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纪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斜坡沉积特征*
余宽宏, 金振奎, 董晓东, 苏奎, 张伟, 杜宏宇, 陈英, 张卫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通讯作者简介: 金振奎,男,1963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学方面的研究。E-mail:jinzhenkui@188.com

第一作者简介:余宽宏,男,1983年生,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及储层地质学方面的研究。E-mail:yukuanhong1983@126.com

摘要

通过对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剖面实测以及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斜坡沉积特征。斜坡区岩石类型丰富,包括砾屑石灰岩、灰泥石灰岩、硅岩和页岩等,沉积构造丰富,沉积厚度远大于台地区以及深海盆地区。断裂带在宏观上控制了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纪古地理分区,台地区、斜坡—深海盆地区的古地理位置在寒武纪的不同地质时期基本保持不变。寒武纪持续拉伸的构造环境造成斜坡区持续下降拗陷,从而为沉积物的堆积提供了足够大的可容空间,同时来自台地区的沉积物补给充足,导致了斜坡区相对于台地区以及深海盆地区而言具有巨厚的沉积层。

关键词: 寒武纪; 扬子地台北缘; 斜坡; 同沉积断裂; 沉积特征
中图分类号:P5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3)03-0401-12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mbrian slope controlled by synsedimentary faults in northern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
Yu Kuanhong, Jin Zhenkui, Dong Xiaodong, Su Kui, Zhang Wei, Du Hongyu, Chen Ying, Zhang Weidan
College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Jin Zhenkui,born in 1963,is a professor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His academic interest is focused on sedimentology.E-mail:jinzhenkui@188.com.

About the first author: Yu Kuanhong,born in 1983,is a Ph.D.candidate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His academic interests are focused on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geology.E-mail:yukuanhong1983@126.com.

Abstract

Based on summarizing regional data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ope controlled by synsedimentary faults were studied.It is found that rock types include pebble clastic limestone,micrite,cherts,shale and so on,with abundant sedimentary structures,and the thickness of sedimentary rocks in slope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in platform and basin.Palaeogeographic division was controlled by bordering fault zone,and locations of platform,slope and basin remained stationary during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Cambrian.Region of the slope subsided in a tension environment,with a continuous increasing accommodation space and plenty of sediments from platform,which resulted in much thicker strata in slope than that in shallow platform and deep basin.

Key words: Cambrian; northern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 slope; synsedimentary fault;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1 概述

扬子地台北缘及秦岭造山带一直是构造地质学工作者以及沉积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扬子地台北缘的构造研究比较深入, 秦德余等(1987)、吉让寿等(1990)认为扬子地台北缘在早古生代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的特征; 张国伟等(1996)认为秦岭地区在震旦纪至早奥陶世处于板块构造扩张期, 古秦岭洋南北陆缘在震旦纪— 奥陶纪发育陆缘裂谷; 大巴山断裂带弧形构造存在分带性(何建坤等, 1997; 乐光禹, 1998; 高长林等, 2003), 其中城口断裂为一条北— 北东倾斜的边界断裂(李鹏远等, 2010), 并向深部收敛于滑脱层(李秋生等, 2011)。相对而言, 扬子地台北缘古地理及沉积特征研究较薄弱。该地区寒武纪古地理研究始于20世纪的地层学研究, 随后关士聪(1984)王鸿祯(1985)刘宝珺和许效松(1994)认为研究区存在东西向的海槽; 李晋僧等(1994)通过定性岩相古地理研究认为扬子地台北缘为浅海陆棚边缘盆地; 田海芹(1998)冯增昭等(2001a, 2001b, 2002a, 2002b, 2002c, 2004)对扬子地台古地理单元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但未将扬子地台北缘纳入研究范围, 仅对沉积特征进行了推测。

