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王岚1, 李文厚2, 林潼1,3, 王若谷2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710069
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 065007

第一作者简介 王岚,女,1981年生,博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沉积储集层研究。E-mail:wl2008@petroChina.com.cn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 6油层组储集层是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的典型低孔低渗储集层。长 6油层组储集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盆地北部砂体具有长石含量高和石英含量低的特点,西南地区具有长石含量低、石英含量高和杂基含量高的特点。储集空间以剩余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为主。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其中绿泥石胶结和长石、浊沸石溶蚀是有利的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是使原生孔隙减小和储集层致密的重要因素。成岩相平面分布有安塞地区与华池地区两种不同的模式。影响成岩作用的因素有物源成分、沉积环境、构造活动、生烃作用以及大气水淋滤作用等,其中沉积环境控制了砂体的分布,并进一步影响到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物性特征。

关键词: 储集层; 成岩作用; 成岩相;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中图分类号:TE122.2+1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671-1505(2012)03-0311-10 文章编号:1671-1505(2012)03-0311-10
Diagenesi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Wang Lan1, Li Wenhou2, Lin Tong1,3, Wang Ruogu2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PetroChina,Beijing 100083
2 De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069,Shaanxi
3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Langfang,PetroChina,Langfang 065007,Hebei

About the first author Wang Lan,born in 1981,is an engineer 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PetroChina.Now she is engaged in research of sedimentation reservoir.

Abstract

The reservoir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controlled by deposition and diagenesis,is characterized by low porosity and extraordinary low permeability.Its rock types mainly include feldspathic sandstone,lithic arkose and feldspathic litharenite.The sandbodies are rich in feldspar and low in quartz in the southern basin,but low in feldspar and rich in quartz and argillaceous matrix in the southwestern basin.The reservoir spaces are mainly residual intergranular pore and dissolution pore.The diagenetic types controlling the reservoir include compaction,cementation and dissolution,in which the chlorite cementation,feldspar dissolution and laumontite dissolution are favorable to form high quality reservoirs,while the compaction and carbonate cementation are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decreasing the intergranular pore and reservoir compaction.There are two kinds of diagenetic facies models which are the Ansai and Huachi.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n diagenesis are provenance,sedimentary environment,tectonic activity,hydrocarbon generation,meteoric water etc.,and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ontrolled the sandbody development firstly,then influence the type of diagenesis and physical property of the reservoir.

Key words: reservoir; diagenesis; diagenetic facies;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产油层系。近年来, 长6油层组石油勘探成果显著, 位于湖盆中部的白豹、华池以及西北部的姬塬地区均获得较大规模的储量, 与陕北斜坡中部的安塞、靖安、绥靖、吴起4大产油区实现了历史性石油勘探大连片。长6油层组油藏属于低孔特低渗油藏, 储集层特征复杂, 其分布受到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等多重因素影响。对于此类砂岩储集层, 需要深入研究其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 寻找低渗背景下高渗储集层发育的规律, 进而寻找油气富集区。

1 地质背景

晚三叠世, 受印支运动影响, 鄂尔多斯盆地在沉积上实现了由海相、海陆过渡相向陆相的转变, 使盆地自晚三叠世以来发育了完整和典型的陆相碎屑岩沉积体系。上三叠统延长组是在鄂尔多斯盆地拗陷持续发展和稳定沉降过程中堆积的以河流— 湖泊相为特征的陆缘碎屑岩系(李文厚等, 2009), 自下而上发育10个油层组, 经历了从河流— 湖泊— 河流的演变历程。长6油层组沉积时期, 受东北、西南两大物源的控制, 盆地东北缓坡和西南陡坡分别发育大型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体系, 交汇在湖盆中部地区, 白豹、华池地区发育一套滑塌重力流沉积体系(图 1), 由一套灰绿色、深灰色细砂岩、粉细砂岩、泥质粉砂岩与灰色、深黑色泥岩互层夹薄层凝灰岩构成。

