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张运波,男,1983年生,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在站博士后。目前主要从事海相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E-mail:zhangyb@cugb.edu.cn。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形成于中二叠世中晚期。通过分析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露头剖面岩性特征、对比广元上寺长江沟露头剖面碳氧同位素变化趋势与沉积层序发育特征,将茅口组划分为2个可全盆地追踪的 Ⅱ型三级层序,并分析了茅口组三级层序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钻穿中二叠统茅口组典型井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开展频谱分析,识别出多种具有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的高频旋回,并计算出茅口组沉积的平均速率及沉积时限等相关参数。最后,采用数字滤波消除掉其他次要旋回因素的影响而仅保留与主控因素相关的旋回信息,建立茅口组的高频层序划分方案。结果表明,茅口组三级层序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受控于构造升降及全球海平面变化;茅口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明显,其中长偏心率旋回(413.0 ka)和短偏心率旋回(123.0 ka)分别是形成四级层序(准层序组)和五级层序(准层序)的主控因素,与之对应的平均旋回厚度在龙 17 井区分别为13.44 m和4.31 m,在安平 1 井区分别为 16.03 m和 4.68 m;茅口组大约发育15个四级层序,其发育时限大约为6.11 ma;根据构造背景曲线和长偏心率旋回曲线的叠加曲线划分高频层序,其高频层序界面更加接近实际地层的发育情况。
About the first author Zhang Yunbo,born in 1983,is a postdoctor of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and is engaged in Marine sedimentolog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E-mail:zhangyb@cugb.edu.cn.
The Maokou Formation was formed during the middle to late period of the Middle Permian in the Sichuan Basin.By analysing the outcrop lithology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and comparing the changes in th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levels to the sequ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jianggou outcrop in Shangsi,Guangyuan area,Sichuan,we divided the Maokou Formation into two 3rd-order type II sequences that can be tracked over the entire basin.The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se two sequences were analysed.Based on these,we carried out spectral analysis of natural gamma spectroscopy data from two typical wells that were drilled through the Maokou Formation. We identified a variety of high-frequency cycles that exhibi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lankovitch cycles and calculated out the average deposition rate and time,in addition to othe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Maokou Formation.To establish the high-frequency sequence division,we employed a digital filtering process to eliminate the effect of minor factors and only retain the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s.Our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3rd-order