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周新平,男,1984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的研究工作。E-mail:zhouxp198491@163.com。
川东地区二叠系结核状、条带状和团块状硅岩发育,主要分布于茅口组上段及吴家坪组,夹于石灰岩层间或层内。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室内薄片鉴定以及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对广元长江沟、旺苍双汇、宣汉立石河和巫溪尖山的二叠系硅岩进行了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重点分析了硅质来源,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硅岩形态多样、分布不均,硅岩中见残余的石灰岩;硅质成分主要为玉髓及微晶石英、灰质硅岩中玉髓“侵入”方解石、相邻石灰岩中少量生屑被硅化。硅岩的化学成分以 SiO2为主( 52.79%~99.21%,平均为 85.18%), Fe/Ti值、( Fe+Mn) /Ti值及 Al/( Al+Fe+Mn)值反映其形成与热水活动有关;硅岩的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与地壳中该元素的平均含量差异明显, Co/Ni值与 Th/U值较低;稀土元素总量低, Ce负异常, LREE/HREE值低,δ Eu值相对较高。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二叠系硅岩为交代成因,硅质以热水来源为主,玄武岩淋滤及上升流提供了部分硅质。复合来源的硅质通过同生断裂、表层淋滤及上升流进入碳酸盐沉积物中,在不同的成岩阶段交代碳酸盐沉积物(岩),形成了顺层面或层内分布的结核状、条带状及团块状硅岩。
About the first author Zhou Xinping,male,born in 1984, is a Ph.D.candidate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Now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sedimentology and petroleum geology.E-mail: zhouxp198491@163.com.
The Permian nodular,striped and lump siliceous rock widely distribute in the upper of Maokou Formation and the whole Wujiaping Formation,intercalate between or in the limestone succession,in the eastern Sichuan Province.The authors research the mechanism of origin and the resource of silicon for the siliceous rock by the lith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outcrop,rock thin section,major element,trace element and REE,based on the Guangyuan,Wangcang,Xuanhan and Wuxi Section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hape of siliceous rock is diversified,distribute heterogeneously,and the lump siliceous rock contain limestone cakes.The silicon of the siliceous rock is primary chalcedony and microcrystal quartz,the chalcedony of calcareous-siliceous intrude into the calcite,and several bioclast silicificated.Major element analysis indicates SiO2 is the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52.79%~99.21%,avg 85.18%),some major element ratios of Fe/Ti,(Fe+Mn)/Ti,Al/(Al+Fe+Mn)reflect the formation of siliceous roc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hydrotherm activities.Trace element suggests different content from the crust,some trace element ratios including Co/Ni,Th/U are relatively lower.The REE is lower,Ce is negative anomalies,LREE/HREE is lower and the δEu is relatively high.All these features above suggest that the origin of this siliceous rock we investigate is metasomatosis,the hydrotherm is primary source of silicon,the basalt leaching and upwelling is secondary.Multiple sources following with the carbonate sediments deposit through contemporaneous faults,surface leaching and upwelling,and then metasomatose the carbonate sediments during the diagenesis,finally form the nodular,striped and lump siliceous rock between or in the surrounding rocks.
