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年东亚夏季风演变*
李茜1,2,3, 魏凤英2, 李栋梁1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3 陕西省气候中心,陕西西安 710014
通讯作者简介 魏凤英,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E-mail: weify@cams.cma.gov.cn

第一作者简介 李茜,女,1984年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气候诊断与预测研究。E-mail: liqian2011@163.com

摘要

在分析东亚地区夏季海平面气压场与中国东部 6区域干湿指数关系的基础上,重建了公元 960 2000年近千年东亚地区夏季海平面气压场的格点资料,并对重建效果进行了检验。同时,依据重建的海平面气压场资料定义了近千年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探讨了近千年东亚夏季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重建的近千年东亚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场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它为研究更长时间尺度的东亚夏季风变化特征提供了基础;( 2)东亚夏季风指数存在 60~70 a 30~40 a 10~20 a的显著周期变化;( 3)近千年东亚夏季风的强度指数主要经历过 9次明显的趋势突变。其中, 13世纪 30年代东亚夏季风的强度指数经历了最显著的振动。

关键词: 干湿序列; 海平面气压场; 东亚夏季风; 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K901.6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671-1505 (2012) 02-0253-08 文章编号:1671-1505(2012)02-0253-08
Evolution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Li Qian1,2,3, Wei Fengying2, Li Dongliang1
1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Jiangsu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Weather,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
3 Shaanxi Provincial Climate Center, Xi'an 710014, Shaanxi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Wei Fengying is a research professor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E-mail: weify@cams.cma.gov.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 Qian,born in 1984,is a Ph.D.candidate 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climate diagnosis and forecast.E-mail: liqian2011@163.com.

Abstract

Based on the well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x regional dry/wet series and data of the East Asian Sea Level Pressure(SLP), SLP in summer was reconstructed during 960-2000 A.D. and then the results of the reconstruction were tested.Meanwhile,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dex(EASMI) was defined by using the reconstructed SLP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EASM) was discussed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onstructed SLP has certain reliability in the East Asian during the millennium,and it provides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long-term variation of EASM.The periods of 60~70 a,30~40 a and 10~20 a were discovered in EASMI.The nine times abrupt changes were found in EASMI and the most significant vibration occurred in 1230's.

Key words: dry/wet series; sea-level pressur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climate change
1 概述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 东亚夏季风的异常变化对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分布有很大的影响(陈家其, 1996; 黄荣辉等, 1999; Chang et al., 2000; Chao et al., 2000)。鉴于器测资料覆盖时间过短, 东亚夏季风的长期变化特征通常是用代用资料来进行研究。例如:利用石笋氧同位素的变化代表夏季风的强弱变化(Zhang et al., 2008; 杨保和谭明, 2009), 利用多种代用资料的综合指标或者数值模拟来反演东亚夏季风的长期变化(王建等, 2000; Zhou et al., 2009)。然而, 由于运用的代用资料和重建方法不同, 使得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献记载资料。中国气象学家利用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 不仅分析了近千年中国的气候变化, 而且建立了许多历史气象要素序列(王绍武和龚道溢, 2000; 张学珍等, 2006, 2007; 王梦麦等, 2009)。张德二等(1997)从《中国近千年历史气候规格化资料》中整理出以县为单元的逐年旱情、雨情等发生地点、时间、范围、程度的典型记述, 并且沿用《中国近500年旱涝等级图集》中的分级标准确定出各点的逐年干湿等级值, 从而重建出中国东部6区域的近千年分辨率为1 a的区域干湿气候序列。这6个区域覆盖了对东亚夏季风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中国夏季降水的区域。众所周知, 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夏季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作者首先分析中国东部6区域的干湿分布与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场的关系, 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利用中国东部6区域近千年的干湿等级序列重建近千年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场, 在此基础上建立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 并且初步探讨近千年东亚夏季风的变化特征。

2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1)重建的公元1470— 2000年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场(Sea Level Pressure, SLP), 其水平分辨率为5° × 5° , 范围为10° ~70° N及60° ~180° E(李茜等, 2011)。

2)1850— 2008年北半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 水平分辨率为5° × 5° 。资料来源于Hadley气候中心(网址:http:∥hadobs.metoffice.com/)。

