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胡斌,男,1952年生,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遗迹学与沉积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hub@hpu.edu.cn。
晋东南陵川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灰岩中遗迹化石发育,已识别出10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常见遗迹化石包括Zoophycos,Helminthopsis,Planolites,Nereites,Chondrites,Thalassinoides,Rhizocorallium,Ophiomorpha,Palaeophycus和Teichichnus等,其中Zoophycos最为发育。依据遗迹化石的组成、分布及产状特征,可建立4个遗迹组合:(1)Zoophycos-Thalassinoides遗迹组合;(2)Planolites-Helminthopsis遗迹组合;(3)Zoophycos-Teichichnus遗迹组合;(4)Nereites-Chondrites遗迹组合。对这些遗迹化石宿主岩石沉积特征的分析表明,太原组灰岩中的遗迹组合分别产生于海湾—潟湖环境(遗迹组合1)、浅海上部(遗迹组合2)、浅海中部(遗迹组合3)和浅海下部(遗迹组合4)。基于遗迹组合特征和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提出了研究区太原组遗迹化石组合的沉积环境模式,这一成果可为今后该区太原组中煤与煤层气生成的古环境研究提供生物学信息和基础理论资料。
About the first author Hu Bin,born in 1952,is a 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es of ichnology and sedimentology.E-mail:hub@hpu.edu.cn.
The abundant ichnofossils were found in the Upper Carboniferous-Lower Permian Taiyuan Formation of Lingchuan area,southeastern Shanxi Province,in which 10 ichnogenus and 14 ichnospecies were distinguished.Common ichnofossils include Zoophycos, Helminthopsis, Planolites, Nereites, Chondrites, Thalassinoides, Rhizocorallium, Ophiomorpha, Palaeophycus and Teichichnus,and the most common ichnofossil is Zoophycos.According to the composition,distribution and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ichnofossils,four ichnoassemblages were recognized:(1) Zoophycos-Thalassinoides ichnoassemblage;(2) Planolites-Helminthopsis ichnoassemblage;(3) Zoophycos-Teichichnus ichnoassemblage;(4) Nereites-Chondrites ichnoassemblage.By the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st rock of these ichnofossils,it is showed that these ichnoassemblages in the limestone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mainly distributed respectively in embayment-lagoon(ichnoassemblage 1),the upper shallow sea(ichnoassemblage 2),the middle shallow sea(ichnoassemblage 3)and the lower shallow sea(ichnoassemblage 4).Based on the synthesis analysis of the ichnoassemblages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al model of ichnoassemblages in the Taiyuan Formation of Lingchuan area.The result will provide the biologic information and basic data for the study of coal and coalbed gas formation palaeoenvironment in the Taiyuan Formation of southeastern Shanxi Province in the future.
