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吴仕强,男,1980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碳酸盐岩沉积、成岩及储集层研究工作。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牡丹科技大厦6116室;邮编:100085。E-mail: wusq.syky@sinopec.com。
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白云岩储集层主要由灰质粉晶—细晶白云岩和粉晶—细晶白云岩构成,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和针状溶孔为主,所占比例大于 85%。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表明,鹰山组白云岩储集层受多种因素控制。去白云石化形成大量晶间孔并为后期溶蚀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表生岩溶过程中形成大量晶间溶孔,并使白云岩的 87Sr/86Sr值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同时其 Fe、 Mn含量下降、阴极发光变弱,并使局部发生去白云石化,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三高二低”。沥青充注作用表现为缝合线中充填沥青,同时部分样品晶间孔中也有荧光显示。埋藏溶蚀作用的非选择性强,形成大量针状溶孔,其产状与岩石组构无明显相关关系,部分针状溶孔被方解石充填。
About the first author Wu Shiqiang,born in 1980,is an engineer at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 Production,SINOPEC,and is engaged in carbonate rock reservoir research.E-mail: wusq.syky@sinopec.com.
Dolostones of the Middle-Lower Ordovician Yingshan Formation in Katak Uplift of Tarim Basin are hydrocarbon reservoir rocks of vital importance.Based on detailed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s,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the reservoir have been figured out.Silt-sized limy dolostone and silt-sized dolostone are the two main types of reservoir rocks.Intercrystal pores,intercrystal dissolved pores and acicular pores occupied more than 85% of the reservoir space.Intracrystal dissolved pores,dissolved vug and other pores are minors.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dolostone reservoir was controlled by several factors.Dolomitization produced massive intercrystal pores and provided later dissolution with potential spaces.A large number of intercrystal dissolved pores are formed during the epigenic karstification,the87Sr/86Sr value of the dolostone was modified during this process and the value decreased with growing depth,at the same time the trace elements concentration of Fe and Mn decreased,the luminescent was getting weak.The epigenic karstification was also indicated by logging responses and dedolomitization.Bitumen impregnation was suggested by the bitumen alongside sytlolites,moderate bright to moderate dark fluorescence can be seen in some intercrystal pores.Burial dissolution