扬子地台晚元古代以来, 在震旦纪— 古生代的诸多层位中不同程度地发育着硅质沉积(王东安, 1994), 二叠纪整个扬子地区硅岩都十分发育(冯增昭等, 1991)。由于形成于特定的地球化学条件, 硅岩对于二叠纪古海洋沉积环境分析以及岩相古地理重建等具有重要意义。前人根据硅岩的形态及产状, 将其划分为层状硅岩、似层状硅岩以及结核状、条带状、团块状硅岩。不同形态的硅岩, 研究程度及成因解释也不相同。有关层状硅岩、似层状硅岩的研究较多, 且普遍认为是热水成因(周永章, 1990; 周永章等, 1994; 彭军等, 1995; 夏邦栋等, 1995; 徐跃通, 1996; 杨海生等, 2003; 冯胜斌等, 2007; 王卓卓等, 2007; 李红敬等, 2009; 李凤杰等, 2010; 林良彪等, 2010), 少数为生物成因(杨玉卿和冯增昭, 1997; 杨水源和姚静, 2008; 康健丽等, 2010)、交代成因(郭福生等, 2003)以及生物、热水综合成因(田云涛等, 2007)等。而关于结核状、条带状、团块状硅岩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其成因解释也不相同(尹国勋, 1988; 冯增昭等, 1991; 高长林和何将启, 1999; 严贤勤等, 2006; 刘新宇和颜佳新, 2007; 周新平等, 2009; 陈登辉等, 2010), 争议较大。硅岩的成因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即硅质来源和成因机制。以往的研究多偏向于通过地球化学分析来确定硅岩的形成环境, 通过硅质来源来判别硅岩的成因, 忽略了硅岩的岩石学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区域地质背景对其形成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硅岩成因解释的片面性和单一性。对硅岩成因的不同认识, 势必会影响到对沉积环境的解释, 影响到油气勘探的进展。
针对结核状、条带状及团块状硅岩的成因问题, 以川东地区广元长江沟、旺苍双汇、宣汉立石河、巫溪尖山实测剖面(图 1)的二叠系硅岩为例进行了探讨。实测剖面分布均匀, 对于硅岩成因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笔者首先运用沉积学方法对其岩石学特征进行宏观、微观的综合分析, 判断其形成方式, 即是原生沉积(沉积成因), 还是次生交代(交代成因); 再以数量有限的硅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研究, 选择性地运用判别指标,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 重点分析硅质来源及形成环境; 最后结合硅质来源及形成方式对硅岩的成因进行探讨。
川东地区二叠系硅岩主要以结核状、条带状和团块状分布于茅口组上段及吴家坪组, 栖霞组和长兴组仅少量发育; 薄层硅岩在广元长江沟大隆组中上部较为发育。硅岩的特征包含了岩石学及地球化学2个方面。
研究区二叠系茅口组上段以灰色、深灰色薄层— 中层含硅质条带泥晶石灰岩为主, 夹深灰色薄层泥质石灰岩, 结核状、团块状硅岩数量相对较少; 泥质石灰岩中常见水平层理, 层面可见生物遗迹化石(蹼状构造)。该段石灰岩的单层厚度较薄, 颜色较深, 泥晶结构, 泥质含量高(约2%); 生物数量较少(低于10%), 类型贫乏, 主要为海绵骨针、腕足类、介形虫等, 生物个体完整, 大小混杂; 石灰岩中Fe、Al、K、Na等的含量较高; 应为水动力条件弱的较深水盆地边缘环境。吴家坪组则主要为灰色— 深灰色块状含硅质结核、硅质条带泥晶生屑石灰岩、生屑质石灰岩, 夹少量的泥晶石灰岩。该组石灰岩单层较厚, 颜色较浅, 颗粒结构, 泥质含量低; 生物数量较多, 类型丰富, 以藻类、有孔虫等浅水生物类型组合为主, 生物个体破碎, 大小混杂; 石灰岩中Fe、Al、K、Na等的含量低, 微量元素含量普遍低, 碳同位素偏低; 应为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强的较浅水开阔台地环境。
