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特征与演化*
陈飞1,2, 胡光义1, 孙立春1, 樊太亮3, 高志前3, 于喜通4, 庞正炼5, 李让彬1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北京 100027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2249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2
5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第一作者简介 陈飞,男,1978年生,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为中国海洋石油北京研究总院博士后,从事开发地质学研究工作。E-mail:chenfei1126@163.com

摘要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原理与方法,综合岩心、钻井以及测井和地震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识别出 5个层序界面,划分出 4个三级层序和 11个四级层序,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在研究区识别出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深水重力流和湖泊 4种沉积相。分析了层序格架内沉积相时空展布特征,揭示了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的时空演化规律,归纳了层序格架内砂体发育与展布的特点。讨论了层序界线划分与以往地层界的区别及其实际意义,探讨了重力流沉积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三叠系; 延长组; 沉积相; 层序地层
中图分类号:TE122.3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671-1505(2012)03-0321-10 文章编号:1671-1505(2012)03-0321-10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evolution i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southern Ordos Basin
Chen Fei1,2, u Guangyi1, un Lichun1, an Tailiang3, ao Zhiqian3, u Xitong4, ang Zhenglian5, i Rangbin1
1 CNOOC Research Center,Beijing 100027
2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
3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
4 Tianjin Branch of CNOOC Limited,Tianjin 300452
5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PetroChina,Beijing 100083

About the first author Chen Fei,born in 1978,obtained his doctoral degree from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in 2010.Now he is an engineer in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development geology.E-mail:chenfei1126@163.com.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and approach of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ology,combining with core,drilling well,well-logging and seisimic data,detailed studies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of the southern Ordos Basin.Totally five sequence boundaries,four 3rd and eleven 4th sequence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framework was built up.Four types of sedimentary facies were developed in this area,including meandering fluvial delta,braided fluvial delta,lacustrine and deep-water gravity flow facies.The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i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was illustrated,and the law of evolu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i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andbodies 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was generalized.Taking the constantly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sedimentary facies as the guidance,great breakthrough has been made in the petroleum exploration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

Key words: southern Ordos Basin;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sedimentary facies; sequence stratigraphy

层序地层学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不同构造背景的沉积盆地, 并在油气勘探和储集层预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ross, 1993, 1994; 邓宏文, 1995; Emery and Myers, 1996; 樊太亮等, 2000)。目前,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层序地层的研究众多(郑荣才和彭军, 2002; 李凤杰等, 2004; 杨友运, 2005; 傅强和李益, 2006; 张兴阳等, 2006; 党犇等, 2007; 陈飞等, 2009), 但对延长组层序级次的划分存在较大分歧, 从而导致对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结构与沉积演化的认识相差很大(宋凯等, 2002; 武富礼等, 2004; 付金华等, 2005; 王建民, 2006; 杨华等, 2007; 赵俊兴等, 2008), 特别是在靠近湖盆中心区域的盆地南部, 由于物源的复杂性和沉积类型的多样性, 三角洲沉积与重力流沉积并存, 因而对这一区域的研究就尤为必要。在对沉积相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中, 长庆油田不断取得新突破, 相继发现了陕北、西峰、姬塬和华庆等多个亿吨级大油田, 形成了“ 满盆皆砂, 全盆是油” 的格局。笔者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 以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 结合地震剖面等资料, 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层序地层等时格架, 分析层序格架内沉积相演化和空间展布特征, 揭示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发育与展布的规律, 从而确定了有利的储集砂体分布。

1 区域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台的西部, 晚三叠世延长组沉积时期为一个大型内陆拗陷湖盆(刘池洋, 2007; 杨明慧等, 2007)。根据岩性及古生物组合, 将延长组分为5段(T3y1-T3y5), 并根据油层纵向分布规律自上而下划分为长1— 长10等10个油层组(杨俊杰等, 1992)。从晚三叠世开始, 盆地演化进入了大型内陆差异沉降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长7沉积时期, 该湖盆范围达到最大, 沉积了以张家滩油页岩为代表的区域性标志层。之后, 湖盆开始收缩, 围绕湖盆周边形成了一系列大型的三角洲沉积, 相带平面展布约10 000 km2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图 1), 存在东北、西南以及西北、东南4大物源, 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深水重力流沉积和湖泊沉积相4种沉积(付金华等, 2005; 杨友运, 2005; 王世虎等, 2007; 杨斌虎等, 2008; 陈飞等, 2009), 主体以曲流河三角洲前缘— 前三角洲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前三角洲相以及重力流为主(宋凯等, 2002; 武富礼等, 2004; 杨华等, 2007; 赵俊兴等, 2008; 邓秀芹等, 2011)。

