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简介: 柳永清,男,1960年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从事沉积地质学、沉积古地理和古生态学研究。E-mail:liuyongqing@cags.ac.cn。
第一作者简介: 陈军,男,1987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从事沉积地质学研究。E-mail:chenjun1987111@163.com。
甘肃兰州—民和盆地是中国西部典型的陆内断陷沉积盆地,该盆地发育的下白垩统河口群是一套以红褐色为主的碎屑岩地层。依据野外调查,以盆地分析方法为手段,从地层、沉积相、物源和古水流等方面入手对盆地东南部的中铺地区河口群进行了沉积环境的系统分析。通过对研究区内河口群沉积相、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的研究,认为整套地层垂向上发育有冲积扇相—辫状河相—曲流河相沉积,并进一步划分出若干微相;同时结合该地区的物源和古水流分析认为,早白垩世研究区内的物源主要来自南部的祁连山多旋回造山带;盆地内的下白垩统河口群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特点,并以此建立了兰州—民和盆地早白垩世古地理格局及盆地演化模式。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Yongqing,born in 1960,is a research professor of Institute of G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and is engaged in sedimentary geology, sedimentary palaeogeography and palaeobiology.E-mail:liuyongqing@cags.ac.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Chen Jun,born in 1987,is a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and is engaged in sedimentary geology.E-mail:chenjun1987111@163.com.
Lanzhou-Minhe Basin is a typically intracontinental rift basin in western China.The Lower Cretaceous Hekou Group is a set of red brown based clastic rock formations.On the basis of field investigations,by means of basin analysis method,this article ha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Hekou Group in the Zhongpu area of southeastern basin on the stratigraphy,sedimentary facies,provenance and palaeocurrent.The analysis result of sedimentary facies,sedimentary structures and sedimentary sequence of the Hekou Group indicates the vertical development of alluvial fan-braided river-meandering river facies and several microfacies.Meanwhile,the region of provenance and palaeocurre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provenance in this region mainly was the south Qilian Mountains polycyclic