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储集层孔隙度演化定量研究*
操应长1, 葸克来1, 王艳忠1, 周磊1, 赵贤正2, 金凤鸣2, 崔周旗2, 杨春宇3, 董雄英2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
2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河北任丘 062552
3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庆 163453

第一作者简介: 操应长,男,1969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油气储集层地质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cyc8391680@163.com

摘要

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分析、埋藏演化史与有机质热演化史分析、膏岩层脱水及黏土矿物转化分析等研究表明:河西务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储集层经历了碱性→酸性→碱性→弱酸性→弱碱性的成岩环境演化过程;成岩作用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长石溶蚀和(或)石英加大→碳酸盐胶结和(或)硬石膏胶结→少量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少量黄铁矿胶结。利用“反演回剥”的原理,以铸体薄片资料为基础,计算了各关键成岩作用对储集层面孔率的贡献量,并利用面孔率—孔隙度的函数关系,结合机械压实校正,定量地恢复了不同成岩特征储集层的实际孔隙度演化史。根据孔隙度演化史与油气成藏史匹配关系,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第1期油气成藏时期储集物性较好,孔隙度高达20%左右。第2期油气成藏时期,北部区块储集层碳酸盐胶结强烈,孔隙度急剧降低至7%左右,不利于油气充注补充;而南部区块储集层碳酸盐胶结作用弱,孔隙度仍以大于10%为主,有利于油气充注补充和成藏,成为有利勘探目标。

关键词: 成岩演化; 反演回剥法; 孔隙度演化; 沙四段; 廊固凹陷; 冀中坳陷
中图分类号:P618.130.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3)05-0593-12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porosity evolution of reservoirs in the Member 4 of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in Hexiwu structural zone of Langgu sag,Jizhong Depression
Cao Yingchang1, Xi Kelai1, Wang Yanzhong1, Zhou Lei1, Zhao Xianzheng2, Jin Fengming2, Cui Zhouqi2, Yang Chunyu3, Dong Xiongying2
1 School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Qingdao 266580,Shandong
2 Huabei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Renqiu 062552,Hebei
3 Daqing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Daqing 163453,Heilongjiang;

About the first author:Cao Yingchang,born in 1969,got his Ph.D. degree of geology fro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2003. Now he is a professor and Ph.D.advisor in School of Geoscience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of sedimentology,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reservoir geology of oil and gas.

Abstract

Based on methods of rock thin section identification,fluid inclusion uniform temperature test,burial history and organic matter thermal history analysis,gypsum bed dehydration and clay mineral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it was shown that reservoirs in the Member 4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in Hexiwu structural zone had experienced alkaline→acidic→alkaline→weak acidic→weak alkaline diagenetic environment during their evolution process.Moreover,the diagenetic evolution sequences were compaction→feldspar dissolution and/or secondary enlargement of the quartz→carbonate cementation and/or anhydrite cementation→little carbonate cement dissolution→little pyrite cementation.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inversion and back-stripping,the authors calculated each of the key diagenetic contributions on reservoir plane porosity quantitatively on the basis of casting thin sections with different diagenet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tudy area.Furthermore,the actural porosity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with porosity. Finally,the evolution histories of actual porosity with different diagenetic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established quantitatively combined with the mechanical compaction correction.In summary,from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eriod, in the first period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good with porosity up to about 20%. In the second period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the reservoir porosity rapidly decreased to about 7% in the northern block as a result of intense carbonate cementation, and was not good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However,carbonate cementation in the southern block was weak,and most of the reservoir porosity is bigger than 10%.Therefore, the southern block was good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and became the favorable exploration target.

Key words: diagenetic evolution; inversion and back-stripping method; porosity evolution; the 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Langgu sag; Jizhong Depression