图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构造位置图Fig.1 Tectonic location of southern Ordos Basin

2 层序界面识别及划分

层序界面的识别是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关键, 也是进行区域等时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根据地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 结合层序界面的成因与盆地的演化, 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层序界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沉积环境转换面、河道冲刷面、地层结构转换面以及岩性颜色变化面和湖泛面6种成因界面类型(郑荣才等, 2002; 党犇等, 2007)。

SB1对应于延长组底界面, 为一中振幅断续反射, 界面之下为强振幅断续反射, 之上为弱振幅断续反射。SB2对应于延长组长82底界面, 为一强振幅连续反射, 界面之上为强振幅连续反射, 有明显上超和前积现象, 整体表现为两个强相位, 界面之下为弱振幅断续反射。SB3对应于延长组长62底界面, 为一弱振幅较连续反射, 界面之下为强振幅连续反射, 之上为弱振幅断续反射。SB4对应于延长组长2底界面。SB5对应于延长组的顶部或者富县组底界面。

根据研究成果, 结合实际生产需要, 以层序内部地层旋回为基本单位, 将研究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和11个四级层序(图 2)。作者以四级半旋回为单位, 揭示了研究区内沉积相的时空展布和演化规律。

图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层序地层划分方案Fig.2 Sequences stratigraphic division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southern Ordos Basin

3 沉积相分析

根据岩石类型、沉积结构、古生物、沉积旋回、岩电组合、测井资料及地震分析等多种手段, 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和重力流沉积相以及湖泊沉积相。

3.1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相

受区域性湖进、湖退作用影响在东北部和东南部以富县、旬邑— 宜君为主的地区, 发育湖退背景下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杨华等, 2007), 研究区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岩心观察以及薄片分析, 平均中砂含量为10.88%, 细砂含量为87.68%, 粉砂含量为2.89%。粒度概率分析表明, 延长组长8— 长2细砂岩颗粒磨圆度一般, 多为次棱角状, 分选较好(1.546~1.890), 粒径集中在2~4Ф 之间, 粒度频率曲线峰值20%左右(表 1), 主峰位于细粒一侧, 以灰色细砂岩为主, 有少量的粉砂岩和中砂岩(表 1)。

表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延长组粒度参数分布 Table1 Distribution of grain-size parameters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Fuxian area of southern Ordos Basin

3.1.1 三角洲前缘亚相

1)水下分流河道。主要沉积物为灰色、灰褐色中— 细砂岩, 单层砂体厚度一般为0.5~5, m, 最高可达10 m。常发育楔状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冲刷构造。砂岩具较高的结构成熟度和中等的成分成熟度, 粒径0.25, mm左右, 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都不高(图 3), 粒度标准偏差0.5~0.7, 分选较好, 偏度以正偏为主, 峰态值在1~3之间(表 1), 主要粒度集中在细粒部分, 表明水流对砂体有较强的分选性和对粗粒物质的带出改造作用。自然伽马曲线呈现较高的幅值, 表现为指状或尖峰状(图 3)。

图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古2井长72水下分流河道微相Fig.3 Subaqueous distribution channel of the Chang 72 of Yanchang Formation from Well fg 2 in southern Ordos Basin

2)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进入湖盆后, 在河口附近快速堆积的产物。岩性主要为灰色、深灰色的粉砂岩和细砂岩组成。砂体下部以发育水平层理和沙纹层理为主, 还常发育滑塌枕状构造、包卷变形层理等。砂体垂向上具有典型的反韵律特点(图 4)。

图4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古5井长62河口坝微相Fig.4 Mouth bar microfacies of the Chang 62 of Yanchang Formation from Well fg 5 in southern Ordos Basin

3)席状砂。由河口坝和远砂坝经湖浪改造沿岸侧向堆积形成, 其特点是砂体分布面积广, 厚度较薄, 分选好, 砂质较纯。岩性以浅灰色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韵律薄互层组合为主, 沙纹层理发育。

3.1.2 前三角洲亚相

前三角洲也是研究区较为常见的沉积相类型之一, 在长9、长7和长4+5最为发育。平面上介于三角洲前缘亚相与浅— 半深湖相之间, 垂向上位于三角洲旋回的底部, 厚度一般较薄, 但平面展布稳定。岩性主要为厚层— 块状灰黑色页岩、泥岩夹薄层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 发育水平纹理和波状纹理。测井曲线多为低幅的齿形、微齿形或光滑的平直状。

