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三叠纪前缘隆起迁移演化规律*
唐武1,2, 王英民1,2, 张雷3, 吴嘉鹏1,2, 孙希家4, 郑贵春1,2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3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8
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2

通讯作者简介: 王英民,男,1954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震资料解释、海洋地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E-mail:wym3939@vip.sina.com

第一作者简介: 唐武,男,1987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含油气盆地分析、层序地层与储集层预测方面研究。E-mail:tw_geology@yahoo.com.cn

摘要

利用大量钻测井及地震资料,通过对邻近前缘隆起的隆后坳陷地层特征的分析以及与库车河露头的对比,探讨了塔里木盆地三叠纪前缘隆起的迁移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三叠纪前缘隆起发生了3次往复迁移,隆后坳陷地区发育多期不整合面,且最大不整合面均发育于地层的底部。早三叠世,隆后坳陷地层南厚北薄,早期前缘隆起向天山方向迁移,隆后坳陷地层超覆其上,前陆坳陷变窄;晚期则向克拉通方向迁移隆升,邻近的隆后坳陷地层遭受强烈剥蚀。由于前缘隆起的遮挡作用,该时期前陆坳陷与隆后地区尚未贯通,山前发育冲积扇。中、晚三叠世前缘隆起又发生两次迁移,其迁移特征与早三叠世类似,但中三叠世前陆坳陷与隆后坳陷仍未相连,而晚三叠世两者相互连通。

关键词: 前缘隆起; 隆后坳陷; 前陆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三叠系
中图分类号:P5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3)02-0219-12
Forebulge mig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Triassic in Tarim Basin
Tang Wu1,2, Wang Yingmin1,2, Zhang Lei3, Wu Jiapeng1,2, Sun Xijia4, Zheng Guichun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
2 College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
3 PetroChina Coalbed Methane Company Limited,Beijing 100028
4 Tianjin Branch of CNOOC Limited,Tianjin 300452;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Yingmin,born in 1954,is a professor of College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Now he is engage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es of seismic interpretation,marine geology,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ology.E-mail:wym3939@vip.sina.com.

About the first author: Tang Wu,born in 1987,is a Ph.D.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Now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of oil- and gas-bearing basin analysis,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reservoir prediction.E-mail:tw_geology@yahoo.com.cn.

Abstract

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and a comparison with Kuqa River outcrop,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ck-bulge strata and unconformities of the Triassic which developed near forebulge area in Tarim Basin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and then the forebulge migration and evolution a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Triassic the forebulge had experienced three times reciprocating migration,with Early,Middle and Late Triassic once respectively.Many unconformities were developed in the back-bulge area,with maximum unconformity located at the bottom. During the earlier Early Triassic, the forebulge which migrated toward Tianshan Mountain was onlapped by back-bulge strata,with the strata being thinner to the north and a narrower foredeep left. However,during the late Early Triassic,the forebulge moved and uplifted toward craton,with nearby back-bulge strata severely eroded.Simultaneously,because of the blocking of forebulge,the foredeep couldn't connect with back-bulge zone,and the alluvial fan developed under mountain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later migrations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Early Triassic,but the back-bulge and forebulge were separated during the Middle Triassic and connected during the Late Triassic.

Key words: forebulge; back-bulge; foreland basin; Tarim Basin; Triassic

前陆盆地系统是收缩造山带与邻近克拉通之间形成的潜在沉积可容空间, 其发育主要与俯冲作用导致的周缘或弧后逆冲褶皱带的地球动力学条件相关, 它由楔顶、前陆坳陷、前缘隆起以及隆后坳陷4个构造单元组成(Delles and Giles, 1996)。作为一个重要的构造单元, 前缘隆起对于前陆盆地的动力学演化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Crampton and Allen, 1995; Yu and Chou, 2001)。同时, 由于前缘隆起是不断迁移变化的, 导致油气运移也不断发生改变, 其位置的确定对于预测有利油气圈闭的分布也具有重要作用(Crampton and Allen, 1995; Singh, 2003)。因此, 前缘隆起迁移演化规律的研究日益成为前陆盆地系统分析的一个热点(White et al., 2002; Roddaz et al., 2005; Chang et al., 2012)。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 其在三叠纪进入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前人对其构造演化、层序结构、油气成藏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何宏等, 2002; 纪云龙等, 2003; 贾承造, 2004; 吕锡敏等, 2004; 郭建华等, 2007), 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传统的前陆坳陷内, 而忽视了前陆盆地系统远端高部位的前缘隆起。鉴于此, 文中利用大量的钻井和地震资料,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紧邻前缘隆起部位地层厚度及不整合的发育特征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并通过与库车河露头剖面的对比, 阐明了其形成与前缘隆起迁移演化之间的成因联系。本研究不仅对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层序地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为该区的油气勘探也可提供参考依据。

