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贺小元,男,1982年生,200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现为西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构造地质学专业。E-mail:rrhh748@sohu.com。
通讯作者简介:刘池阳,男,1953年生,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博士生导生。E-mail:lcy@nwu.edu.cn。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基底继承了奥陶纪中部高、东部和西部低及西陡东缓的古构造面貌。利用大量钻井分层数据,绘制了晚古生代各个时期残存地层厚度图,其空间变化反映了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古构造格局特征。结合东西向及南北向地层厚度对比、演化剖面的研究,认为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在本溪期—太原期主要受中央古隆起的控制,地层空间展布东西分带明显;山西期中央古隆起对沉积作用的控制不是很明显,地层从东西分异逐渐过渡到南北分异,这种沉积格局的转变与古地理演化具有一致性,从而说明了古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About the first author:He Xiaoyuan,born in 1982,graduated from Geology Department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in 2006.Now he is a master candidat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structural geology.E-mail:rrhh748@sohu.com.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Chiyang, born in 1953, is a professor of Geology Department in Northwest University. E-mail: Lcy@nwu.edu.cn.
The basement of the Ordos Basin in the Late Paleozoic inherited the Ordovician palaeotectonics,which was higher in the center and lower in the west and the east,and steep in the west and gentle in the east.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stratigraphic division of drilling wells,the remnant strata thickness maps of each period in the Paleozoic were complied,and its spatial changes reflected the palaeotectonics of the Ordos Basin.Combining the EW and SN comparison profiles of the stratigraphic thickness and the evolutionary profile in the Ordos Basin,th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deposition of the Benxi-Taiyuan Periods in Late Paleozoic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Central Paleouplift,with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n strata spatial distribution.Until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Shanxi Formation,the role of Central Paleouplift turned gradually less important.Differentiation between east and west gradually transfered into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in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the change in depositional patter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alaeogeographic evolution,showing that the deposition is controlled by palaeotectonics.