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东部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低孔低渗储集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谢庆宾1, 李娜1,2, 刘昊天3, 何文斌3, 王志芳1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2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河北三河 065201
3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00

第一作者简介 谢庆宾,男,1966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主要从事沉积学和储集层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E-mail:xieqingbin@cup.edu.cn

摘要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岩屑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储集层平均孔隙度 5.96%,平均渗透率 0.044×10-3μm2,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须家河组储集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辫状河道沉积,辫状河侧向改道频繁,砂泥混杂,颗粒分选及磨圆均较差,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不利于原生孔隙的发育;在早期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损失大量原生孔隙,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一般占孔隙损失的 60%~85%。随后的胶结作用使得砂岩更加致密,胶结物使孔隙减少 12%~18%;此外,研究区须家河组缺乏易溶解的物质成分,长石和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较低,致使后期溶蚀作用微弱,因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平均为 1%,最高达 2.5%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建南地区; 须家河组; 低孔低渗; 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P58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4)01-0089-14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ow porosity-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of the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in Jiannan area, eastern Sichuan Basin
Xie Qingbin1, Li Na1,2, Liu Haotian3, He Wenbin3, Wang Zhifang1
1 College of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
2 China Academy Land and Resources of Economic,Sanhe 065201,Hebei
3 Jianghan Oil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SINOPEC,Wuhan 430000,Hubei;

About the first author Xie Qingbin,born in 1966,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He is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geology.E-mail:xieqingbin@cup.edu.cn.

Abstract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in Jiannan area of Sichuan Basin,was deposited in a braided river deltaic-lacustrine depositional system. The rock types of reservoirs are lithic sandstone,feldspathic-lithic sandstone and lithic-quartz sandstone,which were developed in braided river delta. The reservoirs in this area are characterized in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with the average values of 5.96% and 0.044×10-3μm2 respectively,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diagenesis. The reservoirs of Xujiahe Formation were mainly formed in deltaic-braided channel depositional system,and the braided channel changed frequently in side-direction. Thus the sandstone and mud poorly sorted and poorly rounded grains, and low compositional maturity and low texture maturity of sandstone,which was not in favor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pores. During early diagenesis process,compaction caused 60%~85% primary porosity loss, while the following cementation further decreased the porosity of 12%~18% which made the sandstone denser. In addition,the Xujiahe Formation of research area was lack of soluble substances,the content of feldspar and carbonate cement were low,which weakened the dissolution in the later stage. The dissolution increased porosity with an average of 1%,and maximum of 2.5%.

Key words: Sichuan Basin; Jiannan area; Xujiahe Formation; low porosity-low permeability; formation mechanism
1 概况

石油勘探与开发正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邹才能, 2013), 低孔低渗砂岩气储量居非常规天然气之首(李健等, 2002), 因此, 加强对低孔低渗储集层特征的认识, 了解低孔低渗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蒋凌志等, 2004; 杨晓萍等, 2007)。低孔低渗储集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影响(曾大乾和李淑珍, 1994; 杨晓萍等, 2007)。沉积作用是形成低渗透储集层的最基本因素, 它决定了后期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杨晓萍等, 2007), 成岩作用在砂岩埋藏过程中对其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改造起着关键作用(Salem et al., 2000; Ceriani et al., 2002)。成岩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朱如凯等, 2009), 受砂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成岩环境和构造演化等多种因素控制。此外, 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黏土膜、微晶石英膜、超孔隙流体压力及烃类侵入等对孔隙的保存起到一定的作用(McBride, 1981; Pepper, 1982; Wescott, 1983; Anthony and D'Agostino, 1985; O'Brien et al., 1986)。因此详细研究沉积环境变化和成岩作用过程, 对揭示低孔低渗储集层的成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南地区位于四川、重庆、贵州、湖北和湖南5省(市)交界处的鄂西渝东区, 但是主要分布在重庆市和湖北省境内。在构造区划上, 鄂西渝东地区则位于四川盆地东缘, 建始— 彭水断裂以西, 跨接四川盆地川东高陡构造带与鄂渝过渡构造带, 自西向东依次包括方斗山复背斜、石柱复向斜、齐岳山复背斜和利川复向斜4个次级构造单元(张宏等, 2009)。其中在石柱复向斜带内发现建南气田(图 1), 储量约50× 108 m3, 截至目前研究区共完成二维地震约8610.2 km, 三维地震覆盖917.82, km2, 探井58口。

