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二叠世山西期古地理特征*
胡斌1,2, 张璐1, 刘顺喜1, 宋慧波1, 史来亮3, 胡磊1
1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 454003
2 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焦作 454003
3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第一作者简介 胡斌,男,1952年生,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遗迹学和沉积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 hub@hpu.edu.cn

摘要

河南省中二叠统山西组发育了一套以陆源碎屑含煤岩系为特色的滨海相、三角洲相沉积,是河南省晚古生代的重要含煤地层。基于地层厚度、砂泥比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分析以及指相化石和沉积组合类型的分布特征,可以确定出 4种沉积相:潟湖(海湾)相、潮坪相、障壁岛相和三角洲相;划分出 3种岩相区:三角洲泥岩及砂岩相区,海湾(潟湖)—潮坪粉砂岩及泥岩相区和障壁岛—潮坪—潟湖(海湾)砂岩及泥岩相区。当时的沉积古地理特征表现为:豫西南为伏牛古陆,豫西为中条古陆,总体地势呈北西高,南东低,中部有一水下隆起区;海水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退去;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侧的中条古陆;最大厚度沉积区位于东北部及东部。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沉积相; 山西组; 中二叠统; 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P531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671-1505(2012)04-0411-12 文章编号:1671-1505(2012)04-0411-12
Palaeo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ddle PermianShanxi Age in Henan Province
Hu Bin1,2, Zhang Lu1, Liu Shunxi1, Song Huibo1, Shi Lailiang3, Hu Lei1
1 Institut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3,Henan
2 Key Laboratory of Biogenic Traces & Sedimentary Minerals of Henan Province,Jiaozuo 454003,Henan
3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arth Science,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Jiangsu

About the first author Hu Bin, born in 1952, is a professor and Ph.D.supervisor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es of ichnology and sedimentology.E-mail: hub@hpu.edu.cn.

Abstract

The Middle Permian Shanxi Formation of Henan Province developed a set of deposits of littoral facies and delta facies characterized by the clastic coal measures,which is the important coal-bearing strata during the Late Paleozoic in Henan Province.Based on the isoline trend analysis of thickness of the formation and the sand-mud ratio,as well as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facies fossils and sedimentary assemblage types,four sedimentary facies including lagoon(bay) facies,tidal-flat facies,barrier island facies and delta facies can be distinguished and three types of lithofacies areas can be divided,including the delta sandstone and mudstone lithofacies,bay(lagoon)-tidal flat siltstone and mudstone lithofacies,and barrier island-tidal flat-lagoon(bay)sandstone and mudstone lithofacies.The Middle Permian palaeotopography of Henan Province displays a higher terrain in the north and west,and a lower terrain in the south and east,and there exists a palaeo-uplift area under water in central section,therefore, the regression occurred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within this province;Old land are situated along the Funiu Mountain in southwestern Henan and Zhongtiao Mountain in western Henan,thereout,there are two sedimentary areas of the largest thickness of this formation that lie in the northeastern and eastern of Henan Province.It is possible to infer that provenance is from the western old land(Zhongtiao Mountain) which is shown evidently in the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ic map.

Key words: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sedimentary facies; Shanxi Formation; Middle Permian; Henan Province