sequences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ectonic movements and global sea-level changes dur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The Maokou Formation shows the stratigraphic features representative of Milankovitch cycles,including long eccentricity cycles(413.0 ka)and short eccentricity cycles(123.0 ka),which control the formation of the 4th- and 5th-order sequences(parasequences). For the Well Long 17,the corresponding average cycle thicknesses for these two types of sequences are 13.44 m and 4.31 m,respectively.The thicknesses are 16.03 m and 4.68 m for the Well Anping 1. The Maokou Formation developed approximately 154th-order sequences within approximately 6.11 Ma.By dividing the high-frequency sequences from the superimposed curve containing tectonic setting and long eccentricity data,we believe that the high-frequency interfaces are much closer to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地层轨道参数的(准)周期性变化引起了地球表面日照量的(准)周期性变化, 进而导致全球气候的(准)周期性变化, 并记录在对气候变化相应敏感的沉积系统中。这些由地球轨道驱动力造成的地层中的旋回性记录被称为米兰科维奇旋回(吴怀春等, 2011)。随着层序地层学的蓬勃发展、对地层记录认识的逐渐加深以及天文学和气候学等学科的进步, 米兰科维奇旋回与这类高频层序的内在联系, 正不断地从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海、陆相地层中被揭示出来(Hinnov and Ogg, 2007), 为理解和解决地球科学领域众多科学问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综合大量前人资料(Einsele et al., 1991; Goldhammer et al., 1991; Tucker, 1992; 梅冥相, 1995; Sarg et al., 1999; Miall, 2000)并结合勘探实践, 赵宗举等(2010)将沉积层序级别大致划分为7级(表 1)。其中, 4~6级层序即为高频层序。这些高频的沉积旋回是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基本的层序地层单元(Erik, 2004)。由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岁差、斜率和偏心率变化具有相对稳定的周期, 其比率关系成为识别米兰科维奇旋回的基础, 具有时间上的意义。因此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及高频层序研究能够用于分析古环境变化、计算目的层位的沉积速率、完善地层年代表、区域地层等时精细对比以及寻找层间岩溶储集层等研究, 为理解和解决地球科学领域的众多问题提供依据。
古代浅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普遍具有多级旋回性特征(马永生等, 1999)。茅口组沉积期, 四川盆地沉积环境稳定, 广泛发育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 是研究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的良好地区。四川盆地广元地区上寺长江沟典型露头剖面(图 1)中, 茅口组地层发育完整, 顶底清晰。然而迄今为止, 尚未有学者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开展过系统的高频层序研究。因此, 笔者在详细观察高频层序露头特征的基础上, 采用能够良好反映相对古水深变化的自然伽马能谱曲线(Serra, 1982; 郑兴平和罗平, 2004; 赵宗举等, 2010; 张运波等, 2011), 对安平1井和龙17井的茅口组开展频谱分析及滤波处理, 识别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发育的米兰科维奇旋回, 并根据层序主控因素特征, 建立了中二叠统茅口组高频层序的划分方案。
