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义马地区中—晚三叠世古地震引起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杨文涛, 汪校锋, 杨江海, 杜远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

第一作者简介:杨文涛,男,1984年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E-mail: ywtao125@163.com

通讯作者简介:杜远生,男,1958年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E-mail: duyuansheng126@126.com

摘要

豫西义马地区中—上三叠统发现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柱状构造、枕状构造、负载构造和卷曲层理构造,它们大多保存在河流沉积的上部及湖泊三角洲沉积中。通过形态学、遗迹学及镜下薄片分析表明,这些软沉积物变形与沉积物液化有关,其中河—湖相快速沉积为沉积物液化创造了条件,古地震活动是它们形成的主要触发因素。对比该地区中三叠统油房庄组与上三叠统椿树腰组软沉积物变形组合特征,认为秦岭造山带初始造山时间应在中三叠世油房庄组沉积时期,更强烈的造山活动发生在晚三叠世。

关键词: 义马; 秦岭造山带; 软沉积物变形; 三叠纪; 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P588.2;P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1)06-0635-10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caused by palaeoearthquakein the Middle-Late Triassic in Yima area,western Henan Province
Yang Wentao, Wang Xiaofeng, Yang Jianghai, Du Yuanshe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 430074,Hubei

About the first author:Yang Wentao,born in 1984,is a Ph.D.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the researches of sedimentology and geology of orogenic belt.E-mail: ywtao125@163.com.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Du Yuansheng,born in 1952,is a 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the researches of sedimentology and geology of orogenic belt.E-mail: duyuansheng126@126.com.

Abstract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which contain cylindrical structure,pillow structure,load structure and curly bedding structure,were largely preserved in the Middle-Upper Triassic in Yima region, western Henan Province.Most of them occurred in the upper part of fluvial and deltaic deposits,which represents fine-grain and more water-contained sediments.Although it is beneficial to liquefaction of sediments, the trigger of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is the palaeoearthquake activities from the Qinling Orogen.Comparison of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assemblages from the Youfangzhuang Formation with data from the Chunshuyao Formation reveals the initial orogeny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happened in the later Middle Triassic and more intense activities in the Late Triassic.

Key words: Yima; Qinling Orogenic Belt;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Triassic; Henan Province

软沉积物变形是指沉积物沉积之后、固结之前由于差异压实、液化、滑移、滑塌等形成的变形构造(杜远生等, 2007), 它是在不改变沉积颗粒或胶结物内部成分的情况下, 使原始沉积岩的颗粒重新排列(Waldron and Gagnon, 2011)。近年来,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在27届国际沉积学会上, “ 认识软沉积物变形的触发机制” 成为专题被提出来, 其讨论的焦点在于如何正确判断古地震活动触发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一方面它可能指示了沉积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乔秀夫等, 2006; 张传恒等, 2007; 戴朝成等, 2009), 并可以用来确定古地震再现周期(乔秀夫和李海兵, 2009; Owen and Moretti, 2011), 另一方面地震断裂以及部分由地震诱发产生变形的沉积层可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和储集岩体(田洪水等, 2007; 乔秀夫和李海兵, 2009; 邵晓岩等, 2009; 陈武杰等, 2010; 高红灿等, 2010; 周勇等, 2011)。

关于豫西义马地区中— 上三叠统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报道, 对它的研究有利于丰富与完善该地区沉积学及地层学的研究内容, 进而确认古地震的触发机制, 以便能进一步解读秦岭造山带印支期造山过程, 特别是有助于对初始造山时限的认识。

1 地质背景

华南、秦岭与华北板块由南向北碰撞拼合, 发育4个构造带:扬子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南秦岭带、北秦岭微板块和华北南缘后陆褶皱逆冲带(刘少峰和张国伟, 2008), 它们之间分别由勉略缝合带(SF2)、商丹缝合带(SF1)、洛南— 栾川断裂(F2)以及秦岭北界逆冲断裂(F1)分隔(图 1)。豫西义马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 盆地的形成与演化长期受到秦岭造山带的控制, 特别是在中— 晚三叠世, 由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拼接, 秦岭造山带全面造山(张国伟等, 1996; 陈世悦, 2000; 刘少峰和张国伟, 2008), 造山作用使得发育于北秦岭微板块之上的北秦岭逆冲带和华北南缘后陆褶皱逆冲带活动性增强, 并在临近的华北南缘盆地形成沉积记录, 其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出现便是盆地地层对板块活动的响应, 并以柱状构造、枕状构造、砂岩负载构造及卷曲层理较为典型, 它们保存在中三叠统油房庄组和上三叠统椿树腰组中(图 2)。