构造运动宏观上控制了古地理以及沉积过程。同沉积断裂, 特别是盆地边缘的同沉积断裂, 对于碎屑岩砂体的展布控制作用明显, 其研究实例在中国东部的拉张盆地比较多(侯贵廷等, 2000; 林畅松等, 2003; 任建业等, 2004)。构造运动对碳酸盐岩沉积盆地古地理以及沉积作用过程的控制也非常明显。扬子地台北缘在寒武纪不仅发育厚层碳酸盐岩, 而且也发育碎屑岩, 另外也在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露头中发现了油苗(金振奎等, 2007)。文中在剖面实测、踏勘以及地调资料调研的基础上, 研究了同沉积断裂控制下的扬子地台北缘斜坡沉积特征。

2 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四川、重庆、湖北、陕西、甘肃交界处, 地貌背景为山区, 寒武系露头丰富, 具有很好的研究条件。本次研究实测的剖面以及调研的剖面位置分布如图1

扬子地台北缘元古代— 早古生代处于板块构造扩张期(张国伟等, 1996; 董云鹏等, 1998), 发育大西洋型被动大陆边缘, 它是由北秦岭洋洋底扩张引起的扬子陆壳边缘伸展裂陷演化而成(高长林等, 2003)。震旦纪初, 拉张运动使古中国地台解体, 形成了秦岭— 大巴山坳拉槽。早震旦世晚期, 古中国地台以三叉裂谷的方式裂开, 产生一系列断裂(图 1)。其中, 主要的断裂如蓝桥— 三要、丹凤— 商县、石泉— 安康断裂带等。断裂带之间的坳陷地区堆积有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晚震旦世至寒武纪初, 坳拉槽平稳沉降, 下部发育泥质沉积, 上部发育碳酸盐沉积。这一时期坳拉槽内出现了幅度不大的隆起和拗陷, 在坳陷中沉积厚度较大, 而相对隆起区沉积厚度变薄甚至缺失, 初步体现出坳拉槽内部的构造格局对于沉积分异的控制作用。

图1 扬子地台北缘位置及构造分区(构造分区引用自秦德余等, 1987)
构造分区名称:Ⅰ — 扬子准地台; Ⅱ — 秦岭— 大巴坳拉槽:①— 洛南断坳带, ②— 宽坪断隆— 断坳带, ③— 商县— 二郎坪断槽, ④山阳— 柞水断陷带, ⑤— 留坝— 旬阳断坳带, ⑥— 紫阳— 竹溪断坳带, ⑦高滩— 镇坪断坳带; Ⅲ — 华北准地台。断裂带名称:F1— 洛河断裂带或过渡带, F2— 蓝桥— 三要断裂带, F3— 商县— 高耀断裂带, F4、F5— 丹凤— 商南断裂带, F6— 山阳— 柞水断裂带, F7— 石泉— 安康 断裂带, F8— 红椿坝断裂带, F9— 大巴山断裂带
Fig.1 Location of northern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 and tectonic units(tectonic units after Qin et al., 1987)

从早寒武世开始, 先期存在的断裂在拉张作用下又重新活动, 断隆和断坳相间的格局逐渐开始形成并扩大, 自南向北发育一系列南陡北缓的箕状断陷(秦德余等, 1987; 吉让寿等, 1990)。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对于沉积的控制作用更加明显, 断坳内沉积厚度巨大, 碎屑岩相对较少, 主要为碳酸盐岩(秦德余等, 1987; 吉让寿等, 1990); 越是靠近坳拉槽的中央, 受海底火山活动影响, 钙质沉积物越少, 而泥质、硅质等沉积类型增加(王清晨等, 1989)。张成立等(2002)通过早古生代岩墙的研究也证实研究区在早古生代发生受地幔柱活动控制的拉张构造运动。

晚奥陶世的构造运动导致了中央小洋盆的局部褶皱。晚奥陶世— 志留纪, 南秦岭仍为拉张环境并全面快速沉降, 呈饥饿型盆地(张成立, 2003)。志留纪末期— 中三叠世, 坳拉槽逐渐收缩衰亡, 空间范围逐步缩小, 以至于扬子准地台和华北地台连为一体形成陆地(秦德余等, 1987; 吉让寿等, 1990, 2004)。