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大型的含油气沉积盆地, 集油气、煤和铀于一盆, 能源及矿产资源丰富(刘池洋等, 2006)。盆地处于中国东西南北4大不同构造域活动影响的复合部位, 现今盆地北跨乌兰格尔基岩凸起与河套盆地为邻, 南越渭北隆起带与渭河盆地相望, 东接晋西挠褶带与吕梁隆起呼应, 西经冲断构造带与六盘山、银川盆地对峙, 总体轮廓呈矩形, 面积约25× 104 km2。
近年来,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 发现和探明了苏里格、乌审旗及榆林3个大气田, 山西组和石盒子组是重要的天然气产层(陈安清等, 2010)。作者主要利用钻井地层分层数据, 绘制了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各个时期残存地层等厚图, 大致反映了各个时期古构造特征; 进行了地层厚度对比、多个演化剖面的研究(图1), 说明了古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进而对油气的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结晶基底总体为西倾复式大向斜, 南北分布被渭北隆起和伊盟隆起构造带所复杂化。主体为北北东向展布的一系列向斜和鼻隆构造带。根据对鄂尔多斯地区重磁场的分析, 最后可以推断盆地结晶基岩面的构造总貌为东高西低, 北高南低, 中部相对隆起(魏文博等, 1993)。
相对独立的中央古隆起始于晚寒武世, 在马家沟组沉积期反映最为明显(冯增昭等, 1999):隆升并遭受长期剥蚀, 与伊盟隆起和三门峡隆起共存, 控制着华北海、祁连海和秦岭海的分布。中央古隆起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 在挤压构造背景下继续发育。加里东运动早期, 西部祁连海槽扩张产生由西向东的挤压应力和加里东运动晚期秦岭海槽自南向北的挤压应力的共同作用形成“ L” 型古隆起, 大致位于现今靖边— 环县— 庆阳— 正宁— 黄陵一带(王玉新, 1994; 邸领军, 2003; 邓昆, 2008)。中央古隆起延续到晚二叠世石盒子组沉积时期, 古构造面貌并未发生本质变化, 仅仅日趋平缓而已(安作相和马纪, 2002)。
作者采用石炭系二分、二叠系三分的划分方案, 根据地层古生物及岩石绝对年龄测定等资料将二叠系与石炭系的界线划在Pseudoschwagerina(假希氏 带)之下, 有利于全球二叠系划分统一(黄汲清和陈炳蔚, 1987; Jin et al., 1994)。把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划分为上石炭统本溪组、下二叠统太原组和山西组、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及上二叠统石千峰组 (表 1)。作者收集了1000多口井的分层数据, 优选部分井位绘制了晚古生代各个时期的残存地层等厚图。
地层分布在杭锦旗— 鄂托克旗— 鄂托克前旗一线较薄, 厚0~30 m, 向东西两侧逐渐增厚。西部一般厚为30~80 m, 最厚达467 m, 如石嘴山附近, 沉积中心位于石嘴山— 吴忠— 同心一带; 东部一般厚为30~60 m, 最厚为77.6 m, 如双64井, 沉积中心位于神木— 米脂一带。本溪组地层平均厚度约为35 m, 具填平补齐性质, 中央古隆起、伊盟隆起、渭北隆起等地区部分缺失, 东西沉积区厚度和岩性差异较大, 沉积作用明显受到中央古隆起的控制, 低凹处一般沉积较厚, 高地部位沉积较薄或缺失(图 2)。
地层厚度为4.5~143.28 m, 一般为20~50 m, 平均厚度为33.5 m。盆地中部沿鄂尔多斯— 乌审旗— 定边— 志丹— 黄龙一线地层厚度较薄, 一般为20~30 m。盆地西部地层厚度一般为40~90 m, 沉积中心为石嘴山— 吴忠— 同心一带; 盆地东部一般为40~50 m, 最厚达143 m, 沉积中心为榆林— 横山— 米脂一带。特别指出, 盆地南部合水— 正宁一带, 出现一个小的沉积中心, 并且中央古隆起也接受沉积。从地层的空间展布可以看出, 东西分带仍然比较明显, 南部出现细小的变化, 说明中央古隆起仍然对沉积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 (图 3)。