图1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徐家河组底构造及研究区位置(据江汉油田, 2006)Fig.1 Location and tectonic map of the bottom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after Jianghan Oilfield, 2006)

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 湖泊沉积体系, 地层横向分布较为稳定, 自西向东超覆尖灭。研究区缺失须家河组须一、须二段, 发育须三、四、五、六段。其中须三、须五段以泥页岩沉积为主, 是主要的烃源层。须四、六段以砂岩为主, 是主要的储集层, 也是文中的目的层段。储集层岩性以岩屑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 前人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的研究多集中于川西及川中地区, 对川东地区研究较少, 且对该区须家河组储集层低孔低渗的成因及其物性控制因素研究程度较低。

作者以沉积学和储集层地质学等为理论指导, 在详细观察4条野外剖面、9口钻井岩心、采集270余块样品的基础上,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 借助扫描电镜、X衍射、铸体薄片、物性分析等多种测试手段, 对建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集层进行了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序列和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同时结合研究区实际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 系统地分析了储集层孔隙演化的规律及控制因素, 从而揭示须家河组低孔低渗储集层的形成机理。

2 低孔低渗储集层特征
2.1 沉积特征

四川盆地川东地区须家河组缺失须一段和须二段, 主要储集层发育在须四段和须六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参考沉积背景资料, 依据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和详细的岩心描述, 确定须四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 须六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在须四段的底部发育一套厚度约40 m的灰色细砂岩、灰色泥质粉砂岩、灰色粉砂质泥岩和灰黑色泥岩不等厚互层沉积。灰色细砂岩中发育板状和楔状交错层理, 局部细砂岩层具有向上变粗的反韵律。灰黑色泥岩中发育水平层理。由此可见, 须四段下部为一套三角洲前缘沉积, 其中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席状砂和支流间湾微相。须四段中上部发育厚度180~200 m的厚层灰白色粗砂岩和含砾粗砂岩, 局部夹薄层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 垂向上组成2~3个不完整的河流“ 二元结构” 。粗砂岩和含砾粗砂岩中发育模糊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泥砾定向排列和冲刷充填构造等。细粒岩性中可见煤线定向排列, 发育碳质泥岩。粒度概率曲线反映为牵引流的两段式沉积。因此推测须四段的中上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 在三角洲平原中以辫状河河道微相最发育, 河道间的溢岸沉积不发育。须六段为厚度约40 m的2套厚层砂岩夹灰色泥岩的沉积, 砂岩中发育交错层理, 局部见变形构造, 泥岩发育水平层理, 下部砂岩具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特征, 上部砂岩为向上变粗的反旋回特征, 因此, 须六段为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 下部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上部为河口砂坝沉积, 中部夹薄层支流间湾沉积(图 2)。

图2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建平1井须家河组沉积相分析图Fig.2 Sedimentary facies analysis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of Well Jianping 1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2.2 岩石学特征

根据四川盆地川东建南地区须家河组须四段、须六段野外露头剖面观察、9口钻井岩心描述和150余片普通薄片镜下鉴定分析, 将研究区目的层段砂岩岩石类型划分为4类; 其中以岩屑砂岩为主, 占70.2%; 次为长石质岩屑砂岩, 占14.6%; 其他类型的砂岩数量较少, 岩屑质石英砂岩占9.2%, 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仅占6%。

研究区砂岩的碎屑颗粒主要包括石英、长石和岩屑, 石英整体含量较高, 且因为岩石类型的不同含量差异较大(图3)。须六段的长石质岩屑砂岩中石英含量最低, 为44.2%。石英含量最高的是须四段的岩屑质石英砂岩, 为75.9%, 碎屑石英主要由单晶石英组成, 少量燧石岩屑。石英颗粒一般呈次棱角— 次圆状, 分选中等偏好, 常具次生加大边, 部分岩石受强压实作用, 石英呈破裂状。