3.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

研究区西南及西部以长武— 彬县和庆阳为主的地区, 由于古地形相对较陡, 同时伴随湖岸线的南移, 在湖侵背景下形成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主要以三角洲前缘沉积最为发育。

3.2.1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由于水下分流河道不固定, 往往侵蚀下伏沉积物, 常造成河口坝被冲刷减薄或者根本不发育。这里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沉积。

1)辫状河水下分流河道。主要是灰白色、浅灰绿色含砾粗砂岩、中砂岩, 含少量细砂岩薄层。单层厚度一般约在5~8, m。砂岩分选好中等, 次棱— 次圆状, 孔隙— 接触式胶结。沉积构造较发育, 由下至上依次为冲刷面、大中型槽状交错层、板状交错层及平行层理等。平面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广泛连片, 剖面上则形成多层的正韵律叠合砂体。叠合砂体中间夹有细粒的水下河道间湾沉积。自然伽马在砂岩段中表现为中、高幅值, 呈齿状箱形或钟形。

2)席状砂。一般不太发育, 岩性为分选相对较好的细砂岩和粉砂岩等, 发育波状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等, 席状砂一般厚度不大, 介于0.5~2, m之间。自然伽马曲线表现为指状或尖锋状, 中等幅值。

3.2.2 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

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粒度较细, 多为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粉砂岩薄层, 沉积构造主要发育水平层理、块状层理及沙纹交错层理。自然伽马曲线呈微齿状或波状。

3.3 深水重力流沉积相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深水区域形成了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 主要发育于长6、长7、长8和长9, 以合水、正宁和富县地区为主(赵俊兴等, 2008)。深水重力流形成于深湖、半深湖环境, 为洪泛期间沉积物在重力流驱动下进入湖泊形成的, 其沉积物来源于三角洲前缘崩塌下来的沉积物, 一般都沿层序界面分布, 以块状结构、含有泥砾的粉细砂岩为主, 有时伴有包卷层理及变形层理(图 5)。

图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富27井长73浊流沉积Fig.5 Turbidite deposits of the Chang 73 of Yanchang Formation from Well zf 27 in southern Ordos Basin

由于古地形的存在, 崩塌下来的沉积物向湖盆方向滑移, 在三级层序界面附近沉积形成砂质碎屑流块体。随着碎屑沿斜坡向下流动, 其内流体组分增加, 塑性碎屑流可能演变成流动性紊流流体, 形成浊积体, 以正递变为标志。

3.4 湖泊沉积相

湖泊沉积相较为发育, 尤其是延长组的长9、长8、长7和长4+5, 湖相泥岩厚度大, 面积广, 代表了最大规模的水进事件。由暗色、灰色、灰绿色厚层泥岩、粉砂岩和油页岩组成, 浪成波痕和水平纹理发育。常见有大个体的双壳类、鱼鳞、介形虫和叶肢介等化石。自然伽马曲线上为高值, 视电阻率曲线为低阻, 地震剖面上, 深湖沉积以强振幅、强连续的同相轴为特征。

4 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沉积体系展布图是在沉积相识别和层序地层划分基础上, 结合区域地质概况、沉积演化、地震相分析和物源分析, 在四级旋回内通过对其优势相的分析, 做出了沉积体系平面展布图。作者主要讨论长8— 长1四级旋回的沉积相演化过程。

4.1 sq4旋回

sq4沉积时,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区内地形趋于平缓, 气候温暖潮湿, 植物繁茂, 西部深湖线到合水一带, 东部至甘泉、黄陵、黄龙一带(杨俊杰, 1992)。发育有两种类型的三角洲体系, 东北富县和宜君— 黄陵的曲流河三角洲以及长武的辫状河三角洲。另外, 在庆阳、宁县和正宁地区发育3个浊积体(图 6)。

图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sq4下降半旋回沉积相平面展布图Fig.6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sq4 falling cycle of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southern Ordos Basin

富县三角洲主要受北北东向物源影响, 呈北北东向展布三角洲前缘砂体主要有3个小朵体组成, 自西向东依次为:第1个小朵体为中富19— 牛西5— 富古1, 砂厚25~69.5, m。第2个小朵体为中富16井— 中富9井— 中富44井, 砂厚大于40, m, 在德镇地区与第1个砂体朵体趋于汇合。第3小朵体菩提— 中富29— 中富12井, 砂厚大于30, m。三角洲前缘前方已开始出现深水重力流沉积, 主要集中于中富30井— 药埠头— 中富24井— 张村驿— 富县— 岔口范围。