3)公元960— 2000年中国东部6区域的干湿等级序列(张德二等, 1997)。该序列是采用5个级别:1级— 湿, 2级— 偏湿, 3级— 正常, 4级— 偏干, 5级— 干。其中, 干湿等级的含义与《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中央气象科学研究院, 1981)中的旱涝等级相同, 主要反映的是当年主要降水季节雨量多少的程度。对中国东部地区分区, 主要采用的是聚类分析, 得到具有清晰物理意义的气候分区。文中选择的中国东部6区域(图1)既满足最合适的历史气候记载数量的区域, 又符合最适用于复原区域的近千年干湿气候序列。

图1 中国东部6区域的干湿气候序列分布(张德二, 1997)Fig.1 Distribution of dry/wet series of six regions in eastern China(after Zhang, 1997)

2.2 方法

1)重建方法。作者首先利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方法分析公元1470— 2008年东亚地区SLP与中国东部6区域的干湿等级之间的关系, 然后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建东亚地区的SLP格点场, 进而建立东亚夏季风指数序列。以古代气候代用资料重建过去SLP格点场, 主要使用以协方差为基础的气候场重建(Climate Field Reconstruction, CFR)方法(Ansell et al., 2006; Mann, et al., 2007)。重建的关键是寻找转换函数, 作者尝试利用SVD的方法寻找SLP场与旱涝等级场典型模态的时间系数有密切相关的转换函数。通过SVD过程, 假设得到中国东部地区旱涝等级前p个通过显著性检验的SVD模态 U1(m), U2(m), , Up(m)及其时间系数 C1(t), C2(t), Cp(t)将重建期公元960— 2000年的旱涝等级投影到SVD模态 U1(m), U2(m), Up(m)上, 就可以得到重建期的时间系数 C1(tr), C2(tr), Cp(tr), 进一步, 利用线性回归(1)式就可以得到公元960— 2000年重建期东亚地区(10° ~70° N, 60° ~180° E)每个格点上的SLP:

SLP(tr)=α1C1(tr)+α2C2(tr)++αpCp(tr)(1)

其中 α1, α2, αp由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

2)检验方法。独立样本验证重建的SLP变量场每个格点的数值用距平相关系数(Anomal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CC)进行评估:

ACC=i=1NSLP'(tr)SLP'(to)i=1NSLP'(tr)SLP'(tr)i=1NSLP'(to)SLP'(to)2

其中 SLP'(tr)表示重建的SLP距平值, SLP'(to)表示观测的SLP距平值。

3 近530年东亚地区夏季SLP与中国东部旱涝的典型模态

作者分析了近159 a东亚夏季SLP与中国东部地区旱涝分布之间的关系, 将这种关系投影到近539 a, 重建出公元1470— 2008年东亚夏季SLP的格点场, 并且进行了重建效果检验(李茜等, 2011, 2012)。那么, 在近500 a的时间尺度上, 海陆气压的差异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旱涝分布又会有怎样的影响?首先, 对公元1470— 2000年东亚夏季SLP与中国东部6区域干湿指数进行SVD分析, 经SVD分析得到2场的典型变量可以表示出2场的耦合相关程度。近531 a东亚地区夏季SLP和中国东部6区域干湿指数的前3对耦合典型变量的累积方差贡献达到88%, 可以代表东亚夏季SLP和中国东部6区域干湿指数之间主要的SVD耦合模态。

图2为近531 a SLP和中国东部旱涝等级前3对耦合典型变量的空间分布, SLP空间分布模态中的等值线代表相关系数, 中国东部6区域的空间分布模态中的 “ +” 号为正相关区, “ -” 号为负相关区。第1对典型变量(图 2-a, 2-b)解释方差51.7%。从图2-a可以看出, SLP主要呈现的是海洋与陆地相反的分布型式。由于夏季陆地上气压低于海洋, 而图2-a显示正值中心位于中国30° ~50° N、100° ~120° E范围, 表明陆地气压明显增强, 负值中心位于20° ~40° N、160° ~180° E, 表明海洋上气压明显减弱, 这表征的是海陆热力差异偏弱的分布型态, 也就是夏季风偏弱的情况。这种SLP分布型对应中国夏季东部呈现江淮区和苏杭区降水偏多, 北方地区, 包括(1)河北区, (2)山西区, (3)黄河下游区, (4)河南区(图1), 降水偏少(图 2-b)。第2对典型变量(图 2-c, 2-d)解释方差22.6%。从图2-c可以看出, SLP呈现出的仍是以海洋与陆地气压相反为主的分布特征, 表现的是夏季风以偏强为主的分布状况。

图2 公元1470— 2000年SLP与中国东部6区域干湿指数的前3对SVD分布模态Fig.2 First three pairs leading SVD patterns between SLP and six regional dry/wet series during 1470-2000 A.D.

