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周路,男,1962年生,1984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油气地质勘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E-mail:zhoulu9@126.com。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各岩性段精细井震标定与构造解释,厘定出各岩性段在车排子地区的尖灭线位置和尖灭线类型,分析古地貌差异程度对尖灭线形成的控制作用。采用地层厚度法和地震层拉平法研究八道湾组各段沉积古地貌特征,分析断裂对古地貌形成的控制作用,结合构造演化剖面分析古地貌演化和被改造后的特征,开展地震属性、储集层地震反演和沉积相分析,重点分析古地貌对沉积和岩性的控制作用,再现了该地区沉积相及储集层段岩性分布特征。车排子地区八道湾组沉积古地貌起伏明显,呈坡—隆—凹组合特征,斜坡的陡缓程度对沉积相的类型和岩性及其沉积物的粗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八道湾组不同沉积时期低隆起的形态和隆起幅度都存在较大的差别,且隆起幅度越高其聚砂特点越明显,沟谷既是输砂通道,也是聚砂的重要场所,现今砂体的分布与沟谷展布方向关系密切。
About the first author: Zhou Lu,born in 1962,got his bachelor's degree from Southwest Petroleum Institute in 1984. He graduated from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etroChina in 2003.Now he is a professor and Ph.D.advisor in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and teaching of oil and gas geologic exploration.E-mail:zhoulu9@126.com.
Based on 3D seismic data,through fine well-to-seismic calibrations and structure elucidations,this paper has found out the position and type of the pinchout lines of different lithohorizons in the Jurassic Badaowan Formation in Chepaizi area of Jungar Basin;meanwhile,it has also discussed the controlling of pinchout line formed by the extent of palaeogeomorphology variation.The sedimentary palaeo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different lithohorizons have been shown after stratigraphical thickness analysis and seismic layer flattening. By analyzing the fault controlling effects of palaeogeomorphology,together with tectonic evolution profiles,we have systematically illustrated the palaeogeomorphology evolution and the altered palaeo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After analysis of seismic property,reservoir seismic inversion and sedimentary facies,especially the focus analysis on the