河南省中二叠统山西组是在早二叠世华北陆表海海水逐渐退出的条件下沉积的一套以粉砂质泥岩、泥岩、砂岩及煤层、煤线为代表的陆源碎屑含煤岩系。山西组含有本省普遍可采的重要煤层, 所以前人在地层划分与对比(程昭斌等, 1989a, 1989b; 裴放, 1998, 1999)、沉积环境和沉积相(陈书龙等, 1987, 1991, 1995; 张年茂等, 1988; 陈曜岑和黄凤鸣, 1989; 魏怀习, 1989; 周慧堂等, 1989; 张淑存, 1994; 赵群华等, 2003; 白胜伟, 2005; 刘彬堂, 2006; 赵治霞, 2008)、聚煤规律(杨起等, 1982, 1987; 郭熙年等, 1991; 苏现波等, 1993; 程克明, 2005; 宋建军等, 2010)和植物化石(张士, 1989, 1991; 姚庚云等, 1991; 王军等, 1996; 杨关秀, 2006; 张海清等, 2008)等方面已做过专门调查研究工作。在岩相古地理方面, 多是针对某个矿区或煤田的研究(罗锐等, 2007; 宋建军等, 2007; 赵保中等, 2007), 而对较大范围及全省范围的岩相古地理研究比较少(郭熙年等, 1991; 盛吉虎等, 1997; 王国寿等, 2003)。其中重要的研究成果有:郭熙年等(1991)编制了河南省早二叠世早期岩相古地理图, 指出北部安阳— 鹤壁、焦作— 巩县— 新郑、济源下冶— 洛阳— 偃师一带为三角洲沉积体系, 南部确山、驻马店一带为堡岛沉积体系, 其余的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为堡岛— 三角洲复合沉积体系; 盛吉虎等(1997)根据岩相特征及其空间关系等因素, 提出河南省属于黄淮三角洲平原, 大致以南乐— 太康— 确山为界, 西部属三角洲平原, 东部为下三角洲平原的古地理格局。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笔者等又增加了部分野外露头和隐伏区新勘探资料并开展更深入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等研究工作, 较系统地分析了河南省各地山西组代表性剖面的沉积组合类型及分布特征, 绘制了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和砂泥比等值线图, 并将单因素分析与综合因素分析相结合, 绘制了河南省中二叠统山西组沉积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该成果可为河南省晚古生代的潜力资源评价提供盆地沉积背景方面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基础性资料。

1 区域构造古地理背景

河南省境内晚古生代沉积区位于栾川至固始一线以北的中朝板块华北地块南部(图 1)。在中二叠世山西期, 受北部阴山华力西构造活动的影响, 华北地台北缘逐渐抬升, 整个华北地台北高南低的古地形格局更加明显, 早二叠世太原期形成的北升南降的构造格局是中二叠世山西组沉积前的主要构造格局, 华北地块南部构造古地理仍为北西高、南东低。随着秦岭造山带挤压作用的加剧, 秦岭— 大别地块沿商丹— 北淮阳带由点接触转入面接触碰撞阶段(陈世悦, 2000), 致使北秦岭和北淮阳构造带开始全面隆升。此时, 华北地块南部地区产生挤压坳陷, 沉积盆地逐渐由陆表海盆地向坳陷盆地转化。与此同时, 中朝板块(华北板块)北部的西伯利亚板块俯冲加剧, 板块北缘活动带形成的海西期兴蒙造山带继续隆升, 从而导致北部隆起、南部沉降, 河流三角洲体系大范围向华北地块的东南部不断推进, 海水向东南方向迅速退出, 海域范围退至开封至新郑一线, 形成北陆南海、南北水系相继向海域依次推进的相带展布特征。纵向上表现为早期海域广泛发育、晚期向陆相转变, 并且三角洲相等砂体逐渐大面积推进的演化规律(张鹏飞等, 2001)。

图1 河南省中二叠统山西组研究区范围示意图(据郭熙年等, 1991, 修改)Fig.1 Sketch showing study area of the Middle Permian Shanxi Formation in Henan Province (modified from Guo Xinian et al., 1991)

2 地层及沉积特征

河南省二叠纪地层分布在三门峡— 确山— 固始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 区域上较稳定。豫西陕县、渑池、新安、济源以及宜阳、宝丰、鲁山、平顶山和嵩箕地区出露较多, 豫北安阳、鹤壁、焦作一带零星出露, 京广线以东平原地区多被覆盖。中二叠统山西组一般厚70~95, m, 南部边缘较薄, 一般为50~60, m, 而安阳、鹤壁及永城一带厚100, m左右, 为一套以滨海相、三角洲相为主的陆源碎屑含煤岩系, 是河南省晚古生代重要含煤地层; 岩性以中— 细粒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和泥岩夹有煤层或煤线组成, 常发育大型楔状、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和脉状层理等(图2, 表1)。