was less fabric selective and caused most of the acicular pores,so occurrence of the pores was less relative to the fabric. Some acicular pores were filled by calcite, among which the Fe content was 18.1×10-4 in average, and Mn was 16.5×10-4 in average. Both of the content was less than that of matrix dolomite apparently, which was 617.4×10-4 and 166.8×10-4, and the fluorescence was also darker than matrix dolomite.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厚达1560~1692, m(邵龙义等, 2002), 油气资源丰富, 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叶德胜, 1993; 沈昭国等, 1995), 在该区油气勘探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前期勘探已在中1、中1H、英迈7、沙参2等钻井的白云岩段获工业油气流。
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探讨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及成因, 提出了多种主控因素和储集层发育模式(胡明毅和贾振远, 1991; 郑和荣等, 2007; 刘永福等, 2008; 吴仕强等, 2008, 2009; 朱井泉等, 2008; 焦存礼等, 2011)。归纳起来, 前人提出的主控因素主要有去白云石化、表生岩溶、有机酸溶蚀、热液溶蚀和裂缝作用等。近年来, 与TSR相关的溶蚀作用成为研究热点(马永生等, 2007)。卡塔克隆起鹰山组白云岩埋藏比较深(大部分在5000, m以上), 在沉积及后期成岩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 其储集层成因、展布及油气成藏都非常复杂, 给勘探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者在大量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的基础上, 并利用一些地球化学参数, 对这套白云岩储集层的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研究区的储集层预测提供依据。
卡塔克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的中部, 北界为塔中Ⅰ 号断裂带, 南部呈斜坡向塘古孜巴斯坳陷过渡, 面积约2.75× 104 km2, 整体呈“ 帚状” 向东端收敛、向西端撒开(图 1)。
卡塔克隆起在早中奥陶世为碳酸盐岩台地, 沉积、埋藏后, 至加里东中期Ⅰ 幕构造运动, 顺托果勒低隆与卡塔克隆起“ 台盆” 分异, 卡塔克隆起中奥陶统一间房组灰岩及上部地层缺失, 该期形成的风化壳(
根据岩性特征, 鹰山组可划分为4段, 从下至上为灰云岩段、云灰岩段、纯灰岩段和颗粒灰岩段, 但在卡塔克隆起, 纯灰岩段和颗粒灰岩段被剥蚀, 只残留灰云岩段和云灰岩段(图 2)。
卡塔克隆起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地层受差异抬升剥蚀的影响, 残留地层变化较大。塔中Ⅱ 号断裂带以北, 由南向北, 鹰山组残留地层逐渐发育, 厚度加大。Ⅱ 号断裂带至塔中10号构造带剥蚀程度较大, 中15、中19、塔中12、塔中162、塔参1等井残留鹰山组下段灰云岩段和云灰岩段。
铸体薄片及染色薄片鉴定结果表明, 研究区白云岩类型主要有灰质粉晶— 细晶白云岩、(含灰)粉晶— 细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细晶— 中晶白云岩, 灰岩主要有含云泥晶灰岩、云质泥晶灰岩、含云亮晶砂屑灰岩、云质亮晶砂屑灰岩, 局部可见含云质泥岩。其中以灰质粉晶— 细晶白云岩和粉晶— 细晶白云岩为主, 后者是构成研究区白云岩储集层的主体(图 3-A到图3-F)。
粉晶— 细晶灰质白云岩中, 灰质约占5%~25%, 多以亮晶充填物或胶结物的形式产出。粉细晶白云岩中, 白云石含量大于95%, 晶体直径介于0.01~0.25, mm, 以他形— 半自形为主, 偶见少量自形晶, 晶体污浊, 常具雾心亮边结构。晶体间以线接触、凹凸接触为主, 偶见晶间呈点接触, 表明其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经受了强烈的压实作用。
研究区这套储集层的孔隙主要有两类:第1类是与溶蚀有关的孔隙, 主要包括晶间溶孔、晶内溶孔、溶洞及少量粒间溶孔; 第2类是与溶蚀无关的孔隙, 主要有晶间孔、原生粒间孔和裂隙等。晶间孔、晶间溶孔和针状溶孔所占比例大于85%, 晶内溶孔和溶洞等其他孔隙相对较少。
