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辛仁臣,男,1964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副教授,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研究。E-mail:xinrenchen@163.com。
利用 110余口钻井的录井和测井资料,结合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原理和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上泥盆—下石炭统层序地层格架。自下而上,塔里木盆地上泥盆—下石炭统发育东河层序( SQd)、巴楚 1层序( SQb1)、巴楚 2层序( SQb2)、卡拉沙依 1层序( SQk1) 共 4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可划分出海侵体系域( TST)和高位体系域( HST)。查明了各层序的地层分布和古地理格局,自下而上,各层序的地层分布范围逐层扩展超覆,古地理格局由 SQd发育时期的浅海海湾—半岛演化为 SQb1和 SQb2发育时期的浅海—孤岛,到 SQk1发育时期,塔北地区全部沉没于水下,形成广阔的浅海。 SQd、 SQb1、 SQb2地层向“半岛”和“孤岛”超覆,“半岛”和“孤岛”的周缘是有利的地层圈闭发育区带。
About the first author:Xin Renchen,born in 1964,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E-mail:xinrenchen@163.com.
Based on logging curves and well logging data of 110 drilling wells,combining with seismic data,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Upper Devonian to Lower Carboniferous was established in the Tarim Basin using sedimentologic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rinciples.From bottom to top,4 third-order sequences were developed from the Upper Devonian to Lower Carboniferous in the Tarim Basin namely as SQd、SQb1、SQb2 and SQk1,and each sequence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ransgression systems tract(TST)and high systems tract(HST).The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palaeogeography framework of each sequence was also studied.From bottom to top,the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each sequence widened and overlapped.The palaeogeography evolved from shallow sea bay-peninsula during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SQd to shallow sea-isolated island during the depositional periods of SQb1 and SQb2,and the northern Tarim Basin was all sank below the water during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SQk1 which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broad shallow sea.Strata of SQd,SQb1 and SQb2 overlapped to “peninsula” and “isolated island”,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the “peninsula” and “isolated island” are potential zo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igraphic traps.