大巴山断裂带是扬子地台北缘最重要的控制沉积的断裂带(图 1), 自元古代至志留纪一直为张性断裂。该断裂带以北在寒武纪为持续拗陷的高滩— 镇坪断坳带, 以南为南大巴台缘坳陷带(秦德余等, 1987)。这一时期研究区的断裂较为简单, 随着印支— 海西期及燕山期的构造运动, 这一地区构造才变得异常复杂, 最终形成以大巴山弧形断裂为界的南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和北大巴山冲断褶皱带(董云鹏等, 2008; 董有浦等, 2011)。大巴山弧形断裂过城口县、房县(城口断裂), 是大巴山断裂带的最南缘断裂(李鹏远等, 2010), 也是整个秦岭— 大巴山坳拉槽最南缘的断裂。该断裂发育于新元古界耀岭河群凝灰质碎屑岩中, 切穿深度大, 断面波状起伏, 倾向北东, 倾角40° ~70° 之间, 整体平面上呈弧形, 在城口县附近与大巴山造山带的构造线近于平行, 而东西两侧为高角度交切(董云鹏等, 2008)。文中将此断裂作为断坳带和扬子地台区的界限, 也是台地边缘控制沉积最重要的断裂。

3 地层特征

扬子地台北缘地层可以分为扬子地层区和秦岭地层区, 扬子北缘盆地地层区通过丹凤— 商南断裂带与华北地层区相接。文中的地层系统是综合了冯增昭(2001a)蒲心纯等(1993)项礼文等(1999)的划分方案(表 1)。

表1 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地层划分方案 Table1 Stratigraphic schemes of the Cambrian in northern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

实测剖面以陕西省紫阳县任河剖面为代表, 岩石地层单元包括鲁家坪组、箭竹坝组、毛坝关组、八卦庙组和黑水河组(图 2)。

下寒武统发育鲁家坪组和箭竹坝组。任河剖面鲁家坪组厚度为467.9 m, 岩性较为单一, 主要为碳质页岩和少量的粉砂岩、硅岩等, 其中黑色的碳质页岩厚度超过80%, 其次为黑色薄层硅岩, 厚度为15%左右。任河剖面箭竹坝组厚107.85 m, 以灰岩夹泥质灰岩为主, 岩性稳定, 化石甚少。

中寒武统发育毛坝关组和八卦庙组。任河剖面毛坝关组厚1170 m, 主要由深灰色、黑灰色泥质灰岩和灰质页岩组成, 灰岩成分为灰泥, 单层厚度很薄, 一般1~2 cm, 也见数层纯的页岩和较纯的薄层灰泥石灰岩。水平层理普遍发育, 多见黄铁矿结核。化石可见Anomocarella chinensis Walcolt, A.sp., Peronopsis sp., Ptychagnostus seminula(whitehowse)和Acrothele sp.等。八卦庙组厚382.83 m, 下部为深灰色含粉砂或泥质灰泥石灰岩; 上部主要为深灰色灰泥石灰岩, 水平层理发育; 顶部发育1层砾屑灰岩, 砾屑原岩为灰泥石灰岩, 见同生滑塌构造。主要化石有Diplagnostus sp., Linguagnostus cf. kierulfi(Brogger), Ovalagnostus sp., Goniagnostus sp., Lejopyge armata(Linnarsson), Hypagnostus brerifrons(Angelin), Peronopsis sp., Clavagnostus sp., Proceratopyge sp., Centropleura(Bashania)Lui Ma, Prohedinia jielingensis (sp.nov.), Eoshengia subquadrata Yang, Neoanmocarella sp., Lisania placida Yang和 Ptychagnostus aculeatus(Angelin)。

任河剖面上寒武统黑水河组厚960.06 m, 下部主要为深灰色、黑灰色泥质灰岩和粉砂质灰岩, 上部主要为砾屑灰岩和薄层灰泥石灰岩, 部分灰泥石灰岩含泥质。砾屑灰岩中砾屑原岩多为灰泥石灰岩, 砾屑呈长条状, 化石少见, 偶见Olenia sp.和Glyptognostus sp.。