四川省广元市上寺长江沟露头剖面位于川西北地区(图 1)。中二叠世, 四川盆地发育缓坡台地相沉积, 中二叠统发育完整。自下而上, 从中石炭统黄龙组顶部的不整合面开始, 依次沉积了中二叠统梁山组、栖霞组和茅口组。赵宗举和张运波等(2010)通过对该剖面详细实测、岩性岩相分析、等间距自然伽马测值以及全岩碳、氧同位素分析等, 将中二叠统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 自下而上依次命名为PSQ1、PSQ2和PSQ3。其中茅口组发育2个三级层序PSQ2及PSQ3(图2)。
层序PSQ2相当于茅口组下部沉积。其底界面之下为栖霞组顶部浅灰色亮晶砂屑灰岩沉积, 发生不均匀白云岩化, 代表了高能的台地边缘滩亚相沉积, 相对沉积水体达到最浅, 为层序PSQ1高位体系域顶部的沉积特征(图 3-a)。底界面之上为茅口组底部发育的一套有明显差别的深灰色薄层— 中层状生屑泥晶灰岩夹泥质岩的沉积, 因此层序PSQ2的底界面为典型的岩相转化面, 为Ⅱ 型层序界(图 3-a)。向上, 在第33层发育了黑灰色钙质泥岩夹少量深灰色薄— 中层状、局部透镜状生屑泥晶灰岩, 代表层序PSQ2凝缩段沉积(图 3-b), 越过该面, 可以见到薄— 中层状灰色生屑泥晶灰岩与中— 厚层状灰色泥晶生屑灰岩构成的向上变浅的高频旋回, 为典型的高位体系域的沉积特征(图 3-c)。随着水体逐渐变浅, 在第46~47层出现了厚层状灰色泥亮晶砂屑生屑灰岩, 代表了水体最浅的沉积, 预示着该层序的结束(图 3-d)。
层序PSQ3相当于茅口组上部沉积。其底界面之下为层序PSQ2顶部沉积的厚层灰色泥亮晶砂屑生屑灰岩, 其底界面之上见大套薄— 中层状生屑泥晶灰岩, 代表相对低能环境的沉积, 二者呈整合接触, 即PSQ3/PSQ2界面为岩相转化面, 同样为Ⅱ 型层序界(图 3-d)。向上至第52层, 可以见到黑灰色钙质泥岩夹深灰色薄— 中层状泥质灰岩, 局部见少量燧石条带及燧石团块, 为PSQ3的凝缩段沉积(图 4-a)。越过该段, 其上发育了多个向上变浅的高频旋回, 高位体系域特征明显(图 4-b), 直至吴家坪组碳质泥岩之下, 发育了中— 厚层状泥晶生屑砂屑灰岩, 预示着该层序的结束(图 5)。该剖面茅口组顶部风化壳特征不明显, 未见明显的暴露岩溶现象。
某地区的相对水深变化是全球海平面变化、地区性构造变动(基底沉降与抬升)及沉积充填速率复合作用的结果。而相对水深变化则控制了具体地区沉积期层序的发育特征(Sarg, 1988; Tucker et al., 1990; Macdonald, 1991; Miall, 1994)。众所周知, 某地区的碳酸盐沉积充填速率主要取决于海盆内本身的碳酸盐产率。海相碳酸盐产率主要来自生物成因碳酸盐产率并受光照度及沉积水深控制, 主要分布于0~20 m的光照饱和带并随深度的增加而呈指数性降低, 大约到100 m左右其产率减少到不足光饱和带的10%(Wilson, 1975; Schlager, 2005)。另外, 海相碳酸盐产率还与所处的纬度带有关, 随着纬度的增加, 其产率逐渐减小, 特别是在30° 以上的高纬度区, 其碳酸盐产率较小(Schlager, 2005)。一般情况下, 在三级层序时限内, 某板块内的一定地区不会发生大的纬度、气候带的变化, 其碳酸盐产率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因此可以假定其沉积充填速率是相对恒定的常数。因此, 海相碳酸盐沉积层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基底沉降2个变量(赵宗举等, 2010)。
前人研究认为, 全球长期(0.001~10 ma级别)碳循环库主要是沉积碳酸盐岩及沉积有机质2大碳库, 分别占地壳浅部及地球表层碳含量的79.952%及19.994%, 而海水溶解碳、生物碳及大气层中所含的碳之和仅占地壳浅部及地球表层碳含量的0.054%(Hayes et al., 1999; Hoefs, 2004; Sharp, 2007)。沉积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值δ 13C平均0~1‰ (PDB), 沉积有机质的δ 13C平均则为-23‰ ~-25‰ (PDB)(Hoefs, 2004; Sharp, 2007), 也就是说, 碳酸盐岩富集13C而沉积有机质则富集12C。全球海平面上升有利于沉积有机质的埋藏保存而带走沉积物中更多的12C, 造成地壳表层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中相对富集13C, 使得从海水中沉积出来的碳酸盐以及有机质中均会富集13C、即造成13C/12C比值的增大或碳同位素的正偏(Kump and Arthur, 1999; Hoefs, 2004)。反之, 全球海平面下降则会造成13C/12C比值的减小或碳同位素的负偏(Tissot, 1979)。因此, 海相碳酸盐岩全岩或化石壳(如腕足类等低镁方解石生物壳等)的碳同位素变重反映全球海平面升高, 反之则下降, 可作为反映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的指标(赵宗举等, 2010)。
