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刘昊伟,女,1981年生,博士,主要从事石油及天然气沉积储集层研究。通讯地址:北京市910信箱数据中心709室;邮政编码:100083;E-mail:liuhaowei2004@126.com。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 8油层组为低孔特低渗储集层,研究该区相对优质储集层展布特征以及形成条件,并进行有利目标区域的优选和预测,对于油气挖潜具有很大的意义。通过砂岩物性、砂岩薄片及扫描电镜等资料的研究,探讨了储集层的岩石学类型、孔隙类型与物性特征、胶结物种类及成岩作用特点及其对有利储集层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姬塬地区长 8油层组主要发育岩屑长石砂岩,铁方解石等胶结物普遍发育,储集层物性整体较差,非均质性强,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沉积、成岩及构造共同控制了有利储集层的分布。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姬塬地区有利储集层的分布。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u Haowei,born in 1981,doctor,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of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ddress: Postbox 910,data center 709,Beijing 100083.E-mail: liuhaowei2004@126.com.
The Chang 8 interval of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s a typical low-porosity and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in Jiyuan area of the Ordos Basin.Researches of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high quality reservoirs and forecast of the favorable target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potential oil and gas resources.Comprehensive analyses have been made on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property characteristics,rock thin sections,casting thin sections and so 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on of favorable reservoir,the petrology characteristics,the pore texture and pore types,the physical property and the diagenesis types,which finally makes a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avorable reservoir area.The results reflect that the lithic arkose is developed well and the cement,especially the ferrocalcite,is general in the Chang 8 interval of the study area.It is poor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whole reservoi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heterogeneity.The pore types mainly include residual intergranular pore and dissolution pore.The reservoir is controlled by the sedimentation,diagenisis and tectonism.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es,we forecasted the favorable reservoir in the Jiyuan area.
鄂尔多斯盆地地跨陕、甘、宁、蒙、晋5省区, 面积约25× 104 km2, 是一个稳定沉降、坳陷迁移、扭动明显的多旋回内陆克拉通含油气盆地(翟光明, 1996; 田在艺和张庆春, 1997; 任纪舜, 2000; 杨俊杰, 2002)。延长组长8、长6和长3油层组均为主要产油层系, 至今已发现了安塞、延长、陇东等油田, 其中姬塬地区和白豹地区远景资源量丰富, 是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