该SLP分布型对应中国东部6区域夏季降水偏多的分布型(图 2-d)。第3对典型变量(图 2-e, 2-f)解释方差13.7%。从图2-e可以看出, SLP典型变量的分布反映的也是海陆热力差异特征, 不过大陆气压增强区域整体向西偏移, 海洋气压减弱区域的中心向北移动, 主要体现了青藏高原与西北太平洋在夏季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该SLP分布型对应中国夏季东部6区域呈现 “ +-+” 的旱涝分布型, 即河北区和苏杭区降水偏少, 江淮区、山西区 、黄河下游区和河南区降水偏多(图 2-f)。

上述SLP和中国东部6区域干湿指数前3对SVD典型变量主要反映的是海洋与陆地气压强弱变化相反的状态对中国东部夏季旱涝分布的影响。

4 近千年东亚地区夏季SLP的重建及其检验

从上节中可以看到, 东亚地区夏季SLP的活动中心与中国东部地区旱涝分布有很密切关系。因此, 利用中国东部6区域的干湿等级和(1)式重建公元960— 2000年东亚夏季SLP场。为了保留所有对重建有用的信息, 在这里取干湿指数和SLP场的前6个典型变量场估算转换函数。

由于重建近千年SLP时所使用的531 a SLP重建场, 所以作者从近千年东亚夏季SLP中提取出公元1850— 2000年的SLP与公元1850— 2000年观测的SLP求距平相关系数来进行独立样本检验。从图3-a可以看出, 青藏高原以西的地区和高纬地区的相关系数低, 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 而在作者关注的季风区(中国内陆东部地区及西太平洋部分地区)附近, 其相关系数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样本量为151a, 0.05=0.16)。在公元1470— 2000年校准期的检验(图 3-b), 整体区域均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样本量为531a, 0.01=0.12), 从空间分布看, 分布的形势与图3-a相似, 只是相关系数更高。因此, 表明重建的近千年东亚夏季SLP在东亚季风关键区重建效果还是较好的。

图3 公元1850— 2000年观测与重建SLP的距平相关系数(a)和公元1470— 2000年重建时所用SLP与文中重建SLP的距平相关系数(b)(图中相关系数均被放大100倍)Fig.3 Anomal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observe and recon-struction SLP during 1850-2000 A.D.(a) and anomal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wo reconstruction SLP during 1470-2000 A.D.(b)(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100)

鉴于近千年SLP的空间分布图较多, 在此给出近千年SLP经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后的前2个特征向量(图 4)。从图4中可以看出, 前2个特征向量均主要体现了海洋与陆地的海平面气压变化相反的分布型。这也表明海洋与陆地海平面气压的差异是近千年SLP主要存在的典型空间分布模态。

图4 重建的公元960— 2000年SLP前2个特征向量Fig.4 First two leading eigenvectors of reconstructed SLP during 960-2000 A.D.

5 近千年东亚夏季风的演变规律

为了分析近千年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变化, 文中选用施能等(1996)定义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进行讨论。该指数的具体定义方法为:将夏季的海平面气压资料取6、7、8月的平均值, 定义20° ~50° N、7个纬带(间隔5° )的纬向标准化的海平面气压差(用110° E减160° E)之和, 并将再进行1次标准化处理。在此处, 作者已经将指数乘以-1。东亚夏季风指数越大, 代表东亚夏季风越强, 越小代表东亚夏季风越弱。图5为使用上述方法计算出的夏季风强度指数序列。从图5-a可以看出, 在13世纪末、14世纪、20世纪,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的振幅和波动的频率相对于其他时期都比较大。这可能说明在这几个时期, 东亚夏季风处在调整的时期, 变化十分不稳定。东亚夏季风的11 a滑动平均曲线(图 5-b), 在13世纪初期出现近千年来最低值, 这与近千年中国气候变化的突变有关。杨保和谭明(2009)集成中国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记录, 建立的近千年10 a平均的东亚夏季风序列的变化趋势显示, 夏季风在12— 13世纪初偏弱, 在13世纪中后期至14世纪前半叶偏强, 20世纪开始逐渐减弱。夏季风在上述这些时段的变化趋势与文中定义的夏季风指数的变化趋势较一致, 而在15世纪至19世纪期间, 两者变化趋势略有差异。从11 a滑动平均曲线的多项式拟合趋势线可以看到, 17世纪前处在正位相, 之后转为负位相,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亚夏季风逐渐减弱。

