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简介:卢欢,女,1988年生,江苏省扬州市人,2013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现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主要从事沉积岩石学和储集层地质学研究。电话:18061155817;E-mail:luhuan1988210@163.com。
第一作者简介: 纪友亮,男,1962年生,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从事石油地质学、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E-mail:jiyouliang@cup.edu.cn。
通过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一段 38口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识别出岩性、结构、构造标志,进一步分析了高邮凹陷阜一段的相标志和沉积展布特征。研究认为其具有浅水三角洲和滩坝相的沉积特征,其中浅水三角洲可进一步分为浅水三角洲平原和浅水三角洲前缘 2个沉积亚相,前者包括分流河道、河口坝、天然堤 3个沉积微相,后者包含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河口坝 4个沉积微相。在湖平面频繁变化过程中,浅水三角洲的水下分流河道向湖泊轴心方向推进,形成多个叠置的朵叶体;而在浅水三角洲侧缘,由于湖浪和沿岸流的改造,形成多条沿湖岸线和浅水三角洲呈狭长带状展布的滩坝。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湖平面频繁变化时期浅水三角洲和滩坝混合沉积的沉积模式。
About the first author:Ji Youliang,born in 1962,is a profes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es on petroleum geology,sedimentolog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E-mail:jiyouliang@cup.edu.cn.
About the correspondence:author Lu Huan,born in 1988,graduated from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in 2013 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on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geology.Now she is working for CNOOC (Tianjin Branch). Tel:18061155817.E-mail:luhuan1988210@163.com.
Based on the core observation and thin section identification of 38 wells drilled through the Member 1 of Paleogene Funing Formation in Gaoyou sag,Subei Basin,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sedimentary facies was characterized by shallow delta and beach bar sedimentary features,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previous study.The shallow delta faci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delta plain and delta front sub-facies.The former subfacies,contained distributary channel,mouth bar and subaqueous natural levee and the latter one included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subaqueous natural levee, bay between distributary channels and river mouth bar. In the