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王安东,男,1980年生,山东济南人,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E-mail:738625341@qq.com。
利用野外露头和镜下薄片等资料、地质统计等方法,对山东省灵山岛老虎嘴剖面和船厂滑塌剖面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分布特征和形成期次进行了研究。船厂剖面发育滑塌褶皱、负载构造、阶梯断层、布丁构造、球—枕构造等典型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老虎嘴剖面发育层内褶皱、微阶梯断层、层内角砾岩等。根据形成时间、发育部位和形态特征,将船厂剖面变形划分为滑塌前变形和滑塌中变形,滑塌前变形又可以细分滑塌体下部变形和滑塌体内部变形。滑塌褶皱具有多级别、多尺度的特点;以厚岩层组成的滑塌褶皱为主,尺寸为米级;岩层内部纹层形成的次级褶皱为辅,尺寸为毫米级。滑塌过程中岩层不同部位应力不同,伴生其他变形构造,如拉张形成的布丁构造和挤压形成剪切褶皱等。滑塌前已经形成的负载构造等在滑塌过程中保持原来形态,不因地层变形而变形。这些古地震触发形成的软沉积变形构造证明灵山岛在早白垩世古地震活动频繁。
About the first author:Wang Andong,born in 1980,is a Ph.D.candidate of geology a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E-mail:738625341@qq.com.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stages of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in slump folds in Lingshan Island,field outcrops,thin sections,geological statistics and some other methods was utilized to do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Laohuzui section and Chuanchang section.Giant slump folds,load structures,ladder faults,boudinages,ball-pillow structures and other deformation structures developed on the Chuanchang section. And intrafolial folds,micro-ladder faults and intra-formational breccias,distributed on Laohuzui section. According to the forming time,development posi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deformations on the Chuanchang section were classified into pre-slump deformations and syn-slump deformations,and the pre-slump deformations were subdivided into infra-slump fold deformations and intra-slump fold deformations.Slump folds showed multi-order and multi-scale.The main slump folds were composed of thick layers of turbidite in meter-scale.The secondary slump folds were composed of laminaes in milimeter-scale.There were different