orogenic belt during the Early Cretaceou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Hekou Group in different regions show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arly Cretaceous,based on which, the Lanzhou-Minhe Basin palaeogeographic pattern and basin evolution model are established.
晚中生代的侏罗纪— 白垩纪, 全球进入了一个以伸展构造为背景的演化期(李奋其, 2003), 在这种背景下, 位于祁连山北缘的兰州— 民和盆地成为这个时期中国西部较典型的陆内断陷沉积盆地之一, 并于早白垩世充填了一套厚度巨大的陆相碎屑沉积(李麒麟等, 2002; 陈启林等, 2005)。孙建初和王尚文(1949)在此考察时, 将这套与下伏侏罗系享堂组及上覆“ 第三系” 西宁群均呈不整合接触的地层称为河口群并沿用至今(叶留生, 1980; 李柒林, 2000; 李麒麟等, 2002; 张海峰等, 2003)。
目前关于河口群的时代还存有争议。唐玉虎等(2008)和宋杰己(1993)在河口群下部发现大量早白垩世淡水双壳类、介形虫等化石, 如双壳类Nakamuranaia chingsahnensis, Margaritifera lacustris, Vnio grabaui, 介形虫Cypridea koskulensis, Rhinocypris minor, 鱼类Sinamia sp.等均属于早白垩世(杜远生等, 2002); 孟自芳(1994)通过对河口群中下部地层的古地磁测量, 认为其地质年代为143~128 Ma; 吉利明(1995)根据下白垩统顶部层位孢粉组合特征推断其上部时代大致属于Aptian-Albian期; 刘家峡与中铺地区河口群中的刘家峡黄河巨龙和炳灵大夏巨龙属于亚州早白垩世巨龙型蜥脚类(尤海鲁等, 2006, 2008); 同时发掘出的鸟脚类巨齿兰州龙化石与非洲的Lurdusaurus arenatus关系密切, 时代也属于早白垩世(You et al., 2005); 此外, 盐锅峡一代河口群中发现有大量恐龙脚印化石(蔡雄飞等, 2005; 杜远生等, 2002; 雒晓刚等, 2005)也都指示了河口群属早白垩世。但河口群时代是否涵盖了下白垩统的全部时段(Beriasian-Albian), 目前还没有统一意见。
在河口群的划分方面, 上世纪50— 70年代甘肃区测队在填图时划分出2大岩组4个非正式填图单位; 蔡雄飞等(1999, 2000a, 2000b)将河口群由下到上分为朱家台组、盐锅峡组、红古城组和花庄组; 1:25万区调报告— — 民和幅将其分为8个非正式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文中采用此划分方案)。前人对河口群地层格架及沉积环境、沉积相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工作, 识别出了河口群中的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和滨浅湖相等沉积相, 并也进一步划分了若干亚相和微相; 同时, 前人结合兰州— 民和盆地在早白垩世的演化特征, 认为河口群沉积序列对应了盆地开裂→ 扩张→ 萎缩→ 消亡的不同发展阶段(蔡雄飞等, 1999, 2000a, 2000b, 2002; 李柒林, 2000; 李麒麟等, 2000, 2002; 张海峰等, 2003; 陈启林等, 2005)。
虽然前人对河口群的研究较多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但上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兰州— 民和盆地的南部、西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 而对盆地东南部地区则较少涉及, 尤其是前人在系统的沉积序列、沉积相划分和盆地分析方面研究甚少。盆地东南部地区早白垩世发育的河口群的沉积序列、沉积相如何?是否和盆地其他部位不同、又如何区别?与沉积盆地在早白垩世的演化发展又有何关系?