图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相平面分布Fig.1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2 储集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的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 其次是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图 2)。粒级以细粒为主。各个地区砂岩碎屑成分的含量不同:陕北安塞、志靖地区长石含量一般为50%~60%、平均含量为47.6%, 石英含量介于20%~30%、平均含量为24.7%; 姬塬地区长石含量平均为44.7%, 石英含量平均为30.4%; 盆地中部白豹地区长石含量为42.3%, 石英含量为32%; 庆阳地区长石含量为46%, 石英含量为25.8%; 合水地区长石含量为57.5%, 石英含量为23.6%。矿物成熟度由西到东、由北向南逐渐增高。杂基主要为黏土矿物, 包括绿泥石、高岭石、伊利石以及少量泥质杂基。胶结物为浊沸石、方解石、白云石、铁方解石、铁白云石和硅质。此外, 还含有少量磷灰石、锆石和绿帘石、磁铁矿、电气石等重矿物。盆地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相比, 砂岩成分有较大差异, 东北三角洲砂岩的典型鉴别特征是黑云母含量高、粒度细, 浊沸石和黏土胶结物发育, 原生粒间孔相对发育; 西南三角洲砂体千枚岩岩屑含量高、粒度细, 方解石胶结物发育。总体上, 长6油层组砂岩分选中等, 磨圆度以次棱角为主, 胶结类型为薄膜— 孔隙式胶结, 也有少量基底、压嵌式胶结; 颗粒间以线接触、点— 线接触为主, 也有凹凸接触。

图2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6油层组砂岩分类三角图Fig.2 Triangular classification of sandstone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长6油层组的孔隙类型有原生粒间孔、长石溶孔、浊沸石溶孔、碳酸盐溶孔、晶间孔和微裂隙等。其中东北三角洲原生孔隙约占总孔隙的62%, 次生溶蚀孔占总孔隙的30%; 西南三角洲原生粒间孔仅占总孔隙的28%, 次生溶蚀孔约占总孔隙的65%(表 1)。在整个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孔隙中, 能够形成储油空间的孔隙类型包括经过胶结和压实作用后残余下来的原生粒间孔、溶蚀作用产生的溶蚀孔隙和机械压实过程中形成的微裂缝。

表1 鄂尔多斯盆地各个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孔隙类型统计 Table1 Statistics of pore types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长6油层组储集层孔隙度为5%~17%, 平均为8.9%, 渗透率为0.1× 10-3~5× 10-3 μ m2, 平均为0.53× 10-3 μ m2。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285-1997), 长6油层组属于低孔超低渗储集层。从平面上看, 志靖、安塞地区的物性最好, 吴起、白豹地区次之, 正宁、合水一带最差, 从东北向西南, 物性呈逐渐变差的趋势。物性分析表明, 储集层孔隙度不是很低, 渗透率却极低, 即使孔隙度在15%左右, 其渗透率仍低于1× 10-3 μ m2(图 3)。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以及喉道细小、类型多样是渗透性差的主要原因(王瑞飞等, 2008)。

图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集层孔渗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3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通过镜下观察,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将研究区成岩作用类型划分为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及水化作用等, 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最为普遍。

3.1 压实作用

压实作用是全区发育最普遍的成岩作用, 在上覆地层的有效压力以及构造应力的作用下, 储集层变得致密, 孔隙减小。镜下可观察到杂基等柔性矿物被压弯填充孔隙, 颗粒定向或半定向排列。储集层遭受压实的程度与矿物的抗压能力有很大关系, 石英的抗压能力最强, 长石次之, 岩屑抗压能力最小。此外, 陆源碎屑和云母含量较高的砂岩压实作用强。压实作用是长6油层组储集层致密化的重要原因。据初步估算, 压实作用可使长6油层组储集层的原始孔隙度在胶结作用后损失30%的基础上再降低50%(柳益群和李文厚, 1996)。东北三角洲砂岩储集层由于富含浊沸石、方解石和绿泥石等胶结物, 杂基含量小, 抗压实能力较强, 颗粒间多呈点、线接触, 碎屑变形微弱。西南三角洲砂岩杂基含量高, 加之岩屑的塑性颗粒变形, 孔隙损失程度大。陕北志靖地区原生粒间孔可占总孔隙的66%, 姬塬地区原生粒间孔占总孔隙的55%, 合水地区原生粒间孔只占总孔隙的12%。该地区压实作用强的原因有2个:第1个原因是古埋深过大, 长6油层组在早白垩世末期埋深约在2.0~3.3, km, 远大于现今的埋深; 第2个因素是塑性成分含量多, 西南物源含有大量千枚岩岩屑, 东北物源含有黑云母, 这些塑性成分在压力作用下挤入孔隙, 缩小了孔喉空间(图 4-A)。