图2 陕西省紫阳县任河剖面寒武系综合柱状图Fig.2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the Cambrian of Renhe section in Ziyang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图3 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斜坡区砾屑灰岩特征
A— 砾屑灰岩, 砾屑呈长条状, 具有滑塌揉动构造, 流动特征明显, 陕西平利县八仙镇江西街剖面箭竹坝组; B— 砾屑灰岩, 砾屑次圆状为主, 陕西平利县八仙镇江西街剖面; C— 灰泥石灰岩, 砾屑被灰泥包裹, 陕西省紫阳县任河剖面; D— 砾屑灰岩, 砾石呈撕裂状, 砾石的 原岩为灰泥石灰岩, 填隙物为灰泥, 陕西省紫阳县任河剖面黑水河组, 正交光
Fig.3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lcirudite of the Cambrian slope in northern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

图4 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斜坡岩石特征
A— 灰泥石灰岩, 呈层状, 夹暗色泥岩层, 重庆市城口剖面; B— 含硅质结核灰质泥岩, 硅质呈结核状分布于灰质泥岩中, 硅质结核定向排列, 陕西省紫阳县任河剖面毛坝关组, 单偏光; C— 灰质泥岩, 富泥纹层颜色较暗, 呈层性明显, 陕西省紫阳县任河剖面毛坝关组, 单偏光; D— 泥质粉砂岩, 石英颗粒细小, 粉砂级, 成层性明显, 陕西省紫阳县任河剖面毛坝关组, 正交光; E— 硅质页岩中的灰岩岩块, 陕西平利县八仙镇江西街剖面; F— 黑色硅岩, 层状, 陕西省紫阳县任河剖面鲁家坪组, 单偏光
Fig.4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mbrian slope in northern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

4 斜坡区沉积特征
4.1 岩石特征及环境解释

碳酸盐岩是研究区主要发育的岩石类型, 包括砾屑灰岩、灰泥石灰岩、泥质灰泥石灰岩、硅质结核灰泥石灰岩等。碎屑岩类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和硅质泥岩等。另外, 还包括其他岩类, 如硅岩等。

1)砾屑灰岩。斜坡区砾屑灰岩非常发育, 主要分布于上寒武统黑水河组以及中寒武统上部八卦庙组(图 2)。碳酸盐岩岩石特征是分析其形成环境的重要依据(姜在兴, 2003), 斜坡区的砾屑灰岩和浅水台地区的砾屑灰岩在岩石学上有很大的区别, 不仅可以从宏观沉积构造方面进行区分, 而且可以从微观颗粒类型、胶结类型等方面进行区分。浅水台地区的砾屑灰岩具有以下特征:(1)砾屑可以杂乱排列, 也可以具有一定的规律, 但很少能反映出流动及滑塌构造特征; (2)砾屑间可以是灰泥胶结, 也可以是亮晶胶结; (3)砾屑原岩可以是灰泥石灰岩, 也可以是颗粒灰岩, 常由鲕粒灰岩、砂屑灰岩等构成; (4)生物化石发育, 如三叶虫和介形虫等。研究区砾屑灰岩位于斜坡深水区, 不具备以上浅水环境标志, 其砾屑多呈块状, 颜色以深灰色为主, 成分为灰泥; 或多为长条状(图 3-A), 磨圆差, 棱角或次棱角状; 也见次圆状(图 3-B)以及呈眼球状分布于灰泥石灰岩中(图 3-C); 分选差, 砾屑大小从3 cm× 5 cm到4 cm× 40 cm不等, 砾屑之间以灰泥充填, 可见滑塌构造, 流动特征明显(图 3-A)。眼球状砾屑灰岩的基岩风化面呈红色, 新鲜面黑灰色, 反映其形成环境具还原性(李双应等, 2008)。镜下观察发现, 砾屑平行层面定向排列, 成撕裂状(图 3-D), 原岩未见鲕粒、浅水生物颗粒等。砾屑灰岩代表了斜坡环境的塑性滑塌成因, 多反映断裂活动期的沉积(文琼英等, 1987), 其中砾屑灰岩段与层状灰泥石灰岩段的交互出现反映了断裂活动具有周期性。断裂的幕式活动以及断裂坡折控制了这类沉积体系的发育(李振宏等, 2004)。