图1 豫西义马地区构造背景简图(F1— 秦岭北界逆冲断裂; F2— 洛南— 栾川断裂; SF1— 商丹缝合带; SF2— 勉略缝合带)Fig.1 Schematic tectonic map of Yima area in western Henan Province

图2 豫西义马地区地层柱状图和古地震引发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Fig.2 Stratigraphic column and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caused by palaeoearthquake in Yima area, western Henan Province

油房庄组岩性可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以灰绿色、灰黄色中— 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和泥岩为主, 夹少量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以及薄层的黑色泥岩、碳质泥岩。下段上部主要为黄绿色、灰绿色、灰黄色中— 厚层状细砂岩与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互层; 下部主要为黄色厚层状细— 中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粉砂岩、泥岩互层, 夹少量灰绿色泥岩。沉积学特征表明, 油房庄组为一套曲流河沉积, 发育多个沉积旋回, 较为完整的旋回中可识别出边滩、天然堤、决口扇和泛滥平原。边滩沉积以细砂岩为主, 长石含量较高, 主要发育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 可见少量代表强水动力条件的遗迹化石PalaeophycusSkolithos。天然堤沉积主要由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的薄互层组成, 层理类型包括小型的缓波状层理和上攀层理, 可见遗迹化石Beaconites, 植物根迹常见。决口扇沉积主要由细砂岩和粉砂岩组成, 发育小型的交错层理、波状层理。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粉砂质泥岩或泥岩, 含有少量钙质结核, 可见静水条件下的遗迹化石TaenidiumPlanolites

椿树腰组岩性主要为灰黄色、黄绿色厚— 巨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与黄绿色泥岩互层, 局部夹少量煤线, 偶见薄层灰岩。与中三叠统油房庄组呈整合接触, 但岩性较油房庄组稳定, 发育多期沉积旋回, 下部以细砂岩沉积为主, 其中底部沉积物颗粒粗, 向上渐变细, 顶部偶见垂直型潜穴; 上部沉积物以泥岩、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互层为特征, 总体上表现为湖相三角洲沉积, 并在该组顶部发育沼泽沉积。

中、晚三叠世是华北南缘盆地沉积演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古气候发生变化, 由半干旱— 半潮湿气候向潮湿气候转变, 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紫红色泥岩完全被灰绿色泥岩代替, 岩石类型也由长石砂岩向长石石英砂岩转变; 古地理面貌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盆地范围不断向西萎缩, 面积不断缩小, 沉积相也由中三叠统河流相逐渐过渡为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的湖相(吴智平等, 2007)。

2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2.1 柱状构造

柱状构造保存在义马地区油房庄组细砂岩及粉砂岩中, 在岩层面上、剖面上甚至是侧面上都能发现该构造, 其丰富的保存信息揭示了较为完整的形态学特征。相比于其他几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柱状构造在现有的文献中少有报道, 下文重点阐述。

根据岩性特征和平面上的出露形态, 共可发现两种类型的柱状构造。类型1表现为半球形, 突出于岩层面之上(图 3-A), 直径在10~20 cm之间, 在有些球面上, 可以看到一些被方解石充填的裂痕。与围岩相比, 该类柱状构造的固结程度要高得多, 在成分上也存在差异, 野外初步判断其钙含量非常高。该类柱状构造的分布并不杂乱, 在纵向上(SN)和横向上(EW)大致可以分别连接成一条直线, 且其中的SN向直线指向位于盆地南部边缘的秦岭造山带, 而另外一条EW向直线则与秦岭造山带的走向平行。类型2是一些在层面上表现为圆饼形的构造, 其直径范围较大, 为10~30 cm, 成分与围岩相似, 有些稍微突出于层面(图 3-B), 有些与层面大致平行(图 3-E)。该类柱状构造出现在岩层面上的个数或密度要比类型1大得多, 且分布较为杂乱, 但有些也表现出一定的定向性, 其连线大致指向SN方向。同时, 在一些饼形构造的表面, 可以观察到遗迹化石的踪迹(图 3-B, 3-F), 根据回填纹构造和较厚的衬壁特征, 初步定为Beaconites(胡斌等, 2009)。虽然已发现的遗迹化石组合单一, 但可以推测它们形成在沉积物表层, 也就是水和沉积物的界面处, 而不是上覆岩层下陷或掉落到下伏岩层中的产物。