沁水盆地上石炭统— 下二叠统太原组是山西省重要的含煤岩系, 前人对其古生物化石、地层的时代归属及划分与对比(张志存, 1986; 何锡麟和范炳恒, 1990; 刘金华和周修高, 1990; 范炳恒和何锡麟, 1994; 孔宪祯等, 1995; 范炳恒等, 1999)、层序地层(陈世悦和刘焕杰, 1995; 徐振永等, 2007)、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程保洲等, 1990; 邵龙义等, 2006, 2008)等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 由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良好前景, 对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特征和控制因素的研究受到高度关注(李五忠等, 2003; 李增学等, 2005; 陈振宏等, 2007; 冀涛和杨德义, 2007; 秦勇等, 2008; 陆小霞等, 2012)。然而, 在沁水盆地太原组研究中有关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有报道。因此, 本次工作选择晋东南陵川地区露头较好的太原组开展了遗迹学方面的研究, 取得的成果可为今后分析沁水盆地石炭纪— 二叠纪煤与煤层气生成的古环境, 提供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和基础理论资料。
沁水盆地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整体上呈北北东向展布, 古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中带山西隆起二级构造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单元, 是华北晚古生代成煤期之后由断块差异性抬升形成的山间断陷盆地(贾建称, 2007; 徐振永等, 2007)。在太原组沉积时期, 盆地中存在一个近北东向的沁水水下隆起, 处于昔阳— 灵石— 翼城一线范围内, 轴线大约在阳城— 左权一线。西南部为中条古陆, 其分布范围相对于本溪组沉积时期有所缩小, 分布区域可能在夏县— 三门峡— 潼关一带, 北东部与沁水水下隆起之间以一低凹地带相连(张志存, 1985)。关于沁水盆地太原组的时代归属, 张志存(1986)、王志浩和文国忠(1987)对各层石灰岩中的牙形刺和类动物化石开展了系统研究, 建立了Streptognathodus elongatus组合带和Pseudoschwagerina带, 时代上归属于Asselian-Artinskian期。陵川地区太原组则自第1层稳定灰岩至太原组顶部的时代属于早二叠世, 但下部碎屑岩段的时代因缺乏标准化石证据, 尚难以界定, 目前因其下存在本溪组而归属上石炭统。
沁水盆地所出露地层整体上呈现出从盆地中心至盆地边缘由新变老的趋势, 太原组则主要分布于盆地周缘地区。另外, 太原组灰岩厚度整体上呈现出从西北到东南由小变大的规律性(邵龙义等, 2006), 同时, 其层数也呈现由少到多的趋势(山西地质矿产局, 1989)。在陵川地区, 太原组发育多层灰岩, 且厚度相对较大, 其中, 附城镇老金沟剖面是国内外学者广泛熟知的剖面, 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风化和人为的原因, 破坏严重, 因此文中选取邻近的松窑沟剖面作为主要研究剖面(图 1)。
山西陵川附城一带松窑沟剖面太原组出露良好, 总厚度为78.27 m, 共发育7层灰岩(即L1-L7灰岩)。通过臭煤、香煤和砂岩层等标志层位的对比, L1— L7灰岩与前人所命名的灰岩层自下而上的对应关系为:L1灰岩为松窑沟灰岩(K2灰岩)、L2灰岩为松窑沟灰岩之上紧邻的泥质灰岩层, L3灰岩为老金沟灰岩(K3灰岩)、L4灰岩为崇福寺灰岩(
太原组是一套由陆源碎屑岩、煤和海相碳酸盐岩组成的海陆交互相沉积, 属于陆表海多堡岛与碳酸盐岩台地复合沉积体系(贾建称, 2007)。依据岩性特征可划分为下部碎屑岩段、中部灰岩段、上部碎屑岩段和上部灰岩段(图 2)。下部碎屑岩段由陆源碎屑和煤组成, 主要岩性为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深灰色铝土质泥岩、灰白色粉砂岩、泥岩, 其间夹煤层和煤线, 碎屑岩段顶部为区域性普遍可采的15#煤层。中部灰岩段是由海相石灰岩与碎屑岩组成的旋回性沉积, 含有灰岩6层, 岩性为深灰色— 灰黑色中— 厚层状含燧石生物碎屑灰岩、薄层状泥质灰岩、泥灰岩、中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碳质泥岩和煤, 通常, 各层灰岩之下均发育有煤层, 通过镜下观察, 灰岩中的颗粒主要是粉晶和泥晶。上部碎屑岩段则是由中粒砂岩、粉砂岩、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层组成。上部灰岩段由深灰色中— 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和顶部的硅质岩组成。