图5 公元960— 2000年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曲线(a)与11年滑动平均曲线及多项式拟合曲线(b)Fig.5 Evolution of strength of EASMI(a) and moving average curve in 11 a and polynomial fitting curve during 960-2000 A.D.(b)

5.1 周期变化

为了解公元960— 200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变化特征, 利用小波变换对重建的公元960— 200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序列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剖析(图 6), 结果表明, 近千年东亚夏季风指数在公元1300— 2000年期间200 a左右的百年尺度振荡特征非常明显, 同时也存在60~80 a的周期变化, 而在公元960— 1300年期间以60~80 a的周期变化为主。进一步结合图6-b的小波方差, 可以发现近千年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主要具有显著的60~80 a的变化周期, 其小波方差高于其他时间尺度, 此外还具有200 a左右的变化周期。

图6 公元960— 200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小波变换(a)及小波方差(b)Fig.6 Morlet wavelet transform(a)and variance(b) of EASMI during 960-2000 A.D.

为了进一步验证近千年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变化周期, 作者对公元960— 200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进行功率谱分析。从图7中可以看出, 在周期长度为70 a处, 功率谱估计值为一峰值且大大超过了0.05显著性水平标准谱, 因此70 a是第1显著周期, 其次为63 a准周期, 同时, 还存在30~40 a、10~20 a的周期变化。

图7 公元960— 200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功率谱分析Fig.7 Power spectrum of EASMI during 960-2000 A.D.

5.2 跃变分析

首先对公元960— 200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进行Lepage检验。Lepage检验的主要思想是将序列中的2个子序列看作是2个独立总体, 经过统计检验, 若2个子序列有显著差异, 则认为在划分子序列的基准点处出现了突变(魏凤英, 2007)。从图8中可以看出, 东亚夏季风指数的HK序列, 共有9个转折点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 1055年、1083年、1198年、1231年、1894年的HK值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尤其是1231年的HK值最大。Brayson and Thomas(1977)发现结束全新世高温期的3900 aBP变化发生后, 另1次重大变化发生在公元1200年以后。这次变化使得北极地区变冷, 海冰扩张, 气候带南移。北美的夏季西风带南移到美国北部, 造成西德克萨斯和西部山区等地降水减少, 同时, 太平洋西北、东南地区和美国东海岸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公元1231年的突变具有全球的一致性, 中国气候变化亦是如此。同时, 可以看到在公元960— 1231年, 仅仅271 a东亚夏季风指数就检测出了6个突变点, 公元1231— 2000年期间检测出3个突变点。这也间接的说明公元960— 1231年期间中国气候系统处在不稳定的状态, 而公元1231年之后, 气候系统处在相对较稳定的状态。按照转折点将东亚夏季风指数序列划分为公元960— 1018、1019— 1055、1056— 1083、1084— 1126、1127— 1198、1199— 1231、1232— 1573、1574— 1866、1867— 1894和1895— 2000年共10个时段, 并分别计算了各时段的平均值, 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表 1)。

图8 公元960— 200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HK变化(虚线表示显著性水平)Fig.8 HK variation of EASMI during 960-2000 A.D.(Dotted line are significance level)

表1 960— 200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各时段平均值 Table1 Average of EASMI in different period during 960-2000 A.D.

