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中—晚奥陶世克里摩里期—乌拉力克期岩相古地理*
马占荣1,2, 白海峰1,2, 刘宝宪1,2, 王红伟1,2, 陈调胜1,2
1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18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18

第一作者简介 马占荣,男,1979年生,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构造地质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天然气勘探地质研究工作。联系电话:13572183309。E-mail:mazr_cq@petroChina.com.cn

摘要

中奥陶世克里摩里期,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为镶边陆架的碳酸盐岩台地,自东向西依次发育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台缘斜坡—斜坡脚、广海陆棚和深水海槽相带,从浅水区经由碎屑流搬运来的块状钙质角砾岩在台缘斜坡—斜坡脚相带集中堆积,形成厚度不等的透镜体夹于正常深水灰泥石灰岩和泥岩中。乌拉力克期发生较大规模构造运动,盆地东部整体抬升,西部边缘发生裂陷,沉积范围以同生正断层为界,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沉积环境演变为相对闭塞的深水斜坡—盆地,沉积一套富含笔石的泥页岩地层,并不时有陆源克里摩里组垮塌的石灰岩沉积物被带入盆地,形成数量不等的多套角砾岩夹层。

关键词: 鄂尔多斯西部; 钙质角砾岩; 碎屑流; 岩相古地理
中图分类号:P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3)06-0751-14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of the Middle-Late OrdovicianKelimoli and Wulalike Ages in western Ordos area
Ma Zhanrong1,2, Bai Haifeng1,2, Liu Baoxian1,2, Wang Hongwei1,2, Chen Tiaosheng1,2
1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w-Permeability Oil & Gas Fields,Xi'an 710018,Shaanxi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of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Xi'an 710018,Shaanxi

About the first author Ma Zhanrong,born in 1979,engineer,graduated from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in 2005.Now he is engaged in natural gas geology exploration 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of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E-mail:mazr_cq@petroChina.com.cn.

Abstract

During the Middle Ordovician Kelimoli Age,a rimmed carbonate platform occurred in western Ordos area,with open marine platform,platform-margin shoal,slope,toe-of-slope,deep shelf and deep trough facies orderly distributed from east to west.Massive calcareous breccias packages in thin or thick lenticular shapes derived by debris-flow from east shallow water facies,accumulated along slope to toe-of-slope,and surrounded by in-site deep water micrite and mudstone.Strong tectonic movement happened during the Wulalike Age,faulting in the western margin and uplifting in the whole eastern Ordos Basin.Sediments restricted by border syn-sedimentary faults.As sea level rising,sedimentary setting changed to relative restricted deep slope-basin.Rocks of the Wulalike Formation are mainly composed of abundant graptolite bearing mudstone and shale,intercalated with several calcareous breccias which transported by debris flow from the early collapsed Kelimoli Formation limestone in the east uplift land.

Key words: western Ordos area; calcareous breccias; debris flow;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中晚奥陶世, 鄂尔多斯西部是一个特殊的区域, 它东接华北地台, 西入贺兰海槽, 是华北地台的西部边缘, 亦是祁连海域所能波及的最东边界, 其独特的古地理背景发育了既令人困惑不解又令人着迷的沉积地层。长期以来, 前辈地质学家从野外露头到井下剖面做过大量研究工作, 并建立了这一地区基本的古地理格架(安泰庠和郑昭昌, 1990; 冯增昭等, 1991, 1998; 傅力蒲等, 1993; 林畅松等, 1991; 张文华等, 1996; 冯增昭和鲍志东, 1999; 付金华和郑聪斌, 2001; 侯方浩等, 2003; 冯增昭等, 2003, 2004a, 2004b, 杨华等, 2010; 李文厚等, 2012), 但是由于华北地台向西延入贺兰海槽的关键区域(台地边缘)深埋地下, 仅有的几口钻孔资料所能揭示的信息极为有限, 客观原因决定了前人编制的古地理图件只能是大区域的概略性、轮廓性的小比例尺图件, 如冯増昭等(1991, 1998)对鄂尔多斯地区下古生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但西部则笼统的以开阔海概之(李文厚等, 2012); 付金华和郑聪斌(2001)侯方浩等(2003)杨华等(2010)李文厚等(2012)对西部地区进一步细分出斜坡— 海槽等岩相古地理单元, 但各单元间边界均是概略性的, 没有可靠的标识, 彼此互不统一。随着近年来天然气勘探的深入开展, 陆续在台地边缘区实施了数十口钻穿克里摩里组的深探井, 积累了丰富的古生物、地层、岩性、测井等资料, 这为进一步编制较为详细的古地理图件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 以乌拉力克组为烃源岩层, 以克里摩里组为储集层的奥陶系内幕气藏日益受到重视(杨华等, 2010; 王红伟等, 2011), 近年来的天然气勘探也迫切需要一套大比例尺的岩相古地理图件来指导勘探目标的预测。在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补充大量新钻探井资料, 以沉积学原理和沉积相模式为指导, 编制了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中晚奥陶世克里摩里期到乌拉力克期较为详细的一套古地理图件。