图4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砂岩分选特征及绿泥石胶结物特征Fig.4 Characteristics of grading and chlorite cement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3.2 胶结作用

胶结作用在储集层孔隙演化过程中具有双重影响, 成岩早期的胶结作用虽然减小了原生孔隙, 普遍对孔隙具有破坏作用, 但也能为后期溶蚀提供物质基础。因此胶结作用的利弊要综合评价。

3.2.1 绿泥石胶结

在盆地东北部安塞、志靖以及西部的环县地区含量较高。其产状有孔隙衬里和孔隙充填两种, 呈竹叶状或玫瑰花状集合体(图 4-B, 4-C)。竹叶状绿泥石越接近孔隙, 自形程度越高, 玫瑰花状集合体则出现在较大孔隙中。绿泥石胶结物发育的砂岩, 颗粒之间常为点— 线接触(图4-D)。绿泥石有3个特点:(1)绿泥石晶体呈竹叶状垂直于颗粒表面并向颗粒中心生长, 在孔隙部位自形程度好(张哨楠和丁晓琪, 2010)。孔隙环边衬里绿泥石通常是定向和近于等厚的, 一般为3~8, μ m; (2)早期绿泥石的Fe/Mg值相对较高, 晚期绿泥石Fe含量降低, 反映了孔隙流体成分的变化; (3)绿泥石环边生长在溶解的骨架颗粒边界, 薄片下类似于铸模孔(黄思静等, 2004)。

绿泥石胶结对孔隙的保存是有利的, 表现在3个方面:(1)绿泥石沉淀后的生长一直持续到自生石英沉淀之后, 因此可抵御埋藏成岩过程中不断增加的上覆载荷, 使砂岩的原生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得以保存; (2)绿泥石薄膜阻止了石英自生加大。当黏土膜达到一定厚度(大于5, μ m)并且连续分布时, 石英胶结物不能在碎屑石英表面成核、形成共轴生长的胶结物(高剑波等, 2007; 丁晓琪等, 2010)。也有研究认为, 绿泥石形成于碱性环境而石英形成于酸性环境, 即当孔隙流体达到石英形成的酸性条件时就会对绿泥石形成溶蚀, 降低自身SiO2的浓度, 不足以形成石英胶结(张慧娟等, 2010); (3)绿泥石胶结所保留下来的粒间孔隙为酸性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道, 使方解石溶蚀等有利成岩作用不断进行, 进而改善储集层孔隙度。但不可否认, 绿泥石胶结不仅减少了孔隙的空间, 也使得孔隙喉道变得迂回曲折甚至被堵塞, 使渗透率大大降低, 所以绿泥石胶结被认为是一种保留原始孔隙度但降低渗透率的黏土胶结物。

3.2.2 浊沸石胶结

在长6油层组砂岩中, 浊沸石胶结表现为2种形式:第1种是呈连晶状孔隙充填, 第2种是交代其他矿物颗粒, 例如斜长石。长6油层组浊沸石多数以孔隙充填形式产出, 少量交代长石和火山碎屑, 主要发育在盆地东北部的志靖、安塞三角洲部位, 由盆地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减少。纵向上从长6油层组顶部到底部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根据陕北地区延长组埋深小于2500, m, 镜煤反射率为0.5%~0.8%, 估算浊沸石形成的温度为50~80, ℃, 即较低温度下可以形成(朱国华, 1985)。

