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六段海侵沉积记录*
施振生1, 谢武仁1, 马石玉1, 李国宪2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 065007
2 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233

第一作者简介 施振生,男,1976年生,博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沉积学及储集层地质学。通讯地址:河北省廊坊市万庄镇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邮政编码:065007;电话:010-69213322;E-mail:Shizs69@petroChina.com.cn

摘要

近年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是陆相还是海相的争议越来越多。正确认识该问题不仅是正确解读印支运动和四川盆地形成的关键,更是预测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潜力的关键。晚三叠世四川盆地物源、沉积构造、黏土矿物、硼钾比和有机地球化学 5个方面的证据证实,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为海相沉积,须四段—须六段沉积时期,由于龙门山南段的隆升,四川盆地与外海逐渐失去联系,但仍受到海侵作用的影响。 ①1000多口单井岩石薄片资料分析表明,须四段—须六段沉积时期,龙门山南段尚未抬升或仍为水下隆起,四川盆地与外海依旧相连;不仅须一段—须三段岩心和露头中发育大量潮汐成因沉积构造,须四段—须六段也非常发育,表明该时期仍然受到潮汐作用的影响;须四段—须六段高岭石开始出现,但仍有大量伊利石和绿泥石存在,表明该时期酸性古水介质虽开始出现,但仍受到盐碱性古水介质的影响;硼钾比分析表明,须三段沉积时期古水体盐度开始降低,但仍远远大于正常淡水湖泊水体盐度(平均值为 0.5‰),表明该时期仍有大量咸水的注入;有机地化分析表明,须四段—须六段姥植比( Pr/Ph)明显较低,烃源岩的饱和烃十分特殊,甲基甾烷丰富,烃源岩芳烃组成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反映该时期明显受到海侵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 海侵; 沉积记录; 双黏土层结构; 四川盆地; 上三叠统
中图分类号:P521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671-1505(2012)05-0583-13 文章编号:1671-1505(2012)05-0583-13
Transgression sedimentary records of the Members 4-6 of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Shi Zhensheng1, Xie Wuren1, Ma Shiyu1, Li Guoxian2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Langfang,PetroChina,Langfang 065007,Hebei
2 Jiangsu Tongding Optic-Electronic Stock Co.,Ltd,Suzhou 215233,Jiangsu

About the first author Shi Zhensheng,born in 1976,is a senior engineer with a doctor degree in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Langfang and is engaged in study of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Address: Natural Gas Geology Institute of Riped-Langfang,Langfang,Hebei Province,065007;Tel:010-69213322;E-mail:Shizs69@petroChina.com.c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controversy about whether continental facies or marine facies of the upper Triassic in Sichuan Basin is increasingly attracting attention.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is problem is not only the key to our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ichuan Basin,but also the key to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Based on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provenance,sedimentary structures,clay minerals,boron and organic geochemical analysis of potassium and other evidence,it is believed that Member 1,Member 2 and Member 3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were deposited in marine environment,while Members 4, 5 and 6 were effected by transgression because of uplifting of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Longmen Mountain and gradually lost contact with the open sea of Sichuan Basin.Five aspects showing transgression exists: ①Petrographic thin section analysis of 1000 wells shows that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Longmen Mountain was not lifted or not lifted completely out of water in the Late Triassic,and Sichuan Basin was still connected to the open sea;② There exists a large number of plumes and bidirectional cross-bedding,double-clay layer structure,layer and fold the whole vortex structure in the Members 4-6,indicating tidal influence during this period;③ After deposition of the Member 4,kaolinite began to appear along with predominant presence of illite and chlorite,indicating that acidic water body has started to appear,but it was still contaminated by alkaline water body;④Boron-potassium ratio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ncient water salinity decreased after depositional period of the Member 3,but it was sti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salinity of freshwater lakes(mean 0.5‰),which manifested there was still a lot of salt water injection during this period;⑤ Organic geochem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source rock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has distinct specificities,showing obvious influence of transgression.