图2 河南省中二叠统山西组地层柱状图(化石引自张海清等, 2008)Fig.2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the Middle Permian Shanxi Formation in Henan Province(fossils are from Zhang et al., 2008)

表1 河南省山西组露头和部分钻井剖面资料 Table1 Data of profile and some drilling wells of the Shanxi Formation in Henan Province

依据岩性组合和含煤性等特征, 河南省山西组基本上可划分为4个岩性组合段(图 2):

1)下部层段为二1煤段。以褐色、灰黑色粉砂质泥岩, 局部夹灰黄色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及灰黑色泥岩和煤层为特征; 具脉状、透镜状层理; 含动、植物化石, 遗迹化石, 丰富的植物碎片及孢粉化石; 下部的二1煤全省基本稳定, 是河南省主要开采煤层。

2)中部层段为大占砂岩段。由灰色砂岩及深灰— 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 下部为灰白色、灰黄色中— 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和杂砂岩(俗称大占砂岩), 为二1煤的直接或间接顶板(杜慧英和王家德, 1994), 成分以石英为主, 次为长石, 砂岩中含丰富的白云母碎片和炭屑, 有时可见含菱铁质结核及泥质包体, 局部相变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大占砂岩的分选性中等, 磨圆度较差, 与下伏泥岩呈冲刷接触(陈书龙等, 1987), 发育高角度大型楔状、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 底部有时含砾岩和粗粒砂岩, 向上粒度变细、厚度变薄。上部为泥岩和砂质泥岩, 具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 含大量植物化石及碎片。

3)上部层段为香炭砂岩段。由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中— 细粒砂岩组成, 其中浅灰色— 深灰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俗称香炭砂岩, 厚6~31, m, 平均8, m, 砂岩颗粒呈圆状、次圆状和棱角状, 分选中等, 胶结物以硅质为主, 部分为钙质。其中夹有薄层的细粒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1~4层薄煤层(俗称香炭煤, 产于香炭砂岩之下), 局部夹粗粒砂岩。本段含丰富的植物化石, 底部常见粗大植物茎杆和泥砾等。香炭砂岩在嵩箕地区较稳定, 在豫北和豫东地区不甚发育, 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所取代。

4)顶部层段为小紫泥岩段。由灰色、灰黄色、灰绿色泥岩、紫斑泥岩和粉砂质泥岩组成, 具紫斑及菱铁质鲕粒, 硅质胶结。与香炭砂岩的分布相同, 小紫泥岩在嵩箕地区也比较发育。

山西组底界置于太原组最上部一层灰岩或含腕足类化石的黑色海相泥岩或硅质泥岩之顶, 其顶界位于下石盒子组底部的中— 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砂锅窑砂岩)之底, 与上、下岩层均为整合接触关系(郭熙年等, 1991; 杜慧英和王家德, 1994)。