浊沸石形成的介质条件是高pH值, 富含SiO2、Ca2+、Na+、K+的高矿化度孔隙水及适当的CO2分压。在鄂尔多斯盆地, 普遍认为形成浊沸石的Ca2+来源有两个途径, 分别与斜长石钠长石化和火山物质水化有关。中成岩阶段砂泥岩中蒙脱石组分在向伊利石、绿泥石转化的过程中大量脱水, 并析出大量Ca2+、Mg2+、Na+、Fe3+等阳离子, 使孔隙水富Na+且pH值较高。其中Na+进入斜长石晶格使其变为钠长石; Ca2+随后形成浊沸石并充填剩余粒间孔。

形成如此广泛的浊沸石需要大量Ca2+, 火山活动形成的凝灰岩也可能是Ca2+的来源之一。在长6油层组中, 特别是长6油层组底部, 发育多套分布稳定、成层性较好的凝灰岩。陕北延长组凝灰岩全岩分析结果显示, Ca、Mg、Fe、Si、Al的含量都比较高(杨晓萍和裘怿楠, 2002)。

3.2.3 碳酸盐胶结

长6油层组储集层中的碳酸盐胶结按照成分和顺序可分为两期。早期以方解石胶结为主, 晚期主要是铁方解石、铁白云石胶结(图 5-A)。早期方解石在阴极发光下显示橙黄色, 晚期铁方解石在阴极发光下颜色较暗, 以嵌晶式、薄膜式充填于原生孔隙和长石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中。在砂体胶结致密的部位, 手标本表现为灰白色细砂岩, 镜下可观察到颗粒呈漂浮状分布在方解石胶结物中(图 5-B)。西南合水、城华地区的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于东北部安塞、吴起地区, 可能与陇西古陆的变质岩和沉积岩母岩有关。白云石在盆地西南地区较为发育, 而盆地北部不发育, 这是由于白云石胶结物与西南部地区碳酸盐岩岩屑含量高有一定相关性(窦伟坦等, 2009; 赵俊兴等, 2009)。方解石的形成与沉积时的湖泊中碳酸钙过饱和有关; 铁方解石与有机质脱羟基作用有关; 碳酸盐胶结在全区各个沉积相带普遍发育, 河口坝顶部以及水下分流河道主砂体等原始孔隙度较高的部位也常见, 且后期溶蚀很微弱, 是除压实作用之外的一个重要破坏性成岩作用。

图5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砂岩方解石胶结及长石溶蚀特征Fig.5 Characteristics of calcite cementation and feldspar dissolution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3.3 溶蚀作用

溶蚀作用可发生在颗粒边缘, 形成粒间溶蚀, 也可在颗粒内部形成粒内溶蚀孔隙。粒间溶蚀孔隙呈长条状、港湾状、锯齿状, 极少见到特大溶蚀粒间孔隙。

1)长石溶蚀。白豹、华池、合水等地区位于湖盆中部地区, 重力流砂体与深水泥岩指状交互, 长石溶蚀程度较高, 长石溶蚀孔约占总孔隙的22%, 吴起地区为17%、安塞地区为14.7%, 张岔地区为12%, 志靖地区为11.4%。根据其形态和分布,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蜂窝状粒内溶孔、条带状粒内溶孔、网格状溶蚀孔隙以及铸模孔(图 5-C, 5-D)。因溶蚀常沿着长石的解理或者微裂缝进行, 因此条带状的具定向性的粒内孔隙最常见。