近年来, 储集层孔隙度演化研究已从定性化研究转变为半定量— 定量化的研究。多数学者借助于岩石铸体薄片, 以成岩演化序列为约束, 定量统计各种自生矿物和溶解孔隙的含量, 恢复储集层孔隙度演化(王瑞飞和陈明强, 2007; 于雯泉等, 2010; 朱世发等, 2010; 欧成华等, 2011; 操应长等, 2012; 鲁新川等, 2012; 葸克来等, 2013; 钟大康等, 2013)。但是, 目前该方法没有确定关键成岩作用发生时的绝对时间及发生时储集层的古埋深, 并且将面孔率等同于孔隙度, 更重要的是将压实作用损失的所有孔隙度全部归结到早成岩期, 从而导致恢复的孔隙度演化与实际孔隙度演化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异。少数学者开展了储集层孔隙度演化的定量模拟(潘高峰等, 2011; 陈冬霞等, 2012; 王国亭等, 2012), 把孔隙度演化分为孔隙度减小和孔隙度增大2个独立的过程, 通过增孔和减孔效应叠加建立储集层孔隙度演化的数学模型。该方法使孔隙度演化研究更加定量化, 但是, 目前的数学模型较为理想化, 并且将浅部纯压实作用模型向下延伸作为孔隙度减小模型, 忽略胶结作用的影响, 会导致演化恢复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 作者借助铸体薄片, 利用“ 反演回剥” 的原理, 以成岩演化序列为约束, 在解决目前孔隙度演化研究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定量恢复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孔隙度演化过程, 不仅能够对钻前预测该区油气成藏时期储集层孔隙度大小、评价油气成藏期储集层有效性提供重要指导, 而且对其他地区碎屑岩储集层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区域地质概况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在地理上位于北京市和天津市之间, 地跨河北省的廊坊、固安和永清3地区。在构造位置上, 北与大厂凹陷相接, 西靠大兴凸起, 南界为牛驼镇凸起, 东邻武清凹陷, 是冀中坳陷北部一个北东走向的古近系北断南超、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图 1)。河西务构造带位于廊固凹陷东部, 是廊固凹陷重要的二级构造带之一, 面积约410 km2。研究区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控制, 东起河西务断层, 西至杨税务断层, 南起牛坨镇凸起, 北至铜柏镇断层, 整体具有东抬西倾、南高北低的构造特征。沙四段沉积时期, 凹陷持续裂陷, 湖盆水体加深、面积加大, 东部沧县隆起为主要的物源区, 在河西务构造带形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沉积主体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席状砂微相(图 1)。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是廊固凹陷主要的油气聚集带, 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黄婷婷等, 2007; 宋荣彩等, 2008)。

图1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构造位置及沉积相分布Fig.1 Tectonic location and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Hexiwu structural zone of Langgu sag

2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果表明,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 含少量长石质岩屑砂岩(图 2), 岩石成分成熟度中等, 颗粒中石英含量为12%~84.5%, 平均为51.5%; 长石含量为8%~51%, 平均为37.2%; 岩屑含量为1.74%~64%, 平均为11.3%, 其中火山岩岩屑占6.47%, 变质岩岩屑占2.45%, 沉积岩岩屑占2.38%; 颗粒中刚性颗粒(石英、长石、变质岩岩屑及部分火山岩岩屑)平均含量高达90%以上。储集层杂基含量为0.5%~25%, 平均为5.69%。分选中等— 好, 分选系数为1.26~3.6, 平均为1.98; 磨圆次棱角状— 次圆状; 碎屑颗粒间以线接触为主, 可见凹凸接触; 胶结方式主要为孔隙式胶结。

图2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岩石类型三角图Fig.2 Triangular plot of rock types of the 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Hexiwu structural zone of Langgu sag

3 储集层成岩演化

储集层现今孔隙面貌是岩石在埋藏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重成岩环境演化、经过多种成岩作用改造而保存下来的结果。成岩作用从不同的强度(强和弱)和不同的方面(破坏性和建设性)影响着储集层孔隙度演化过程, 明确成岩流体的演化过程及各主要成岩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 是储集层孔隙度演化定量研究的基础(王国亭等, 2012)。作者在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埋藏演化史和有机质热演化史(图 3)分析以及膏岩层脱水、黏土矿物转化及流体包裹体分析(① 操应长等. 2012. 冀中富油凹陷中深层沉积储集层特征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认为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经历了碱性→ 酸性→ 碱性→ 弱酸性→ 弱碱性的成岩环境演化过程, 结合自生矿物的形态、交代切割关系、溶解充填关系等特征, 确定了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成岩作用演化序列。

图3 廊固凹陷务10井埋藏演化史
Es4— 沙河街组四段; Es3— 沙河街组三段; Es2— 沙河街组二段; Es1— 沙河街组一段; Ed— 东营组; Ng— 馆陶组; Nm— 明化镇组; Qp— 平原组
Fig.3 Burial history of Well Wu 10 in Langgu sag

原生沉积水的性质直接影响着储集层孔隙水介质的演化特征和成岩作用的进行, 是早期成岩环境的主要控制因素(鲜本忠等, 2004; 包书景和何生, 2005)。廊固凹陷沙四段沉积初期, 气候干旱炎热, 部分地区还发育膏盐层沉积, 地层流体中含有丰富的K+、Na+、Ca2+、Mg2+、C O32-及HC O3-等离子类型(张文朝等, 2011), 膏盐层在pH大于7.8的环境中发生沉淀(邱隆伟等, 2001), 因此, 成岩环境呈碱性特征。埋藏演化史(图 3)分析表明, 距今50.4~40.3 Ma, 沙四段地层温度小于75, ℃, 储集层成岩作用主要以压实作用及黏土矿物的脱水转化为主, 随着深度的增加, 颗粒间的接触程度不断增高, 当接触点所承受的压力超过正常孔隙流体压力时(达到2.0~2.5倍), 颗粒接触点的溶解度就会增高, 发生压溶作用, 从而为早期石英次生加大的发育提供了物质来源。