图3 建南地区须家河组储集层砂岩成分三角图Fig.3 Triangle diagram of reservoir sandstone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in Jiannan area

该区须四段、须六段砂岩中长石含量较少, 一般在5%~8%, 最高达11.2%。长石主要以钾长石为主, 其次为聚片双晶斜长石, 另含少量的微斜长石和条纹长石。常见长石被方解石选择性交代。砂岩中岩屑的含量比较高, 最高含量为45.1%, 一般在20%~45%之间。岩屑组分较复杂, 以沉积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为主, 泥岩岩屑和千枚岩岩屑最常见。

建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结构成熟度中等, 以中粒岩屑砂岩最为发育, 具有低长石、高石英、高岩屑的碎屑组合特点, 成分成熟度低, 结构成熟度中等。根据镜下统计, 建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颗粒分选以较差— 中等为主, 部分样品分选较好。圆度主要以次棱角状为主, 碎屑普遍为颗粒支撑, 颗粒间多为线接触和点— 线接触, 说明砂岩受压实作用的改造明显, 压实作用较强。在平面上, 岩石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变高的趋势。

岩性分布明显受沉积微相的控制, 须四段高能辫状河道的心滩微相砂岩中的石英含量最高, 可见岩屑质石英砂岩。其他相带主要发育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

2.3 物性特征

通过对建南地区2条露头剖面和30余口井的样品物性资料的统计分析可知, 须四段孔隙度主要分布在5%~10% 之间(占总数的62.3%), 为低孔隙度, 次要分布在2%~4%, 为特低孔隙度, 须六段孔隙度集中在2%~5%之间(占总数的76.4%), 孔隙度较低, 渗透率多小于0.1× 10-3μ m2。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图 4, 图5)。

图4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徐家河组储集层样品孔隙度分布柱状图Fig.4 Distribution histogram of porosity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reservoir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图5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须家河组渗透率分布柱状图Fig.5 Distribution histogram of permeability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2.4 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

根据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砂岩中孔隙不发育, 可见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孔隙。次生孔隙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晶间微孔为主, 局部可见少量微裂缝和铸模孔(表 1, 图6)。

表1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徐家河组储集层孔隙类型及分布特征 Table 1 Reservoir por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图6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须家河组储集层孔隙类型Fig.6 Types of reservoir pore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综合岩石铸体薄片、毛细管压力曲线资料, 将建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集层孔隙结构划分为3种类型。Ⅰ 类:毛管压力曲线具有较低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 高汞饱和度(超过85%), 曲线上可见明显平坦段; Ⅱ 类, 毛管压力曲线具较低排驱压力, 较高的饱和度中值压力, 中等压汞饱和度(65%~85%), 曲线上见低角度段, 近似于钝角三角形; Ⅲ 类, 毛管压力曲线具中等排驱压力, 中等压汞饱和度(50%~65%), 喉道宽度为中— 小喉, 少平坦段或低角度段, 分选差(图 7)。

图7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须家河组储集层3种压汞曲线类型Fig.7 Three types of mercury injection pressure curve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reservoirs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2.5 成岩作用及特征

通过大量的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的分析, 认为建南地区须家河组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其中前3种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物性影响较大。

2.5.1 压实压溶作用

建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的碎屑颗粒以点— 线接触为主, 部分为凹凸接触。常见的压实现象有:片状、长条状矿物的顺层分布; 千枚岩、板岩和泥页岩等塑性颗粒的变形与假杂基化; 云母类片状矿物的弯曲变形、破裂和褶皱(图 8-A)。须家河组广泛的石英加大及自生石英充填与压溶作用直接有关, 较常见的压溶现象有石英颗粒的凹凸状及缝合状接触(图 8-B)。

图8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须家河组储集层典型成岩现象Fig.8 Typical diagenetic types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2.5.2 胶结作用