根据二叠系硅岩在剖面上与石灰岩的配置关系将其分为两类, 一类呈结核状、条带状夹于石灰岩层间, 顺层分布。此类硅岩数量多, 分布广, 与围岩突变接触, 在风化面上凸起呈串珠状、蜂窝状。其中, 结核状硅岩大小不一(4cm× 3cm~40cm× 20cm), 长轴方向一般与围岩岩层的走向一致; 少数硅岩因白云石化而呈灰白色(图 2-1); 发育同心层结构, 且同心层层间平滑接触, 与围岩特征差异明显(图 2-2)。条带状硅岩(图 2-3)的厚薄不均(3~20, cm), 横向上延伸距离不等, 垂向上分布也极不均匀; 风化面上的硅质条带节理较发育, 易碎。另一类硅岩呈团块状夹于石灰岩层内, 数量少且形态不规则, 一般孤立分布, 多分布于吴家坪组, 不具有指示围岩走向的形态特征; 部分层段的团块状硅岩与围岩近垂直分布, 表现出“ 下渗” 的特征(图 2-4); 团块状硅岩中见残余的石灰岩斑块, 石灰岩斑块内又包含较小的硅岩团块, 两者呈缝合状接触, 特征明显。岩石普通薄片的鉴定结果表明, 研究区硅岩的硅质成分主要为玉髓和微晶石英, 部分硅岩发育星散状分布的白云石假晶; 含硅石灰岩中玉髓有向下“ 侵入” 方解石的趋势, 两者呈缝合状接触, 且玉髓中见残余的方解石(周新平等, 2009); 与硅岩相邻的石灰岩中少量生屑被硅化; 扫描电镜显示, 硅岩的成分以硅质为主, 方解石含量少, 为致密块状结构(图 2-5); 灰质硅岩中方解石晶粒边缘被溶蚀呈港湾状, 部分晶粒被硅化(图 2-6)。
地球化学分析是研究硅岩成因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常运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REE)的含量及其比值进行研究。本次硅岩样品分两次采集, 且送往不同的单位分析测试, 因此所测试项目也不尽相同。其中, 广元长江沟(8)和宣汉立石河(11)样品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矿分析实验室测试; 旺苍双汇(2)和巫溪尖山(5)样品由国土资源部中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测试(括弧内数字为测试样品的数量)。
1)主量元素。研究区硅岩的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 含量一般为52.79%~99.21%, 平均为85.18%, 其他化学成分含量较低。其中, Fe2O3、FeO、MnO、CaO的含量相对较高, Al2O3和TiO2等的含量相对较低, 具有富Fe和Mn, 贫Al和Ti的特征。主量元素Fe/Ti值及(Fe+Mn)/Ti值较高, 分别为75.50和84.61; Al/(Al+Fe+Mn)值较低, 且变化范围较大, 一般为0.01~0.32, 平均为0.07(表 1)。
2)微量元素。硅岩中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与地壳中该元素的平均含量差异明显, 呈数倍至数十倍不等的比例关系。富Ba、As、Zn、Zr、Sr, 贫Co、Ni、Rb、Cs、Th、U, 其他微量元素含量相差不大。微量元素Co/Ni值、Th/U值较低, 平均为0.08和0.21(表 2)。
3)稀土元素。研究区硅岩的稀土元素总量(10-6)的范围为0.37~25.91, 平均为6.36, 茅口组硅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及总量均低于吴家坪组的硅岩。硅岩的稀土元素含量表明, δ Ce值的范围为0.19~0.85, 平均为0.53, 负异常明显; δ Eu值的范围为0.66~3.04, 变化较大, 平均为0.97; LREE/HREE值的范围为0.44~1.06, 平均为0.67(表 3)。
研究区二叠系硅岩的形态不规则且无确定的产出层位, 一般夹于石灰岩层间或层内, 与围岩突变接触、部分硅岩近垂直于围岩分布, 硅岩团块中残余石灰岩; 硅岩中见白云石菱形假晶、硅质石灰岩中玉髓“ 侵入” 方解石、相邻石灰岩中少量生屑被硅化、灰质硅岩中方解石被硅化; 石灰岩中的钙质生物被硅化(珊瑚)等。硅岩的宏观、微观特征表明其为交代成因。参考围岩的岩性可知, 硅质交代的原岩可能为泥晶生屑石灰岩。结核状、条带状及团块状硅岩的硅质常被认为来自陆源(尹国勋, 1988)或生物来源(高长林和何将启, 1999; 刘新宇和颜佳新, 2007), Rachel 和 Regina(2008)在研究南内华达州科迪勒拉陆架边缘密西西比期、宾夕法尼亚期浅水碳酸盐岩中的结核状硅岩时指出其为火山来源。川东地区硅岩的硅质又来源于何处?