地层厚度在鄂尔多斯— 乌审旗— 定边— 华池— 正宁— 白水等中部地区分布较为稳定, 范围宽缓, 一般为50~80 m。盆地西部地层厚度一般为90~140 m, 最厚达152.7 m, 如环14井; 盆地东部地层厚度一般为90~110 m, 分布面积较广, 最厚达150 m, 如y183井。盆地内地层平均厚度为95 m, 盆地西部以石嘴山— 吴忠— 同心一带为沉积中心, 东部以神木— 米脂— 延长一带为沉积中心。地层厚度总体变化趋势是从东西两侧向中部变薄, 并且沉积厚度较本溪、太原组明显变厚, 盆地中部沉积宽缓, 东西分带较前不明显, 可见中央古隆起对沉积控制微弱 (图 4)。山西组东、西差异的沉积格局已明显消失, 而代之以南北差异的沉积格局(张金亮等, 2000)。
山西组按沉积旋回自下而上分为山2段、山1段, 以山西组中下部普遍发育的煤层顶板泥岩作为划分二者的界线。下部山2段厚度为22.2~97.0 m, 一般40~60 m, 平均厚50.0 m, 气层分布于中下部。山1段厚度为16.9~84.9 m, 一般为30~50 m, 平均厚度为43.9 m。
沉积厚度较大, 一般为100~170 m, 平均为153 m, 最厚达270 m。受构造分异和沉积分异作用控制, 出现多个沉积中心:东部的米脂, 南部的富县和志丹, 西南部的庆阳— 灵台, 西部的平罗— 吴忠, 北部的乌审旗等, 个别井厚度达200 m以上, 如色1井、富古1井等。盆地西部同心— 华池一带沉积相对较薄, 显示为隆起(图 5)。地层厚度展布总体南北分带, 从盆地南、北两侧向中部增厚, 可见中央古隆起对沉积的控制作用消失, 物源可能成为沉积的主控因素。依其沉积旋回, 由上而下分为4个气层段, 即盒8段、盒7段、盒6段及盒5段, 其中盒8段为主要区域含气层段。
地层一般厚100~160 m, 平均厚132 m, 最厚可达233 m。在杭锦旗— 鄂托克旗— 盐池— 吴起及子长、平凉、富县— 旬邑地区沉积较薄, 为100~120 m, 沉积地貌相对隆起; 石嘴山— 吴忠、合水、横山— 榆林一带地层厚度为120~160 m, 为相对凹陷中心, 上石盒子组地层展布总体形成隆凹相间的格局(图 6)。
该组沉积较厚, 一般240~330 m, 平均厚度284 m, 最厚可达623 m。盆地西部鄂托克旗— 吴忠东南部、盆地东部米脂— 延长一带沉积较厚, 形成北东向相对凹陷区; 中部鄂尔多斯— 乌审旗— 吴起— 崇信地层也呈北东向展布, 沉积相对较薄, 并且从西南到东北地层逐渐增厚, 为相对隆起区; 加上盆地南部正宁— 铜川相对凹陷区, 盆地总体也形成隆坳格局。特别指出, 中北部相对隆起区较平缓, 东部相对大的凹陷区内也发育米脂、延川等小的隆起区(图 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平均厚度为668 m, 在大范围内变化不大。整体呈中部薄、东西两边厚的特征。在中部乌审旗— 靖边— 安塞厚度较薄, 一般为450~600 m, 东部厚度变化较稳定, 一般为700~800 m, 但在盆地西缘石嘴山— 同心一带的晚古生代台缘拗陷区, 厚度高达1000 m, 贺兰山北部地区地层总厚一般达2000 m左右, 部分地区最厚逾3000 m以上(陈全红, 2007)。
为了能清楚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地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展布及古构造的演化, 利用盆地内钻井资料的分层数据及盆地周缘野外剖面(何自新等, 2004), 进行了联井剖面的制作及地层厚度对比(图 8), 对石千峰组底部进行了拉平处理。由于野外露头和部分井位可能未测底部本溪组和顶部石千峰组, 因此根据邻近数据进行了推测, 图8中用虚线表示。
南北向剖面P1选取鄂2井、苏100井等14口钻井及渭北隆起麟游紫石崖和岐山后周公庙野外剖面, P2选取东参1井、鄂1井等12口钻井及盆地南部淳化冶峪口和铜川石川河野外剖面; 东西向剖面P3选取盆地西北缘阿拉善左旗呼鲁斯太和苏峪口野外剖面及任5井、布1井等9口钻井及盆地东缘保德扒楼沟和桥头野外剖面, P4选取刘庆6井、天2井等9口钻井及盆地东缘柳林成家庄和三川河野外剖面; P5选取盆地西缘环县石板沟和东缘乡宁台头野外剖面及环14井、庆深1井等8口钻井, 进行了联井剖面及地层厚度的对比(图 8)。
从南北向剖面P1和剖面P2可以看出, 本溪组沉积厚度较薄, 北部的沉积厚度大于南部; 太原组沉积厚度大于本溪组, 沉积范围更为广泛, 覆盖于整个盆地; 山西组— 石千峰组整个沉积厚度较本溪、太原组厚度明显增大, 厚度较为稳定。P1中南部灵1井附近本溪组缺失, 整个晚古生代地层厚度南北变化不大, 仅在上石盒子组庆深1井厚度发生了陡变; P2中中部本溪、太原组沉积明显较南北两端厚, 上石盒子组厚度在剖面南部的淳探1井与野外剖面相差较大, 可能与人为因素及精度有关。