廊固凹陷沙四段储集层油气主要来源于沙四段本身的烃源岩(梁狄刚等, 2001), 沙四段烃源岩埋藏演化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对沙四段储集层成岩作用具有明显的影响。埋藏演化史(图 3)分析表明, 在距今40.3~28.2 Ma, 沙四段地层温度达到75~120, ℃, 进入有机酸大量生成并保存的最佳温度范围(Surdam et al., 1989), 有机酸浓度增加, 黏土矿物脱水转化作用逐渐变弱(王健等, 2013), 成岩环境变为酸性。成岩作用主要以长石、岩屑等硅酸盐矿物溶蚀、高岭石沉淀及石英次生加大为主(图 5-a)。

图4 廊固凹陷沙四段储集层石英次生加大边中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直方图Fig.4 Distribution histogram of brine inclusions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in quartz overgrowth in reservoir of the 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Langgu sag

石英加大边中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范围为80~130, ℃(图 4), 对应于有机酸生成并大量保存的最佳温度范围, 证明了该时期酸性成岩环境的存在。镜下观察表明, 储集层压实作用强烈, 可见石英颗粒缝合线接触现象(图 5-b), 并且沙四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 有机碳含量小于0.4%, 干酪根为腐殖型(梁狄刚等, 2001), 不利于有机酸的大量生成, 难以产生较大规模的酸性流体, 导致沙四段储集层长石溶蚀作用较弱, 因此, 推断石英加大边的硅质来源主要由石英压溶作用提供, 长石溶蚀作用仅提供少量的石英加大物质来源。

图5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成岩作用特征
a— 务27井, 3604.95 m, 石英两期加大边(正交光), 200× ; b— 务10井, 3641 m, 石英颗粒间凹凸— 缝合线接触(正交光), 200× ; c— 务27井, 3496.15 m, 硬石膏交代石英加大边(正交光), 200× ; d— 务27井, 3496.6 m, 铁白云石交代石英加大边(单偏光), 200× ; e— 务9井, 3616 m, 碳酸盐充填长石溶孔(正交光), 200× ; f— 务101井, 3490.8 m, 黄铁矿交代碳酸盐胶结物(正交光), 200×
Fig.5 Characteristics of diagenesis of the 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Hexiwu structural zone of Langgu sag

随着埋深进一步增加, 约28.2~18.8 Ma, 沙四段地层温度大于120, ℃, 超过了有机酸稳定保存的温度范围, 羧酸阴离子热脱羧, 有机酸浓度降低, 并且膏盐岩开始大量脱出富含Ca2+、 K+、 Na+、 Sr2+、 Al3+等金属阳离子的碱性水, 同时泥岩中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及伊利石向绿泥石转化过程中产生的Fe2+、Mg2+、Ca2+等碱金属离子进入孔隙水(张莉等, 2007), 地层水开始向碱性转变, 碱金属离子的聚集使储集层发生铁方解石、铁白云石等碳酸盐胶结物及硬石膏胶结物的沉淀。岩石薄片中常见硬石膏交代石英加大边(图 5-c)、铁方解石及铁白云石交代石英加大边(图 5-d)的现象, 说明硬石膏、铁方解石及铁白云石的形成晚于石英次生加大; 另外, 还可见铁方解石充填长石溶蚀孔隙的现象(图 5-e), 说明铁方解石的形成晚于长石溶蚀作用。

18.8~5.0 Ma, 河西务构造带由于华北运动而抬升(金凤鸣等, 2006), 地层温度降低, 沙四上亚段地层温度再次进入75~120, ℃范围, 膏岩停止脱水(王艳忠, 2010), 烃源岩重新进入有机酸生成和保存的最佳温度范围, 由于碱金属离子等的沉淀消耗, 地层水开始向弱酸性转变, 发生少量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

5.0, Ma至今, 河西务构造带再次沉降, 沙四段持续埋藏, 地层温度再次超过120, ℃, 有机酸浓度降低, 地层水向弱碱性转变, 此时成岩环境封闭、还原, 流体活动性很弱, 由于碱金属阳离子在前一期碱性环境中的大量沉淀消耗, 碳酸盐胶结作用基本不发育, 可见少量的晚期黄铁矿出现, 主要交代碳酸盐胶结物(图 5-f), 但对储集层孔隙度的影响非常微弱。