鄂尔多斯延长组湖盆为一大型的敞流湖盆, 其充填演化与构造发育史、古气候演化史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可以划分为湖盆形成及扩张期、鼎盛期、回返期和萎缩消亡期4 个演化阶段。在此过程中, 湖盆经过4次明显湖进与湖退变化, 但深湖中心变化不大, 一直在华池— 宜君一带(武富礼等, 2004; 陈全红等, 2007)。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时期为湖盆的发展阶段, 盆地东北部和北部坡度很缓, 北东向的曲流河进入浅湖后变成曲流河三角洲, 并沿湖岸线形成5大三角洲体系, 姬塬地区属于定边三角洲体系的入湖部分, 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根据油层纵向分布规律自上而下可划分为10个油层组, 即长1至长10油层组, 长8油层组在纵向上表现为明显的旋回性, 以旋回作为小层的划分标志, 可划分为3个小层, 分别是长81、长82、长83油层(图 1), 其界线明显, 易于区分。长8油层组埋深为2000~2500, m, 受盆地长期沉降作用影响, 地层原始孔隙度大量降低, 成岩作用强烈, 储集层非均质性强, 加之受地应力及局部挤压作用影响, 局部发育构造微裂缝。由于长7油层组烃源岩广泛发育, 因此有效储集层的分布成为了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图 1), 受控于西部天环坳陷、中部伊陕斜坡两个一级构造单元。长8油层组沉积时期盆地抬升, 湖盆面积缩小, 研究区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该时期姬塬地区沉积位置处于河口以下的滨浅水缓坡带, 受河湖共同作用, 下部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薄互层, 向下逐渐过渡为暗色泥岩; 上部为厚层状或块状细砂岩。自然电位曲线为多个箱形或钟形曲线的叠加, 自然伽马曲线中低值、呈齿形。从河口往湖方向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频繁互层, 形成了有效的油气圈闭。有效储集层主要位于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发育带, 是三角洲最主要的骨架部分。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厚度平均为45, m; 砂体累积厚度0~39.4, m, 平均厚度为16, m; 砂地比多为7%~93.8%, 平均为40%(图 2)。长8油层组砂体整体在近北西— 南东方向有较好的延伸性, 呈带状展布、连续性好、厚度较大, 是该地区有利的储集层。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集层以灰色、灰绿色岩屑长石砂岩为主, 含少量的长石质岩屑砂岩及长石砂岩(图 3)。砂岩粒度以细粒、细— 中粒、粉— 细粒为主, 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 分选好— 中等, 碎屑颗粒之间以点— 线状接触为主(图 3-A)、线— 凹凸状接触亦常见, 胶结类型以加大— 孔隙型、孔隙— 薄膜型和孔隙式为主。岩石结构普遍表现为成分成熟度偏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特点。碎屑普遍呈定向分布, 常见塑性变形(图 3-B), 黑云母常沿层面富集。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石英含量为21.5%~42.0%, 平均为32.3%, 表面洁净, 以正常消光为主, 部分石英有次生加大现象; 长石含量为14.0%~52.0%, 平均为30.2%, 以钾长石为主, 斜长石次之; 岩屑含量为7.0%~32.7%, 平均为20.0%, 以变质岩屑为主, 主要是石英岩、千枚岩、板岩及变质砂岩岩屑, 平均占岩屑组分的60.8%(图 4)。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储集层填隙物含量为6.5%~18%, 平均为13.6%, 其中胶结物含量远远大于杂基。胶结物主要为铁方解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硅质及长石质等, 以铁方解石、伊利石、硅质及高岭石含量为最高, 占整体填隙物含量的85%以上, 其中铁方解石含量多为1%~10%, 平均为4.1%, 绿泥石、长石质及铁白云石含量较低; 杂基主要为泥铁质。铁方解石胶结发育的砂岩孔渗值普遍较低, 晚成岩期形成的铁方解石胶结是形成研究区低孔低渗的原因之一。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 可看出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储集层的碳酸盐胶结物的自形程度非常高, 呈分散状充填粒间孔隙或交代方解石胶结物及碎屑颗粒。自生高岭石多呈假六方板状集合体充填粒间孔隙中(图 5-D); 绿泥石为叶片状, 多垂直于碎屑表面生长形成绿泥石膜(图 5-C)或充填粒间孔隙; 伊利石呈片状和丝状分布(图 5-A), 亦对储集层孔隙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还观察到自形石英晶体(图 5-B)和石盐充填孔隙。