1 区域地质概况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由古生界克拉通盆地和中、新生界前陆盆地组成的大型复合盆地, 其四周被天山、阿尔金山及昆仑山所围绕, 受周缘活动造山带的影响, 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 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 是中国重要的油气产区(贾承造, 2004; 金之钧和王清晨, 2004; 何登发等, 2005)。古生代末期, 塔里木板块成为欧亚大陆板块的南缘, 其南部为古特提斯洋和羌塘地块。三叠纪早期, 古特提斯洋向北强烈俯冲, 三叠纪末发生了塔里木板块与羌塘地块碰撞事件, 因此整个三叠纪塔里木板块处于强烈的挤压环境下, 在这种构造背景下塔里木盆地进入了前陆演化阶段。盆地北部发育库车前陆坳陷(图 1), 新和地区形成前缘隆起, 而在满加尔凹陷、阿瓦提凹陷、孔雀河斜坡西南部以及古城墟隆起西南部等地区则发育了面积巨大的隆后坳陷, 它们共同构成了塔里木盆地三叠系库车前陆盆地系统(图 2)。其中库车前陆坳陷发育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 总体呈北厚南薄、西厚东薄的特征; 新和前缘隆起主要为剥蚀区, 沉积厚度较薄; 而隆后坳陷区则发育河流— 三角洲— 湖泊沉积体系, 沉积厚度介于0~1000, m之间, 阿瓦提— 满加尔凹陷及草湖地区分别为沉积和沉降中心(贾承造, 2004)。

图1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据贾承造, 2004, 有修改)Fig.1 Tectonic unit division of Tarim Basin(modified from Jia, 2004)

图2 库车前陆盆地系统(据Delles 和Giles, 1996; 郭建华等, 2007; 有修改)Fig.2 Foreland basin system in Kuqa(modified from Delles and Giles, 1996; Guo et al., 2007)

2 前缘隆起迁移模型

大量研究表明, 前缘隆起既不是固定不变的, 也不是先前存在的, 而是不停地发生迁移, 它既可以向着克拉通方向迁移(Crampton and Allen, 1995; Yu and Chou, 2001; White et al., 2002), 也可以朝着造山带的方向迁移(Catuneanu et al., 1997; Ver Straeten and Brett, 2000; Roddaz et al., 2005), 还可以垂直隆升, 而不发生侧向迁移(Bradley and Leach, 2003)。迁移方式可以是连续的, 也可以是间歇性的(Waschbusch and Royden, 1992; Filer, 2003)。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地貌单元, 前缘隆起通常表现为一个侵蚀带, 伴随着区域不整合面的形成。同时作为前陆盆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 其迁移演化与整个前陆盆地系统的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当前, 弹性模型和粘弹性模型是前陆盆地岩石圈变形的两大主要模型(Jordan, 1981; Quinlan, 1984), 但二者对前缘隆起的迁移演化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