1 地层、古生物特征及层序结构

鄂尔多斯西部地区北与阿拉善地块相接, 南邻祁连造山带, 处于3大构造块体的过渡、交接与转换部位, 包含了鄂尔多斯本部、西缘桌子山、贺兰山、走廊过渡带等地层分区(图 1, 表1), 地理位置跨越陕甘宁蒙4省区。文中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与李文厚等(2012)基本一致, 阶一级的年代地层对比方案略有不同(表 1), 因三道坎组所产牙形刺Nasusgnathus dolonus常见于南方红花园组上部— 大湾组中部, 在桌子山组未发现Nasusgnathus dolonus, 新出现牙形刺Juanognathus variabilisJuanognathus jaanusson, 前者常见于红花园组上部— 大湾组中部, 后者在大湾组中部才出现(安泰庠和郑昭昌, 1990)。根据地层上下接触关系分析三道坎组与红花园组上部— 大湾组下部较为一致, 故将其置于下奥陶统道保湾阶— 中奥陶统大坪阶底部。贺兰山区引用了安泰庠和郑昭昌(1990)提出的地层系统。克里摩里组与东部地区的马家沟组马六段或华北地区峰峰组相当, 与南方牯牛潭组大致对应, 古生物地层相当于牙形刺Pygodus serrus带, 包括Amplexograptus confertusPetrograptus elegans两个笔石带, 年代地层相当于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中上部。克里摩里组和下伏的桌子山组为整合接触, 在邻近鄂尔多斯地块一侧的斜坡— 广海陆棚区克里摩里组底部以出现含泥质薄层— 中层石灰岩, 夹薄层笔石泥页岩为特征, 从而区别于桌子山组顶部的中厚层灰岩; 在东部的台地区二者岩石结构差异不大, 都是中厚层— 块状结构, 只是克里摩里组多为石灰岩, 而桌子山组全为白云岩; 但无论是台地区还是斜坡区, 二者牙形刺组合特征明显不同, 桌子山组的牙形刺是华南型和华北型混生的, 华南型的牙形刺主要包括Protopanderodus gradatus, Paroistodus parallelus, Juanognathus jaanussoni, Nasusgnathus dolonus等, 华北型牙形刺可见大量延伸时间较长的Scolopudus euspinus, Scolopodus nogamii, Tripodus changshannensis等(安泰庠和郑昭昌, 1990), 笔者在棋探1井还发现Erraticodon tangshanensis等马家沟组马四段常见化石, 在苏369井见到马四段带化石Eoplacognathus suecicus, 南部环县地区的沙探1井和平凉水泉湾剖面则主要见到马四— 马五段带化石Plectodina onychodonta, 进一步证明桌子山组和马四— 马五段的对应关系。克里摩里组则是清一色的华南型牙形刺组合, 除桌子山组业已出现的华南型牙形刺外, 克里摩里组底部新出现Dapsilodus mutatusPeriodon aculeatus等华南型特有牙形刺, 并且大量繁盛。经笔者多年分析发现, 除桌子山地区外, 无论是鄂尔多斯天环北的钻井资料, 还是韦州青龙山剖面以及平凉三道沟剖面, P.serrus带的带化石Pygodus serrus在克里摩里组下部即已出现, 并和Dapsilodus mutatusPeriodon aculeatus等大量共生。鄂尔多斯东部地区残留的马六段则是清一色的华北型牙形刺组合, 包括Tasmanognathus sishuiensis, Belondina compressa, Microcoetodus symmetricus microcoetodus asymmetricus, Erismodus typus等(安泰庠和郑昭昌, 1990)。冯増昭等(1998)在鄂尔多斯南缘的泾阳铁瓦殿剖面马六段顶部发现混有华南型牙形刺Periodon aculeatusPygodus serrus

图1 鄂尔多斯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及构造分区Fig.1 Tectonic units and location of western Ordos area

表1 鄂尔多斯及邻区奥陶系划分与对比 Table1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Ordovician in Ordos and adjacent areas