通过对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的观察, 认为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残余粒间孔隙(图 6-A)、溶蚀粒间孔隙(图 6-B)、铸模孔隙、溶蚀粒内孔隙(图 6-B)、填隙物内孔隙、自生矿物晶间孔隙和裂缝等, 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隙为主, 其次为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 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晶间孔, 面孔率一般为0.2%~6.7%, 平均为2.22%, 孔径最大为140.00, μ m, 平均为36.31 μ m。
据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集层1050块样品的统计结果, 长8油层组储集层物性整体较差(表 1)。孔隙度最小为6.0%, 最大为15.8%, 多数分布在6.0%~9.0%, 占样品数的91.1%, 其中大于11%仅占3.0%, 平均孔隙度为8.0%。渗透率整体也较低, 最小值为0.06× 10-3 μ m2, 最大值为17.13× 10-3 μ m2, 平均值为0.37× 10-3 μ m2, 其中大于1× 10-3 μ m2的样品分布较少, 仅占4.7%, 分布在0.07× 10-3~0.1× 10-3 μ m2的占21.5%, 分布在0.1× 10-3~0.15× 10-3 μ m2的占26.3%, 分布在0.15× 10-3~0.3× 10-3 μ m2的占26.1%。其各个小层孔隙度及渗透率的平均值也变化很大, 显示出较强的非均质性。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正相关性较为明显(图 7), 出现的异常点是由于微裂缝造成的。整体上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 随着砂体埋深的增加, 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总体呈降低趋势, 但由于各层砂体的沉积相带不同, 以及所受成岩作用的不均一性, 又使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在部分层段出现增大的现象。
沉积相是控制储集层物性的基础, 在宏观上控制着储集层物性的好坏, 如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等微相是储集层发育的有利相带, 但这些有利相带并不都是良好的储集层, 它还受成岩作用、物源条件等因素影响(朱如凯等, 2009)。
油气的聚集与砂体的展布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砂体的主体部位成藏条件优越。三角洲和湖泊是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集层的主要沉积环境, 而处于高能环境下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 由于水动力较强, 碎屑颗粒的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好, 粒度较粗, 黏土矿物含量低, 原始粒间孔隙发育, 流体的渗流性较好, 易形成较好的储集空间。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渗透率最大值接近2.5× 10-3 μ m2, 而水下分流河道间砂体, 渗透率最大值多小于0.01× 10-3 μ m2。
砂体最终能否成为有效储集体, 关键在于后期经历的成岩作用对原始孔隙的改造程度(朱如凯, 2009)。长8油层组储集层经历了多种后期成岩作用, 其中破坏性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图 8-A)、胶结作用、次生加大作用、交代作用和自生矿物的形成等; 建设性成岩作用有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图 8-B)(库丽曼等, 2007; 雷卞军等, 2008)。
3.2.1 压实、胶结作用对孔隙的影响
机械压实作用是沉积期后渐进式埋藏增压, 是沉积物固结成岩最主要的成岩作用, 也是研究区最重要的成岩事件之一。压实作用使岩石密度增大、原生孔隙度大幅降低。从研究区埋藏史(图 9)可见, 该地区经历了4次主要埋藏抬升阶段:第1次(T3):最大沉积速率为60 m/Ma, 最大埋藏深度为1200, m, 最大地层剥蚀厚度220, m; 第2次(J1):最大沉积速率为14.8, m/Ma, 最大埋藏深度为1450, m, 最大地层剥蚀厚度280, m; 第3次(J2):最大沉积速率为31.4 m/Ma, 最大埋藏深度为1890, m, 最大地层剥蚀厚度160, m; 第4次(J3):最大沉积速率为35.5 m/Ma, 最大埋藏深度为3150, m, 最大地层剥蚀厚度600 m。研究区各段机械压实作用强烈, 致使原生孔隙损失了近90%, 使得大部分样品没有或只有少量残余原生孔隙。