弹性模型认为逆冲早期前陆坳陷变窄, 前缘隆起向造山带方向迁移。随着逆冲活动减弱, 造山带又遭受强烈剥蚀, 岩石圈均衡补偿, 地壳弹性抬升, 前陆坳陷变宽, 前缘隆起向隆后坳陷方向迁移(Jordan, 1981; 王家豪和王华, 2006)。据此建立的地层演化模式为:逆冲早期, 由于前缘隆起的形成, 地层向造山带收缩, 顶部遭受剥蚀形成不整合面; 此后, 地层逐渐向隆后坳陷超覆, 地层底部发育全区最大的不整合面(图 3-a)。而粘弹性模型认为随着逆冲加载, 岩石圈挠曲变形, 下部粘弹性区域出现应力松弛, 弹性厚度减薄, 前缘隆起向逆冲带方向移动; 随后, 造山带侵蚀卸载, 岩石圈应力松弛造成逆冲断裂带附近回弹隆升, 前缘隆起向下运动并向克拉通方向迁移(Quinlan 1984; 王家豪和王华, 2006)。据此建立的地层演化模式为:在构造活动期, 地层向造山带方向持续收缩, 顶部遭受长期剥蚀而发育广泛分布的不整合面; 宁静期, 岩石圈的回弹造成造山带方向地层变薄和顶部剥蚀(图 3-b)。

图3 前陆盆地系统岩石圈层序地层模式(据王家豪和王华, 2006, 有修改)
a— 弹性岩石圈层序地层模式; b— 黏弹性岩石圈层序地层模式
Fig.3 Sequence stratigraphy model of foreland basin system lithosphere(modified from Wang and Wang, 2006)

总的来说, 两种模型的差别主要集中于构造活动的后期。弹性模型的观点认为前缘隆起向克拉通方向迁移, 前陆坳陷变宽; 相反, 粘弹性模型的观点则是前缘隆起向造山带方向迁移, 前陆坳陷变窄。在对应的前缘隆起至隆后坳陷的地层格架中, 弹性模型中最终前缘隆起相对较窄, 且地层不断向克拉通方向超覆; 而粘弹性模型中最终前缘隆起相对宽阔且顶部遭受强烈的剥蚀, 形成明显的不整合面。

塔里木板块自晚古生代以来进入稳定的“ 冷盆” 演化阶段, 整体表现为刚性特征, 而刚性特征决定了板块变形具备弹性性质(刘邵文等, 2003; 贾承造, 2004)。前人对库车前陆坳陷三叠系沉积演化规律的研究(李维锋等, 1999; 纪云龙等, 2003)表明, 从早三叠世到晚三叠世, 总体上地层不断向前缘隆起方向超覆, 沉积范围变大, 也表明了岩石圈弹性挠曲的特点。因此针对三叠纪整个塔北地区岩石圈为弹性的特点, 运用弹性模型开展该区的前缘隆起迁移演化规律的研究显得更为合适。

3 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通常前缘隆起是一个侵蚀带, 在实际工作中, 难以准确识别, 而造山带的幕式挤压活动所导致的前缘隆起迁移在整个前渊、前隆以及隆后坳陷地层中均会有响应。因此, 利用地层厚度的变化以及不整合的发育特点来确定前缘隆起的迁移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前人在美国中西部白垩纪前陆盆地开展的相应研究(White et al., 2002)为笔者提供了参考。由于库车前陆坳陷内仅具有三叠系库车河露头资料, 缺少其他有关资料, 因而难以对库车前陆坳陷中与新和前缘隆起毗邻的地层厚度变化和不整合结构特征开展直接分析。为此, 文中主要通过对邻近新和前缘隆起的隆后坳陷地区开展层序地层的分析, 并与库车河露头剖面进行对比, 最终搞清地层厚度变化及不整合结构特征, 从而确定前缘隆起的迁移演化规律。

图4 塔里木盆地库车河露头剖面三叠系层序地层柱状图Fig.4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the Triassic in Kuqa River outcrop, Tarim Basin