尤其是兰州中铺河口群中上部层位中已发现的以炳灵大夏巨龙为代表的恐龙动物群, 它们与甘肃其他地区发现的早白垩世恐龙骨骼化石或足迹的产出地层层位如何对比?对河口群的区域对比以及沉积环境研究及恐龙动物群演化有何指示作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对兰州— 民和盆地的沉积环境以及盆地演化有更进一步和更全面的认识, 作者通过对兰州中铺地区河口群的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 应用盆地分析中的相模式研究的方法, 通过河口群的岩性、岩石组合, 沉积构造组合以及沉积序列的系统分析和研究, 对盆地东南部地区河口群的沉积序列和沉积相等做详细解剖、分析, 并进一步结合古水流分布样式来探讨河口群盆地的演化规律。
兰州— 民和盆地地跨甘肃、青海两省, 隶属于祁连造山带“ 中祁连隆起” 的东段, 盆地的基底主要是由前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变质岩以及加里东褶皱带的花岗岩组成, 并在其上继承了由侏罗纪盆地发展而成的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兰州— 民和盆地北依北祁连褶皱带, 南邻甘肃大断裂(图 1-A), 内部进一步划分为周家台底隆起和皋兰隆起以及巴州坳陷和永登坳陷4个构造单元(曹守连, 1997; 李柒林, 2000; 李麒麟等, 2000, 2002; 李新宇和李定方, 2001; 蔡雄飞等, 2002; 张海峰等, 2003; 陈启林等, 2005)。
从区域地质和盆地发育演化来看, 前白垩纪, 盆地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史。奥陶纪之后, 本区由于受古浪运动的影响, 隆升成为古陆并遭受剥蚀, 在三叠纪末印支运动后, 局部的山间坳陷中接受早侏罗世沉积。兰州— 民和盆地在燕山运动早期处于断陷扩张期, 盆地由断陷逐渐向拗陷阶段发展, 早白垩世晚期受燕山运动的影响盆地不断隆起, 最终结束了演化历史。兰州— 民和盆地自下而上发育侏罗系、白垩系以及“ 第三系” (张新虎, 1993; 黄瑞华, 1996; 曹守连和杨农, 1997; 殷鸿福和张克信, 1998; 张虎权, 1998; 葛肖虹和刘俊来, 1999; 杨天水等, 2001; 李麒麟等, 2002; 张新虎等, 2005)。河口群沉积垂向上呈现粗— 细— 粗的特点, 下部主要是厚层中— 细砾岩与含砾细砂岩、砂岩组成的旋回层序, 向上到中部逐渐过渡为厚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 上部为一套中— 厚层细砂岩、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的互层沉积(蔡雄飞等, 1999, 2001a, 2001b; 李麒麟等, 2000)。
研究区位于盆地东南部的中铺地区, 下白垩统河口群在该地区广泛分布(图 1-B)。河口群在七道梁剖面(剖面a, 图1-B)和张家沟— 杨家沟剖面(剖面b, 图1-B)中总厚度为690.87 m, 与下伏基底(Ediacarian白云质灰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条剖面虽为单独测制, 但据野外观测发现, 垂向上剖面a位于剖面b之下, 基本为连续沉积, 构成了研究区内河口群下粗上细的完整沉积序列, 即下部(剖面a)以巨厚层灰紫色砾岩层为主, 夹中— 薄层砂岩层, 对应于前人划分的河口群第一至三组; 向上岩性逐渐变细(剖面b), 以灰紫色、灰绿色、灰黄色细砾岩, 中— 粗砂岩, 细砂岩以及灰褐色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 泥岩等互层为主, 对应与前人划分的河口群第四和第五组(图 1-C), 产鱼Sinamia sp., 孢粉Cycas, Ginkgo, Aneimia, Lygodium, Mohria, Schizaeaceae等(宋杰己, 1993)。
首先在踏勘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河口群进行了实测和系统观察, 完成中铺镇北七道梁剖面(剖面a, 图 1-B)和张家沟— 杨家沟剖面(剖面b, 图 1-B); 对河口群沉积物以及沉积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 对叠瓦状砾石和斜层理构造进行系统的古水流数据实测; 统计砾石成分; 室内工作中, 对砂岩进行了镜下分析。