period of lake level fluctuation,the distributary channels of shallow delta stretched into the center of the lake basin to form several superimposed lobes. While adjacent to the edge of shallow delta,beach bars were distributed in ribbon shape along lacustrine shoreline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ke wave and coastal current.Thus, a new type of sedimentary model named shallow delta and beach bar depositional model was set up.
所谓浅水三角洲是指在水体很浅、构造稳定、地形平缓、沉降缓慢的条件下形成的多物源大型三角洲(席胜利等, 2009)。Fisk(1954)通过对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鸟足状三角洲的研究, 将河控三角洲分为深水三角洲和浅水三角洲, 提出了浅水三角洲的概念。与经典河控三角洲相比, 浅水三角洲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张昌明等, 2010)。一方面, 浅水三角洲如正常三角洲一样, 可以分为浅水三角洲平原、浅水三角洲前缘和前浅水三角洲3个亚相。另一方面, 由于浅水三角洲是在浅水条件下形成, 故以浅水三角洲前缘为主体, 其中又以水下分流河道最为发育, 而缺少河口坝沉积的相标志(赵翰卿, 1987)。
浅水三角洲是一种重要的油气储集砂体, 在中国东部的陆相断陷盆地中广泛发育, 特别是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等已开展过深入研究(徐长贵等, 2002; 杨东明等, 2004; 朱伟林等, 2008)。对于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 前人将其归结为一套河流— 三角洲— 湖相的沉积体系(尹开贵等, 2009), 也有人提出阜一段沉积晚期为浅水三角洲沉积的观点(张金亮等, 2003), 然而并未做详细阐述。笔者通过对高邮凹陷阜一段38口井的岩心及镜下观察描述, 发现在阜一段的探井中普遍存在浅水三角洲和滩坝沉积的相标志与证据,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沉积模式, 即湖平面频繁变化时期浅水三角洲和滩坝沉积模式。
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东台凹陷南部, 它东临吴堡低凸起, 南依通扬隆起, 西靠天长隆起和菱塘桥低凸起, 北接柳堡低凸起和柘垛低凸起(图1), 面积2670 km2, 东西长约100 km, 南北宽约20~32 km, 是一个差异升降作用形成的南断北超、南陡北缓的箕状凹陷(赵澄林等, 2001)。高邮凹陷的主要勘探层系为古近系阜宁组, 它与上覆戴南组呈整合接触, 与下伏泰州组呈假整合接触, 自上而下依次可以分为阜宁组一段(阜一段)、阜宁组二段、阜宁组三段、阜宁组四段4个层段。高邮凹陷阜一段厚度约350~800 m, 在纵向上, 岩性以红色砂泥岩与暗色砂泥岩频繁交互为特点, 并有粗— 细— 粗的旋回性(尹开贵等, 2009)。
2.1.1 过渡色的泥岩
泥岩的原生色, 是判断岩层沉积时的气候状况、水介质氧化— 还原条件最醒目的特征之一。从苏北盆地阜一段38口井的岩心资料可以观察到过渡色泥岩分布广泛, 颜色多为灰绿色、杂色, 反映了湖平面频繁升降时期的水体由深变浅、由浅变深频繁交互的沉积环境, 这是浅水三角洲沉积的典型特征(图 2)。
2.1.2 砂泥岩频繁互层
从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中发现, 目的层的砂泥岩频繁互层, 如瓦17井、花X16井等井的SP曲线、GR曲线皆呈指型, 反映了砂泥岩频繁互层的特征。瓦17井阜一段砂岩厚度较大, 达40~90 cm, 因含油, 颜色呈棕色、浅棕色; 泥岩厚度较小, 达10~30 cm, 呈浅灰色、深灰色。花X16井阜一段砂岩中发育平行层理、波状层理、爬升层理, 泥岩颜色除了有还原色的泥岩, 还有过渡色、氧化色泥岩 (图 3)。
2.1.3 含陆源碎屑的鲕粒灰岩和生物介壳灰岩