太原组灰岩层中含有大量生物碎屑, 主要包括有孔虫、棘皮类、介形类、腕足类、腹足类、双壳类和苔藓虫, 其次还含有少量的三叶虫碎片、钙质海绵骨针及钙藻类等, 基本上为正常浅海环境中的底栖生物。煤层、泥岩和粉砂岩中保存有较丰富的植物化石, 主要为真蕨纲、种子蕨纲、石松纲和楔叶纲等在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环境下繁盛的典型煤沼植物(常江林和高强, 1993)。
根据岩性、沉积构造、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的组成、产状和分布特征分析, 研究区太原组灰岩主要形成于气候温暖、水体较浅且坡度极缓的陆表海沉积环境, 并可进一步划分出4种沉积环境:(1)海湾— 潟湖; (2)浅海上部; (3)浅海中部; (4)浅海下部。
海湾— 潟湖是指海湾地带由于障壁岛或滩坝的阻隔作用而形成的以潟湖为主体的沉积环境。该相带主要发育于L1-7灰岩、L2-1灰岩、L2-2灰岩中下部、L4-2灰岩、L5-3灰岩和L7-5灰岩, 岩层风化色均为土黄色。其中, L1-7灰岩为细粉晶灰岩, 局部为粗粉晶灰岩, 生物碎屑含量较少, 其中有孔虫化石个体均较小, 其他门类的生物化石丰度较低, 遗迹化石发育, 有沿层面产出的Thalassinoides和Zoophycos, 上部可见倾斜于层面的潜穴和生物扰动构造, 扰动级别1~2级。L2灰岩为灰色薄层状细粉晶泥质灰岩, 发育水平层理, 层内含有个体大小不等的菱铁矿结核; L2-1灰岩含极少量的牙形刺和腕足类化石, 并且分异度极低, 仅含有个别属种, 底部发现有层面产出的Zoophycos遗迹化石, 丰度较低。L4-2灰岩为细粉晶灰岩, 层面发育密集分布的Thalassinoides和Zoophycos遗迹化石, 含铁质结核。L5-3灰岩层面产有Zoophycos, 丰度较低, 个体也较小。L7-5灰岩中产出个体较小的Chondrites。这样一些遗迹化石的组成和产状特征及其宿主岩石的岩性特征, 表明其形成于受到一定局限的海湾— 潟湖沉积环境。
浅海上部是指平均海平面至正常天气浪基面附近的广阔沉积区域。大部分灰岩层均发育于此相带。该相带的岩性特征表现为灰岩晶粒稍粗, 主要为粉晶, 含有大量生物碎屑和遗迹化石, 生物碎屑主要为一些窄盐性的生物, 包括有孔虫、棘皮类等, 其次为含量较少的苔藓虫、介形虫和腕足类; 遗迹化石主要是一些觅食迹和进食迹, 包括个体相对较大且具有浅灰色充填物的Zoophycos潜穴、Planolites和Heliminthopsis, 伴生的其他遗迹化石还有Palaeophycus和U形具蹼状构造的Rhizocorallium潜穴。这样一些遗迹化石的组成和产状特征及其宿主岩石的岩性特征显示出盐度正常、光照充足且水体相对较浅的温暖浅海上部沉积环境。
浅海中部是指正常天气浪基面之下与风暴浪基面之间的沉积区域。该相带主要发育于L1-4灰岩、L1-5灰岩中下部、L3-2灰岩中下部、L6-1灰岩、L7-3灰岩上部和L7-4灰岩中, 各层灰岩中常发育多次风暴沉积, 其沉积序列自下而上往往为波状冲刷面— 生物碎屑滞留沉积层— 正粒序层— 含遗迹化石的泥晶灰岩层。其中, 生物碎屑滞留沉积层主要由一些较小的碎屑和个体较大的碎屑混杂堆积组成; 正粒序层中的灰岩颗粒一般从粗粉晶— 细粉晶— 泥晶, 泥晶灰岩或细粉晶灰岩中含较多的生物碎屑, 而粗粉晶灰岩中保存的生物碎屑相对较少, 主要是一些个体较小的有孔虫化石, 该层常发育不规则的丘状交错纹理或波状纹理; 含遗迹化石的泥晶灰岩层中的遗迹化石主要是一些个体中等大小且具有灰色充填物的Zoophycos, 常伴生有Teichichnus。由此可见, 这样一些沉积特征大多形成于经常遭受风暴流作用的浅海中部沉积环境。
浅海下部是指离海岸线较远、风暴浪基面之下、水体相对较深的区域, 一般无陆源碎屑注入, 波浪作用较弱或非常微弱, 水动力能量较低。该相带主要发育于L1-5灰岩上部、L1-6灰岩、L7-3灰岩下部和L7-6灰岩。灰岩颗粒主要为细粉晶或泥晶, 未见风暴沉积, 同时, 生物碎屑含量较少, 表明该环境不太利于生物碎屑的形成, 反映出水动力较弱的沉积条件。灰岩中所含遗迹化石几乎都是一些个体较小且具有黑色潜穴充填物的Zoophycos, 伴生的其他遗迹化石常有Chondrites和Nereites, 而这样一些遗迹化石多出现于水体相对较深的贫氧沉积环境。所有这些沉积特征均指示其形成于水体较深、较为平静、贫氧的浅海下部沉积环境。