须家河组胶结作用较为复杂, 常见的胶结物主要有硅质、碳酸盐和黏土矿物。其中以硅质和碳酸盐胶结为主, 特别是石英次生加大最为常见。

1)硅质胶结作用。据150余薄片镜下观察统计, 硅质胶结是须家河组砂岩中较常见的胶结方式, 主要以石英次生加大的形式出现(图 8-C), 少数以自生石英的形式充填孔隙, 须家河组为一套煤系地层, 早期的水介质条件为酸性, 利于石英沉淀。因此, 在早成岩阶段, 可产生少量石英次生加大边, 此时石英颗粒的周围自由空间充分, 石英可以通过次生加大增生恢复晶体的自形, 这是早成岩期石英加大的特征(钱治家和钟克修, 2009)。

2)碳酸盐胶结作用。须家河组储集层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 另有少量铁方解石、白云石和菱铁矿, 方解石胶结为须家河组储集层中最主要的胶结物, 含量一般在1%~10%之间, 部分样品高达20%~40%, 可见基底式和孔隙式胶结两种胶结类型, 基底式胶结形成于成岩早期、储集层还未经强烈的压实作用时, 颗粒成漂浮状(图 8-D)。对比来说孔隙式碳酸盐胶结则发育得较晚。

3)黏土矿物胶结作用。胶结物以伊利石、绿泥石薄膜胶结为主, 少量高岭石胶结, 砂岩中的伊利石多呈不规则的细小晶片产出, 扫描电镜呈现蜂窝状和发丝状(图 9-A, 9-C)。绿泥石主要是以衬边的形式出现, 绿泥石多呈颗粒包壳或孔隙衬边的形式产出。自生绿泥石胶结物除了可以从孔隙水中沉淀外, 也可以由其他黏土矿物转化而来, 镜下呈颗粒边缘的灰色、灰绿色等厚亮边; 扫描电镜下呈绒球状、花朵状集合体(图 9-B)。高岭石在偏光显微镜下比较容易辨认, 呈假六边形晶片产出, 主要以孔隙充填或交代其他矿物的包体出现, 扫描电镜下特征明显, 呈书页状或蠕虫状(图 9-D)。

图9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须家河组黏土矿物胶结物扫描电镜特征Fig.9 Characteristics of clay mineral cement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2.5.3 交代作用

建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发生的交代作用较普遍, 主要包括方解石交代长石和石英, 其次是长石和岩屑的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 高岭土化后的长石颗粒表面多呈暗灰色, 而绢云母化的长石颗粒表面多呈亮黄色。交代作用对储集层孔隙的改善意义不大, 各个成岩期均有交代作用发生。

2.5.4 溶蚀作用

研究区溶蚀作用总体较弱, 根据铸体薄片观察, 因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平均为1%, 最高达2.5%, 组分主要是长石和岩屑(图 8-E), 其次是少量杂基及胶结物。由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对改善储集层物性起到积极作用, 是决定须家河组储集层物性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戴朝成等, 2011)。根据大量的薄片观察, 须家河组储集层中的溶蚀作用较弱, 发育的孔隙有粒间溶孔、粒内溶孔, 被溶蚀的组分主要是长石及部分岩屑, 原则上长石含量越高, 溶蚀作用越强, 储集层孔隙越发育, 但本区储集层长石含量较低, 且岩屑和碳酸盐胶结物溶蚀孔也较少, 也是本区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之一。

2.5.5 破裂作用

破裂作用形成的裂缝(图 8-F)和微裂缝可以有效地改善致密砂岩的储集性能。须家河组沉积以来, 受到了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 包括三叠纪末晚印支运动、侏罗纪— 白垩纪末的燕山运动和晚白垩世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其中对裂缝发育最有建设意义的是喜马拉雅运动, 前两者主要是抬升运动, 使部分地区须家河组和侏罗系遭受剥蚀, 而喜山运动使四川盆地地层全面褶皱抬升, 形成大量的背斜构造, 并因此产生构造裂缝(陈桂菊, 2007)。裂缝对孔隙度影响不大, 但是大大改善了储集层的渗透率。

2.5.6 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

根据不同井岩心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测定, 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在1.24%~1.45%, 平均为1.34%(建平1井), 有机质处于高成熟— 过成熟早期凝析油— 湿气阶段, 砂岩中石英次生加大为Ⅲ 级, 另外据石英胶结物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 建平1井包裹体样品均一温度数值分布区间为120~200 ℃, 据此推断建南地区须家河组主要处在中成岩B期— 晚成岩期。