剖面上, 类型1以不规则球形或团块状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形成“ 串珠状” 结构(图 3-C)。团块与围岩之间以及团块与团块之间的顶部接触面向上弯曲, 呈弧形, 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团块。团块弯曲的方向就是其受力的方向, 表明其由下向上, 慢慢被挤到上覆砂岩中。侧面上, 类型1也具有类似的形态特征(图 3-D), 证明团块不仅可以被向上挤出, 还可以向侧面流动, 形成液化沉积物通道。类型2整体表现为砂岩结构, 与围岩成近直角相交, 砂柱在运动的过程中迫使围岩向下弯曲(图 4-A), 说明其运动的方向自下而上。

图3 豫西义马地区中三叠统油房庄组中上部软沉积物变形构造(A— 柱状构造(类型1)平面形态; B, F— 柱状构造层面上的遗迹化石; C— 柱状构造(类型1)的剖面形态; D— 夹在岩层中的柱状构造; E— 柱状构造(类型2)平面形态)Fig.3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of middle and upper parts of the Middle Triassic Youfangzhuang Formation in Yima area, western Henan Province

图4 豫西义马地区三叠系油房庄组与椿树腰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A— 柱状构造(类型2)的剖面形态; B— 上覆泥岩的回填现象; C, D— 枕状构造; E— 砂岩负载构造; F— 卷曲层理。A、B、C见于油房庄组中上部; D、E、F见于椿树腰组中下部)Fig.4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of the Triassic Youfangzhuan and Chunshuyao Formations in Yima area, western Henan Province

为了了解 “ 串珠状” 柱状构造的团块成分及结构特征, 对采集的两个样品进行了镜下分析, 结果表明:一个样品含有少量细小石英颗粒(图 5-A), 粒径在50 μ m左右; 另外一个样品石英含量高(图 5-B), 颗粒也较大, 粒径约为200 μ m, 颗粒之间也没有太多的直接接触, 钙化特征明显, 且大颗粒石英的排列具有一定的定向性, 显示为45° 方位角, 这是流动的特征。图5-C显示了围岩的镜下特征, 其由石英和长石颗粒组成, 粒径在400 μ m左右, 颗粒与颗粒之间表现为线接触。两者相比, 可以看出柱状构造的团块在颗粒支撑方式上发生过改变, 而这种变化便是沉积物液化的结果。

图5 “ 串珠状” 柱状构造与围岩的镜下岩石学特征(A— 柱状构造的成分为细小石英颗粒, 粒径50 μ m左右; B— 柱状构造的石英含量较高, 颗粒较大, 粒径约200 μ m, 定向排列; C— 围岩由石英和长石颗粒组成, 粒径约400 μ m, 呈线接触)Fig.5 Characteristics of beads-strings cylindrical structures and surrounding rocks under microscope

液化是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产生的一种基本方式, 它是由于大量颗粒的倒塌或孔隙流体压力的增加, 破坏了颗粒之间的接触关系, 使之暂时转换成黏性流体, 进而形成各式各样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液化改变了沉积物颗粒的支撑结构, 使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在物质组成或结构上可能会与围岩存在差异。根据压力的变化特征, 液化可以分为3种, 分别是静态的液化(static liquefaction)、周期性液化(cyclic liquefaction)和冲击性液化(impulsive liquefaction)。静态的液化是沉积物液化的最初形式; 当压力周期性增加, 便产生周期性液化; 在大量松散沉积物受到干扰时, 被称为冲击性液化(Owen and Moretti, 2011)。在这3种液化方式中, 周期性液化最有可能形成义马地区中三叠统油房庄组柱状构造。

