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简介: 漆家福,男,1957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油区构造解析和含油气盆地分析。E-mail:qijiafu@cup.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陈玮常,男,1983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区构造解析研究。E-mail:chenwc1983@163.com。
以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通过编制相关构造图件揭示了海塔盆地塔南凹陷的断裂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分析了构造活动对沉积作用的控制以及对烃源岩发育、圈闭形成和油气运移聚集条件的影响。塔南凹陷白垩纪经历了叠合断陷期(铜钵庙组—南屯组沉积时期)、叠合断拗期(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和反转拗陷期(伊敏组—青元岗组沉积时期)共3期演化,发育伸展和走滑—伸展两套断裂系统。受断裂活动影响,不同时期各次凹的沉降中心发生了明显的分异与迁移。断陷期沉降中心沿断陷边界断层上盘分布,断拗期沉降中心向凹陷中心迁移。断陷期结构样式及主干断裂活动强度控制着沉积相的分布,也影响油气成藏。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Qi Jiafu,born in 1957,is a profes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of oil structure analysis and petroliferous basin analysis.E-mail:qijiafu@cup.edu.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Chen Weichang,born in 1983,is a Ph.D.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 of oil structure analysis.E-mail:chenwc1983@163.com.
Based on structural geometry data compiled by interpretation of 3D seismic data in Tanan Sag of Haita Basin,the faults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and their controls on sedimentation and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trap,and accumulation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It is found that the Tanan Sag had gone through three big basin historical periods,that is,composite faulted stage(K1 t-K1 n),the composite fault-depression transition stage(K1 d)and reverse depression stage(K1 y-K2 q),and normal fault system and strike-slip normal fault system formed during the Cretaceous.Affected by faults movement,the subsidence centers in sub-sag were differentiated and migrated distinctly in different stages.The subsidence center distributed along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boundary faults during the composite faulted stage,and moved to the center of the sag during the composite fault-depression transition stage.The strength and style of the faults controlled th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海塔盆地是叠置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内蒙古— 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 呈两隆隔三坳的构造格局(陈守田等, 2002; 王青海等, 2002)。