从建南地区的上三叠— 下侏罗统埋藏史曲线(图10)可知, 上三叠统— 侏罗系沉积后进入缓慢沉降阶段, 经历了一期深埋作用, 深度一般2500~3500 m, 并且深埋时间长, 作用充分, 故储集层压实作用强。

图10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须家河组成岩阶段的划分及储集层孔隙演化模式图Fig.10 Diagenetic phases division and pore evolution model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研究区经历的成岩作用序列主要为埋藏压实作用→ 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 绿泥石、伊利石胶结→ 硅质胶结作用 → 方解石胶结和交代→ 后期溶解破裂作用(图 10)。

早成岩阶段出现压实作用, 松散沉积物受到上覆岩层载荷逐渐增加, 从而产生碎屑颗粒较紧密接触, 而使原生粒间孔隙缩小, 孔隙度降低。早期碎屑以点— 线接触为主, 局部可有线接触, 原生粒间孔几乎损失80%以上。

中成岩阶段随着埋藏深度的加大, 碎屑颗粒间的关系基本固定, 压实作用减弱, 纤状绿泥石开始在孔隙中沉淀, 并形成孔隙衬里, 使岩石的抗机械压实能力进一步加强, 在环边绿泥石发育的层位, 较多的原生粒间孔隙得到保存。同时, 中成岩阶段是各种成岩作用最为发育的时期, 中成岩A 期, 泥岩中的有机酸已逐渐进入成熟阶段, 此时参与成岩反应的水介质具酸性, 长石的溶解以及蒙皂石向混层伊利石/蒙皂石的转化作用使孔隙介质中游离Si的浓度增加, 石英自生加大进一步发育, 达到Ⅱ — Ⅲ 级。同时, 铝硅酸盐骨架组分、杂基组解加强, 次生孔隙也大量形成, 且长石、岩屑粒内孔隙出现(余承玲, 2009)。

进入中成岩B期后, 有机质处于高成熟阶段, 地层产生有机酸的能力已减弱, 致使此阶段的地层水pH值上升, 由酸性变为碱性, 高岭石明显减少或缺失。富含Ca2+、Fe3+、Mg2+的碱性水开始析出含铁方解石, 此时发生含铁碳酸盐胶结物的沉淀, 充填粒间孔及粒内溶孔使孔隙减小。硅质次生加大胶结, 同时黏土矿物继续向伊利石、绿泥石转变, 粒间孔隙中绿泥石、伊利石的沉淀, 部分交代长石碎屑, 这些出现对须家河组砂岩粒间孔起到堵塞破坏性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 颗粒间石英自形晶体相互连接, 岩石致密, 有裂缝发育。

到晚成岩阶段, 岩石已很致密, 孔隙极少而有裂缝发育。砂岩和泥岩中代表性黏土矿物为伊利石和绿泥石。

3 低孔低渗储集层形成机理
3.1 沉积微相的影响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类型影响着沉积物的结构, 即岩性组成、颗粒大小、分选情况及填集等方面的特点(朱国华, 1985; 梅志超等, 1988; 秦红等, 2006; 刘化清等, 2007; 李相博等, 2010)。由于结构决定沉积物原始孔隙度和渗透率特性(李胜利等, 2008; 李文厚等, 2009; 陈全红等, 2010), 对沉积物后期成岩作用的进程起决定性的作用(袁静和姜在兴, 2000)。因此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原始沉积物类型是形成储集层的物质基础。

建南地区须家河组主要发育滨浅湖和辫状河三角洲相, 沉积相的类型控制了砂体分布的范围, 砂体分布的范围和砂体横向纵向连通性直接控制了储集层的分布。从沉积微相与物性的关系(图11, 图12)可以看出,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等相带储集层物性较好, 其中河口砂坝物性最好, 其次是水上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 其平均孔隙度一般在4%以上, 平均渗透率一般在0.5× 10-3μ m2以上(图 11, 图12)。支流间湾和越岸沉积由于粒度细, 物性最差。因为露头风化严重, 野外样品孔隙度、渗透率值较井下岩心偏大。