根据上述柱状构造特征, 结合地质背景, 认为柱状构造的形成模式如下:河流相的快速沉积使沉积物富含水分, 此时, 颗粒之间的支撑方式也并不稳定, 液化作用产生水溶液与沉积物的黏性流体, 当流体受到向上的挤压力不够大时, 只能保存在岩层中, 稳定后, 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 沉积物与水溶液便会发生分离, 较大颗粒下沉形成新的颗粒支撑方式, 分离后的水溶液溶解了围岩中的钙质成分, 并夹杂一些细小的石英颗粒形成碳酸钙的饱和体, 在四周压力较为均衡的情况下, 固结成性质与石灰岩非常相似的球状构造。而周期性液化促使这些球状构造串联成“ 串珠状” 柱状构造。当压力足够大时, 流体直接被挤出到沉积面之上, 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 如果是粘性较强的流体或者流体刚到达沉积表面, 压力就消失, 便形成稍微突出于层面的饼状构造, 如果不是, 则很容易发生流体的流失, 当水溶液流失后, 流体中剩余的沉积物充填于流体形成的柱状空间, 在层面上形成性质与围岩相似的饼状构造。但当流体流失过多, 剩余沉积物无法补给流体流失产生的空间时, 便会发生上覆沉积物的回填现象, 形成类似于砂火山或泥火山构造(杜远生和韩欣, 2000)(图 4-B)。上述表明导致产生这些不同阶段构造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流体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同。

2.2 砂岩负载构造和枕状构造

砂岩负载构造主要出现在上三叠统椿树腰组中, 它保存在下伏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与上覆细砂岩之间, 呈直角或高角度与岩层相交, 直径在10~20 cm之间, 深度不一, 最短的为30 cm左右。其内部充填物与上覆岩层岩性一致, 可知充填物来自上覆松散的沉积层, 底部呈向下凸起的弧形, 表明其是沉积物充填后重力压实的结果(图 4-E)。虽然负载体内部纹层并不清晰, 但根据上覆岩层底部层面向下弯曲并与砂岩负载构造底部层面连接这一特征判断, 负载体内部纹层很有可能和与其相连结的上覆岩层纹层相连。

枕状构造在油房庄组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和椿树腰组细砂岩中都有分布, 二者具有相同的特征:(1)枕状体向上弯曲, 原始纹层平行于枕状体的底面弯曲; (2)枕状体之间被下伏向上穿刺液化的泥质粉砂岩或砂岩脉分割, 沿走向将各枕状体串联在一起; (3)枕状体上下岩层基本平直或无太大变形。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油房庄组枕状体呈椭圆状, 其长轴约为30 cm、短轴约为20 cm, 被下伏向上穿刺液化的粉砂质泥岩完全分割成孤立的个体(图 4-C), 而椿树腰组枕状体为向上开口的半椭圆形, 下伏向上穿刺液化的砂岩没有完全贯穿枕状体, 枕状体在走向上依旧连在一起(图 4-D)。

关于枕状构造的形成过程与触发机制, 乔秀夫和李海兵(2008)进行过详细的探讨, 它是地震过程中由于地震颤动引起砂质沉积物下陷到泥质沉积物中形成的。

2.3 卷曲层理

椿树腰组含有大量的卷曲层理, 有些形状复杂、难以辨认, 也有些具有清晰可辨的向斜和背斜纹理(图 4-F), 其中产生变形的岩层厚度为20 cm左右, 上覆和下伏岩层处于弱变形状态。Taş gin和Tü rkmen(2009)在研究土耳其东部新近系Ç aybaı 组河— 湖相沉积中的软沉积物变形时, 提到一种类似的卷曲层理构造, 认为其是由于砂岩的液化流动, 穿过已成层的砂层进行拖拽形成。

