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叠纪古地势图*
张旗1, 焦守涛2, 吴浩若1, 金惟俊1, 李承东3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3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 300170

第一作者简介: 张旗,男,1937年生,研究员,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专业。E-mail:zq1937@126.com

摘要

古地势图主要恢复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势分布,高地指示厚的地壳,而低地表明为正常厚度地壳或薄的地壳。中国三叠纪古地势图主要是根据不同类型花岗岩、金铜钨锡等矿床及古地理资料编制而成的。编图的结果表明,三叠纪中国可能存在5个高地,即:华北高原、北山山脉、羌塘—秦岭山脉、龙门山山脉和湖南山地。三叠纪的东北、北疆、华北和华南则为低地。研究表明,上述高地主要发育在晚三叠世,是陆块挤压碰撞的产物,表明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可能是中国大陆拼合的最重要时期。编图的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关于古地势图编图的理论和方法是可行的。另外,文中还讨论了编图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古地势图; 三叠纪; 中国; 花岗岩; 矿床; 古地理图
中图分类号:P53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3)02-0181-22
Palaeotopographic map of the Triassic of China
Zhang Qi1, Jiao Shoutao2, Wu Haoruo1, Jin Weijun1, Li Chengdong3
1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
2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
3 Tianji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Geological Survey, Tianjin 300170;

About the first author: Zhang Qi,born in 1937,is a research professor i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Abstract

Palaeotopographic maps are aimed to recover topographic distributions.Highland indicates the thickened crust,whereas lowland means normal or thinned crust. The Triassic palaeotopographic map of China is compiled based on a set of data in different types of granite,Au-Cu-W-Sn deposits and palaeogeographic maps.The compiled map shows that five highlands may have existed in the Triassic,including the North China Plateau,the Beishan Mountains,the Qiangtang-Qinling Mountains,the Longmenshan Mountains and Hunan sub-Plateau,and the lowlands may occur in Northeast China,northern Xinjiang,North China and South China.The highlands are consistent with large-scaled continental collision in the Late Triassic Indosinian Movement,a crucial stage of continental assemblage in China.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mpilation on palaeotopographic maps seem to be applicable but have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worked.

Key words: palaeotopographic map; Triassic; China; granitoids; deposits; palaeogeographic map

古地势图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地表高度的变化。岩相古地理方法对于恢复古地势是有明显优势的, 迄今为止, 古地势的判别大多依赖岩相古地理资料。作者尝试应用花岗岩和矿床资料并结合古地理资料编制1张中国三叠纪古地势图。三叠纪古地势图主要恢复三叠纪大陆地势变化, 不包括海洋。因此, 文中仅涉及与大陆有关的资料(包括以陆壳为基底的浅海台地或大陆架), 不包括与深海有关的资料。

大陆构造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陆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2个方面, 水平运动主要体现在块体的位移、走滑和旋转, 垂直运动主要体现在地壳厚度的变化。地壳厚度与地表地势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按照地壳均衡作用原理, 地壳厚则地势高, 地壳薄则地势低。例如现今的中国地势, 黄海、东海等浅海台地的地壳厚度大多小于30 km, 华北平原地壳厚度在30~40 km之间, 太行山以西地壳厚度大于40 km, 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大于50 km。因此, 反过来, 从判断地壳的厚度入手即可恢复地势的高低。

水平运动研究的方法很多, 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 而垂直运动研究的方法较少, 可靠性也较差, 尤其缺乏确定地势高低的定量资料。但研究地势的变化很重要, 例如地壳加厚形成的高原和山脉, 对气候、生物、环境等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青藏高原之所以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正是因为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东亚乃至全球大气环流、生物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横贯中国中部的秦岭虽然不是很高, 却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天然分界线。张旗等(2001)根据花岗岩资料厘定了一个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160~125 Ma)的中国东部高原。作者相信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南北气候的分野可能与这个高原的出现有关。例如, 热河生物群位于高原以北, 建德生物群位于高原以南; 高原以北为温湿环境, 盛产煤和石油; 高原以南为干热环境, 局部出现沙漠化(张旗等, 2008)。此外, 厚地壳和薄地壳产出的矿产不同。厚地壳出现金铜矿, 薄地壳出现钨锡、铀、铅锌矿及石油和煤等(张旗和李承东, 2012), 故研究地质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地势高低, 对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找矿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判断地势变化的方法

判断地势变化的方法很多, 如构造学、沉积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古地理学、古气候学、矿物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上述方法中除了少数可以给出定量的数据外, 大多只能给出定性的认识。因此, 在大陆构造中研究地势变化的文献很少, 原因在于方法上的不足。岩相古地理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 几乎可以直接使用。由于岩相古地理依据的是沉积物和古生物资料, 因此, 它适宜于表述地势低的平原和盆地。如果地层缺失, 该方法就有局限性。某些地区缺失某个时代的沉积, 可能暗示该区在该时地壳很厚不利于沉积物的堆积和保存, 也可能前期有沉积但是后来被剥蚀掉了。因此, 岩相古地理方法对于高地的判别可能存在风险。比较起来, 花岗岩是一个可用的方法, 它可以把地壳厚度分为4级, 各级对应于不同高度的地势(张旗等, 2010a, 2010b; 张旗和李承东, 2012)。但是, 花岗岩也面临古地理同样的困境, 如果没有花岗岩出露, 花岗岩方法就无能为力了。因此, 如果能够将花岗岩资料、矿床学资料与岩相古地理资料配合起来使用, 互相弥补, 可能会产生极佳的效果, 可能把古地理和古地势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构造、古生物、沉积、地球化学和地层的资料对于判断古地势高低是很有用的(张旗和李承东, 2012), 鉴于篇幅这里就不讨论了。下面简要介绍利用花岗岩、矿床学和岩相古地理方法判断地势高低的原理。

1.1 花岗岩方法

花岗岩非常复杂, 按照Sr和Yb含量以及REE分布可将花岗岩分为不同的类型:埃达克型、喜马拉雅型、浙闽型和南岭型等。不同类型的花岗岩与不同的熔融残留相处于平衡, 不同残留相所处的压力不同, 反映岩浆源区的深度不同。花岗岩形成于下地壳底部, 因此, 源区深度即代表地壳厚度, 花岗岩判断地壳厚度的依据即在此(张旗等, 2010a, 2010b)。

例如埃达克型花岗岩(Sr> 300× 10-6, Yb< 2.5× 10-6, REE无明显的铕异常)熔融留下的残留相为石榴石(+金红石), 压力大于1.5 GPa, 相当于大于50 km的深度, 如现今的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脉; 喜马拉雅型花岗岩(Sr< 300× 10-6, Yb< 2× 10-6, REE为中等的负铕异常)与石榴石和斜长石处于平衡, 斜长石的出现标志压力的降低(在0.8~1.5 GPa之间), 相当于40~50 km深度, 如现今的蒙古高原、山陕高原、云贵高原; 浙闽型花岗岩(Sr< 400× 10-6, Yb> 1.5× 10-6, REE为中等的负铕异常)与斜长石和角闪石处于平衡(没有石榴石), 压力小于1.0 GPa, 相当于30~40 km深度, 代表正常地壳厚度, 如现今的中国东部(包括东北、华北、华南等); 南岭型花岗岩(Yb> 1.5× 10-6, Sr< 100× 10-6, REE具明显的负铕异常)与高钙斜长石处于平衡, 压力小于0.8 GPa, 深度小于30 km, 大部被海水覆盖, 相当于现今的渤海、黄海、东海大陆架(张旗等, 2008, 2011; 张旗和李承东, 2012)。

1.2 矿床学方法

矿床学方法与花岗岩方法密切有关, 是从花岗岩方法派生出来的:

1)斑岩铜矿绝大多数与埃达克型花岗岩有关, 只要确定铜矿为斑岩型的, 斑岩即为埃达克型花岗岩, 很少例外。因此, 斑岩铜矿的出现代表了大于50 km的加厚地壳。

2)金矿的类型很多, 如果金是原生的(如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斑岩型、卡林型等)且与花岗岩时空有关, 则这个花岗岩不是埃达克型的就是喜马拉雅型的。因此, 与花岗岩有关的金矿代表的地势是高的或较高的(至少大于40 km)。

3)钨锡成矿主要与南岭型花岗岩有关, 少部分与浙闽型花岗岩有关。因此, 钨锡矿床代表较低的地势, 大多相当于浅海台地。

4)铀矿和铅锌矿与钨锡成矿类似。铀和铅锌矿的类型也很多, 多数与岩浆岩无关, 少数与岩浆岩有关; 与岩浆岩有关的铀、铅锌矿床的花岗岩主要是南岭型的, 部分为浙闽型。因此, 铅锌铀矿的含义大体相当于钨锡矿。

5)石油和煤需要温湿的环境和大量的水体, 平原中的盆地、海湾、水下三角洲是最有利的成矿场所。青藏高原伦坡拉盆地可能是具有潜力的含油盆地, 但是, 可能的储油地层是侏罗纪的海相地层(浅海台地), 高原应当不利于油气的聚集。因此, 煤和石油代表低地地势。

1.3 岩相古地理学方法

岩相古地理方法可以给出沉积物分布及其形成环境的详细资料, 是极好的判断地势高低的依据。古地理图对沉积相类型有详细的划分(王鸿帧, 1985)。本文按下述原则予以归并:

1)陆相碎屑岩沉积的广泛发育主要出现在平原区, 不同类型陆相沉积物的局部分布则表明可能处于丘陵地势, 归入平原和丘陵区;

2)海相沉积(以碳酸盐岩为主)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归入浅海台地。沉积学鉴别的深海、半深海沉积, 其深度变化很大, 可以从1000~4000 m。但是, 如果基底是陆壳, 则仍然属于浅海台地地势(如松潘— 甘孜海槽, 据王鸿帧, 1985)。

3)古地理图中识别出来的盆地类型很多。盆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指示接受沉积的区域。盆地可大可小, 现代盆地可分布在不同的高度, 在不同阶梯内均可出现(如青藏高原的伦坡拉盆地、柴达木盆地, 中国中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 中国东部的南阳盆地、江汉盆地等)。鉴于高地上的盆地可能保存困难, 推测古代的盆地大多保留在低地, 但不排除可能有少数保存在高地的。