该盆地是大庆油田重点勘探区域之一, 近10多年来相继有一些重要油气发现。塔南凹陷位于海塔盆地最南部, 地理位置上属于蒙古国东方省境内, 是一个富含油气的东断西超的叠合箕状断陷。塔南凹陷整体呈北东向延伸, 基底由侏罗系的火成岩、变质岩以及沉积岩组成, 充填地层主要以白垩系为主, 分别是下白垩统铜钵庙组(K1t)、南屯组(K1n)、大磨拐河组(K1d)、伊敏组(K1y)和上白垩统青元岗组(K2q)(表 1)。
塔南凹陷总体上表现为向西倾斜的3条基底断裂控制的3个半地堑次凹构造, 次凹内部又被斜向主干断层分隔成若干洼陷, 整体表现为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于丹, 2010; 方石等, 2012)。依据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 可将整个凹陷按剖面结构形态划分为东部次凹、中部次凹和西部次凹(图1), 东部次凹又可以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洼陷区, 中部次凹又可以分为南部和中部洼陷区, 西部次凹又可以分为中部和北部洼陷区。
2.1.1 北部区
塔南凹陷北部区在T22界面(南屯组顶界面)以下表现为西断东超的半地堑式结构, 多条走向NE、倾向NW的正断层控制着铜钵庙组和南屯组的沉积, 断层向上切割至南屯组顶部。根据南屯组地层厚度的变化, 剖面上主要可分为3个半地堑式结构, 分别受控于F3、F4和F5断层(图 2, C-C'), 后期被改造成两洼的构造格局。在T22界面以上地层表现为断拗式结构, 被F4断层分割成东、西2段, 西段比较发育小型走滑断层, 东段走滑断层不太发育。
2.1.2 中部区
塔南凹陷中部区剖面结构可分成3段, 主要是被F2断层、F4断层以及F7断层分割为3个半地堑式结构(图 2, B-B')。几条大断层主要控制铜钵庙组、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沉积, 次生断层较少, 后期主断层发生走滑运动形成许多Y型断层组合。
2.1.3 南部区
塔南凹陷南部区剖面结构可分成东、西2段, 主要是被F4和F1断层分隔为2个半地堑式结构, 且均为东断西超(图 2, A-A')。T22界面以下主要为断陷结构, 其上部表现为拗陷结构。T22界面以上发生轻微走滑, 形成少量Y字型断层。主控边界断层F1、F4断层及其次级断层控制铜钵庙组和南屯组沉积, 拗陷期发育继承性或新生性西倾断层。
通过对断层分布特征、构造变形样式的系统解析, 按断层形成的力学性质, 将塔南凹陷断裂主要划分出2种类型, 即伸展型断层和伸展-走滑型断层。在铜钵庙组— 南屯组沉积时期, 受NW-SE向引张应力作用形成NE和NNE向正断层, 主要包括铜钵庙组、南屯组沉积时期各次凹边界断层及其伴生的次级断层。在大磨拐河组— 伊敏组沉积时期, 区域应力由NW-SE向引张转为近EW向引张, 导致原有断层面上产生走滑位移分量, 从而使早期的伸展断层兼有走滑的性质, 逐步演变为伸展-走滑型断层。该类断层多发育为各次凹的边界断层, 多为长期活动的继承性断裂。区域应力的转变导致在原有的NE-NNE向断层间形成一个右旋走滑应力场, 产生众多近SN向和NW向的小型正断层, 这些走滑作用产生的小型正断层与NE向的基底正断层在平面上形成众多雁列构造和帚状构造, 在剖面上则显示为花状构造和V字形构造(图 2)。
塔南凹陷不同构造层中的断层发育存在显著差异。伊敏组沉积末期的构造反转运动只在北部地区比较剧烈, 并未形成全区大规模的反转。以T22界面为界, 根据断层演化及其性质可划分为下部伸展断裂系统和上部伸展— 走滑断裂系统(图 2)。下部伸展断裂系统主要发育于铜钵庙组和南屯组, 上部伸展— 走滑断裂系统发育于大磨拐河组、伊敏组、青元岗组。两套断裂系统均受长期活动的主干基底断层控制, 自下而上形成一套连锁断裂体系, 上部伸展— 走滑断裂系统是叠加在下部伸展断裂系统之上的继承性演化的产物。
断裂构造样式不仅是断层组合及演化的综合体现, 同时也对沉积展布和油气聚集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区经历了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晚期反转多期构造运动, 其中伸展、披覆、张扭3大类构造样式与油气藏的关系最为密切(图 3)。