3 触发机制

就古地理位置而言, 义马地区属于南华北盆地, 位于秦岭造山带附近。Waldron等(2011)指出, 在造山带周围盆地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非常普遍, 因为在造山作用促使软沉积物发生混合作用的同时, 由板块活动引发的古地震也对软沉积物变形的发生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就沉积环境来说, 义马地区中— 上三叠统为一套河— 湖相沉积; 而由地震诱发的沉积物液化或流化所产生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在所有沉积环境中都有报道, 但在河— 湖相沉积环境中尤为普遍(Moretti and Sabato, 2007; Tanner and Lucas, 2010)。Sims(1973)认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能否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存在富水的沉积物; (2)存在容易受到影响并液化的沉积物; (3)缺乏能够破坏地震诱导变形的水动力和沉积过程。同时, 与沉积作用相关的极端事件, 如洪水或其他快速沉积事件也能促发软沉积物变形的发生, 因此需要证据来确定义马地区中— 上三叠统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否与古地震活动有关。Owen和Moretti(2011), Owen等(2011)总结了由地震触发的软沉积物变形的判断标准:(1)侧向连续性和垂向重现性, 并被未变形的沉积物分开; (2)和已知的与地震活动相关的软沉积构造进行比较; (3)沉积盆地处在一个活动的构造背景下; (4)软沉积物变形强度、复杂度及丰度呈带状分布, 且强度越大, 越接近沉积时的断裂。义马地区中— 上三叠统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具有与这些标准相符合的特点, 表明其与古地震活动有关,

3.1 垂向重现性与区域延展性

由于受到研究区域的限制, 区域延展性并不是很明显, 但在义马地区有地层出露的地方都可以见到这些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且它们出现的层位以及构造类型都非常相似。如果要进行大区域的对比, 可以去登封大金店、伊川、宜阳等地的中— 上三叠统寻找类似的沉积构造。各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在垂向上的重现性存在一些差异, 如柱状构造在油房庄组中垂向重现性明显, 但在椿树腰组中却消失; 枕状构造在油房庄组和椿树腰组中具有很好的垂向重现性; 而砂岩负载构造、卷曲层理在椿树腰组中垂向重现性较好, 这可能与椿树腰组发育厚层砂岩以及秦岭造山带造山强度的增加有关。

3.2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指示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本身的一些特征也同样可以成为判断它的触发者的有效依据。如组成柱状构造的团块与团块相互独立地串联在一起, 即说明了它们不是一次液化的结果, 同时也说明了各次液化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地震波传播产生的周期性压力, 导致了沉积物的不完全液化, 水和沉积物受到压力, 间歇性向上涌出, 类似于砂火山的形成过程, 而Owen和Moretti(2011)认为砂火山的形成与地震作用有关。再者, 一些柱状构造在平面上的连线呈近NS向, 如果位于盆地南缘的板块活动引发了古地震, 那么地震波传播的方向与这些连线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枕状构造地震成因的观点已被多数地质学家所接受, 乔秀夫和李海兵(2008)指出沿走向在一定距离内分布的枕状构造层应是地层记录中的古地震证据; Moretti和Sabato(2007)认为小型的负荷构造也许可以由快速沉积所导致的孔隙水压力的增加而产生, 但是他所描述的小型负荷构造长仅为3 cm, 高4~5 cm, 因而将大型的负荷构造解释为地震触发是值得信赖的。杜远生等(2007)认为夹在平整的上、下岩层中的卷曲构造为地震成因, 而非后期构造成因。

3.3 与济源地区中— 上三叠统的比较

济源地区和义马地区一样, 同是南华北盆地的一部分, 在中— 晚三叠世与义马地区具有相似的古环境背景, 但在济源地区中— 上三叠统中并没有发现类似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其地层保存相当完好, 沉积物原始沉积序列基本上没有被打乱, 因而可以推测与沉积作用相关的极端事件, 并不是形成义马地区这些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主因。这可能与济源地区所处的古地理位置有关, 相比于义马地区, 济源地区更远离秦岭造山带, 因此由板块活动引起的古地震可以有效影响到义马地区的中— 上三叠统沉积物, 但并不能影响到济源地区的中— 上三叠统沉积物。

综上所述, 与沉积作用有关的极端事件沉积可以为豫西义马地区中— 上三叠统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形成创造条件, 但古地震活动才是触发它们形成的原动力。