Key words: transgression; sedimentary records; double-clay layers texture; Sichuan Basin; Upper Triassic
1 前言

四川盆地位于川渝地区, 四周为高山环绕, 面积约18万km2(图1)。晚三叠世, 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 龙门山隆升, 四川盆地开始形成(Mattauer et al., 1985; 许志琴等, 1992; Burchfiel et al., 1995; 刘树根等, 1995, 2001; 贾东等, 2003; Liu et al., 2005; Meng et al., 2005; 邓康龄, 2007)。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作为印支运动最直接的沉积记录, 正确认识其形成环境, 不仅有助于古地理面貌的恢复, 更对认识龙门山的形成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以来, 须家河组先后发现了广安、合川、安岳、潼南、龙岗、蓬莱、营山等多个千亿方大气田(区), 新增天然气三级储量近1× 1012m3, 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是陆相还是海相却一直争议很多。2008年前, 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 四川盆地除了须一段为海湾中形成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外, 须二段— 须六段均为陆相沉积(罗启后, 1983; 侯方浩等, 2005; 施振生等, 2008), 至于须家河组中大量出现的海绿石、菱铁矿结核、海相生物化石、风暴岩等可能与海侵影响或局部地区发育海相沉积与关(张福存等, 1976; 罗启后, 1983; 侯方浩等, 2005)。例如, 罗启后(1983)认为四川盆地须二段— 须六段为“ 滨海湖泊” 沉积, 古特提斯海水偶有倒灌入湖引起湖水咸化造成大量海相生物化石和海绿石的形成。张福存等(1976)根据微量元素硼的分析认为, 中坝地区须二段为海相沉积, 从中坝到川中八角场有淡化趋势。不过, 也有一些学者持怀疑态度。例如, 四川盆地陆相中生代地层古生物编写组(1982)指出, 咸水— 半咸水生物Unionites yunnanophorus, Myophoriopis, Permophorus, Modiolus等属既出现于须一段, 也延续到之上地层。须二段— 须六段主要发育半咸水— 淡水生物组合Modiolus weiyuanensis-Unionites?emeiensis, 共包含16属47种。张璐瑾(1984)指出须家河组发育滨海相动物化石, 其“ 最重要特征是存在生长于半咸水的动物化石” ; 他在威远新场至连界的须家河组露头剖面(厚450, m)中共发现10层半咸水瓣鳃类化石。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 一些学者明确提出须家河组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例如, 赵霞飞等(2008, 2011)根据岩心和野外露头剖面中大量出现的双黏土层结构和双向交错层理等判断须家河组为近海潮汐沉积, 盆地边缘存在三角洲沉积。罗启后(2011)在系统总结前人古生物和构造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并结合自己长期研究的经验, 认为须一段— 须三段可能为海相沉积, 须四段— 须六段则为陆相沉积。笔者自2005年开始着手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研究以来, 发现须二段、须四段和须六段“ 满盆含砂” , 砂地比值均在70%之上, 且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 运用陆相沉积模式难以解释。2006年之后, 又补充采集了80多口井的岩心和40多条野外露头剖面样品, 并进行了黏土矿物、硼含量、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 发现潮汐成因的沉积构造(例如, 双黏土层、双向交错层理、褶皱层和全涡流构造等)在整个须家河组岩心和露头中均有发育。另外,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古水体盐度整体较高, 须一段— 须三段沉积时期为真盐水到超盐水, 须三沉积时期之后古水体盐度逐渐降低, 变为咸水到半咸水。而且, 须一段— 须三段烃源岩具有明显的海相特征, 须四段— 须六段的烃源岩也显示明显受到海侵作用的影响。综合这些证据, 笔者认为, 四川盆地须一段— 须三段为海相沉积, 须三段之后, 由于龙门山南段的抬升, 四川盆地与外海逐渐失去联系, 但仍受到海侵作用的影响。下文将详细展示这些证据。

图1 四川盆地地理位置及构造区带划分Fig.1 Location of Sichuan Basin and its subdivision of structural belts

2 构造学证据

前人认为四川盆地上三叠统为陆相的证据是晚三叠世龙门山已经抬升遭受剥蚀, 四川盆地与外海已完全失去联系(Liu et al., 2005; Meng et al., 2005)。但近年来研究发现, 晚三叠世龙门山北段是由西北向东南逐渐推覆的, 龙门山南段尚未抬升或尚未完全抬升, 四川盆地与外海依旧相通。例如, 贾东等(2003)将龙门山构造带明确分割为南、北两段, 强调晚三叠世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龙门山北段, 龙门山南段不存在明显的印支期变形。邓康龄(2007)认为, 龙门山推覆构造是在印支期自北向南幕式递进中发展的, 须六段沉积时期推覆构造始在龙门山南段形成。施振生等(2010, 2011)认为, 晚三叠世龙门山北段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挤压, 须四段沉积时期, 龙门山南段才开始逐渐隆升。