stresses in the different parts of rocks in the slumping process,with some other deformation structures concomitant,such as boudins formed by tensile stress and shear folds formed by extrusion stress.Load structures formed before the slump kept the original shapes in the slumping process,and didn't deform in the following rock deformation process. The study on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of Lingshan Island proved that the palaeoearthquake activities were frequent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Seilacher(1969)研究加利福尼亚页岩中的阶梯断层时首次解释为地震成因, 并将未固结沉积物经地震作用改造形成的再沉积层定义为震积岩。此后地震形成的软沉积物变形逐渐受到地质学家的重视, 并成为近20年沉积学研究热点之一。2005年欧洲地球联合会召开时将软沉积物变形作为大会主题讨论, 2009年的第2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再次将软沉积物变形的触发机制作为专题讨论, 并分别于2007年和2011年在沉积地质学(Sedimentary Geology)出版了古地震触发形成软沉积物变形的专辑。宋天锐(1985)对华北元古代震积岩的研究掀起国内学者(冯先岳, 1989; 梁定益等, 1991; 乔秀夫, 1996; 杜远生和韩欣, 2000; 杜远生, 2011)的研究热潮, 乔秀夫等(2006)出版的《地层中地震记录(古地震)》一书使软沉积物变形的学术讨论转化为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方法, 2011年杜远生和乔秀夫组织了古地震相关论文在《古地理学报》出版专辑。
吕洪波等(2011)首次报道了重要的灵山岛船厂剖面巨型滑塌构造, 并认为此套滑塌层是地震触发形成的, 此后灵山岛逐渐成为地质学研究热点地区(吕洪波等, 2012; 钟建华, 2012)。滑塌褶皱在本区广泛出露, 强岩层为钙质胶结的薄层粉砂岩, 弱岩层为碳质泥岩; 伴生布丁构造、双重构造、拉伸线理等。作者跟随吕洪波带领的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野外考察团再次对灵山岛滑塌剖面进行考察研究, 在吕洪波教授和乔秀夫教授的讲解下, 作者对灵山岛的软沉积变形有了新的认识。在滑塌体及其上下层位识别出大量软沉积变形构造(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简写SSDS), 并将滑塌体内部变形构造划分为滑塌前变形和滑塌中变形。老虎嘴巨厚流纹质熔岩下部浊积岩中发育至少4层软沉积物变形。这些软沉积变形均为古地震记录的证据, 据此得出在大地震引起巨型滑塌和火山喷发之前已有多次小地震发生, 多次小地震之后大地震发生的结论。
巨型滑塌体是大型地震导致沉积物滑塌的最终产物, 规模庞大, 最易识别。沿岛海岸线追踪, 发现这一层位滑塌体在1/2海岸线都有出露。船厂滑塌体剖面(35° 45'49.14″N, 120° 09'48″E; 110° ∠30° )由上部垂直剖面和下部近似水平海岸剖面组成。船厂滑塌剖面处于灵山岛整个滑塌层的中间位置, 剖面南端多层滑塌褶皱叠置, 厚度达到6 m, 记录的信息最全, 因此选取船厂滑塌剖面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乘船绕岛一周, 发现一层断断续续连接的白色火山流纹质熔岩。这套熔岩层覆盖全岛约2/3海岸线, 极易识别, 可以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图 1-a)。作者项目组多点采取流纹质熔岩, 挑选其中锆石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19.2± 2.2 Ma, 证明全岛熔岩层时代均属于早白垩世, 厘定滑塌体为下白垩统莱阳群。灵山岛由下部莱阳群法家茔组(K1f)沉积岩和上部青山群八亩地组(K1b)火山岩组成(栾光忠等, 2010; 吕洪波等, 2011)。