在成因类型上, 以次生孔隙为主, 主要有5种类型, 分别为晶间孔、晶间溶孔、晶内溶孔、裂缝及针状溶孔, 而原生孔隙少见, 其中晶间溶孔是储集空间的主体。
2.2.1 晶间孔
此类孔隙主要发育于粉晶— 细晶白云岩中, 在细晶— 中晶白云岩中也有少量发育。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晶间孔以不规则的多面体状为主, 少见四面体状(图 3-A)。晶间孔多与晶间溶孔伴生, 这说明, 此处的晶间孔不仅可作为有效储集空间, 更可为后期溶蚀流体提供有效运移通道, 也即晶间孔的大量存在为储集层的改善提供了潜在的空间。孔隙周边多为自形、半自形白云石, 白云石多具雾心亮边结构及次生加大边, 说明晶间孔的形成与白云岩的后期改造有关。他形晶较多且致密接触的地方, 晶间孔欠发育。局部可见晶间孔被泥质及沥青质充填的现象(图 3-B)。
2.2.2 晶间溶孔
晶间溶孔是指在晶间孔的基础上溶蚀扩大而形成的孔隙, 晶间孔发育的层位均可见到晶间溶孔。此外, 晶间溶孔在充填物、胶结物方解石及缝合线、白云石化斑块内也较常见, 具有明显的组构选择性。这类孔隙边上可见白云石被溶蚀而形成港湾状, 也可在边部见灰泥残余或白云石晶体边缘被溶蚀的现象(图 3-C)。局部可见晶间溶孔被部分充填的现象, 全部充填者少见, 充填物主要为白云石和方解石, 偶可见石英(图 3-D)或草莓状黄铁矿(图 3-E)。
2.2.3 晶内溶孔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 晶内溶孔普遍发育, 孔径介于2~6, μ m之间, 少量较大者可达20, μ m, 多见于结晶粗大的白云石或方解石晶体中(图 3-F)。孔隙呈圆形、椭圆形、半月形及扁条形等, 此类孔隙多孤立、连通性差, 因此, 其储集意义有限。
2.2.4 裂缝
主要有构造缝和成岩缝。成像测井分析表明, 鹰山组白云岩段构造裂缝较常见, 高角度裂缝、低角度裂缝及诱导缝等较发育, 以低角度裂缝为主, 伴生溶蚀孔隙。微观尺度上, 白云岩中可至少识别出2期构造微裂缝, 部分被泥质及方解石充填, 未充填者为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之一(图 4-A)。
2.2.5 针状溶孔
这类孔隙常呈圆形、椭圆形(图 4-B), 少量呈不规则状产出。其在岩心上表现为密集发育的针孔(图 4-C)。这类孔隙大部分被充填破坏, 充填物以亮晶方解石为主, 部分充填物遭受后期再次溶蚀, 形成少量晶内溶孔, 充填泥质。
影响研究区白云岩储集层的因素有很多, 但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
白云岩化是基础, 不仅影响着这套储集层的纵横向展布特征, 更重要的是使白云石形成支撑格架, 晶形较好的晶体间发育大量晶间孔(图 3-B, 3-C)。这些晶间孔本身不仅构成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而且还为后期溶蚀作用提供了潜在的空间, 许多晶间溶孔便是在晶间孔的基础上溶蚀扩大形成(图 3-C)。
白云岩的抗压性能好于灰岩, 因此, 在压溶阶段, 白云岩更倾向于被压裂而非压溶, 从而有利于白云岩中晶间孔和溶孔等的保存, 同时形成大量裂隙。这些裂隙不仅是后期溶蚀流体的运移通道, 其本身可很好地沟通储集层中的各类孔隙(Halley and Schmoker, 1983; Lucia, 1999)。在本区白云岩中, 缝合线发育程度明显低于相邻层位灰岩层段, 裂隙较发育但多被充填(图 4-C), 局部沿裂隙形成较大溶孔(图 4-D)。
加里东中期至海西早期, 塔中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 地壳多次抬升, 形成广泛的风化壳, 岩溶作用较发育。对于表生岩溶作用, 主要是根据广泛存在的地下溶蚀作用及伴生的孔洞和内部充填物的特征等加以识别(James and Choquette, 1988)。研究区白云岩经历的表生岩溶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识别标志。
3.2.1 Sr同位素
Sr同位素已被广泛用于研究海平面变化、现代岩溶等领域, 近年来不少学者将其引入古岩溶研究领域(张涛等, 2005; 刘存革等, 2007)。鹰山组为海相沉积, 其锶同位素组成及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刘存革等(2007)利用桑塔木组覆盖区的2口系统取心井的全岩分析获得43组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87Sr/86Sr值:介于0.768 673~0.708 889之间, 平均为0.708 769 6。而在这之前, 江茂生等(2002)利用TZ12井下奥陶统的样品获得8组数据:介于0.708 710~0.708 910之间, 平均0.708 873, 略高于刘存革(2007)等的数值, 为更好地说明问题, 文中采用该值作为下奥陶统沉积时海水的87Sr/86Sr值。
研究区25个白云岩样品的87Sr/86Sr值介于0.708 750~0.713 530之间(表 1), 平均为0.709, 458, 显著高于下奥陶统的平均值。从表1和图5可看出, 在纵向上, 87Sr/86Sr值的分布与样品的深度有密切关系, 距