塔里木盆地面积约560 000 km2, 总体呈菱形, 东西向展布, 四周为褶皱山系。塔里木盆地从前震旦至石炭纪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贾承造, 1997a), 在石炭纪, 总体上是以稳定地块内的伸展盆地过渡到挤压性的坳陷型盆地(郭建华等, 1995; 杨克绳, 2005)。在晚泥盆世— 石炭纪, 塔里木盆地开始了第2次拉张, 古特提斯洋广泛进入塔里木盆地, 仅沙雅隆起冲断带以北仍具有前陆性质, 形成了西南深、东北浅的类克拉通坳陷盆地(康玉柱, 1996; 贾承造, 1997b; 翟光明和何文渊, 2004), 发育的地层有东河塘组、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 东河塘组对应东河砂岩段, 巴楚组划分为含砾砂岩段、下泥岩段和生屑灰岩段, 卡拉沙依组划分为中泥岩段、标准灰岩段、上泥岩段、砂泥岩段和含灰岩段, 小海子组对应顶灰岩段(周新源等, 2007)。
1990年, 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县东河乡勘探时, 在东河1 井钻遇了一套产油量为389 m3/d的巨厚石英砂岩, 并将其命名为“ 东河砂岩” (贾承造, 1997b)。东河1 井获工业油流标志着上泥盆— 下石炭统海相碎屑岩勘探的重大突破, 也坚定了在东河砂岩内寻找大油气田的信心(翟光明和何文渊, 2004)。随着勘探领域的不断拓宽, 在麦盖提斜坡、巴楚凸起、塔中凸起等地区均发现了类似“ 东河砂岩” 的砂体。特别是1998年2月在满加尔凹陷哈得逊构造带发现的哈得逊油田, 是塔里木盆地发现的首个亿吨级海相砂岩油田, 主力油层为“ 东河砂岩” , 是一个具有统一温度压力系统和倾斜油水界面的地层— 构造复合型油藏(周新源等, 2007)。哈得逊油田的发现, 展示了塔里木盆地上泥盆— 下石炭统海相碎屑岩地层油藏和地层— 构造复合型油藏的巨大勘探潜力。
国际上, 地层油藏勘探获得重大突破的最基本的经验是以三维地震为代表的地震探测技术和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这两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提供了油气勘探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方法体系, 许多石油公司称之为“ 油气勘探的权威性工具” (李思田等, 2002)。为促进塔里木盆地上泥盆— 下石炭统海相碎屑岩地层油藏的进一步发现, 许多学者在原有的岩性地层研究成果基础上, 开展了塔里木盆地上泥盆— 下石炭统层序地层学研究(王毅等, 1998; 朱筱敏等, 1999; 吴因业等, 2008; 许杰等, 2008; 张惠良等, 2009), 建立了层序和岩性段的对应关系, 但对发育的三级层序个数、层序边界的位置和层序构成的认识有一定差别(表 1), 尚未形成系统的、统一的认识。文中利用大量钻井资料, 结合地震资料, 应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理论及方法, 充分考虑岩性和相带变化所反映的海进、海退过程, 以海平面升降周期为准则, 对塔里木盆地上泥盆— 下石炭统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 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 查明了等时地层单元的空间分布, 指出了不同层序地层超覆发育区带, 以深化对塔里木盆地上泥盆— 下石炭统层序及沉积的认识, 促进塔里木盆地上泥盆— 下石炭统碎屑岩储集层油气藏及地层油气藏的精确预测和高效勘探。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 早石炭世沉积环境既不同于地形极为平坦的、以潮汐作用为主的、向海缓缓倾斜的碳酸盐陆表海沉积背景, 也不同于具斜坡背景的碎屑岩陆缘海沉积背景(王毅等, 1998)。上泥盆— 下石炭统的底界面(Tg3地震反射界面)为全盆可追踪对比的区域性不整合面(王毅等, 1998; 朱筱敏等, 1999; 杨松岭等, 2002; 王招明等, 2004; 朱美衡等, 2005; 顾家裕等, 2006; 田景春等, 2007; 谭秀成等, 2007; 吴因业等, 2008; 许杰等, 2008a, 2008b; 冯兴强等, 2009; 张惠良等, 2009), 反映了大规模陆上暴露和侵蚀, 被剥蚀的地层有奥陶系、志留系和下— 中泥盆统。因此, 上泥盆— 下石炭统塔里木盆地内部地形表现为具一定起伏的陆表海特征(王毅等, 1998), 不存在陆架坡折, 致使不发育低水位体系域盆底扇、斜坡扇等低位楔状体沉积。受古地形及先存地层岩性影响, 上泥盆— 下石炭统海侵过程中岸线形态和相带分布亦较复杂, 在进行层序和体系域划分时, 不能简单地套用Vail等建立的层序地层学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缓坡陆棚盆地的地层分布模式(Sangree and Vail, 1990), 也不能采用简单的岩性地层界线, 应充分考虑克拉通内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积陆表海这一特点, 特别是基于沉积学原理的海平面变化旋回性分析是研究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 识别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面, 进而建立层序地层格架。