船厂滑塌剖面沉积岩主要由黑色碳质泥页岩和灰绿色砂岩互层构成, 地层厚度变化大, 最厚的砂岩80 cm, 薄的砂泥岩互层厚度仅仅1 mm。岩层底部大量发育沟模、槽模、荷重模构造, 具有较好正粒序层理, 镜下观察到石英、长石颗粒次棱角状, 无磨圆、分选差, 杂基胶结, 故将其确定为浊积岩。船厂滑塌体岩性与围岩特征相近, 形态以低角度、平卧褶皱为主, 内部轴面清晰。滑塌体内层位连续性好, 可以追踪对接, 轴面上下层具有很好的对称性; 总体呈现多尺度、低角度特点, 滑塌体轴面走向约80° 。
老虎嘴下部地层最为完整, 由上到下为老虎嘴剖面、中部滑塌层及下部千层崖剖面南端组成, 但是地形险峻不易观察(图 1-b)。船厂滑塌剖面顶部分布着3, m厚白色流纹质熔岩, 通过对比老虎嘴下部剖面和船厂剖面与标志层流纹质熔岩的关系(图 1-b, 1-c), 将老虎嘴、船厂和千层崖剖面在垂向上确定为上中下位置关系(图 2)。滑塌前形成的每一层软沉积物变形对应一次地震活动, 滑塌中形成的众多变形则由于最后的一次大地震触发形成, 所以滑塌体内滑塌中变形层对应于最后形成大型滑塌体的强地震。滑塌体下部的千层崖厚度大于25 m, 识别出30多层软沉积变形, 不是研究重点, 所以是示意厚度, 其他层则按层厚比例绘制。
根据软沉积物变形时间先后顺序, 可将滑塌体内部变形划分为滑塌前已形成变形构造和滑塌过程中形成的同生变形构造2个阶段。根据形态学、驱动力及变形机制等因素, 又将其内部变形构造识别为同沉积滑塌褶皱、负载构造、阶梯断层、布丁构造、球— 枕构造等。
滑塌过程中, 滑塌体不同部位受力复杂多样, 既有拉张应力形成的布丁构造、阶梯断层, 又有挤压应力形成的滑塌褶皱, 还有局部剪切力形成的地层错位, 在多种应力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种类的变形构造。
2.1.1 滑塌褶皱
滑塌褶皱转折端以挤压应力为主, 转折端地层的内部及地层之间大量发育次级同沉积滑塌微褶皱构造。图3-a和3-b所示小褶皱位于滑塌体枢纽内部, 图3-a枢纽处10, cm厚地层由毫米级砂泥岩互层组成, 中间夹有塑性黑色泥岩, 在挤压应力下, 首先弯曲形成褶皱。地层并未固结, 持续受力的过程中, 毫米级砂泥岩吸收部分挤压应力, 形成微褶皱。这种小褶皱还可以通过显微镜观测识别, 图3-c、图3-d是利用图3-a轴翼不同部位磨制薄片的扫描图片。50倍镜头镜下观测图3-c, 得到图3-e、图3-f, 卷曲尺寸小于1 mm, 但是微褶皱和微剪切错位现象清晰可见。砂岩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 少量为云母, 杂基胶结, 统计得出砂岩粒径0.02~0.1 mm, 平均0.04 mm。图3-b由2~3, cm厚砂岩夹黑色泥岩互层组成, 同图3-a一样, 在层内部形成了次级滑塌微褶皱构造。
滑塌体的尖端处, 较厚砂岩层中间夹有薄层砂岩与塑性泥岩形成的次级滑塌褶皱构造(图 3-g)。未固结的砂泥岩层间摩擦力小, 导致了滑动时泥岩层与砂岩层之间变形并不同步。未固结泥岩具有一定的塑性, 在外力影响下, 容易发生触变, 与夹带的薄砂岩形成层间滑塌褶皱构造。
砂岩层挤入厚泥岩层(大于30 cm)中, 被厚层泥岩包住, 形成了孤立的揉皱变形(图 3-h)。这种岩性混杂的现象也是滑塌构造的一大特点。综合考察层内、层间和孤立的滑塌褶皱构造, 发现这3种变形与滑塌体密切相关, 受到滑塌体控制, 属于滑塌过程中形成的。
2.1.2 滑塌中形成的其他变形构造
泥岩层中常见一些圆形、条带形或不规则形砂球体, 砂球体大小不一, 分布位置、密度杂乱无序, 与常见的球— 枕构造分布特征区别明显。此类砂球体应该是滑塌体形成时砂层破碎后随机挤入泥岩层形成的。