乌拉力克组仅在鄂尔多斯西部有分布, 东部地区缺失, 笔者根据近年数十口新钻探井岩性、电性、古生物组合特征对乌拉力克组重新做了厘定, 重新定义的乌拉力克组包括Glyptograptus teretiusculusNemagraptus gracilis两个笔石带, 含牙形刺Pygodus serrus带顶部和Pygodus anserinus带, 与前人(安泰庠和郑昭昌, 1990; 张文华等, 1996)乌拉力克组至多包含Nemagraptus gracilis带底部的认识有所不同。虽然不清楚冯増昭等(1998)桌子山剖面乌拉力克组顶界放在哪里, 但就剖面实测厚度79.65 m来看, 笔者的划分与其应该是一致的。傅立浦等(1993)也认为乌拉力克组应该包含完整的Nemagraptus gracilis带。这样拉什仲组底部即是Climacograptus bicornis带, 和国际上、华南以及新疆的划分一致了, 乌拉力克组年代地层确定为中奥陶统顶部至上奥陶统桑比阶下部, 与南方庙坡组以及新疆大湾沟剖面萨尔干组大致相当。重新定义的乌拉力克组岩性特征更加明确, 系指克里摩里组灰泥石灰岩之上的一套以深灰色、灰黑色笔石(或含笔石)泥页岩为主, 以钙质角砾岩为底, 中夹数层角砾岩和棘屑灰岩的一套地层, 其顶部被拉什仲组底部的一套厚10~20 m的灰泥石灰岩覆盖(图 2)。由于乌拉力克组底部的钙质角砾岩和克里摩里组顶部的灰泥石灰岩化学成分一致, 在常规测井中无法识别, 笔者在油田现场工作中索性以笔石页岩的出现做为两组的分界, 但在研究工作中还要进一步区分。

根据上述特征, 并结合测井、地震资料以及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分析认为, 克里摩里组和乌拉力克组各对应1个三级层序, 克里摩里组内容易识别出3个四级层序, 但乌拉力克组内部四级层序的划分较为困难。克里摩里期到乌拉力克期是一个海平面相对逐渐上升的过程, 并在乌拉力克早期发生快速海侵, 出现了奥陶纪最大海泛事件, 沉积了一套笔石页岩相的凝缩段, 随后海平面缓慢下降, 由盆地相沉积环境演变为拉什仲早期的陆棚相沉积环境(图 2)。

图2 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中上奥陶统综合地层柱状剖面Fig.2 Composite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the Middle-Upper Ordovician in western Ordos area

2 沉积相模式及岩相古地理展布

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的精细研究是岩相古地理编图的基础(包洪平和杨承运, 1999), 通过对沉积微相空间组合、展布规律高度概括进一步总结出沉积相模式, 从而指导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反过来, 岩相古地理编图过程中, 经常会发现已经建立的沉积模式不能很好地解释地质现象的情况, 从而需要修正沉积相模式。因此合理沉积相模式的确定, 有助于正确认识沉积环境和古地质背景, 从而更为真实地再现岩相古地理格局。例如董兆雄等(2010)对于鄂尔多斯南缘奥陶纪马家沟期沉积模式的重新认识, 将末端变陡的缓坡型沉积模式(侯方浩等, 2003)加以修正, 再现了该地区平缓台地、边缘有障壁及周边为海槽的古地理格局。

前人对鄂尔多斯西部中奥陶世克里摩里期曾有自东向西呈台地— 斜坡— 海槽分布的认识(付金华和郑聪斌, 2001; 侯方浩等, 2003; 杨华等, 2010; 李文厚等, 2012), 这一相模式格架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相带的边界存在较大分歧, 特别是斜坡的具体位置, 是否有礁相的存在, 均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 而这些正是该区天然气勘探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前人只做了整个平凉组的岩相古地理图件, 对于乌拉力克组尚未单独成图(冯増昭等, 2004b), 乌拉力克组在桌子山剖面研究最为详尽, 沉积环境被认为是深水斜坡— 盆地(张文华等, 1996), 按照沃尔索相律, 向东似应该有斜坡— 台地相的碳酸盐岩过渡, 前人亦未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2.1 克里摩里期沉积相模式及岩相古地理

笔者结合前人剖面和区域资料, 补充了2008— 2012年5年中钻穿克里摩里组27口探井的资料, 详细研究了不同区域克里摩里组的地层结构、岩石学特征和沉积微相特征, 认为克里摩里期鄂尔多斯西部为镶边的陆棚边缘古地理背景(图 3), 由东向西依次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台地边缘斜坡— 斜坡脚、广海陆棚和深水海槽沉积环境(图 4)。主要的相带特征和识别标志如下。

2.1.1 开阔台地相

这是华北陆表海台地上极为平坦的一个正常浅海沉积相带, 低能宽相带, 可达数百千米, 在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广泛分布, 主要由深灰色灰泥石灰岩和含生屑的灰泥石灰岩组成(图 5-A), 富含介形虫、硅质海绵等微体古生物碎片, 块状构造, 在电测曲线上表现为自然伽马曲线(GR)低幅、近于平直, 电阻率极高。