加里东Ⅰ 幕构造运动使研究区抬升, 缺失一间房组和鹰山组上部, 鹰山组残留地层顶部不同程度地发育了表生岩溶作用(邹元荣和郭书元, 2005), 在此过程中形成大量晶间溶孔。与此同时, 由风化作用带入的放射性 87Sr 导致靠近
3.2.2 阴极发光特征
碳酸盐岩的阴极发光主要受Fe、Mn含量的控制, Mn是激活剂, 使碳酸盐岩具有阴极发光, Fe作为猝灭剂, 使碳酸盐岩矿物不具阴极发光。由于大气淡水和海源流体中Fe、Mn含量的巨大差异, Fe、Mn在碳酸盐岩矿物中分配系数的大范围变化和相应的化学动力学效应使得经大气淡水成岩改造的碳酸盐岩具有较高的Fe、Mn含量, 因而具有较强的阴极发光性(黄思静, 1990, 1992, 2010)。
大量的阴极发光分析表明, 距
3.2.3 去白云石化
去白云石化作用主要受不整合面控制, 在不整合面附近的大气淡水成岩环境中, (富Ca)白云石被溶蚀形成的晶内孔及(或)晶间孔等孔隙被方解石充填(James等, 1993)。
研究区鹰山组白云岩层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去白云石化作用。其中在中19井5479.02, m和5619.00, m段较为明显, 此两处的粉晶— 细晶白云岩中, 去白云石化作用多发生于白云石的核部, 而边部仍为白云石(图 4-H)。强烈的去白云石化作用表明这套岩石经受过大气淡水溶蚀作用。
3.2.4 其他标志
表生岩溶发育的地方, 在钻井上会表现为钻井液漏失、井涌和溢流等, 而在测井曲线上则表现为“ 三高二低” , 即声波时差、自然伽马、中子孔隙度增高, 电阻率和密度降低(钱一雄等, 2007)。中19井在5520, m处的白云岩层段发生溢流, 此外成像测井资料表明, 该处发育少量直径约10, cm的溶洞, 显然是表生溶蚀的结果。该井在5464.00~5470.20, m段表现为声波时差和中子孔隙度值小幅度降低, 而密度和双侧向值均显著降低, 同时自然伽马和自然伽马能谱值剧烈升高(图 2), 显示出典型的表生岩溶作用的特征。
铸体薄片和染色薄片鉴定发现, 本区白云岩部分缝合线中充填褐色、褐黄色沥青质。荧光薄片观察发现, 部分粉细晶白云岩的晶间孔中发中亮— 中暗蓝色荧光(图 3-B)。这些特征说明该套白云岩在成岩演化过程中发生过烃类充注作用。可见沥青只充填于少量样品的晶间孔、裂隙及缝合线中, 大部分样品中并未见沥青。值得注意的是, 构成这套白云岩储集层主体储集空间的晶间溶孔中未观察到沥青。因此, 白云岩中烃类充注作用是一种早期的无效成岩事件。
沥青的存在表明, 研究区白云岩经历过有机成岩作用, 而有机质成熟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CO2和H2S, 可使地层流体的溶蚀能力大为增强(王恕一等, 2003)。加之高温、高压条件, 埋藏溶蚀往往无选择性。本区白云岩中发育的大量针状溶孔, 其产状与岩石组构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显然是无选择性溶蚀的结果(图 4-B)。另一方面, 烃类在热催化和硫酸盐还原作用下会产生沥青和有机酸, 在富含Fe2+的环境中, 硫酸盐还原产生的HS-和Fe2+可以生成黄铁矿(蔡春芳等, 1997; 王恕一等, 2003)。这可以解释白云岩储集层中发育少量沥青和次生黄铁矿的现象。综合孔隙发育特征和充填物特征可看出, 研究区白云岩经历了埋藏溶蚀作用。
孔隙充填物的地球化学特征也说明其经受了埋藏溶蚀作用。溶孔方解石的Fe含量最高为120.6× 10-4, 11个样品低于检测限, 平均18.1× 10-4; Mn含量为9.5× 10-4~23.3× 10-4, 平均16.5× 10-4。而基质白云石的Fe含量最高1727.6× 10-4, 只有2个样品低于检测限, 平均为617.4× 10-4, Mn含量最高166.8× 10-4, 最低21.8× 10-4, 平均48.2× 10-4, 两者均显著高于溶孔方解石(图 8)。阴极发光分析表明, 溶孔方解石发暗褐色光、暗桔黄色光, 而基质白云石发紫红色光至亮桔红色光(图 4-G)。根据前述分析, 基质白云石的明亮阴极发光源于表生成岩的改造, 显然, 阴极发光暗的溶孔方解石是埋藏成岩环境的产物。
构造运动对卡塔克隆起鹰山组白云岩储集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构造破裂作用和构造抬升作用两方面。构造裂隙是溶蚀流体运移的通道, 白云岩中发育的溶蚀孔隙有相当一部分沿裂隙或其周围分布。加里东中期的构造运动使卡塔克隆起整体抬升, 致使一间房组和鹰山组上部被剥蚀。该时期的抬升使鹰山组白云石储集层的温度大为降低, 从而增大了CO2在孔隙水中的溶解度, 提高了孔隙水的溶蚀能力, 有利于次生溶孔的发育。
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鹰山组白云岩储集层主要由灰质粉晶— 细晶白云岩和粉晶— 细晶白云岩构成。储集空间中, 晶间孔、晶间溶孔和针状溶孔所占比例大于85%, 晶内溶孔、溶洞等其他孔隙较少。鹰山组白云岩储集层是在去白云石化、表生岩溶、烃类充注、埋藏溶蚀及构造作用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在表生岩溶期形成大量晶间孔。在埋藏成岩期形成针状溶孔, 此类孔隙充填严重。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