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地区寒武纪层序格架及古地理演化*
路琳琳1,2, 纪友亮3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 065007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第一作者简介 路琳琳,女,1983年生,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开发地质相关研究工作。E-mail:deerlin@163.com

摘要

下扬子地区在寒武纪处于相对稳定的克拉通盆地背景,盆地沉积格局基本上为两坳夹一隆的特点,中部以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特征,南北为深水碎屑沉积与碳酸盐沉积为特征。作者以下扬子发育的野外露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精细测量与观测南京、巢湖、杭州等 12 个露头点露头资料,建立了下扬子地区寒武纪的层序地层格架。寒武纪可划分为 2 个二级层序及 14 个三级层序,作者首次以二级层序体系域为单元对寒武纪进行了岩相古地理编图,并对寒武纪层序—古地理演化 3 个关键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下扬子区寒武纪古地理格局相对稳定,继承性地发育了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盆地等沉积相类型。

关键词: 下扬子区; 寒武纪; 层序; 岩相古地理
中图分类号:P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3)06-0765-12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palaeogeography evolution of the Cambrian in Lower Yangtze area
Lu Linlin1,2, Ji Youliang3
1 School of Energ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Langfang Branch,PetroChina,Langfang 065007,Hebei
3 College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u Linlin,born in 1983, engineer, is a candidate for doctor degree 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She is engaged in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geology. E-mail:deerlin@163.com.

Abstract

The Lower Yangtze area was a stable craton basin during Cambrian. It was uplifted in the Center Lower Yangtze area,and downwarped in both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areas. There were carbonate rock platform facies in the Center Lower Yangtze area,and mainly deep water clastic rock and carbonate rock deposition in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areas. Based on 12 outcrops observation including Nanjing,Chaohu, Hangzhou and other areas,2 second-order sequences and 14 third-order sequences were recognized,and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Lower Yangtze area in Cambrian was established. Using second-order sequences system tract as time unit,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maps of the Cambrian were established.The sequence-palaeogeography evolution was controlled by 3 critical factors.The palaeogeographic framework was relatively stable,and open platform facies, restricted platform facies,platform edge slope facies,basin facies, etc., were successively developed in the Cambrian.

Key words: Lower Yangtze area; Cambrian; sequence;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下扬子地区是指郯庐断裂以东、苏— 鲁造山带以南包括江苏省、安徽省南部和江西省东北部和浙江省北部以及南黄海的大片区域。下扬子区的南界为江山— 绍兴断裂所限定(图1), 西端在九江与中扬子区相接。区内海相地层发育齐全, 沉积类型多样, 生物化石丰富, 具有良好的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沉积相研究基础(陈洪德等, 2002)。

图1 下扬子地区地理位置及涉及的露头剖面点位置
注:剖面编号对应的名称见表2
Fig.1 Location of Lower Yangtze area and study outcrops

冯增昭(1991)和冯增昭等(1988, 1997a, 1997b, 1999)对下扬子地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纪系相关层系进行了多轮岩相古地理研究; 蒲心纯等(1993)对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进行了研究; 许效松等(1993)对华南泥盆纪古地理进行了研究; 赖才根等(1993)对奥陶纪古地理进行了研究; 吴基文和李东平(2001)对皖南地区二叠系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 吴跃东(2001)吴跃东和钟华明(2002)分别对皖南地区寒武系、奥陶系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 赵俊青等(2003)对苏皖下扬子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学进行了研究; 程日辉等(2004)对下扬子地区三叠纪古地理演化进行了研究; 杨爱华等(2005)对扬子地台早寒武世古盘虫类的层位及其古地理控制进行了研究。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 针对下扬子地区寒武纪古地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冯增昭等, 2001)。作者以下扬子地区发育的野外露头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系统测量、观测、收集和研究南京、巢湖、杭州等26个露头点资料(图 1), 根据露头岩石类型、结构、沉积构造、相序、古生物及遗迹化石、地球化学等标志, 研究分析下扬子地区寒武系的沉积相类型及演化规律, 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资料和原型盆地恢复研究成果, 在建立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 以二级层序体系域为单位编制寒武纪岩相古地理图。