在许28井、许X33井、韦5井、沙20井、黄19井的阜一段储集层中均发现了含陆源碎屑颗粒(以石英为主)的鲕粒灰岩。鲕粒灰岩粒径以0.2~0.5, mm为主, 富藻, 具多层同心层和放射状构造, 少量变形。如在韦5井1038.93, m处的亮晶鲕粒灰岩中, 陆源碎屑含量达10%, 又如韦5井1038.93, m处的泥晶鲕粒灰岩, 陆源碎屑达15%。鲕粒本是鲕粒滩环境的产物, 鲕粒灰岩中石英颗粒的存在, 反映了在其沉积过程中有陆源碎屑物质的混入, 是过渡环境的产物, 也证实了浅水三角洲和滩坝沉积频繁互层的特点。另外, 在黄19井中发现, 完整的鲕粒较少见, 鲕粒边缘大多被石英磨蚀, 表明有间歇性的高能水, 搬运来自陆源的碎屑颗粒, 使之磨蚀原先沉积形成的鲕粒(图 5-a)。另外, 在韦2井1435.21, m处发现了含介形虫的古生物化石, 反映了生物碎屑浅滩的沉积环境(图 4-c)。
2.2.1 分选好的颗粒
通过对该区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 可以发现在韦庄、许庄、沙埝等地区, 有磨圆度较好、以次圆状— 次棱角状为主的中细砂岩及正球形、椭球形的放射状鲕粒。颗粒接触方式以点接触、线接触为主(图 5), 表明经过较长时期的搬运磨蚀作用再沉积而成。
2.2.2 跳跃总体发育的一跳一悬和两跳一悬式概率图
通过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一段30口井的粒度分析统计发现, 浅水三角洲砂体的粒度概率图主要有一跳一悬式(图 6-a)、两跳一悬式(图 6-b), 其主要特点是悬浮总体和跳跃总体十分发育, 具有牵引流的沉积特征。
陈2井位于2445.98, m处的样品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呈一跳一悬式, 发育斜率大于72%的跳跃总体。瓦17井中位于2769.87, m处的样品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呈两跳一悬式, 其中跳跃和悬浮总体的交截点约为3.2~3.4 Ф 。跳跃总体对应的直线段斜率在75%以上, 2个跳跃总体的交截点约为4.2~4.4 Ф , 2条斜率不同的跳跃组分的出现是由于受到冲流和回流两种沉积作用的控制。这2口井较陡的跳跃总体都表明该区分选性很好, 反映了浅水地区较强的水动力条件。
2.2.3 三段式概率图
众所周知, 靠近河口区, 悬浮砂体含量多。滩坝砂体的粒度曲线主要为三段式 (图 6-c), 反映滚动跳跃悬浮总体都很发育。
韦5井中位于1038.93, m处的样品粒度概率图表现为三段式。其滚动总体含量很少, 跳跃总体最为发育, 二者交截点约为2.4 Ф 。跳跃总体对应的直线段斜率大于70%, 分选较好, 粒度区间2.4~3.6 Ф 。跳跃总体与悬浮总体交截点约为3.6 Ф , 悬浮总体含量低, 约为35.8%, 属于中悬浮型。
2.3.1 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
高邮凹陷阜一段发育各种类型的反映牵引流的层理类型, 如平行层理、斜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爬升层理以及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等(图 7)。众所周知, 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一般形成于潮汐沉积环境中。然而在陈3井1693.7, m处, 发现了脉状层理(图 7-e), 表明了在湖平面频繁变化的沉积环境中, 在水动力较弱时期, 形成了绿色、灰绿色的泥质沉积物, 水动力较强时期带来的陆上氧化色砂质沉积物, 切开了泥质沉积物。许6井的波状层理较为典型, 并且层理中显示为暗色泥岩的部分, 还原色、氧化色交互出现。这种脉状、波状层理可以确定为浅水三角洲水下天然堤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2.3.2 水道下切形成的内碎屑
在浅水三角洲前缘, 在湖平面下降时期, 水位降低, 泥岩露出水面, 切开水道, 形成如图8所示的泥砾。有的泥砾经湖浪作用的反复冲刷、淘洗, 在浅水沉积的块状砂岩背景下, 形成了具有一定程度磨圆的泥砾。这也反映了浅水三角洲的典型沉积特征。
2.3.3 发育的生物扰动构造
生物扰动构造在阜一段十分发育, 如方4-3井、发1井、瓦17井(图 9)。它们有的呈直立状, 有的呈倾斜状, 有深灰绿色的, 有浅灰色的, 还有棕红色的。其中直立状的和氧化色的虫孔反映水体较浅的沉积环境, 而弯曲状的和还原色的虫孔反映了水体较深的沉积环境。由于生物扰动构造是生物活动时期形成的, 生物活动可以是从砂质爬入泥质, 进而在较深色的泥质沉积物中形成浅色的生物扰动构造, 也可以是从泥质沉积物钻入砂质, 从而形成颜色较深的扰动构造。这种形态各异、颜色迥异的生物扰动构造频繁发育, 反映了浅水三角洲水流动荡的沉积环境。