本次工作在陵川地区太原组灰岩中发现较丰富的遗迹化石, 经鉴定有10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Zoophycos lingchuanensis ichnosp.nov.(图 3-A), Zoophycos aff.caudagalli(图 3-B), Zoophycos isp.1(图 3-C), Zoophycos taiyuanensis(图 3-D), Zoophycos isp.2(图 3-E), Palaeophycus heberti, Helminthopsis isp., Planolites montanus, Teichichnus rectus, Nereites isp., Chondrites isp., Thalassinoides isp., Ophiomorpha isp.和Rhizocorallium kueichouensis。通过对上述遗迹化石的进一步分析, 发现其分布、组成及产状具有以下特征(图 4):
1)陵川地区太原组中遗迹化石广泛发育于各层灰岩中, 而且主要出现在各灰岩层的中上部, 有机质和泥质含量较大, 遗迹化石的丰度和分异度均较高, 多为层面和层内产出的觅食迹和进食迹, 特别是在中部灰岩段的L3灰岩中, 遗迹化石的丰度和分异度达到最高, 发育有Zoophycos, Palaeophycus, Planolites, Teichichnus, Ophiomorpha, 这表明遗迹化石的分异度、丰度与营养物质的供应、含氧量等具有正相关性。
2)在太原组中, Zoophycos遗迹化石虽然在各层灰岩中均有产出, 但其大小、丰度和潜穴充填物颜色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就Zoophycos个体的大小而言, 可识别的最小个体宽度仅1 mm, 最大个体的宽度能够达到8, mm左右, 可见长度从3, cm到30 cm。各层灰岩中Zoophycos的丰度差别也较大, 例如在L2灰岩层中, 仅在下部发现少量个体较大的灰色充填的Zoophycos潜穴; L6灰岩下部发育多期风暴沉积, 该沉积中尚未发现有Zoophycos遗迹化石; L7-1分层为滩相沉积, 其灰岩的显微颗粒较粗, 大多为粗粉晶, 未出现Zoophycos遗迹化石, 而在该层的中— 上部则含有较多近垂直的潜穴, 说明水动力较强的环境不利于Zoophycos造迹生物的生存。
3)Zoophycos潜穴中充填物的颜色不同, 可大致分为黑色、红褐色、土黄色、灰色和灰白色。Zoophycos回填纹的形态也具有新月形、舌形和矩形之分, 具黑色充填物且个体较小的Zoophycos往往出现于离层面较深的岩层中, 具土黄色、红褐色或灰白色充填物的Zoophycos则出现在层面附近。具灰白色充填物的Zoophycos个体均较大, 部分回填纹为矩形。具黑色充填物且个体较小的Zoophycos层之下的Zoophycos通常个体相对较大, 并与层面之间有一定的交角, 甚至出现Zoophycos之间相互截切的现象。这些特征均表明, 在每次灰岩沉积开始和结束的时期是非常适合Zoophycos造迹生物生存的, 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环境条件较为适宜,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生存竞争的压力较小。
4)L1-6灰岩中Nereites和Chondrites相互伴生在一起, 与零散分布的藻纹层呈韵律性交替出现, 遗迹化石层与藻纹层的层厚一般在5, cm左右。藻纹层中藻丝呈现出相对富集的团块状, 而并非是席状产出。通常Nereites和Chondrites为深水型遗迹化石, 常处于贫氧或缺氧的环境条件, 说明这些藻丝体为异地搬运而来, 并非原地生长。
山西陵川地区太原组中的遗迹化石, 依据其组成、产状特征及其围岩的沉积特征, 可识别出4种遗迹化石组合:(1)Zoophycos-Thalassinoides遗迹组合; (2)Planolites-Helminthopsis遗迹组合; (3)Zoophycos-Teichichnus遗迹组合; (4)Nereites-Chondrites遗迹组合。
该组合为一些层内进食和居住潜穴, 以Zoophycos、Chondrites、具分枝潜穴的Thalassinoides和具瘤粒衬壁且分叉的潜穴Ophiomorpha为特征(图 5-A, 5-B), 发育于L1-7灰岩、L2-1灰岩、L4-2灰岩、L5-3灰岩和L7-5灰岩。Ophiomorpha个体较小, 直径3, mm左右, 瘤状衬壁厚0.8 mm, 保存于厚层状的泥质灰岩或泥灰岩中, 含泥质和生物碎屑较多, 表明其形成于受陆源物质影响、沉积速度较快的环境, 沉积基底松软、饱含水分, 造迹生物需要快速加固潜穴。通常认为Thalassinoides是甲壳动物十足目动物的居住兼觅食潜穴, 常见于滨岸带沉积环境(Wetzel, 1991; 胡斌等, 1997)。L7-5灰岩中广泛发育的Chondrites个体微小, 直径仅0.5~1 mm, 伴生的Zoophycos也较小, 直径4 mm, 并且宿主岩石泥质含量较高, 当时应该为一种受陆源物质影响、水体贫氧的沉积环境(龚一鸣, 2004; 胡斌等, 2010)。以上特征表明, 该组合应形成于受陆源碎屑影响的海湾— 潟湖环境。