根据野外观察, 河口群可以划分上、下两套岩石组合。下部以剖面a为代表, 主要由灰紫色、暗紫色厚层砾岩组成, 砾石粒径从粗砾至细砾, 其间夹有多层灰紫色、暗紫色中粗砂岩和细砂岩、粉砂岩的互层, 发育有各种交错层理; 上部以剖面b为代表, 由灰紫色、灰绿色、灰黄色细砾岩、中— 粗砂岩和细砂岩以及灰褐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等互层组成, 沉积构造十分发育。
根据研究区内沉积物的岩性、粒度以及沉积构造的组合等, 划分出11种岩相类型, 并分别对应一定的沉积相类型 (表 1)。
中铺地区河口群沉积构造十分丰富, 按沉积构造的成因特征可进一步分为3类, 即物理成因沉积构造、化学成因沉积构造和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指叠瓦状构造和层理构造(图 2-A至2-F); 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系生物遗迹构造, 如生物潜穴和生物爬行痕迹以及生物扰动构造等(图 2-G至2-J)。丰富的沉积构造为沉积相的划分以及盆地形成演化恢复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2.3.1 叠瓦状构造
受牵引流作用, 沉积物中的砾岩或含砾粗砂岩中的砾石最大扁平面倾斜方向常朝同一方向, 形成叠瓦状构造。砾石最大扁平面倾斜的方向是判别古水流主要依据之一。剖面a灰紫色、紫色厚层的砾岩中, 不仅砾石的砾径较大, 一般在1~15 cm, 最大可达35 cm, 而且叠瓦状构造也十分发育, 反映当时为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图 2-F)。
2.3.2 层理构造
中铺地区剖面b的砂岩层内发育丰富且保存完好的层理构造, 既有表现较强水动力环境的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 也发育有弱水动力条件下的波状层理与爬升层理等(图 2-A至2-E)。
在剖面b的下部, 在较粗的沉积物中多出现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或板状交错层理, 且在沉积序列底部多有规模较大的侵蚀底面, 在较细的沉积物中多出现板状交错层理(图 2-E)和波状交错层理或平行层理交替出现 (图 2-C)的情况; 沉积构造规模均较大, 整体上槽状交错层理和楔状交错层理或板状交错层理更加发育, 说明此时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占有主导地位。剖面b的中上部, 多出现楔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与平行层理和爬升层理交替出现, 且在沉积序列底部少见侵蚀底面, 沉积构造规模较小, 波状层理、平行层理、爬升层理(图 2-A)等更发育, 在沉积旋回的底部偶尔会出现小型的槽状交错层理(图 2-D), 说明此时水动力条件较前期变弱。
2.3.3 生物成因构造
主要出现在剖面b的细粒沉积物, 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泥岩中, 以生物遗迹和生物扰动构造为主。生物扰动主要表现为在较细的砂岩中出现的斑状构造, 呈浅绿色斑块不规则地分布于褐色、砖红色或灰黄色的粉砂岩、泥岩中(图 2-J)。生物遗迹主要以垂直或倾斜的管状潜穴为主(图 2-G, 2-H), 沉积后期则以水平状为主(图 2-Ⅰ ), 体现了生物在不同环境下活动不同, 在较强水动力环境下生物活动多以垂直或倾斜的管状潜穴为主, 水动力条件减弱的情况则以水平丛枝状为主(蔡雄飞等, 2001a)。
从研究区沉积物岩性上看, 整套地层的沉积物由下到上可以分为下部的砾岩和上部的砂岩两部分, 其中砂岩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的砂砾岩和粉砂岩部分以及上部的中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部分, 整体呈现下粗上细的特点。依据这种特点并结合沉积构造可将研究区内河口群分为下、中、上3部分。