近年来又补充收集了盆内须家河组四段— 六段1000多口井的岩石薄片资料, 并根据Dickenson(1979, 1988)的物源判别图版作了分析。发现须四段— 须六段川西北部均为造山带物源, 川西南部以古陆物源为主, 由北向南, 造山带物源比例逐渐减小(图 2)。邛西地区造山带物源比例较高, 古陆物源比例较小; 而平落坝和汉王场地区受造山带物源影响较小, 古陆物源比例较大。物源类型的差异与龙门山的分段抬升有关。须四段沉积时期至须六段沉积时期, 龙门山北段已经抬升, 而龙门山南段尚未抬升或者尚未抬升露出水面。该时期, 四川盆地与松潘— 甘孜海仍然相连, 潮汐作用仍可影响四川盆地内部。

图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 六段物源组成特征Fig.2 Provenance composition of the Members 4-6 of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of Sichuan Basin

3 岩石学证据
3.1 沉积构造

四川盆地不仅须一段— 须三段岩心和露头上发育大量潮汐成因的沉积构造, 须四段— 须六段也非常普遍, 表明须一段沉积时期至须三段沉积时期为海相潮汐环境(赵霞飞等, 2008, 2011), 须四段沉积时期至须六段沉积时期仍受潮汐作用的影响。须四段至须六段潮汐成因的沉积构造包括羽状和双向交错层理、双黏土层结构、皱褶层和全涡流构造。另外, 脉状层理、波状层理和透镜状层理也十分普遍。

须四段— 须六段双向交错层理和羽状交错层理大量出现(图 3-a, 3-b), 这种交错层理是在具有周期性双向水流的环境中形成的。在潮汐环境中, 交替出现的、流向相反的涨、落潮流完全可以使水流波痕在相反的方向上迁移, 由于涨潮流的强度与退潮流加河流的强度几乎相等(陈昌明等, 1986), 从而形成前积纹层倾向相反的一组交错层。双向水流模式是潮汐带特有的现象, 双向水流产生的双向交错和羽状交错层理乃是鉴别潮汐沉积作用的最重要标志(赵霞飞等, 2008)。

图3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岩心照片显示海相沉积构造Fig.3 Core photographs showing sedimentary structures of marine facies of the Upper Triassic in Sichuan Basin

交错层理砂岩相邻束状体呈厚薄相间, 整体具韵律性, 且泥质披盖层发育, 有时见2个纹层贴近, 形成双黏土层结构(图 3-d, 3-j)。砂岩层代表了涨潮和落潮期沉积, 而泥岩披盖层代表了平潮和停潮期沉积。涨潮和落潮期, 水流活动产生波痕和交错层, 而平潮和停潮期, 泥质从悬浮状沉淀下来。由于涨潮流和落潮流在空间上的分离和潮流活动本身的非对称性及潮汐流日不等量效应, 潮汐能量在一个周期内呈现规律性变化, 从而造成连续的砂岩层厚— 薄交替, 整体呈现韵律性变化(Terwindt, 1981; Shanmugam et al., 2000)。若涨潮和落潮时水流强度和活动时间极不对称, 则形成双黏土层结构(Visser, 1980)。双黏土层和泥岩披盖是潮汐流作用特有的现象(Dalrymple et al., 1992; 王良忱和张金亮, 1996)。Shanmugam等(2000)认为潮道和河道沉积的主要区别在于潮道沉积交错层理砂岩中间夹有泥岩披盖, 而河道沉积交错层理砂岩不具有典型的泥岩披盖。Shanley等(1992)认为具有泥岩披盖的交错层理砂岩代表了受潮汐影响的河流环境。

交错层理砂岩中皱褶层(图 3-f, 3-h)和全涡流构造(full-vortex structure)(图 3-f, 3-g)大量出现。皱褶层由平潮或停潮期后微弱的水流活动产生(Terwindt, 1981), 当一条横切大波痕前积层的剖面穿越波列的脊线时, 波痕的泥岩披盖层就呈现一系列低幅度的皱褶层(Boersma et al., 1981)。皱褶层与缝合线相似, 但在潮汐环境中, 皱褶层与波痕的床面形态整合, 而缝合线却与床面形态不整合。在主潮流活动强烈时期, 由于全涡流作用强烈, 大波痕的背流面发生断续的崩塌作用, 从而形成全涡流构造。全涡流构造分3个部分, 由下至上分别为角状交错层理、切线状交错层理和上凹状交错层理。在大波痕高度超过0.5, m的情况下, 上凹状交错层理一般不发育(Terwindt, 1981)。

