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简介 王英民,男,1954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海洋地质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wym3939@sina.vip.com。
第一作者简介 卓海腾,男,1986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南海北部深水沉积和地震解释研究。E-mail:zhuohaiteng@hotmail.com。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剖面、切片和属性解释,在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东方 1-1地区发现一种特殊类型的沉积体。按照侧积复合体弯曲度大小可分为高弯度型和低弯度型两类,在地震剖面上均以叠瓦状强振幅反射为主要识别标志,不同之处是前者在平面上通常呈一组同心半环,后者则表现为带状展布。侧积复合体可能为重力流水道多期“下切—充填”并发生连续横向迁移而成,其下部由互相切叠的水道底部沉积组成,一般粒度较粗且横向连续性好,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而向上变为砂泥间互的岩性组合,连通性减弱、储集性能降低。侧积复合体的发现对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且可为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提供新的远景目标。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Yingmin,born in 1954,is a 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Now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quence stratigraphy,sedimentology and marine geology.E-mail:wym3939@sina.vip.com.
About the first author Zhuo Haiteng,born in 1986,is a Ph.D. candidate in College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Now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tudy of deep-water sedimentology and seismic interpretation of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E-mail:zhuohaiteng@hotmail.com.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profiles,slices and attributes,lateral accretion packages(LAPs) were found in Dongfang 1-1 area of the Yinggehai Basin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ccording to their sinuosity,LAP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high or low sinuous types,which are both characterized by a series of shingled reflections on seismic profiles. However,in the plan view,the high sinuous type is represented by a scroll-bar pattern while the low sinuous type is ribbon-like.The LAPs are suggested to be formed by multiple stages of “cut-fill” as well as the subsequent lateral migration. The lower part of LAPs are consisted of coarse-grained reservoir resulting from the amalgamation of channel axis bottom deposits,which have good lateral connectivity and reservoir potential.However,it turns upwards into the combination of sandstones interbeded with mudstones,leading to a low lateral connectivity and quality.The discovery of the LAPs is significant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deep-water gravity-flow systems and also provides potential targets for th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study area.
