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北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谢尚克, 汪正江, 王剑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82

第一作者简介:谢尚克,男,1986年生,硕士,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助理工程师,从事沉积地质与岩相古地理研究。E-mail: shangk86@163.com

摘要

黔东北地区上奥陶统出露宝塔组、临湘组、五峰组和观音桥组。根据沉积物、沉积相特征变化,将黔东北地区上奥陶统划分为有障壁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无障壁碳酸盐岩缓坡沉积和浅海陆棚沉积。板块构造运动在晚奥陶世开始变得剧烈,黔东北大部分地区因华夏板块挤压而隆起。宝塔期,黔东北地区发育碳酸盐岩缓坡模式,碳酸盐岩台地逐渐淹没,形成由古隆起—潮坪到碳酸盐岩缓坡过渡的岩相古地理格局;从临湘期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结束,板块作用使得隆起区进一步扩大;五峰期,黔中—武陵古隆起、川中古隆起较前期更为扩大,海域面积明显缩小,扬子海域为古隆起所包围的半局限—局限浅海环境,黑色页岩占据研究区的绝大部分地区。黔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岩系是中上扬子地区重要的生油岩系。

关键词: 黔东北地区; 晚奥陶世; 构造运动; 碳酸盐岩缓坡; 岩相古地理
中图分类号:P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1)05-0539-11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of the Late Ordovician in nor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Xie Shangke, Wang Zhengjiang, Wang Jian
Chengdu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Chengdu 610082,Sichuan

About the first author:Xie Shangke,born in 1986,is an assistant engineer in Chengdu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and is engaged in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E-mail: shangk86@163.com.

Abstract

hou can be divided into barrier carbonate platform,non-barrier carbonate ramp and shallow marine shelf according to the sediment and sedimentary facies changes.Plate tectonics became intensive in the Late Ordovician,most areas uplifted due to the squeeze and compression of the Cathaysia Plate.Carbonate ramp was developed in the Baota Age and the carbonate platform was gradually drowned. The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ic framework changed from the paleouplift-tidal flat to carbonate ramp.The carbonate platform terminated since the Linxiang Age,and the plate movement made the uplifting area expanded;The Qianzhong-Wuling paleouplift and Chuanzhong paleouplift was more expanded during the Wufeng Age,and most sea are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Yangtze marine area became a semi-limited-limited shallow sea surrounded by paleouplifts,and black shale occupied most region of the study area. Black shale series of the Wufeng and Longmaxi Formations is an important oil-producing rock of the Upper and Middle Yangtze Area.

Key words: nor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Late Ordovician; tectonic movement; carbonate rock ramp;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1 概述

中国南方奥陶系的盆地性质及其演化, 是地质学家历年来研究的重点。奥陶纪是构造活动相当活跃的时期(罗志立, 1979; 刘特民, 1987; 戎嘉余和陈旭, 1987; 刘宝珺等, 1993; 许效松等, 1996; 冯增昭等, 2001a, 2001b, 2004; 梅冥相等, 2005)。多年以来, 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过大量的相关研究工作, 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建立了生物地层对比标志, 特别是牙形石和笔石带的建立, 为中上扬子地区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安太庠, 1987; Chen et al., 2000)。扬子隆后盆地发育于克拉通基底和中上寒武统与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台地基础之上, 在隆后盆地表现为“ 掀斜效应” , 造就中上扬子地区晚奥陶世浅海深水的构造— 沉积空间(刘宝珺等, 1993; 许效松等, 2001; 陈洪德等, 2007)。

华南在奥陶纪位于冈瓦纳大陆西北缘, 与波罗的板块、滇缅马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等同处中低纬度地区(Fortey and Cocks, 2003), 奥陶纪大部分时间处于温室期, 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洋生态域扩展, 生物分异度提高(Barnes et al., 1996; 张元动和陈旭, 2008; 张元动等, 2009)。特别是在奥陶纪— 志留纪之交, 扬子板块发生了各类地质事件, 其中有火山活动(苏文博等, 2002; 胡艳华等, 2009), 地球化学异常(王传尚等, 2002; Stig M Bergstrom and Chen, 2009), 冰期与古气候变化(戎嘉余和陈旭, 1987; 李越等, 2008)和生物灭绝事件(严德天等, 2009)。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人系统地对黔东北地区进行过详细的沉积相与岩相古地理研究, 而沉积相分析是恢复沉积古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沉积体系的特征及发育过程则反映了盆地的构造性质及其演化历史。笔者在沉积序列、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黔东北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黔东北地区夹于中上扬子地区北东向的一级古断裂石门— 慈利— 张家界— 松桃断裂带和北东向的二级古断裂华蓥山断裂带之间。石门— 慈利— 张家界— 松桃断裂带中元古代以来长期活动, 断裂带两侧地层岩性、沉积厚度变化大。文中的研究区范围包括贵州省东北部、重庆市东南部、湖北省西南部和湖南省西北部(图1)。