3.1 露头层序地层特征

露头剖面位于库车县库车河旁, 出露良好, 界面特征清楚, 厚度可达1900 m(图4)。其三叠系由底到顶分别为下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组(T1e)、中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T2-3k)、上三叠统黄山街组(T3h)及塔里奇克组(T3t)(王招明, 2004)。三叠纪库车坳陷进入前陆盆地发展阶段, 其顶底界面均为大型角度不整合面, 整体为1个构造层序。前人的研究表明三叠纪库车坳陷经历了3个不同的演化阶段, 分别为早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的快速沉降阶段以及中三叠世的慢速沉降阶段(贾承造, 2004), 据此可划分为3个层序组(SSQ1— SSQ3)。而不同层序组之间均出现较长时间的沉积间断, 层序组界面上下沉积环境发生明显改变, 如SSQ1沉积时期主要表现为冲积扇环境, 层序底部发育粒度粗、成分复杂的大套砾石沉积, 向上砾石成分减少, 顶部见杂色泥岩; 而到了SSQ2沉积时期, 沉积环境发生改变, 沉积物以大套砂砾岩和暗色泥岩为主, 表现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湖泊的沉积组合(图 4)。同时层序组界面之间冲刷侵蚀特征突出, 通常为上覆粗粒碎屑物对下伏细粒沉积的强烈侵蚀而形成凹凸起伏的大型冲刷面。而层序组内三级层序界面大都为厚层砂砾岩与厚层泥岩的岩相突变面, 是河流下切侵蚀而成, 但其规模较层序组界面明显减小。例如层序SQ6与SQ7的分界面之上为三角洲前缘的厚层砂岩沉积, 而界面之下以滨浅湖泥岩为特征, 两者呈突变接触。同时通过沉积特征的分析, 两者均为湖相环境, 这也说明同一构造演化阶段下的三级层序环境具有相似性。通过上述的分析, 在3个层序组内部进一步细分, 共识别出了10个三级层序(SQ1-SQ10), 其中SSQ1和SSQ2均包括2个三级层序, SSQ3包括6个三级层序(SQ5-SQ10)(图 4)。

3.2 单井层序地层特征

单井层序地层划分主要是依据典型钻井的岩性变化和测井曲线的旋回性特征, 结合其他资料, 进行层序的划分及沉积环境的识别。文中以隆后坳陷区SHUN1井三叠系为例, 开展该区层序地层的分析。总体来看, 自下而上该井可以划分为3个层序组且具有5个明显的正旋回, 其中下三叠统与中三叠统均发育2个明显的正旋回沉积, 而上三叠统仅发育1个正旋回沉积。因此, 钻井上三叠系被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图 5)。

图5 塔里木盆地SHUN1井三叠系层序地层柱状图Fig.5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the Triassic in Well SHUN1, Tarim Basin

具体来说, 下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SQ2), 其中层序SQ1底界面SB1为三叠系与下伏的二叠系的分界面, 界面处SP和GR曲线均出现较大的坎值; 同时界面上下岩性发生突变, 下伏的泥岩与上覆的下三叠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呈突变接触。层序SQ2发育辫状河三角洲— 湖泊沉积体系, 其底界面SB2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下伏厚层的滨浅湖泥岩呈突变接触, 测井曲线见明显的陡坎。而中三叠统也被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3和SQ4), 但是沉积物的颜色明显不同于下三叠统, 以棕红色和棕褐色为主, 反映了浅水氧化环境, 而其层序界面(SB3、SB4和SB5)特征与SB2类似, 均为厚层砂泥岩的分界面, 测井曲线出现明显的坎值。上三叠统黄山街组仅为1个三级层序, 层序SQ5发育辫状河三角洲— 湖泊沉积体系, 其顶界面(SB6)为三叠系与白垩系的分界面, 该部位侏罗系缺失, 上覆的白垩系厚层砂砾岩与下伏的滨浅湖泥岩呈突变接触, SP测井曲线下部呈微齿平直状, 上部为典型的箱状, 而GR曲线正好相反, 两者之间均出现陡坎。

3.3 连井层序地层特征

利用三叠系TC1井— 库车河露头南北向连井剖面开展隆后坳陷— 前缘隆起— 前陆坳陷层序地层的对比研究(图 6), 明确同一时期不同单元层序的发育特点, 进而判定前缘隆起迁移演化规律。由于库车河三叠系露头地层发育程度与隆后坳陷有所不同, 因而首先对两区地层对应关系展开研究。前人的研究表明两区下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组层位相当, 均发育Huabeisporites-Limathuasporites-Lundbladispora-Taeniaesporites孢粉组合(王招明, 2004)。而库车河露头克拉玛依组本身跨两个统, 分别为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下段与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上段, 两段地层之间不连续, 缺失部分中三叠统晚期地层, 且两段孢粉组合差异明显。其中下段发育Asseretospor-Allsporites-Chordasporires-Punctatisporites孢粉组合, 其形成时代可与隆后坳陷区克拉玛依组内发育的Aratrisporites-Punctatisporites孢粉组合类比, 均为中三叠世, 而上段孢粉组合的形成时代则为晚三叠世(王招明, 2004)。