东南部曲流河三角洲则以黄陵、四郎庙和庙湾最为发育, 向西北直达富县南部的中陕32— 槐树庄农场一带, 在三角洲前缘前方, 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在淳探1井— 耀参1井— 新耀2井一线东南为剥蚀区。

长武三角洲主要受南西向物源影响, 距离物源区较近, 且地形坡度相对较大, 发育呈南西向展布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 在长2井— 武1井— 彬县南部地区存在一定范围剥蚀区,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单层砂体厚度大, 延伸范围广, 前方可达到庆37井— 正1井— 花1井以北地区。朵体前方在正宁— 正2井— 正3井和宁县— 宁10井发育较大范围的浊积体, 主要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滑塌沉积而成。

4.2 sq5旋回

湖盆急剧下沉, 为延长组最大湖进期, 湖盆范围明显扩大, 水体变深, 在盆地南部为浅湖、深湖环境。沿湖盆边缘呈环带状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及深湖重力流沉积, 在富县地区由槐1井— 中富32井剖面连井看出, 重力流主要分布在富县的西南部, 集中在中富25井— 中富24井— 中富26井附近(图 7)。

图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槐1— 中富32井沉积相剖面图Fig.7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across Well h1-zf 32 in Fuxian of southern Ordos Basin

东北部曲流河三角洲规模变小, 仍然呈北北东向展布3个三角洲前缘朵体。三角洲前缘前方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 主要集中于富县地区的药埠头— 张村驿— 富县— 岔口范围。

东南部曲流河三角洲以黄陵、四郎庙和庙湾最为发育, 其规模有所萎缩。四郎庙朵体主要沿建1井一带分布, 黄陵朵体在中陕31井伸入湖区最远。

长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为呈南西向展布的朵体。范围变小, 朵体已退出长武1井。在长2井— 武1井— 彬县南部地区存在一定范围剥蚀区。由于西南地形相对较陡,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滑塌发育规模较大的浊积体, 主要分布在庆阳— 合水、正宁— 正2井— 正3井和宁县— 宁10井。

4.3 sq6旋回

深湖线向西偏移, 盆地沉降作用逐渐减缓, 由槐1井— 中富32井连井剖面看出深湖区域仍然在富县西南部, 砂体的横向连续性强, 从中陕32井一直延伸到中富24井, 是湖泊三角洲主要建设期。在本区发育三角洲前缘砂体, 另外在庆阳— 合水、正宁和宁县发育有浊流沉积, 这形成了延长组最主要的储集层(图 7, 图8, 图9)。

图8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sq6下降半旋回砂体厚度Fig.8 Thickness of sandbodies of sq6 falling cycle of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Fuxian of southern Ordos Basin

图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sq6上升半旋回沉积相平面展布图Fig.9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sq6 rising cycle of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southern Ordos Basin

东北部富县三角洲仍然分为3个小朵体, 但是规模变大, 自西向东依次为:第1个朵体为中富19井— 中富20井— 中富17井, 范围有向西扩大, 向前到直罗镇的北部, 地层厚度75~120, m, 砂厚30~55, m, 砂地比30%~70%。第2个朵体为中富16井— 中富9井— 中富54井, 前方在富11出现浊流沉积。地层厚度80~115, m, 砂厚大于20, m, 砂地比50%~80%, 三角洲前缘前方出现广布的席状砂沉积。第3个朵体为菩提— 中富29井— 中富12井, 地层厚度100~115, m, 砂厚大于30, m, 砂地比50%~80%。在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的前方张家湾— 直罗— 富古3井以东的深水区发育有重力流沉积, 主要分布在在洛阳— 富县— 岔口— 直罗镇— 张村驿一带(图 9)。

东南部曲流河三角洲则以黄陵、四郎庙和庙湾最为发育, 其规模变大。向西北直达富县南部, 水下分流河道累计砂层厚约20~50, m, 砂地比大多在40%以上(图 8)。在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前方的中陕31井和张3井发育大规模的深水浊流沉积。

西南部长武三角洲发育呈南西向展布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 呈南西— 北东向展布, 并逐渐过渡为较大面积深湖区浊积体沉积。在长2井— 武1井— 彬县南部地区存在一定范围剥蚀区。其前方在正宁— 正2井— 正3井和宁县— 宁10井存在一定范围较大的浊积体, 疑为长武三角洲前缘滑塌沉积而成。