硅岩中某些化学成分如SiO2、Al2O3、TiO2及MgO能较好地反应其硅质来源。Adachi等(1986)和Yamamoto(1987)认为热水中形成的硅岩具有SiO2含量高、Al2O3和TiO2含量低的特征, MgO含量的增高可作为热水体系污染或混合的指标。研究区硅岩的SiO2含量高, Fe2O3、FeO、MnO和CaO含量相对较高, Al2O3和TiO2等相对较低。海相沉积物中Fe/Ti值和(Fe+Mn)/Ti值可判断热水沉积和正常海水沉积, 当上述比值分别大于20和25时, 一般认为属于热水来源的沉积物(Bostrom, 1983)。通过分析发现, 研究区硅岩的主量Fe/Ti值和(Fe+Mn)/Ti值分别为75.50和84.61, 远大于其标准值, 反映了热水沉积的特征。
由于沉积物中Fe、Mn的富集主要与热水的参与有关, Al的富集则与陆源物质等的介入有关, Al/(Al+Fe+Mn)值可作为衡量沉积物中热水沉积物含量多少的标志(Bostrom et al., 1969)。Adachi等(1986)和Yamamoto(1987)指出, 纯热水、纯远海生物沉积的Al/(Al+Fe+Mn)值分别为0.01和0.60, 并拟定了热水沉积与非热水沉积的Al-Fe-Mn三角图。研究区硅岩Al/(Al+Fe+Mn)值的范围为0.01~0.32, 平均为0.07, 在Al-Fe-Mn三角图中所有硅岩样品的数据点(26个)均位于热水沉积区, 显示出富Fe、Mn而贫Al的特征(图 3)。另外, (Cu+Co+Ni)-Fe-Mn三角图也用于区分热水沉积和非热水沉积(Rona, 1988), 因为热水来源的硅岩富Fe、Mn, 贫Cu、Co和Ni, 这与热水条件下沉积物沉积速率加快有关。由于样品测试项目不同, 仅对广元长江沟(9个)、宣汉立石河(11个)的硅岩样品进行了投影, 全部数据点均位于热水沉积区的富铁端(图 4)。
硅岩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地壳中该元素平均含量的异常反应了硅岩的深部物质来源(于炳松等, 2004)。研究区硅岩中Ba、As、Zn、Zr、Sr富集, Co、Ni、Rb、 Cs、Th、U亏损, 表明硅岩在形成过程中可能有深部物质参与。微量元素比值是判断硅岩硅质来源的重要指标, 一般认为Co/Ni值小于1、Th/U值小于1时为热水沉积(Marching et al., 1982)。研究区硅岩的Co/Ni平均值、Th/U平均值分别为0.08、0.21, 反映出热水沉积特征。
相对于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而言, 稀土元素在沉积、成岩过程中所受的影响较小, 能更好地保留硅岩的原始信息(Richard, 1994)。二叠系硅岩的稀土元素总量明显偏低, Ce负异常明显, Eu弱负异常或正异常, 表现出HREE中等富集、LREE相对亏损的特点。各剖面硅岩的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表现出平坦、略向左倾斜的特征(可能是非热水沉积物质的混入造成), 仅旺苍双汇剖面硅岩的配分模式图起伏较大, 且稀土元素含量普遍偏低(图 5)。另外, 茅口组硅岩的稀土元素含量一般约为0.01× 10-6, 稀土元素总量低,
HREE富集; 吴家坪组硅岩的稀土元素含量一般约为0.1× 10-6, 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高, HREE富集程度相对较低。以上特征表明, 二叠纪茅口期热水作用较强, 吴家坪期热水作用相对减弱。Murray(1994)对洋中脊附近F-MH硅岩的δ Eu值研究后发现, 在离洋中脊75, km范围内, δ Eu值从1.35降低到1.02, δ Eu值越大, 热水作用越强烈。与典型热水沉积硅岩相比, 研究区硅岩的δ Eu值平均为0.97, 相对较小, 反映了硅质的形成过程复杂, 主要受热水作用控制, 但也受正常海水的影响。
林良彪等(2010)通过氧同位素对重庆石柱茅口组层状硅岩的形成温度进行了估算, 认为硅岩形成时的古海水温度变化范围为34~89, ℃, 平均为67, ℃。研究区距离重庆石柱剖面不远, 古海洋中海水的地球化学性质应该相近, 尽管硅岩类型不同, 形成环境可能有所差异, 但硅岩形成时的古海洋温度应相差不大, 古海水应处于热水状态, 硅岩的形成应该受到了热水作用的影响。
综合硅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认为, 研究区二叠系硅岩主要为热水来源。并且, 二叠纪也具备形成热水的区域地质背景(周新平等, 2009), 附近发育了一系列的同生断裂, 梁平、宣汉、达县和开江等地也有一定数量的玄武岩分布(林良彪, 2008), 可见当时具备形成热水的条件。