表1 下扬子地区寒武系地层对比 Table 1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the Cambrian in Lower Yangtze area
1 岩石地层划分

根据岩性组合、生物群特征及所处地质构造单元等方面的特征, 下扬子地区寒武系可分为2个地层分区(表 1):下扬子地层分区(台地相)和江南地层分区(盆地相), 其间存在过渡相带(宽约数千米)。下扬子地层分区大致以滁河断裂及池州— 常州断裂为界划分出3个地层小区:滁州— 盱眙地层小区、安庆— 巢湖— 南京地层小区及芜湖— 石台地层小区。滁州— 盱眙地层小区自下而上发育下寒武统黄栗树组、中寒武统杨柳岗组、上寒武统龙蟠组、琅琊山组和车水桶组。安庆— 巢湖— 南京地层小区:宿松— 巢湖一带由下而上发育下寒武统冷泉王组、半汤组, 中上寒武统山凹丁群; 江苏南京地区由下而上包括下寒武统幕府山组、中寒武统炮台山组、上寒武统观音台组。芜湖— 石台地层小区自下而上发育下寒武统黄柏岭组、中寒武统杨柳岗组、上寒武统团山组、青坑组和唐村组。

江南地层分区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南部广德— 休宁一带(即广德— 休宁地层小区)以及浙西地区。该区自下而上可分为3统5组:下寒武统荷塘组、大陈岭组; 中寒武统杨柳岗组; 上寒武统华严寺组和西阳山组。

图2 露头剖面点二级层序和三级层序边界特征
A— 滁州琅琊山, 海侵上超不整合型二级层序边界, 震旦系皮园村组黄褐色硅质岩与寒武系黄栗树组石煤层岩相转换面; B— 南京幕府山, 隆升侵蚀不整合二级层序边界, 发育侵蚀冲刷面、杂色残积角砾岩、薄风化壳; C— 太平上长源, 海侵上超不整合型二级层序边界, 上覆谭家桥组钙质泥岩与上寒武统西阳山组灰岩形成岩相转换面; D— 句容小仑山, 上寒武统观音台组内部三级层序边界, 观音台组古风化现象, 反映层序界面的暴露; E— 安徽乌泥关村, 上寒武统西阳山组水下侵蚀不整合型三级层序边界, 发育垮塌角砾灰岩; F— 南京幕府山, 下寒武统幕府山组石煤层, 密集段沉积特征
Fig.2 Second-order and third-order sequence boundary characteristics of outcrops in Lower Yangtze area

表2 下扬子地区寒武纪不同层序在各剖面的沉积厚度 Table2 Sedimentary thickness of each sequence in the Cambrian at different sections, Lower Yangtze area

图3 下扬子地区SS3(下寒武统)超层序地层对比Fig.3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super sequence SS3(the Lower Cambrian)in Lower Yangtze area

图4 下扬子地区SS4(中寒武统和上寒武统)超层序地层对比Fig.4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super sequence SS4(the Middle-Upper Cambrian)in Lower Yangtze area

2 层序划分

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Vail et al., 1977; Howell and Aitken, 1996; 纪友亮等, 1998; 吴因业等, 2010), 通过野外基干剖面、重点剖面的踏勘、观测以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图 2), 寒武系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 但2个二级层序只发育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沉积, 缺失低位体系域沉积(表2)。

图5 下扬子地区SS3水进体系域(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图Fig.5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map of the 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 of SS3(the Early Cambrian) in Lower Yangtze area