山西组中所含海相动物化石稀少, 仅在新郑、登封和禹县等地发现少量腕足类和双壳类动物化石。河南省煤田地质公司在登封李沟4201孔的山西组下部采到腕足类碎片, 在新郑矿区山西组大占砂岩中采到Neochonetes sabstrophomenoides, 山西组普遍赋存Lingula(郭熙年等, 1991)。双壳类在河南省境内二叠纪含煤地层中自下而上均有分布, 但过去研究程度较低。马庆元(1987)在禹县梁北山西组下部采集到了Palaeoneilo sp., 属于海相双壳类。植物化石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都很丰富, 据前人研究(郭熙年等, 1991; 杨关秀, 2006; 张海清等, 2008), 山西组的植物化石组合属于Emplectopteris triangularis-Emplectopteridium alatum-Cathaysiopteris whitei 组合带。该组合带分布在济源、新安、宜阳、巩义、登封、禹州等地, 计有43属109种, 其组合面貌以真蕨和种子蕨为主体, 次为节蕨植物(楔叶纲), 两者占52%, 石松纲仍发育, 少量苏铁分子开始出现,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比例大致相近, 最突出的是大羽羊齿类和瓣轮叶开始出现分化。该组合带主要化石有石松纲的Lepidodendron polygonale, L.oculus-felis, Stigmaria fecoides, 楔叶纲的Sphenophyllum oblongifolium, S.verticallatum, S.rotundatus, S.minor, S.thonii, Annularia stellata, A.mucronata, Lobatannularia lingulata, L.sinensis; 飘叶目的Plagiozamites oblongifolius, Tingia carbonica, T.hamaguchii; 真蕨和种子蕨类的Sphenopteris tenuis, Pecopteris cardolleana, P.wongi, P.arcuata, P.orientalis, P.taiyuanensis, Fascipteris stena, Cladophlebis manchurica, Alethopteris norinii, A.ascedens, Protoblochnum wongi, Emplectopteris triangularis, Emplectopteridium alatum, Callipteridium koraiense, C.tachingshanense, Cathaysiopteris whitei, Progigantonoclea henanensis, Taeniopteris mucronata, T.serrulata, Odontopteris subcrenulata; 科达纲的Cordaites principalis及苏铁类植物Cathaysiocycas rectanervisProcycas densinervis等。大部分都是该植物化石组合带的重要组成分子, 时代可归于中二叠世早期(栖霞期, 即Kungurian-Roadian期)(杨关秀, 2006)。

对于山西组的时代归属问题, 根据杨关秀(2006)根据植物化石组合特征的划分方案和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在2006年以来对河南省石炭、二叠纪地层提出的划分方案, 将山西组归为中二叠统(张海清等, 2008)。

3 单因素分析
3.1 地层厚度等值线图

根据区内35个露头和部分钻孔剖面的厚度资料(表 1), 结合冀南和鲁西等地外围资料点的数据, 勾绘出河南省中二叠统山西组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图 3)。由图3可知:

图3 河南省山西组地层厚度等值线图Fig.3 Isoline map of thickness of the Shanxi Formation in Henan Province

1)全省大部分地区山西组厚度在60~105, m之间, 最大厚度为127 m(豫东北南乐地区), 最小厚度约50 m(位于兰考与杞县之间), 整体上厚度差别不太大, 说明当时沉积基底地势差异也不大。

2)豫东北地区厚度较大, 厚度为100~127, m; 在陕县— 宝丰— 确山一线以西地区厚度较小, 一般小于60 m。反映了当时沉积基底靠近西部伏牛古陆地势较高。在开封— 杞县一带地层厚度也不足60, m, 很可能存在一个水下高地。

3)等厚线图上显示有4个沉积中心, 即西部的汝州— 登封磴槽一带、豫中新郑一带、豫东北濮阳— 南乐一带和豫东柘城— 鹿邑一带。

3.2 砂泥比等值线图

依据研究区内27个露头和部分钻孔剖面的砂泥比资料(表 1), 勾绘出河南省中二叠统山西组砂泥比等值线图(图 4)。该图显示:西北部从洛阳— 焦作— 鹤壁一线以西地区, 砂泥比都在0.6以上, 许昌的禹州— 确山一带以及豫东商丘— 永城一带砂/泥比值也都在0.6以上, 显示这些地区陆源砂质碎屑供应比较充分。

图4 河南省山西组砂泥比等值线图Fig.4 Isoline map of sand-mud ratio of the Shanxi Formation in Henan Province