图1 黔东北地区地理位置Fig.1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nor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2 地层类型及沉积序列特征

华南上奥陶统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宝塔组、临湘组、五峰组和观音桥组。年代地层“ 桑比阶” 下限划在Nemagraptus gracilis笔石带之上, 与研究区“ 宝塔组” 下限基本一致; “ 凯迪阶” 早期上限与“ 临湘组” 上限基本一致, 临湘组的三叶虫Nankinolithus带为常见特征之一; 其上即以笔石页岩为特征的“ 五峰组” ; 奥陶系顶的“ 赫南特阶” 以富含全球性的Hirnantia-Dalmanitina动物群为特征, 以 N.persculptus笔石带为顶界, 是含灰岩、泥质灰岩的观音桥组。

表1是黔东北地区上奥陶统地层划分表, 总结归纳了黔东北地区上奥陶统岩石地层类型, 主要有5大类:綦江— 秀山型、湄潭— 桐梓型、铜仁— 怀化型、咸丰— 张家界型和宜昌— 五峰型。

表1 黔东北地区上奥陶统地层划分(生物分带引自陈旭和Stig M Bergstrom, 2008; Yan等, 2010) Table 1 Stratigraphic division of the Upper Ordovician in nor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biozone from Chen and Stig M Bergstrom, 2008; Yan et al)

笔者于2009年5— 6月份和2010年7— 9月份两次对黔东北相关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 通过实测剖面和资料点的收集, 分别从东向西、从南到北、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研究了黔东北地区上奥陶统地层沉积序列。

从岳池溪口、道真平胜、沿河甘溪到秀山溶溪和来凤三堡岭的横向的沉积柱状对比图(图2)显示, 岳池溪口五峰组发育页岩和硅质岩5.0 m、观音桥组发育生物碎屑灰岩0.6 m; 道真平胜五峰组发育页岩和粉砂质碳质页岩6.83 m、观音桥组发育灰质白云岩0.51 m; 沿河甘溪五峰组发育灰色页岩夹硅质钙质页岩5.6 m; 秀山溶溪五峰组发育碳质粉砂质页岩、粉砂岩6.22 m; 来凤三堡岭五峰组发育页岩、硅质页岩4.77 m。从西向东, 宝塔组、观音桥组厚度逐渐减薄, 在沿河、秀山和来凤等地, 观音桥组逐渐尖灭。

从綦江观音桥、桐梓红花园、湄潭兴隆场到镇远齐家坝和铜仁来龙山的纵向的沉积柱状图(图3)显示, 綦江观音桥发育宝塔组龟裂纹灰岩8.1 m; 桐梓红花园发育宝塔组灰色龟裂纹灰岩36.9 m; 湄潭兴隆场发育宝塔组紫红色厚层龟裂纹灰岩30.1 m, 缺失临湘组和五峰组, 与志留系平行不整合接触; 镇远齐家坝十字铺组顶部发育页岩, 缺失上奥陶统; 铜仁来龙山发育宝塔组灰色、紫红色厚层龟裂纹灰岩80.8 m, 临湘组发育泥质瘤状灰岩, 缺失五峰组和临湘组上部地层。隆起剥蚀区由镇远齐家坝推进到湄潭兴隆场附近, 可见, 黔中隆起是由南向北推进的, 黔中隆起确实影响了黔东北地区的岩石地层沉积。

图2 黔东北地区上奥陶统横向对比Fig.2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the Upper Ordovician in nor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图3 黔东北地区上奥陶统纵向对比Fig.3 Vertical comparison of the Upper Ordovician in nor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3 沉积相与古环境分析