下部(即剖面a)。以Gm岩相为主, 少量Gp、Sp、Stg和Slg岩相; 垂向上以灰紫色、暗紫色厚层中— 粗砾岩组成, 向上过渡为厚层的细砾岩与灰紫色、暗紫色薄层中粗砂岩和细砂岩、粉砂岩的互层, 呈现下粗上细的特点; 沉积构造以叠瓦状构造为主, 同时在砂岩层中见少量层理构造(图 3-A)。
中部(即剖面b下部)。以Gp、Sp、Stg和Sm岩相为主, 夹有Gl、Slg和Sm岩相等; 一个完整的沉积序列中由下向上出现交错层理砂砾岩— 交错层理砂岩— 粉砂岩到泥岩的岩性组合, 同样体现出下粗上细的特点, 且下部较粗的砂岩所占比例更大; 沉积构造由下至上多为大型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的组合, 顶部出现小型平行层理和块状构造(图 3-B)。
上部(即剖面b上部)。以Stm、Swm、Sts、Sws和Fc岩相为主; 一个完整的沉积序列中由下至上出现交错层理砂岩— 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泥岩互层的岩性组合, 底部偶尔出现含砾粗砂岩, 下粗上细的“ 二元结构” 明显, 且上部的细粒沉积物较厚; 沉积构造由下至上为楔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波状层理和爬升层理的组合, 底部出现小型槽状交错层理(图 3-C)。
从前文对研究区内沉积物岩相、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的特点的分析, 并结合前人对大陆环境和沉积相的研究成果(陈建强等, 2004), 可在整套地层中识别出冲积扇相和河流相两大类, 其中河流相中又可划分为辫状河相及曲流河相, 在此基础上又识别出多种沉积亚相和微相 (表 2)。
根据这种划分方法可将整套实测剖面的地层进行沉积相和微相的详细划分(图 4)。
研究区内的冲积扇相主要发育于七道梁地区, 以Gm岩相为主, 夹有Gp、Sp、Stg和Slg岩相; 沉积构造上, 砾岩层中多发育叠瓦状构造(图 2-F), 砂岩层中多发育交错层理。从沉积物特点上看, Gm岩相多数厚度巨大, 砾岩层内的砾石排列有混杂堆积和有序排列两类, 其中有序排列的砾石常为叠瓦状排列, 但仔细观察可发现混杂堆积中仍有粗细变化的韵律。砾石粒径较大, 一般为1~15 cm, 最大可达35 cm, 砾石成分多以片岩、大理岩、灰岩和花岗岩为主, 分选一般, 磨圆为次圆— 次棱角状, 是典型的泥石流沉积(金福全等, 2001)(图 5-A)。在厚层砾岩层中间夹有若干层砂岩, 以Gp、Sl、Sp、Stg和Slg岩相为主, 呈现多个沉积旋回, 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中岩石具下粗上细的特点, 发育各种交错层理, 可以认为是扇根和扇中的辫状河道和片流沉积(程立华等, 2006; 兰亚萍等, 2009)。
在张家沟— 杨家沟剖面的底部发育有较典型的辫状河相沉积, 以Gp、Sp和Stg岩相为主, 夹有Gl、Slg和Sm岩相等, 一个完整的沉积序列呈现下粗上细的特点, 且以厚层交错层理砂岩和砂砾岩为主, 仅在上部出现薄层粉砂岩或泥岩, “ 二元结构” 不发育, 大、中型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十分发育(图 5-B)。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 并参考前人对典型辫状河相的研究(陈建强等, 2004; 李志鹏等, 2008), 可以识别出2个亚相和3个微相。
3.2.1 河床亚相
研究区内的辫状河相以河床沉积为主, 其中有辫状河道沉积微相和心滩沉积微相。
河床沉积以厚层的Gp、Gl、Sl、Sp、Stg和Slg岩相为主, 由下向上为Gp— Stg— Spm、Stm、Swm岩相组合, 岩层厚度3~10 m不等; 从砂岩镜下薄片鉴定分析可看出, 碎屑组分中的碎屑含量较高, 在21%左右, 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沉积序列底部多有底部侵蚀面, 岩性以砾岩、含砾粗砂岩为主(图 5-D), 形态上呈透镜状, 砾石成分以石英砂岩、大理岩和泥砾为主, 砾石磨圆、分选均较差, 为河床滞留沉积; 向上出现心滩沉积, 也是研究区内辫状河河床沉积的主要微相, 单层厚度大, 沉积构造由下向上出现大、中型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 偶尔出现平行层理(图 5-F)。