4)与岛弧及蛇绿岩相伴的沉积岩, 不论形成深度如何, 均属于洋壳, 归入海盆或海槽地势, 地壳厚度通常在30~5 km之间, 已经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了。

2 现代地势的启示

中国现代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不同版本的中国地势图大多采用3级划分法:西部青藏高原为第1阶梯, 高度为4000~6000 m(地壳厚度50~85 km); 以阿尔金山— 祁连山— 龙门山— 横断山为界, 以东为第2阶梯(可称为中国中部高地), 高度4000~1000 m(地壳厚度40~50 km); 以大兴安岭— 太行山— 雪峰山为界, 以东为第3阶梯, 为平原和丘陵区, 高度小于1000 m(地壳厚度40~30 km)。大陆以东的渤海、黄海、东海以及南海的北部为大陆架, 不同版本的地势图均未予以考虑, 作者称为第4阶梯(仅包括水下0~200 m的深度, 地壳厚度小于30 km)。

青藏高原的抬升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已经尽人皆知了, 它所产生的构造应力是南北向的挤压和东西向的拉伸以及北东和南东向的走滑。例如阿尔金山断裂的左旋走滑、龙门山断裂的右旋走滑、红河断裂的左旋走滑等。中国中部第2阶梯的形成也受这个碰撞的影响, 是青藏高原的向外发散和延伸。这个碰撞引发的效应至中新世达到令人震撼的程度, 其碰撞力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主中央冲断层向北可一直传递到3000 km以外俄罗斯的东萨彦岭和贝加尔湖地区。在喜马拉雅山和阿尔金山之间的青藏高原为第1阶梯(宽度约1200 km), 在阿尔金以北为第2阶梯(蒙古高原, 文中称为蒙古山地, 宽度约2000 km)。贝加尔湖以北才是西伯利亚大平原(第3阶梯)。贝加尔湖为陆块碰撞挤压力派生的北东向裂谷形成的, 仍然处于第2阶梯。中国东部平原和丘陵以及东海大陆架的地势主要与西太平洋板块的活动有关, 例如华北平原在古近纪初期的垮塌, 松辽平原在早白垩世之后的垮塌, 渤海的塌陷和南阳盆地的塌陷等, 均以伸展构造为主, 处于拉伸背景, 呈现与西部完全不同的面貌。

亚洲很高的地势明显与陆块之间的碰撞有关, 南美洲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那里有1条南北向的延伸超过7000 km的安第斯山脉(第1阶梯), 面临东太平洋, 是东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产生的活动大陆边缘, 宽度很窄, 一般不超过300 km, 最宽处仅500 km。地壳加厚(50~70 km)显然与板块俯冲引发的陆壳垂向增生有关, 陆壳受横向挤压的力不大。安第斯后缘为宽广的亚马逊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第3阶梯), 平原的东部为规模不大的巴西东部高原(第2阶梯, 据张旗和李承东, 2012)。

现代地势分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1)陆块碰撞和板块俯冲引发的地势(地壳厚度)变化是不一样的。碰撞可以引发大范围的地势变化, 形成面型的高原(如青藏高原、蒙古高地); 而俯冲导致地势变化的范围小, 主要形成垂直挤压力方向的带状延伸的山脉(如安第斯山脉)。

2)地势变化与岩浆活动没有明显的依存关系。地壳加厚可以伴随岩浆活动, 也可以不伴随岩浆活动。即使有岩浆活动, 岩浆的分布与地势的分布也没有关系。例如, 虽然伴随青藏高原的抬升有40~10 Ma的岩浆活动出现, 而蒙古山地的形成却没有岩浆活动的伴随。青藏高原是面型分布的, 花岗岩却是带状展布的, 如沿羌塘— 金沙江一带分布的40~30 Ma的埃达克型花岗岩带, 沿可可西里山脉分布的(20~7 Ma)埃达克型花岗岩带、沿冈底斯山脉分布的(26~14 Ma)埃达克型花岗岩带和沿喜马拉雅山脉分布的(40~10 Ma)以喜马拉雅型为主的花岗岩带(张旗和李承东, 2012)。

3 中国三叠纪古地势图
3.1 地势的划分

地势划分采用4级划分方法(张旗等, 2011):第1阶梯为高原(plateau, 面型分布)和山脉(mountains, 带状分布), 高度4000~6000 m, 相应的地壳厚度大于50 km; 第2阶梯为山地(sub-plateau, 意为准高原或次级高原)和地脉(sub-mountains, 准山脉或次级山脉), 高度4000~1000 m, 相应的地壳厚度在50~40 km; 第3阶梯为平原和丘陵(plane and hill, 不分形状), 高度小于1000 m, 相应的地壳厚度在40~30 km; 第4阶梯为浅海台地(shallow sea platform, 不分形状), 高度0~-200 m, 相应的地壳厚度小于30 km。

古代地势有时限于资料很难详细划分, 则可将上述4级阶梯合并为2级, 即高地(highland)和低地(lowland), 高地包括高原和山地2个阶梯(地壳厚度大于40 km); 低地包括平原和浅海台地2个阶梯(地壳厚度小于40 km)。

编图的程序是:(1)首先收集所有能够反映地壳厚度信息的资料, 按照时间(分早、中、晚三叠世3段)、地壳厚度(区分厚、较厚、正常、薄四级)标注在图上, 圈出不同时段地壳等厚线, 得出初步的中国三叠纪地势图; (2)对比不同方法得出的古地势资料, 解决可能出现的矛盾; (3)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古地势图及说明书。

3.2 花岗岩和矿床学资料的收集

图1附表展示了作者收集的全部三叠纪中酸性岩浆岩和矿床资料(时间截至到2011年4月)。三叠纪已发表的相关资料浩如烟海, 但是, 还有相当多(估计至少约有一半)是未发表的, 因此, 这篇文章的资料是很局限的。

图1 中国三叠纪中酸性岩浆岩及部分与花岗岩有关的金铜钨锡铅锌铀矿床分布的实际材料
蓝色实线圈出埃达克型花岗岩、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以及金铜矿床分布的范围, 代表高地地势的最小范围, 低地范围未圈定
Fig.1 Practice materials map of the Triassic intermediate-acidic magmatic rocks and gold, copper, tungsten, tin, zinc, and uranium deposits related with the Triassic granitoids in China

附表 中国三叠纪中酸性岩浆岩和金铜钨锡铅锌铀等矿床资料 Supporting statement Information of the Triassic intermediate-acidic magmatic rocks and gold, copper, tungsten, tin, zinc, and uranium deposits related with granitoids in China

图1根据埃达克型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以及金铜矿床的分布勾勒出的范围为可能存在的高地的最小范围。个别地区资料稀少暂未予以考虑, 拟待资料较多时再予以划分。

3.3 花岗岩和矿床学资料与古地理资料的对比

图2是根据中国晚三叠世古地理图(王鸿祯, 1985)的资料简化的。该图是据20多年前的资料编制的, 目前仍然是中国最全面的一张古地理图。图3为综合了花岗岩、矿床和古地理资料得出的三叠纪古地势图, 图中主要勾勒出了高地的范围, 除了高地外, 其余大多为低地, 有些地方无资料则存疑。

图2 中国晚三叠世古地理图(据王鸿祯, 1985修改和简化)与花岗岩及矿床资料叠合图Fig.2 Palaeogeographic map of the Late Triassic of China(modified from Wang, 1985) and composite map of granite and deposit data

对比图2图3, 发现存在2种情况:(1)古地理资料与花岗岩资料大体一致, 可以互相印证。(2)古地理资料与花岗岩资料发生矛盾。后一种情况以古地理方法判定的高地为多, 如古地理图判定三叠纪存在一个古秦岭, 推测华北缺失三叠纪沉积为一高地, 这大概是对的。但是, 古地理图判断东北为高地(图 2), 而花岗岩大多为南岭型的, 指示相当于浅海台地地势, 显然是互相矛盾的(图 1; 图2; 图3)。更离谱的是龙门山地区, 古地理资料显示为一个海槽, 而花岗岩资料指示相当于山脉地势。在古地理与花岗岩资料发生矛盾的情况下怎么处理?应当视资料的可信度决定取舍:如果古地理的资料可信, 按照古地理的资料; 如果花岗岩的资料可信, 则按照花岗岩的资料。例如东北高地, 古地理可能是因为缺乏三叠纪的沉积物推测的, 把它当成剥蚀区处理的; 而花岗岩的资料表明该区南岭型花岗岩占优, 代表减薄的地壳。相较之下, 前者是推测的, 后者有资料可循, 因此依后者。如果古地理资料和花岗岩资料均可信, 但结论是矛盾的怎么办?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的, 见下述实例:

图3 中国三叠纪古地势图
图中黑色字体表述的地势取自古地理图, 带颜色的字体为本文的表述, 其中红色字体示高地, 蓝色字体示浅海台地和海槽
Fig.3 Palaeotopographic map of the Triassic of China

3.3.1 松潘— 甘孜地区

该区位于四川盆地以西, 古地理资料显示三叠纪时为一海槽(王鸿祯, 1985), 而作者根据花岗岩和金矿的资料却圈出一个山脉, 位于松潘— 甘孜海槽的东部(图 2)。海槽与山脉重叠是怎么回事?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作者对该区三叠纪沉积和花岗岩资料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发现松潘— 甘孜海槽的三叠纪沉积主要是早、中三叠世的, 而出露在该区的埃达克型花岗岩主要是晚三叠世晚期的。埃达克岩的分布大体与龙门山平行, 作者称其为古龙门山山脉。松潘地区上三叠统地层的顶界年龄为222, Ma, 止于诺利期, 部分可达210, Ma的瑞替期(西秦岭西北部尖扎和松潘南部, 据孟庆任等, 2007), 而花岗岩绝大多数是220, Ma以后的, 平均的花岗岩峰期年龄在211~215, Ma之间。看来, 川西西部的山脉可能是古特提斯海在晚三叠世海水退出后扬子板块与松潘— 甘孜地块发生碰撞快速抬升形成的。成都平原被侏罗系— 白垩系覆盖, 龙门山地区及石油钻井揭露的下伏地层为分布广泛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其上部(诺利阶和瑞替阶)具有前陆盆地的性质(刘金华等, 2010)。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物源主要来自松潘甘孜褶皱带地层的再旋回沉积和龙门山前陆冲断带, 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形成和剥蚀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发育和沉积具有良好的衔接关系(邓飞等, 2008)。因此, 推测前陆盆地的形成可能与晚三叠世古龙门山的抬升和剥蚀有关(王二七等, 2001; 王二七和孟庆仁, 2008)。