下寒武统为1个二级层序, 相当于整个南方研究区的SS3二级层序, 可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 即∈ SQ1-∈ SQ6(图 3)。但在宁巢凸起一带缺失底部第1个三级层序即∈ SQ1。该二级层序的最大海泛面与第2个三级层序的最大海泛面一致, 在该地区相当于一套石煤、碳质泥岩沉积。总体上只发育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沉积, 缺失低位体系域沉积。从体系域的沉积时间来看, 海侵体系域沉积时间(约20 Ma)远大于高位体系域沉积时间(约10 Ma), 表现为慢速海侵、快速海退的特征。从沉积厚度来看, 海侵体系域厚度小于高位体系域厚度。因此, 在海侵体系域沉积期的沉积速率很低, 有利于细粒悬浮物质的沉积, 形成了良好的烃源岩沉积。

中寒武统和上寒武统为第2个二级层序, 相当于整个南方研究区的SS4二级层序, 可划分出8个三级层序, 即层序∈ SQ7-∈ SQ14(图 4)。在巢湖汤山地区缺失∈ SQ7层序。该二级层序的最大海泛面与寒武系的第7个三级层序∈ SQ7的海泛面相当, 位于炮台山组的底部, 即位于该二级层序的第1个三级层序底, 岩性主要为灰色、深灰色石灰岩、泥岩等。总体上, 该二级层序也缺失低位体系域, 只发育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沉积。从二级层序中体系域的发育时间来看, 海侵体系域沉积时间跨度大约为3 Ma, 而高位体系域沉积时间跨度大约为20 Ma, 高位体系域沉积时间远大于海侵体系域沉积时间, 因此, 总体上表现为快速海侵、慢速海退型的沉积层序。虽然此二级层序的海侵体系域的沉积厚度较小, 但海侵速度快, 未能形成良好的凝缩段沉积。

3 岩相古地理特征

根据盆地发育的构造阶段、层序格架划分、沉积相类型, 下扬子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编图, 以二级层序体系域为单位, 分为4个编图时间单元。

3.1 SS3(早寒武世)沉积时期

灯影组沉积末期, 下扬子地区发生了1次快速海退过程, 使部分地区露出了水面, 形成了古陆。早寒武世早期, 受地壳拉张裂陷作用, 发生了快速海进过程, 并继承了灯影期两坳一隆的沉积古地貌格局。

在SS3海侵体系域(图 5)沉积早期, 南京— 巢湖— 宿松一带为古陆, 因而在该地区缺失了下寒武统第1个三级层序(∈ SQ1)。周边地区为台地— 台地前缘斜坡相区(顾家裕等, 2009), 主要接受了深灰色细粉晶灰岩、白云岩夹黑色硅质泥岩沉积。台地的南北两侧为盆地相区, 早期主要形成薄层的硅质岩、含硅质泥岩沉积, 随着海侵作用的扩张, 大部分地区接受了黑色碳质泥岩、硅质泥岩夹石煤沉积。杭州— 嘉兴一带海水相对较浅, 主要为平缓斜坡盆地相的黑色含炭白云质泥岩、黑色粉细砂岩、粉— 粗晶灰岩, 发现有三叶虫、软舌螺和蠕虫等底栖生物化石, 反映了平缓斜坡盆地相的沉积环境。

SS3高水位沉积期整个下扬子地区均被海水淹没, 宁巢古陆也逐渐消失, 而成为水下隆起(图 6)。在“ 两坳一隆” 沉积古地貌格局下形成了几个沉积相区:宿松— 巢湖— 南京开阔台地相区, 北部的滁州— 盱眙斜坡— 盆地相区, 南部的铜陵— 南通斜坡相区和石台— 宁国盆地相区, 杭州— 嘉兴一带主要为开阔台地相区。

图6 下扬子地区SS3高位体系(早寒武世)域岩相古地理图Fig.6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map of the highstand system tract of SS3(the Early Cambrian) in Lower Yangtze area