图3 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中奥陶世克里摩里期沉积相模式Fig.3 Model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Middle Ordovician Kelimoli Age in western Ordos area

2.1.2 台地边缘浅滩相

位于开阔台地西侧, 靠近祁连海域一侧, 该相带地层在岩石构造、电测曲线特征上与开阔台地极为相似, 仍为块状构造、低幅平直的GR和高电阻率值, 如图6中李1井和苏367井。但岩石成分、结构与开阔台地相有明显差异, 沉积物以亮晶胶结的颗粒石灰岩、灰泥质颗粒石灰岩和细晶云岩为典型特征, 颗粒含量大于30%, 灰泥石灰岩少见。颗粒主要由砂屑、粗粉屑、藻屑、藻灰结核和少量生屑组成, 砂屑和粉屑多为灰泥岩屑(图5-B), 生屑见球松藻、棘屑、介形虫、钙球和骨针等。细晶云岩可见残余颗粒暗影, 晶间孔和晶间溶孔极为发育(图 5-C)。

图4 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中奥陶世克里摩里期岩相古地理图Fig.4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map of the Middle Ordovician Kelimoli Age in western Ordos area

图5 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中奥陶统克里摩里组沉积特征
A— 云化灰泥石灰岩, 含介形虫, 单偏光, 桃35井, 3381.97 m; B— 亮晶胶结云斑砂屑灰岩, 单偏光, 李4井, 4033.64 m; C— 细晶云岩, 见颗粒残余暗影, 发育晶间孔和溶孔, 单偏光, 鄂12井, 3784.78 m; D— 灰泥石灰岩, 含钙球, 单偏光, 余探2井, 4015.4 m; E— 深灰色含泥质条带灰泥石灰岩, 岩石表面氧化色变浅, 余探2井, 4014.43 m; F— 富含笔石的灰黑色泥页岩夹层, 鄂29井, 4110.22 m; G— 碎屑流钙质角砾岩, 颗粒支撑, 余探2井, 4007.3 m; H— 砂屑灰岩、生屑灰岩组成的角砾, 单偏光, 余探2井, 4007.0 m; I— 碎屑流钙质角砾岩, 颗粒支撑, 余探1井, 4054.84 m; J— 主要由生屑灰岩组成的角砾岩, 单偏光, 余探1井, 4055.02 m; K— 斜坡脚相的原地沉积泥岩, 可见少量生物碎片, 单偏光, 余3井, 4096.56 m; L— 含燧石团块和条带的薄层状灰岩, 宁夏同心县韦州青龙山卢草沟沟口
Fig.5 Sedimentary features of the Middle Ordovician Kelimoli Formation in western Ordos area

图6 鄂尔多斯西部任1— 苏367井中上奥陶统地层对比剖面Fig.6 Correlation profile of the Middle-Upper Ordovician from Well Ren 1 to Well Su 367 in western Ordos area

2.1.3 台地边缘斜坡相

地层垂向结构和开阔台地及台地边缘浅滩相不同, 斜坡相以中— 薄层灰泥石灰岩和中— 薄层含泥灰泥石灰岩不等厚互层为主。纵向上多数区域可识别出3个海平面升降旋回, 构成3个容易识别的四级层序, 每个旋回下部均以薄— 中层状含泥灰泥石灰岩夹泥灰岩和薄层页岩为主, 对应电测曲线为GR值较高, 呈锯齿状, 电阻率中高到较低; 旋回上部则以中— 薄层状灰泥石灰岩为主, 对应电测曲线GR值低幅平直, 电阻率极高, 普遍高于旋回下部(图 2, 图6)。除正常斜坡相的深水灰泥石灰岩(图 5-D, 5-E)和泥页岩(图 5-F)外, 可见大量的块状碎屑流沉积, 如在余探2井中见到的钙质角砾岩(图 5-G, 5-H), 这些角砾岩均为颗粒支撑, 砾石相互呈镶嵌状接触, 大小不等, 分选极差, 砾石含量可达80%以上, 砾石成分主要是来自于台地边缘浅滩相带的砂屑、藻屑和生屑, 基质由灰泥组成。

斜坡相带富含笔石薄层泥页岩夹层(图 5-F)有机质丰度较高, 如鄂29井实测有机碳含量1.10%~1.68%, 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

