 2008), 形成大小不一的砂块向下伏强液化的细粒软沉积物中沉陷而成, 多见于水南段中。球— 枕体常与负载构造伴生 (图 7-E), 而枕状构造则与液化砂岩脉伴生(图 5)。
4)负载— 火焰状构造。在姜浅4、莱参1、莱孔2和莱浅2井及野外露头均有发育 (图 8), 是在地震作用下, 上覆刚性或者塑性岩层产生断裂或者揉皱而向下伏的泥岩层沉陷, 致使下伏泥岩呈“ 火焰状” 向上覆砂岩层侵入, 形成负载— 火焰状构造。Anketell等(1970)将负载— 火焰状构造的形成归因于相邻层动力粘滞系数的不同, 下层的动力粘滞系数明显小于上层的粘滞系数, 所以在震动作用下细粒沉积物底辟侵入形成火焰状构造。
5)液化卷曲变形构造。野外露头常见到各种类型的液化卷曲变形构造(图 9), 主要表现为薄层泥岩和砂质泥岩在层内发生明显褶曲, 而上、下岩层中的纹理保持不变。卷曲变形构造形态多样, 但多为层内液化变形, 不遵循力学机制, 无固定规律, 褶曲规模较小, 轴面及枢纽的方向不定, 纹层连续弯曲很少错断, 一般厚度为几厘米。液化卷曲变形进一步可发展为液化角砾岩, 液化作用高潮时, 岩层被撕裂在岩层内原地破碎形成角砾岩, 角砾具可拼性(乔秀夫等, 2001)。
2.1.2 拉伸变形构造— — 串珠状构造
在莱参1井和姜浅4井发育有串珠状构造(图 10)。串珠状构造由地震作用下软沉积物发生层内变形形成, 薄层软沉积层在拉伸应力作用下被拉伸变薄甚至被撕断, 其形状与香肠构造相似(Knaust, 2002)。串珠状构造被撕断后常呈小型透镜体沿层内分布, 透镜体的两端变薄。
2.1.3 软沉积物挤压变形构造— — 微褶皱层理
莱孔1井141.1 m及莱孔2井151.65 m发育有微褶皱层理(图 10-D, 10-E), 褶曲大小为10 cm, 褶曲层厚度约为10 cm。微褶皱纹理一般局限于地震扰动层之内, 一般形态不规则、不协调, 定向性差, 以尺度小区别于后期构造形成的褶皱变形。地震微褶皱纹理常见的单个褶曲大小为1~20 cm, 多为1~5 cm, 褶曲层厚度多小于1 m, 常见20 cm左右。
2.2.1 阶梯状断层
在莱浅2井和姜浅4井中发现了许多阶梯状断层(图 11-A, 11-B, 11-C, 11-D, 11-E), 是沉积地层在震动液化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较小规模的断层, 限于层内发育, 以张性断裂为主, 断距一般为3~6 mm, 断面总长度为2~3 cm, 倾角较陡, 断层平行排列呈阶梯状, 一般消失在上下围岩中。在姜浅4井见有“ 微地垒” 构造(图 11-C)。
2.2.2 地裂缝
野外露头见地裂缝发育。地裂缝多发育在砂岩或砂岩夹薄层泥岩中, 产状垂直于层面, 可贯穿夹层, 但不穿越上下岩层(图 11-F, 11-G)。认为是地震后砂层在重新固结过程中, 伴随地面下沉而产生地裂缝, 是沉积层震动和液化作用的共同结果。
A、B— 阶梯状微断层, 以张性断裂为主, 平行排列呈阶梯状, 断距较小, 约0.2 cm, 断层消失在上下围岩中, 姜浅2井, 井深422.6 m; C— 由微断裂形成的微地垒构造, 姜浅4井, 615.36 m; D、E— 阶梯状微断层, 现象同A、B, 姜浅4井, 井深分别为243.03 m和708.43 m; F— 地裂缝, 发育在泥岩与钙质砂岩互层中, 产状垂直于层面, 可贯穿夹层, 但不穿越上下岩层, 地点:溪聚村西南; G— 页岩与粉细砂岩互层中的同震节理, 裂缝产状近直立, 地点:水南村; 岩心直径为10 cm
震积岩的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古地震带的活动期次和强度, 恢复古构造活动性, 也有助于了解盆地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机制。现代沉积盆地中震积岩的研究揭示, 地震活动与断块边界的活动断层有密切关系, 因而, 沉积地层中保留的震积岩清晰地记录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地震活动历史, 表明当时的沉积盆地处于一个构造活动区(宋天锐, 1988; 乔秀夫等, 1994, 1997, 2001; 乔秀夫, 2002; 乔秀夫和李海兵, 2009)。由地震造成的震积岩大都与当时的伸展构造、特别是与次一级断块边界的活动性正断层有关(殷秀兰, 2005)。
从野外露头来看, 莱阳组震积岩多发育在牟— 即断裂带及盆地东北部临近牟— 即断裂带的凹陷区内, 前人研究认为牟— 即断裂带是一条重要的控盆边界断裂带(陆克政和戴俊生, 1994; 戴俊生等, 1995; 翟慎德, 2003; 唐凤华等, 2006), 由4条大致互相平行、间距近于相等的断层组成。莱阳组沉积期(120 Ma左右), 牟— 即断裂带开始活动, 以NW-SE向伸展为主, 形成NE-SW向正断层, 伴随着郯庐断裂带大规模的左旋活动, 胶莱盆地进入拉分断陷阶段。在断裂带附近的莱阳组野外露头及取心井资料中共识别出9种地震事件沉积构造。统计的震积岩变形构造的方向与区域主应力方向(NW-SE向)一致, 表明伸展构造活动是诱发地震的主要原因。同时莱阳组沉积时期正是苏鲁超高压变质地块从中上地壳层次折返至地表的快速活动期, 并引发NW(W)-SE(E)方向的地壳伸展作用(杨天南, 2002), 研究区处于伸展— 裂解的构造环境之中, 致使断层附近地震频发, 早期莱阳组以普遍发育震积岩为特征。