岩相古地理工作目的在于重塑沉积环境, 了解沉积盆地演化史及构造发育史, 总结盆地演化各地质时期的海陆变迁、气候变化、沉积区与剥蚀区的古地理特征。黔东北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工作, 是在前人地层学、岩石学和岩相古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 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 以单因素综合作图法为依据(冯增昭等, 2001a), 收集和实测一些基本剖面, 在把握扬子地区的古陆(康滇陆和华夏陆)、台地(扬子台地和东南台地)、盆地(江南盆地)、斜坡(江南盆地和扬子台地之间的斜坡)等主要古地理单元基础上, 运用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的主体思想(刘宝珺等, 1993), 研究晚奥陶世古地理环境。

单因素分析:厚度等值线为零的地区是沉积零区, 为古陆隆起区, 如川中隆起、黔中— 武陵隆起; 深水页岩含量大于50%的为页岩盆地, 如五峰期的扬子页岩盆地; 宝塔期研究区大部分为碳酸盐岩台地; 浅水碳酸盐岩颗粒含量大于30%的定为浅滩, 如南川道真浅滩等地。

通过对黔东北地区30多个地层剖面点的调查研究, 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根据沉积物、沉积相特征的变化, 将黔东北地区划分为有障壁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无障壁碳酸盐岩缓坡沉积和浅海陆棚沉积。

3.1 无障壁碳酸盐岩缓坡沉积

黔东北地区于宝塔期和临湘期发育无障壁碳酸岩缓坡沉积, 主要产出层位为宝塔组和临湘组, 地层在研究区内广泛分布, 以浅灰色— 紫红色“ 龟裂纹” 灰岩沉积为典型特征。图4是特殊的“ 碳酸盐岩缓坡” 的沉积模式图。以黔东北地区广泛出露的宝塔组为代表, 綦江— 南川— 武隆— 彭水以南至桐梓— 思南— 秀山, 向东至酉阳— 咸丰— 恩施一线, 为中上扬子北缘碳酸盐岩缓坡沉积, 酉阳— 咸丰— 恩施以东地区则为浅海陆棚沉积, 泥页岩发育。

宝塔组在整个研究区广泛分布, 岩性稳定。作者认为, 这样大面积广泛而稳定分布的岩性正是对研究区沉积环境相对“ 单调性” 的反映。在经历 “ 大坪阶— 达瑞威尔阶” 碎屑岩对原有的镶边碳酸盐岩台地的“ 掩埋和填平补齐” 之后(刘宝珺等, 1993; 许效松等, 1996), 碳酸盐岩缓坡整体处于深水浅海的环境, 某些局部地区海水若较浅, 则沉积页岩夹层甚至发育瘤状灰岩, 如鄂渝交界的保靖、建始等地; 而道真、武隆等地的海水相对更浅, 甚至形成规模不大的生物滩相, 其性质类似于“ 台内浅滩” , 总体为典型的浅海陆棚相环境, 大致以巫山— 恩施— 咸丰— 花垣一线为界, 东侧瘤状灰岩明显增多, 向东南方向灰岩组分则逐渐减少, 比较清楚地指示了缓坡的海水变深方向。

3.2 陆棚沉积

3.2.1 深水陆棚

深水陆棚主要发育于上奥陶统五峰组、观音桥组, 在黔东北地区, 五峰组具有特征的岩性, 即产笔石的页岩、硅质页岩、碳质页岩和粉砂质页岩, 多呈板状, 一般夹多层薄层钾质脱斑岩, 为深水陆棚环境(图5)。硅质岩中含丰富的放射虫, 属深水环境沉积, 炭质页岩、硅质页岩中见钾质斑脱岩夹层, 镜下观察见火山玻屑。在綦江等地沉积页岩、硅质页岩和硅质岩, 因沉积盆地补偿不足, 又称为饥饿盆地。

3.2.2 浅水陆棚

浅水陆棚主要发育于上奥陶统观音桥组, 观音桥组发育泥灰岩, 产特征的赫南特阶动物群, 一般认为是海水较浅的浅水陆棚环境( 图6), 其生物特征可能与当时存在的全球性冰期有关(李越等, 2008)。