2.1.4 斜坡脚相

斜坡脚相是厚层重力流沉积和低能半远洋原地泥岩沉积伴生的区域。由于从斜坡脚开始海底坡度变缓, 重力流动能降低, 大量的碎屑物质集中堆积(图 5-I, 5-J), 常形成厚度巨大的坡脚裙, 而围岩却是低能沉积物(图 3)。研究区从天1井— 余探1井碎屑流角砾岩厚度渐增, 天1井厚仅3 m, 余探2井增至20.4 m, 余探1井最厚可达47 m(图 6), 邻近的余3井则主要是一套深水块状原地泥岩沉积(图 5-K), 泥岩单层厚度达43 m。根据以上特征, 再结合西侧广海陆棚探井的特征, 可以确定余探1— 余3井处在斜坡脚相带。

斜坡— 斜坡脚相带较窄, 宽20~30 km, 地层结构基本相似, 普遍呈明显的旋回特征, 地层厚度一般120~160 m, 仅余探1井由于碎屑流的大量堆积造成地层厚度增大, 达182.8 m, 因此是一个极为平缓的缓坡。在芦参1井以北钻井较多, 基本上可以控制斜坡相带的边界, 特别是余探1井一带达到了精确划分的程度, 芦参1井以南是一个推测的边界, 可靠性较差。

岩溶实验研究表明, 钙质角砾岩等粒屑灰岩的可溶蚀性高于灰泥石灰岩(翁金桃, 1984), 由于斜坡— 斜坡脚相带的碎屑流钙质角砾岩和围岩结构的差异, 在后期加里东构造抬升风化剥蚀期地下水优先溶解钙质角砾岩, 并连续发育, 形成顺层状的岩溶洞穴带(王红伟等, 2011), 晚期洞穴失稳垮塌, 洞穴顶板的灰岩失去支撑破裂发育大量裂隙, 和洞穴中残余的空间形成良好的储集体, 天1和余探1等井洞穴型储集层发育都是与这套角砾岩有直接关系的。所以, 斜坡— 斜坡脚相带的界定, 也就意味着圈定了岩溶洞穴带的分布范围, 这对天然气勘探目标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1.5 广海陆棚相或深水陆棚相

Wilson(1975)的标准相模式中, 广海陆棚是位于晴天浪底之下、极限风暴浪底之上、透光带内或刚好在透光带之下、水深数十米到数百米的深海盆地和活动台地之间的高地(Flü gel, 2010)。英文文献以深水陆棚(deep shelf)表示, 从而区别于水深相对较浅的开阔台地(open-marine platform)。这个区域的地层岩性以薄层状富含生物化石的灰泥石灰岩、夹薄层灰黑色笔石泥页岩为典型特征, 野外剖面如宁夏韦州青龙山剖面和乌海桌子山地区老石旦剖面。青龙山剖面的克里摩里组见有大量燧石团块和燧石条带(图 5-L), 老石旦剖面克里摩里组下部见有大量三叶虫化石, 安泰庠和郑昭昌(1990)还在上述2个剖面中见到了放射虫, 说明沉积水体较深。任1、惠探1等井处在这个相带, 但主要是由薄层状的原地沉积灰泥石灰岩组成, 重力流沉积极为少见, 这是区别于斜坡相带的主要依据; 电性特征也与斜坡相带不同, 反而与台地边缘浅滩及开阔台地极为相似, 也是低幅平直的GR值、极高的电阻率值(图 6)。

乌海桌子山地区老石旦剖面的沉积特征与广海陆棚相更为相似(张文华等, 1996), 与前述斜坡和斜坡脚相不太相同, 考虑到老石旦剖面奥陶系是一个外来岩体, 构造恢复后其原始位置可能更靠西部(汪泽成等, 2005), 作者未作古地理位置的恢复, 因此老石旦区落在斜坡相带边缘了。

2.1.6 海槽相

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地区、走廊过渡带和南部的祁连造山带, 作者在这一地区未做过实际工作, 主要是根据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89)安泰庠和郑昭昌(1990)林畅松等(1991)高振中等(1995)李天斌(1997, 1999)冯増昭等(2003, 2004a, 2004b)丁海军等(2008)吕昌国等(2009)黄喜峰等(2010)文献综合。与克里摩里组相对应的地层为樱桃沟组和米钵山组下部, 是一套由砂岩、板岩不等厚互层夹砾岩和砂质不纯灰岩构成的韵律性类复理石建造(安泰庠和郑昭昌, 1990)。