根据野外露头剖面、地震、岩心和110余口探井的录井及测井资料分析, 在塔里木盆地上泥盆— 下石炭统的东河塘组到卡拉沙依组的“ 标准灰岩段” 识别出4个海平面升降周期, 相应划分出4个层序, 为明确与传统地层单元的关系, 自下而上分别命名为东河层序(SQd)、巴楚1层序(SQb1)、巴楚2层序(SQb2)和卡拉沙依1层序(SQk1)。东河层序(SQd)大致对应于东河塘组, 巴楚1层序(SQb1)和巴楚2层序(SQb2)大致对应于巴楚组, 卡拉沙依层序大致对应于卡拉沙依组的“ 标准灰岩” 及以下地层。各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构成(图 1)。
通过110余口探井的层序地层对比分析, 建立了东河砂岩层系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图 2)。
东河砂岩层系的砂岩在SQd的海侵体系域(TSTd)和高位体系域(HSTd)、SQb1的海侵体系域(TSTb1)和高位体系域(HSTb1)、SQb2的海侵体系域(TSTb2)和高位体系域(HSTb2)均有发育, 但主要发育于SQd和SQb1两个层序, 自下而上, 砂岩发育程度明显变差, 砂岩发育部位有向高部位迁移的趋势; 到SQk1发育时期, 砂岩极少, 只零星发育。
SQd的底面是区域不整合面(SSBd)。海侵体系域(TSTd)受低部位四阶坡折控制, 分布于盆地西部群7井附近地区。SQd的高位体系域(HSTd)沉积范围扩大, 受三阶坡折控制, 分布在群7井附近地区、巴楚、阿瓦提凹陷、塔中、东河塘和草湖等地区。SQd发育在广泛出露的基岩背景上, 陆源碎屑供应充分, 砂岩发育。群7井附近地区最大海泛面附近的密集段— 临滨环境的东河塘组中段泥岩将SQd的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前滨砂岩分割(如群7井, 图3)。巴楚(如康1井)、塔中— 满西(如满西2井)、东河塘、草湖等地区只发育高位体系域, 主要为砂岩, 阿瓦提凹陷的相对深水区(如和4井)为砂泥岩不等厚互层。
SQb1的分布范围受二阶坡折的控制, 分布广泛, 仅轮南27井附近地区缺失。在三阶坡折之下, SQb1底面为SBb1, 下伏地层为SQd。在三阶坡折与二阶坡折之间, 如哈得逊、哈拉哈塘等地区, SQb1底面是区域不整合面(SSBd), 下伏地层为先存基岩。SQb1岩性岩相变化较大。SQb1以二阶坡折附近砂岩最为发育(如哈得17井), 其次是下伏地层为富砂的高能带, SQb1地层相对富砂(如满西2井、方1井、康1井)。在缺乏粗粒陆源碎屑供应的低能地带则以泥岩为主; 在缺乏粗粒陆源碎屑供应的高能地带, 则形成生物碎屑灰岩(如依敏4井); 在滨岸浅水高盐度低能地带发育碳酸盐岩(如依合4井), 在暴露的蒸发地带则出现蒸发岩(如群7井HSTb1)。
SQb2的分布范围受一阶坡折控制, 分布广泛, 仅轮南27井附近地区缺失。在二阶坡折之下, SQb2底面为SBb2, 下伏地层为SQb1。在二阶坡折与一阶坡折之间的轮南凸起周缘, SQb2底面是区域不整合面(SSBd), 下伏地层为先存基岩。SQb2砂岩主要发育于一阶坡折附近(如哈得20井), 在下伏地层为富砂的高能带, SQb2地层也有砂岩发育(如哈得17井); 在缺乏粗粒陆源碎屑供应的低能地带则以泥岩为主(如满西2井); 在缺乏粗粒陆源碎屑供应的高能地带, 形成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塔中4井); 在浅水高盐度的低能地带发育碳酸盐岩(如和4井)。
SQk1分布广泛, 几乎覆盖整个塔里木盆地。在一阶坡折之下, SQk1底面为SBk1, 下伏地层为SQb2。在一阶坡折之上, SQk1底面是区域不整合面(SSBd), 下伏地层为先存基岩(如轮南27井)。SQk1发育时期, 由于先存基岩出露区十分局限, 缺少陆源粗碎屑供应, 因此, SQk1整体贫砂富泥, 仅下伏地层为富砂的高能带, SQk1地层有薄层砂岩发育。在缺乏粗粒陆源碎屑供应的低能地带则以泥岩为主, 在滨岸浅水高盐度低能地带发育碳酸盐岩(如康1井), 在暴露的蒸发地带出现蒸发岩(如群7井、觉马3井)。
塔里木盆地的东河砂岩段包括了TSTd、HSTd、TSTb1发育的粗碎屑岩。砂砾岩段主要是在塔北地区的TSTb1、HSTb1发育的粗碎屑岩。角砾岩段主要是在轮南凸起周缘SQb2的TSTb2和HSTb2发育的粗碎屑岩。下泥岩段包括了SQb1和SQb2中下部的泥岩。中泥岩段主要是SQk1的泥岩。生屑灰岩段层位变化大, 包括了TSTb1、HSTb1、TSTb2、HSTb2、TSTk1发育的碳酸盐岩, 以HSTb2发育的碳酸盐岩分布最为广泛。碳酸盐岩的特征和成因变化大, 有浅海相泥晶灰岩、结晶灰岩, 高能滨岸相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低能滨岸相泥灰岩及潮上蒸发带成因的白云质碳酸盐岩等(图 2)。