图3-i所示一段砂岩层被剪切力错断形成了2个相对的剪切褶皱。地层滑动过程中, 如果上下层位速度不同, 那么砂岩层的相对运动产生2个方向的力。图3-i砂岩段相对下层运动快, 下部岩层对其产生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相对上层运动速度慢, 上部岩层对其产生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最终岩层无法承受2个相反方向的剪切力, 形成岩层的错位。变形过程中岩层并未固结, 形成的变形构造与脆性地层在构造运动中形成的断层容易区别。
图3-j所示滑塌体中间部位, 这个部位主要承受地层滑塌产生的拉张力。船厂滑塌剖面可以见到在拉张力作用下形成的10多层布丁构造, 规模大小不一, 尺寸范围1~10 cm。布丁构造通常呈菱形, 中间被微断层分开, 互相不连接。吕洪波等(2011)描述了本区的布丁构造特征, 并命名为“ 同沉积布丁构造” 。作者还发现一种特殊现象, 个别层布丁构造之间由1, cm厚、3~5, cm长的细长喉颈状砂岩连接, 没有完全断开。这种情况应该当时砂岩具有一定塑性, 发生部分液化, 拉伸过程中持续拉长减薄, 未发生脆性断裂, 通过细长喉颈连接相邻的布丁构造(图 3-k)。在野外考察时, 吕洪波教授还给大家指出一层非常特别的软布丁构造, 这层构造也是呈菱形排列, 但是2个菱形体之间没有分开, 而是完全连接的。吕洪波教授认为是此层先形成了普通的布丁构造, 布丁之间的砂局部液化, 造成布丁之间并无裂隙保留。
滑塌体内部变形构造种类多样(图 4), 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槽模、沟模等底面指示构造(图4-c, 4-f), 利用图4-c槽模向上可以辅助判断地层已经翻转。滑塌前形成的变形构造已经具有稳定的形状, 在滑塌过程中, 基本上不会随着所在地层的变形而改变原来的形状, 并基本不会受到后期滑塌变形的影响(图 5)。
2.2.1 负载构造
负载构造是判断地震触发形成变形构造的有利证据, Moretti 和 Sabato(2007)认为负载构造宽度大于1, cm时地震成因概率最大。负载构造层上表面平直, 两侧变薄, 变形中心最厚, 下表面形成圆润“ 凹” 型。Moretti 和 Ronchi(2011)提出变形层的上地层一般是均一液化下颗粒充填或者下一期侵蚀、重新沉积的过程, 是未变形的水平层。
作者将其称为负载构造的主要原因是沉积物自身的重力是变形的根本驱动力, 地层密度倒置(上大下小)是形成负载构造的前提条件(Morreti et al., 2001; Moretti and Sabato, 2007; 乔秀夫和李海兵, 2008; Van loon, 2009)。灵山岛浊积岩层快速沉积, 下层低密度泥岩还未固结, 上层就沉积了高密度砂岩, 形成反密度沉积。在古地震触发下, 高密度砂岩在重力作用下沉入低密度泥岩中, 形成负载构造。负载构造如果受到横向剪切力分量影响, 导致负载构造变形, 形成不对称负载构造。负载构造的主要驱动力是重力, 不论什么条件, 变形主方向应向下。观察图4-c, 负载构造宽度大于5 cm, 下表面平直, 上表面呈凸形侵入上方泥岩当中, 这与理论相悖。综合考察, 利用滑塌轴面和槽模底面指示构造确定这是地层翻转造成的, 轴面对称下方发现了同层位负载构造。在滑动过程中无法形成向上的负载构造, 所以这层负载构造应该是滑塌以前就已经形成, 在图4-a滑塌体内部共找到3层负载构造。
2.2.2 球— 枕构造
球— 枕构造是地震诱发形成的, 是地层中古地震记录的证据(乔秀夫和李海兵, 2008)。球— 枕构造概念最早由Smith提出, 就其形成机理和形成条件, 前人做了大量研究(Owen, 1987, 1996, 2003; Morreti et al., 2002; 乔秀夫和李海兵, 2008, 2009; Suter et al., 2011), 并通过实验进行了模拟验证(Kuenen, 1958; Owen, 1996)。滑塌体剖面的3层厚砂岩(60~80 cm)大量发育球— 枕构造(图 4-d), 顺层追踪都会发现球— 枕构造有规律多个出现, 无孤立出现特例。球— 枕构造以扁平椭球体为主, 长轴/短轴在2~3之间。同一层内的球— 枕构造规模相当, 长轴在5~30, cm之间, 长轴顺层展布。球— 枕构造为上覆粗砂岩沉入下伏液化细砂粉砂岩之中形成, 上覆母岩完全消失。球— 枕构造与围岩的粒度和颜色不同, 在差异风化作用下, 非常容易识别。Morreti等(2002)通过野外统计发现球— 枕构造长轴与短轴比与沉降深度有关, 下降越深, 球— 枕构造越扁平。根据球— 枕构造的特征及分布状况, 判定是滑塌体滑塌前形成的。