上述对比说明, 在晚三叠世诺利期前后, 川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诺利期以前海相沉积占优势, 川西一片汪洋, 属于浅海台地地势; 诺利期后海水消失, 埃达克型花岗岩广泛发育, 指示川西在晚三叠世末期出现了一次造山事件, 形成了一个绵延千里的山脉(古龙门山), 从川北一直延伸到滇西北。诺利期前后恰是印支运动造山最强烈的时期, 暗示古龙门山的崛起可能与印支运动有关。从全国范围看, 晚三叠世的埃达克型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是最发育的(图 1), 也说明印支运动对中国三叠纪地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图2看, 晚三叠世的古地理图显然无法反映印支运动的迹象, 因为它包括了印支运动最强烈一幕之前和之后的情况。而早侏罗世古地理图则可能是印支运动影响的最佳反映, 如图3所示。图3以早侏罗世古地理图为背景, 从图中可以看出下面3个现象:

1)川西地区已无海相沉积存在, 埃达克型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分布区为早侏罗世沉积缺失区, 非常有意思的是, 古地理图还给出了一个时隐时现的山脉(大体沿现今的龙门山), 与花岗岩的资料不期相合。

2)印支运动以后, 海水退缩到斑公湖— 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一带, 滇西北的埃达克型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位于该洋盆以东。

3)这时, 在华南(包括粤桂湘赣闽台的部分地区)还存在一个海湾, 是浅海台地性质的, 而该区分布的许多三叠纪花岗岩绝大多数是南岭型的, 与古地理资料吻合得很好。川西和滇西的资料表明, 古特提斯是在晚三叠世闭合的, 洋盆闭合, 陆陆碰撞造山即是印支运动的反映。因此, 川西的资料是有重要启示的, 它表明, 地势变化的根本原因可能要到构造运动中去找。具体到三叠纪时期, 印支运动可能是中国三叠纪地势变化的最大原因, 而印支运动的起因与古亚洲洋和古特提斯洋闭合导致的陆陆碰撞密切有关。

3.3.2 东北地区

古地理图(图 2)把缺少三叠纪沉积的东北地区统统归入高地范畴, 而据本文资料, 东北在华北高原以北三叠纪时期的花岗岩大多是南岭型的, 个别为浙闽型(图 1, 图2, 图3)。只在大兴安岭北部有一个中三叠世埃达克岩的资料(隋振民等, 2009), 推测可能与鄂霍茨克造山带的构造挤压有关(暂不作定论)。因此, 东北大部分地区在三叠纪可能是处于浅海台地而非高地地势。

3.3.3 内蒙古和北疆地区

古地理图(王鸿祯, 1985)把该区也归入高地范畴(图 2)。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北山和北疆三叠纪花岗岩的资料很少, 仅阿尔泰地区较多, 记录的也是浅海台地的信息(图 1, 图2, 图3)。因此, 内蒙古和北疆也很有可能属于浅海台地地势。

3.3.4 华南地区

古地理图在华南分出了一个湘黔桂高地, 而据本文资料, 华南在湖南山地南部的花岗岩大多是南岭型的, 少量具浙闽型的特征, 指示为低地地势, 只在海南有若干喜马拉雅型和浙闽型花岗岩并存的资料, 但是, 资料欠准确。因此, 华南的湘黔桂高地并不存在, 只存在范围较小的湖南山地。

看来, 古地理方法判断低地是可靠的, 但是, 判断高地就需要慎重了。没有沉积物有两种可能:一是原先就没有沉积; 二是原先有沉积, 后来被剥蚀掉了。被剥蚀处原先可能是高地, 也可能不是高地。如东北三叠纪花岗岩大面积分布, 表明地壳剥蚀深度至少超过10 km。但是, 三叠纪花岗岩并不是埃达克型而是南岭型, 说明地壳厚度小于30 km, 可能为浅海台地。浅海台地位于海平面以下, 应当有广泛的海相沉积物, 如碳酸盐岩、海相碎屑岩等, 但是东北却缺少三叠系。是原先没有还是统统剥蚀掉了?不清楚。但是, 现代近陆的浅海(渤海、黄海、东海以及南海北部)地壳厚度大多低于30 km, 中国东部海岸线对应的地壳厚度是在30~32 km之间, 而花岗岩研究表明, 南岭型花岗岩形成的深度通常小于30 km。看来, 东北很可能属于浅海台地, 虽然没有任何三叠纪海相沉积物的显示。这个认识对学术界来说可能很难接受, 需要进一步探讨。

3.4 中国三叠纪古地势

3.4.1 中国三叠纪古地势概貌

中国三叠纪古地势(着重于晚三叠世)可归并为6大块:(1)东北的北部和北疆主要属于第4阶梯; (2)从华北至北山为一东西向巨型山脉, 东部在华北扩展为高原, 为第1阶梯; (3)东西向的羌塘— 秦岭和北东向的古龙门山山脉位于中国的中西部, 第1阶梯; (4)准噶尔— 塔里木— 柴达木— 祁连— 鄂尔多斯夹持于两条山脉之间, 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低地, 属于第3阶梯; (5)中国南方地势呈现复杂的情况, 华中、西南和东南大部属第3阶梯, 中心有一个不大的湖南山地(第2阶梯), 山地之南有一个华南海湾(第4阶梯)。(6)西南和东北的东端以及台湾东部是中国三叠纪有海槽出现的地方。早三叠世海槽范围较大, 包括滇西、川西及青海南部、西藏北部和新疆西南部(图 3)。至晚三叠世后期, 古特提斯闭合, 仅存班公湖— 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两条海槽, 海槽周边的浅海台地归入第4阶梯。

图3表明, 中国三叠纪时期可能出现过1个高原、3个山脉和1个山地:另有4个低地和浅海台地。除了上述高地和浅海台地外, 其余可能皆为丘陵和平原, 以古地理图的结论为主要依据。

3.4.2 高原、山脉和山地

1)华北高原。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部, 北界在长春— 锡林浩特一带, 大体沿华北克拉通北缘分布, 西抵鄂尔多斯盆地东侧, 南达皖北(不包括大别), 东达延边(图 3)。高原的北部岩浆活动发育, 几乎都是埃达克型的, 指示地壳很厚。北京以南没有花岗岩出露(可能被新生代沉积物掩盖了?), 高原的范围向南推到皖北主要是依据下述几条证据:①高原形成与碰撞有关, 据对现代地势的研究, 高原的范围可能较宽, 不拘泥于花岗岩分布的范围。②早— 中三叠世期间, 鄂尔多斯盆地范围较宽, 华北被包括在内(王鸿祯, 1985)。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使盆地缩小到现今的鄂尔多斯一带, 盆地内晚三叠世沉积物来源于北东南3个方向, 说明盆地东边的华北地势升高了。③下扬子早— 中三叠世海相沉积广泛发育, 晚三叠世逐渐变为以陆相沉积为主, 暗示地势从第4阶梯转变为第3阶梯。晚三叠世的沉积物来源于北部(程日辉等, 2004), 暗示下扬子之北当时地势较高, 为第2或第1阶梯。有人以为大别三叠纪地势也比较高, 但大别(及苏鲁)三叠纪花岗岩很少, 仅发现1个, 且为南岭型的, 表明其为低地地势。至于华北高原的南部是否地势略降低, 部分为山地也是可能的, 这需要今后的继续探讨。

大别在三叠纪和侏罗纪古地理图中均标示为山脉, 而花岗岩资料显示的却是低地, 二者是否有矛盾?作者不知道大别的山脉是根据什么厘定的, 而是据本文资料判断大别三叠纪可能为低地。低地同样可以有山脉。因为, 山脉的定义只是与周边比较相对地势高而言的, 与地壳厚度没有关系。地壳厚的地方可以有山脉, 地壳薄的地方也可以有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在第1阶梯, 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在第2阶梯, 武夷山脉、南岭山脉在第3阶梯。大别有三叠纪的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 据研究大多认为与板块俯冲有关, 可深入到地幔中去。在大别以北的合肥盆地的侏罗系中有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和变质矿物存在, 表明侏罗纪之前高压变质岩已经被剥蚀出露地表了(王道轩等, 2001; 李任伟等, 2002, 2004)。但是, 这个剥蚀并不表示地壳厚度很厚, 属于高地地势。地壳很厚必然伴随强烈的剥蚀作用, 但是, 低地同样可以剥蚀, 如果低地的地势相对高度不同、低地地势局部存在抬升的话。

2)北山山脉。北山山脉有2个延伸方向, 一个是向东连到内蒙古大青山, 东界大约在呼和浩特以北, 再向东则与华北高原相连。另一个是向东南延到银川以南, 由于银川之南只有一个数据(埃达克型花岗岩), 还不能最终确定。在内蒙古阿拉善巴音诺尔一带有一些南岭型和浙闽型花岗岩分布,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北西方向, 作者将其归入三叠纪的鄂多斯盆地(低地)范围。此外, 在呼和浩特北边的内蒙古陶勒盖地区也有几个南岭型和浙闽型花岗岩分布, 也并入鄂尔多斯盆地范围(图 2)。

3)羌塘— 秦岭山脉。该山脉东到豫西伏牛山, 西达新疆青海交界处的东昆仑, 再向西与羌塘相连(图 4)。山脉内埃达克型花岗岩和金矿广布, 部分地区发育斑岩铜矿(如青海西部)。羌塘地区以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为主, 至青海南部的金沙江一带才出现埃达克型花岗岩, 表明山脉的西部地势可能略偏低。该山脉的花岗岩主要是晚三叠世的, 早三叠世花岗岩分布在甘肃夏河至青海都兰之间, 中三叠世花岗岩分布零星(图 1), 说明该山脉也是在晚三叠世大规模抬升的, 是印支运动的结果。