综合分析认为, 沙四段储集层经历了酸碱交替的多重成岩环境演化过程, 主要成岩作用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 长石溶解/石英加大→ 碳酸盐胶结/硬石膏胶结→ 少量碳酸盐胶结物溶解→ 少量黄铁矿胶结, 压实作用贯穿于整个成岩演化过程。

4 储集层孔隙度演化定量研究

运用“ 反演回剥” 的原理, 以铸体薄片现今孔隙特征为基础, 以成岩作用演化序列为约束, 从最后一期成岩作用开始回剥, 恢复各期关键成岩作用开始前的孔隙特征。具体方法是, 借助于现今铸体薄片, 利用蔡司Axioscope A1 APOL.数字透反偏光显微镜和Axio Vision Software Rel.图像分析软件及岩心铸体分析系统, 采用人工绘制与计算机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计算各期成岩作用(压实作用除外)对储集层面孔率的贡献量, 并根据面孔率— 孔隙度的函数关系, 将铸体薄片中的面孔率转化为对应孔隙度, 以成岩演化序列为约束, 恢复各关键成岩作用开始(结束)时的反演回剥孔隙度。根据关键成岩作用发生的时间在埋藏史图上精确投影, 获得各期成岩作用开始(结束)时的古埋深, 进而获得各古埋深下的反演回剥孔隙度。利用正常压实图版对反演回剥结果进行机械压实作用校正, 从而定量恢复实际孔隙度演化过程。

以务10井3466.25, m砂岩样品为例, 分析储集层孔隙度演化定量研究过程与方法, 样品的分选系数为2.27, 实测孔隙度为11.1%。

4.1 关键成岩作用发生时间及古埋深确定

确定各关键成岩作用的始末时间是孔隙度演化定量研究的关键, 成岩作用演化序列是其确定的基础。压实作用伴随地层埋藏的始终, 因此, 关键在于确定胶结和溶蚀作用发生的时深窗口(王国亭等, 2012)。溶蚀(胶结)窗口是指溶蚀作用(胶结作用)开始发生至结束的时深范围, 可以通过埋藏演化史、有机质热演化史、膏岩层脱水、黏土矿物转化等分析, 明确成岩流体及成岩环境演化过程, 从而确定胶结和溶蚀作用发生的时深窗口(潘高峰等, 2011)。

根据上述成岩流体演化及成岩作用演化序列研究, 确定各关键溶蚀和胶结作用开始或结束时的时间, 即长石溶蚀/石英加大开始发生时距今约40.3 Ma, 碳酸盐胶结/硬石膏胶结发生时距今约28.2 Ma, 碳酸盐胶结物溶解作用发生时距今约18.8 Ma, 碳酸盐胶结物溶解结束时距今约5 Ma(表 1)。

表1 务10井各关键胶结与溶蚀作用发生的时间与古埋深 Table1 Start time and ancient burial depth of each key cementation and dissolution in Well Wu 10

结合埋藏演化史, 将各关键胶结与溶蚀作用发生的时间在务10井埋藏演化史上精确投影(图 3), 从而确定关键胶结和溶解作用发生时储集层的古埋深, 即长石溶蚀/石英加大开始发生时古埋深约为1260.00 m; 碳酸盐胶结/硬石膏胶结开始发生时古埋深约为2300.00 m; 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开始发生时古埋深约为2400.00 m, 碳酸盐胶结物溶解结束时古埋深约为2700.00 m(表 1), 现今埋深为3466.25 m。

4.2 成岩作用演化序列约束下的储集层孔隙度反演回剥

“ 反演回剥” 的原理是借助于铸体薄片, 统计各种自生矿物及溶解孔隙的面孔率, 计算其对储集层孔隙演化的贡献量。值得注意的是, 利用铸体薄片统计的面孔率是二维概念, 而孔隙度是三维概念, 面孔率并不等同于孔隙度(陈瑞银等, 2007), 要精确恢复储集层孔隙度演化过程, 需将面孔率转化为孔隙度。本次研究过程中, 对同一块样品开展了孔隙度测试, 然后借助铸体薄片, 利用偏光显微镜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统计其对应的面孔率, 并利用50余块样品分析测试结果, 将面孔率与对应的孔隙度进行拟合建立了面孔率与孔隙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图 6)。即:

y=2.5203x0.8457, R2=0.7374 (1)

其中, y为孔隙度, x为面孔率, R为相关系数。

图6 面孔率与孔隙度之间的函数关系Fig.6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e porosity and visual reservoir porosity