前已述及, 全球海平面变化可以用碳同位素的变化来表征, 而某沉积层序的相对沉积古水深变化则可以从精细的沉积微相分析中得到, 二者变化趋势的相似程度能够用于推断该沉积层序形成时限内的古构造沉降— 抬升情况。据此分析, 层序PSQ2凝缩段的碳同位素表现为较低值, 说明全球海平面处于较低位置, 但该段相对沉积水深却较大,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高位体系域的碳同位素曲线变化规律不明显, 整体处于较大值区间, 偶见低值区间, 说明全球海平面整体处于较高位置, 与高位体系域相对水深逐渐变浅的规律不一致(图 2)。同理, 层序PSQ3凝缩段, 碳同位素曲线齿化明显, 碳同位素值存在较大的变化, 全球海平面升高的特征不明显; 高位体系域中, 碳同位素值表现为整体向上增大的特征, 说明全球海平面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由此可见, 全岩碳同位素曲线所显示的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趋势与层序PSQ2及层序PSQ3沉积相分析所得到的相对沉积古水深变化趋势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图 2), 但是露头剖面的米级旋回特征明显(图 3, 图4), 可以确定层序PSQ2及层序PSQ3均受控于构造运动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双重作用。
米兰科维奇旋回的周期性(准周期性)变化的最终结果是沉积层序有规律地发育, 岩性、岩相呈现出韵律性和旋回性。因此, 理论上讲, 任何反映岩性变化的测井曲线都会具有一定的旋回性。但实际上, 每一条测井曲线都是多种地质及非地质信号的叠加, 包含了诸多与米兰科维奇旋回无关的信息。因此, 直接利用测井曲线开展高频层序研究几乎不可能实现, 需要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
研究表明(Serra, 1982; 郑兴平和罗平, 2004; 赵宗举等, 2010; 张运波等, 2011), 钍钾比(Th/K)从高到低反映沉积矿物的化学成熟度和风化程度逐渐降低。在远离陆源的海相碳酸盐沉积区, 将钍钾比引申为水深指标。高钍钾比代表风化暴露(Th/K> 20, 特征矿物为风化残积的铝土矿等), 低钍钾比代表低能水深环境(Th/K< 2, 特征矿物为海绿石), 中等钍钾比代表深浅过渡环境(2< Th/K< 20)。但是钍钾比变化范围较大, 为了便于计算和显示, 通常对其进行取自然对数的处理(Serra, 1982; 郑兴平和罗平, 2004; 赵宗举等, 2010; 张运波等, 2011)。因此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能够敏感反映出相对古水深的变化趋势, 是应用于频谱分析研究沉积层序的良好指标。前文已述, 层序PSQ2和PSQ3之间发育岩相转换面, 即茅口组内部为连续沉积, 故茅口组可以作为一套完整地层开展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分析。
频谱分析能够用于分析地层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参数(Weedon, 2003; 郑兴平和罗平, 2004; 张运波等, 2011), 其目的在于识别出信号中的周期性或准周期性成分。其实质是通过将等间距实测参数数据或测井曲线数据看作是各种地质因素共同在深度域(或时间域)上引起地层规律性变化而形成时间序列, 利用傅里叶变换把该时间序列的信号强度按频率顺序展开, 使其成为频率的函数(图 6)。在此基础上, 通过比较谱峰周期之比与地球轨道参数的长、短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周期之比的相近程度, 初步判断时间序列记录的米兰科维奇旋回信息(Weedon, 2003)。频谱具有统计特性, 其横轴对应频率, 纵轴对应功率(图 6)。其中, 频率是指在采样间隔范围内该周期信号出现的次数。因此, 其倒数即为旋回周期。由于时间间隔(采样间隔)是利用厚度表示的, 因此旋回周期本质上是旋回厚度。频率(旋回出现次数/旋回厚度)越大, 其对应的波长越小, 反之亦然; 能量越大, 则表明代表该沉积旋回的信号在地层信号中越明显。
国际地层年代表表明, 中二叠世距今260.40~270.60 Ma(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 2008)。由于在茅口组沉积期内米兰科维奇旋回周期变化的范围很小, 因此本次研究选择了距今263.0 ma对应的斜度和岁差周期近似作为茅口组沉积期的米氏旋回开展分析。
根据Beger 等(1992)修正的米兰科维奇地球轨道参数计算得到中二叠世对应的长、短偏心率旋回周期以及斜度和岁差旋回周期分别为413.00 ka、123.00 ka和95.00 ka、43.96 ka和34.94 ka, 20.96 ka和17.58 ka, 进而可计算出其米兰科维奇旋回周期比率为1.00:0.30:0.23:0.11:0.08:0.05:0.04。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发现, a点对应长偏心率旋回(413.0, ka), 而b点对应短偏心率旋回(123.0, ka)。安平1井频谱长、短偏心率信号不太明显, 分析认为是空值较多所致。
通过计算出平均主旋回厚度(采样间隔/频率), 计算地层发育的旋回数(地层厚度/平均主旋回厚度)、沉积速率(平均主旋回厚度/对应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周期)、地层沉积时限(旋回数量× 对应旋回周期)等相关参数, 可以为理解及分析高频层序提供了依据。
计算结果(表 2)表明, 龙17井和安平1井茅口组沉积期长偏心率旋回的平均沉积厚度分别为13.44 m和16.03 m, 与之对应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3.25 cm/ka和3.90 cm/ka。龙17井岩心表明, 茅口组顶部没有暴露剥蚀现象, 地层发育完整。而临近龙17井区的广元上寺长江沟露头剖面茅口组发育完整, 顶部与其上吴家坪组整合接触, 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 四川盆地茅口组大约发育14.81个长偏心率旋回, 其沉积时限大约为6.11 Ma。而安平1井茅口组大约发育12.43个长偏心率旋回。相比之下, 安平1井区茅口组顶部明显存在剥蚀。