4)龙门山山脉。该山脉形态很不规则, 呈“ S” 型分布, 表明可能受到后期构造的强烈改造。山脉的东北部与羌塘— 秦岭山脉相连(界线大体在四川若尔盖之北), 但是, 二者仍然是有区别的:后者从早三叠世即已存在, 在晚三叠世最发育, 局部地区(甘肃南部)山脉可持续到早侏罗世; 而龙门山山脉主要是晚三叠世的, 目前还未见有早— 中三叠世的埃达克岩出露。山脉的西界在甘孜— 理塘蛇绿岩带以东, 主要是根据几个金矿的资料确定的, 金矿类似卡林型的特征, 但是, 无确切的年龄资料。因此, 西界的可靠性存疑。山脉的西南端止于滇西北的德钦— 维西地区, 从埃达克型与南岭型花岗岩的紧邻分布看, 似乎是被新生代的断裂切割了一般。

5)湖南山地。该山地规模相对较小, 向东可能延到赣东北地区(图 4)。主要以早— 中三叠世的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为主。该山地的南部和东南部有同时代的浙闽型和南岭型花岗岩分布, 古地理图给出了一个海湾地势, 因此, 山地的南界很容易确定。西部和北部是根据古地理的资料试拟的, 西部把贵州东部也包括进来, 那里有一些金矿分布, 金矿类型与湘南金矿类似, 但时代不清楚, 是否可以包括在山地范围内存疑。古地理图推测该区存在一个范围很大的湘黔桂高地(图 2)。资料表明, 湘黔桂高地可能不存在(除北部的湖南山地外)。

图4 中国三叠纪古高地构造位置
中国大地构造图据马丽芳(2002), 紫色区域代表高地, 资料源于图4; 箭头指示造成地壳加厚的力的方向
Fig.4 Tectonic location of the Triassic highlands in China

3.4.3 低地和浅海台地

低地地势主要依据古地理图的资料, 按照花岗岩和矿床学的资料作了一些修改。有些改动比较大, 有些是补充和修正。

1)东北浅海台地。位于佳木斯和兴凯地体以西(当时还没有上述2个地体), 华北高原以北。包括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的东北部(不包括大兴安岭的北段)。在小兴安岭— 张广才岭、大兴安岭的南部以及内蒙古东部有不少南岭型花岗岩分布, 只在伊春以东和沈阳以北有两处浙闽型花岗岩出露(图 2)。时代从早三叠世直至早侏罗世, 主要是晚三叠世。看来, 根据花岗岩资料, 东北三叠纪地势一直是很低的, 除了个别地区(如早三叠世的辽宁— 吉林一带和中三叠世的伊春地区)外, 连正常地壳厚度也达不到, 更没有高地出现的迹象。

2)北疆浅海台地。花岗岩出露极少, 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地区, 统统是南岭型的。浅海台地范围多大不清楚, 估计可与东北浅海台地相连。

3)西昆仑浅海台地。位于塔里木西南, 出露的花岗岩大多是南岭型的, 指示地势很低。

4)华南浅海台地。位于湖南山地之南, 花岗岩出露较多, 大多在南岭地区, 部分在湘赣边界、赣闽边界、粤桂边界及海南岛地区。花岗岩大多为南岭型的, 部分为浙闽型。

4 古地势与构造的关系

图4是将三叠纪古地势图与中国大地构造图叠在一起, 能看出什么问题呢?

1)北山山脉和华北高原沿华北克拉通北缘分布(图 4), 以北的古亚洲洋是石炭纪— 二叠纪期间闭合的, 碰撞主要发生在二叠纪— 三叠纪。因此, 北山山脉和华北高原是陆块碰撞形成的。

2)羌塘— 秦岭山脉大体沿西昆仑— 秦岭— 伏牛山分布, 可能与古特提斯的最后闭合和华北与杨子的碰撞有关。但是, 古山脉主要分布在西部, 东部大别— 苏鲁一带资料很少, 仅有的2件资料(大别和胶东)反映的却不是山脉而是低地的信息(图 1)。什么原因?山脉的出现指示有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 推测可能与华北和扬子地块在向北移动过程中, 华北地块逆时针旋转, 扬子地块顺时针旋转的动力学背景有关(黄宝春等, 2008)。华北和扬子的对接可能以桐柏一带为轴, 强烈的挤压可能发生在晚三叠世, 以西呈现强烈的挤压而以东出现伸展拉张, 类似跷跷板原理, 故导致西部(秦岭— 昆仑)地势高, 东部(大别和苏鲁)地势低。

3)龙门山山脉位于扬子地块的西部, 可能是古特提斯闭合后与扬子地块的挤压形成的, 挤压的方向可能是从SE向NW。后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 该山脉被走滑构造肢解、变形、扭曲了(图 2)。

4)湖南山地位于扬子地块内, 该区印支期的构造活动很强烈, 大多是NE走向的, 据李三忠等(2011)研究, 湖南印支期构造为NE和SN向构造叠加的产物, 或许是这种构造的力学机制造成了湖南山地现在的形态。

5 讨论
5.1 存在的问题

采用花岗岩和矿床学资料结合古地理资料厘定的三叠纪古地势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作者相信它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古地势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作为岩相古地理方法的一个补充。尤其重要的是, 它可能解决许多没有地层记录地区的古地势归属问题, 将古地势研究提升一个水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厘定的三叠纪古地势图与岩相古地理图比较还是比较粗糙的, 尤其某些细节方面还相当欠缺。由于早三叠世和中三叠世的资料较少, 作者仅着重探讨了晚三叠世的古地势图。

2)由于花岗岩资料分布的不均衡, 有的地方资料多, 有的地方资料少, 因此, 古地势图的可信度不同地区是不一样的, 特别是西部地区, 由于资料的欠缺, 相同阶梯之间的连接和不同阶梯之间的区分情况并不是很清楚。

3)由于方法本身的限制, 文中圈定的高原、山脉、山地大体反映了原有高原、山脉、山地的最小范围。有些部分按照构造情况外推了一些, 由于无相关资料予以证实, 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华北高原, 向南可以外推, 但是外推多远?南部是高原还是山地?均不清楚。

5.2 不同的认识

花岗岩能否判断地壳厚度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目前, 岩石学和矿床学界的多数学者并不认可作者的研究。例如关于埃达克型花岗岩的成因即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 许多中外学者认为埃达克岩不需要加厚的地壳, 岩浆混合作用和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均可形成具有埃达克岩特征的花岗岩(Castillo et al., 1999; 汪洋, 2007; Moyen, 2009; 汪洋和程素华, 2009, 2010; 黄方和何永胜, 2010; Clemens et al., 2011)。研究表明, 岩浆混合作用肯定是存在的, 但是, 混合作用主要发生在花岗岩的源区下地壳底部, 因此, 无论岩浆怎样混合, 混合程度多寡, 都不会影响花岗岩形成的压力。其次, 笔者认为花岗岩不可能发生分离结晶作用, 因此, 认为富含重稀土的副矿物(如榍石等)的分离结晶会形成埃达克岩般(adakite-like)的岩石的论断(Castillo et al., 1999)是不可信的(张旗等, 2008, 2011; 张旗和李承东, 2012)。本文是作者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研究者完全可以对作者的认识提出质疑, 欢迎学术界对这篇文章提出不同的观点和建议, 作者将乐于与大家进行讨论。

大别是学术界关心的热点地区。许多人根据大别三叠纪出现高压— 超高压事件而认为大别在印支期存在强烈的挤压造山作用, 指示地壳可能很厚。而作者根据零星的花岗岩资料指出大别在三叠纪不存在加厚的地壳。王道轩等(2001)、李任伟等(2002, 2004)在合肥盆地侏罗系地层(J1-J3, 防虎山组、三尖铺组、凤凰台组和周公山组)的沉积岩中找到超高压变质岩和变质矿物(如碎屑榴辉岩与多硅白云母等), 说明侏罗纪大别已经成山并且经历了快速的折返过程。笔者认为, 上述作者的结论是对的。但是, 他们指的“ 成山” 是相对的概念, 即大别可能在三叠纪相对周边地区是成山了, 但是, 大别和周边地区仍然处于平原、丘陵或浅海台地地势(第3或第4阶梯)。挤压肯定使地壳加厚, 但是, 地壳加厚只有达到10, km左右才会使地势发生变化, 从下一个阶梯跃升到上一个阶梯。在地壳厚的地区可以有挤压(例如第1和第2阶梯), 在地壳薄的地区(第3和第4阶梯)同样可以有挤压。研究表明, 大别在三叠纪地壳厚度总体上是相对较薄的。大别是否成山本文不予评论, 但是, 即使大别成山了, 也仍然属于低地地势。秦岭— 大别— 苏鲁造山带在桐柏以西有许多三叠纪的埃达克型花岗岩出露, 在桐柏以东目前是一个埃达克型花岗岩也没有发现。依据这样的资料, 作者只能判断秦岭(主要在南秦岭)地壳是加厚了, 而大别和苏鲁地壳是正常和减薄的。

此外, 还有人认为, 假定岩浆岩成分能反映地壳厚度, 地壳厚度能反映古高程, 岩浆作用的反映也是滞后的。也就是说, 晚三叠世的岩浆岩, 反映的是晚三叠世之前的状况。作者认为岩浆活动滞后的现象是肯定存在的, 这取决于岩浆上升的速度。有人认为岩浆上升很慢, 慢到滞后十几个百万年, 作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板块俯冲速度如果以每年1 m计, 1000年俯冲1 km, 5万年俯冲50 km。岩浆尽管黏稠, 但是, 岩浆上升的速度不可能低于每年1 m吧。如果速度很低, 岩浆温度降低, 黏性增加, 它就不可能有再向上侵位的动力了。因此, 岩浆形成后上升到岩浆就位的位置, 其时间间隔可能为几万年至几十万年, 一般不超过1 Ma, 在同位素定年的误差范围之内, 完全可以反映当时当地地壳厚度变化的状况。