宿松— 巢湖— 南京开阔台地相区:特别在巢湖— 宿松一带, 在SS3水进体系域沉积期基本上为古陆(图2-B), 直到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才开始接受沉积, 因而底部缺失了硅质岩、碳质页岩夹石煤沉积段, 下寒武统幕府山组的底部发育1层厚30 cm左右含砂砾白云岩。总体上, 该沉积相区以白云岩为主, 局部夹泥质页岩沉积。在SS3高位体系域沉积期, 随着海平面升降变化, 台地沉积相区的沉积水体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而局部层段发育残积角砾岩沉积, 其是当海平面下降、三级层序形成过程中, 台地短暂暴露而形成(图2-D)。特别在宁镇台地相区, 发育3个明显的旋回, 每个旋回的底部具有残积角砾, 3个旋回正好构成3个三级层序。

滁州— 盱眙斜坡— 盆地相区:SS3高位体系域沉积期基本上以硅质页岩、页岩夹灰岩沉积为特征, 生物化石较贫乏, 仅在沉积晚期地层中发现了三叶虫化石, 反映当时该地区继承了早期的沉积格局, 水流较不畅。

铜陵— 南通斜坡相区:此带主要为台地前缘斜坡沉积相带, 发育了碳质页岩、页岩夹灰岩沉积, 其中重力流滑塌变形作用较常见。青阳县青坑— 黄柏岭剖面, 黄柏岭组中、下部硅质页岩中发育滑塌变形构造。

石台— 宁国盆地相区:此带以钙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岩夹少量灰岩沉积为特征, 荷塘组沉积晚期继承了沉积早期的基本特征, 以稳定、较深的浅海沉积为特征, 以含硅质泥岩沉积为特征。大陈岭期, 海平面开始有所下降, 沉积水体相对变浅, 大陈岭组开始出现灰岩沉积, 特别是在宁国一带更加明显。大陈岭组以泥晶灰岩和黄绿色钙质泥岩为主, 泥岩和泥晶灰岩呈犬牙交错的接触关系。泥晶灰岩微细层理发育, 泥晶灰岩内发育顺层交代的白云岩化, 形成白云质条带。

杭州— 嘉兴开阔台地相区:沉积了黑色含灰岩透镜体泥质灰岩、纹层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

3.2 SS4(中晚寒武世)沉积时期

下寒武统沉积末期, 下扬子地区出现快速海退, 使南京— 巢湖— 宿松一带逐渐出露水面, 宁巢台地沉积范围扩大。中上寒武统沉积时期, 基本上继承了早期的沉积古地貌格局, 保持了“ 两坳一隆” 的特点(图 7)。

图7 下扬子地区SS4水进体系域(中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图Fig.7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map of the 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 of SS4(the Middle-Late Cambrian) in Lower Yangtze area

中寒武统沉积初期开始发生海侵, 但由于该时期的海侵作用时间短, 盆地下降的幅度小, 海水上涨的规模不大。因此, 在SS4超层序的海侵沉积期, 巢湖— 宿松一带仍然出露水面, 处于无沉积状态, 而在宁镇地区也仅发育薄层的残余沉积。该时期也可分出安庆— 丹阳— 盐城台地相区、滁州— 盱眙斜坡— 陆棚盆地相区和石台— 无锡台地斜坡相区、黄山— 休宁— 宁国陆棚盆地相区、杭州— 嘉兴— 上海斜坡沉积相区。此时的台地沉积范围向北扩大, 主要发育局限台地沉积。

SS4超层序高位沉积期, 随着海平面的缓慢上升, 早期出露水面的地区也逐渐被淹没, 并开始接受沉积, 但此时沉积格局基本保持了海侵沉积期的特点, 也发育宁巢台地相区、北部的滁州— 盱眙斜坡— 陆棚盆地相区和南部的石台— 苏州台地斜坡相区、杭州— 嘉兴局限台地— 潟湖相区与宁巢台地连为一体、休宁— 宁国陆棚盆地相区范围扩大(图 8)。

图8 下扬子地区SS4高位体系域(中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图Fig.8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map of the highstand system tract of SS4(the Middle-Late Cambrian) in Lower Yangtze area