4 软沉积物变形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

义马地区中三叠统油房庄组软沉积物变形以柱状构造、枕状构造为主, 这些构造分布在细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或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粉砂岩的岩层中, 多保存在河流相沉积的上部, 包括天然堤和决口扇沉积, 因为这些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 除了颗粒较细以外, 还富含大量的水分, 从而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形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Waldron and Gagnon, 2011)。此外, 这个软沉积物变形组合的一个共同点就是, 它们在岩层中展现出来的大多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与正常沉积地层之间具有清晰的界限。

上三叠统椿树腰组软沉积物变形中卷曲层理出现的频率较高, 也能见到少量的枕状构造、砂岩负载构造, 其大多保存在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中, 代表的沉积环境为湖泊三角洲。椿树腰组软沉积物变形组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即砂岩负载构造主要出现在该组的下部, 而中、上部则被卷曲层理及枕状构造所占据。上述这些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扰乱了原始的沉积地层, 因而, 与油房庄组相比, 椿树腰组地层显得紊乱多了。

豫西义马地区中— 上三叠统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分布具有这样一个特点, 即早期的软沉积物变形组合以个体或局部的层理变形为特征, 而晚期则发生了大面积或整个砂岩层的变形。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分布的这一差异性, 除了与岩层自身的性质以及沉积环境有关以外, 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便是秦岭造山带的活跃程度。晚三叠世是秦岭造山带全面碰撞造山的时期(Meng and Zhang, 2000; 刘少峰和张国伟, 2008; Xu et al., 2008), 在华北南缘盆地南部边界, 板块活动加剧, 促发了该地区发生强烈的地震活动, 同时造山带不断向华北南缘褶皱带逆冲, 缩短了义马地区与地震源区之间的距离, 导致以卷曲变形为主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大量出现在上三叠统, 因而, 以卷曲变形构造为主的软沉积物变形组合的出现, 是古地震活动增强的反映。也有些学者提出, 秦岭造山带在中三叠世就开始造山了, 如张国伟等(1996)在论述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时指出, 秦岭已在中三叠世末全面隆升成山; Jiang等(2010)认为位于东部的大别— 苏鲁造山带在中三叠世先开始碰撞造山, 然后向西逐渐蔓延, 到西秦岭开始碰撞造山已延至晚三叠世。在义马地区中三叠统油房庄组中发现的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说明, 华北南缘盆地南部边界在中三叠世已经开始活动, 但初始的碰撞造山活动未能引起强烈的变形, 因为虽然同是古地震频繁发生, 但以柱状构造、枕状构造为主的软沉积物变形组合反映的是一种低强度的古地震活动。

5 结论

豫西义马地区中— 上三叠统发现大量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包括柱状构造、枕状构造、砂岩负载构造和卷曲层理构造, 主要分布在河流相上部及湖泊三角洲沉积中。河— 湖相的快速沉积为软沉积物变形的发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而秦岭造山带印支期造山活动引发的古地震是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形成的主要触发机制。