6 结论

1)编图的结果表明, 三叠纪中国古地势比现在复杂, 可能存在3个高地, 即北部的北山山脉— 华北高原, 中西部和西南部的羌塘— 秦岭山脉和龙门山山脉, 华南的湖南山地。综合各种资料表明, 三叠纪东北、北疆、西昆仑、西南2个海槽的周边及华南的地势是低的。

2)上述高原和山脉(地脉、山地)主要发育在晚三叠世, 是大陆碰撞的产物, 是印支运动的体现。看来, 晚三叠世可能是中国大陆拼合最重要的时期, 是构造变动最强烈的时期。

3)三叠纪古地势图对于找矿预测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在埃达克型花岗岩分布区有利于寻找与花岗岩有关的三叠纪金铜矿; 在喜马拉雅型花岗岩分布区有利于寻找与花岗岩有关的三叠纪的金矿; 在南岭型花岗岩分布区有利于寻找与花岗岩有关的三叠纪的钨锡铅锌铀矿。花岗岩发育对于煤和石油的生成是不利的, 因此, 在没有花岗岩出露的浅海台地及浅海台地— 平原过渡区可能是有利于煤和石油生成的地区。

4)三叠纪古地势图的进一步确认及其构造意义的进一步解释, 需要三叠纪花岗岩、矿床学和古地理更多的资料, 需要考虑三叠纪前后的晚二叠世及早侏罗世的地势资料, 才能得出更加可信和可靠的结论。

5)中国三叠纪古地势图的编制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得出的初步结果表明, 编图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大体是可行的。采用花岗岩、矿床和古地理3种方法的结合, 大体能够判断中国不同地质时期古地势的资料。