2)浊沸石溶蚀。发育在靖边、安塞一带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与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部位。由于溶蚀与烃源岩中有机质生烃产生的酸性流体有关, 从物源向湖盆中心部位, 溶蚀作用依次增强。浊沸石一般充填在粒度较粗、分选较好、杂基较少的厚层砂岩孔隙中。充填后虽然堵塞孔隙使储集层物性变差, 但又起了支撑作用, 使骨架颗粒未受到强烈压实, 后期溶蚀生成较多溶蚀粒间孔隙, 使储集层孔隙结构得到改善(图 6-A)。统计结果显示, 浊沸石溶蚀现象明显的地区, 渗透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些溶蚀次生孔隙使储集层具有大规模聚集油气的条件, 此后, 烃类侵位作用阻止这些孔隙中破坏性成岩作用的进行。浊沸石次生孔隙是陕北地区长6油层组的主要砂体储油空间。

图6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砂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Fig.6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spaces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4 成岩相的平面展布

不同成岩相有不同的孔隙结构和储集性能(应凤祥等, 2002)。在鄂尔多斯盆地这种大型内陆拗陷盆地中, 沉积相带在一定的区域内相对稳定, 成岩相则可能由不同的成岩作用组合构成, 因而平面分布更为复杂。目前成岩相带在较小的区域内进行划分精度较高, 例如长 621安塞地区模式以及长63白豹地区模式。前者以浊沸石溶蚀为有利成岩相, 后者主要发育绿泥石胶结、长石溶蚀等有利成岩相。

研究认为长6叠置水下河道部位主砂带内砂体连通性较强, 原始物性较好, 流体易进入孔隙形成浊沸石溶蚀相, 其后被酸性水溶蚀形成次生孔隙。长 621油层在志靖三角洲东西两侧沉积特征差异明显, 叠置水下分流河道厚砂带主要分布在天赐湾— 新城— 红柳沟一带(图 7-A)。这一带北部为浊沸石胶结相, 南部靠近湖盆中心一侧形成大面积浊沸石溶蚀相。镰刀湾— 张渠— 杏河一带孤立水下分流河道部位发育绿泥石— 方解石胶结相, 分流间湾以钙质— 泥质胶结相为主(杨晓萍和陈丽华, 2001)。白豹地区处于水下分流河道与深水重力流沉积交互发育的地区。受到沉积相带的影响, 成岩作用表现为南北分异(图7-B):北部白豹、吴堡地区水下分流河道主河道部位的弱压实— 绿泥石胶结相相对发育, 也见长石溶蚀相, 孤立河道及分流间湾部位为泥质— 钙质胶结; 南部元城、华池地区位于深湖线的西南部位, 主要发育一套滑塌重力流沉积砂体, 其中砂质碎屑流形成的厚层块状砂体中长石溶蚀相较为发育, 分流间湾以及浊流沉积形成的薄层砂岩以泥质— 钙质胶结为主。在深湖线附近的砂体是水下分流河道与深水砂岩叠置的部位, 主要的有利成岩相为绿泥石胶结— 长石溶蚀相(图 7-B)。

图7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成岩相平面分布Fig.7 Diagenesis facies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5 影响成岩作用的因素
5.1 物源成分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物源复杂, 源区岩石包括变碎屑岩、变火山岩和岩浆岩及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等沉积岩; 东北部物源主要来自变质岩和沉积碎屑岩区, 原岩为一套花岗片麻岩、闪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东北部长6油层组砂岩长石含量相对较高, 自东北向西南, 石英与岩屑的含量逐渐增高。东北安塞、吴起三角洲具有长石含量高、粒度相对较粗、分选相对较好, 杂基含量低的特点, 因此物性相对较好; 西南合水、西峰等地区则粒度细、分选差、白云岩岩屑含量高、杂基含量高, 物性相对较差。此外东北部物源带来大量的黑云母, 为绿泥石膜的形成提供大量铁、镁离子来源, 使砂体中的部分原生粒间孔得以保存。两大物源在盆地中部白豹地区交汇, 其沉积的砂体在纵向上叠置, 镜下可观察到同一口井中砂体的成分、结构差别较大, 储集层具有极强的非均值性(图 6-B, 6-C)。例如白209井在深度2056~2064, m的砂岩中发现垂相上西南物源与东北物源的砂体交互沉积的现象(王素柔等, 2006)。