3.3 指相化石的分布特征

河南省煤田地质公司的资料显示, 在平顶山煤田顶板的黑色泥岩中曾发现了双壳类化石Palaeonielo sp.(古尼罗蛤)和完整的舌形贝Lingula sp.(赵群华, 2003); 在禹县煤田发现了Anthraconauta?(斜炭蚌)、Edmondia sp.(卵石蛤)和Palaeonielo sp.(古尼罗蛤)等半咸水双壳类动物化石(杨起, 1987); 在登封煤田发现了腕足类碎片, 在2304、4302孔二1煤顶板砂质泥岩中还发现少量海绵骨针; 在荥巩煤田谷山井田和大峪沟井田采到Edmondia sp.和Lingula sp.化石; 此外, 在新郑矿区1630孔还发现Neochonetes substrophomenoides(次扭月形新戟贝)化石。所以这些动物化石都是在二1煤段所采集, 并且比较集中(图 5), 指示了半咸水环境(郭熙年等, 1991), 对后面岩相区域的划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相对而言, 植物化石分布比较广泛(图 5), 在济源下冶、焦作、安阳、陕县观音堂、新安石寺、宜阳冯家沟、巩县、登封蹬槽和白坪、禹县大风口、新密、临汝和平顶山都比较丰富, 集中在豫西地区, 主要以喜湿的真蕨纲、种子蕨纲和科达纲为主体。科达纲类似现代滨海红树林的乔木, 是山西组的主要造煤植物。种子蕨纲各类一般被认为是热带森林下层的灌木及小乔木型植物, 其中以大羽羊齿类的特别繁盛及其演化发展作为本区古气候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外, 研究区山西组中仍发育有石炭纪热带沼泽森林的标志植物— 鳞木目, 指示了三角洲平原边缘海湾沼泽森林的潮湿环境(陈守民等, 2011)。

图5 河南省山西组指相化石和沉积组合类型分布Fig.5 Distribution of facies fossils and sedimentary assemblage types of the Shanxi Formation in Henan Province

3.4 沉积类型组合分布特征

通过对所收集剖面和钻孔资料垂向沉积序列的分析认为, 研究区内山西组主要发育了10种沉积组合类型(图 5, 图6)。类型Ⅰ 由细砂岩、泥岩、碳质泥岩夹煤层组成, 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泥炭沼泽沉积, 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的安阳、新乡和焦作一带山西组的下部。类型Ⅱ 主要由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层组成, 从下往上依次包括潟湖、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泥炭沼泽沉积, 主要发育在辉县薄壁。类型Ⅲ 主要由粗砂岩、细砂岩、薄层的泥岩、砂质泥岩和细砂岩互层, 以及泥岩夹有煤线组成, 局部夹薄煤层, 包括分流河道、天然堤和分流间湾沉积, 主要分布于平顶山— 开封一线以西和以北的安阳、新乡、焦作、郑州、密县、平顶山闹店等一带。类型Ⅳ 主要由粗砂岩、砂质泥岩和薄层泥岩组成, 从下往上依次为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漫滩湖泊沉积, 主要集中分布在新乡东陈召、宜阳、登封、郑州、密县、禹县和平顶山等中部一带。类型Ⅴ 主要由泥岩、中砂岩、薄层粉砂岩和泥岩互层、碳质泥岩夹有煤层, 包括河口湾、砂坪、混合坪和泥(炭)坪沉积, 主要分布于郑州三李和平煤首二井田5703孔。类型Ⅵ 由薄层的粉砂岩和泥岩互层、泥岩、碳质泥岩夹有煤层组成, 主要包括混合坪和泥(炭)坪, 砂坪不发育, 该类型主要出现在禹县和平顶山闹店。类型Ⅶ 主要由泥岩、碳质泥岩、煤层和较厚的砂质页岩组成, 包括泥(炭)坪和潟湖相沉积, 分布于密县平陌— 超化一带。类型Ⅷ 由细砂岩、薄层的粉砂质泥岩、碳质泥岩和粒砂岩互层、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互层, 局部夹薄煤层或煤线, 从下往上包括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和分流间湾沉积, 分布于禹县龙华山的中部。类型Ⅸ 由泥岩、细砂岩、薄层粉砂岩和泥岩互层、碳质泥岩和煤层组成, 主要包括潟湖、砂坪、混合坪和泥(炭)坪沉积, 分布于确山吴桂桥和柘城一带。类型Ⅹ 主要由泥岩、厚层细砂岩、薄层粉砂岩与泥岩互层、碳质泥岩和薄煤层组成, 包括潟湖、障壁岛、混合坪和泥(炭)坪沉积, 主要分布于豫东永城一带。综合以上各种沉积组合类型在研究区的分布特点, 显示一定的规律性, 即:类型Ⅰ 和类型Ⅱ 主要分布在豫西北地区, 主要为三角洲沉积; 类型Ⅲ 、Ⅳ 、Ⅴ 、Ⅵ 和类型Ⅶ 主要分布于豫中地区, 与动物化石的分布一致, 以三角洲和潮坪沉积环境为主, 含海湾、潟湖沉积; 类型Ⅷ 、类型Ⅸ 和类型Ⅹ 主要分布在豫东南地区, 以含有砂岛(或障壁岛)的潮坪和潟湖沉积环境为特色, 含下三角洲平原沉积。