2.3.1 伸展型构造样式
在南屯组中广泛发育, 主要切割了T5、T3、T23、T22反射层, 多数终止在大磨拐河组中, 部分向上持续活动而控制着上部张扭构造样式的演化。根据正伸展断层的组合方式可分为6个亚类:反向翘倾断块, 顺向翘倾断块, 垒堑构造, 共轭交切, 顺向断阶和反向断阶; 其中顺向、反向翘倾断块多分布于各次凹的缓坡带上, 顺向、反向断阶多分布于东部次凹陡坡带上, 而垒堑构造广泛分布于铜钵庙组。
2.3.2 披覆型构造样式
塔南凹陷断陷期垂直升降活动剧烈, 在上覆盖层中形成多种批覆构造, 自东向西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和西部潜山断裂带附近, 垂向上以铜钵庙组上部和南屯组下部为主; 可分为背斜披覆、堑背斜披覆、断鼻披覆3个亚类。
2.3.3 张扭型构造样式
主要发育于塔南凹陷构造演化的中后期(伊敏组、青元岗组沉积时期), 由于后期区域应力方向的改变, 早期伸展断层会顺其断面发生一定的走滑位移, 从而使其既具有伸展位移又具有走滑位移。从地震剖面(图 2)中可以看出, 各控次凹断层在铜钵庙组和南屯组中主要表现为铲式特征, 但这些长期活动的边界断层在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中发育大量(半)正花状构造和V字形构造, 主要沿各次凹的陡坡带发育。
断裂的数量、活动速率、伸展率是界定断裂活动期次和活动强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卢异等, 2010; 尹新义等, 2010)。前人在研究区做过相关的断裂活动性研究(于丹, 2010), 但仅讨论了单条断层的活动强度, 并未将各个次凹作为单元进行断裂的活动性研究。盆地中断裂的发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因此以小级别构造为单元进行研究对凹陷整体的构造演化乃至沉积体系分布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区不同次凹主干断裂的活动时间、活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 并且出现交替转移的现象(图 4)。通过统计主干断裂的生长指数和净沉积量(图 4), 发现活动的分段性表现为东强西弱、南北交替。在铜钵庙组沉积时期断裂活动较强, 东部次凹是整个凹陷的沉降中心, 其中南部又是东部次凹的主要沉降区; 南屯组沉积时期是整个凹陷断裂活动最强的时期, 各次凹全面沉降接受沉积, 但东部次凹的断裂活动仍然最剧烈; 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 断裂活动强度明显减弱, 但东部次凹的北部断裂活动较前一期开始逐渐增强。
海塔盆地中、新生代不同时期的构造-沉积特征有明显差异, 盆地沉积盖层中包含多个不整合面。根据不整合面, 可以将海塔盆地划分为前白垩纪、早白垩世早期(铜钵庙组、南屯组沉积时期)、早白垩世晚期(大磨拐河组、伊敏组沉积时期)、晚白垩世— 新生代等4个大的演化阶段; 根据层序结构反映的盆地结构形态、同沉积断层特征等可以将不同阶段划分为不同的构造演化期次。
塔南凹陷的构造演化与整个海塔盆地构造演化是同步的, 但是塔南凹陷后期褶皱反转程度相对较弱。根据塔南凹陷地震资料解释的不整合面的分布特点、构造变形样式差异、褶皱变形时期等综合特征, 将塔南凹陷盆地构造演化划分为叠合断陷、叠合断拗、反转拗陷3大成盆阶段, 其中“ 叠合断拗” 是指两期或两期以上的盆地均表现为断坳或拗断、拗陷的结构特征, 垂向上叠置在一起。根据断层的活动性和样式特征, 又可细分为以下5个阶段:(1)初始断陷期(铜钵庙组沉积时期), (2)强烈断陷期(南屯组沉积时期), (3)断拗沉降期(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 (4)张扭拗陷期(伊敏组沉积时期), (5)反转拗陷期(伊敏组沉积末期至青元岗组沉积时期)(图 5)。
通过对塔南凹陷断陷期地层沉积厚度与同沉积断层分布的研究发现, 各个次凹的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发生了明显的差异变化和交替迁移(图6), 这与同沉积断层的活动和演化密切相关。铜钵庙组沉积时期, 塔南凹陷的沉积中心比较分散, 规模也较小, 3个次凹形态基本形成, 但次凹内部的若干洼陷并未连通, 洼陷的延展方向和NE走向与断层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南屯组沉积时期, 断陷作用进一步加剧, 地层沉积厚度明显大于上一时期, 沉积中心展布仍呈NE走向, 各次凹内的洼陷基本连通, 中部次凹已经完全连通呈NE向的狭长型延展。东部次凹南部沉积作用持续增强, 沉积厚度达到1600 m, 相比之下中部和北部均已明显减弱, 该时期F1断层控制着东部次凹南部深洼的形成, 并使深洼范围进一步扩大。西部次凹沉积面积明显扩大, 上一时期的3个小洼陷基本连通, 沉积厚度达到600~800, m。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 盆地演化由断陷向拗陷过渡, 此时由早期3个次凹的单独充填沉积转为整个凹陷的统一沉积(图 6)。