姬塬地区砂岩中常见自生黏土矿物胶结物有绿泥石、伊利石及高岭石等, 孔隙式充填的自生黏土矿物常常挤占有效孔隙空间, 降低储集层的物性。碳酸盐胶结物、硅质胶结作用等也对储集层的孔隙造成一定破坏, 使原生孔隙损失了近5%。
3.2.2 溶蚀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
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有机质成岩演化的成熟期, 与伊/蒙混层黏土矿物中蒙皂石的迅速转化带往往是一致的, 也是有机酸产生的高峰期, 因此次生孔隙多形成于晚成岩A期, 溶蚀作用强烈的层段往往也是次生孔隙发育带, 较易形成有利的储集层。砂岩中各种组分(碎屑、杂基、胶结物等)的溶蚀作用均可以形成次生孔隙, 从某种意义上说, 溶蚀孔隙发育与否决定了储集层的好坏(刘昊伟等, 2010)。
姬塬地区溶蚀作用主要有长石溶蚀和填隙物溶蚀, 常见长石沿颗粒的边部或双晶方向进行溶蚀、形成粒内蜂窝状溶孔, 或长石边界被溶蚀成港湾状, 极个别情况下可见长石中心被溶蚀的现象。长石的溶蚀作用是储集层中次生孔隙形成的重要原因, 对储集层的形成具有建设性的影响。除长石溶蚀外, 颗粒之间的填隙物, 如黏土杂基、碳酸盐化黏土杂基等, 在碎屑颗粒被溶蚀的同时也受到溶蚀, 形成了粒间杂基溶蚀扩大孔。而有的岩屑则在粒内溶蚀形成粒内溶孔、溶蚀粒间孔隙和溶蚀粒内孔隙, 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储集层的储集条件。
构造缝、层间张裂缝、压裂缝和扭裂缝等多种裂缝的存在可以大大地改善砂岩储集层的孔渗性。但研究区处于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区, 而且岩石中塑性碎屑颗粒含量较多, 因此砂岩中破裂作用不很普遍。在岩心上及显微镜下局部可见一些层间裂缝和压裂缝, 以构造裂缝为主, 主要发育两组共轭剪切缝。前人研究结果(曾联波等, 2007)表明, 延长组中的区域裂缝可使其渗透率比基质渗透率增高1~2个数量级, 并使其水平渗透率各向异性高达50:1以上。据岩心、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 研究区砂岩储集层中发现岩石破裂缝, 缝宽约0.0l~0.02 mm。但裂缝在储集层中的分布具很强的不均一性, 裂缝大都被油气半充填或充填, 是油气聚集的主要空间(图 10-A, 10-B)。
根据长8油层组砂岩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和砂体展布特征以及单井试油成果, 研究区油井可分为3个级别(据长庆油田分类标准):日产大于3, t为Ⅰ 级, 2~3, t为Ⅱ 级, 小于2, t为Ⅲ 级。研究区内主要分布Ⅱ 级和Ⅲ 级油层, 分布频率超过70%。Ⅰ 级井油层孔隙度一般大于12%, 渗透率一般为0.4× 10-3~2.0× 10-3 μ m2, 砂岩毛管压力特征为低排驱压力— 粗喉道型及中排驱压力— 中喉道型, 偏粗歪度, 其排驱压力一般小于0.5 MPa; Ⅱ 级井油层孔隙度变化范围大, 一般为8%~15%, 渗透率一般为0.2× 10-3~2× 10-3 μ m2, 砂岩毛管压力特征为中排驱力— 中喉道型, 其排驱压力一般为0.4~2 MPa; Ⅲ 级井油层孔隙度一般低于9%, 渗透率一般低于0.2× 10-3 μ m2, 砂岩毛管压力特征为高排驱压力— 细喉道型, 其排驱压力一般大于2 MPa。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油层主要分布于黄48井— 黄12井— 罗1井区的北西向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上, 在黄48井— 黄12井一带沿主砂体主体部分出现油层, 油层级别低, 主砂体边部出现的油层级别多为Ⅱ -Ⅲ 级, 区内东北及西南分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 油层不发育。以黄57井— 耿219井油藏剖面(图 11)为例, 上部致密砂岩岩性封闭, 下部则过渡为油层, 与下部分流间湾泥质层相隔, 油层沿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长条状展布, 横向连通性较好。
在结合物性、孔隙类型和压汞参数等资料的基础上, 将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集层分为Ⅰ 、Ⅱ 、Ⅲ 类, 部分为Ⅳ 类(图 12), 这几类储集层一般都为有效储集层; Ⅴ 类储集层大部分为非有效储集层, 若有裂缝带发育, 也可形成有效储集层。
Ⅰ 类储集层发育较少, 属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压实和胶结作用弱, 早期适量绿泥石薄膜和石英次生加大及浊沸石胶结, 晚期溶蚀作用较强。此类储集层主流喉道半径多大于2, μ m, 储集层启动压力较低, 多小于0.05, MPa。孔、喉组合类型按喉道分布的形态不同可划分为两类:第1类主要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缝+点状中— 细喉孔、喉组合类型; 第2类与裂缝密切相关, 多以中— 细喉、细短型为主, 少量细长型和粗短型, 局部存在微裂缝沟通孔隙, 形成残余粒间孔+溶蚀孔、缝+点状、片状中— 细喉孔、喉组合类型。