图6 河南省山西组沉积组合类型示意图Fig.6 Sketch showing sedimentary assemblage types of the Shanxi Formation in Henan Province

4 岩相古地理

山西期为二叠纪沉积环境变迁的重要转折时期, 也是从陆表海向三角洲环境过渡的时期。从山西组纵向沉积序列来看, 早期以潮坪、障壁岛、海湾和潟湖相沉积为主, 西部及西北地区为三角洲, 潮坪及三角洲间湾地区出现广泛的沼泽环境; 中晚期主要为三角洲、海湾— 潟湖及障壁岛沉积, 沼泽环境多见于三角洲分流间湾地区。

通过对已知的各露头和剖面资料的沉积组合类型分布特征的分析, 并结合地层厚度等值线、砂泥比等值线和指相化石分布特征等多因素综合分析, 勾绘出河南省中二叠世山西期岩相古地理图(图 7)。如图7所示, 研究区岩相古地理具有明显的分布格局, 西北部新安— 洛阳— 济源— 焦作— 安阳一带主要为三角洲沉积环境, 其余地区为障壁岛— 潟湖— 潮坪间或三角洲复合沉积分布区。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为障壁岛— 潟湖沉积区, 潟湖较广泛分布于研究区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以上沉积环境的分布格局, 反映了该时期古地形呈北西高、南东低的趋势, 三角洲由北西向南东方向进积, 主要物源来自于西北部的古地理面貌。在单因素和多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将研究区山西组在平面上划分出3种类型的岩相区(图 7)。

图7 河南省中二叠世山西期岩相古地理图Fig.7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of the Middle Permian Shanxi Age in Henan Province

相区Ⅰ 为三角洲泥岩、砂岩相区, 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新安— 洛阳— 济源— 焦作— 安阳一带, 如安阳— 鹤壁、焦作— 巩义— 新郑、济源下冶— 洛阳— 偃师等地区均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 以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为主。

相区Ⅱ 为海湾(潟湖)— 潮坪粉砂岩、泥岩相区, 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的三门峡— 宜阳— 汝州— 鲁山一带和中部的登封— 新密— 郑州— 开封一带至东北部的新乡— 鹤壁— 濮阳一带。以粉砂岩、泥岩和煤为主, 夹薄层砂岩。

相区Ⅲ 为障壁岛— 潮坪— 潟湖(海湾)砂岩、泥岩相区, 主要分布在平顶山— 许昌— 开封— 长垣一线以南以东地区, 分布面积较大, 多为障壁岛沉积体系, 以砂岩、泥岩和煤为主, 相区的分布特征显示:西北部地区以三角洲沉积为主, 砂/泥比值为0.7~1.5, 以0.7的等值线为三角洲相区的分界线; 豫西地区、豫中、豫东北地区以海湾(潟湖)和潮坪沉积为主, 砂泥比不超过0.7, 腕足类和双壳类半咸水化石也集中在这个相区, 综合考虑, 以0.6的等值线作为该相区与障壁岛— 海湾(海湾)— 潮坪相区的分界线; 豫中南和豫东地区为障壁岛、潟湖和潮坪沉积为主, 砂泥比为0.4~1.1。相区分带由西北向东南呈三带型分布, 即三角洲相区→ 海湾(潟湖)— 潮坪相区→ 障壁岛— 海湾(潟湖)— 潮坪相区。根据对河南省山西组成煤环境分析, 三角洲相区靠海湾一侧和潮坪相区范围内, 是寻找新煤田的理想远景预测区。