该组合主要由一些与层面平行或近平行的觅食潜穴和进食潜穴所组成, 包含有Zoophycos、Palaeophycus、Helminthopsis、Planolites和近水平产出的U形潜穴Rhizocorallium等(图 5-C, 5-D), 发育于L2-2灰岩顶部、L3-3灰岩和L7-2灰岩。遗迹化石分异度和丰度均较高, 潜穴密度大, 部分潜穴相互交织叠覆在一起, 原生层理几乎完全破坏, 说明水体含氧量高、沉积物中养料充足, 非常适合生物生存。Helminthopsis是一种沿层面水平分布的蛇曲形觅食拖穴, 是常见的穿相化石, 它从边缘海、浅海至深海环境中均可出现, 但它总与水动力条件较低的静水环境有关, 在正常盐分浅海和低能海湾环境为多。Rhizocorallium可分为水平型和倾斜型, 水平型常出现于深水低能环境, 因此它可能出现于靠近正常天气浪基面的环境(夏邦栋等, 1993; Hu et al., 2010)。上述遗迹化石的产状特征表明, 该遗迹组合形成于平均海平面之下至正常天气浪基面附近区域的浅海上部沉积环境。
该组合以Zoophycos和居住觅食潜穴Teichichnus共生为特征, 发育于L3-2灰岩中— 下部。Teichichnus是开阔陆棚浅海环境中Cruziana遗迹相的典型分子, 其造迹生物的生存需要保持一定的生态位, 所以它上下移动, 形成蹼状构造, 同时, 它需要水流带来食物和氧气, 然而太强烈的水动力条件, 容易侵蚀其潜穴, 不利于其生存, 所以Teichichnus通常形成于水体较为平静、光照充足、盐度正常、有机质丰富、沉积速率相对较小的环境(Frey, 1975; Frey and Seilacher, 1980; Frey and Pemberton, 1984; 杨式溥, 1990; 王约, 2003), 该遗迹化石下部往往发育有风暴沉积, 因此, 推测其形成于正常天气浪基面之下、风暴浪基面之上的浅海中部沉积环境(Hu et al., 2010)。
该组合遗迹主要为层内进食迹, 由Zoophycos、Nereites和Chondrites组成(图 5-E, 5-F), 发育于L1-5灰岩上部、L1-6灰岩和L7-3灰岩下部。Chondrites有一个或多个管口与底层水体连通, 在孔隙水为缺氧的环境条件下, 造迹生物可依靠底层水体中的氧而生存, 是最能忍受贫氧环境的遗迹化石(Savrda and Bottjer, 1986; Ekdale and Mason, 1988)。Zoophycos为黑色充填, 进一步证明形成于贫氧的环境条件。Nereites属于Nereites遗迹相常见分子, 代表深水环境。其宿主岩石颜色为灰黑色至黑色, 代表典型的贫氧环境(晋慧娟等, 2003)。因此, 可解释该遗迹组合产生于风暴浪基面之下、水体较深且贫氧的浅海下部沉积环境(胡斌等, 2010)。
上述4种遗迹组合自陆向海方向呈现明显的分带性(图 6), 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太原组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及其在纵向上环境的变化特征。
本次工作主要以晋东南陵川附城一带的太原组露头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野外剖面岩性、遗迹化石、实体化石以及沉积特征的详细描述, 并在室内对化石样品和岩石样品进行仔细鉴定和显微分析, 主要取得了以下新进展:
1)在晋东南陵川附城一带太原组灰岩中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化石, 已鉴定出10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含1个新种), 包括Zoophycos taiyuanensis, Zoophycos aff.caudagalli, Zoophycos lingchuanensis ichnosp.nov., Zoophycos isp.1, Zoophycos isp.2, Palaeophycus heberti, Helminthopsis isp., Planolites montanus, Teichichnus rectus, Nereites isp., Chondrites isp., Thalassinoides isp., Ophiomorpha isp.和Rhizocorallium kueichouensis等。
2)依据遗迹化石的组成、产状特征以及围岩的沉积特征, 建立了4种遗迹组合: Zoophycos-Thalassinoides遗迹组合(遗迹组合1); Planolites-Helminthopsis遗迹组合(遗迹组合2); Zoophycos-Teichichnus遗迹组合(遗迹组合3)和 Nereites-Chondrites遗迹组合(遗迹组合4)。
3)在对遗迹化石及其围岩沉积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研究区太原组灰岩中遗迹组合的沉积环境模式, 其中遗迹组合1分布于海湾— 潟湖沉积环境, 遗迹组合2产自浅海上部沉积环境, 遗迹组合3出现于浅海中部沉积环境, 遗迹组合4发育于浅海下部沉积环境。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