4.4 sq7旋回

湖盆稳定阶段, 基底开始抬升以反旋回沉积层序为显著标志, 表明湖泊由鼎盛开始收缩, 为三角洲沉积的主要建设期, 盆地由欠补偿沉积逐渐转为过补偿沉积。该时期随着可容纳空间的增大, A/S比值增大, 三角洲前缘砂体广布, 形成由下向上水体变深的相序。整体上砂岩厚度和粒度变大, 最厚处在牛东4井, 厚约67.5 m。砂体在早期侵蚀的下切河道中进行充填, 分流河道砂体彼此切割, 相互叠置, 形成复合河道砂体结构类型, 在本区发育三角洲前缘相砂体, 构成了最主要的储集层。

东北部的富县三角洲的范围扩大, 合并成为2个朵体。从直罗镇— 北道德— 岔口— 菩提展布,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底部多见冲刷构造。另外1个朵体为富古6井— 中富12井。

宜君— 黄陵三角洲向西北直达富县南部, 主要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 水下分流河道比较发育。存在明显的3支三角洲砂体:1支为四郎庙三角洲, 还有1支为庙湾三角洲, 另1支为黄陵三角洲。

西南部长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 呈南西— 北东向展布。辫状河三角洲规模变小, 由原来的1个朵体转化为2个, 由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滑塌迁移在正宁— 早胜4井— 正3井形成的范围较大的浊积体。

在西北庆阳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

4.5 sq8旋回至sq11旋回

sq8旋回各三角洲展布范围不同程度有所变小。又一次较大的湖侵事件, 庆阳地区已无浊积岩发育, 随着湖水的变浅, 该区已变成马岭三角洲和镇原三角洲前缘。东北部及东部三角洲仍以三角洲前缘为主。

sq9旋回进入了三角洲全面发育时期, 河流向西南迅猛推进, 全面平原沼泽化, 三角洲平原已经发育, 西部连为一体, 东北物源再次强化, 富县、黄陵、铜川三角洲沉积发育。合水、直罗以南仅有小范围深湖区。

sq10旋回湖泊范围明显减小, 仅局限于富县周围, 且均为浅湖。仅在华池、延安、富县、黄陵尚有几个三角洲前缘存在。

sq11旋回整个鄂尔多斯盆地全面平原、沼泽化, 广泛发育薄的煤层或煤线。从此结束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沉积历史。

5 讨论

作者对于层序地层的研究表明四级层序界面sb5和sb7分别在长8和长6的内部, 这一点恰恰与陕北和西峰油田的主力产油层相一致, 延长组油藏分布受“ 源控论” 和“ 相控论” 控制, 主要聚集在近油源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中。过剩压力沿层序界面将油气运聚, 形成陕北、西峰、姬塬和华庆等多个亿吨级大油田, 尤其是长6的内部层序界面sb7(张兴阳等, 2006; 杨华等, 2007)。从长庆油田的勘探历程、尤其是近 20 年来的大油气田的发现来看, 沉积相研究在油气勘探突破中的作用尤为突出(邓秀芹等, 2011)。延长组大型河流— 湖泊三角洲复合砂体为有利的储集体, 后期建设性成岩作用改善了低渗透储集层的物性, 形成了陕北大油田。另一方面, 尤其是西峰油田和华庆油田的发现, 才认识到重力流沉积在研究区的重要性。打破了以往认识的局限性, 重新认识到大规模平行于三角洲相带展布的湖盆中心砂体, 从而大大提高了砂层的钻遇率。本课题的研究表明重力流沉积主要分布在庆阳和长武— 彬县的前方以及富县的深水区域, 但在富县地区重力流的认识上存在差别(赵俊兴等, 2008), 作者认为沉积物主要来自东北方向的三角洲朵体(陈飞等, 2009)。由于研究区位于湖盆南部靠近深水区域, 而且在庆阳和长武— 彬县的前方都存在大规模的重力流沉积, 那在宜君— 庙湾的前方是否也会存在重力流沉积呢?尚待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在西峰、镇原及姬塬等油田发现了上亿吨的石油地质储量, 都与重力流沉积有关, 合水— 塔儿湾含油富集区的发现, 也论证了湖盆中部重力流沉积区的重要性。