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中粉砂岩和黏土互层, 可见双黏土层结构, 纵向上粉砂层呈厚、薄相间变化(图 3-c)。粉砂层可能代表了涨潮和落潮时期牵引流沉积, 而黏土层代表了潮汐活动静止期沉积。薄层粉砂层代表了小潮期沉积, 而厚层粉砂层代表了大潮期沉积。

由于潮汐活动的月不等量效应, 大潮期间潮流活动强, 形成厚的束状体和薄的黏土层, 双黏土层间隔大, 宏观上呈现黏土层稀薄的疏带, 而在小潮期间潮汐活动较弱, 形成薄的束状体和相对较厚的黏土层, 双黏土层分布也较密集, 呈现黏土层的密带。另外, 脉状层理、波状层理和透镜状层理等复合层理也十分普遍(图 3-e, 3-i)。复合层理主要形成于潮下带和潮间带, 在潮汐环境中, 它的形成与潮汐韵律即潮流期和静水期交替出现有关(冯增昭, 1997)。

砂泥薄互层层理在潮间坪与河口湾中相当普遍, 而在大陆架中罕见。有的三角洲前积层中也存在薄互层层理, 可能由浊流分选引起。湖成季节韵律层也罕见, 其特征显然不同于潮汐成因。

3.2 黏土矿物组成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主要发育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3种黏土矿物。伊利石分自生和他生2种类型, 自生伊利石主要为丝状和蜂窝状(图 4-a, 4-b, 4-g), 他生伊利石为片状。丝状伊利石多位于粒表和粒间, 片状和蜂窝状伊利石多位于粒表。绿泥石在扫描电镜下呈针叶状和叶片状(图 4-d), 在铸体薄片下呈环状衬边(图 4-h)。高岭石存在2种类型, 第1种是晶体发育较好的高岭石, 单个晶体呈假六方板状, 多位于砂岩骨架颗粒之间, 其集合体在扫描电镜下为书页状或蠕虫状(图 4-e); 第2种形态很差, 为长石蚀变形成(图 4-f), 须六段砂岩中高岭石绝大部分属第2种类型(图 4-i)。

图4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黏土矿物照片Fig.4 Clay mineral photographs of the Upper Triassic of Sichuan Basin

通过对研究区52口井395块样品(355块砂岩、40块泥岩)的系统研究, 并结合收集到的277块样品(196块砂岩、81块泥岩)资料(表 1), 发现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发育2大黏土矿物组合类型, 即I(伊利石)+C(绿泥石)组合和I(伊利石)+K(高岭石)+C(绿泥石)组合。其中, 须六段砂岩中黏土矿物组合类型包括I(伊利石)+K(高岭石)+C(绿泥石)组合、I/S(伊利石/蒙皂石有序间层)+I+K+C组合, 个别井为I+K矿物组合。须二段砂岩中只存在1种黏土矿物组合类型, 即I+C组合。黏土矿物最大的分布特征是须四段— 须六段砂岩和泥岩含有高岭石, 大部分样品含有伊利石/蒙皂石有序间层矿物, 须四段和须二段砂岩中不含高岭石和伊利石/蒙皂石有序间层矿物, 只含伊利石和绿泥石(图 5)。须二段和须四段同种矿物形态差异:①须二段主要发育蜂窝状伊利石, 而须四段主要发育丝状伊利石; ②须二段主要发育不典型针叶状绿泥石, 而须四段主要发育典型叶片状、针叶状绿泥石。

表1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砂岩和泥岩样品黏土矿物组成 Table1 Clay mineral composition of sandstone and mudstone samples of the Upper Triassic of Sichuan Basin

图5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黏土矿物纵向分布(左:广安102井, 右:包浅001-16井)Fig.5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lay minerals of the Upper Triassic of Sichuan Basin(left is Well Guang'an 102 and right is Well Baoqian 001-16)