近年来, 构造作用对沉积体系分布的控制与影响研究已经成为含油气盆地分析的热点之一(Cowle et al., 2000; Wood, 2000; Pavelic, 2001; Bryan and Jason, 2002; Hans et al., 2002; Lezzar and Tiercelin, 2002; Mcleod et al., 2002)。沉积体系的发育和分布与沉积时期的古地貌有关, 而古地貌又直接受同沉积断裂控制(陈莹等, 2006; 叶兴树等, 2006; 邓宏文等, 2008; 纪友亮等, 2010; 林畅松等, 2010; 史冠中等, 2011)。
通过对研究区沉积体系对比研究发现, 沉积相分布和物源供给总体上受断层活动和延展方向的控制, 陡坡带、缓坡带及凹中隆起等不同构造单元的沉积相分布明显受到断层活动的影响(林畅松等, 2003; 路智勇, 2008)。早白垩世, 塔南凹陷断陷作用强烈, 断裂极为发育, 凹陷内主要的沉积体系及组合有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三角洲、滨浅湖和半深湖— 深湖等(杨永华等, 2009; 王建鹏等, 2011)。在断陷初始阶段(铜钵庙组沉积时期), 塔南凹陷北部和西部地势较高, 地形坡度相对较缓, 主要发育冲积扇和三角洲沉积; 在东部次凹的陡坡带, 断层断面陡、地形高差大, 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沉积; 中部次凹发育滨浅湖沉积。在强烈断陷阶段(南屯组沉积时期), 水深进一步增大, 东部次凹的南部洼陷和中部次凹发育大面积的半深湖— 深湖沉积, 东部次凹中部和北部以及西部次凹被滨浅湖沉积所覆盖, 这为大套的烃源岩沉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西部缓坡带则发育大套的三角洲沉积, 这为油气的储集提供了砂体保证。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 主要发育半深湖— 深湖沉积, 为研究区内提供了大套的泥岩; 在中部次凹以东的地区发育滨浅湖沉积, 以西的地区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蒙启安和纪友亮, 2009; 杨子成, 2010; 苗长盛等, 2011; 许凤鸣等, 2011)。从纵向来看, 塔南凹陷东部次凹的边界断层活动性持续较强, 使得东部次凹持续接受来自东部的物源, 在陡坡带附近发育扇三角洲, 部分深洼处发育湖底扇沉积; 中部次凹相对简单, 伴随F3断层活动性由弱到强再到弱(图 4), 发生了滨浅湖向半深湖— 深湖— 湖沼相的演化; 西部次凹及其以西的地区地势一直相对较高, 主要发育冲积扇和三角洲的沉积。
断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烃源岩的分布、圈闭形成和油气聚集等方面(Zhang et al., 2006; 冷济高等, 2008; 能源等, 2009; 陈伟等, 2010; 李明刚等, 2010)。塔南凹陷多期次的断裂活动, 直接影响着盆地的沉积体系分布和油气聚集(马宝军等, 2006; 田继强等, 2011; 喻顺等, 2011), 其中伸展断裂系统控制着塔南凹陷下部构造层中烃源岩的分布、圈闭类型以及油气的运聚, 盆地构造运动与烃源岩的成熟程度以及储集层、盖层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匹配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油气藏最终的形成。