图6 塔里木盆地TC1井— 库车河露头三叠系层序— 沉积连井剖面(剖面位置见图1)Fig.6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iassic across Well TC1-Kuqa River outcrop in Tarim Basin(profile location see Fig.1)

库车河露头黄山街组发育的孢粉组合Aratrisporites-Alisporites-Chordasporites-Cyclogranisporites与隆后坳陷黄山街组厚层泥岩中发育的Cyclogranisporites-Asseretospora-Colpectopollenites-Aratrisporites具有很好的对比性。而Minutosaccus-Quadraceculina-Osmundacidites-Piceaepollenites孢粉组合在库车河露头塔里奇克组中常见, 在隆后坳陷内却未见发育, 表明隆后坳陷区可能缺失该套地层(王招明, 2004)。因此, 利用孢粉化石组合的对比基本明确了两区地层的对应关系。

而从连井层序对比可以发现, 前缘隆起两侧的层序地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图 6)。SQ1和SQ2沉积时期, 隆后坳陷区地层厚度具有“ 南厚北薄” 的特点, 尤其是在SQ1沉积时期, 南部厚度远大于北部, 且邻近前缘隆起部位厚度最薄, 同时砂体也由南向北尖灭, 表明南部为该时期隆后坳陷的沉积中心, 其发育辫状河三角洲— 湖泊沉积体系, 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为主。SQ2沉积时期, 砂体厚度明显减薄, 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为主。而由于前缘隆起的遮挡作用, 这两个时期前陆坳陷与隆后坳陷并未沟通, 山前主要发育冲积扇。到了SQ3沉积时期, 隆后坳陷沉积格局出现重大转变, 地层厚度具有了明显的变化, 最大厚度出现于中部, 且总体呈“ 北厚南薄” 的趋势, 这表明沉积中心逐渐由南向北迁移。同时砂体由北向南显著减薄, 受北东向物源的辫状河三角洲控制, 主要为辫状河三角前缘沉积, 而在隆后坳陷的南部地区仅出现零星分布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SQ4沉积时期与SQ3沉积时期特征类似, 但砂体厚度明显减薄, 分布范围也有所减小, 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而此时前缘隆起仍为水上高地, 两区仍未相连, 但前陆坳陷湖平面上升, 从早期的冲积扇— 扇三角洲沉积演变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SQ5沉积时期, 尽管隆后坳陷地层遭受了后期剥蚀作用的改造, 但是地层厚度仍可见“ 北厚南薄” 的特点, 且最大厚度位于隆后坳陷的北部, 这表明沉积中心继续向北迁移。该时期物源方向并未发生改变, 仍以北东向为主, 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与此同时, 前缘隆起变为水下高地, 前陆坳陷与隆后坳陷成为一体, 其中SQ5-SQ6沉积时期以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沉积为主, SQ7沉积时期深湖— 半深湖沉积发育, SQ8-SQ10沉积时期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沉积, 总体体现了一个水深由浅变深, 再由深变浅的过程。通过上述的分析, 从各时期层序厚度的特点来看, 在邻近前缘隆起的地区厚度都较薄, 表明前缘隆起对两侧地层确实有控制作用。

图7 塔里木盆地三叠系过前缘隆起典型地震剖面及层序地层解释(剖面位置见图1)
a— Z50测线三叠系地震剖面及层序地层解释; b— Z40测线三叠系地震剖面及层序地层解释
Fig.7 Typical seismic profiles and corresponding sequence stratigraphy explanation across the Triassic forebulge in Tarim Basin(profile location see Fig.1)