研究区西北缘主要发育粉砂质页岩和粉砂质泥岩, 黔东北地区北部的川中— 鄂北地区, 观音桥组分布较为稳定。观音桥组泥灰岩一般作为浅水标志, 厚度较薄或呈透镜状; 在黔北— 湘北存在一个呈东西向的区域, 沉积厚度一般小于5.0 m, 缺失观音桥组, 该区域代表了局限浅海中的深水区; 同时, 该水体较深区域南侧为古隆起区, 因此属于隆后盆地, 这与都匀运动所造成的挤压背景有关, 研究区浅海陆棚可能存在由南向北逐渐变浅的趋势。

3.3 古隆起

古隆起是沉积盆地内常见的构造现象, 它的形成与分布直接控制着沉积相带的展布和物源供给, 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中晚奥陶世起, 南方的构造运动开始变得剧烈, 大部分地区因华夏板块的挤压作用而抬升隆起。该时期主要发育川中、黔中— 武陵等隆起。

图4 黔东北地区宝塔期碳酸盐岩缓坡沉积模式Fig.4 Sedimentary model of carbonate rock ramp of Baota Age in nor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图5 黔东北地区五峰组深水陆棚沉积Fig.5 Deep water shelf deposit of the Wufeng Formation in nor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图6 黔东北地区五峰组浅水陆棚沉积Fig.6 Shallow water shelf deposit of the Wufeng Formation in nor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图7 黔东北地区宝塔期古地理图Fig.7 Palaeogeography map of the Baota period Age in nor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川中和黔中— 武陵隆起区的沉积与剥蚀势必影响黔东北地区地层的沉积。从地层情况看, 川北地区普遍缺失上寒武统— 下奥陶统。綦江— 南川— 武隆— 彭水以北, 至合川— 邻水— 垫江一线, 沉积相展布连续, 围绕“ 川中隆起” 的周缘发育潮坪相沉积。川中古隆起是一个具有一定继承性的隆起, 主要为东西向, 由乐山— 龙女寺古隆起和龙门山古隆起组成(四川省地质矿产局, 1991), 川中地区大湾组为页岩夹砂岩沉积, 宝塔组和临湘组分别为淹没台地相的龟裂纹灰岩和瘤状灰岩, 说明晚奥陶世川中隆起区有扩大上升的趋势。

位于贵州中部和北部的黔中隆起, 南北为黔南坳陷和滇黔北部坳陷所夹, 该隆起的出现控制了当时黔中地区的古地理、古构造格局, 进而控制着这段时期地层的垂直发育序列和横向展布情况。奥陶纪末的都匀运动表现为大面积的抬升, 在凯里、麻江和镇远以南缺失中上奥陶统(贵州省地质矿产局, 1987), 金沙— 遵义— 湄潭— 镇远一带, 受“ 黔中隆起” 影响, 由南至北出现古陆隆起— 潮坪— 浅水陆棚— 深水陆棚的展布格局。

4 岩相古地理分析

“ 将今论古” 是古地理研究的重要思路。构造活动控制着海陆的分布轮廓, 也形成了古地理的基本格局。作者严格遵循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的原则(刘宝珺等, 1993), 在野外地质考察和室内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主要是黔东北地区重点剖面点的调查研究),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建立了一维地层剖面沉积序列和二维跨区沉积层序对比图, 并编制了单因素平面图, 最后恢复了重点时期岩相古地理图。

4.1 宝塔期古地理

宝塔期, 川中隆起、黔中隆起等构造单元进一步扩大, 控制着黔东北地区总体的古地理格局, 继承“ 大坪阶— 达瑞威尔阶” 由西北向东南变深、相带北东向延伸的格局(许效松等, 1996), 并形成了由古陆— 混积潮坪到碳酸盐岩缓坡过渡的体系。

古地理格局:该期的古地理格局是2个隆起、1个碳酸盐岩缓坡和1个台缘礁滩(图7)。在桑比阶早期, 贵阳— 长顺— 镇宁一带是剥蚀区, 没有接受沉积, 黔北地区受“ 黔中隆起” 影响, 镇远齐家坝一线以北因剥蚀和物源供给, 沿隆起带周缘发育面状展布的潮坪相环境, 自金沙— 遵义— 瓮安至铜仁一线以南缺失上奥陶统, 湄潭— 石阡— 思南至松桃沉积泥质灰岩, 在古丈红石林等地出现紫红色灰岩夹页岩沉积。在黔北地区, “ 黔中隆起” 周缘潮坪带向北海水变深, 发育碳酸盐岩缓坡。