3.2.2 河漫亚相
研究区内河漫亚相主要是河漫泥, 发育于心滩沉积以上, 以Sm、Fm和Cm岩相为主, 与河床沉积相比厚度较小, 一般1~2 m; 块状构造(图 5-G), 偶见平行层理; 层间见有垂直发育的生物潜穴、浅绿色的斑状构造(图 2-J)以及少量植物碎屑。
研究区内的曲流河相沉积主要发育于张家沟— 杨家沟剖面中上部, 以Stg、Slg、Spm、Stm、Swm、Sps、Sts、Sws、Fh、Fr、Ch和Cr岩相为主; 一个完整的沉积序列由下部的中、细砂岩和上部的粉砂岩、泥岩组成, “ 二元结构” 明显, 但单层厚度有所下降, 岩层中各种层理构造和生物构造丰富 (图 5-C)。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 并参考前人对典型辫状河相的研究成果(Miall, 1978, 1982, 1983; 高志勇等, 2007; 齐永安等, 2009), 可进一步识别出3个亚相和5个微相。
3.3.1 河道亚相
河道亚相中可识别出河道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2个微相, 其中又以边滩沉积为主。下部主要以Gl和Sl岩相为主, 一般呈透镜状产出, 底部常出现侵蚀底面, 砾石含量较少, 为河道滞留沉积。边滩沉积发育较广泛, 以Stg、Spm、Stm、Swm、Sps、Sts和Sws岩相为主, 厚度一般3~10 m; 碎屑组分中的碎屑含量与辫状河沉积相比有所下降, 在15%~20%之间, 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 发育中小型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图 5-E, 5-H)。
3.3.2 堤岸亚相
堤岸亚相中可识别出天然堤沉积和决口扇沉积2个微相。天然堤沉积以Spm、Stm、Swm、Sps、Sts和Sws岩相为主, 在形态上常呈不连续的透镜体状, 沉积构造以小型的板状交错层理、爬升层理为主, 偶见平行层理, 层面常见生物扰动痕迹, 多见于曲流河沉积的前期阶段。决口扇沉积与天然堤沉积类似, 以Spm、Stm、Swm、Sps、Sts和Sws岩相为主, 夹有Slg岩相, 整体粒度与天然堤沉积相比较粗, 可见向上变细的韵律, 各种小型的交错层理、爬升层理和平行层理多见于曲流河沉积的后期阶段(图 5-I)。
3.3.3 洪泛平原亚相
洪泛平原亚相中主要的沉积微相是河漫滩沉积, 岩相以Sm、Fh、Fr、Fm、Fc、Cm、Ch和Cr为主, 厚度一般为5~15 m; 沉积构造中块状构造发育(图 5-G), 但更多的是平行层理、波状层理(图2-C)等, 出现大量水平状生物遗迹和植物碎屑(图 2-G, 2-H)。值得注意的是, 前人在这个地区曾挖掘出恐龙骨骼化石, 被命名为炳灵大夏巨龙(You et al., 2008), 根据化石点的沉积特征后, 认为其是一套曲流河相的洪泛平原沉积(图 4)。
在分析了中铺地区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后, 为了进一步分析与盆地发展演化的关系, 可以通过对该地区河口群的物源与古流向等分析手段来进行。
4.1.1 砾石组分
砾石是对物源区岩石类型的最直接反映。由化学稳定性差的砾石组成的砾岩属于近源沉积, 一般未经长距离搬运, 成分上受外界改造较小, 其砾石成分可以很好地反映源区原岩的性质, 能为沉积区的碎屑来源等提供必要信息(许欢等, 2011)。此次主要对研究区内的七道梁剖面中发育的砾岩层进行了砾石成分统计, 共8个层位, 对每个层位的50 cm× 50 cm范围内砾岩层中的砾石进行岩性的统计和归总, 共计836颗, 并绘制成砾石成分饼状图(图 6-A)。
从统计分析可看出, 中铺地区的砾石成分以变质岩为主, 有少量花岗岩和沉积砂岩(图6-A)。其中灰岩、大理岩、片岩、硅质岩和其他高级变质岩, 推测主要来自于祁连隆起的前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变质岩基底的隆升剥蚀; 而花岗岩则是在剖面a的中上部开始出现, 推测来自加里东褶皱带的花岗岩基底剥蚀; 其他成分的砾石则可能来自早中生代时期地层的隆起剥蚀。
4.1.2 砂岩组分