2)灰泥石灰岩。层状灰泥石灰岩在各组均有发育, 颜色比较暗, 多为深灰色, 镜下观察灰泥成分单一。灰泥石灰岩多被认为形成于深水环境, 并且成层性好的深色灰泥石灰岩是在断裂活动停歇或者不剧烈时形成的。而箭竹坝组的灰泥石灰岩多为薄层到中层, 能够见到丘状波痕, 表明水体不是很深, 能够受到风暴浪的影响。斜坡环境的灰泥石灰岩常夹泥质薄层(图 4-A), 在斜坡的下段可发育低密度浊流沉积层。

3)硅质结核含灰泥岩。深灰色至黑色, 泥质为主, 含灰质以及细小的石英颗粒。硅质结核呈定向排列, 分布于含灰泥岩中(图 4-B)。镜下观察质地较纯, 未见放射虫及海绵骨针等深海化石, 其成因应为上翻洋流的产物(吕炳全和翟建忠, 1989), 形成环境为碳酸盐岩下斜坡。

4)泥质灰泥石灰岩。发育于毛坝关组、八卦庙组和黑水河组。泥质灰泥石灰岩一般呈深灰色, 薄到中层, 常与灰质泥岩或灰泥石灰岩互层。镜下观察到泥质成分和灰质成分微观上各自富集成薄纹层(图 4-C), 水平层理发育, 偶见石英质的粉砂成分, 同样代表了低能安静的水体沉积。

5)泥质粉砂岩。断坳带在陆源碎屑沉积物补充充足的时候也发育碎屑岩, 以陕西紫阳任河剖面为例, 泥质细粉砂岩主要发育在中寒武统, 石英颗粒非常细小, 夹有泥质薄层, 成层性非常明显(图 4-D)。这些细小的石英颗粒间均被黑色泥质充填, 无生物记录。其形成过程是在陆源碎屑物质供应充足时, 细小的石英颗粒和泥质随洋流搬运至斜坡发生沉积, 为深水环境沉积。

6)黑色页岩。主要发育在下寒武统鲁家坪组, 中寒武统毛坝关组也有发育。总体来说含量较少。颜色暗, 呈黑色, 有机质丰富, 在剖面中多被风化, 表现为覆盖或缺失。水平层理发育, 代表了深水低能的环境。黑色页岩常发育于斜坡的下部, 含硅质以及异地搬运的灰岩岩块(图 4-E)。灰岩岩块主要是在构造活动期滚落到斜坡下部而嵌于黑色页岩中的。

7)硅岩。在任河剖面中仅发育于下寒武统鲁家坪组的中部和上部, 常与黑色页岩层相邻。硅岩呈黑色、薄层, 因坚硬且抗风化能力强, 在野外很容易识别和观察。镜下观察其成分为燧石, 颜色暗, 成层性好(图 4-F)。高长林和何将启(1999)通过对大巴山硅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后认为, 硅岩多与断裂以及火山活动有关。在断裂活动期, 富含硅质的流体顺断裂向上运移并在深海盆地沉积。

4.2 剖面对比

对比剖面在研究区呈南西— 北东向(图 5), 其中四川南江沙滩剖面、陕西镇巴高桥水河沟剖面、陕西紫阳落人洞剖面位于扬子地台区, 陕西紫阳任河剖面、陕西安康支河剖面位于斜坡区, 陕西黑窑沟剖面位于距离台地较远的深海盆地区。对比剖面具有以下特征:(1)地台区、斜坡区— 深海盆地区岩石类型差异比较大。地台区的岩石主要有颗粒灰岩、浅色灰泥石灰岩和泥岩等, 颜色以浅色为主; 斜坡区岩石类型丰富, 包括硅质岩、泥岩、泥质灰泥石灰岩和砾屑灰岩等, 颜色以深灰色— 黑色为主; 远离台地区的深海盆地(古秦岭洋中心)岩石类型主要为硅岩和硅质泥岩, 颜色主要为黑色。(2)地台区、斜坡区— 深海盆地区沉积构造差异较大。地台区沉积构造主要反映浅水水体动荡环境, 包括颗粒石灰岩中的交错层理以及波纹构造; 斜坡区沉积构造类型比较丰富, 如垮塌形成的揉皱构造、滑塌形成的碳酸盐岩角砾定向排列等; 深水盆地区的硅岩以及硅质泥岩主要发育水平层理, 反映水体相对安静的沉积环境。(3)各单元沉积厚度相差非常大。斜坡区具有最大的沉积厚度, 反映可容空间增大的速度快而且沉积物供给充足; 台地区沉积厚度较斜坡沉积厚度小得多; 深海盆地因远离物源区, 呈欠补偿状态, 沉积厚度最小。