“ 川中隆起” 及其周缘潮坪带, 仅在道真— 武隆等地发育“ 浅滩” , 在岳池— 合川南侧一线从潮坪环境向东南进入碳酸盐岩缓坡区, 在道真— 武隆等地, 发育生物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具明显的浅滩环境特征, 推测为台缘礁滩, 海水能量较高。

碳酸盐岩缓坡夹于两个隆起区及周缘潮坪带之间, 向东至石门— 慈利— 张家界断裂一线广泛展布, 占中上扬子地区70%的面积。碳酸盐岩缓坡总体上呈西浅东深格局, 向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变深, 向北东至建始— 宜昌— 荆门一带, 进入以瘤状灰岩、页岩为代表的“ 陆架” 环境, 其特征近似于“ 浅水缓坡” 向“ 深水缓坡” 过渡, 两者均以灰岩沉积为主; 东南至张家界— 慈利— 石门一线缓坡明显变深。

该时期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不断挤压靠拢, 黔东北地区在宝塔期为挤压收缩的构造背景。隆起区的进一步扩大, 必将进一步加大“ 掀斜效应” (许效松等, 1996), 从而导致相对海平面持续上升, 沉积水体加深。是一种特殊的浅海深水的“ 碳酸盐岩缓坡” 格局, 随着碳酸盐岩台地逐渐被淹没, 扬子地区结束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阶段。

4.2 临湘期古地理

临湘期, 川东、湘西北以及鄂西地区普遍发育临湘组, 以酉阳、永顺和秀山等地为代表, 主要为浅灰色— 灰绿色泥晶灰岩、瘤状泥灰岩, 常见灰岩透镜体; 与临湘组同期异相的涧草沟组则普遍发育于黔北等地区, 以桐梓和沿河等地为代表, 主要岩石特征为灰黑色泥晶灰岩夹泥页岩。相对而言, 临湘组比涧草沟组的灰岩成分更多, 泥页岩偏少。临湘组、涧草沟组和黄泥岗组岩性均以泥晶灰岩、泥灰岩与页岩的交替沉积为主, 表现出与下伏“ 宝塔组” 灰岩与上覆“ 五峰组” 页岩之间截然不同的岩性特征。

古地理格局:该期的古地理格局是2个隆起和1个碳酸盐岩缓坡。岩相古地理主要继承宝塔期的基本格架。黔东北地区, 临湘期受“ 黔中隆起” 影响进一步扩大, 桐梓、石阡和铜仁等地开始缺失临湘组沉积, 桐梓— 凤冈— 思南至秀山主要沉积泥质灰岩, 古丈红石林等地出现紫红色瘤状灰岩沉积, 沿隆起带周缘呈面状展布的潮坪相比前期有所扩大。

“ 川中隆起” 及其东南缘潮坪带, 在岳池— 合川南侧一线从潮坪环境向东南直接进入碳酸盐缓坡区, 碳酸盐缓坡夹于两个隆起区及其周缘潮坪带之间, 在川黔— 鄂湘交界地区广泛展布, 占据黔东北绝大部分地区(图8)。

临湘期是上扬子区沉积构造转换的关键时期, 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构造挤压开始加速, 隆起区进一步扩大, 碳酸盐岩淹没台地相进入结束阶段, 临湘期后期黔东北地区进入页岩盆地环境。

图8 黔东北地区临湘期古地理图Fig.8 Palaeogeography map of the Linxiang Age in nor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4.3 五峰期古地理

五峰期, 黑色页岩盆地占据扬子区的绝大部分地区, 岩石主要为黑色页岩、碳质页岩、硅质页岩和粉砂质页岩, 也有薄层硅质岩, 富含笔石, 厚度较薄, 一般为几米、十几米。在黔东北地区, 厚度一般仅数米, 是大面积的欠补偿的缺氧盆地。局部地区顶部发育观音桥组薄层介壳灰岩。

经过一个以宝塔组和临湘组泥质灰岩为特征的淹没台地阶段之后, 康滇古陆、黔中— 武陵古隆起及川中古隆起较前期扩大, 海域面积明显缩小, 扬子海域为古隆起所包围的半局限— 局限浅海环境, 主要岩性为五峰组页岩类沉积, 是深水盆地相沉积; 在古隆起周缘, 岩性总体变化不大, 含粉砂质成分增多, 属于海水相对较浅的潮坪相沉积。