侧积复合体(lateral accretion packages, 简称LAPs), 由Abreu 等(2003)在研究西非安哥拉盆地下中新统格林深水水道体系(Green channel complex)演化时首次提出, 专指与重力流水道迁移演化过程相关的一种特殊沉积体。近年来, 侧积复合体作为一种新的深水储集单元, 逐渐为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重视, 并通过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开展了相关研究(Abreu et al., 2003; Posamentier and Walker, 2006; Arnott, 2007)。典型的侧积复合体在平面上呈一组由内向外的半环形结构, 在剖面上一般具有叠瓦状前积反射构型(Abreu et al., 2003)。因此, 从形态上侧积复合体易与河流点坝(point bar)沉积混淆, 但二者在发育规模、形成环境、沉积过程、迁移演化方式和成因机制等方面均有本质的区别(Kolla et al., 2007)。截至目前, 国内对这种沉积单元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 未见有专门报道。本次研究在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东方区新近系上新统莺歌海组二段发现了较为典型的侧积复合体沉积, 并以地震资料为手段, 刻画了侧积复合体的形态特征、平面展布及后期改造特征, 分析了其成因机制和沉积模式, 并探讨了其岩性构成和主要的控制因素。莺歌海盆地中侧积复合体的发现不但可以加深对重力流沉积体系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为莺歌海盆地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潜在目标。
莺歌海盆地位于印支半岛和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交界处, 性质上属于走滑— 伸展型盆地(郭令智等, 2001)。该盆地是红河断裂带在南海海域的延伸, 构造演化受到红河断裂走滑和南海北部陆缘扩张的双重影响(郭令智等, 2001; 孙珍等, 2007)。以S60界面为界, 盆地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走滑— 伸展裂陷阶段和裂后阶段(龚再升等, 1997)。裂陷期以来, 莺歌海盆地持续强烈沉降, 导致沉积物的巨厚堆积, 这种快速充填导致流体不能及时排出, 因此在盆地内广泛发育有超压和泥岩底辟活动, 其中上新世是泥岩底辟的活跃期(Clift and Sun, 2006)。在沉积演化方面, 上中新统沉积体系与之前差异较大, 以发育大规模的内陆架斜坡和海底重力流体系为典型特征(林畅松等, 2001)。陆架坡折是区分浅水牵引流沉积和半深水重力流沉积的重要界限, 依据地震相分析方法, 勾画了10.5 Ma(S40)以来研究区周边的陆架坡折平面展布特征(图 1-a), 陆架坡折的控制区具备产生重力流的沉积背景。
研究区东方1-1气田是莺歌海盆地最大的气田之一, 位于中央凹陷带的北部, 主要的产气层分布在新近系上新统莺歌海组莺二段(对应S30— S27地震反射界面), 地层沉积厚度超过1000 m。如图1-b, 莺二段从下至上可分为6个气组, 分别为Ⅳ 、Ⅲ 下、Ⅲ 上、II下、II上和Ⅰ 气组(Wang and Huang, 2008; 谢玉洪等, 2010; 姜平等, 2012)。其中, II上气组是本次研究中发现侧积复合体的主要层位, 也是作者此次讨论的重点, 其厚度差异较大, 较厚处约50~60 m。前人研究多认为莺歌海组莺二段Ⅱ 上气组储集层是浅海背景下的水下高地浅滩、临滨或滨外砂坝沉积(吕明, 1999; 李胜利等, 2010; 谢玉洪等, 2010), 而尚未有重力流相关沉积体系的报道。
利用三维地震数据, 采取地震剖面、时间切片和均方根振幅属性提取等方法, 首先对研究区内典型的侧积复合体进行识别和描述, 进而刻画其平面展布特征。如图2所示, 莺二段II上气组上部普遍受到泥流沟道的强烈侵蚀改造作用(李胜利等, 2010)。因此, 研究区内多数侧积复合体不具有完整的形态。根据侧积复合体平面上弯曲度大小(末期侧积层长度与起终点直线距离之比), 可将其分为高弯度型和低弯度型两种类型。
图3显示了研究区西南部一个保存较为完好的高弯度型侧积复合体。在地震时间切片上, 侧积复合体表现为一系列嵌套的同心半环组合, 连续性较好, 平面面积超过6 km2。沿层的均方根振幅属性显示出侧积复合体强、弱振幅交替的特征(图 3-b), 表明其岩性组成发生韵律性的变化。由内环向外环, 半环的弯曲度(半环长度与两端点直线距离之比)依次增大, 由最内侧的1.1增大至最外侧的2.4, 体现了水道在演化过程中由低弯度逐渐向高弯度转化。