根据钻井资料, 研究区主要发育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3套泥岩, 油气主要来自铜钵庙组和南屯组暗色泥岩。主干基底断层将塔南凹陷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次凹, 暗色泥岩受断层活动影响沿NE走向展布(图 7)。铜钵庙组沉积时期是湖盆的断陷初始期, 形成大量NE— NNE走向的正断层, 暗色泥岩沿着断裂走向展布, 并紧邻陡坡带一侧堆积, 中部次凹和西部次凹沉积最厚。南屯组沉积时期, 随着断陷作用的增强, 泥岩的厚度继续增大并且仍与NEE-NE向断层有良好的相关性。断陷阶段沉积的暗色泥岩在拗陷阶段得到深埋保存, 且伴随着埋藏深度增大、地温和压力的不断升高, 烃源岩开始逐渐成熟, 这为油气成藏创造了油源基础。塔南凹陷目前油气主要来自于南屯组的烃源岩, 这与当时断裂活动强度大、凹陷沉降速度快、可为暗色泥岩沉积提供大量可容空间的构造背景密不可分。
圈闭是油气成藏的储集空间, 断裂活动在控制地层沉积的同时也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分布(胡望水等, 2002; 慕德梁等, 2009)。据目前已钻探的油气井, 研究区内大多数油气分布在与伸展断层相关的构造圈闭中。塔南凹陷圈闭类型多样, 大致可分为两种(图 8), 一种是断层控制的构造圈闭, 另一种是断层和岩性共同控制的复合圈闭。
1)断层构造圈闭:主要发育于断陷期(铜钵庙组和南屯组沉积时期), 该时期塔南凹陷水平伸展和垂直沉降同时进行, 发育了大量断块、断鼻、断背斜等3类构造圈闭, 这些圈闭的形成与主干基底断层的活动密切相关。随着伸展断层的发育, 断裂样式在垂向和横向的叠加形成了多个断裂控制的复式圈闭。伊敏组沉积末期近EW向的挤压反转弥补了伸展构造的不足, 在凹陷不同部位形成了一些低幅度的隆起和背斜, 这为油气储存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2)断层和岩性复合圈闭:断层和岩性共同控制的圈闭主要是同沉积断裂在控制沉积的同时形成的一系列扇体共同控制的一类含油气圈闭。南屯组油井的日产量中三角洲前缘砂体的累积日产量最大, 其次为近岸水下扇中扇砂体(方石等, 2012)。在塔南凹陷中部次凹的陡坡带和深洼区主要发育断层控制的近岸水下扇、浊积扇圈闭; 西部次凹的缓坡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等岩性圈闭。
国外学者Hooper在1991年提出用地震泵的观点解释油气沿断裂的运移, 国内学者在地震泵与油气沿断裂的运移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孙永河等, 2007), 普遍认为油气沿同沉积断裂从烃源岩向圈闭中流动具有快速、幕式的充注特点。伊敏组沉积时期构造活动较弱, 盆地以热沉降为主, 塔南凹陷上部形成了巨厚的盖层, 下部烃源岩埋深增加、压力大、成熟度高, 在125~100Ma进入大量排烃期(陈守田等, 2004); 同时在伊敏组沉积后期, 整个塔南凹陷经历了一次挤压反转运动, 烃源岩排烃期与构造活动及圈闭形成了良好的时空匹配关系。反转构造运动虽然对塔南凹陷的构造格局并未产生大的变动和影响, 但对油气的运移、聚集及分布起到了关键作用, 使油气源源不断地运移至早期形成的圈闭中。现今开发的塔南油气田均沿NE向断裂带走向展布, 持续活动的主干基底断层应是该区油气运移的主要油源断层(图 9), 其下部切穿铜钵庙组和南屯组, 上部连通大磨拐河组以及相伴生的次级正断层, 一起构成了复式断裂油气疏导系统。研究区内在长期活动正伸张断层的上盘深洼带沉积有巨厚暗色泥岩, 使得其在空间配置上更便于作为油源与储集层间的运移通道, 受其控制的圈闭更易于富集油气。
1)塔南凹陷主要发育伸展型、伸展-走滑型2类断层, 形成了下部伸展和上部伸展-走滑2套断裂系统, 可划分为伸展、披覆、张扭3类构造样式。
2)塔南凹陷断裂活动整体具有东强西弱、南北交替的特征, 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叠合断陷、叠合断拗、反转拗陷3大成盆期, 并可进一步细分为初始断陷期(铜钵庙组沉积时期)、强烈断陷期(南屯组沉积时期)、断拗沉降期(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张扭拗陷期(伊敏组沉积时期)、反转拗陷期(伊敏组末期至青元岗组沉积时期)5个演化阶段。
3)塔南凹陷断陷期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受同沉积断裂的控制呈NE向延展; 在东部、中部次凹的陡坡带多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沉积, 中部次凹和西部次凹的缓坡带多发育冲积扇和三角洲沉积。
4)塔南凹陷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烃源岩呈NE走向沿断裂的深洼带一侧沉积, 发育了受断层控制和断层与岩性共同控制的2类圈闭, 持续活动的主干基底断层是区内主要的油源断层。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