前人研究认为, 黏土矿物的形成受物源、古水介质、古温度、古压力等因素的控制(赵杏媛等, 2001), 不同类型黏土矿物其形成的水介质是不同的。高岭石主要在潮湿环境、酸性水介质条件下形成, 伊利石和绿泥石主要在盐碱性水介质条件下形成, 伊利石发育的地方常出现大量NaCl晶体(图 3-c)。须家河组不同层段黏土矿物的组成与成岩时期的古水介质有关。须家河组一段到三段只发育Ⅰ +C黏土矿物组合, 说明成岩时期为盐碱性古水介质条件; 须四段之上, 黏土矿物中高岭石开始出现, 但Ⅰ 和C仍大量发育, 说明该时期酸性古水介质开始出现, 但仍受到盐碱性古水介质的影响。前人研究表明, 须家河组所处的水动力环境封闭, 与外界或者浅层水交替作用较弱(李伟等, 2009), 因此, 成岩时期的古水介质性质取决于沉积时期的古水介质特征。须四段— 须六段仍受到盐碱性古水介质的影响, 说明该时期四川盆地海侵作用依然存在。

3.3 硼钾比

大量研究表明, 黏土矿物中硼元素的含量可以指示其形成时水介质的古盐度。哈得(Hardor)和科奇(Couch)等实验证明在适当条件下, 黏土矿物很快便能固定可观数量的硼, 并且不因溶液中硼浓度的降低而解析(赵杏媛等, 2001)。黏土矿物从溶液中提取硼的量与溶液中硼的浓度有关, 而且溶液中硼的浓度是盐度的线性函数。根据这种特征, 即可确定古盐度大小。沉积物提取硼的量与沉积物类型有关, 一般伊利石对硼的提取作用最强, 次为蒙皂石和高岭石, 叶蜡石中硼元素含量很低(为2× 10-6~8× 10-6), 相对于其他黏土矿物可忽略不计。因此, 建立黏土矿物与硼含量的对比关系, 对样品的硼含量进行能适用于古盐度计算的校正是定量计算古盐度的关键。

为了确定古盐度的大小, 共选取须家河组不同层段的29块样品, 其中泥岩样品15块, 砂岩样品14块(表 2)。研究方法主要是测定样品中所夹黏土层中的硼含量, 考虑到不同黏土矿物吸附硼的能力不同, 采用Couch法换算出单一矿物吸附的硼当量数值(Couch, 1971), 从而确定古盐度。硼当量是指相当于伊利石中K2O含量为5%时的硼含量(李进龙和陈东敬, 2003)。

表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砂岩和泥岩样品古盐度 Table2 Palaeosalinity of sandstone and mudstone samples of the Upper Triassic of Sichuan Basin

须一段没有样品, 古盐度无法确定。从须二段到须六段, 须家河组古水体盐度整体较高, 且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表 2, 图6)。须二段砂岩样品古盐度最大值为124.60‰ , 最小值为24.90‰ , 平均值为39.40‰ ; 泥岩样品古盐度最大值为61.50‰ , 最小值为28.00‰ , 平均值为40.30‰ , 与现代海水盐度基本相近(35‰ )。须三段泥岩样品古盐度平均值为17‰ , 须四段为12‰ (砂岩为16.70‰ ), 须五段为12.20‰ , 须六段为8.80‰ (砂岩为7.50‰ )。须二段古水体盐度较高, 与现代海水盐度相近。须二段之后, 古水体盐度不断降低, 且均低于正常海水盐度。另外, 前人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 须一段到须二段均属咸水, “ 往上盐度略有降低” , 与本次研究结果可相互印证(张福存等, 1976; 罗启后等, 1986; 王世谦等, 1994)。

图6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古盐度分布Fig.6 Palaeosalinity distribution of the Upper Triassic in Sichuan Basin

四川盆地须一段— 须二段古水体盐度与现代海水相近, 说明须家河组沉积早期为海相沉积。须三段之后, 古水体盐度逐渐降低, 这可能与四川盆地与外海逐渐脱离联系, 周缘淡水不断注入、盆内水体逐渐淡化有关。但从须四段— 须六段, 古水体盐度介于7.50‰ ~16.70‰ , 远大于正常淡水湖泊水体盐度(平均值为0.50‰ ), 这表明该时期四川盆地仍有大量咸水介质的注入, 这可能与间歇性的海侵有关。

4 有机地化证据

有机质的富集规律及组成特征, 主要与有机质的形成环境、不同介质条件下有机质保存过程和一定介质条件下生物— 化学作用过程等有关。四川盆地须四段— 须六段烃源岩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表明其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海侵作用的影响。