滁州— 盱眙斜坡— 陆棚盆地相区:相当于杨柳岗组、龙蟠组、琅琊山组和车水桶组沉积, 下部为薄层泥灰岩与薄层灰岩互层, 局部夹粉屑灰岩、泥屑灰岩, 上部为条带状灰岩、泥质条带含白云质灰岩。

宁巢台地相区:宁巢台地规模在该超层序沉积期经历了扩张— 缩小的过程。在宁镇地区一带沉积物为灰色、浅灰色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灰岩及泥灰岩, 总体上为局限台地潟湖相沉积。在该层序的沉积晚期, 由于海水逐渐变浅、咸化, 该台地逐渐向南部、北部地区扩大, 向南昆山地区。宁巢台地西南端的巢湖— 宿松一带, 沉积物为浅灰色厚层— 中厚层白云岩、灰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 基本也表现为局限台地潟湖沉积的特征。

石台— 苏州台地斜坡相区:该带主要沉积了灰岩、页岩、泥质灰岩夹灰质白云岩, 其中滑塌沉积构造发育。如泾县北贡白洋湖— 唐村剖面的团山组夹有3~5层厚层的滑塌砾屑灰岩, 青坑组底部也夹有少量滑塌砾屑灰岩透镜体。

休宁— 宁国陆棚盆地相区:该超层序相当于杨柳岗组、华严寺组和西阳山组沉积。该带主要沉积了深灰色钙质页岩、薄层灰岩, 向上灰岩含量增多, 特别是西阳山组沉积期, 主要为泥质灰岩、灰岩(图2-E), 表现为陆棚内缘斜坡沉积特征。

杭州— 嘉兴局限台地相区:沉积了黑色纹层泥质灰岩和纹层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生物丰富, 反映了地势平缓、水体略有震荡的沉积环境。

4 层序— 古地理格局演化的控制因素

下扬子早古生代克拉通盆地是在早期裂陷作用基础上发育而成, 沉积格局具有陆缘海“ 一台两盆” 的特征, 即中央台地和其两侧的深水盆地为主体, 共同构成了克拉通盆地的沉积体制(佘晓宇等, 2004)。寒武纪盆地沉积格局基本上为两坳夹一隆的特点, 中部以台地碳酸盐沉积为特征, 南北以深水碎屑岩与碳酸盐沉积为特征。该时期盆地构造运动相对稳定, 总体上以垂向升降运动为主; 同时陆源碎屑供给不充分, 以清水碳酸盐沉积为主。研究表明, 这一时期碳酸盐克拉通盆地层序发育、发展、消亡以及层序沉积和古地理展布主要受到沉积盆地的古构造格局、构造升降运动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4.1 沉积盆地的古构造格局控制了层序— 古地理格局

下古生界沉积时期, 大的构造格局处于拉张背景下, 在盆地南部、北部分别发育了2个坳拉槽, 中部发育相对稳定的克拉通台地, 从而形成了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格局。在寒武纪该构造格局基本稳定, 中部隆起地带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型层序, 层序界面特征清楚, 并且多缺失低位体系域沉积。隆起两侧的坳陷地带多发育斜坡— 盆地相沉积, 海平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碳酸盐与碎屑岩沉积的范围, 它们之间常呈犬牙状交错分布。

4.2 构造运动控制了层序格架及其界面的形成

下扬子地区在地质历史中经历了多次、多种形式的构造运动, 但在震旦系— 下古生界沉积时期, 总体上为构造升降运动, 每次构造运动都引起不同程度的海进、海退过程。如灯影组沉积末期由于受到桐湾运动的影响, 在相对隆起的盆地沉积相区曾出露水面, 形成了沉积间断面, 即灯影组与幕府山组间存在沉积间断面, 并且SS3层序底部局部地区还缺失了1个三级层序。