四川、贵州及云南3省广泛分布有中— 晚二叠世之交喷发的峨眉山玄武岩, 成为世界公认的大火成岩省。在此区域内, 凡二叠系出露之处, 多有玄武岩分布。玄武岩的厚度变化大, 总体西厚东薄, 向东尖灭。四川盆地东部的玄武岩主要为陆上火山喷溢形成, 具有多期次、多旋回的特征, 且不同地区数量有所差别(冯增昭等, 1997)。钻井钻遇和航磁解释结果表明玄武岩在梁平、开江、宣汉和达县等地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厚6~60, m, 一般大于20, m, 自西南至北东方向厚度减薄。玄武岩主要分布于同生断裂的两侧, 明显受同生断裂的控制(林良彪, 2008)。陆上火山喷溢形成的基性玄武岩, 其成分主要为SiO2(45%~50%), 玄武岩风化淋滤后可形成一定数量的硅质。陈福和朱笑青(1984)对玄武岩古风化淋滤生成条带状铁硅建造进行了模拟实验, 认为受火山气体污染后的酸性雨水对玄武岩淋滤作用增强, 较普通雨水的淋滤作用高出2~3个数量级, 可生成大量的硅酸并以真溶液形式注入水体中, 溶液中的硅酸很快达到过饱和并以非晶硅胶体形式聚合沉淀。
李凤杰等(2010)通过对比玄武岩与硅岩的U、Th含量及U/Th值来研究硅岩与玄武岩的亲缘关系, 峨眉山玄武岩的U含量为(1.0~1.97)× 10-6, 平均为1.57× 10-6; Th含量为(4.63~8.1)× 10-6, 平均为7.13× 10-6; U/Th值仅为0.16~0.32, 平均为0.22。研究区二叠系硅岩中U含量为(0.14~4.87)× 10-6, 平均为1.99× 10-6; Th含量为(0.06~0.91)× 10-6, 平均为0.27× 10-6; U/Th值为1.46~38.21, 平均为10.26。U和Th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取决于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 Th不受水体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 常以不溶的Th4+形式存在; 而U在还原条件下以不溶的U4+形式存在, 导致沉积物中U的富集; 在氧化条件下以可溶的U6+形式存在, 导致沉积物中U的亏损。因此, 玄武岩风化淋滤后, 由于Th的不溶性, 随溶液搬运距离的增大其含量会逐渐减少, U的含量则随氧化还原条件而变化。通过与玄武岩的对比发现, 二叠系硅岩中的U含量变化范围较大, 茅口组上段硅岩的U含量较高, 吴家坪组硅岩的U含量相对较低(表 2), 其平均值与玄武岩的U含量较为接近; Th含量明显低于玄武岩中的含量, 可能为搬运距离的增大导致了Th含量的减少。硅岩、玄武岩中的U、Th含量对比反映出硅岩与玄武岩有一定的亲缘性, 同时也表明硅岩形成过程的复杂性。
古地磁的研究结果表明, 中二叠世中— 上扬子地区位于赤道附近(殷鸿福等, 1999), 气候炎热潮湿, 加里东构造运动形成的古陆在二叠纪已剥蚀夷平成准平原化(冯增昭等, 1991), 强烈的风化作用必然会造成玄武岩中SiO2的析出。
基于上述分析认为, 研究区中晚二叠世多期火山喷溢形成的玄武岩, 受控于同生断裂, 分布在梁平一带, 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 受大气水风化淋滤而析出SiO2。另外, 玄武岩的气孔及杏仁构造发育, 具有良好的孔隙空间, 相对疏松的玄武岩对于大气水的风化淋滤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玄武岩附近发育的同生断裂也促进了大气水的淋滤作用, 使大气水在垂向、横向上能进行较远距离地流动; 受到火山气体污染后形成的酸性雨水对玄武岩的淋滤作用更强, 可生成大量的硅酸并以真溶液形式随流体下渗。含硅流体在下渗过程中, 一部分会残留在碳酸盐沉积物(岩)层间或层内, 一部分则最终流入海水, 无论是何种情况, 都会为硅岩的形成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硅质。