controlling of deposition and lithology by palaeogeomorphology,we have reveal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dimentary facies and lithology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 intervals in this area.The sedimentary palaeogeomorphology of Badaowan Formation in Chepaizi area undulates obviously,showing the slope-uplift-depression combination features; meantime, the slope gradi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type of sedimentary facies,lithology and the sediment grain size.The shape and amplitude of low uplift in Badaowan Formation varies greatly during different deposition stages,while the tendency of gathering sand is more apparent when uplift amplitude increases.The valley is not only the channel to transport sediment,but also the key place to accumulate sand,due to which,the sand body distribution of nowaday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alley extention direction.
车排子凸起区域构造位置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区南段, 西北靠近扎伊尔山, 向南以斜坡形式逐渐过渡到四棵树凹陷, 向东与沙湾凹陷和中拐凸起相连接(图 1)。车排子凸起高部位缺失三叠系— 侏罗系, 白垩系直接与石炭系、二叠系接触。研究区位于车排子凸起东南斜坡区(图 1), 面积约600 km2。侏罗系八道湾组是车排子地区重要勘探目的层, 油气显示丰富, 截至2012年底已有25口井在八道湾组不同程度地见到了油气显示, 其中5口井获得了工业油气流, 9口井获低产油气流。其他井在八道湾组钻探失利, 其主要原因是地层岩性变化快, 油气成藏复杂, 储集层岩性的变化与分布与沉积古地貌有密切关系。早期的资料研究认为同沉积期古地貌形态对沉积体系发育的类型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从而控制了储集砂体的类型和平面展布(周路等, 2007, 2011; 何登发等, 2008)。作者在前人对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钻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有机结合, 研究车排子地区八道湾组各岩性段的平面分布特征以及八道湾组同沉积期的古地貌特征, 从而进一步了解古地貌对八道湾组沉积相类型和储集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 以指导八道湾组储集层的横向预测和油气成藏分析, 为车排子地区八道湾组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由下向上可分为八道湾组一段(J1b1), 八道湾组二段(J1b2)和八道湾组三段(J1b3), 分别简称为八一段、八二段和八三段。位于车排子凸起东翼的车83井钻穿了侏罗系八道湾组, 且比较完整, 厚度达353 m。八一段底部岩性主要为砂砾岩, 中间夹有煤线, 上覆岩层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和薄层砂质泥岩; 八二段底部为黑色煤线, 上覆岩层为较厚的大套深灰色泥岩, 中夹有灰色粉砂质泥岩; 八三段主要岩性为较厚的碳质泥岩夹有粉砂质泥岩、细砂岩和煤线(图 2)。