克里摩里期, 贺兰裂谷开始再次活动, 由早中奥陶世的台地相演变为斜坡— 深裂陷海槽沉积环境(林畅松等, 1991; 吕昌国等, 2009), 东西向表现为明显的不对称性, 西侧发生剧烈的裂陷活动(林畅松等, 1991), 东侧为缓慢沉降, 西部地层厚度剧增, 最厚可达1000 m以上, 而东侧地层厚度相对稳定, 一般100~200 m, 最厚不超过300 m, 受构造裂陷活动控制, 西侧可能发育一系列错断形成的陡崖或陡坡, 而东侧则主要是由于沉降差异形成的缓坡古地形。海槽两侧物源供给条件亦有所不同, 东侧紧邻鄂尔多斯地块浅水碳酸盐岩台地, 而西侧可能有来自阿拉善地块的陆源碎屑供给(林畅松等, 1991; 丁海军等, 2008; 吕昌国等, 2009; 黄喜峰等, 2010)。受构造差异和东西两侧物源条件的控制, 从东侧推进的重力流体系为碳酸盐岩扇裙, 以碎屑流钙质角砾岩沉积为主, 沿南北向缓坡带分布, 延伸距离较短, 缺乏明显水道化现象或水道很浅(林畅松等, 1991), 从西侧推进的重力流体系则有海底浊积扇分布, 延伸较远, 可达深海平原, 除碳酸盐岩碎屑外, 浊积砂岩常见。这些浊积砂岩系由低成熟度的长石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组成, 其主量元素在Bhatia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大多落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内, 反映沉积物源来自西南部的北祁连地区和西北部的阿拉善地块(黄喜峰等, 2010), 贺兰山西麓樱桃沟剖面所测古水流方向为南东向, 也反映物源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区(丁海军等, 2008), 因此高振中等(1995)识别出由东向西推进的贺兰山海底扇展布方式无法从区域构造背景和母源物质来源给以合理的解释, 值得进一步商榷。

2.2 乌拉力克期沉积相模式及岩相古地理

中晚奥陶世过渡期, 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同步, 发生大幅度上升, 碳同位素发生明显的正向偏移, 反映水体在不断加深(陈强等, 2012), 随着东部地区的抬升, 从克里摩里期台地— 斜坡相古地理背景逐渐演变为乌拉力克期相对闭塞的斜坡— 深水盆地相古地理环境(图 7)。在靠近鄂尔多斯剥蚀古陆一侧的乌拉力克组是一套厚度相对稳定(60~100 m)、特征明显的灰黑色含笔石泥页岩(图 2; 图8-A, 8-B), 夹数层钙质角砾岩(图 8-C)的深水沉积; 笔者从西向东追踪对比过程中, 没有发现向浅水台地相过渡的迹象, 但在地层缺失线附近的地震剖面上却发现同沉积的断裂(图 9)。结合当时的沉积构造背景,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即:由于从克里摩里晚期开始贺兰海槽强烈活动, 产生大量的同沉积裂陷, 因此造成东部抬升, 受边界断裂控制形成地形相差巨大的陡崖地貌, 西侧沉降的同时, 伴随全球海平面的上升, 演变为深水斜坡— 盆地沉积环境。紧邻乌拉力克期边界断裂的东部陡崖地区, 恰处于克里摩里期台地边缘浅滩相和台缘斜坡相的上部, 由于古地形的巨大差异, 地层垮塌、破碎的大量碎屑物质被剥落带入盆地, 形成乌拉力克组内部的数套角砾岩透镜体(图 10, 图8-C), 角砾成分主要是灰泥碎屑、生物碎屑等早期克里摩里组沉积。值得注意的是乌拉力克组底部普遍发育了一套钙质角砾岩(图 2, 图8-C), 这套角砾岩不仅在桌子山地区普遍存在(安泰庠和郑昭昌, 1990), 在井下也是广泛分布, 由于角砾岩成分为较纯的石灰岩, 与下伏的克里摩里组顶部灰泥石灰岩成分一致, 造成常规测井无法区分二者, 但是借助于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可以很好地识别。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图上, 乌拉力克组底部块状高阻的角砾岩和下伏克里摩里组层状、中高阻灰泥石灰岩形成鲜明的对比。借助于成像测井, 笔者对棋探1井原认为克里摩里组顶部“ 可疑海绵礁” 的一段地层重新分析, 发现这套地层实为乌拉力克组底部的角砾岩, 并不是礁相沉积, 其成像特征、上下地层组合关系在区域上均可很好地对比。看来鄂尔多斯西部克里摩里组的成礁条件很差, 导致近年围绕棋探1井钻探的一些探井均未发现礁相地层, 诚如冯増昭等(2004b)所断言在鄂尔多斯地区不要轻信“ 礁” 或“ 礁油气藏” 。