4.1 姥植比(Pr/Ph)明显较低

姥鲛烷(Pr)与植烷(Ph)的比值能有效反映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一般而言, 海相或盐湖相环境Pr/Ph常小于1, 而沼泽环境中Pr/Ph常介于2~2.5。四川盆地须四段— 须六段烃源岩的Pr/Ph值均以小于1为主(图 7)。

图7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 六段烃源岩的Pr/Ph分布Fig.7 Pr/Ph distribution of source rocks of the Members 4-6 of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四川盆地须四段— 须六段33块样品的统计分析表明, 须家河组各层段不同岩性的烃源岩, Pr/Ph值均较低。Pr/Ph值介于0.33~1.44之间, 主要分布值为0.33~0.86, 平均值0.60, 仅有个别样品的Pr/Ph值大于1。同时, 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普遍在1.2% 以上, 且均具有较高的Pr/nC17和Ph/nC18; 且Pr/Ph小于1的样品, (Pr/nC17)-(Ph/nC18)均为负数, 总体表现出受海侵作用有机质的分布特点(图 8)。

图8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 六段烃源岩Pr/nC17和Ph/nC18的分布Fig.8 Distribution of Pr/nC17 and Ph/nC18 of source rocks of the Members 4-6 of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4.2 烃源岩的饱和烃十分特殊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四段至六段的煤和泥岩的甲基甾烷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 并且较为复杂(图 9)。整体上, 其饱和烃色谱面貌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来源于菌、藻类的生物标志化合物丰度极高, 存在丰富的β -胡萝卜烷系、γ -胡萝卜烷系列化合物, 色谱图中即可清晰辨认这些化合物的存在。正构烷烃存在明显的双峰态分布, 低碳数正构烷烃丰度较高。这种现象在陆相烃源岩是极为罕见的, 这说明其受到海侵作用的影响。

图9 四川盆地广安101井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甲基甾烷m/z 231质量色谱图Fig.9 Methyl sterane m/z 231 mass chromatogram of Well Guang'an 101 of the Member 5 of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4.3 甲基甾烷丰富

四川盆地须四段— 须六段不同岩性的烃源岩, 其饱和烃馏分中存在丰富的甲基甾烷, 包括3β -甲基甾烷、4α -甲基甾烷, 且均含有一定丰度的甲藻甾烷, 甲基甾烷的分布总体上呈现以C29化合物占相对优势的特点。研究认为, 这种分布多与咸化的水体环境有关, 侯读杰等(1998, 1999)认为是海侵作用的标志。

4.4 烃源岩芳烃组成具有特殊性

统计表明, 不同沉积环境芳烃馏分中的“ 三芴” 系列(即芴、氧芴和硫芴系列化合物)组成具和较好的规律性。

程克明等(1996)在对中国不同沉积环境烃源岩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烃源岩沉积环境的判别图版(图 10)。其中, Pr/Ph在0.5左右的盐湖相烃源岩和Pr/Ph在1~1.5的海相烃源岩, 芳烃“ 三芴” 系列组成几乎无一例外分布在Ⅰ 区范围内。而煤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Ⅲ 区内, 其中腐殖煤则主要分布在“ 三芴” 系列组成中氧芴系列相对含量大于50%的Ⅲ 区的上方。四川盆地须四段— 须六段煤系烃源岩芳烃馏分“ 三芴” 系列组成则展示出明显的特殊性。其一, 与Pr/Ph明显小于1、Pr/nC17和Ph/nC18具有盐湖相或海相的特征比较, 尽管“ 三芴” 系列组成也表现出还原性较强的特征, 但其点群没有落入海相或盐湖相分布范围(Ⅰ ), 与典型煤系的分布区域(Ⅲ )也存在一定差别。其二, 在盆地内, “ 三芴” 系列组成也有较好的规律性, 总体特征是川南地区“ 三芴” 系列组成总体具有煤系烃源特点, 但其表征沉积环境还原性的芴系列及硫芴系列丰度明显偏高。而川中、川西地区烃源岩的氧芴系列显著较低, 而芴系列及硫芴系列明显较高, 已与煤系地层的“ 三芴” 系列分布存在较大差别。