以铸体薄片为基础, 利用蔡司Axioscope A1 APOL.数字透反偏光显微镜及Axio Vision Software Rel.图像分析软件及岩心铸体分析系统, 采用人工绘制与计算机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统计各胶结物含量及溶蚀孔隙的面积百分含量, 即面孔率。关键成岩作用时期原生面孔率、溶蚀面孔率及胶结物面积百分含量特征(图 7-a至7-f)。然后, 利用面孔率与显孔隙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将各成岩作用对储集层面孔率的贡献量转化为孔隙度, 即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增加0.06%的面孔率, 转化为孔隙度为0.23%; 碳酸盐胶结损失0.39%的面孔率, 转化为孔隙度为1.14%; 硬石膏胶结损失0.48%的面孔率, 转化为孔隙度为1.35%; 石英加大损失面孔率1.65%, 转化为孔隙度为3.85%; 长石和岩屑溶解增加0.38%的面孔率, 转化为孔隙度为1.11%。另外, 黄铁矿含量极少, 并且主要以交代碳酸盐的形式出现, 对储集层物性影响极其微弱, 故可将其忽略。

图7 关键成岩作用时期原生孔隙、溶蚀孔隙及胶结物面孔率特征
a— 5, Ma至现今; b— 黄铁矿胶结前(18.8~5 Ma); c— 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前(28.2~18.8 Ma); d— 碳酸盐/硬石膏胶结前(40.3~28.2 Ma); e— 石英加大前(50.4~40.3 Ma); f— 长石溶蚀前 (50.4~40.3 Ma)。样品取自务10井沙四段, 深度3466.25 m
Fig.7 Plane porosity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pores, dissolution pores and cements in key diagenesis stage

因此, 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开始时(古埋深为2400 m)的反演回剥孔隙度为10.87%(现今孔隙度11.1%, 扣除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增加孔隙度0.23%); 碳酸盐胶结/硬石膏胶结开始时(古埋深为2300 m)的反演回剥孔隙度为13.36%(10.87%+碳酸盐胶结损失孔隙度1.14%+硬石膏胶结损失孔隙度1.35%); 长石溶蚀/石英加大开始时(古埋深1260 m)的反演回剥孔隙度为16.10%(13.36%-长石溶蚀增加孔隙度1.11%+石英加大损失孔隙度3.85%), 由此获知各成岩作用开始时的反演回剥孔隙度(表 2)。

表2 务10井3466.25, m砂岩样品孔隙度演化定量恢复结果 Table2 Quantitative recovering results of reservoir porosity in each diagenesis stage of sandstone sample at 3466.25 m of Well Wu 10
4.3 机械压实校正

压实作用贯穿于成岩作用的始终, 前人在研究孔隙度演化的过程中仅考虑胶结与溶蚀作用对储集层孔隙度的贡献量, 而将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全部归结到最早期成岩阶段, 使孔隙度演化过程中早期成岩阶段孔隙度减小量过大, 而后期成岩阶段孔隙减小量不足, 导致孔隙度演化恢复的结果与实际孔隙度演化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而影响储集层孔隙度演化研究的精度, 尤其是会对油气成藏期储集层孔隙度预测带来一定的误差, 直接关系到油气成藏期储集层有效性评价的准确性。因此, 为了准确恢复储集层孔隙度演化过程, 需将反演回剥孔隙度中压实作用损失的总孔隙度校正到各期关键成岩作用阶段。

机械压实校正就是指将储集层孔隙度演化过程中机械压实作用损失的总孔隙度, 根据一定的校正规则合理分配到各期关键成岩作用阶段。根据成岩作用演化序列, 在主要胶结作用发生之前, 样品为正常压实阶段, 各埋深下压实损失的孔隙度可根据与样品具相同特征的正常压实曲线读取; 而在主要胶结时期开始后, 当胶结物总含量达到5%以上时, 胶结作用开始抑制压实作用, 不能通过正常压实图版读取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 可将主要胶结作用开始后的压实损失孔隙度总量, 按正常压实图版上各时期压实损失孔隙度量的比例对其进行分配, 确定各成岩作用时期的压实损失孔隙度校正量, 对所得的反演回剥孔隙度进行机械压实作用校正。

砂岩机械压实作用主要受粒度、分选及刚性颗粒含量的影响(操应长等, 2011)。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岩性主要以中细砂岩为主, 粒径差异不大, 并且刚性颗粒含量较高(① 操应长等. 2012. 冀中富油凹陷中深层沉积储集层特征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可认为分选性是影响研究区砂岩机械压实作用的主要因素。挑选研究区处于常压环境中、胶结物含量小于5%、以原生孔为主、次生孔隙含量小于1%的样品作为正常压实的样品点, 根据分选系数进行分类, 并将其实测孔隙度与深度进行拟合, 将所得曲线作为研究区储集层正常压实图版(图 8)。