2.2.3 阶梯断层
在滑动过程中形成了多层同沉积布丁构造, 这些布丁构造形态随着地层变形而变形, 受地层滑塌控制。作者发现一层地堑地垒式阶梯断层(图 4-e), 由一系列相向或相背的正断层组成, 厚度3 cm, 断层倾角范围50° ~70° , 上下层位平行未变形。地层发生了滑塌变形时, 阶梯断层依然保持了原来固有的形态, 不因地层滑塌褶皱变形而改变, 推断这一层阶梯断层在滑动前已经形成。
滑塌体下伏地层发育多层软沉积变形构造, 这些变形处于滑塌体下部, 显而易见它们是滑塌前就已经形成的变形构造。这些变形以层内断层和布丁构造为主, 层内断层被认为是古地震记录的直接证据(乔秀夫等, 1994)。
粒序断层发育限定在一个岩层内部, 是层内断层的一种。浊积岩沉积初期, 颗粒杂乱堆积, 粒序为点状接触, 含有大量水和孔隙。地震震动促使砂岩液化加速沉积物脱水, 粒序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 体积收缩, 产生差异性下沉形成微断层。下伏泥岩触变流动, 体积不均匀变化, 弱固结砂岩受力不均, 也可以形成被动张裂缝。塑性粒序断层断面通常是弯曲的, 下部凹面向上, 形成的驱动力是液化后自身重力。发现粒序断层下降盘沿斜坡下滑, 朝NW方向, 倾向SE方向(图 6-a, 6-b)。
固结较好的砂岩受到剪应力或者张应力时被拉伸, 以致拉断, 上盘相对向下滑动, 形成布丁构造或石香肠构造。布丁构造主要发育在砂岩中, 仅局限于单一地层(图 6-c)。布丁构造断面倾角变化大, 平均45° ~70° , 个别高角度或近似垂直于地层, 断距小于3 cm, 甚至无断距, 断层内无充填或充填同时期沉积物, 表现出大致相互平行的正断层性质。应力形成的布丁构造断面相对平直, 形成的驱动力主要是上覆地层形成的横向剪切力分量, 以张裂为主, 变形性质应属脆性变形。绝大多数多米诺布丁构造倒向与剪切力方向一致, 布丁块体(石香肠构造)之间倾斜的微型小断层之倾向代表其滑塌源头方向, 而倒向斜坡的下方方向(Ben and Cess, 2003; Mandal et al., 2007)。测量布丁构造断层朝NW方向倒, 向SE方向倾, 说明古斜坡SE高, NW低。粒序断层与布丁构造形成原理和驱动力不同, 导致两种构造形成了相反的倾向。
总结船厂剖面滑塌体变形规律, 结合全岛其他滑塌体所处滑塌层位置, 绘制了滑塌体形成示意图(图 7), 沉积环境中存在一个东南高、西北低古斜坡。图7-a为还未发生滑塌阶段。这个阶段沿古斜坡沉积了数层浊积岩, 浊积岩层中含有多层古地震触发形成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包括前面提到的滑塌体下伏地层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和滑塌体内部的滑塌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主要类型有负载构造、布丁构造和粒序断层等。通过识别滑塌前地层中形成的多层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判断在引起巨型滑塌体的强古地震之前, 已有多次小级别古地震发生, 每层变形构造对应一次古地震。只是这些古地震级别较小, 只在岩层中形成了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未能触发形成滑塌褶皱。也有可能当时古斜坡角度小, 不易发生滑塌褶皱。
图7-b所示一次强古地震发生, 触发形成了巨型滑塌体。图7-a古斜坡上部的浊积岩地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 沿斜坡发生了滑塌。在滑塌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同沉积滑塌褶皱, 而之前地层中已经形成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基本保持原有形态, 下部固结较好的未滑塌地层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不受影响。图7-b中滑塌褶皱在古斜坡不同位置表现的现象不同, 最上部滑塌褶皱以拉断下滑为主, 中间滑塌褶皱轴面沿斜坡有序排列, 最下部滑塌褶皱滑至斜坡尾端, 滑塌褶皱轴面无序杂乱堆积, 由上到下分别对应图7-c、图7-d和图7-e。图7-c为老虎嘴南部剖面, 位于滑塌层上部, 以拉断、杂乱堆积为主; 图7-d为船厂滑塌褶皱剖面, 位于滑塌层中部, 褶皱轴面逐渐变得有序, 以平卧褶皱为主; 图7-e为滑塌褶皱杂乱堆积剖面, 地处灵山岛北端西侧, 位于滑塌层下部, 褶皱轴面杂乱无序。