在横切水道迁移方向的XX'剖面上, 侧积复合体表现为典型向水道中心倾斜的叠瓦状地震反射构型, 整体为强振幅。每期叠瓦状反射均平行于水道, 并且倾向水道中心。经过计算, 叠瓦前积的角度达5° ~7° , 且向内岸侧逐渐增厚, 最厚处双程旅行时达50 ms(约50 m)。鉴于侧积复合体的规模与水道的规模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Abreu et al., 2003), 可以推测原重力流水道规模较大。侧积复合体内部各倾斜反射同相轴代表了在水道摆动过程中相应内岸的位置, 且向剖面右侧年代逐渐变新。在垂直于水道迁移方向的YY'剖面上, 侧积复合体地震反射表现出明显的双向下超(图 3-c)。与侧积复合体伴生的最后1期水道充填在地震剖面上呈弱振幅, 为泥质充填(图 3-c)。
除高弯度型侧积复合体外, 研究区内更广泛地发育了低弯度的侧积复合体(图 4, 图5), 其弯曲度多为1.1~1.3, 且从北向南侧积复合体的最大弯曲度呈逐渐增加趋势(图 4)。低弯度侧积复合体在平面上呈带状展布, 缺乏明显的环形结构(图 4-d), 对应的地震剖面上也可见明显的叠瓦状前积反射(图 4-a, 4-b, 4-c), 但规模一般较小。低弯度型侧积复合体厚度也较小, 向内侧减薄处受限于地震分辨率而无法形成典型的叠瓦状前积反射, 整体表现为亚平行反射特征(图 4-c)。此外, 低弯度侧积复合体明显受到更强的泥流侵蚀作用(图 4), 推测这与泥流的来源方向有关。
图5-a为侧积复合体的沿层振幅属性图, 显示出其平面分布的规律性。低弯度侧积复合体主要发育在研究区的中部, 从北向南侧积复合体的弯曲度逐渐增加(图 5-b)。其中, 弯曲度最大的侧积复合体发育于研究区南部, 最外侧侧积层弯曲度可达2.4(图 5-b)。侧积复合体分布总体呈带状, 且基本上位于同一古构造等高线上, 围绕泥岩底辟背斜底部并且沿构造低部位发育(图 5-b), 这主要是因为底辟抬升作用导致构造高部位水深相对较浅, 而低部位则水深较深, 能够满足重力流体系的发育条件。后期泥流也属重力流范畴, 其侵蚀作用也受到了古地貌的控制, 在构造低部位明显侵蚀能力强(图 5)。
Abreu 等(2003)对岩心和测井数据进行了分析, 认为侧积复合体岩性总体呈向上变细的正旋回, 每个侧积面(accretion surface)对应测井曲线上的阻抗突变处, 解释为高密度浊积岩(低阻砂岩)和低密度浊积岩(高阻泥岩)的分界, 且单元底部可能发育有粗砂至砾质砂岩沉积。研究区内尚未有钻井直接钻遇侧积复合体, 但工区内同一层位(II上气组)的强振幅体钻井已证实为粉砂— 细砂岩(李胜利等, 2010; 谢玉洪等, 2010; 姜平等, 2012)。图2中W-1与W-2井测井曲线很好地显示出泥流沟道充填的岩性多为泥岩, 而下伏的强振幅为砂岩。地震剖面上振幅强弱是波阻抗差大小的响应, 在单一岩性时(如巨厚的砂岩或泥岩层)常常表现为弱振幅, 而强振幅实际上是岩性差异的体现。依据此原理, 认为侧积复合体内观察到的叠瓦状强振幅应该是其内部多个岩性分界面形成的反射, 说明其内部岩性构成为多组砂岩和泥岩的互层沉积, 而底部的横向连续性好的强振幅为岩性较粗的沉积层(图 6)。此外, 低弯度侧积复合体距离物源更近, 沉积流体能量强, 推测其总体上岩性更粗。
依据当前研究现状, 具有似“ 点坝” 形态的沉积体仅在2种沉积体系中报道过, 即陆相曲流河体系和高弯度重力流水道体系, 但2种环境下产生的侧积复合体在平面形态和内部构型上具有很大相似性而难于区分(Arnott, 2007; Kolla et al., 2007)。经过分析, 认为研究区内的侧积复合体由深水水道侧向迁移形成, 而非曲流河点坝沉积, 其证据如下:(1)由陆架坡折演化可知, S30— S27界面之间陆架坡折的位置基本上位于东方区的西北侧, 由此可基本排除陆相沉积环境的可能; (2)在地震剖面上, 曲流河点坝厚度通常为1个地震同相轴上下, 而深水水道沉积厚度可达多个同相轴(Kolla et al., 2007), 从剖面上明显看出东方区的侧积复合体规模较大, 应为重力流水道迁移形成; (3)曲流河通常在侧向摆动的同时, 普遍具有向“ 下游扫动” 的特征(图 7-a), 而重力流水道“ 下游扫动” 则有时不发育(Peakall et al., 2000; Kolla et al., 2007), 图3-a中显示研究区侧积复合体不发育“ 下游扫动” 分量, 以横向迁移为主。综合上述分析, 认为东方区侧积复合体是由重力流水道横向迁移摆动形成, 且据此可推断在莺二段Ⅱ 上气组发育时期研究区曾发育广泛的重力流沉积, 并存在重力流水道。
侧积复合体的形成与重力流水道的迁移过程和机制密切相关, 但是目前对于水道迁移样式的解释仍存争议。部分学者认为高弯度水道同时具有“ 侧向迁移” 和“ 下游扫动” 2种迁移方式, 与曲流河的摆动样式大体类似(图 7-a), 并可频繁出现典型的“ 截弯取直” 现象(Abreu et al., 2003)。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深水高弯度水道仅发育“ 侧向迁移” 而不发育整体的“ 下游扫动” , 即在演化中仅有侧积体半径幅度的增大(图 7-b), 没有水道整体的迁移(Peakall et al., 2000)。Wynn等(2007)则认为出现不同解释的原因可能是水道类型有差异, 如侵蚀型水道和加积型水道具有明显不同的水道迁移方式。作者此次研究在东方区发现的侧积复合体以侧向迁移为主, 基本不发育“ 下游扫动” 特征, 与Peakall等(2000)描述的情形较为符合。