利用车排子地区车27井、车83井和沙门1井等20多口井的合成地震记录和井旁三维地震剖面进行侏罗系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建立了侏罗系八道湾组井下各岩性段与井旁地震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车83井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反射特征对应良好(图 3), 八一段和八三段中煤层为异常高速层, 对应强振幅波谷反射的下缘, 该反射层可作为本地区八道湾组地震层位标定和横向追踪重要的标志层。八一段、八三段较八二段反射振幅明显增强, 较厚砂层或薄砂层组基本上与较强振幅波峰反射对应, 大套泥岩与弱反射区对应。根据测井响应特征、沉积旋回与录井岩性特征, 采用地震层序特征研究方法(胡少华等, 2005), 识别出侏罗系最大湖泛面为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底界面, 该界面之上为大套辫状河三角洲富砂沉积, 该界面之下为三工河组一段大套滨浅湖相大套泥岩沉积(支东明等, 2003; 彭勇民等, 2008; 崔金栋等, 2012)。通过合成地震记录将各最大湖泛面位置标定到连井地震剖面上, 并对该界面进行连井解释(图 4, 图5)。在此基础之上对连井地震剖面进行侏罗系最大湖泛面层拉平显示, 以恢复沿该剖面方向侏罗系八道湾组沉积古地貌与古构造特征, 并以此指导连井剖面区域岩性对比(图 4, 图5)。图4为近南北方向连井剖面, 现今地震剖面上侏罗系八道湾组地貌为北高南低(图 4-c), 但层拉平剖面显示八道湾期古地貌为南高北低(图 4-b), 其沉积厚度为南薄北厚, 与钻遇八道湾组厚度特征相符合(图 4-a), 岩性对比也反映南北岩性差异较大, 特别是古凸起西侧井下八道湾组发育多套砂砾岩, 而南部砂砾岩不发育(图 4-a)。图5连井剖面从东西方向横切车排子凸起东斜坡中部低幅度古凸起区, 低隆起区八道湾组下部砂砾岩发育, 上部砂岩发育。
车排子凸起是一继承性古隆起, 形成于晚海西运动早期, 印支— 燕山运动期持续发育, 至喜马拉雅运动期才沉寂(何登发等, 2005; 周路等, 2007; 邢凤存, 2009)。受到构造隆升和红车断裂带影响, 在车排子凸起东斜坡范围内八道湾组各段遭受了不同程度缺失。由于受到地震频宽的限制, 在地震剖面上不能准确解释地层的尖灭点, 需要借助已钻井合成地震记录精细标定、薄层正演模型和精细构造解释来综合确定地层尖灭点的位置(张营革等, 2006; 巩建强, 2009; 陈永峤等, 2011; 邬光辉等, 2011; 张雄等, 2011)。利用钻井资料和三维连片地震可比较准确识别出研究区八道湾组各段尖灭线位置, 并通过了钻井资料的验证。研究区八道湾组各套地层缺失有超覆尖灭、削蚀和断层缺失3种类型(图 4, 图5, 图6), 八道湾组一段发育多套砂层, 其中属于八一段底部超覆砂砾岩层(J1b
古地貌控制着沉积体系类型和岩性特征及其平面展布特点(姜华等, 2009; 蒙启安和纪友亮, 2009)。古地貌的恢复有多种方法(周路等, 2007; 李家强, 2008), 在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沉积古地貌的研究中, 采用了层拉平技术和古厚度分析方法来恢复和分析其沉积相对古地貌及其沉积特征(宋凯等, 2003; 郭正权等, 2008; 杨友运等, 2008; 赵敏等, 2010; 蔡佳, 2011; 韩敏强等, 2011; William, 2012)。
图8是车排子地区近南北方向测线的构造演化剖面(剖面位置见图7), 该剖面横切了中部古凸起。图4中古凸起位置八道湾组各段隆升幅度不一样, 说明古凸起在八道湾期边沉积边隆升。八道湾组沉积初期, 该研究区古鼻凸初步形成, 车27和车83井位于古凸起两翼(图 8, 图9-a); 八一段沉积末期古凸起特征明显(图 8, 图9-b), 鼻状凸起范围大; 八二段沉积末期古鼻凸幅度增大, 背斜型古鼻凸范围收敛, 且古凸起高部位向南微移(图 8, 图9-c); 八道湾组沉积末期, 古鼻凸特征趋于消失, 仅剩残丘型古地貌特征。