上升流是海洋中常见的一种洋流, 大洋中下层海水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上升到大洋表面便形成上升流, 它是海水垂向循环运动的一种形式。受厄尔尼诺等气象因素影响, 上升流表现出阵发性和周期性特征。关于地质记录中上升流沉积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前人在下扬子地区古生界、华北地块中— 上元古界、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中— 上扬子地区二叠系等地层中识别出了上升流沉积(吕炳全和瞿建忠, 1989; 于炳松等, 2004;
茅口组上段为盆地边缘环境, 主要为深灰色薄层— 中层含硅质条带泥晶石灰岩, 夹深灰色薄层泥质石灰岩及硅质页岩, 结核状和团块状硅岩数量较少, 且条带状硅岩与石灰岩围岩、灰色泥晶石灰岩与深灰色泥质石灰岩呈韵律性特征; 泥晶石灰岩中生屑含量低, 类型贫乏, 主要为海绵骨针, 属陆棚盆地浮游型生物相类型; 泥质石灰岩中常见水平层理, 岩层层面上可见生物遗迹化石; 泥晶石灰岩中Ba、Co、Cr、Cu、V和Zn等微量元素相对富集, Ni/Co值、V/(V+Ni)值皆反映出缺氧环境的特征, 属厌氧级别(表 4)。通过与上升流沉积特征的对比发现, 茅口组上段的岩石类型、岩石结构、沉积构造、生物相类型、微量元素含量以及氧化还原环境等特征与上升流沉积相似, 考虑到研究区也具备发育上升流的天时地利条件, 认为茅口组上段为上升流沉积。茅口组上段主要为含硅质条带的碳酸盐沉积, 黑色薄层硅岩、硅质页岩少, 黑色碳质页岩不发育, 表明上升流强度应当相对较弱。虽然上升流本身并不能形成硅质, 只是作为硅质迁移的运载体, 但鉴于上升流在本区发育的独特意义及作用, 仍将其作为硅岩硅质的一种来源。即研究区茅口组上段硅岩的硅质应来源于强度相对较弱的上升流沉积。
受二叠纪火山活动和同生断裂的广泛影响, 二叠纪茅口期与吴家坪期的海水中应富含硅质, 处于热水状态, 同时也受到正常海水的影响。富含硅质的热水通过同生断裂下渗、上涌, 形成了二叠系硅岩的主要来源。另外, 中— 晚二叠世之交的玄武岩、茅口期末的上升流也提供了部分硅质, 是形成此类硅岩的次要来源。热水来源、玄武岩淋滤来源、上升流来源的硅质在形成时间上可能有所差别, 但硅岩的形成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生断裂促进了大气水的表层淋滤; 表层淋滤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断裂的输导性; 沿同生断裂输导的热水增大了温差变化, 促进了上升流的发育; 含硅热水遇到上升流携带的含硅冷水团时会增大硅质的溶解度而呈过饱和状态。三者相互影响, 形成了含硅流体的运移网络(图 6)。热水、玄武岩淋滤、上升流的复合来源形成了较充分的硅质, 通过运移网络进入碳酸盐沉积物(岩)中。硅质随流体分散在碳酸盐沉积物的层间或层内, 在成岩过程中发生分异、迁移, 一定条件下形成了二氧化硅的局部富集, 并最终交代碳酸盐沉积物(岩)。成岩早期, 碳酸盐沉积物尚未固结, 层面流体的流动性相对较强, 具有优势运移通道的特征, 富含硅质的复合流体优先沿层面迁移富集并交代, 形成了沿层面分布的指示围岩走向的结核状、条带状硅岩, 广泛分布于茅口组上段及吴家坪组; 成岩晚期, 碳酸盐沉积物已基本固结成岩, 流体的赋存空间较少、流动性较差, 残留的含硅流体只能在连通的孔隙与裂缝等局部空间中流动, 交代围岩, 形成了石灰岩层内形态复杂的、具“ 下渗” 特征且孤立分布的团块状硅岩, 主要分布于吴家坪组的少数层段。
1)川东地区二叠系的结核状、条带状及团块状硅岩为交代成因, 在岩石学上特征明显, 为二氧化硅在成岩过程中交代碳酸盐形成。
2)硅岩的硅质为复合来源, 热水为其主要来源, 玄武岩淋滤及上升流为次要来源, 复合来源为硅岩的形成提供了较充分的硅质。
3)复合来源的硅质通过同生断裂、表层淋滤及上升流等作用分散在碳酸盐沉积物(岩)中。成岩早期, 硅质通过交代碳酸盐沉积物(岩)形成顺层面分布的结核状、条带状硅岩; 成岩晚期, 则形成在层内分布的孤立的团块状硅岩。
4)硅岩成因复杂, 物源的多样性、成因机制的复杂性增加了硅岩研究的难度。因此, 分析硅岩成因时应重视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 充分考虑硅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在宏观、微观方面对其形成方式进行判别, 再辅以地球化学方法, 选择合理的指标分析硅质来源, 最后结合硅质来源及形成方式研究其成因机制。
致谢 参加野外和室内工作的还有李向东、王丹、文静、李慰洋、杜红权、李华、田雨和刘娜等同学,在此谨表谢意!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