通过古地理重建, 黔东北地区五峰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图9)表现为2个隆起和1个盆地。2个隆起为黔中— 武陵隆起(黔中— 滇东隆起和黔东— 武陵隆起连成一片)和川中隆起; 1个盆地就是中上扬子前渊坳陷盆地, 它是因都匀运动导致东南缘前缘水下隆起消失, 使湘西前陆盆地和中上扬子克拉通内坳陷盆地连为一体而形成的。

图9 黔东北地区五峰期古地理图Fig.9 Palaeogeography map of the Wufeng Age in nor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五峰期, 因构造挤压, 扬子海盆开始收缩, 除盆地周围的古陆扩张外, 盆内局部地区上升隆起如武陵隆起等, 将扬子地区分割成特殊的欠补偿滞流海域盆地, 使广大海域处于静水还原状态, 黑色岩系厚度薄且分布稳定, 生物门类单调, 以笔石占绝对优势, 硅质岩中还含丰富的放射虫化石, 属于深水沉积, 碳质页岩中硅质页岩中还常见钾质斑脱岩夹层。

在低沉积速率条件下, 数米至数十米的厚度说明沉积区的地形高低起伏不一。在黔东北— 湘西存在1个呈东西向的区域, 沉积厚度一般小于5.0 m, 厚度薄或呈透镜状, 缺失一般作为浅水标志的观音桥组泥灰岩沉积。中上扬子北部的川东— 鄂北地区, 观音桥组分布较为稳定。同时, 该区水体较浅, 黔中— 黔北一带为隆起区, 故川东— 鄂北地区为隆后盆地, 这与该时期的构造挤压背景有关, 即晚奥陶世末的都匀运动。因此, 整个扬子区可能存在由南向北变浅的趋势。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盆地构造古地理格局和盆地充填序列的改变。晚奥陶世, “ 扬子板块” 与“ 华夏板块” 的构造作用及川中古隆起、黔中— 湘西古陆的扩大, 使得海域面积明显缩小, 扬子海域为古隆起所包围的半局限— 局限浅海环境, 局部地区为欠补偿的滞留盆地, 黑色岩系占据盆地绝大部分地区。五峰组— 龙马溪组黑色岩系是中上扬子地区重要的生油岩系。

5 结论

从晚奥陶世起, 南方的构造运动开始变得剧烈, 黔东北地区主要发育川中隆起和黔中— 武陵隆起, 而黔东北地区岩相古地理的研究重点是要把握隆起区、古陆区、碳酸盐岩台地区、陆棚和盆地等古地理单元。