4.3 气候是层序— 古地理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之一

气候也是控制层序发展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气候由潮湿向干旱转化, 沉积物的特征也发生相应变化, 海平面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特别在三级层序之下的潮上带沉积较发育。如在宁镇地区寒武系沉积期, SS3超层序的三级层序界面之下常发育具鸟眼构造、红色的白云岩沉积。

5 结论

下扬子地区寒武纪层序格架下岩相古地理特征, 反映出在早古生界克拉通盆地背景下构造运动相对稳定、同时陆源碎屑供给不充分, 以清水碳酸盐沉积为主, 这一时期碳酸盐岩克拉通盆地层序发育发育、发展、消亡以及层序格架下古地理展布主要受到沉积盆地的古构造格局、构造升降运动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扬子地区寒武纪古地理格局相对稳定, 继承性地发育了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盆地等沉积相类型。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陈洪德, 田景春, 刘文均, . 2002. 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层序划分与对比[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9(4): 355-379. [文内引用:1]
[2] 程日辉, 白云风, 李艳博. 2004. 下扬子区三叠纪古地理演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34(3): 49-55. [文内引用:1]
[3] 冯增昭. 1991. 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文内引用:1]
[4] 冯增昭, 鲍志东, 李尚武, . 1997a. 中国南方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文内引用:1]
[5] 冯增昭, 王英华, 李尚武, . 1988. 下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岩相古地理研究[M]. 云南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文内引用:1]
[6] 冯增昭, 杨玉卿, 金振奎, . 1997b. 中国南方二叠纪岩相古地理[M]. 山东东营: 石油大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2]
[7] 冯增昭, 杨玉卿, 金振奎, . 1999. 从岩相古地理论中国南方石炭系油气潜景[J]. 古地理学报, 1(4): 86-91. [文内引用:1]
[8]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1. 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3(1): 1-14. [文内引用:1]
[9] 顾家裕, 马锋, 季丽丹. 2009. 碳酸盐岩台地类型、特征及主控因素[J]. 古地理学报, 11(1): 21-27. [文内引用:1]
[10] 纪友亮, 张世奇, 张宏, . 1998.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层序成因机制模式[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1] 赖才根, 林宝玉, 金若谷, . 1993. 下扬子地区奥陶纪生物相沉积相及古地理特征[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2] 蒲心纯, 周浩达, 王熙林, . 1993. 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62-101. [文内引用:1]
[13] 佘晓宇, 徐宏节, 何治亮. 2004.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5(2): 226-236. [文内引用:1]
[14] 吴基文, 李东平. 2001. 皖南地区二叠纪层序地层研究[J]. 地层学杂志, 25(1): 18-22. [文内引用:1]
[15] 吴因业, 张天舒, 张志杰, . 2010. 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J]. 古地理学报, 12(1): 69-81. [文内引用:1]
[16] 吴跃东. 2001. 皖南东至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J]. 古地理学报, 3(3): 55-62. [文内引用:1]
[17] 吴跃东, 钟华明. 2002. 皖南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分析[J]. 现代地质, 16(1): 45-52. [文内引用:1]
[18] 许效松, 牟传龙, 林明. 1993. 露头层序地层与华南泥盆纪古地理[M]. 四川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9] 杨爱华, 朱茂炎, 张俊. 2005. 扬子地台早寒武世古盘虫类的层位及其古地理控制[J]. 古地理学报, 7(2): 219-232. [文内引用:1]
[20] 赵俊青, 纪友亮, 毛凤鸣. 2003. 苏皖下扬子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学特征[J]. 新疆石油地质, 24(3): 205-209. [文内引用:1]
[21] Howell J A, Aitken J F. 1996.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J]. 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 104: 1-24. [文内引用:1]
[22] Vail P R, Mitchm R M J, Thomposon S H. 1977. Seismic Stratigraphy and Global Changes of Sea level, Part-4[C]. In: Pation C E(ed). Seismic Stratigraphy Applications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APG Memoir, 26: 26-98.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