另一个有争议的讨论是形成水道及其侧积复合体的重力流是单次持续性流体事件还是多次孤立的流体事件(Posamentier and Walker, 2006)。单次流体事件形成侧积复合体的前提是流体流动持续时间需足够长, 才能使侧积复合体有足够的演化时间。研究认为, 超密度流(hyperpycnal flow)可以作为这样一种“ 稳定性” 流体(sustained flow), 其在洪泛期由河水携带高浓度的沉积物直接沿海底运动, 且持续性时间可达十几天(Mulder et al., 2003)。Elliott(2000)在爱尔兰西部Ross组深水水道砂岩侧积体研究中提出了超密度流对深水水道沉积体系的贡献, 但目前其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与水道演化及侧积复合体形成的联系尚未建立(Abreu et al., 2003)。
通过对大量地震资料的分析, 采用多次流体事件的“ 下切— 充填” 模式来解释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侧积复合体的形成过程(图 8)。 浊流初期侵蚀形成弯度较低的初期水道, 后期伴随流体能量减弱逐渐被沉积物充填; 随后, 多期浊流事件导致重复出现多次的水道下切和充填, 水道外岸逐渐遭到侵蚀或过陡产生滑塌而向外侧后退, 水道弯度逐渐增大, 在内岸则由于沉积物的堆积形成侧积复合体沉积; 最后, 出现1期较强的浊流, 冲垮堤岸, 水道发生废弃并逐渐被泥岩披覆。每期的残留水道底界面呈叠瓦状分布, 地震剖面上由于频繁的岩性变化形成叠瓦状的前积反射(图 8-f)。由于浊流的悬浮搬运机制, 各期水道均呈下粗上细的正旋回特征, 水道底部相互叠加, 不发育泥岩隔层, 易于形成横向连续性较好的中— 粗砂层或砾岩层(图 6, 图8-e)。
研究区内侧积复合体发育主要受到沉积物源、泥岩底辟作用和后期泥流侵蚀的影响。前已述及, 侧积复合体的弯曲度在研究区自北向南呈递减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沉积物粒度向南逐渐变细、重力流能量变弱, 因此更易形成高弯度型侧积复合体。此外, 上新世是莺歌海泥底辟活动最为发育的时期(Clift and Sun, 2006), 导致局部隆起的形成(图 5), 重力流水道和与之相关的侧积复合体受到地形控制, 易于在构造低部位发育。此外, 研究区在Ⅰ 气组发育时期, 广泛发育了泥流侵蚀作用(王立峰等, 2009; 李胜利等, 2010; 姜平等, 2012), 对下伏II上气组强振幅砂体进行强烈侵蚀改造, 极大地增加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图 5)。在泥流强烈改造作用下, 重力流水道和侧积复合体的形态大多不完整(图 4-a, 4-b)。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侧积复合体的发现表明在莺歌海组沉积中后期, 在研究区底辟背斜的西翼构造低部位发育过大型重力流水道, 这对该盆地的油气勘探思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侧积复合体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深水油气储集层单元, 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Abreu et al., 2003), 但岩性和连通性好坏是其能否成为好的油气储集层的关键条件。侧积复合体形成于多期水道的“ 下切— 充填” 过程, 各期水道底部可相互切叠沟通, 形成粒度较粗且横向分布较广的良好储集层(图 6, 图8-e)。向上则过渡为砂泥间互的侧向加积层(图 6), 横向和纵向的连通性变差。虽然后期强烈的泥流侵蚀作用使大部分的水道和侧积复合体的原始形态遭到破坏, 但总体来看, 保存下来的侧积复合体具有面积广、厚度大的特征(图3), 有很强的勘探潜力。
1)在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东方1-1地区新近系上新统莺歌海组莺二段II上气组发现典型的侧积复合体沉积, 分为高弯度型和低弯度型。在地震横剖面上, 两者均为叠瓦状前积反射; 平面上, 前者表现为同心的半环而后者为条带状。
2)侧积复合体的形成与重力流水道多期的“ 下切— 充填” 过程密切相关:外岸侵蚀和滑塌作用使水道不断向外迁移, 弯曲度逐渐增加, 沉积物在水道内逐渐堆积形成侧积复合体。侧积复合体的岩性构成由底部的粗粒层向上过渡为砂岩和泥岩的互层沉积。
3)侧积复合体的发现表明在莺二段Ⅱ 上气组发育时期, 研究区的构造低部位发育有典型的重力流沉积体系, 但后期泥流侵蚀对其强烈改造, 这将有利于拓宽油气勘探思路。
4)侧积复合体发育底部粗粒层, 储集层横向连通性最好, 向上过渡为砂泥间互的侧积层, 储集层的横向连通性变弱。综合上述分析认为侧积复合体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致谢 参与研究的还有博士研究生吴嘉鹏、硕士研究生邹梦君, 博士研究生李华和唐武给予了具体的建议,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