图5 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剖面对比Fig.5 Profile correlation of the Cambrian in northern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

4.3 地层厚度平面特征

以中寒武统为例来说明扬子地台北缘同沉积断裂对于地层厚度展布的控制作用, 下、上寒武统的地层厚度展布特征和中寒武统类似。

地层厚度为绝对厚度, 反映了研究区地层沉积时期的沉降幅度以及沉积物供给特征。扬子地台北缘台地— 秦巴坳拉槽中寒武统地层厚度等值线图 (图 6)反映了该时期大地构造格局以及沉积物充填状况, 即主要的隆起和坳陷的分布以及走向。中寒武统延伸方向为北西— 南东向, 地层厚度为0~2900 m, 一般为100~600 m, 陕西紫阳任河剖面中寒武统实测绝对厚度为1550 m。厚度中心主要位于靠近地台区的大巴山断裂带下降盘, 并且受断裂控制非常明显, 再向坳拉槽中心地区地层厚度减薄。地台区中寒武统厚度较大巴山断裂带控制的断坳要小得多, 但又比深海盆地厚些。

图6 扬子地台北缘中寒武世古地理分区及地层厚度等值线图
构造分区名称:Ⅰ — 扬子准地台, Ⅱ — 秦岭— 大巴坳拉槽, Ⅲ — 华北准地台; 断裂带名称:F1— 洛河断裂带或过渡带, F2— 蓝桥— 三要断裂带, F3— 商县— 高耀断裂带, F4, F5— 丹凤— 商南断裂带, F6— 山阳— 柞水断裂带, F7— 石泉— 安康断裂带, F8— 红椿坝断裂带, F9— 大巴山断裂带
Fig.6 Palaeogeography division and isoline map of the Middle Cambrian in northern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

图7 扬子台地北缘寒武纪同沉积断裂带对沉积的控制作用模式Fig.7 Sedimentary model controlled by synsedimentary faults of the Cambrian in northern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

4.4 沉积模式

通过上述研究, 认为扬子地台北缘具有以下明显特征:(1)扬子地台区、秦岭— 大巴山坳拉槽在寒武纪的不同阶段古地理位置基本保持不变; (2)古地理分区的界限受断裂控制明显, 古地理单元位置及沉积作用具有很好的继承性; (3)扬子地台浅水沉积区、秦岭— 大巴山坳拉槽及深水沉积区的岩性特征及沉积构造区别明显, 可以从岩性特征及沉积构造方面来区分其形成环境; (4)不同古地理单元地层厚度差别巨大, 断裂下降盘斜坡区地层厚度远大于扬子地台及盆地区; (5)厚度等值线显示沿着大巴山断裂带地层厚度大, 等值线密度远大于地台区和盆地区。

综合以上特征及构造背景资料, 笔者提出了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沉积模式(图 7)。

1)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纪为拉张构造背景。震旦纪末期以及寒武纪的拉张环境使得扬子地台北缘形成类似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

2)扬子地台北缘断裂在寒武纪为同沉积断裂, 沉积过程受同沉积断裂控制。拉张环境的同沉积断裂是造成断裂两盘沉积厚度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方维萱等, 2001)。在持续拉张的构造应力作用下, 紧邻扬子地台的斜坡区不断地沉降, 使得可容空间持续增大, 又因为来自地台区的沉积物供给充足, 形成了斜坡区巨厚的沉积层。