图11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须家河组储集层孔隙度与沉积微相的关系(露头样品)Fig.11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and sedimentary microfacies(Outcrop samples)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reservoirs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图12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须家河组储集层渗透率与沉积微相的关系图(露头样品)Fig.12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meability and sedimentary microfacies(Outcrop samples)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reservoirs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总体上储集层物性以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水上、水下)及前缘河口砂坝最好,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道间、三角洲前缘支流间湾等微相类型的储集层物性较差, 平均孔隙度在4.5% 以下, 平均渗透率在0.2× 10-3μ m2~0.5× 10-3μ m2之间, 可见沉积相及其微相在宏观上控制了储集层物性的好坏。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沙坝等微相是储集层发育的有利相带。

3.2 成岩作用的影响

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了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Schmmugan, 1985; Scherer, 1987; Miass, 1989; Lomando, 1992; Haldorsen and Damsleth, 1993; 孟元林等, 2003; 黄思静和张萌, 2004; 钟大康和朱筱敏, 2007), 认为成岩作用在砂岩的埋藏演化过程中对于其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产生、破坏和改造起着关键作用。建安地区须家河组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过程, 对低孔低渗储集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1)压实压溶作用。压实压溶作用是造成原生孔隙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砂岩的压实作用较为强烈, 尤其对软质岩屑含量较高的岩屑砂岩, 通过镜下铸体薄片观察和储集层压实率的计算, 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压实减孔率)一般占孔隙损失的60%~85%。

2)胶结作用。研究区胶结作用类型主要是硅质胶结和方解石胶结, 根据储集层孔隙度和胶结物含量的分析, 绘制储集层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图(图 13), 表明须家河组须四段砂岩减孔效应其压实作用占主导作用。由于压实作用, 原生孔隙大量损失, 镜下仅能见少量的原生孔隙和少量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相比之下, 须六段则是胶结作用较强, 最高时胶结物含量达到粒间体积的70%, 这种情况下大大降低了储集层的孔隙度。从胶结物的含量看, 胶结物使孔隙减少12%~18%。

图13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Fig.13 Influence of compaction and cementation on porosity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sandstone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3)溶蚀作用。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能够很好地改善储集层物性, 但通过建南地区须家河组镜下薄片观察及分析化验资料显示, 须家河组储集层后期的溶蚀作用较弱, 局部发生长石、岩屑以及填隙物的微弱溶蚀, 镜下观察发现须家河组砂岩储集层因溶蚀作用为储集层提供的孔隙度平均为1%, 最高的可达2.5%, 可见其溶蚀作用之微弱(图 14), 这也是须家河组储集层低孔低渗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14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须家河组储集层砂岩整体溶蚀作用微弱Fig.14 Sandstone weakly dissolved generally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in Jiannan area, Sichuan Basin

研究区储集层的溶蚀对象主要是长石和岩屑, 其次是少量杂基与胶结物, 造成储集层后期溶蚀作用弱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成岩早期压实作用强, 除了原生孔隙损失严重外, 还导致了颗粒排列紧密, 溶蚀流体流动不畅; (2)可溶物含量少, 根据前人对成岩作用理论的研究, 最容易溶蚀的是长石及碳酸盐矿物(祝海华等, 2013), 研究区目的层长石含量平均在5%~8%, 含量偏低; 碳酸盐胶结作用弱, 偶见方解石的基底式胶结和孔隙式胶结, 但后期未见较大规模的碳酸盐胶结; 以上导致储集层可溶性降低。

4 结论

建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 其次是长石质岩屑砂岩, 岩屑质石英砂岩, 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偏低。岩性受沉积相带的控制, 须四段高能辫状河道的心滩微相砂岩中的石英含量最高, 可见岩屑质石英砂岩, 其他相带主要发育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储集层的平均孔隙度5.96%, 平均渗透率0.044× 10-3μ m2, 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由于须四段发育高能辫状河道的心滩沉积, 须四段物性优于须六段。低孔低渗储集层的成因主要受到3方面因素的控制, 首先, 沉积作用是形成低渗透储集层的最基本因素, 它决定了后期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 须家河组储集层发育三角洲辫状河道沉积, 辫状河侧向改道频繁, 砂泥混杂, 颗粒分选磨圆较差, 不利于原生孔隙的发育; 其次, 成岩作用在砂岩埋藏过程中对其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改造起着关键作用。早期成岩过程中, 压实作用损失大量原生孔隙, 之后较强的胶结作用使得砂岩更加致密, 进一步减孔; 再次, 研究区缺乏可溶物质, 长石颗粒、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 致使后期溶蚀作用增孔平均值为1%, 最大值为2.5%, 溶蚀作用很弱。