5.2 沉积环境

不同的沉积相带的砂体, 其成岩作用类型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 主河道部位由于粒度粗、分选好、杂基少, 孔喉相对发育, 后期酸性水易于进入砂岩产生溶蚀孔隙。而河漫滩微相和分流间湾则易于发生压实与胶结作用。三角洲平原河道与水下分流河道相比, 早期碳酸盐胶结程度相对低。早期方解石胶结与水体的性质有关, 河流水体呈现弱酸性, 而延长组沉积时期湖盆水体具有微咸水— 半咸水特点, 在这种环境下极易产生早期方解石胶结。岩心中观察到发育方解石胶结的砂体厚度不等, 一般为10~40, cm, 厚度较大的可达到2 m。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以及河口坝微相的顶部, 常有灰白色方解石胶结细砂岩发育, 由于这些部位的原始孔隙度较高, 早期碱性水体能够进入且发生方解石沉淀。此外孤立分流河道由于厚度较小, 顶底部均为泥质沉积, 也易于成岩水进入而发生钙质胶结。

三角洲河道与深水砂体相比, 成岩作用类型也存在差别。例如弱压实— 绿泥石膜胶结相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有利微相发育期。绿泥石族分子式为((Mg, Al, Fe)6[(SiAl)4O10](OH)8), 在富铁的碱性环境中形成。富Fe环境在三角洲沉积背景, 特别是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部位很容易出现。河流带来丰富的溶解铁, 在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砂体中因沉积盆地电解质的加入发生絮凝而形成含铁沉积物, 这种沉积物为成岩过程中的绿泥石环边的形成提供丰富的铁的来源(黄思静等, 2004; 丁晓琪等, 2010)。加之由于海水的间歇性入侵, 长6油层组沉积时期湖泊水体的古盐度为0.940%~1.016%, 属于富钠的微咸— 半咸水环境, 为形成绿泥石环边提供了丰富的电解质(郑荣才和柳海青, 1999)。而长石溶蚀相则多发育在深水砂岩中。深水块状砂岩包裹在深湖暗色泥岩中, 暗色泥岩中有机质生烃带来大量酸性水, 使得砂岩中的长石溶蚀, 形成长石溶蚀孔隙。三角洲前缘与深水砂体发育的过渡区域则发育绿泥石胶结— 长石溶蚀相(图 6-D), 这个区域的砂体既有形成绿泥石膜的条件, 又受到深湖泥岩形成的酸性水体的影响, 是最有利的成岩相带。

5.3 构造活动

岩心观察可看到长6油层组发育大量高角度裂缝, 出现频率极高, 这与鄂尔多斯盆地演化过程中经历的构造活动有密切关系。该盆地燕山期构造应力场具有盆缘四周向盆地中心挤压的特点, 喜马拉雅期处于挤压应力场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剪切应力场作用中(赵文智等, 2003)。两期构造运动对裂缝系统以及微裂缝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王瑞飞和孙卫, 2009)。在构造应力与流体超压的共同作用下, 长6油层组低渗透储集层产生一定数量的微裂缝, 未充填的裂缝可进一步溶蚀, 不仅连通孔隙、提高储集层渗滤能力, 还为流体运聚成藏提供了垂向及侧向有效疏导通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测到微裂缝的长度介于0.02~35, mm之间, 裂缝孔隙度占基质孔隙度的3%左右。凡是存在微裂缝或紧邻微裂缝的样品, 渗透率均较大。

两期构造运动伴随大规模的火山、地震活动。火山喷发产生的凝灰岩经过大气沉降过程, 以漂移或水携方式进入湖盆。在盆地长8— 长6油层组中, 沉积一套分布稳定、厚度较大, 颜色为灰黄色、黄绿色、棕红色的凝灰岩层。研究认为这套火山沉积物与浊沸石的形成密切关系, 是浊沸石溶蚀孔隙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此外, 砂岩中火山喷发物质的溶蚀、蚀变是次生孔隙形成的有利因素。例如钙碱性安山质岩屑在成岩过程中经历溶蚀作用之后能够形成各种岩屑溶孔。火山灰蚀变形成的黏土矿物还可形成晶间微孔隙(左智峰等, 2008)。