致谢 感谢三位审稿专家的评审。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白生明, 吕昌国. 2009. 贺兰山南段大战场花岗闪长岩体特征及时代[J]. 宁夏工程技术, 8(3): 282-286. [文内引用:1]
[2] 白宪洲, 何明友, 罗改, . 2010. 四川红原地区三叠纪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9(5): 479-487. [文内引用:1]
[3] 白云山, 李莉, 牛志军, . 2005. 羌塘中部各拉丹冬一带鄂尔陇巴组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 地球学报, 26(2): 113-120. [文内引用:1]
[4] 柏道远, 陈建成, 马铁球, . 2006. 王仙岭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湘东南印支晚期构造环境的制约[J]. 地球化学, 35(2): 113-125. [文内引用:1]
[5] 蔡明海, 陈开旭, 屈文俊, . 2006. 湘南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测年[J]. 矿床地质, 25(3): 263-268. [文内引用:1]
[6] 曹圣华, 唐峰林, 黄新曙, . 2011. 江西北武夷山高家山铜钼矿含矿岩体的特征与锆石U-Pb年代学研究[J]. 地质学报, 85(2): 207-212. [文内引用:1]
[7] 常有英, 李建放, 张军, . 2009. 青海那陵郭勒河东晚三叠世侵入岩形成环境及年代学研究[J]. 西北地质, 42(1): 57-65. [文内引用:1]
[8] 陈丹玲, 刘良, 车自成, . 2001. 祁漫塔格印支期铝质A型花岗岩的确定及初步研究[J]. 地球化学, 30(6): 540-546. [文内引用:1]
[9] 陈迪云, 章邦桐, 孙大中, . 1997. 武夷山高溪和富城花岗岩体地球化学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J]. 岩石学报, 13(1): 71-84. [文内引用:1]
[10] 陈能松, 王新宇, 张宏飞, . 2007. 柴—欧微地块花岗岩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组成: 基底性质和构造属性启示[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32(1): 7-21. [文内引用:1]
[11] 陈卫锋, 陈培荣, 黄宏业, . 2007. 湖南白马山岩体花岗岩及其包体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J]. 中国科学(D辑), 37(7): 873-893. [文内引用:1]
[12] 陈卫锋, 陈培荣, 周新民, . 2006. 湖南阳明山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成因研究[J]. 地质学报, 80(7): 1065-1077. [文内引用:1]
[13] 陈文, 张彦, 陈克龙, . 2005. 青海玉树哈秀岩体成因及 40Ar/39Ar 年代学研究[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4(5): 393-396. [文内引用:1]
[14] 陈希清, 付建明, 程顺波, . 2010. 利源复式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4(3): 429-434. [文内引用:1]
[15] 陈宣华, 尹安, Gehrels G, . 2011. 柴达木盆地东部基底花岗岩类岩浆活动的化学地球动力学[J]. 地质学报, 85(2): 157-171. [文内引用:1]
[16] 谌宏伟, 罗照华, 莫宣学, . 2005. 东昆仑造山带三叠纪岩浆混合成因花岗岩的岩浆底侵作用机制[J]. 中国地质, 32(3): 386-395. [文内引用:1]
[17] 程日辉, 白云风, 李艳博. 2004. 下扬子区三叠纪古地理演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34(3): 367-371. [文内引用:1]
[18] 邓希光, 陈志刚, 李献华, . 2004. 桂东南地区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SHRIMP锆石U-Pb定年[J]. 地质论评, 50(4): 426-432. [文内引用:1]
[19] 丁兴, 陈培荣, 陈卫锋, . 2005. 湖南沩山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 U-Pb定年: 成岩启示和意义[J]. 中国科学(D辑), 35(7): 606-616. [文内引用:1]
[20] 董晨阳, 赵葵东, 蒋少涌, . 2010. 赣南白面石铀矿区花岗岩的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16(2): 149-160. [文内引用:1]
[21] 董树文, 张岳桥, 龙长兴, . 2007. 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J]. 地质学报, 81(11): 1449-1461. [文内引用:1]
[22] 范蔚茗, 彭头平, 王岳军. 2009. 滇西古特提斯俯冲—碰撞过程的岩浆作用记录[J]. 地学前缘, 16(6): 291-302. [文内引用:1]
[23] 费光春, 李佑国, 温春齐. 2009. 四川乡城—稻城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探讨[J]. 矿物岩石, 29(2): 88-95. [文内引用:1]
[24] 冯佳睿, 毛景文, 裴荣富, . 2011. 滇东南老君山地区印支期成矿事件初探: 以新寨锡矿床和南秧田钨矿床为例[J]. 矿床地质, 30(1): 57-73. [文内引用:1]
[25] 付乐兵, 魏俊浩, 魏启荣, . 2010. 内蒙古金厂沟梁地区晚三叠世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动力学背景[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35(6): 933-946. [文内引用:1]
[26] 付修根, 王剑, 汪正江, . 2008. 藏北羌塘盆地菊花山地区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论评, 54(2): 232-242. [文内引用:1]
[27] 高睿, 肖龙, 何琦, . 2010. 滇西维西—德钦一带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35(2): 186-199. [文内引用:1]
[28] 葛文春, 吴福元, 周长勇, . 2005. 大兴安岭中部乌兰浩特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 21(3): 749-762. [文内引用:1]
[29] 弓虎军, 朱赖民, 孙博亚, . 2009. 南秦岭沙河湾、曹坪和柞水岩体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 25(2): 248-264. [文内引用:1]
[30] 郭安林, 张国伟, 强娟, . 2009. 青藏高原东北缘印支期宗务隆造山带[J]. 岩石学报, 25(1): 1-12. [文内引用:1]
[31] 韩宝福, 加加美宽雄, 李惠民. 2004. 河北平泉光头山碱性花岗岩的时代、Nd-Sr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华北早中生代壳幔作用的意义[J]. 岩石学报, 20(6): 1375-1388. [文内引用:1]
[32] 韩摇娟, 王彦斌, 王登红, . 2011. 江西黄蜂岭铀矿床花岗岩时代、成因: 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证据[J]. 地质与勘探, 47(2): 284-293. [文内引用:1]
[33] 韩振哲, 赵海玲, 苏士杰, . 2008. 小兴安岭东南金山屯一带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2(2): 197-206. [文内引用:1]
[34] 郝杰, 刘小汉, 桑海清. 2003. 新疆东昆仑野牛泉石英闪长岩与英安斑岩的 40Ar/39Ar 同位素年龄[J]. 地质通报, 22(3): 165-169. [文内引用:1]
[35] 和钟铧, 杨德明, 郑常青, . 2006. 冈底斯带门巴花岗岩同位素测年及其对新特提斯洋俯冲时代的约束[J]. 地质论评, 52(1): 100-106. [文内引用:1]
[36] 侯增谦, 曲晓明, 周继荣, . 2001. 三江地区义敦弧碰撞造山过程: 花岗岩记录[J]. 地质学报, 75(4): 484-497. [文内引用:1]
[37] 胡健民, 孟庆任, 石玉若, . 2005. 松潘—甘孜地体内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21(3): 867-880. [文内引用:1]
[38] 胡培远, 李才, 杨韩涛, . 2010.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一带晚三叠世花岗岩的特征、锆石定年及其构造意义[J]. 地质通报, 29(12): 1825-1832. [文内引用:1]
[39] 黄宝春, 周烑秀, 朱日祥. 2008. 从古地磁研究看中国大陆形成与演化过程[J]. 地学前缘, 15(3): 348-359. [文内引用:1]
[40] 黄方, 何永胜. 2010. 干的基性大陆下地壳部分熔融: 对C型埃达克岩成因的制约[J]. 科学通报, 55(13): 1255-1267. [文内引用:1]
[41] 黄海波. 1999. 广西龙胜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广西地质, 12(1): 47-51. [文内引用:1]
[42] 黄小鹏, 李才, 翟庆国. 2007. 西藏羌塘中部玛依岗日地区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J]. 地质通报, 26(12): 1646-1653. [文内引用:1]
[43] 黄增保, 金霞, 李葆华, . 2011. 甘肃红石山地区印支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 西北地质, 44(1): 10-19. [文内引用:1]
[44] 简平, 刘敦一, 孙晓猛. 2003. 滇西北白马雪山和鲁甸花岗岩基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学报, 24(4): 337-342. [文内引用:1]
[45] 姜耀辉, 杨万志. 2000. 西昆仑山A型花岗岩带的发现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 地质论评, 46(3): 235-244. [文内引用:1]
[46] 金成伟, Harris N B W, 许荣华, . 1990. 拉萨至格尔木的深成岩. 见: 中—英青藏高原综合地质考察队主编. 青藏高原地质演化[C].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41-173. [文内引用:1]
[47] 金维浚, 张旗, 何登发, . 2005. 西秦岭埃达克岩的SHRIMP定年及其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21(3): 959-966. [文内引用:1]
[48] 寇林林, 罗明非, 钟康惠, . 2010. 青海五龙沟金矿矿集区1号韧性剪切带 40Ar/39Ar 年龄及地质意义[J]. 新疆地质, 28(3): 330-333. [文内引用:1]
[49] 冷成彪, 张兴春, 王守旭, . 2007. 云南中甸地区两个斑岩铜矿容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以雪鸡坪和普朗斑岩铜矿床为例[J]. 矿物学报, 27(增1): 414-422. [文内引用:1]
[50] 李超, 刘勇, 蒋玉玲, . 2009. 小兴安岭鹤岗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闪长质包体特征及成因探讨[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4): 336-343. [文内引用:1]
[51] 李华芹, 王登红, 陈富文, . 2008. 湖南雪峰山地区铲子坪和大坪金矿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J]. 地质学报, 82(7): 900-905. [文内引用:1]
[52] 李锦轶, 高立明, 孙桂华, . 2007. 内蒙古东部双井子中三叠世同碰撞壳源花岗岩及其对西伯利亚与中朝古板块碰撞时限的约束的确定[J]. 岩石学报, 23(3): 565-582. [文内引用:1]
[53] 李俊建. 2006. 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区域成矿系统[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文内引用:1]
[54] 李莉, 白云山, 牛志军, . 2007. 青海省治多县扎那日根岩体特征及构造意义[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7(2): 20-25. [文内引用:1]
[55] 李玫, 王玉往, 王京彬, . 2010. 新疆尾亚地区岩浆混合作用的年代学证据[J]. 中国地质, 37(1): 39-47. [文内引用:1]
[56] 李任伟, 孙枢, 李忠, . 2002. 高压—超高压岩石对合肥盆地侏罗系沉积的贡献[J]. 岩石学报, 18(4): 526-530. [文内引用:1]
[57] 李任伟, 万渝生, 陈振宇, . 2004. 根据碎屑锆石SHRIMP U-Pb测年恢复早侏罗世大别造山带源区特征[J]. 中国科学(D), 34(4): 320-328. [文内引用:1]
[58] 李三忠, 王涛, 金宠, . 2011. 雪峰山基底隆升带及其邻区印支期陆内构造特征与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41(1): 93-105. [文内引用:1]
[59] 李善平, 马海州, 陈有顺, . 2009. 青藏高原北羌塘治多地区松赛弄一带火山岩的特征及构造意义[J]. 中国地质, 36(1): 85-92. [文内引用:1]
[60] 李孙雄, 云平, 范渊, . 2005. 海南岛琼中地区琼中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9(2): 227-233, 241. [文内引用:1]
[61] 李再会, 林仕良, 丛峰, . 2010. 滇西腾—梁地块印支造山事件: 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学证据[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9(3): 298-312. [文内引用:1]
[62] 李佐臣, 裴先治, 丁仨平, . 2010. 川西北碧口地块老河沟岩体和筛子岩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 地质学报, 84(3): 343-356. [文内引用:1]
[63] 林清茶, 夏斌, 张玉泉. 2006. 川南德昌地区茨达碱性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J]. 地质通报, 25(3): 398-401. [文内引用:1]
[64] 刘成东, 周肃, 莫宣学, . 2003. 东昆仑造山带后碰撞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和 40Ar/39Ar 同位素年代学约束[J].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6(4): 301-305. [文内引用:1]
[65] 刘德利, 刘继顺, 张彩华, . 2008. 滇西南澜沧江结合带北段云县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形成环境[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7(1): 23-31. [文内引用:1]
[66] 刘红涛. 2001. 祁漫塔格陆相火山岩: 塔里木陆块南缘印支期活动大陆边缘的岩石学证据[J]. 岩石学报, 17(3): 337-351. [文内引用:1]
[67] 刘金华, 杨少春, 张世奇, . 2010.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前陆盆地可容空间变化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J]. 地质论评, 56(2): 275-282. [文内引用:1]
[68] 刘明强, 王建军, 代文军. 2006. 甘肃北山红石山地区马鞍山北花岗岩体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5(6): 473-479. [文内引用:1]
[69] 刘少峰, 张国伟, 张宗清, . 2001. 合肥盆地花岗岩砾石的同位素年代学示踪[J]. 科学通报, 46(9): 748-753. [文内引用:1]
[70] 刘伟, 潘小菲, 谢烈文, . 2007. 大兴安岭南段林西地区花岗岩类的源岩: 地壳生长的时代和方式[J]. 岩石学报, 23(2): 441-461. [文内引用:1]
[71] 刘玉平. 1999. 小西南岔金铜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J].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8(4): 203-207. [文内引用:1]
[72] 柳长峰, 杨帅师, 武将伟, . 2010. 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地区晚二叠—早三叠世过铝花岗岩定年及成因[J]. 地质学报, 84(7): 1002-1016. [文内引用:1]
[73] 楼法生, 舒良树, 于津海, . 2002. 江西武功山穹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J]. 地质论评, 48(1): 80-88. [文内引用:1]
[74] 罗改, 杨学俊, 白宪洲, . 2009. 川西北羊拱海及邻区花岗岩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调查与研究, 32(1): 15-21. [文内引用:1]
[75] 罗镇宽, 李俊建, 关康, . 2004. 辽宁凌源柏杖子金矿区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7(2): 82-85. [文内引用:1]
[76] 罗镇宽, 苗来成, 关康, . 2003. 冀东都山花岗岩基及相关花岗斑岩脉SHRIMP锆石U-Pb法定年及其意义[J]. 地球化学, 32(2): 173-180. [文内引用:1]