其构造演化特征表明本地区八一段— 八二段沉积时期燕山早期构造运动比较明显, 对车排子地区八道湾组沉积古地貌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后期的构造运动中八道湾组古地貌遭受了多次改造, 侏罗纪三工河期, 中部古鼻凸和南部车排子凸起大幅隆升, 原八道湾组中部低隆起古地貌部位演化为大型的凸起构造, 八道湾组南部斜坡更加陡倾(图 8)。该相对古地貌格局一直持续发育至新近纪塔西河组沉积末期。喜山晚期构造运动使盆地北部大幅抬升, 独山子组沉积初期车排子地区也表现为明显的北部抬升, 南部下降构造特征, 八道湾组古地貌发生由北向南的掀斜构造演变, 其北高南低古地貌特征一直持续至现今(图 8), 中部低隆起古地貌部位演化为现今的大型鼻状凸起, 该凸起在侏罗系发育, 特征突出, 白垩系及其以上地层凸起停止发育(图 8)。
图6层拉平地震剖面显示, 由东向西八道湾组底部大范围的超覆特征表明八道湾组沉积期, 车排子地区古地貌为西高东低, 西部为车排子凸起区, 东部为斜坡— 凹陷区, 车排子中部斜坡区低幅度古鼻凸特征明显(图 4, 图5)。位于车排子凸起东翼近南北向侏罗系最大湖泛面层拉平地震剖面显示(图 4-b, 图8), 车排子凸起南段北翼八道湾组底部有由北向南超覆特征, 八道湾期沉积古地貌为南高北低, 南部为车排子凸起区南段, 北部为斜坡— 凹陷区, 中部车83— 车27井区为低幅度古鼻凸, 由于该部位地震剖面上无剥蚀现象(图 4-b, 图4-c, 图8), 因此, 该低幅度古凸起应为水下低隆起, 该古鼻凸将车排子东斜坡区分隔为南北两部分(图 4-c), 南区古地貌较平缓, 北区古地貌较陡, 古地形高差大(图 4-b)。
八道湾组各段的厚度基本上反映了其沉积时期古地貌的特征, 图9为研究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各套地层厚度平面分布图, 其平面分布都具有由东向西厚度逐渐减薄特征, 其中靠近剥蚀尖灭线附近的地层为残余厚度, 而其余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红车断裂下盘)八道湾组各套地层没有遭受剥蚀, 其厚度能基本反应古厚度经过压实作用以后的地层厚度, 也基本反映了八道湾期的古地貌特征。八道湾组沉积初期(J1b11)岩性主要为砂砾岩, 厚度在20~80 m范围内, 最厚区集中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角 (图 9-a), 属于沙湾凹陷沉积区 (图 1)。在该凹陷区与超覆尖灭线之间分布有走向NW-SE、厚度变化在20 m左右的斜坡带, 该斜坡带地层厚度变化平缓, 分布有近东西向的多条沟谷和低梁, 但在车83井及其以东南地区也分布有走向NW-SE的低梁。八道湾组底部超覆地震反射特征和砂砾岩厚度平面分布特征显示八道湾组沉积早期为低水位沉积期(支东明, 2003; 祁利祺等, 2008), 沉积水体较浅, 湖水面积小, 地形高差大。前人综合地质资料分析认为本区的主要古水流流向为北西— 南东方向(支东明, 2003), 在车排子凸起东斜坡区分布的多个沟通物源区的沟谷可作为主要的输砂通道, 是八一段砂砾岩沉积主要时期。八一段沉积中晚期湖水上升, 沉积范围向西沿车排子凸起方向明显扩大(图 9-b), 深水区范围明显扩大, 钻井资料也证实大套泥岩沉积增多, 该期古地貌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北部下沉, 南部抬升, 斜坡地形变陡; 其次是在红光3— 车27井及其以南东方向鼻状凸起发育, 并由NW向SE方向深入到沙湾凹陷内, 由此形成两隆两凹的古地貌特征(图 9-b)。该鼻状凸起雏形是J1b11时期车83井及其以东南发育的低梁, 而八一段中晚沉积期鼻状凸起范围达到最大, 其凸起主体部位较早期有向西迁移特征。八二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地形高差减小, 表现在平面上其厚度差减小(图9-c); 由北向南多个近东西向鼻状凸起继续发育, 且有逐渐增强趋势, 南部继续保持相对较高地形。红光3— 车27井及其以南东鼻状凸起演化为小型背斜形态。受燕山早期运动影响, 八三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北部北东凹陷下陷迅速, 沉积厚度大(图 9-d), 而北西端受断裂影响抬升明显, 南部继续保持较高地貌特征。多个近东西向鼻状凸起带消失或幅度减小。车27及其南东背斜型隆起高地演化为残丘型的古地貌特征。