老虎嘴剖面上覆约15 m的白色流纹质熔岩, 是整个岛上最厚的地方(图 2), 向岛其他方向延伸减薄。该剖面沉积岩厚度2 m左右, 已识别出4层变形构造(图 8)。这些变形主要是地震触发形成的层内变形, 包括层内褶皱(震褶岩)、层内错动(阶梯断层)和层内角砾岩(震裂岩)。
流纹质熔岩下方紧邻2个层内褶皱变形层(图 8-b), 每层厚约10 cm, 变形仅限于层内, 褶皱轴面杂乱无序, 上下层位平直未变形, 符合前人所定义的震褶岩特征(Seilacher, 1984; 冯先岳, 1989; 乔秀夫等, 1994)。乔秀夫等(1994)提出因地震时岩层液化, 发生层内流动或滑动造成的。
震褶岩下方有几层毫米级纹层组成的细砂岩(图 8-c)。通过镜下观测(图 8-e, 8-f), 砂岩单层厚度小于1 mm, 泥质纹层更是仅仅0.2 mm, 颗粒直径范围0.02~0.1 mm, 平均0.035 mm, 颗粒大小利于液化。图8-c上下层为未变形层, 层内发育微阶梯断层, 而且为一系列的正断层组合, 断层不延伸到邻层。镜下也可以清楚看到纹层发生了微错断, 图8-e中显示1条微断层可以切割几条纹层, 断距0.2 mm, 图8-f显示了1条微断层逐渐尖灭消失。Fairchild等(1997)认为泥质层比砂岩层抗剪切力强, 在地震波的加速力作用下, 砂泥岩层之间产生层内错位。
老虎嘴剖面拐角处的最下方出露1层非常好的层内角砾岩(图 8-f), 角砾呈尖棱角状, 外形扁平, 长度平均5 cm, 长轴平行于地层, 顺层追踪可见到完整的未破裂母岩层。地震时, 岩层首先液化, 砂液化切穿相间泥质层, 进一步受到地震扰动形成准原地液化角砾岩。
可见在火山喷发以前, 已经有至少4次小地震发生。在形成滑塌层强地震之后古地震活动依然非常活跃, 多次小级别古地震之后, 又爆发一次强地震, 引发火山喷发, 形成巨厚白色流纹质熔岩层。
灵山岛是研究地震触发引起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有利场所, 滑塌体剖面的软沉积物变形分布特征和形成期次是此次的研究重点。
除了作者讨论的几种多尺度、多级别滑塌褶皱等典型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外, 还有吕洪波等(2011)介绍的多种同沉积构造等。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按时间顺序划分为滑塌前变形与滑塌中变形, 按位置滑塌前变形又分为滑塌体下部变形与滑塌体内部变形。滑塌体下部变形在滑塌前已经形成, 并且滑塌时并没有影响到这些层位, 与滑塌中变形很容易区分, 难点是怎样把滑塌层内部的滑塌前与滑塌中形成变形构造区别开来。滑塌时不同部位受力不同, 形成的变形构造种类不同。同一期滑塌过程中形成的变形构造具共同点, 都受到滑塌体地层变形控制。滑塌前就已经形成的变形构造, 在滑塌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形态特点, 不随地层变化发生明显改变, 根据这个特点来识别滑塌层中变形构造的形成时间。文中描述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均由古地震触发形成, 因此灵山岛在早白垩世古地震活动强烈, 构造运动频繁。
致谢 在第12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期间, 感谢乔秀夫老师就灵山岛变形现象对作者进行的现场指导, 奠定了文章的主体思想, 文成后又阅改了初稿。并对钟建华教授、吕洪波教授的多次现场指导, 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