[77] 马慧英, 刘继顺, 尹利君, . 2009. 青海省都兰小卧龙锡、铁、钨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矿产与地质, 23(4): 311-315. [文内引用:1]
[78] 马丽芳. 2002. 中国地质图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348. [文内引用:1]
[79] 马铁球, 柏道远, 邝军, . 2005. 湘东南茶陵地区锡田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4(5): 415-419. [文内引用:1]
[80] 毛德宝, 陈志洪, 钟长汀, . 2003. 冀北北岔沟门地区中生代侵入岩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 岩石学报, 19(4): 661-670. [文内引用:1]
[81] 孟庆任, 渠洪杰, 胡健民. 2007. 西秦岭和松潘地体三叠系深水沉积[J]. 中国科学(D辑), 37(增1): 209-223. [文内引用:1]
[82] 苗来成, 范蔚茗, 翟明国, . 2003. 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内花岗岩类侵入体锆石的离子探针U-Pb年代学及意义[J]. 岩石学报, 19(1): 71-80. [文内引用:1]
[83] 聂凤军, 胡朋, 江思宏, . 2010. 中蒙边境沙麦—玉古兹尔地区钨和钨(钼)矿床地质特征, 形成时代和成因机理[J]. 地球学报, 31(3): 383-394. [文内引用:1]
[84] 聂凤军, 张万益, 江思宏, . 2007. 论河北丰宁牛圈银(金)矿床的成矿时限问题[J]. 地学前缘, 14(5): 167-176. [文内引用:1]
[85] 裴福萍, 许文良, 于洋, . 2008. 吉林南部晚三叠世蚂蚁河岩体的成因: 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38(3): 351-362. [文内引用:1]
[86] 彭振安, 李红红, 张诗启, . 2010. 内蒙古北山地区小狐狸山钼矿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 地质与勘探, 46(2): 291-298. [文内引用:1]
[87] 戚学祥, 朱路华, 李化启, . 2010. 青藏高原东缘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糜棱状花岗岩的LA-ICP-MS 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J]. 地质学报, 84(3): 357-369. [文内引用:1]
[88] 覃小锋, 王宗起, 张英利, . 2011. 桂西南早中生代酸性火山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对钦—杭结合带西南段构造演化的约束[J]. 岩石学报, 27(3): 794-808. [文内引用:1]
[89] 任康绪, 阎国翰, 牟保磊, . 2005. 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 地学前缘, 12(2): 292-301. [文内引用:1]
[90] 沙淑清, 王宗秀, 郭通珍, . 2007. 巴颜喀拉山东段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 地球学报, 28(2): 261-269. [文内引用:1]
[91] 石玉若, 刘敦一, 张旗, . 2007. 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地区三叠纪A型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区域构造意义[J]. 地质通报, 26(2): 183-189. [文内引用:1]
[92] 时章亮, 张宏飞, 蔡宏明. 2009. 松潘造山带马尔康强过铝质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34(4): 569-584. [文内引用:1]
[93] 宋维民, 卞雄飞, 邢德和, . 2010. 辽宁北票地区江沟山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J]. 地质与资源, 19(4): 339-345. [文内引用:1]
[94] 宋扬, 王瑞江, 聂凤军, . 2011. 冀东金厂峪金矿区印支期成矿作用的发现及地质意义[J]. 地球学报, 32(1): 125-128. [文内引用:1]
[95] 隋振民, 葛文春, 吴福元, . 2009. 大兴安岭北部察哈彦岩体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39(5): 849-856, 867. [文内引用:1]
[96] 孙德有, 吴福元, 高山. 2004. 小兴安岭东部清水岩体的锆石激光U-Pb年龄测定[J]. 地球学报, 25(2): 213-218. [文内引用:1]
[97] 孙德有, 吴福元, 高山, . 2005. 吉林中部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两期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对吉黑东部构造格局的制约[J]. 地学前缘, 12(2): 263-275. [文内引用:1]
[98] 孙立强, 凌洪飞, 沈渭洲, . 2010. 南岭地区油山岩体和坪田岩体形成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16(2): 186-197. [文内引用:1]
[99] 孙卫东, 李曙光, Chen Y D, . 2000. 南秦岭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化学, 29(3): 209-216. [文内引用:1]
[100] 陶继雄, 胡凤翔, 陈志勇. 2003. 华北陆块北缘印支期S型花岗岩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2(2): 112-118. [文内引用:1]
[101] 童海奎, 王树林, 宋生春, . 2004. 青海省查查香卡地区晚三叠世火山岩岩石学及其构造环境[J]. 高原地震, 16(2): 38-48. [文内引用:1]
[102] 万传辉, 袁静, 李芬香, . 2011. 松潘—甘孜造山带南段晚三叠世兰尼巴和羊房沟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岩石矿物学杂志, 30(2): 185-198. [文内引用:1]
[103] 王保弟, 王立全, 王冬兵, . 2011. 三江上叠裂谷盆地人支雪山组火山岩锆石U-Pb定年与地质意义[J]. 岩石矿物学杂志, 30(1): 25-33. [文内引用:1]
[104] 王秉璋, 罗照华, 曾小平, . 2008. 青海三江北段治多地区印支期花岗岩的成因及锆石U-Pb定年[J]. 中国地质, 35(2): 196-206. [文内引用:1]
[105] 王道轩, 刘因, 李双应, . 2001. 大别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至地表的时间下限: 大别山北麓晚侏罗世砾岩中发现榴辉岩砾石[J]. 科学通报, 46(14): 1216-1220. [文内引用:1]
[106] 王二七, 孟庆任. 2008. 对龙门山中生代和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讨论[J]. 中国科学(D), 38(10): 1221-1233. [文内引用:1]
[107] 王二七, 孟庆任, 陈智樑, . 2001. 龙门山断裂带印支期左旋走滑运动及其大地构造成因[J]. 地学前缘, 8(2): 375-384. [文内引用:1]
[108] 王鸿祯. 1985. 中国古地理图集[M]. 北京: 地图出版社, 1-143. [文内引用:6]
[109] 王剑, 付修根, 陈文西, . 2008. 北羌塘沃若山地区火山岩年代学及区域地球化学对比: 对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事件的启示[J]. 中国科学(D), 38(1): 33-43. [文内引用:1]
[110] 王娟, 金强, 赖绍聪, . 2008. 南秦岭佛坪地区五龙花岗质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J]. 矿物岩石, 28(1): 79-87. [文内引用:1]
[111] 王立全, 侯增谦, 莫宣学, . 2002. 金沙江造山带碰撞后地壳伸展背景: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成矿环境[J]. 地质学报, 76(4): 541-556. [文内引用:1]
[112] 王丽娟, 于津海, 徐夕生, . 2007. 闽西南古田一小陶花岗质杂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成因[J]. 岩石学报, 23(6): 1470-1484. [文内引用:1]
[113] 王守旭, 张兴春, 冷成彪, . 2008. 滇西北普朗斑岩铜矿锆石离子探针U-Pb年龄: 成矿时限及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 24(10): 2313-2321. [文内引用:1]
[114] 王涛, 童英, 李舢, . 2010. 阿尔泰造山带花岗岩时空演变、构造环境及地壳生长意义: 以中国阿尔泰为例[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9(6): 595-618. [文内引用:1]
[115] 王天刚, 倪培, 孙卫东, . 2010. 西秦岭勉略带北部黄渚关和厂坝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源区性质[J]. 科学通报, 55(36): 3493-3505. [文内引用:1]
[116] 王廷印, 高军平, 王金荣, . 1998. 内蒙古阿拉善北部地区碰撞期和后造山期岩浆作用[J]. 地质学报, 72(2): 126-137. [文内引用:1]
[117] 王岳军, 范蔚茗, 梁新权, . 2005. 湖南印支期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成因启示[J]. 科学通报, 50(12): 1259-1266. [文内引用:1]
[118] 汪洋. 2007. 中国东部中生代钾质火成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地质论评, 53(2): 198-206, 297. [文内引用:1]
[119] 汪洋, 程素华. 2009. 浅议“C型埃达克岩”与中国东部中生代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J]. 矿物学报, (增刊): 27-28. [文内引用:1]
[120] 汪洋, 程素华. 2010. “C型埃达克岩”: 一个基于误解的概念?[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9(3): 284-292, 298. [文内引用:1]
[121] 汪正江, 王剑, 谭富文, . 2008. 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 地质通报, 27(1): 83-91. [文内引用:1]
[122] 吴华英, 张连昌, 陈志广, . 2008. 内蒙古西拉木伦成矿带库里吐钼(铜)矿区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及含矿性分析[J]. 岩石学报, 24(4): 867-878. [文内引用:1]
[123] 吴健辉, 丰成友, 张德全, . 2010. 柴达木盆地南缘祁漫塔格—鄂拉山地区斑岩—矽卡岩矿床地质[J]. 矿床地质, 29(5): 760-774. [文内引用:1]
[124] 吴明仁, 楼法生, 肖晓林, . 2006. 新疆尼勒克南部地区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J]. 资源调查与环境, 27(1): 1-6. [文内引用:1]
[125] 伍光英, 潘仲芳, 李金冬, . 2005. 湘南大义山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J]. 中国地质, 32(3): 434-442. [文内引用:1]
[126] 息朝庄. 2009. 青海同仁双朋西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研究[D]. 中南大学. [文内引用:1]
[127] 谢才富, 朱金初, 丁式江, . 2006. 海南尖峰岭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及其与抱伦金矿的关系[J]. 岩石学报, 22(10): 2493-2508. [文内引用:1]
[128] 谢晓华, 陈卫锋, 赵葵东, . 2008. 桂东北豆乍山花岗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J]. 岩石学报, 24(6): 1302-1312. [文内引用:1]
[129] 徐学义, 王洪亮, 陈隽璐, . 2007. 西秦岭天水尹道寺中生代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定年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 岩石学报, 23(11): 2845-2856. [文内引用:1]
[130] 薛春纪, 陈毓川, 路远发, . 2003. 辽东青城子矿集区金、银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J]. 矿床地质, 22(2): 177-184. [文内引用:1]
[131] 薛宁, 安勇胜, 李五福, . 2009. 青海野马泉地区正长花岗岩的基本特征及成因[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2): 18-22. [文内引用:1]
[132] 杨锋, 李晓峰, 冯佐海, . 2009. 栗木锡矿云英岩化花岗岩白云母 40Ar/39Ar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桂林工学院学报, 29(1): 21-24. [文内引用:1]
[133] 杨富全, 赵越, 曾庆利, . 2007. 天津蓟县盘山Ⅰ型-A型复合花岗岩体: 区域构造环境转变的记录?[J]. 岩石学报, 23(3): 529-546. [文内引用:1]
[134] 殷先明. 2008. 甘肃北山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成矿作用与找矿工作再研究[J]. 甘肃地质, 17(3): 1-5, 35. [文内引用:1]
[135] 殷勇, 赵彦庆. 2006. 甘肃西秦岭金矿富集区花岗岩与金成矿作用的关系[J]. 甘肃地质, 15(1): 36-41. [文内引用:1]
[136] 于宏东, 饶轶群, 赵建华. 2002. 青海省巴硬格莉沟地区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 现代地质, 16(4): 353-358. [文内引用:1]
[137] 于津海, 王丽娟, 王孝磊, . 2007. 赣东南富城杂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J]. 岩石学报, 23(6): 1441-1456. [文内引用:1]
[138] 袁超, 孙敏, 周辉, . 2003. 西昆仑阿卡阿孜山岩体的年代、源区和构造意义[J]. 新疆地质, 21(1): 37-45. [文内引用:1]
[139] 袁静, 肖龙, 万传辉, . 2011. 松潘—甘孜南部放马坪—三岩龙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 地质学报, 85(2): 195-206. [文内引用:1]
[140] 云平, 雷裕红, 吕嫦艳. 2005. 海南岛中北部三叠纪花岗岩源区的锶、钕同位素制约及其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9(2): 234-241. [文内引用:1]
[141] 曾福基, 李德彪, 陶延林. 2009. 青海省泽库县瓦勒根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5): 7-13. [文内引用:1]
[142] 詹发余, 古凤宝, 李东生, . 2007. 青海东昆仑埃达克岩的构造环境及成矿意义[J]. 地质学报, 81(10): 1352-1368. [文内引用:1]
[143] 张保民, 沈上越, 莫宣学, . 2004. 云南景谷岔河、茂密河火山岩及其构造环境[J]. 矿物岩石, 24(2): 19-25. [文内引用:1]
[144] 张彩华, 刘继顺, 刘德利. 2006. 滇西南澜沧江带官房地区三叠纪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5(5): 377-386. [文内引用:1]
[145] 张宏飞, 陈岳龙, 徐旺春, . 2006. 青海共和盆地周缘印支期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22(12): 2910-2922. [文内引用:1]
[146] 张宏飞, 肖龙, 张利, . 2007a. 扬子陆块西北缘碧口块体印支期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和Pb-Sr-Nd同位素组成: 限制岩石成因及其动力学背景[J]. 中国科学(D), 37(4): 460-470. [文内引用:1]
[147] 张宏飞, 徐旺春, 郭建秋, . 2007b. 冈底斯印支期造山事件: 花岗岩类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成因证据[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32(2): 155-166. [文内引用:1]
[148] 张旗, 李承东. 2012. 花岗岩: 地球动力学意义[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287. [文内引用:7]
[149] 张旗, 金惟俊, 李承东, . 2010 a. 再论花岗岩按照Sr-Yb的分类: 标志[J]. 岩石学报, 26(4): 985-1015. [文内引用:2]
[150] 张旗, 金惟俊, 李承东, . 2010 b. 三论花岗岩按照Sr-Yb的分类: 应用[J]. 岩石学报, 26(12): 3431-3455. [文内引用:2]
[151] 张旗, 金惟俊, 李承东, . 2011. 花岗岩与地壳厚度关系探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5(2): 259-269. [文内引用:3]
[152] 张旗, 王焰, 熊小林, . 2008. 埃达克岩和花岗岩: 挑战与机遇[M].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文内引用:3]