Ⅱ 类储集层在研究区分布频率为7%, 储集层压实中等, 具有多种胶结及一定程度的晚期溶蚀。此类储集层主要喉道半径多为1.5~2, μ m, 储集层启动压力较低, 多介于0.05~0.2 MPa之间, 以中喉— 粗喉、细短型为主, 少量粗短型和粗长型, 部分微细喉为特征。孔、喉组合类型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缝+点状中— 细喉。孔隙组合主要为粒间孔+溶孔, 同时含有一定量的微孔。此类储集层的孔隙度多介于10%~12%, 渗透率为0.5× 10-3~1.0× 10-3 μ m2。
Ⅲ 类储集层在研究区分布最为广泛, 分布频率为30.9%, 多为小型或分支状水下分流河道、浊积水道砂体、天然堤、决口扇及远砂坝砂体。储集层压实中等, 胶结物中杂基和自生黏土矿物较多, 发育一定程度的晚期溶蚀。此类储集层喉道半径多为1~1.5, μ m, 储集层启动压力中等, 多介于0.2~0.5 MPa之间, 喉道多为中— 细喉, 部分微细喉、粗长型和细长型。孔、喉组合类型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点状、片状中— 细喉, 或残余粒间孔+小— 微孔+片状细喉和微细喉。孔隙组合主要以溶孔+微孔为主。储集层孔隙度多为8%~10%, 渗透率为0.3× 10-3~0.5× 10-3 μ m2, 平均渗透率为0.43× 10-3 μ m2。
Ⅳ 类储集层多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远砂坝发育区。孔隙度多为6%~8%, 渗透率较低, 多为0.1× 10-3~0.3× 10-3 μ m2, 不产油或油量很少。储集层压实较强, 杂基和自生黏土矿物较多, 多见微裂缝。此类储集层主流喉道半径为0.50~1.5, μ m, 储集层启动压力较高, 多为0.50~1.00, μ m, 喉道以微细喉细长型为主, 发育少量细短型。孔、喉组合类型为中— 小孔+中粗或细— 微细喉+裂缝。
V类非储集层多发育在非长石或岩屑溶蚀区, 或者为天然堤、远砂坝发育区。孔隙度多小于6%, 渗透率极低, 多不足0.1× 10-3 μ m2, 因此多不能形成有效储集层。
沉积盆地内不同的构造单元、不同的沉积相控制着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在不考虑构造和沉积相背景条件下, 不能仅依据地层的绝对孔渗条件判别和评价有效储集层。沉积颗粒不粗不细的优相砂岩类地层控制着油气的富集成藏, 相同背景条件下相对高孔渗的储集层控制着油气的富集成藏, 优相与相对高孔渗控藏是相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 利用相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可以预测有利成藏领域(庞雄奇等, 2011)。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位于盆地西北部地区, 发育湖相和曲流河三角洲相, 其中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浅湖3类微相, 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层。孔渗性较好— 好的储集层储集空间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裂缝, 孔喉组合为粗孔或中孔— 中细喉组合。形成储集层必须满足的条件是:(1)主水下分流河道相砂体; (2)压实和胶结作用较弱, 有适度的绿泥石薄膜包壳胶结和轻度的石英次生石英加大, 碳酸盐胶结物不发育; (3)不稳定的碎屑组分和方解石、长石等胶结物被强烈溶蚀; (4)有裂缝的叠加作用, 储集层的孔渗性更好, 特别是渗透率可以成倍增大。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储集层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砂体。储集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 填隙物以胶结物为主, 其中普遍发育的铁方解石胶结物是导致研究区储集层低孔低渗的原因之一。该储集层物性整体较差, 平均孔隙度为8.0%, 平均渗透率为0.37× 10-3 μ m2, 非均质性强, 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低孔低渗背景下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发育特征主要受沉积、成岩及构造作用的影响。高能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砂体主体一般物性较好, 但最终能否成为有效储集体, 还在于后期经历的成岩作用对原始孔隙的改造程度, 长8油层组储集层既经历了压实、胶结等破坏性作用, 也经历了溶蚀、破裂等建设性作用, 复杂的成岩作用形成了现今复杂的储集层特征。综合以上储集层特征, 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共在研究区优选出两个Ⅰ 类和1个Ⅱ 类有利目标区。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