图10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 六段烃源岩芳烃“ 三芴” 系列(%)组成三角图Fig.10 Triangular diagram of three fluorene series of source rock aromatic hydrocarbon(%) of the Members 4-6 of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综上可见, 须四段— 须六段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可能较特殊, 一方面与传统认识存在较大出入, 同时也与海陆交互相的煤系(如华北地区太原组煤系)特征不完全相同。有机质生成的可溶有机质中具有环境意义的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表明, 须家河组腐殖煤中菌藻类微生物的贡献较大, 沼泽环境来源的有机质经历了咸化水体条件的强烈改造过程。综合以上特点,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四段— 六段有机质确实受到海侵作用的影响。

5 结论

1)1000多口井的岩石薄片资料表明, 晚三叠世须四段沉积时期至须六段沉积时期, 龙门山南段尚未抬升或尚未抬升露出水面, 四川盆地与外海依旧相连。

2)须四段— 须六段岩心和露头中发育大量潮汐成因的沉积构造, 表明其受到潮汐作用的影响。

3)须四段高岭石开始出现, 但仍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 说明该时期酸性古水介质开始出现, 但仍以盐碱性古水介质为主。

4)硼钾比分析表明, 须家河组当量硼值较高, 须四段— 须六段属于咸水— 半咸水沉积环境, 表明该时期仍有大量盐碱性水介质的注入。

5)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须家河组须四段— 须六段姥植比(Pr/Ph)明显较低, 烃源岩的饱和烃十分特殊, 甲基甾烷丰富, 烃源岩芳烃组成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反映该时期明显受到海侵作用的影响。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陈昌明, 汪寿松, 梁瑞仁. 1986. 沿莱茵—马斯河下游从河控到潮控体系不同亚环境内的沉积构造特征[J]. 沉积学报, 4(4): 73-88. [文内引用:1]
2 程克明, 王兆云, 钟宁宁. 1996.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理论与实践[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206. [文内引用:1]
3 邓康龄. 2007. 龙门山构造带印支期构造递进变形与变形时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8(4): 485-490. [文内引用:1]
4 冯增昭. 1997. 沉积岩石学(第二版)[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326. [文内引用:1]
5 侯读杰, 黄清华, 孔庆云, . 1999. 松辽盆地白垩纪海侵事件与油气的早期生成[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1(1): 26-28. [文内引用:1]
6 侯读杰, 王铁冠, 张一伟, . 1998. 中国东部第三系陆相沉积中的甲藻甾烷: 海侵指相的标志物[J]. 地质论评, (5): 524-528. [文内引用:1]
7 侯方浩, 蒋裕强, 方少仙. 2005.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香溪组二段和四段砂岩沉积模式[J]. 石油学报, 26(2): 30-37. [文内引用:2]
8 贾东, 陈竹新, 贾承造, . 2003.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构造解析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发育[J]. 高校地质学报, 9(3): 462-469. [文内引用:1]
9 李进龙, 陈东敬. 2003. 古盐度定量研究方法综述[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10(5): 1-3. [文内引用:1]
10 李伟, 杨金利, 姜均伟, . 2009.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地层水成因与天然气地质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6(4): 428-435. [文内引用:1]
11 刘树根, 童崇光, 罗志立, . 1995.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J]. 天然气工业, 15(2): 11-15. [文内引用:1]
12 刘树根, 赵锡奎, 罗志立, . 2001.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构造事件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8(3): 221-230. [文内引用:1]
13 罗启后. 1983. 水进河床充填砂体在古代沉积中的发现——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某些砂体的成因探讨并试论水进型三角洲[J]. 沉积学报, 1(3): 59-68. [文内引用:2]
14 罗启后. 2011. 安县运动对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地层划分对比与油气勘探的意义[J]. 天然气工业, 31(6): 4-12. [文内引用:1]
15 罗启后, 何祚文, 朱荣复. 1986.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沉积相与储集条件研究报告[R]. 四川成都: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1-259. [文内引用:1]
16 施振生, 王秀芹, 吴长江. 2011.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区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2(4): 618-627. [文内引用:1]
17 施振生, 杨威, 金惠, . 2008. 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沉积相研究[J]. 沉积学报, 26(2): 211-220. [文内引用:1]
18 施振生, 杨威, 谢增业, . 2010.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碎屑组分对源区分析及印支运动的指示[J]. 地质学报, 84(3): 387-397. [文内引用:1]
19 四川盆地陆相中生代地层古生物编写组. 1982. 四川盆地陆相中生代地层古生物[M]. 四川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120. [文内引用:1]
20 王良枕, 张金亮. 1996.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85-86. [文内引用:2]
21 王世谦, 罗启后, 余晓锋. 1994.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沉积相和生油条件研究[R]. 四川成都: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1-245. [文内引用:1]