测井曲线多呈反映浅水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微相的箱型和复合箱型(如发2井2222~2226 m), 反映浅水三角洲平原的钟型和复合钟型(如瓦17井3186~3192 m)和反映水下天然堤微相的宽幅对称指型(如韦5井1036~1039 m), 而漏斗型(如方4-7井2152~2155 m)和平直泥岩基线(如沙X26井2203~2207 m)较为少见, 这也正与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环境特征相吻合, 即河口坝不发育(图 10)。
通过对研究区38口井的岩心观察和镜下鉴定, 将高邮凹陷阜一段划分为浅水三角洲相和滩坝相, 它们的特点如表1所示。其中浅水三角洲可以划分为浅水三角洲平原和前缘2个亚相, 缺乏前浅水三角洲泥的沉积。划分依据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划分依据, 划分了27口井的单井相柱状图。选取2口有代表性的井作为代表。如沙X26井可以作为浅水三角洲前缘的典型剖面, 岩石类型为砂泥岩频繁互层, 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和浅水三角洲平原2个沉积亚相, 并且频繁交互出现(图 11)。又如纪7井可以作为滩坝相的典型代表, 发育水平层理的灰色泥岩和具平行层理、分选好、质纯的中、细砂岩。滩坝砂体孔隙发育、储油物性好, 油气显示级别为油浸和油斑(图 12)。
根据砂岩百分含量图、暗色泥岩厚度等值线图, 结合测井、岩心特征, 编制了高邮凹陷阜一段岩相古地理图(图 13)。研究区以河道砂体发育、前缘相带广阔、砂体展布呈鸟足状为特征, 发育浅水三
角洲沉积; 除此之外, 砂质纯、分选好、磨圆度高、具水下古隆起(建湖隆起)的古地貌特征, 具鲕粒灰岩、生物介壳灰岩的岩石学特征等均反映了滩坝相的沉积环境。前人将滩坝的形成模式分为水下古隆起处滩坝沉积模式、湖岸线拐弯处滩坝沉积模式、浅水三角洲侧缘滩坝沉积模式和开阔浅湖滩坝沉积模式。在高邮凹陷, 因受湖平面频繁变化的影响, 很难见到完整的三角洲相和滩坝相的沉积模式, 因此, 前3种沉积模式都可以归结为浅水三角洲和滩坝混合沉积模式。
浅水三角洲在地形平缓、坡度较小的环境下沉积, 湖平面升至一个较小的高度时, 在平面上影响范围较大, 导致湖岸线大规模频繁摆动(李元昊等, 2009)。由于湖平面的周期性变化, 在湖平面下降时期, 浅水三角洲向湖中心进积; 在湖平面上升期, 在浅水三角洲的边缘地带, 由于受到湖浪、冲浪和沿岸流的作用, 形成了呈狭长带状平行展布的滩坝。靠近物源区的滩坝和浅水三角洲规模较大, 远离物源区, 规模较小。在苏北盆地北斜坡, 由于距物源较远, 地形平缓, 形成线状物源的沉积体系, 砂体平面展布面积大, 而垂向厚度小; 而在苏北盆地南断阶, 地形高差相对较大, 故形成点状物源的沉积体系, 发育规模较小、分布局限的短轴浅水三角洲和滩坝沉积砂体(杨勇强等, 2011)。如在许X33井发现存在大量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高的鲕粒, 概率图为跳跃总体含量达70%以上的两段式, 指示了这样的沉积环境。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主要接受来自盆地西部、北部以及南部3个方向的物源(尹开贵等, 2009)。阜一段湖平面变化频繁, 阜宁组一段一砂组沉积时期为高水位期, 随着湖平面的下降, 形成新的岸线。此时, 仅在盆地北斜坡发育河流入湖形成的大型浅水三角洲朵叶体, 由于受湖浪改造, 在湖岸线拐弯处、水下古隆起处, 特别是浅水三角洲的外缘沉积了一圈滩坝, 在平面上围绕浅水三角洲呈长条状、带状分布; 在盆地南断阶, 由于地势高差大, 发育河流快速迁移形成的泛滥平原(图 14-a)。之后为湖退期, 此时, 湖盆萎缩, 由于物源供应不如形成了高水位期充分, 形成的浅水三角洲和滩坝砂体的规模相对较上一时期小(图 14-b); 低位期, 早期水位较湖退期再次降低, 晚期湖泊大幅萎缩(王居峰等, 2005; 杨柏等, 2008), 仅在盆地中心沉积(图 14-c)。另外, 在每个期次的内部, 又有更多高频的湖平面变化现象。
1)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一段具过渡色泥岩、砂泥岩频繁互层、脉状层理砂岩、生物扰动构造发育及两段式概率曲线等相标志, 均反映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具含陆源碎屑的鲕粒灰岩、颗粒分选磨圆好、三段式概率曲线等相标志, 反映了滩坝相的沉积特征。总体来说, 研究层段为一套湖平面频繁变化时期浅水三角洲和滩坝沉积。
2)在苏北盆地北斜坡, 形成线状物源的沉积体系, 浅水三角洲和滩坝砂体平面分布面积大, 沉积厚度小; 而在苏北盆地南断阶, 浅水三角洲和滩坝砂体平面分布面积小, 沉积的厚度大。
3)阜一段湖平面经历了由高水位期、湖退期、低位期的变化。浅水三角洲呈叠瓦状排列, 向湖中心退积; 滩坝沿不同时期的湖岸线呈多环条带状展布。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