深水斜坡— 盆地相带中的乌拉力克组底部的笔石页岩是一套强还原环境的产物, 富含黄铁矿(图 8-B), 形成于奥陶纪最大海泛期, 具有浓缩段的特征。泥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 有机碳含量0.15%~1.24%, 平均0.51%, 与塔里木盆地同期台缘斜坡灰泥丘相烃源岩具有相似的沉积背景, 但有机碳丰度相对偏低(梁狄刚等, 2000)。陈孟晋等(2007)分析认为高丰度有机质主要来自笔石的“ 皮壳体” , 是由硬质蛋白质转化而成的、具有很好生烃潜力的富氢有机显微组分。其海相镜状体反射率1.8%~1.9%, 已达高过成熟阶段, 是该区奥陶系主要的烃源岩层, 和克里摩里组岩溶洞穴带形成较好的源储配置关系, 具有形成奥陶系内幕气藏的潜力, 近期已在余探1井克里摩里组发现了奥陶系气源供给的气藏。

图7 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中— 晚奥陶世乌拉力克期岩相古地理Fig.7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map of the Middle-Late Ordovician Wulalike Age in western Ordos area

西部海槽区则主要是受陆源碎屑供给的一套砂泥岩互层的类复理石浊积岩, 厚度巨大, 属超补偿沉积, 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 不具备生烃能力。在南部北祁连地区与乌拉力克组相当的地层为中堡群中上段, 崛蜈山剖面中堡群是由变质砂岩、粉砂岩、板岩、千枚岩、石灰岩、硅质岩及中基性熔岩和凝灰岩组成(甘肃省地质矿产局, 1989), 具有海槽沉积特征, 结合区域岩相古地理演化分析(冯増昭等, 2003, 2004a), 当时可能并不存在所谓的西南华山古陆(高振中等, 1995)。大地构造研究表明, 晚奥陶世北祁连地区和贺兰海槽区为典型的沟— 弧— 盆体系, 在北祁连西段存在火山岛弧形成的岛链(许志琴等, 1994; 冯益民, 1997), 它们与活动的阿拉善古陆共同构成了深海浊积砂岩的主要物源区(黄喜峰等, 2010)。

图8 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中— 上奥陶统乌拉力克组岩心照片

A— 水平层理的灰黑色泥岩, 图中暗色部分为泥岩, 浅色部分为含钙质纹层, 鄂29井, 4050.61 m; B— 纹层状含笔石泥岩, 底部暗色矿物为黄铁矿, 余探2井, 3973.92 m; C— 乌拉力克组底部的钙质角砾岩, 大小混杂, 分选极差, 砾石主要由灰泥砂屑和生屑组成, 余探2井, 3976.90 m

Fig.8 Core photos of the Middle-Upper Ordovician Wulalike Formation in western Ordos area

图9 乌拉力克组缺失线附近的同沉积断层Fig.9 Synsedimentary fault near absent line of the Wulalike Formation

图10 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中— 晚奥陶世乌拉力克期沉积相模式Fig.10 Model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Middle-Late Ordovician Wulalike Age in western Ordos area

3 结论

1)中— 晚奥陶世克里摩里期— 乌拉力克期是奥陶纪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一次重要的构造转换期, 贺兰裂谷开始再次强烈活动, 并发展为南北向延伸的半深海— 深海裂陷槽, 受此影响靠近鄂尔多斯地块一侧由早— 中奥陶世的浅海台地古地理环境逐渐演变为中奥陶世晚期— 晚奥陶世的台地边缘— 斜坡— 海槽古地理环境。其中, 克里摩里期鄂尔多斯西部边缘发生缓慢沉降, 形成镶边陆棚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 由东向西依次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台地边缘斜坡— 斜坡脚、广海陆棚和深水海槽沉积相带, 在斜坡— 斜坡脚相带广泛发育碎屑流钙质角砾岩, 由北向南呈碳酸盐岩扇裙分布, 为后期形成岩溶缝洞型储集层提供了条件。

2)乌拉力克期构造活动进一步增强, 鄂尔多斯西部边缘进一步演化为受同沉积断陷控制的深水斜坡— 盆地环境, 沉积了一套富含笔石页岩夹碎屑流钙质角砾岩的沉积, 其中笔石页岩有机碳含量较高, 是鄂尔多斯西部奥陶系主要的烃源岩层, 与同处斜坡相带的克里摩里组岩溶洞穴型储集层可形成较好的源储配置关系。今后勘探应该坚持在斜坡相带开展, 进一步向南部勘探程度较低的区域推进。