3)不同古地理单元沉积岩类型受构造活动控制明显。断裂形成早期, 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 秦岭— 大巴山断裂型斜坡区沉积了厚度较小的硅岩以及火山碎屑岩。构造活动期, 斜坡区发育垮塌沉积; 构造平静期, 斜坡区沉积灰泥、泥质等。随着同沉积断裂下降盘的不断下沉, 斜坡区沉积厚度巨大。断垒对于沉积物区域分布的控制作用明显, 在紧邻台地区的断坳带沉积厚度巨大, 而在远离台地的断槽, 由于物源的缺乏而呈欠补偿状态, 沉积厚度比较小, 沉积物以泥质和硅质为主。

4)斜坡区的坡度总体上由缓变陡。早期断裂沉降小, 坡度较缓, 沉积物主要为来自于断裂提供的硅质热沉积以及地台区提供的灰泥, 这一时期沉积特征主要是填平靠近地台区由断裂形成的地堑。随着断裂带沉降速度的加大, 斜坡区的坡度也随之变大。伴随着充足的物源供给, 斜坡区的地层沉积厚度巨大, 并且随着斜坡坡度的变大, 也更利于砾屑灰岩的发育及滑动构造的形成。

5 结论

1)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纪古地理受控于同沉积断裂。地台区、斜坡— 盆地区的位置相对固定, 其界限为大巴山断裂带, 特别是城口断裂对于沉积作用过程及古地理展布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2)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纪同沉积断裂控制了沉积作用过程。邻近地台区不断沉降的断裂型斜坡区沉积厚度巨大, 远大于地台区及盆地区的沉积厚度; 断垒对沉积物的充填具有分割作用, 来自地台区的沉积物不能搬运到盆地中心, 因此以沉积薄层的硅岩为主。