3.4 地震层序地层特征

在典型的地震剖面上可以看出, 从隆后坳陷向新和前缘隆起方向地震反射波组显著减少, 特别是在邻近新和前缘隆起的地方(图 7)。依据削截和波阻抗差异等特征, 共识别出6个典型的层序界面, 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SQ1-SQ5)。其中在新和前缘隆起南侧东部(图 7-a), 层序SQ1和SQ2明显被SB3界面所削截, 且SQ1沉积时期地层分布范围比SQ2要大, 这说明SQ1沉积时期, 处于构造活动早期, 前缘隆起可能向逆冲带方向移动, 隆后坳陷地层向新和前缘隆起超覆; 而到了SQ2沉积晚期, 进入构造宁静期, 前缘隆起向克拉通方向迁移隆升, 导致毗邻新和前缘隆起的隆后坳陷地层遭受强烈剥蚀。同样的, 层序SQ3和SQ4被SB5界面所削截, SQ3的分布范围大于SQ4, 这表明SQ3时期逆冲带再次活动, 新和前缘隆起又一次向造山带方向迁移, 隆后坳陷地层再一次超覆在其之上, 并且与下伏的SQ1和SQ2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随后到了SQ4沉积晚期, 即构造宁静期, 新和前缘隆起再次向克拉通方向迁移隆升, 导致邻近前缘隆起地区的SQ3和SQ4地层遭受剥蚀; SQ5沉积早期, 造山带再次活动, 隆后坳陷地层继续向新和前缘隆起超覆, 地层沉积范围进一步扩大; 晚期, 新和前缘隆起再次向克拉通方向迁移隆升, 但此次隆升幅度小且位于湖平面之下, 导致沉积物越过新和前缘隆起, 使得前陆坳陷与隆后坳陷相互连通。因此, 总的来说, 前缘隆起的迁移和隆升导致了三叠系隆后坳陷内地层厚度的变化及多个不整合面的发育。但在新和前缘隆起西侧, 特征与东侧又有所不同(图 7-b)。SQ1-SQ4沉积时期前缘隆起迁移特征与东侧类似, 而SQ5在新和前缘隆起中却不发育, 这可能主要是由于三叠纪末期的构造抬升造成该部位该时期地层被剥蚀殆尽(贾承造, 2004)。

上述的研究表明, 总体上新和前缘隆起分布较窄, 各时期的最大不整合面均发育于隆后坳陷地层的底部, 这与前陆盆地岩石圈弹性模型吻合较好。

4 前缘隆起迁移演化模式

通过对前缘隆起迁移演化规律的分析, 可以明确前缘隆起对两侧地层具有控制作用。同样, 通过对前缘隆起两侧地层分布特征的分析, 也可以确定前缘隆起的迁移演化规律。利用上述的研究成果, 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三叠纪新和前缘隆起的迁移演化模式(图 8)。

图8 塔里木盆地三叠纪前缘隆起迁移模式Fig.8 Forebulge migration model of the Triassic in Tarim Basin

在早三叠世早期(SQ1), 随着天山造山带的隆升, 形成库车前陆坳陷, 开始发生逆冲活动, 由于岩石圈的挠曲响应, 新和前缘隆起形成且其逐渐向造山带方向移动, 造成库车坳陷变窄(图 8-a)。早三叠世晚期(SQ2), 天山造山带遭受剥蚀卸载, 岩石圈开始回弹, 新和前缘隆起向克拉通方向迁移隆升, 导致邻近区隆后坳陷地层遭受剥蚀(图 8-b)。在中三叠世早期(SQ3), 伴随天山造山带的再次逆冲活动, 由于挠曲响应, 新和前缘隆起开始向天山造山带方向移动, 此时新和前缘隆起已成为物源区(李维锋等, 1999; 何宏等, 2002; 王招明, 2004), 向库车前陆坳陷及广大的隆后坳陷区提供物源, 同时, SQ3地层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图 8-c)。而在中三叠世晚期(SQ4), 天山造山带再次侵蚀卸载, 岩石圈整体回弹, 新和前缘隆起再次向克拉通方向迁移隆升, 导致其附近SQ3时期沉积地层被剥蚀(图 8-d)。进入晚三叠世, 天山再次活动, 该时期隆后坳陷沉积地层持续向新和前缘隆起超覆, 且沉积范围增大, 与下伏SQ3和SQ4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但此次迁移及隆升幅度均较小(图 8-e)。到了SQ5沉积晚期, 新和前缘隆起虽然又一次发生了向克拉通方向的迁移, 但由于隆升幅度相对较小造成其位于湖平面之下。而新河前缘隆起之上部分地区也沉积了该时期发育的地层, 以厚层暗色泥岩为主, 地层厚度总体较薄(傅强和凌支虎, 1996), 此时, 库车前陆坳陷的局部地区已经与隆后坳陷相连通(张纪易, 1992)(图 8-f), 而由于沉积速率的不同, 前陆坳陷与隆后坳陷内地层厚度差异明显(图 6)。