砂岩中的杂基和胶结易受成岩作用的影响, 但其中的碎屑颗粒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些碎屑颗粒组合对物源区的性质和构造环境又有着敏感的反应, 因而可用其进行砂岩的物源和大地构造背景分析(徐亚军等, 2007; 杜叶龙等, 2010; 许欢等, 2011)。本次取砂岩样共19块, 其中张家沟— 杨家沟剖面18块, 七道梁剖面1块, 作者采用Gazzi-Dickinson统计法(Dickinson, 1970)和显微镜人工点计法对碎屑颗粒组分含量进行统计, 且每个薄片统计颗粒不少于300颗。统计的内容主要有单晶石英、多晶石英、长石、岩屑, 岩屑又分为火山岩岩屑、沉积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等, 同时作者把燧石和石英岩等石英质颗粒也作为多晶石英处理。
从河口群砂岩组分可看出, 砂岩碎屑整体的分选度从一般到较好, 磨圆度从棱角状到次圆状均有出现, 更多的为次棱角状; 粒级从细、粉砂级到中砂级。砂岩杂基含量在10%~40%之间, 胶结形式多为孔隙式和基底式胶结, 胶结物为方解石, 含量在0%~35%之间。碎屑成分按类型分为石英(Q)、长石(F)和岩屑(Lt)3大类(图 7-A, 7-B, 7-C)。
石英颗粒常呈锥状、椭圆状、溶蚀状和次圆状等形态, 在某些样品中石英的溶蚀状特征显著, 颗粒界限不清晰。石英可分为单晶石英和多晶石英。其中, 单晶石英含量较高, 多在60%~75%之间(少数在50%左右), 颗粒形态多为次圆状, 粒径较小。表面光滑的单晶石英或具弱波状消光的石英(约50%)中常见有气、液泡等包裹体(图 7-A), 其母岩性质为岩浆岩, 推测为酸性火山岩或花岗岩。有些石英表面多具有裂痕, 可能是后期构造作用的结果; 多晶石英含量多在5%~15%之间(少数在25%左右), 波状消光较强烈, 推测其母岩为变质岩来源。长石颗粒含量较低, 多在1%~5%之间(少数小于1%), 形态常为短柱状或次圆状; 长石的含量一般与地形高差、侵蚀速率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从长石的含量可推测出当时干湿气候交替出现的情况。河口群岩屑组分含量在15%~25%之间(少数达到30%), 颗粒形态多为次圆状, 成分以岩浆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为主, 岩浆岩岩屑以酸性火山岩岩屑为主(图 7-B), 变质岩岩屑以云母片岩、千枚岩岩屑等为主; 沉积岩岩屑较少, 主要为粉砂岩、泥岩岩屑(图 7-A, 7-C)。
在Dickinson和Suczek(1979)及Dickinson等(1983)所做的以石英(Q)— 长石(F)— 岩屑(Lt)为端点的砂岩组分QFL图上对统计结果进行投点, 发现所有的点均落在再旋回造山源区(图 7-D)。从对砂岩组分的分析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可以看出, 由于研究区位于中祁连隆起的东端, 而通过前人的研究可知祁连山地区经历了多次性质不同的造山作用, 在河口群沉积之前经历了早元古代末的动热挤压造山作用、元古代末的陆块挤压造山作用和加里东晚期的陆间碰撞挤压造山作用(黄瑞华, 1996), 结合砾石成分的统计可初步认为物源区主要为由多旋回造山带组成的祁连山地区。
地层中形成的各种交错层理和砾岩中砾石的叠瓦状排列, 都是沉积物在沉积时由于水流的定向流动形成的, 交错层理的倾向以及砾石长轴的倾向都能一定程度反映出当时水流的方向(许欢等, 2011)。此次统计古流向主要以砂岩层中的层理构造和砾岩层中的叠瓦状构造为主, 总数据约750个, 其中交错层理发育的层位每个位置测量数据不少于20个, 叠瓦状发育的层位每个位置测量数据不少于30个, 之后利用极射赤平投影对数据进行校正后做出古水流分析图(图6-B, 6-C)。
从玫瑰花图分析看, 七道梁剖面冲积扇相中的叠瓦状构造数据结果指示河口群下部古水流方向主要指向北东向, 略呈扇状分布(图6-B), 指示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南缘的祁连山区; 张家沟— 杨家沟剖面河流相中的交错层理数据结果指示河口群中上部古水流方向主要指向北向, 指示主水流仍来自盆地南部的祁连山区, 少量数据指向南向和南东向(图6-C), 这部分水流可能来自盆地内部的基底隆起和早白垩世沉积中后期盆地内的隆起区, 如“ 雾宿山古岛” (雒晓刚等, 2005)、周家台低隆起和皋兰隆起等。