[153] 张万益, 聂凤军, 江思宏, . 2008. 内蒙古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7(3): 177-184. [文内引用:1]
[154] 张维, 简平, 刘敦一, . 2010. 内蒙古中部达茂旗地区三叠纪花岗岩和钾玄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J]. 地质通报, 29(6): 821-832. [文内引用:1]
[155] 张文军, 李想, 张雪峰, . 2010. 吉林省长春兰家金矿床地质特征[J]. 吉林地质, 29(1): 41-45. [文内引用:1]
[156] 张小文, 向华, 钟增球, . 2009. 海南尖峰岭岩体热液锆石U-Pb定年及微量元素研究: 对热液作用及抱伦金矿成矿时代的限定[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34(6): 921-930. [文内引用:1]
[157] 张晓辉, 张宏福, 汤艳杰, . 2006. 内蒙古中部锡林浩特—西乌旗早三叠世A型酸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 22(11): 2769-2780. [文内引用:1]
[158] 张永清, 韩建刚, 胡凤翔. 2002. 内蒙古阿拉善盟巴音诺日公地区中三叠世花岗岩特征及构造意义[J]. 内蒙古地质, 9(4): 15-20. [文内引用:1]
[159] 张永清, 韩建刚, 孟二根, . 2003. 内蒙古阿拉善盟巴音诺日公地区赛里超单元的特征及构造意义[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 36-40. [文内引用:1]
[160] 张展适, 华仁民, 刘晓东, . 2005. 贵东花岗杂岩体的稀土元素特征及与铀成矿关系[J]. 中国稀土学报, 23(6): 749-756. [文内引用:1]
[161] 张遵忠, 顾连兴, 吴昌志, . 2005. 东天山尾亚岩体锆石SHRIM 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 79(4): 530. [文内引用:1]
[162] 赵庆英. 2010.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形成构造环境[D]. 吉林大学. [文内引用:1]
[163] 赵永久, 袁超, 周美夫, . 2007. 松潘甘孜造山带早侏罗世的后造山伸展: 来自川西牛心沟和四姑娘山岩体的地球化学制约[J]. 地球化学, 36(2): 139-152. [文内引用:1]
[164] 赵勇, 蔡向民, 李亚林, . 2011. 内蒙古宝音图晚二叠世—晚三叠世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 矿物岩石, 31(1): 49-55. [文内引用:1]
[165] 赵羽军, 崔培龙, 王清海, . 2010. 黑龙江宁安英城子热液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氩同位素激光探针定年与成矿时代讨论[J]. 世界地质, 29(2): 203-210. [文内引用:1]
[166] 钟华明, 童劲松, 鲁如魁, . 2006. 西藏羌塘西北部干枯沟地区早三叠世晚期碱性岩类的发现[J]. 地质通报, 25(7): 806-811. [文内引用:1]
[167] 周晓岩. 2008. 辰山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国土资源论坛, 5(1): 37-41. [文内引用:1]
[168] 朱群, 李之彤, 王恩德, . 2004. 吉林中部晚三叠世南楼山组埃达克岩与官马金矿床[J]. 地质与资源, 13(3): 137-142. [文内引用:1]
[169] 庄云, 崔来旺, 张立中. 2011. 内蒙古中部商都县库伦图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地质科技情报, 30(2): 11-18. [文内引用:1]
[170] 邹先武, 崔森, 屈文俊, . 2009. 广西都庞岭李贵福钨锡多金属矿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J]. 中国地质, 36(4): 837-844. [文内引用:1]
[171] Cao X F, Lü X B, Yao S Z, et al. 2011. LA-ICP-MS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and kinetics of the Wenquan ore-bearing granites from West Qinling, China[J]. Ore Geology Reviews, 43(1): 120-131. [文内引用:1]
[172] Castillo P R, Janney P E, Solidum R U. 1999.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Camiguin Island , southern Philippines: Insights to the source of adakites and other lavas in a complex arc setting[J].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 and Petrology, 134: 33-51. [文内引用:2]
[173] Chen Y J, Pirajno F, Qi J P. 2008. The Shanggong gold deposit, Eastern Qinling Orogen, China: Isotope geochemistry and implications for ore genesis[J].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33: 252-266. [文内引用:1]
[174] Clemens J D, Stevens G, Farina F. 2011. The enigmatic sources of Ⅰ-type granites: The peritectic connexion[J]. Lithos, 126(3-4): 174-181. [文内引用:1]
[175] Fu S G, Wang J, Tan F W, et al. 2010. The Late Triassic rift-related volcanic rocks from eastern Qiangtang, northern Tibet(China): Age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J]. Gondwana Research, 17: 135-144. [文内引用:1]
[176] He Z Y, Xu X S, Niu Y L. 2010.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a Mesozoic granite-syenite-gabbro association from inland South China[J]. Lithos, 119: 621-641. [文内引用:1]
[177] Hennig D, Lehmann B, Frei D, et al. 2009. Early Permian seafloor to continental arcmagmatism in the eastern Paleo-Tethys: U-Pb age and Nd-Sr isotope data from the southern Lancangjiang zone, Yunnan, China[J]. Lithos, 113: 408-422. [文内引用:1]
[178] Hsieh P S, Chen C H, Yang H J, et al. 2008. Petrogenesis of the Nanling Mountains granites from South China: Constraints from systematic apatite geochemistry and whole-rock geochemical and Sr-Nd isotope compositions[J].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33: 428-451. [文内引用:1]
[179] Jiang N, Liu Y S, Zhou W G, et al. 2007. Derivation of Mesozoic adakitic magmas from ancient lower crust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1: 2591-2608. [文内引用:1]
[180] Jiang Y H, Jin G D, Liao S Y, et al. 2010. Geochemical and Sr-Nd-Hf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Late Triassic granitoids from the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Implications for a continental arc to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J]. Lithos, 117: 183-197. [文内引用:1]
[181] Li N, Chen Y J, Fletcher I R, et al. 2011. Triassic mineralization with Cretaceous overprint in the Dahu Au-Mo deposit, Xiaoqinling gold province: Constraints from SHRIMP monazite U-Th-Pb geochronology[J]. Gondwana Research, 20(2-3): 543-552. [文内引用:1]
[182] Miao L C, Qiu Y M, Fan W M, et al. 2005. Geology, geochronology,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Jiapigou gold deposits, southern Jilin Province, China[J]. Ore Geology Reviews, 26: 137-165. [文内引用:1]
[183] Miao L C, Qiu Y M, Naughton N M, et al. 2002. SHRIMP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of ganitoids from Dongping area, Hebei Province, China: Constraints on tectonic evolution and geodynamic setting for gold metallogeny[J]. Ore Geology Reviews, 19: 187-204. [文内引用:1]
[184] Min M Z, Luo X Z, Du G S, et al. 1999. Minera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the genesis of the granite-hosted Huangao uranium deposit, SE China[J]. Ore Geology Reviews, 14: 105-127. [文内引用:1]
[185] Moyen J F. 2009. High Sr/Y and La/Yb ratios: The meaning of the “adakitic signature”[J]. Lithos, 112: 556-574. [文内引用:1]
[186] Nie F J, Jiang G H, Su X X, et al. 2002.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origin of gold deposits occurring in the Baotou-Bayan Obo district, south-central Inner Mongolia,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Ore Geology Reviews, 20: 139-169. [文内引用:1]
[187] Qin J F, Lai S C, Grapes R, et al. 2010. Origin of Late Triassic high-Mg adakitic granitoid rocks from the Dongjiangkou area,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Implications for subduction of continental crust[J]. Lithos, 120: 347-367. [文内引用:1]
[188] Reid A J, Wilson C J L, Sun L, et al. 2007. Mesozoic plutons of the Yidun Arc, SW China: U/Pb geochronology and Hf isotopic signature[J]. Ore Geology Reviews, 31: 88-106. [文内引用:1]
[189] Wang Y J, Fan W M, Sun M, et al. 2007. Geochron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geothermal constraints on petrogenesis of the Indosinian peraluminous granites in the South China Block: A case study in the Hunan Province[J]. Lithos, 96: 475-502. [文内引用:1]
[190] Wu F Y, Sun D Y, Li H M, et al. 2002. A-type granit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Age and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their petrogenesis[J]. Chemical Geology, 187: 143-173. [文内引用:1]
[191] Xu W L, Ji W Q, Pei F P, et al. 2009. Triassic volcanism in eastern Heilongjiang and Jilin Provinces, NE China: Chronology, geochemistry,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34: 392-402. [文内引用:1]
[192] Yang J H, Chung S L, Wilde S A, et al. 2005. Petrogenesis of post-orogenic syenites in the Sulu Orogenic Belt, East China: Geochron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Nd-Sr isotopic evidence[J]. Chemical Geology, 214: 99-125. [文内引用:1]
[193] Yang J H, Wu F Y, Wilde S A, et al. 2007. Petrogenesis of Late Triassic granitoids and their enclav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post-collisional lithospheric thinning of the Liaodong Peninsula, North China Craton[J]. Chemical Geology, 242: 155-175. [文内引用:1]
[194] Yu G, Chen J F, Xue C J, et al. 2009. Geochronological framework and Pb, Sr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the Qingchengzi Pb-Zn-Ag-Au orefield, Northeastern China[J]. Ore Geology Reviews, 35: 367-382. [文内引用:1]
[195] Yuan C, Zhou M F, Sun M, et al. 2010. Triassic granitoids in the eastern Songpan Ganzi Fold Belt, SW China: Magmatic response to geodynamics of the deep lithosphere[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90: 481-492. [文内引用:1]
[196] Zhang H F, Zhang B R, Harris N, et al. 2006. U-Pb zircon SHRIMP ages, geochemical and Sr-Nd-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intrusive rocks from the Longshan-Tianshui area in the southeast corner of the Qilian orogenic belt, China: Constraints on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affinity[J].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7: 751-764. [文内引用:1]
[197] Zhang X H, Zhang H F, Wilde S A, et al. 2010. Late Permian to Early Triassic mafic to felsic intrusive rocks from North Liaoning, North China: Petrogene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Phanerozoic continental crustal growth[J]. Lithos, 117: 283-306. [文内引用:1]
[198] Zhu L M, Zhang G W, Li B, et al. 2010. Zircon U-Pb dating and geochemical study of the Xianggou granite in the Ma'anqiao gold deposi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gold mineralization[J]. Science in China(D), 53: 220-240.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