6 结论

1)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 结合区域骨干剖面的追踪与对比, 依据地震层序地层原理将延长组识别出5个地震层序界面, 并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11个四级层序, 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2)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分析, 结合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 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发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深水重力流和湖泊4种沉积相。

3)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上,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层序格架内发育东北、西南以及西北、东南4大沉积区, 分析了层序格架内沉积相时空展布特征, 揭示层序格架内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深水重力流沉积相的时空演化规律, 归纳了层序格架内砂体发育与展布的特点。

致谢 论文完成过程中,冯增昭教授给予了耐心指导,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感谢两位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修改意见。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陈飞, 樊太亮, 高志前, . 200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与沉积体系分析[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4(6): 24-28. [文内引用:3]
2 党犇, 赵虹, 李文厚, . 2007.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识别[J]. 中国地质, 34(3): 414-421. [文内引用:2]
3 邓宏文. 1995. 美国层序地层研究中的新学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J]. 石油天然气地质, 16(2): 90-97. [文内引用:1]
4 邓秀芹, 付金华, 姚泾利, . 2011. 鄂尔多斯盆地中及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与油气勘探的突破[J]. 古地理学报, 13(4): 443-455. [文内引用:2]
5 樊太亮, 吕延仓, 丁明华. 2000. 层序地层体制中的陆相储集层发育规律[J]. 地学前缘, 7(4): 315-321. [文内引用:1]
6 付金华, 郭正权, 邓秀芹. 2005.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J]. 古地理学报, 7(1): 34-44. [文内引用:2]
7 傅强, 李益. 2006.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长7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4): 579-584. [文内引用:1]
8 李凤杰, 王多云, 宋广寿, . 2004. 陕甘宁盆地坳陷型湖盆缓坡带三角洲前缘短期基准面旋回与储集层成因分析[J]. 沉积学报, 22(1): 73-78. [文内引用:1]
9 刘池洋. 2007. 叠合盆地特征及油气赋存条件[J]. 石油学报, 28(1): 1-7. [文内引用:1]
10 宋凯, 吕剑文, 杜金良, . 2002.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J]. 古地理学报, 4(3): 59-66. [文内引用:2]
11 王建民. 200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大中型油田形成条件与勘探策略[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3(2): 145-149. [文内引用:1]
12 王世虎, 焦养泉, 吴立群, . 2007.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延长组中下部古物源与沉积体空间配置地[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32(2): 201-208. [文内引用:1]
13 武富礼, 李文厚, 李玉宏, . 2004.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J]. 古地理学报, 6(3): 307-315. [文内引用:2]
14 杨斌虎, 白海强, 戴亚权, . 2008.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地区晚三叠世延长期长8沉积期物源与沉积体系研究[J]. 古地理学报, 10(3): 251-259. [文内引用:1]
15 杨华, 刘显阳, 张才利, . 2007.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低渗透岩性油藏主控因素及其分布规律[J]. 岩性油气藏, 19(3): 1-6. [文内引用:4]
16 杨俊杰, 李克勤, 宋国初, . 1992.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四)[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62-67. [文内引用:2]
17 杨明慧, 刘池洋, 郑孟林, . 2007. 鄂尔多斯盆地中晚三叠世两种不同类型边缘层序构成及对构造活动响应[J]. 中国科学(D辑), 37(增Ⅰ): 173-184. [文内引用:1]
18 杨友运. 200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沉积体系和层序特征[J]. 地质通报, 24(4): 369-372. [文内引用:2]
19 赵俊兴, 李凤杰, 申晓莉, . 2008.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和长7油层浊流事件的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J]. 石油学报, 29(3): 389-394. [文内引用:4]
20 郑荣才, 彭军. 2002. 陕北志丹三角洲长6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与等时对比[J]. 沉积学报, 20(1): 92-100. [文内引用:2]
21 张兴阳, 罗平, 顾家裕, . 2006. 三级基准面旋回内三角洲砂体骨架模型的建立——以陕北安塞三角洲露头为例[J]. 沉积学报, 24(4): 540-548. [文内引用:2]
22 Cross T A. 1993. Applications of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C]. Short Course Notes: Canadian Society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Calgary, Alberta, August, 15: 290. [文内引用:1]
23 Cross T A. 1994. Applications of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to reservoir analysis[C]. The Interstate Oil and Gas Compact Commission. 1993 Annual Bulletin: 24-39. [文内引用:1]
24 Emery D, Myers K. 1996. Sequence Stratigraphy[M]. Oxford, UK: Blackwell Science, 1-297.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