致谢 感谢评审人高振中教授的批评和建设性意见, 使本文得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感谢编辑老师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编排方面的指导。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安泰庠, 郑昭昌. 1990.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的牙形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201. [文内引用:10]
[2] 包洪平, 杨承运. 1999. 碳酸盐岩微相分析及其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意义[J]. 岩相古地理, 19(6): 59-64. [文内引用:1]
[3] 陈孟晋, 宁宁, 胡国艺, . 2007.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平凉组烃原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科学通报, 52(增刊): 78-85. [文内引用:1]
[4] 陈强, 张慧元, 李文厚, . 2012. 鄂尔多斯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 古地理学报, 14(1): 117-124. [文内引用:1]
[5] 丁海军, 孟祥化, 葛铭. 2008. 米钵山组复理石中的内潮汐沉积[J]. 安徽地质, 18(4): 241-247. [文内引用:3]
[6] 董兆雄, 姚泾利, 孙六一, . 2010.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南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模式[J]. 中国地质, 37(5): 1327-1335. [文内引用:1]
[7] 冯益民. 1997. 祁连山造山带研究概况: 历史、现状及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12(4): 307-314. [文内引用:1]
[8] 冯增昭, 陈继新, 张吉森, . 1991.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90. [文内引用:2]
[9] 冯增昭, 鲍志东, 张永生, . 1998. 鄂尔多斯奥陶纪地层岩石岩相古地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44. [文内引用:4]
[10] 冯增昭, 鲍志东. 1999. 鄂尔多斯奥陶纪马家沟期岩相古地理[J]. 沉积学报, 17(1): 1-8. [文内引用:1]
[11] 冯増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3. 中国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5(3): 263-278. [文内引用:3]
[12] 冯増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4a. 中国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6(2): 127-139. [文内引用:3]
[13] 冯増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4b. 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7-201. [文内引用:4]
[14] 傅力浦, 胡云绪, 张子福, . 1993. 鄂尔多斯中、上奥陶统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J]. 西北地质科学, 14(2): 1-88, 图版8页. [文内引用:2]
[15] 付金华, 郑聪斌. 200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华北海和祁连海演变及岩相古地理特征[J]. 古地理学报, 3(4): 25-34. [文内引用:3]
[16] 高振中, 罗顺社, 何幼斌, . 1995.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海底扇沉积体系[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6(2): 119-125. [文内引用:2]
[17] 甘肃省地质矿产局. 1989. 甘肃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89-119. [文内引用:5]
[18] 黄喜峰, 钱壮志, 逯东霞, . 2010. 贺兰山中南段米钵山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分析[J]. 沉积学报, 28(3): 426-433. [文内引用:4]
[19] 侯方浩, 方少仙, 董兆雄, . 2003.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环境与岩相发育特征[J]. 沉积学报, 21(1): 106-112. [文内引用:4]
[20] 李文厚, 陈强, 李智超, . 2012.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14(1): 85-100. [文内引用:2]
[21] 李天斌. 1997. 宁夏香山群地层时代的再讨论[J]. 西北地质, 18(2): 1-9. [文内引用:1]
[22] 李天斌. 1999. 宁夏天景山—米钵山奥陶纪地层地球化学特征[J]. 地层学杂志, 23(1): 16-25. [文内引用:6]
[23] 林畅松, 杨起, 李思田, . 1991. 贺兰奥拉槽早古生代深水重力流体系的沉积特征和充填样式[J]. 现代地质, 5(3): 252-262. [文内引用:2]
[24] 梁狄刚, 张水昌, 张宝民, . 2000.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生油问题[J]. 地学前缘, 7(4): 534-547. [文内引用:2]
[25] 吕昌国, 白生明, 张玲燕, . 2009. 宁夏香山—青龙山地区奥陶纪地层格架分析[J]. 西北地质, 42(4): 76-83. [文内引用:3]
[26] 王红伟, 刘宝宪, 毕明波, . 2011.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地区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储集层发育特征及有利目标区评价[J]. 现代地质, 25(5): 917-924. [文内引用:1]
[27] 汪泽成, 赵文智, 陈孟晋, . 2005. 构造复原技术在前陆冲断带岩相古地理重建中的应用: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晚古生代为例[J]. 现代地质, 19(3): 385-393. [文内引用:1]
[28] 翁金桃. 1984. 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差异溶蚀作用[J]. 中国岩溶, (1): 29-38. [文内引用:1]
[29] 许志琴, 徐惠芬, 张建新, . 1994. 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及其动力学[J]. 地质学报, 68(1): 1-15. [文内引用:3]
[30] 杨华, 付金华, 包洪平. 2010. 鄂尔多斯地区西部和南部奥陶纪海槽边缘沉积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潜力分析[J]. 海相油气地质, 15(2): 1-13. [文内引用:5]
[31] 张文华, 徐怀大, 王广昀, . 1996. 桌子山奥陶系沉积层序特征[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83. [文内引用:1]
[32] Flügel Erik. 2010. Microfacies of Carbonate Rocks: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2nd Edition[M]. New York: Springer, 657-724. [文内引用:1]
[33] Wilson J L. 1975. Carbonate Facies in Geologic History[M]. New York: Springer, 411-471.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