沉积相是盆地内构造、气候和物源供给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对其沉积相序的分析则能够反映形成时环境的过渡和变化, 从而获得盆地整体演化过程的信息, 结合沉积构造、物源和古流向等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 能够从微观上更加精确深入地、全面地了解盆地发展的各个阶段(张海峰等, 2003)。
前白垩纪时期, 兰州— 民和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演化史(张新虎, 1993, 2005; 黄瑞华, 1996; 殷鸿福等, 1998; 张虎权, 1998; 葛肖虹和刘俊来, 1999; 杨天水等, 2001; 袁道阳等, 2005), 古生代末期, 随着中亚— 蒙古大洋的关闭和特提斯洋向南退去, 古亚洲大陆形成, 祁连造山带进入了中新生代陆内断陷盆地发育阶段(赵生贵, 1996)。
早燕山运动晚期, 由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俯冲, 致使祁连、秦岭褶皱带内相互碰撞, 位于中祁连隆起带的兰州— 民和盆地一带产生离散作用, 使基底断裂再次活动, 产生逆时针旋转的走滑运动。由于走滑位移作用引起横向拉张, 从而在盆地的南北缘发生断裂断陷, 形成断陷盆地, 开始了陆相冲洪积相沉积。
河口群沉积早期, 伴随着祁连山的快速隆升和剥蚀, 盆地边缘形成了高差悬殊的古地形和近物源沉积的特征, 通过实地勘察及总结前人资料发现在盆地边缘河口群底部均发育有一套以冲积扇为代表的粗碎屑沉积, 从古流向可看出物源基本来自盆地边缘的祁连山隆起区; 但中铺地区的这套沉积与河口、盐锅峡等地区河口群相比厚度更大, 沉积持续时间更长, 说明研究区更靠近盆地南缘, 且南部的祁连山隆起区为其提供了长期的物源供给。随着断陷的逐渐发展, 在河口群沉积中期, 盆地规模达到最大, 盆地大部分地区为滨浅湖, 此时发育了一套以滨浅湖相为代表的沉积, 在河口、刘家峡、中铺等地区的砂泥岩层中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以及在盐锅峡地区发现的恐龙脚印化石说明此时由于构造相对稳定, 生态环境更有利于生物的生存。生物尤其是恐龙脚印化石和骨骼化石是兰州— 民和盆地下白垩统进行高分辨率地层和气候对比研究的最好证据(蔡雄飞等, 2001b)。
通过盆地内各地区恐龙足迹和骨骼化石发育的层位对比说明, 早白垩世中期盆地范围最广, 发育极为广泛的滨浅湖相; 靠近盆地沉积中心的河口、盐锅峡等地区则为半深湖相; 巴州和永登地区以滨湖相为主, 盆地南缘地区以三角洲平原相为主, 此时的中铺地区则以河流相沉积为主。早白垩世晚期, 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和挤压作用的增强, 盆地基底一起转为抬升, 盆地开始进入萎缩期, 至早白垩世末期盆地结束了演化历史。基于文中数据以及前人资料, 进一步总结了兰州— 民和盆地早白垩世古地理格局及古地貌(图 8)。
兰州— 民和盆地东南部中铺地区下白垩统河口群为一套厚度巨大的陆相碎屑岩沉积, 沉积物整体具下粗上细的特点, 整套地层在沉积相垂向演化上经历了冲积扇相— 辫状河相— 曲流河相的变化过程。早白垩世研究区南部的祁连山隆起区为主要的物源供给区。中铺地区的河口群沉积与盆地早白垩世各个发展阶段存在着密切的响应关系。下白垩统河口群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沉积特点, 据此进一步恢复了兰州— 民和盆地早白垩世古地理格局及古地貌。
致谢 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中得到了甘肃省地质博物馆副馆长李大庆研究员以及甘肃第四地质调查院专家和领导的帮助和指导;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尤海鲁、陈辉明以及硕士研究生蒋珊、王亚明, 长江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杜冬霞、王宝红、杨精涛和李峰参加了野外工作并给予帮助,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