图8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不同分选系数下的正常压实曲线Fig.8 Reservoir normal compaction curves with different sorting coefficients of the 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Hexiwu structural zone of Langgu sag

为了检验所建立正常压实图版的可靠性, 利用与样品分选对应的正常压实曲线(分选系数为2.0~2.5), 根据砂岩正常压实作用过程中储集层物性演化规律, 即深度与孔隙度之间存在指数关系, 将正常压实曲线延伸至地表读取该样品的原始孔隙度约为37.2%, 同时, 利用砂岩原始孔隙度计算的经验公式φ o=20.91+22.90/So(其中So 为Trask分选系数, 即So=(P25/P75)1/2)(Beard et al., 1973), 求取务10井3466.25, m处样品的原始孔隙度为36.11%, 二者结果相近。因此, 可近似利用此正常压实图版进行研究区储集层反演回剥孔隙度的机械压实作用校正。

机械压实作用损失的总孔隙度可利用公式(2)进行计算:

φ p=φ o-φ m-φ c-φ a+φ f+φ cl(2)

其中, φ p为机械压实作用损失的总孔隙度, φ o为样品原始孔隙度, φ m为样品现今实测孔隙度, φ c为碳酸盐胶结损失孔隙度, φ a为硬石膏胶结损失孔隙度, φ f为长石溶解增加孔隙度, φ cl为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增加孔隙度。

根据机械压实校正原则, 长石溶蚀/石英加大发生之前(50.4~40.3 Ma), 主要发生正常压实作用, 机械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可在分选系数为2.0~2.5的正常压实曲线上读取, 即为13%; 长石溶蚀/石英加大之后碳酸盐/硬石膏胶结之前(40.3~28.2 Ma), 也可认为是正常压实作用阶段, 机械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同样可在分选系数为2.0~2.5的正常压实曲线上读取, 即为7.3%; 碳酸盐/硬石膏胶结结束之后, 岩石中各类胶结物总含量超过5%, 开始抑制压实作用, 这一阶段由于刚性颗粒已经紧密接触, 并且受到胶结作用的抑制, 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较少, 可按正常压实图版上各时期压实减孔量的比例将该阶段压实作用损失的总孔隙度分配到各关键成岩阶段。利用公式(2)可得, 机械压实损失的总孔隙度为21.1%, 因此, 碳酸盐/硬石膏胶结发生之后至现今(28.2, Ma至现今)损失的总孔隙度为0.8%。根据正常压实图版, 按3:7:14的比例进行分配, 即碳酸盐/硬石膏胶结之后碳酸盐胶结物溶解之前(28.2~18.8 Ma)机械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为0.1%, 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开始至结束(18.8~5 Ma)机械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为0.24%, 碳酸盐胶结物溶解结束后至今(5, Ma至现今)机械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为0.46%(表 2)。

4.4 储集层孔隙度演化定量恢复

根据上述研究, 将反演回剥孔隙度经过机械压实作用校正之后, 可得到储集层实际孔隙度演化过程(表 2, 图9)。即40.3, Ma时(古埋深为1260 m), 储集层实际孔隙度为24.2%(原始孔隙度37.2%, 扣除机械压实损失孔隙度13%); 28.2, Ma时(古埋深为2300 m), 储集层实际孔隙度为14.16%(实际孔隙度24.2%, 扣除石英加大损失孔隙度3.85%和机械压实损失孔隙度7.3%, 加上长石溶蚀增加孔隙度1.11%); 18.8, Ma时(古埋深为2400 m), 储集层实际孔隙度为11.57%(14.16%, 扣除碳酸盐胶结损失孔隙度1.14%、硬石膏胶结损失孔隙度1.35%和机械压实损失孔隙度0.1%); 5, Ma时(古埋深2700 m), 储集层实际孔隙度为11.56%(11.57%, 扣除机械压实损失孔隙度0.24%, 加上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增加孔隙度0.23%); 现今储集层实测孔隙度为11.1%(11.56%, 扣除机械压实损失孔隙度0.46%)。

图9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务10井3466.25, m砂岩样品孔隙度演化曲线Fig.9 Porosity evolution curves of sandstone sample at 3466.25 m in Well Wu 10 in Hexiwu structural zone of Langgu sag

表3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典型井沙四段储集层主要胶结物含量 Table3 Cement content of reservoirs in the 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typical wells in Hexiwu structural zone of Langgu sag

对研究区储集层岩石薄片观察及对10口井45块薄片的定量统计表明, 以务101井(图1)为界, 北部区块与南部区块胶结物类型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北部区块胶结物含量高, 以碳酸盐胶结物为主, 平均相对含量高达83.6%; 南部区块胶结物含量相对较低, 以石英次生加大为主, 含少量的硬石膏胶结物, 石英加大边平均相对含量为57.9%(表 3)。