22 许志琴, 侯立玮, 王宗秀. 1992.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90. [文内引用:2]
23 张福存, 罗兴思, 万楹. 1976. 川西北、川中过渡带须家河组与白田坝地层微量元素分层对比小结[R]. 四川成都: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综合研究大队, 1-187. [文内引用:1]
24 张璐瑾. 1984. 川中晚三叠世孢粉[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80. [文内引用:2]
25 赵霞飞, 吕宗刚, 张闻林, . 2008. 四川盆地安岳地区须家河组—近海潮汐沉积[J]. 天然气工业, 28(4): 14-18. [文内引用:1]
26 赵霞飞, 张闻林. 2011. 再论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的海相潮汐成因[J]. 天然气工业, 31(9): 25-30. [文内引用:1]
27 赵杏媛, 王行信, 张有瑜, . 1995. 中国含油气盆地黏土矿物[M]. 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245. [文内引用:2]
28 赵杏媛, 杨威, 罗俊成, . 2001. 塔里木盆地黏土矿物[M]. 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22-223. [文内引用:1]
29 Boersma J R, Terwindt J H J. 1981. Neap-spring tide sequences of intertidal shoal deposits in a mesotidal estuary[J]. Sedimentology, 28: 151-170. [文内引用:1]
30 Burchfiel B C, Chen Zhiliang, Liu Yuping. 1995. Tectonics of the Longmen Shan and adjacent regions, central China[J].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37: 661-735. [文内引用:1]
31 Chen Changming, Wang Shonsong, NIO S D. 1986.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structures in different subenvironments from fluvial dominated systems to tidal dominated systems along the lower old Rhine-mass river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4(4): 73-88. [文内引用:1]
32 Couch E L. 1971. Calculation of paleosalinites from boron and clay mineral data[J]. AAPG Bulletin, 55: 1829-1839. [文内引用:1]
33 Dalrymple R W, Zaitlin B A, Boyd R. 1992. Estuarine facies models: Conceptual basis and stratigraphic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62: 1130-1146. [文内引用:1]
34 Dickenson W R. 1988. Provenance and Sediment Dispersal in Relation to Paleotectonics and Paleogeography of Sedimentary Basins[C]. In: Kleinspeshn K L, Paola C(eds. )New Perspectives in Basin Analysis. Speringer-Verlag: 3-26. [文内引用:1]
35 Dickinson W R, Suczek C A. 1979. Plate tectonics and sand stone compositions[J]. AAPG Bulletin, 63(12): 2164-2182. [文内引用:2]
36 Liu S, Steel R, Zhang G. 2005. Mesozoic sedimentary basin development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 northern Yangtze block, eastern China: Record of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J].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5: 9-27. [文内引用:1]
37 Mattauer M, Matte Ph, Malavieille J, et al. 1985. Tectonics of the Qinling belt: Build-up and evolution of eastern Asia[J]. Nature, 317: 496-500. [文内引用:2]
38 Meng Qingren, Wang Erchie, Hu Jianmin. 2005. Mesozoic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northwest Sichuan basin: Implication for continued 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J]. GSA Bulletion, 17(3): 396-410. [文内引用:1]
39 Shanley K W, McCabe P, Hettinger R D. 1992. Tidal influence in Cretaceous fluvial strata from Utah, USA: A key to sequence stratigraphic interpretation[J]. Sedimentology, 39: 905-930. [文内引用:]
40 Shanmugam G, Poffenberger M, Alava J T. 2000. Tide-dominated estuarine facies in the Hollin and Napo(“T” and “U”)formations(Cretaceous), Sacha field, Oriente basin, Ecuador[J]. AAPG Bulletin, 84(5): 652-682. [文内引用:3]
41 Terwindt J H J. 1981. Origin and sequences of sedimentary structures in inshore mesotidal deposits of the North Sea[J].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dimentologists, Special Publication, 5: 4-26. [文内引用:1]
42 Visser M J. 1980. Neap-spring cycles reflected in Holocene subtidal large-scale bedform deposits: A preliminary note[J]. Geology, 8: 543-546.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