八道湾组古地貌立体显示图(图 10-a, 10-b, 10-c, 10-d)较直观地反映了八道湾组各个沉积时期古地貌的范围、幅度及地理位置的变化特征, 该沉积时期内北东方向为凹陷, 研究区中部有一个水下低隆起带, 其南西翼是由NW向SE向延伸的台地, 台地西边发育陡坡, 陡坡带的北西边主要有缓坡和梁。这里梁是低幅度隆起, 有少量沉积物堆积, 与隆起地貌一起构成地势高部位; 凹陷为沉降量大、沉积地层厚度大的地区, 是沉积物堆积的主要场所; 陡缓程度各异的斜坡为隆起区与凹陷区之间的过渡部分, 为沉积物搬运和堆积的场所; 在缓陡结合部位常发育坡折。沟谷在斜坡上往往与(同沉积)断层相关; 台地(阶地)是斜坡上地势较平或较低的区域; 低隆为斜坡上地势较高部位, 沉积厚度较薄。八道湾组沉积古地貌地形起伏明显, 地貌上呈坡— 隆— 凹组合。在由东向西抬升的斜坡上发育有缓坡、陡坡、台地和低梁等次级构造单元(图11), 主要受低梁夹持发育多个沟谷, 沟谷是砂体输导主要通道, 缓坡和台地是主要堆积场所, 水下低隆同时也起着分隔水系作用; 古水系由沟谷控制, 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6处近东西向古水系, 古水流及物源来自西部隆起区。车27井及其南东方向所发育NW— SE向展布低隆起带将研究区东部分为南北2个凹陷, 对八道湾组沉积具有重要作用, 低隆起南翼水体浅, 地形平缓, 距物源区远, 砂体欠发育, 低隆起北翼西区古地形较陡, 距物源区近, 低隆起北翼东区水体深, 为凹陷发育区, 且受低隆起带阻隔, 主要为泥岩分布区。
断裂特别是同生断裂活动对古地貌的形成与改造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加东辉等, 2007; Lazaruk et al., 2000)。研究区现今所看到的断裂主要发育在4个地段(图 12), 即北部尖灭线附近的陡坡带, 中部尖灭线附近的陡坡带、南部缓坡带和中部低隆起带(图 9, 图12)。4个区带断裂的走向具有一定的差别, 其形成时代有所不同, 北部陡坡带走向近EW向断裂发育时期为喜山期(图 12, 图13-a), 因此, 该期断裂对八道湾组古地貌没有影响, 但该地段近SN向红车断裂带控制了侏罗系八一段、八二段沉积边界, 其红车断裂带上盘八一段、八二段遭受剥蚀而缺失。中部尖灭线附近陡坡带发育走向NW-SE方向逆断层(图 9), 该断裂发育于海西中晚期, 并在燕山早期再次活动, 现为断阶型抬升, 地层陡倾(图 6-a)。向南该类型断裂走向向西迁移, 地层倾角明显变缓(图 6-b)。该类型断裂控制了八道湾组尖灭线的形态和尖灭点位置。中部低隆起带上发育呈雁列式分布, 走向NW-SE方向正断层, 该类型断裂为燕山运动早期在隆起高部位发育的拉张型小规模断裂, 断裂横向上延伸距离短, 垂向断距小, 该断裂对中部低隆起带八道湾组古地貌局部地势的改变起控制作用。南部缓坡带发育呈平行状分布, 走向为NW-SE方向正断层(图 8), 该断裂发育燕山早期, 处于凹凸过渡区, 该组断裂控制了八道湾组沉积古地貌由东向西抬升的幅度, 总体上该地段地层古地貌相对平缓(图 13-b)。
古地貌对岩性和岩相的分布起着控制作用(Hadler-Jacobsen et al., 2005; 詹冶萍等, 2009; Dallas et al., 2010; 罗顺社等, 2011)。车排子地区井下八道湾组砂岩岩性与厚度变化大(表 1), 表明古地貌对其沉积体岩性的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纵向上, 八道湾组沉积初期(J1
每个分支包括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分支扇体之间为河道间、分流河道间湾等低能沉积区, 车排子地区东部在部分地区为滨浅湖亚相沉积。车排子地区北部由于古地形高差大, 岸上斜坡陡窄, 物源近, 碎屑物质供应充足, 古水流较急, 沉积物为砂砾岩; 沿陡坡快速堆积, 其搬运距离较短, 沉积物岩性较粗, 分选相对较差, 主要沉积粒度较粗的砾岩(如车45井), 砂砾岩厚度大, 砂地比值较高(表 1); 车排子地区南边高差较小的缓坡, 离物源较远, 受古鼻凸影响较大, 沉积搬运距离较远, 速度较慢, 砂岩岩性较细, 分选较好, 砂层厚度相对较薄(如沙门1、车77井), 砂地比值较低(表 1)。八三段随着填平补齐沉积作用的加强, 古鼻凸特征趋于消失(图 8, 图9-d), 钻井资料的八三段砂砾岩厚度特征也没有低凸起区控制砂体分布的特点(表 1)。