5 结论

1)河南省中二叠统山西组沉积区位于华北盆地南部北秦岭褶皱带栾川— 固始深断裂以北地区, 当时的沉积受华北地块南部北西高、南东低的构造格局的影响, 主要为陆表海向三角洲过渡的沉积, 区内发育了一套以滨海相、三角洲相为主的陆源碎屑含煤岩系。

2)对研究区典型地质剖面进行了沉积特征、沉积类型和沉积相的分析, 共总结出10种沉积组合类型。

3)采用冯增昭教授倡导的单因素分析法、多因素综合编制岩相古地理图的方法及原则, 绘制了地层厚度、砂泥比等值线图和指相化石的分布图, 在此基础上, 结合沉积组合类型的分布特征, 编制了河南省中二叠世山西期岩相古地理图, 划分出3种岩相区, 包括三角洲泥岩、砂岩相区、海湾(潟湖)— 潮坪粉砂岩、泥岩相区和障壁岛— 潮坪— 潟湖(海湾)砂岩、泥岩相区。

4)山西组沉积期的古地理特征表现为:豫西南为伏牛古陆, 豫西三门峡— 济源一线以北为中条古陆, 总体地势呈北西高, 南东低; 海水由北西向南东方向退去; 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侧的中条古陆; 最大厚度沉积区位于东北部及东部。