5.4 生烃作用

烃源岩中的有机质向烃类转化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有机酸和CO2, 进入孔隙水中形成酸性流体, 使长6油层组砂岩中长石、浊沸石等不稳定组分发生溶蚀。朱抱荃等(1996)就地层干酪根有机酸与储集层次生孔隙的关系进行研究, 认为在干酪根低成熟阶段, 有机酸浓度最高, 以南堡坳陷干酪根为例, 在低成熟阶段可达到210 mg/g。在80~200, ℃温度范围内, 油田水的羧酸含量可达到8000 mg/g以上(史基安等, 1994)。有机酸对铝硅酸盐的溶解能力很强, 实验证明醋酸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可以使铝溶解度增加1个数量级, 草酸则可使铝的溶解度增加3个数量级(Surdam et al., 1984)。因此有机酸对长石、浊沸石等铝硅酸盐矿物溶蚀孔隙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除有机酸外, 碳酸也是酸性流体的来源之一, 长7油层组优质油源岩热模拟实验表明, 在RO为0.55时, 热解产生的CO2占热解气体积的47.8%, 随成熟度加大, 这个比例逐渐减小(张文正等, 2006)。由此可见, 生烃作用可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碳酸, 使地层水处于酸性状态, 使长石、浊沸石等铝硅酸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发生溶解。同时较低的pH值保证溶解后复杂的有机络合物迁移, 加速矿物的进一步溶解。

除了对不稳定组分的溶蚀作用, 有机流体在孔隙中聚集可以抑制地层水的流动, 改变岩石地球化学环境和岩石的水润湿性, 抑制石英自生加大以及各种黏土矿物的溶解沉淀作用, 有助于物性条件的改善(史基安等, 2003; 陈鑫等, 2009)。

5.5 大气水的淋滤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外学者注意到开放体系中大气水对砂岩骨架颗粒溶蚀产生次生孔隙的现象, 并认为深埋地层中存在的溶蚀孔隙并不能说明孔隙的产生和Al的迁移就是在深埋环境下发生的, 而可能发生在大气水作用带, 在以后的继续埋深过程中, 这些孔隙可能被保存下来。黄思静等(2003)在大量薄片研究及资料统计的基础上, 从岩石物性、长石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高岭石和长石含量纵向变化等证据出发, 认为延长组砂岩储集层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可能与印支期暴露时间间隔中大气水的溶解作用有关。柳益群和李文厚(1996)认为早期长石、岩屑粒内溶孔与被绿泥石薄膜包裹的港湾状碎屑, 是近地表条件下大气淡水淋滤的结果, 可能不是孔隙体积增大的主要作用。但是, 大气水的淋滤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6 结论

1)根据对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致密储集层的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的分析, 认为长6油层组储集层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为浊沸石溶蚀、长石溶蚀和绿泥石胶结; 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为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

2)成岩相分布模式受到沉积环境的控制。陕北地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主河道部位发育不同程度的浊沸石溶蚀相, 其余部位则发育绿泥石— 方解石胶结或者泥质— 钙质胶结相。白豹— 华池地区三角洲水下分流主河道部位的有利成岩相为弱压实— 绿泥石胶结相, 深水块状砂体以长石溶蚀相为有利成岩相, 深湖线附近则发育绿泥石胶结— 长石溶蚀相。分流间湾或孤立水道部位发育泥质— 钙质胶结相。