岩性预测方法有很多(唐华风等, 2006; 李祖兵等, 2010), 作者运用地震属性与地震反演相结合方法来预测八道湾组主要储集层段岩性的分布特征(Dean et al., 2000)。经过地震属性提取与优选, 选取均方根振幅、弧长和平均反射强度属性来分析八道湾组各储集层段岩性分布特征。由于研究区砂砾岩速度和波阻抗明显大于泥岩(图 3), 砂砾岩在振幅类地震属性上均表现为较强振幅特征。图15中八道湾组各岩性段地震属性所反映出砂体平面分布特征与沉积相的展布具有一致性, 其中八一段中部古鼻凸的西翼和北西、南东翼发育相对强振幅的大片砂砾岩沉积, 特别是古鼻凸的西翼更加明显, 而古鼻凸高部位振幅相对较弱, 推测为岩性较细的沉积物。其次八道湾组尖灭线附近振幅也明显增强, 反映了邻近物源的三角洲平原河道相砂砾岩的沉积。
a— 八道湾底部超覆砂层段; b— 八道湾组一段; c— 八道湾组三段
过车83井近东西向波阻抗反演剖面显示(图16), 八道湾组砂层主要分布在八一段和八三段, 砂岩为较高波阻抗, 煤层为低阻抗, 以砂泥岩互层为主要岩性特征, 八二段大套泥岩为较低阻抗。横向上八一段和八三段砂层横向连通性较, 横向分布稳定, 向上倾方向有砂层尖灭特征, 岩性反演结果与钻井数据岩性分布特征相符合。八道湾组波阻抗反演平面分布特征与地震属性平面图相似(图 17-a, 17-b, 17-c), 八一段砂层较八三段发育, 八一段低隆起区古地貌控制砂体分布特点在波阻抗反演和地震属性平面图上都具有清楚的显示, 砂体在隆起区西翼较发育(图 15; 图17-a, 17-b)。八三段古鼻凸特征消失, 原凸起高部位位置反映砂体发育的高阻抗特征发育, 表明该位置三角洲前缘水下河道、河口坝沉积相发育(图 17-c)。根据地震反演、地震属性分析结果, 并结合井下岩性特征获得了八一段砂砾岩厚度图(图 18), 图中砂砾岩分布特征与古构造单元和古水系分布相吻合, 证实了沟谷的位置, 也反映了沟谷既是输砂通道, 也是聚砂的场所。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也反映了低隆起区古地貌控制砂体分布的特点, 八一段砂砾岩主要集中分布地层尖灭线附近和低隆起区的西翼(车27— 车83井西侧)(图 18)。
1)八道湾组各套地层在车排子凸起东斜坡区由东向西逐层尖灭, 尖灭线走向在研究区内总体呈NW-SE向展布。地层尖灭类型复杂, 古地貌和红车断裂带对尖灭线的类型和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中部NW-SE走向逆断层控制了八道湾组尖灭线的形态和尖灭点位置。
2)车排子地区八道湾组沉积古地貌地形起伏明显, 地貌上呈坡— 隆— 凹组合特征。在由东向西抬升的斜坡上发育有缓坡、陡坡、台地和低梁等次级古构造单元, 受低梁夹持发育多个沟谷, 沟谷控制了古水系的发育, 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多处近东西向古水系, 古水流及物源来自西部隆起区。车27井及其南东方向八一段至八二段发育NW-SE向展布的低凸起带, 该低凸起带以北地区地形较陡, 凹陷落差较大, 以南地区地形平缓, 地层厚度变化相对较小。八三段该低凸起带基本消失。红车断裂带和中部南部断裂对古地貌的改造起控制作用。
3)八道湾组各段地震属性、波阻抗反演和沉积相分析表明, 八道湾组沉积古地貌对沉积相类型和岩性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北部陡坡区为较大规模扇三角洲沉积, 岩性较粗, 砂砾岩厚度大。南部缓坡区发育多支小型扇三角洲, 岩性较细, 砂砾岩厚度较小。靠近尖灭线附近发育扇三角洲平原, 斜坡区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砂体总体呈北西— 南东向展布。低凸起区古地貌具有明显控制砂体分布特点, 八一段古凸起西翼是砂体主要发育区, 且隆起幅度越高西翼聚砂特点越明显, 八三段在原古凸起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型砂体较集中发育, 沟谷既是输砂通道, 也是聚砂的场所。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