因此, 整个三叠纪新和前缘隆起经历了3次往复迁移。与此同时, 前陆盆地系统中各单元的迁移演化也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作为库车前陆坳陷物源区的天山造山带, 虽然在构造挤压及侵蚀卸载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往复迁移, 但其总体向北迁。靠近造山带一侧的库车前陆坳陷内早三叠世发育冲积扇, 中三叠世以扇三角洲沉积为主, 而晚三叠世则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 其沉积中心也持续向南迁移(李维锋等, 1999; 纪云龙等, 2003), 证明总体上物源区是向北退的。而新和前缘隆起虽经历了往复迁移, 但总体迁移方向由北向南, 且迁移距离较小。靠近新和前缘隆起的隆后坳陷地区也由于其往复迁移形成了多期不整合面(图 8)。晚三叠世塔里奇克组沉积时期库车前陆坳陷发育了一套煤系地层, 该时期前缘隆起及隆后坳陷整体抬升, 发生沉积间断, 三叠纪整个前陆盆地系统演化就此结束。

5 结论

1)利用钻测井、地震资料将邻近前缘隆起的隆后坳陷区三叠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 每个三级层序之间均以厚层砂岩与泥岩突变接触为分界面, 测井曲线上见明显的坎值, 地震剖面上削截特征显著。同时通过与库车河露头剖面进行类比, 建立隆后坳陷— 前缘隆起— 前陆坳陷层序地层对比模式, 明确同一时期不同单元层序的发育特点。

2)早三叠世前陆坳陷与隆后坳陷不连通, 山前发育冲积扇, 而隆后地区地层具有“ 南厚北薄” 的特点。SQ1沉积时期响应于构造初期, 新和前缘隆起向天山造山带方向迁移, 隆后坳陷地层向其超覆; 到了SQ2沉积时期, 进入构造宁静期, 前缘隆起向克拉通方向迁移隆升, 导致邻近的隆后坳陷地层遭受强烈剥蚀。而中三叠世隆后地区地层具有“ 北厚南薄” 的特点, 前缘隆起的迁移导致了沉积中心的变化, 该时期迁移特征与早三叠世类似。晚三叠世SQ5沉积早期, 天山再次活动, 前缘隆起又一次向其移动, 隆后坳陷地层继续超覆; 晚期, 造山带侵蚀卸载, 岩石圈回弹, 前缘隆起再次向克拉通方向迁移隆升, 但此次隆升幅度小, 位于湖平面之下, 导致沉积物越过前缘隆起带, 前陆坳陷与隆后坳陷相互连通。