值得提出的是, 山西组沉积期盆地西缘和西南缘的边界问题, 由于栾川— 固始深断裂的出现, 实际上现在采用的编图边界不是原始沉积盆地边界, 恢复原型盆地的沉积边界还有待今后做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白胜伟. 2005. 新安煤田山西组二1煤沉积环境与含煤特征[J]. 煤炭技术, 24(1): 75-76. [文内引用:1]
2 陈世悦. 2000. 华北地块南部晚古生代—三叠纪盆山耦合关系[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3): 37-43. [文内引用:1]
3 陈守民, 张璐, 胡斌, . 2011. 河南省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本溪组沉积时期古地理特征[J]. 古地理学报, 13(2): 127-138. [文内引用:1]
4 陈书龙, 刘植恒, 邓寅生, . 1991. 豫西登封煤田白坪一带山西组沉积相、沉积体系及成煤模式[J].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3): 58-67. [文内引用:1]
5 陈书龙, 刘植恒, 邓寅生, . 1995. 豫西登封白坪地区山西组沉积相序及煤厚控制因素研究[J].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4(2): 10-18. [文内引用:1]
6 陈书龙, 孟凡顺, 刘志恒, . 1987. 豫西登封煤田马岭山一带的山西组沉积环境及二1煤层变化因素分析[J].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 21-32. [文内引用:2]
7 陈曜岑, 黄凤鸣. 1989. 登封煤田白坪井田山西组测井曲线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的解释[J]. 煤田地质与勘探, (5): 55-62. [文内引用:1]
8 程克明, 熊英, 马立元, . 2005. 华北地台早二叠世太原组和山西组煤沉积模式与生烃关系研究[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2(4): 142-146. [文内引用:1]
9 程昭斌, 汤友谊, 曹廷会, . 1989 a. 河南登封煤田马岭山井田山西组煤、岩层对比(续)[J].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2): 13-16. [文内引用:1]
10 程昭斌, 汤友谊, 曹廷会, . 1989 b. 河南登封煤田马岭山井田山西组煤、岩层对比[J].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 41-51. [文内引用:1]
11 杜慧英, 王家德. 1994. 河南省山西组孢粉组合特征及环境意义[J]. 河南地质, 12(3): 198-203. [文内引用:2]
12 郭熙年, 唐仲林, 李万程, . 1991. 河南省晚古生代聚煤规律[M]. 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85-99. [文内引用:6]
13 刘彬堂. 2006. 宜洛煤田二叠系下统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J]. 西部探矿工程, (4): 121-122. [文内引用:1]
14 罗锐, 刘传喜, 许军, . 2007. 豫西陕渑煤田东部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岩相古地理分析[J]. 中州煤炭, (1): 27-29. [文内引用:1]
15 马庆元. 1987. 河南省平顶山—禹县煤田二叠纪含煤地层双壳类化石的分布及其意义[J]. 煤田地质与勘探, (6): 26. [文内引用:1]
16 裴放. 1998. 河南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地层多重划分与对比[J]. 河南地质, 16(4): 273-280. [文内引用:1]
17 裴放. 1999. 河南禹州与山西太原石炭—二叠纪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J]. 中国区域地质, 18(2): 132-139, 147. [文内引用:1]
18 盛吉虎, 张恩惠, 王家德, . 1997. 河南省早二叠世早期岩相古地理及聚煤作用研究[J]. 河南地质, 15(3): 186-191. [文内引用:1]
19 宋建军, 董大啸, 邵龙义. 2010. 河南登封晚古生代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研究[J]. 中国地质, 37(1): 167-173. [文内引用:1]
20 宋建军, 石彪, 王德伟, . 2007. 禹县煤田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古地理及聚煤作用研究[J]. 中国地质, 34(): 295-300. [文内引用:1]
21 苏现波, 盛建海, 李元建. 1993. 河南山西组二1煤古泥炭沼泽的类型及演化[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1(2): 11-17. [文内引用:1]
22 王军, 沈光隆, 孙柏年. 1996. 新新矿区山西组植物古生态学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4(5): 12-14. [文内引用:1]
23 王国寿, 裴振洪, 周卓明, . 2003. 豫西地区中、下二叠统沉积特征[J]. 天然气工业, 23(6): 24-27. [文内引用:1]
24 魏怀习. 1989. 河南新郑矿区山西组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J]. 中国煤田地质, 1(2): 30-35. [文内引用:1]
25 杨关秀. 2006. 中国豫西二叠纪华夏植物群—禹州植物群[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52-53. [文内引用:3]
26 杨起. 1987. 河南禹县晚古生代煤系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3-133. [文内引用:1]
27 杨起, 李宝芳, 李祯, . 1982. 河南禹县煤田晚古生代煤系沉积模式和聚煤特征[J]. 地球科学, (3): 263-274. [文内引用:1]
28 姚庚云, 陈书龙, 刘植恒, . 1991. 豫西登封煤田白坪井田“山西组”的植物化石[J].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4): 1-15. [文内引用:1]
29 张海清, 李进化, 席运宏, . 2008. 河南省地层古生物研究—晚古生代(华北型)[M]. 河南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 43-49. [文内引用:3]
30 张年茂, 杨起, 李宝芳. 1988. 豫西荥巩—新密煤田太原组、山西组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J]. 现代地质, 2(2): 226-240. [文内引用:1]
31 张鹏飞, 邵龙义, 代世峰. 2001.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海侵模式雏议[J]. 古地理学报, 3(1): 15-24. [文内引用:1]
32 张士, 梁会民. 1989. Cathaysiopteris whitei在河南禹县山西组的发现及其分布[J]. 河南地质, 7(3): 33-36, 81. [文内引用:1]
33 张士, 姚庚云, 姚兆奇. 1991. 河南西部“山西组”含大羽羊齿植物的层位[J]. 地层学杂志, 15(3): 215-220. [文内引用:1]
34 张淑存. 1994. 河南新郑矿区山西组测井曲线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 中国煤田地质, 6(3): 101-104. [文内引用:1]
35 赵保中, 张建奇, 李宏伟. 2007. 陕渑煤田东部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岩相古地理分析[J]. 煤炭技术, 26(12): 88-89. [文内引用:1]
36 赵群华, 王可, 王琳. 2003. 平顶山二矿山西组沉积环境对煤层厚度的影响[J]. 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2(3): 187-189. [文内引用:2]
37 赵治霞. 2008. 陕渑煤田山西组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分析[J]. 煤矿现代化, (1): 73-74. [文内引用:1]
38 周慧堂, 王天顺, 孙红兵. 1989. 豫西陕渑煤田山西组煤层形成环境和聚煤特征[J]. 沉积学报, 7(4): 121-131.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