3)对成岩作用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包括物源成分、沉积环境、构造活动、生烃作用、大气水淋滤等。其中沉积环境是成岩作用甚至物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陈鑫, 钟建华, 袁静, . 2009. 渤南洼陷深层碎屑岩储集层中的黏土矿物特征及油气意义[J]. 石油学报, 30(2): 201-207. [文内引用:1]
2 丁晓琪, 张哨楠, 葛鹏莉, . 2010. 鄂南延长组绿泥石环边与储集性能关系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16(2): 247-254. [文内引用:2]
3 窦伟坦, 田景春, 王峰, . 2009.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储集砂体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层性质的影响[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2): 153-158. [文内引用:1]
4 高剑波, 庞雄奇, 王志欣, . 2007.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碎屑岩储集层低渗透特征及含油性主控因素[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1): 5-18. [文内引用:1]
5 黄思静, 武文慧, 刘洁, . 2003. 大气水在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中的作用[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8(4): 419-424. [文内引用:1]
6 黄思静, 谢连文, 张萌, . 2004. 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集层孔隙保存的关系[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3): 273-281. [文内引用:2]
7 李文厚, 庞军刚, 曹红霞, . 2009.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9(3): 502-506. [文内引用:1]
8 柳益群, 李文厚. 1996. 陕甘宁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长石砂岩的成岩特点及孔隙演化[J]. 沉积学报, 14(3): 87-96. [文内引用:1]
9 史基安, 晋慧娟, 薛莲花, . 1994. 长石砂岩中长石溶解作用发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沉积学报, 12(3): 67-75. [文内引用:1]
10 史基安, 王金鹏, 毛明陆, . 2003.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储集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J]. 沉积学报, 21(3): 373-380. [文内引用:1]
11 王瑞飞, 孙卫. 2009.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超低渗透砂岩储集层微裂缝研究[J]. 地质论评, 55(3): 444-448. [文内引用:1]
12 王瑞飞, 陈明强, 孙卫. 2008.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砂岩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J]. 地质论评, 54(2): 270-277. [文内引用:1]
13 王素柔, 南郡祥, 李国华. 2006. 白豹地区延长组长6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低渗透油气藏, 11(3): 44-47. [文内引用:1]
14 杨晓萍, 陈丽华. 2001. 陕北斜坡延长统低渗透储集层成岩相研究[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8(4): 38-40. [文内引用:1]
15 杨晓萍, 裘怿楠. 2002.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浊沸石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与油气关系[J]. 沉积学报, 20(4): 629-632. [文内引用:1]
16 应凤祥, 王衍琦, 王克玉, . 2002. 中国油气储集层研究图集(第一卷)碎屑岩[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7 张慧娟, 时志强, 安红艳, . 2010. 川西侏罗系上沙溪庙组砂岩中绿泥石的成岩耗水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四川地质学报, 30(4): 431-435. [文内引用:1]
18 张哨楠, 丁晓琪. 2010. 鄂尔多斯南部延长组致密砂岩储集层特征及其成因[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7(4): 386-394. [文内引用:1]
19 张文正, 杨华, 李剑峰, . 2006.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3(3): 289-293. [文内引用:1]
20 赵俊兴, 黄德才, 罗媛, . 200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段储集层成岩作用特征[J]. 天然气工业, 29(3): 34-37. [文内引用:1]
21 赵文智, 胡素云, 汪泽成. 2003.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在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油聚集中的控制作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0(5): 1-5. [文内引用:1]
22 郑荣才, 柳梅青. 1999.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古盐度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 20-25. [文内引用:1]
23 朱抱荃, 程中第, 应凤祥. 1996. 地层干酪根有机酸与储层次生孔隙的关系[J]. 石油实验地质, 18(2): 206-215. [文内引用:1]
24 朱国华. 1985. 陕北浊沸石次生孔隙砂体的形成与油气关系[J]. 石油学报, 6(1): 1-8. [文内引用:1]
25 左智峰, 戚颖, 葛小瑞, . 2008.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火山物质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3): 12-15. [文内引用:1]
26 Surdam R C, Cressey L J, Hagen E S, et al. 1984. 0rganic-inorganic interactions and sand stone diagenesis[J]. AAPG Bulluetin, 73: 3-16.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