通过编绘各体系域地层厚度平面图, 查明了各层序的地层分布和古地理格局。自下而上, 各层序的地层分布范围逐层扩展超覆。各层序体系域的地层分布很好地反映了古地理格局的演变。古地理格局由SQd发育时期的浅海海湾— 半岛演化为SQb1和SQb2发育时期的浅海— 孤岛, 到SQk1发育时期, 塔北地区全部沉没于水下, 形成广阔的浅海。SQd、SQb1、SQb2地层向“ 半岛” 和“ 孤岛” 超覆, “ 半岛” 和“ 孤岛” 的周缘是有利的地层圈闭发育区带。
SQd的TSTd和HSTd地层厚度分布特征变化大。
TSTd地层分布局限, 分布于群7井附近地区和轮南27井附近的北侧。群7井附近地区钻井揭示的最大地层厚度超过120 m, 轮南27井区北侧钻井揭示的最大地层厚度大于40 m(图 4)。
HSTd地层分布范围扩展, 除群7井附近地区和轮南27井附近北侧地层厚度较大外, 绝大部分地区地层厚度不足40 m。群7井附近地区钻井揭示的最大地层厚度超过60 m(图 5)。正是HSTd时期地层向东超覆尖灭, 缺失地层的暴露陆地形成“ 塔北半岛” , 进而形成“ 塔北半岛” 周缘极有油气勘探和研究价值的半环形地层超覆尖灭带(图 5)。
SQb1的TSTb1和HSTd体系域地层分布特征有一定相似性。
TSTb1地层厚度高值区位于罗南1井附近和东河8井附近, 最大地层厚度超过50 m(图 6)。绝大部分地区地层厚度不足40 m。缺失地层的暴露陆地由“ 塔北半岛” 演化为“ 轮南孤岛” 。“ 轮南孤岛” 规模较大, 面积达7000 km2。TSTb1地层主体尖灭线位于且北1井— 古城2井一线, 同时, 环绕“ 轮南孤岛” 形成环形地层尖灭线, 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具有油气勘探和研究价值的环形地层超覆尖灭带(图 6)。
HSTb1地层厚度高值区位于罗南1井西南和东河8井附近, 最大地层厚度超过50 m(图 7)。绝大部分地区地层厚度不足40 m。缺失地层的暴露陆地“ 轮南孤岛” 规模显著缩小, 面积达2000 km2。HSTb1地层主体尖灭线位于东南部塘古1井与塔中28井之间, 同时, 环绕“ 轮南孤岛” 形成环形地层尖灭线, 进而形成了具有油气勘探和研究价值的环形地层超覆尖灭带(图 7)。
SQb2的TSTb2和HSTb2体系域地层分布特征相近。
TSTb2地层厚度高值区位于和4井附近和东河8井附近, 最大地层厚度超过40 m(图 8)。绝大部分地区地层厚度不足30 m。缺失地层的暴露陆地“ 轮南孤岛” 萎缩, 规模变小, 面积约700 km2。TSTb2地层尖灭线位于东南部塘古1井与塔中28之间— 古城2井一线, 同时, 环绕“ 轮南孤岛” 形成环形地层尖灭线, 形成了具有油气勘探和研究价值的环形地层超覆尖灭带(图 8)。
HSTb2地层厚度高值区位于和4井和胜和2井附近, 最大地层厚度超过50 m(图 9)。绝大部分地区地层厚度不足40 m。缺失地层的暴露陆地“ 轮南孤岛” 规模显著缩小, 面积约400 km2。HSTb2地层主体尖灭线位于东南部塘古1井与塔中28井之间, 环绕“ 轮南孤岛” 形成环形地层尖灭线, 形成的具有油气勘探和研究价值的环形地层超覆尖灭带规模较小 (图 9)。
1)根据野外露头剖面、地震、岩心和110余口探井的录井及测井资料分析, 在塔里木盆地上泥盆— 下石炭统的东河塘组到卡拉沙依组“ 标准灰岩段” 识别出4个海平面升降周期, 相应划分出SQd、SQb1、SQb2 、SQk1共4个层序, 各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
2)古地貌对各层序及体系域的特征和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东河砂岩层系的砂岩在TSTd、HSTd、TSTb1、HSTb1、TSTb2、HSTb2中均有发育, 但主要发育于SQd和SQb1两个层序中, 自下而上, 砂岩发育程度明显变差, 砂岩发育部位有向高部位迁移的趋势, 到SQk1层序发育时期, 砂岩极少, 只零星发育。
3)塔里木盆地的东河砂岩段相当于TSTd、HSTd、TSTb1发育的粗碎屑岩。砂砾岩段主要是在塔北地区TSTb1、HSTb1发育的粗碎屑岩。角砾岩段主要是在轮南凸起周缘TSTb2、HSTb2发育的粗碎屑岩。下泥岩段包括了SQb1和SQb2中下部的泥岩。中泥岩段主要是SQk1的泥岩。生屑灰岩段层位变化大, 包括了TSTb1、HSTb1、TSTb2、HSTb2、TSTk1发育的碳酸盐岩, 以HSTb2发育的碳酸盐岩分布最为广泛。碳酸盐岩的特征和成因变化大, 有浅海相泥晶灰岩、结晶灰岩, 高能滨岸相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低能滨岸相泥灰岩及潮上蒸发带成因的白云质碳酸盐岩等。
4)通过编绘各体系域地层厚度平面图, 查明了各层序的地层分布和古地理格局。自下而上, 各层序的地层分布范围逐层扩展超覆, 古地理格局由SQd发育时期的浅海海湾— 半岛演化为SQb1和SQb2发育时期的浅海— 孤岛; 到SQk1发育时期, 塔北地区全部沉没于水下, 形成广阔的浅海。SQd、SQb1、SQb2地层向“ 半岛” 和“ 孤岛” 超覆, “ 半岛” 和“ 孤岛” 的周缘是有利的地层圈闭发育区带。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