地震活动影响沉积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震级达到一定程度(Ms> 5), 使饱和水的沉积物丧失抗剪切强度即液化; 另一种方式是地震活动产生裂缝, 然后液化沉积物沿裂缝侵入形成震积岩。有时一些难以液化的粗粒沉积物也可以沿裂缝侵入, 此时的震级更高(Ms> 8)(Rodriguez et al., 2000)。研究区所识别的震积岩构造类型很多, 但主要为第1种, 说明当时的地震活动频发, 与牟— 即断裂带处于活动早期有关, 构造活动强度不大。
3.2.1 地震活动产生微裂缝可改善储集物性
莱阳组震积岩一般发育于断裂活动期, 多处于牟— 即断裂带附近, 地震活动使岩层产生大量的微裂缝。从油气的储集角度看, 微裂缝把一些彼此互不连通的孤立孔隙联系起来, 形成良好的渗流网络(图 12-A)。尽管储集层孔隙度没有大幅度增加, 但能够极大地改善储集层渗透性, 使渗透率大幅度提高, 另外裂缝也可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 (图 12-B)。因此, 震积作用形成的震裂岩和震碎角砾岩是一种潜在的油气储集层, 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领域。
3.2.2 有助于合理解释研究区浊积岩的触发机制
在盆地东北部莱阳凹陷内靠近牟— 即断裂带的深湖区, 水南段暗色泥岩中发育有大量滑塌浊积岩, 如莱孔2井148.93 m岩心中具典型的粒序层理, 并伴生液化角砾(图 12-C)。笔者认为古地震是滑塌浊积岩形成的触发机制, 刚沉积不久处于塑性状态下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在地震的诱发下沿着地形坡度运移至深洼陷区沉积形成滑塌扇和浊积岩等砂体, 称之为“ 震浊积体(岩)” , 其运移过程中会发生沉积分异作用而形成粒序层理以及与重力流相关的变形构造。
震浊积岩是震积岩的间接产物, 与前述的原地震积岩相比, 震浊积体发育规模大, 运移距离远, 主要沉积在深洼陷区, 而软沉积物变形仅在原地发育, 变形表现形式与距震中的距离有关。一般而言, 同沉积断裂(阶梯状断层)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斜坡, 形成于地震作用的强震期; 液化变形构造主要发育在前缘斜坡坡脚, 形成于地震作用衰减早期; 液化砂岩脉主要发育于紧邻前缘斜坡的前三角洲, 形成于地震作用衰减晚期(图 13)
3.2.3 震浊积岩易形成岩性圈闭
水南段深湖区发育的震浊积体四周被暗色泥岩所包裹, 因此是油气有利的运移方向。一方面油气的注入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 另一方面水南段暗色泥岩生烃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直接进入浊积砂体中, 溶蚀孔隙发育, 进一步改善了发生地震的沉积物(岩)的储集物性, 加之保存条件好, 易形成砂岩透镜体圈闭(图 13)。因此震浊积岩是值得重视的油气储集层, 将成为油气储量增长的新亮点。
除此之外, 震积岩的提出还有助于重新认识、解释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成因, 正确解释和区分非震积成因岩石类型和沉积环境等有争议性的问题, 对于丰富和完善沉积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1)牟— 即断裂带莱阳组沉积时期NW-SE向伸展构造活动使得胶莱盆地东北部地震活动频发, 盆地内早期沉积的莱阳组以普遍发育震积岩为特征。
2)在莱阳组中发育两大类地震事件沉积构造: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液化变形构造、拉伸变形构造、挤压变形构造)和硬岩层脆性变形构造, 震积构造以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变主, 反映地震强度为5< Ms< 8。
3)地震活动使岩层产生大量的微裂缝, 裂缝沟通了原有的孔隙, 使渗透率大幅度提高。
4)震积岩的发现可以合理解释研究区水南段泥岩中浊积岩的触发机制为地震作用; 地震活动诱发形成的震浊积体易形成岩性圈闭, 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领域。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