3)断裂型斜坡区沉积岩类型既有碎屑岩也有碳酸盐岩, 反映了陆源碎屑物质供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另外, 砾屑灰岩以及滑塌构造与层状的灰泥石灰岩交互出现也反映了断裂的间歇性活动, 从而影响了岩石垂向序列。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董云鹏, 周鼎武, 张国伟, . 1998. 秦岭造山带南缘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地球化学, 27(5): 432-441. [文内引用:1]
[2] 董云鹏, 查显峰, 付明庆, . 2008. 秦岭南缘大巴山褶皱—冲断推覆构造的特征[J]. 地质通报, 27(9): 1493-1508. [文内引用:2]
[3] 董有浦, 沈中延, 肖安成, . 2011. 南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区域构造大剖面的构建和结构分析[J]. 岩石学报, 27(3): 689-698. [文内引用:1]
[4]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1a. 中国南方寒武纪—奥陶纪岩相古地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3-36. [文内引用:2]
[5]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1 b. 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3(1): 1-14. [文内引用:1]
[6]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2 a. 中国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4(1): 1-12. [文内引用:1]
[7]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2 b. 中国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4(2): 1-10. [文内引用:1]
[8]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2 c. 中国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M]. 古地理学报, 4(3): 1-10. [文内引用:1]
[9]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4. 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201. [文内引用:1]
[10] 方维萱, 张国伟, 李亚林. 2001. 南秦岭晚古生代伸展构造特征及意义[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3): 235-240. [文内引用:1]
[11] 高长林, 何将启. 1999. 北大巴山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4(3): 246-250. [文内引用:1]
[12] 高长林, 刘光祥, 张玉箴, . 2003. 东秦岭—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与油气远景[J]. 石油实验地质, 25(增刊): 523-531. [文内引用:2]
[13] 关士聪. 1984. 中国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与油气[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3-35. [文内引用:1]
[14] 何建坤, 卢华复, 张庆龙, . 1997. 南大巴山冲断构造及其剪切挤压动力学机制[J]. 高校地质学报, 3(4): 419-428. [文内引用:1]
[15] 侯贵廷, 钱祥麟, 蔡东升. 2000. 渤海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的时空关系[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1(3): 201-206. [文内引用:1]
[16] 吉让寿, 高长林, 秦德余. 2004. 华北与扬子两板块的拼贴方式与扬子北缘古生代盆地应变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 26(2): 143-152. [文内引用:1]
[17] 吉让寿, 秦德余, 高长林. 1990. 古东秦岭洋关闭和华北与扬子两地块拼合[J]. 石油实验地质, 12(4): 353-356. [文内引用:3]
[18] 姜在兴. 2003. 沉积学[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12-216. [文内引用:1]
[19] 金振奎, 苏奎, 董晓东, . 2007. 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油苗的发现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 古地理学报, 9(6): 588. [文内引用:1]
[20] 乐光禹. 1998. 大巴山造山带及其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J]. 矿物岩石, 18(增刊): 8-15. [文内引用:1]
[21] 李晋僧, 曹宣铎, 杨家禄, . 1994. 秦岭显生宙古海盆沉积和演化史[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5-29. [文内引用:1]
[22] 李鹏远, 张进江, 郭磊, . 2010. 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前缘构造特征及变形年代学研究[J]. 地学前缘, 17(3): 191-199. [文内引用:2]
[23] 李秋生, 高锐, 王海燕, . 2011. 川东北—大巴山盆山体系岩石圈结构及浅深变形耦合[J]. 岩石学报, 27(3): 612-620. [文内引用:1]
[24] 李双应, 孟庆任, 万秋, . 2008. 长江中下游地区二叠纪碳酸盐斜坡沉积及其成矿意义[J]. 岩石学报, 24(8): 1733-1744. [文内引用:1]
[25] 李振宏, 崔泽宏, 李林涛. 2004. 断裂坡折带对海相沉积层序的影响: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为例[J]. 海相油气地质, 9(1-2): 31-36. [文内引用:1]
[26] 林畅松, 郑和荣, 任建业, . 2003. 渤海湾盆地东营、沾化凹陷早第三纪同沉积断裂作用对沉积充填的控制[J]. 中国科学(D辑), 33(11): 1025-1036. [文内引用:1]
[27] 刘宝珺, 许效松. 1994. 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图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38. [文内引用:1]
[28] 吕炳全, 翟建忠. 1989. 下扬子地区早二叠世海进和上升流形成的缺氧环境的沉积[J]. 科学通报, 34(22): 1721-1724. [文内引用:1]
[29] 蒲心纯, 周浩达, 王熙林, . 1993. 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02. [文内引用:1]
[30] 秦德余, 吉让寿, 高长林, . 1987. 秦岭—大巴坳拉槽[J]. 石油实验地质, 9(2): 104-113. [文内引用:4]
[31] 任建业, 陆永潮, 张青林. 2004. 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形成机制及其对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9(5): 596-602. [文内引用:1]
[32] 田海芹. 1998. 中国古生代扬子、华北及塔里木克拉通统一体特征[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6): 11-20. [文内引用:1]
[33] 王鸿祯. 1985. 中国古地理图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3-10. [文内引用:1]
[34] 王清晨, 孙枢, 李继亮, . 1989. 秦岭的大地构造演化[J]. 地质科学, 32(2): 129-142. [文内引用:1]
[35] 文琼英, 李桂林, 焦凤臣. 1987. 攀西会理群的碳酸盐滑积岩等深积岩及其构造条件浅析[J].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7(3): 255-264. [文内引用:1]
[36] 项礼文, 朱兆玲, 李善姬. 1999. 中国地层典·寒武系[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9-15. [文内引用:1]
[37] 张成立, 高山, 张国伟, . 2002. 南秦岭早古生代碱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科学(D辑), 32(10): 819-829. [文内引用:1]
[38] 张成立, 高山, 张国伟, . 2003. 秦岭造山带蛇绿岩带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J]. 中国科学(D辑), 33(12): 1154-1162. [文内引用:1]
[39] 张国伟, 孟庆任, 于在平, . 1996.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J]. 中国科学(D辑), 26(3): 193-200.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