从东西向剖面P3、P4和P5看出, 本溪、太原组沉积厚度东、西部厚, 中部薄, 具东西分异的显著特征。P3中石盒子组在西缘较中部明显变厚, 而P4、P5中东缘较中部石盒子组厚度也明显变厚。P3、P4、P5中东、西缘的野外剖面与盆地内钻井资料在厚度上差别较大, 可能与测量的精度和人为因素有关, 也可能是盆地的东缘、西缘是凹陷更深的地方, 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早期古构造基本格局为中部隆起, 西缘、南缘、东部凹陷的“ 一隆三凹” 转变为晚期的“ 一隆二凹” , 即西缘凹陷和南缘凹陷呈“ L” 形镶嵌在一个巨大的鄂尔多斯隆起的西缘和南缘。到奥陶纪末, 鄂尔多斯全区以及整个华北地台均变为隆起区, 从而结束了鄂尔多斯隆起和凹陷并存的历史(冯增昭等, 1999)。晚古生代沉积总体继承了奥陶系沉积时期的中部高、东部和西部低、西陡东缓的古构造面貌(李振宏和胡健民, 2010)。
在地层厚度对比的基础上, 绘制了南北向演化剖面P1(图 9)及东西向演化剖面P4(图 10)。从演化剖面及晚古生代各个时期的沉积厚度来看, 本溪期具有填平补齐的性质, 中央古隆起北部接受沉积, 南部遭受剥蚀, 沉积厚度北部大于南部, 古隆起西侧因为处在裂陷盆地时期, 沉积厚度较大, 东部则处在广阔浅海, 沉积厚度相对较薄; 太原期继承本溪期沉积特征, 中央古隆起普遍接受沉积, 厚度较薄, 东西两侧分异明显, 沉积范围较本溪期扩大, 盆地南部也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沉积中心, 在剖面P1表现为合探2井— 庆深1井— 宁探1井的地层厚度明显比相邻井位的地层厚度大。本溪期、太原期中央古隆起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在地层厚度图(图 2, 图3)及东西向剖面(图 8, 图10)都非常明显, 显示其东西分异的特征, 而在南北向剖面没有明显特征。山西期沉积厚度明显向南北两侧扩大, 地层厚度普遍较大, 中央古隆起对沉积厚度的影响明显减弱, 东西分异不明显。下石盒子期, 盆地东西部沉积厚度渐趋连片, 几乎没有很大的差异, 古隆起的作用已经消失, 盆地南北分异。
上石盒子期, 盆地南北部沉积厚度较中部薄, 继承了下石盒子期沉积总特征, 且呈坳中有隆、隆中有坳的普遍现象。石千峰期, 盆地沉积厚度达到晚古生代时期最大, 北部的沉积厚度及范围大于南部, 南北之间形成了华池— 洛川— 韩城相对的隆起。太原期沉积之后, 区域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导致山西期— 石千峰期沉积作用不再受中央古隆起主控, 沉积特征从东西分异转变为南北分异。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古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与古地理的演化也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本溪期为裂陷海湾与局限海共存阶段, 太原期为统一陆表海阶段, 本溪期和太原期主要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的碎屑岩沉积; 山西期为近海平原沼泽、三角洲阶段, 石盒子期为近海湖盆沉积阶段, 石千峰期为内陆红色碎屑岩沉积阶段, 山西期— 石千峰期盆内主要为陆相沉积。可见, 鄂尔多斯晚古生代从本溪期和太原期的海相沉积演化为山西期— 石千峰期的陆相沉积(郭英海等, 1998; 陈洪德等, 2001; 付锁堂等, 2003; 林雄等, 2005; 陈孟晋等, 2006; 张满郎等, 2009)。两类不同的沉积体系在发育背景、相带构成、砂岩类型等方面均有差异(付锁堂等, 2003)。
鄂尔多斯盆地是华北地台的次级构造单元, 晚石炭世华北地台在以拉张为主的构造应力下整体缓慢下沉接受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总体继承了奥陶纪沉积时期的中部高、东部和西部低及西陡东缓的古构造面貌。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各个时期残存地层厚度的空间变化所反映的古构造研究, 表明本溪组和太原组展布特征东西分异明显, 说明中央古隆起对晚古生代早期的沉积起到主要的控制作用; 从山西期开始, 盆地地层展布东西分异明显减弱, 开始出现南北分异, 表明中央古隆起不再主控盆地沉积, 盆地内各个时期隆凹格局的变化, 控制着盆地的沉积格局。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