因此, 为了研究不同胶结物类型及含量控制下储集层孔隙度的演化过程, 再选取务101井348.76 m(分选系数为1.79, 现今实测孔隙度为8.7%)与务12井3429.3 m(分选系数为1.91, 现今实测孔隙度为7.01%)砂岩样品作为典型实例, 采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分别进行孔隙度演化定量恢复, 建立孔隙度与时间及深度的关系(图 10), 从而为油气成藏期储集层有效性评价奠定基础。

4.5 储集层孔隙度演化定量恢复的意义

廊固凹陷沙四段储集层发生了2期油气充注, 第1期发生于34~12 Ma, 第2期发生于12~0 Ma(梁狄刚等, 2001; 邹华耀和张春华, 2001)。第1期油气充注发生时(34 Ma), 研究区储集层物性整体上较好, 孔隙度可高达20%左右(图 9, 图10), 有利于油气成藏。但是, 廊固凹陷沙四段储集层油气来源于沙四段本身的烃源岩, 生油层质量差, 生成的油气数量有限(梁狄刚等, 2001)。因此, 导致储集层油气充注饱和度低, 部分储集层储集空间中未发生油气充注。至第2期油气充注开始时(12 Ma), 受沉积物源影响, 北部区块岩石颗粒中碳酸盐岩岩屑含量高, 在埋藏过程中, 发生压溶作用及其水岩反应的概率大大增加, 为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提供物质来源, 使未发生油气充注的储集空间中发生强烈碳酸盐胶结作用(① 操应长等. 2012. 冀中富油凹陷中深层沉积储集层特征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储集层孔隙度急剧降低至7%左右(图 10), 岩石致密, 难以发生油气充注; 而南部岩石颗粒中碳酸盐岩岩屑含量低, 未发生油气充注的储集空间中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 储集层孔隙度仍然以大于10%为主(图 9), 有利于后期油气充注, 形成较好的油气藏, 提供有利勘探目标。因此, 准确恢复油气成藏期的储集层孔隙度大小, 对于油气成藏期储集层有效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能够为中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部署提供理论指导。

图10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务101井3487.65 m(a)与务12井3429.3 m(b)砂岩样品孔隙度演化曲线Fig.10 Porosity evolution curves of sandstone samples at 3487.65 m in Well Wu 101 (a)and at 3429.3 m in Well Wu 12 (b)in Hexiwu structural zone of Langgu sag

另外, 通过对储集层孔隙度演化的定量恢复, 能够静态地分析各成岩作用储集层对物性的贡献量, 例如,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由于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大于胶结作用(图 11)。同时, 也能够在地质历史时期储集层孔隙度动态演化的基础上, 分析有效储集层形成演化及其主控因素, 致密储集层致密史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匹配关系(如先成藏后致密或先致密后成藏)等, 从而使深层储集层有效性评价更加准确, 对油气勘探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与指导性。

图11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对储集层孔隙度损失的影响Fig.11 Influence of compaction and cementation on porosity reduction of reservoirs in the 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Hexiwu structural zone of Langgu sag

5 结论

1)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经历了碱性→ 酸性→ 碱性→ 弱酸性→ 弱碱性的成岩环境演化过程; 成岩作用演化序列为:长石溶蚀/石英加大→ 碳酸盐胶结/硬石膏胶结→ 少量碳酸盐胶结物溶解→ 少量黄铁矿胶结, 压实作用贯穿于整个成岩演化过程。

2)以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不同特征的铸体薄片为基础, 采用人工绘制与计算机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计算了各期成岩作用(压实作用除外)对储集层面孔率的贡献量, 根据面孔率— 孔隙度的函数关系, 将铸体薄片中的面孔率转化为孔隙度, 恢复了各关键成岩作用开始(结束)时的反演回剥孔隙度, 并进行机械压实作用校正, 定量恢复了不同成岩作用特征的储集层实际孔隙度演化过程。