表1可以看出, 除了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平均值在公元1084— 1126年和公元1127— 1198年之间的差异没有通过0.05的显著性水平, 但通过了0.1的显著性水平, 其他各个时段的平均值之间差异十分显著, 均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 说明利用突变点划分的东亚夏季风变化时段是合理的。

6 小结

1)近531 a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场与中国东部6区域干湿指数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海陆热力差异的分布模态对应中国东部夏季旱涝的异常分布。

2)独立样本检验表明, 重建的近千年东亚地区夏季海平面气压场具有较好的效果, 为研究近千年东亚夏季风演变规律奠定了基础。

3)东亚夏季风指数存在60~70 a、30~40 a、10~20 a的显著周期变化; 东亚夏季风的强度指数主要经历过9次明显的趋势突变。其中, 13世纪30年代东亚夏季风的强度指数经历了1次最显著的振动。

4)作者也尝试利用近千年干湿序列直接重建东亚夏季风指数序列, 验证期(公元1850— 2000年)重建与观测的季风指数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04, 而文中先重建SLP场再计算的季风指数与观测 SLP计算的季风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3, 这表明先重建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场再计算的夏季风指数比只利用近千年干湿序列直接重建东亚夏季风指数效果更好。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陈家其. 1996. 近二千年中国重大气象灾害气候变化背景初步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5(2): 18-27. [文内引用:1]
2 黄荣辉, 徐予红, 周连童. 1999. 中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J]. 高原气象, 18(4): 465-476. [文内引用:1]
3 李茜, 魏凤英, 李栋梁. 2011. 近159年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与中国东部旱涝分布[J]. 地理学报, 66(1): 25-37. [文内引用:2]
4 李茜, 魏凤英, 李栋梁. 2012. 近540年东亚地区夏季海平面气压场的重建及其与数值模拟的比较[J]. 中国沙漠. 接收待刊. [文内引用:1]
5 施能, 鲁建军, 朱乾根. 1996. 东亚冬、夏季风百年强度指数及其气候变化[J]. 南京气象学报, 19(2): 168-177. [文内引用:1]
6 王建, 刘泽纯, 陈晔, . 2000. 2. 6 Ma BP前后亚洲季风系统的重组[J]. 古地理学报, 2(2): 73-83. [文内引用:1]
7 王梦麦, 戴君虎, 白洁, . 2009.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六盘山地区1900年以来的干湿变化[J]. 古地理学报, 11(3): 355-360. [文内引用:1]
8 王绍武, 龚道溢. 2000. 全新世几个特征时期的中国气温[J]. 自然科学进展, 10(4): 325-332. [文内引用:1]
9 魏凤英. 2007.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第二版)[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57-160. [文内引用:1]
10 杨保, 谭明. 2009. 近千年东亚夏季风演变历史重建及与区域温湿变化关系的讨论[J]. 第四纪研究, 29(5): 880-887. [文内引用:1]
11 张德二, 刘传志, 江剑民. 1997. 中国东部6区近1000年干湿序列的重建和气候跃变分析[J]. 第四纪研究, 6(1): 1-11. [文内引用:1]
12 张学珍, 方修琦, 田青, . 2006. 《翁同稣日记》记录的19世纪后半叶北京的沙尘天气[J]. 古地理学报, 8(1): 117-124. [文内引用:1]
13 张学珍, 方修琦, 齐晓波, . 2007. 《翁同稣日记》记录的冷暖感知记录及其对气候冷暖变化的指示意义[J]. 古地理学报, 9(4): 439-446. [文内引用:1]
14 中央气象科学研究院. 1981.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 北京: 地图出版社. [文内引用:2]
15 Ansell T J, Jones P D, Allan R J, et al. 2006. Daily mean sea level pressure reconstruction for the European-North Atlantic region for the period 1850-2003[J]. J. Clim. , 19: 2717-2742. [文内引用:1]
16 Brayson R A, Thomas J M. 1977. Climates of Hunger[M]. USA: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Wisconsin, 135-139. [文内引用:1]
17 Chang C P, Zhang Y S, Li T. 2002.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tropical Pacific SSTSⅠ, Ⅱ[J]. J. Clim. , 13: 4310-4340. [文内引用:1]
18 Chao Y, Ghil M, Mc Williams J C. 2000. Pacific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in this century'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J]. Geophys. Res. Lett. , 27: 2261-2264. [文内引用:1]
19 Mann M E, Rutherford S, Wahl E, et al. 2007. Robustness of proxy-based climate field reconstruction methods[J]. J. Geophy. Res. , 112, D12109, doi: DOI:10.10299/2006JD008272. [文内引用:1]
20 Zhang P Z, Cheng H, Edwards R L. 2008. A test of climate, sun, and culture relationships from an 1810-year Chinese cave record[J]. Science, 322: 940-942. [文内引用:1]
21 Zhou Xiuji, Zhao Ping, Liu Ge. 2009. Asian-Pacific Osillation index and variation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4: 3768-3771.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