安平1井区位于高石梯— 磨溪构造高带上的安平店南构造高点, 中二叠世位于水下隆起区, 发育台内滩沉积, 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 中二叠世末期的东吴运动导致安平1井茅口组上升遭受剥蚀。根据安平1井茅口组的平均沉积速率计算, 其顶部剥蚀厚度大约为38.14 m。同时测井综合解释也表明, 安平1井缺乏茅四段沉积, 证实了频谱分析的正确性。
尽管频谱分析法能够对时间序列包含的主要频率(周期)成分进行良好的估计, 但其分析结果为某一段时间(或深度)内的平均谱结构, 不能反映频率域随时间(深度)的变化信息, 也无法反映出研究剖面沉积速率的变化情况。而小波分析法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可精确判断不同频率(周期)在时间(深度)域上的变化情况, 有助于分析沉积速率变化和可能的沉积间断(吴怀春等, 2011), 指导高频层序划分。龙17井茅口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数据的频谱显示,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沉积地层记录的米兰科维奇旋回信息明显。长(413.0 ka)、短(123.0 ka)偏心率旋回为高频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
根据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分析结果, 采用滤波提取出目标频率信号。滤波是对信号中特定波段频率滤除的操作, 高通滤波和低通滤波可了滤除时间序列中与米兰科维奇旋回无关的超高频和超低频信息, 而带通滤波则能够对目标频率信号(如岁差、斜率和偏心率旋回信号)进行提取, 以显示目标信号在时间(深度)域上的变化特征以及与目标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频谱分析结果, 采用带通滤波提取出与米兰科维奇旋回对应的目标频率(图 7)。可以发现, 龙17井茅口组具有明显的15组四级旋回, 而安平1井茅口组具有13组四级旋回, 且旋回特征复杂, 分析认为与原始测井曲线空值、早期成岩作用、生物扰动影响以及短期暴露溶蚀等因素有关。
前文已述, 全岩碳、氧同位素表明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沉积主要受控于构造和全球海平面变化等2个因素, 而其他影响因素相对较小。构造作用会导致据米兰科维奇旋回划分出的高频层序界面出现上下浮动。因此, 目标频率曲线与低频的构造背景曲线的叠加曲线能够更加准确地指示高频层序界面的发育位置。根据小波分析曲线划分高频层序能够有效消除其他旋回及地质因素的影响, 提高了高频层序划分的精度。理论上讲, 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具有区域一致性, 其结果是, 相同区域、相同层位的测井曲线也通常具有一定的区域一致性。据此, 此次分析的结果能够用于指导其他钻穿茅口组钻井的高频层序划分, 为地层精细对比奠定基础。
通过对四川盆地茅口组典型露头剖面开展岩性岩相分析、碳氧同位素变化特征分析, 并结合典型钻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的频谱分析、滤波处理, 可以初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共发育2个Ⅱ 型层序, 且皆受控于构造作用及全球海平面变化2个因素, 为构造— 全球海平面变化层序。
2)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明显, 茅口组大约发育15个四级层序, 其发育时限大约为6.11 Ma。其中, 长偏心率旋回(413.0 ka)和短偏心率旋回(123.0 ka)分别是形成四级层序(准层序组)和五级层序(准层序)的主控因素。
3)全岩碳、氧同位素可以作为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指标, 其变化趋势与沉积层序反映的相对古水深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 能够用于推断沉积层序形成时限内的古构造沉降— 抬升情况。
4)频谱分析能够在频率域分析沉积旋回特征, 而滤波处理结果能够在时间域(深度域)上分析沉积旋回特征, 二者结合能够更好地认识高频层序特征。
5)对于受控于构造沉降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双重作用的高频层序, 根据构造作用背景曲线和高频旋回目标曲线叠加生成曲线建立的高频层序划分方案, 能够更加准确地指示高频层序的界面位置。
上述研究表明, 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及高频层序研究能够用于分析古环境变化、计算目标地层的沉积速率、完善地层年代表、区域地层等时精细对比, 以及寻找层间岩溶等研究, 为理解和解决地球科学领域的众多问题提供依据。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