3)整个三叠纪, 新和前缘隆起发生3次往复迁移, 而紧邻前缘隆起的隆后坳陷地区则发育了多期不整合面, 最大不整合面均发育于地层的底部。

致谢 论文在资料收集、整理及完成过程中得到了项目组陆金波博士的大力支持及帮助, 评审专家对文章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傅强, 凌支虎. 1996. 塔里木雅克拉断凸沉积埋藏史及成藏模式[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3(2): 74-79. [文内引用:1]
[2] 郭建华, 刘辰生, 朱锐. 2007. 阿克库勒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学及储集砂体成因类型[J]. 沉积学报, 25(2): 169-177. [文内引用:1]
[3] 何登发, 贾承造, 李德生, . 2005. 塔里木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6(1): 64-77. [文内引用:1]
[4] 何宏, 郭建华, 彭苏萍, . 2002. 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系层序地层研究[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9(3): 32-36. [文内引用:2]
[5] 纪云龙, 丁孝忠, 李喜臣, . 2003.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纪沉积相与古地理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 9(3): 268-275. [文内引用:3]
[6] 贾承造. 2004. 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特征与油气[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47-56. [文内引用:6]
[7] 金之钧, 王清晨. 2004. 中国典型叠合盆地与油气成藏研究新进展: 以塔里木盆地为例[J]. 中国科学(D辑), 34(增Ⅰ): 1-12. [文内引用:1]
[8] 李维锋, 高振中, 彭德堂, . 1999. 库车坳陷中生界3种类型三角洲的比较研究[J]. 沉积学报, 17(3): 430-434. [文内引用:3]
[9] 刘邵文, 王良书, 李成, . 2003. 塔里木盆地北缘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 中国科学(D辑), 33(9): 852-863. [文内引用:1]
[10] 吕锡敏, 皮学军, 任战利, . 2004. 库车前陆盆地含油气系统的地质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5(3): 214-217. [文内引用:1]
[11] 王家豪, 王华. 2006. 库车前陆盆地东部白垩系—古近系层序地层及其构造响应研究[M]. 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96-103. [文内引用:2]
[12] 王招明. 2004. 库车前陆盆地露头区油气地质[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47. [文内引用:5]
[13] 张纪易. 1992.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三叠系沉积相分析[J]. 新疆石油地质, 13(4): 322-338. [文内引用:1]
[14] Bradley D C, Leach D L. 2003. Tectonic controls of Mississippi Valley-type lead-zinc mineralization in orogenic foreland s[J]. Mineralium Deposita, 38: 652-667. [文内引用:1]
[15] Catuneanu O, Beaumont C, Waschbush P. 1997. Interplay of static loads and subduction dynamics in foreland basins: Reciprocal stratigraphies and the “missing” peripheral bulge[J]. Geology, 25: 1087-1090. [文内引用:1]
[16] Chang Jih-hsin, Yu Ho-shing, Hsu Ho-han, et al. 2012. Forebulge migration in late Cenozoic Western Taiwan foreland basin[J]. Tectonophysics, 578: 117-125. [文内引用:1]
[17] Crampton S L, Allen P A. 1995. Recognition of forebulge unconformities associated with early stage foreland basin development: Example from the North Alpine foreland basin[J]. AAPG Bulletin, 79(10): 1495-1514. [文内引用:3]
[18] Delles P G, Giles K A. 1996. Foreland basin systems[J]. Basin Research, 8(2): 105-123. [文内引用:1]
[19] Filer J K. 2003. Stratigraphic evidence for a Late Devonian possible back-bulge basin in the Applachian basin, United States[J]. Basin Research, 15: 417-429. [文内引用:1]
[20] Jordan T E. 1981. Thrust loads and foreland basin evolution, Cretaceous western United States[J]. AAPG Bulletin, 65(12): 2506-2520. [文内引用:2]
[21] Quinlan G M. 1984. Application thrusting, lithospheric flexure and Paleozonic stratigraphy of Eastern Interior of North American[J].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1(3): 973-996. [文内引用:2]
[22] Roddaz M, Baby P, Brusset S, et al. 2005. Forebulge dynamics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 Western Amazonia: The case study of the Arch of Iquitos(Peru)[J]. Tectonophysics, 399: 87-108. [文内引用:2]
[23] Singh B P. 2003. Evidence of growth fault and forebulge in the late Paleocene(~57. 9-54. 7, Ma), western Himalayan foreland basin, India[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16: 717-724. [文内引用:1]
[24] Ver Straeten C A, Brett C E. 2000. Bulge migration and pinnacle reef development, Devonian Applachian Foreland Basin[J]. Journal of Geology, 108: 339-352. [文内引用:1]
[25] Waschbusch P J, Royden L H. 1992. Episodicity in foredeep basins[J]. Geology, 20: 915-918. [文内引用:1]
[26] White T, Furlong K, Arthur M. 2002. Forebulge migration in the Cretaceous western interior basin of the central USA[J]. Basin Research, 14: 43-54. [文内引用:3]
[27] Yu Ho-shing, Chou Yingwei. 2001.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lexural forebulge and basal unconformity western Taiwan foreland basin[J]. Tectonophysics, 333: 277-291. [文内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