宝塔期, 黔东北地区的川中隆起、黔中隆起等构造单元开始扩大, 控制着研究区总体的古地理格局, 在继承和发展北东向延伸的格局之上, 发育碳酸盐岩缓坡模式, 形成了由隆起— 潮坪到碳酸盐岩缓坡过渡的沉积。从临湘期起, 碳酸盐岩台地逐渐被淹没, 结束碳酸盐岩镶边台地沉积阶段, “ 黔中隆起” 进一步扩大, 继承宝塔期的岩相古地理基本格局, 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构造挤压开始加速, 进一步加大“ 掀斜效应” 。临湘期是黔东北地区沉积构造转换的关键时期。五峰期, 黑色岩石占据了中上扬子区的绝大部分地区, 经淹没台地阶段之后, 黔中— 武陵古隆起和川中古隆起较前期更为扩大, 海域面积明显缩小, 扬子海域为古隆起所包围的半局限— 局限浅海环境, 局部地区表现为欠补偿的缺氧盆地, 五峰组— 龙马溪组黑色岩系是扬子地区重要的生油岩系。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安太庠. 1987. 中国南部早古生代牙形石[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1-83. [文内引用:1]
[2] 陈洪德, 庞林, 倪新锋, . 2007. 中上扬子地区海相油气勘探前景[J]. 石油实验地质, 29(1): 13-18. [文内引用:1]
[3] 陈旭, Stig M Bergstrom. 2008. 奥陶系研究百余年: 从英国标准到国际标准[J]. 地层学杂志, 32(1): 1-14. [文内引用:1]
[4]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1a. 中国南方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57-200. [文内引用:1]
[5]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1 b. 中国南方中及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3(4): 10-24. [文内引用:1]
[6]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4. 中国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6(2): 127-139. [文内引用:1]
[7]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 1987. 贵州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00. [文内引用:1]
[8] 胡艳华, 刘健, 周明忠, . 2009. 奥陶纪和志留纪钾质斑脱岩研究评述[J]. 地球化学, 38(4): 393-404. [文内引用:2]
[9] 李越, 王建坡, 张园园, . 2008. 华南奥陶—志留纪之交的碳酸盐岩对古气候事件的诠释[J]. 自然科学进展, 18(10): 122-128. [文内引用:5]
[10] 刘宝珺, 许效松, 潘杏南, . 1993. 中国南方古大陆沉积地壳演化与成矿[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31-34. [文内引用:1]
[11] 刘特民. 1987. 黔中何时隆起: 从黔北奥陶、志留纪各期沉积环境演变探讨黔中隆起何时形成[J]. 贵州地质, 4(1): 65-71. [文内引用:1]
[12] 罗志立. 1979. 扬子古板块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南方地壳发展的影响[J]. 地质科学, (2): 127-138. [文内引用:1]
[13] 梅冥相, 马永生, 邓军, . 2005. 上扬子区下古生界层序地层格架的初步研究[J]. 现代地质, 19(4): 551-562. [文内引用:2]
[14] 戎嘉余, 陈旭. 1987. 华南晚奥陶世的动物群分异及生物相、岩相分布模式[J]. 古生物学报, 26(5): 507-535. [文内引用:1]
[15]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 1991. 四川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00. [文内引用:1]
[16] 苏文博, 何龙清, 王永标, . 2002. 华南奥陶—志留系五峰组及龙马溪组底部斑脱岩与高分辨综合地层[J]. 中国科学(D辑), 32(3): 207-219. [文内引用:4]
[17] 王传尚, 陈孝红, 汪啸风. 2002. 峡区晚奥陶世地球化学异常与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环境变迁[J]. 地层学杂志, 26(4): 272-279. [文内引用:1]
[18] 许效松, 徐强, 潘桂棠, . 1996. 中国南大陆演化与全球古地理对比[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42-63. [文内引用:1]
[19] 许效松, 万方, 尹福光, . 2001. 奥陶系宝塔组灰岩的环境相、生态相与成岩相[J]. 矿物岩石, 21(3): 64-68. [文内引用:1]
[20] 严德天, 陈代钊, 王清晨, . 2009. 扬子地区奥陶系—志留系界线附近地球化学研究[J]. 中国科学(D辑), 39(3): 285-299. [文内引用:1]
[21] 张元动, 陈旭. 2008. 奥陶纪笔石动物的多样性演变与环境背景[J]. 中国科学(D辑), 38(1): 10-21. [文内引用:1]
[22] 张元动, 詹仁斌, 樊隽轩, . 2009.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J]. 中国科学(D辑), 39(2): 129-143. [文内引用:1]
[23] Barnes C R, Fortey R A, Williams S H. 1996. The Pattern of Global Bio-events During the Ordovician Period[M]. In: Walliser O(ed). Global Events and Event Stratigraphy. Heidelberg: Springer Verlag, 139-172. [文内引用:1]
[24] Chen X, Rong J Y, Michell C E, et al. 2000. Late Ordovician to earliest Silurian graptolite and brachiopod biozonation from the Yangtze region, South China, with a global correlation[J]. Geological Magazine, 137(6): 623-650. [文内引用:1]
[25] Fortey R A, Cocks L R M. 2003. Palaeontological evidence bearing on global Ordovician-Silurian continental reconstructions[J]. Earth Science Review, 61(3-4): 245-307. [文内引用:1]
[26] Stig M Bergstrom, Chen X. 2009. First documentation of the Ordovician Guttenberg δ13C excursion(GICE)in Asia: Chemostratigraphy of the Pagoda and Yanwashan formations in southeastern China[J]. Geological Magazine, 146(1): 1-11. [文内引用:1]
[27] Yan D T, Chen D Z, Wang Q C, et al. 2010. Large-scale climatic fluctuations in the latest Ordovician of Yangtze block, South China[J]. Geology, 38(7): 599-602.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