中三叠统油房庄组软沉积物变形以个体或局部的层理变形为特征, 反映了一种低强度的古地震活动, 而上三叠统椿树腰组软沉积物变形以大面积或整个砂岩层的变形为特征, 反映了一种高强度的古地震活动, 从而说明秦岭造山带初始造山时间应为中三叠世油房庄组沉积时期, 而晚三叠世则是秦岭造山带全面碰撞造山的时期。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陈世悦. 2000. 华北地块南部晚古生代—三叠纪盆山耦合关系[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3): 37-43. [文内引用:1]
[2] 陈武杰, 袁静, 李红哲, . 2010. 柴达木盆地西南区震积作用及其研究意义[J]. 天然气地质学, 21(2): 230-237. [文内引用:1]
[3] 戴朝成, 郑荣才, 朱如凯, . 2009. 四川类前陆盆地须家河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4(2): 172-180. [文内引用:1]
[4] 杜远生, 韩欣. 2000. 论震积作用和震积岩[J]. 地球科学进展, 15(4): 389-394. [文内引用:1]
[5] 杜远生, Shi G. , 龚一鸣, . 2007. 东澳大利亚南悉尼盆地二叠系与地震沉积有关的软沉积变形构造[J]. 地质学报, 81(4): 511-520. [文内引用:1]
[6] 高红灿, 郑荣才, 陈发亮, . 2010. 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震积岩的认识及意义[J]. 古地理学报, 12(4): 384-398. [文内引用:1]
[7] 胡斌, 杨文涛, 宋慧波, . 2009. 豫西济源地区早三叠世和尚沟组湖相遗迹化石及遗迹组构[J]. 沉积学报, 27(4): 53-61. [文内引用:1]
[8] 刘少峰, 张国伟. 2008. 东秦岭—大别山及邻区盆—山系统演化与动力学[J]. 地质通报, 27(12): 1943-1960. [文内引用:3]
[9] 乔秀夫, 李海兵. 2008. 枕、球—枕构造: 地层中的古地震记录[J]. 地质论评, 54(6): 721-73. [文内引用:2]
[10] 乔秀夫, 李海兵. 2009. 沉积物的地震及古地震效应[J]. 古地理学报, 11(6): 593-610. [文内引用:2]
[11] 乔秀夫, 宋天锐, 高林志, . 2006. 地层中地震记录(古地震)[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41-42. [文内引用:1]
[12] 邵晓岩, 田景春, 张锦泉, . 2009.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中的古地震记录[J]. 古地理学报, 11(2): 177-186. [文内引用:1]
[13] 田洪水, 李洪奎, 王金光, . 2007. 沂沭断裂带及其近区的地震成因岩石新认识[J]. 地球学报, 28(5): 496-505. [文内引用:1]
[14] 吴智平, 侯旭波, 李伟. 2007. 华北东部地区中生代盆地格局及演化过程探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1(4): 385-399. [文内引用:1]
[15] 张传恒, 武振杰, 高林志, . 2007. 华北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地震驱动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科学(D辑), 37(3): 336-343. [文内引用:1]
[16] 张国伟, 孟庆任, 于在平, . 1996.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J]. 中国科学(D辑), 26(3): 193-200. [文内引用:1]
[17] 周勇, 纪友亮, 万璐, . 2011. 胶莱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莱阳组震积岩特征及意义[J]. 古地理学报, 13(5): 517-528. [文内引用:1]
[18] Jiang Y H, Jin G D, Liao S Y, et al. 2010. Geochemical and Sr-Nd-Hf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Late Triassic granitoids from the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Implications for a continental arc to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J]. Lithos, 117: 183-197. [文内引用:1]
[19] Meng Q R, Zhang G W. 2000. Geologic framework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J]. Tectonophysics, 323: 183-196. [文内引用:1]
[20] Moretti M, Sabato L. 2007. Recognition of trigger mechanisms for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in the Pleistocene lacustrine deposits of the Sant’ Arcangelo Basin(Southern Italy): Seismic shock vs. overloading[J]. Sedimentary Geology, 196: 31-45. [文内引用:1]
[21] Owen G, Moretti M. 2011. Identifying triggers for liquefaction-induced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in sand s[J]. Sedimentary Geology, 235: 141-147. [文内引用:1]
[22] Owen G, Moretti M, Alfaro P. 2011. Recognising triggers for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Current understand ing and future directions[J]. Sedimentary Geology, 235: 133-140. [文内引用:3]
[23] Sims J D. 1973. Earthquake-induced structures in sediments of Van Norman Lake, San Fernand o, California[J]. Science, 182: 161-163. [文内引用:1]
[24] Taşgin C K, Türkmen . 2009. Analysis of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in Neogene fluvio-lacustrine deposits of Çayba Formation, Eastern Turkey[J]. Sedimentary Geology, 218: 16-30. [文内引用:1]
[25] Tanner L H, Lucas S G. 2010. Deposition and deformation of fluvial-lacustrine sediments of the Upper Triassic-Lower Jurassic Whitmore Point Member, Moenave Formation, northern Arizona[J]. Sedimentary Geology, 223: 180-191. [文内引用:1]
[26] Waldron J W F, Gagnon J F. 2011. Recognizing soft-sediment structures in deformed rocks of orogens[J].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33: 271-279. [文内引用:2]
[27] Xu J F, Zhang B R, Han Y W. 2008. Geochemistry of the Mian-Lue ophiolites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Constrain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collision of the North and South China Cratons[J].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32: 336-347.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