3)储集层孔隙度演化定量研究表明,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由于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大于胶结作用。同时, 根据孔隙度演化与油气成藏期匹配关系分析,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第1期油气成藏时期储集物性较好, 孔隙度高达20%左右; 第2期油气成藏时期, 北部区块储集层碳酸盐胶结作用强烈, 储集层孔隙度急剧降低至7%左右, 不利于油气充注补充; 而南部区块碳酸盐胶结作用弱, 储集层孔隙度仍以大于10%为主, 有利于油气充注补充和成藏, 形成有利勘探目标。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包书景, 何生. 2005. 泌阳凹陷地质流体对砂岩储集层中黏土矿物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J]. 地质科技情报, 24(2): 51-56. [文内引用:1]
[2] 操应长, 葸克来, 王健, . 2011. 砂岩机械压实与物性演化成岩模拟实验初探[J]. 现代地质, 25(6): 1152-1158. [文内引用:1]
[3] 操应长, 远光辉, 王艳忠, . 2012. 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地区清水河组低渗透储集层成因机制[J]. 石油学报, 33(5): 758-771. [文内引用:1]
[4] 陈冬霞, 庞雄奇, 杨克明, . 2012.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史[J]. 地质学报, 42(S1): 42-49. [文内引用:1]
[5] 陈瑞银, 罗晓容, 吴亚生. 2007. 利用成岩序列建立油气输导格架[J]. 石油学报, 28(6): 43-51. [文内引用:1]
[6] 黄婷婷, 周文, 傅恒, . 2007. 廊固凹陷古近系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成藏规律[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6(6): 51-56. [文内引用:1]
[7] 金凤鸣, 傅恒, 李仲东, . 2006.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与隐蔽油气藏勘探[J]. 矿物岩石, 26(4): 75-82. [文内引用:1]
[8] 梁狄刚, 曾宪章, 王雪平, . 2001. 冀中坳陷油气的生成[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文内引用:4]
[9] 鲁新川, 张顺存, 蔡冬梅, . 2012. 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三叠系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 沉积学报, 30(6): 1123-1129. [文内引用:1]
[10] 欧成华, 董兆雄, 魏学斌. 2011.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咸水泉地区中—深层成岩演化及其对储集体性能的影响[J]. 古地理学报, 13(1): 85-95. [文内引用:1]
[11] 潘高峰, 刘震, 赵舒, . 2011. 砂岩孔隙度演化定量模拟方法: 以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为例[J]. 石油学报, 32(2): 249-256. [文内引用:2]
[12] 邱隆伟, 姜在兴, 操应长, . 2001. 泌阳凹陷碱性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J]. 中国科学(D辑), 31(9): 752-759. [文内引用:1]
[13] 宋荣彩, 周文, 董树义, . 2008. 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油气分布特征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30(1): 64-68. [文内引用:1]
[14] 王国亭, 何东博, 李易隆, . 2012. 吐哈盆地巴喀气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集层分析及孔隙度演化定量模拟[J]. 地质学报, 86(11): 1847-1854. [文内引用:3]
[15] 王健, 操应长, 高永进, . 2013. 东营凹陷古近系红层储集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形成机制[J]. 石油学报, 34(2): 283-292. [文内引用:1]
[16] 王瑞飞, 陈明强. 2007. 储集层沉积—成岩过程中孔隙度参数演化的定量分析[J]. 地质学报, 81(10): 1432-1438. [文内引用:1]
[17] 王艳忠. 2010. 东营凹陷北带古近系次生孔隙度发育带成因机制及演化模式[D]. 山东青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文内引用:1]
[18] 葸克来, 操应长, 蔡来星, . 2013.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低渗透储集层成因机制[J]. 现代地质, 27(1): 208-216. [文内引用:1]
[19] 鲜本忠, 吴战国, 姜在兴, . 2004. 早期成岩作用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 石油大学学报, 28(6): 133-139. [文内引用:1]
[20] 于雯泉, 李丽, 方涛, . 2010. 断陷盆地深层低渗透天然气储集层孔隙演化定量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1(3): 397-405. [文内引用:1]
[21] 张莉, 朱筱敏, 钟大康, . 2007. 惠民凹陷古近系碎屑岩次生孔隙纵向分布规律[J]. 地球科学, 32(2): 253-259. [文内引用:1]
[22] 张文朝, 崔周旗, 降栓奇, . 2011. 冀中凹陷古近系沉积、储集层与油气[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文内引用:1]
[23] 钟大康, 祝海华, 孙海涛, . 2013.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 地学前缘, 20(2): 61-68. [文内引用:1]
[24] 朱世发, 朱筱敏, 王一博, . 201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三叠系储集层溶蚀作用特征及孔隙演化[J]. 沉积学报, 28(3): 547-554. [文内引用:1]
[25] 邹华耀, 张春华. 2001. 廊固凹陷河西务潜山带永清—刘其营潜山油气成藏时间与成藏模式[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8(3): 25-28. [文内引用:1]
[26] Beard D C, Weyl P K. 1973. Influence of texture o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unconsolidated sand [J]. AAPG Bulletin, 57(2): 349-369. [文内引用:1]
[27] Surdam R C, Crossey L J, Hagen E S. 1989. Organic-inorganic and sand stone diagenesis[J]. AAPG Bulletin, 73(1): 1-23.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