参考文献
1 陈桂菊. 2007.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油气储集层控制因素及评价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文内引用:1]
2 陈全红, 李可永, 张道锋, . 2010. 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太原组扇三角洲沉积与油气聚集的关系[J]. 中国地质, 37(2): 421-429. [文内引用:1]
3 戴朝成, 郑荣才, 朱如凯, . 2011. 四川类前陆盆地中西部须家河组储集层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2(1): 47-55. [文内引用:1]
4 黄思静, 张萌. 2004. 砂岩孔隙成因对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的控制作用: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31(6): 648-653. [文内引用:1]
5 蒋凌志, 顾家裕, 郭斌程. 2004.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集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J]. 沉积学报, 22(1): 13-18. [文内引用:1]
6 李健, 吴智勇, 曾大乾, . 2002.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技术[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文内引用:1]
7 李胜利, 赵舒, 付菊, . 2008. 利用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沉积微相展布与演化规律分析油田开发调整方向[J]. 地学前缘, 15(l): 85-92. [文内引用:1]
8 李相博, 刘化清, 陈启林, . 2010. 大型坳陷湖盆沉积坡折带特征及其对砂体与油气的控制作用: 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J]. 沉积学报, 28(4): 717-729. [文内引用:1]
9 李文厚, 庞军刚, 曹红霞, . 2009.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9(3): 501-506. [文内引用:1]
10 刘化清, 袁剑英, 李相博. 2007.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盆演化及其成因分析[J]. 岩性油气藏, 19(l): 52-56. [文内引用:1]
11 孟元林, 王志国, 杨俊生, . 2003. 成岩过程综合模拟及其应用[J]. 石油实验地质, 25(2): 211-220. [文内引用:1]
12 梅志超, 彭荣华, 杨华, . 1988. 陕北上三叠统延长组含油砂体的沉积环境[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9(3): 261-267. [文内引用:1]
13 钱治家, 钟克修. 2009.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相与储集层特征[J]. 天然气工业, 29(6): 9-12. [文内引用:1]
14 秦红, 王多云, 李树同, . 2006.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3油层组储油砂体成因及成藏特征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7(3): 391-396. [文内引用:1]
15 杨晓萍, 赵文智, 邹才能, . 2007. 低渗透储集层成因机理及优质储集层形成与分布[J]. 石油学报, 28(4): 57-61. [文内引用:3]
16 余承玲. 2009. 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碎屑岩储集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学. [文内引用:1]
17 袁静, 姜在兴. 2000.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沙三下亚段孔店组沉积成岩和油气成藏综合模式[J]. 矿物岩石, 20(l): 57-60. [文内引用:1]
18 张宏, 佘晓宇, 马永强. 2009. 鄂西渝东石柱复向斜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集层预测[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44(S1): 115-120. [文内引用:1]
19 钟大康, 朱筱敏. 2007. 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对砂岩孔隙演化的影响: 以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志留系砂岩为例[J]. 沉积学报, 25(6): 885-890. [文内引用:1]
20 曾大乾, 李淑珍. 1994. 中国低渗透砂岩储集层类型及地质特征[J]. 石油学报, 15(1): 38-46. [文内引用:1]
21 朱国华. 1985. 陕甘宁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系延长统低渗透砂体和次生孔隙砂体的形成[J]. 沉积学报, 3(2): 1-20. [文内引用:1]
22 朱如凯, 邹才能, 张鼐, . 2009. 致密砂岩气藏储集层成岩流体演化与致密成因机理: 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J].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39(3): 327-339. [文内引用:1]
23 祝海华, 钟大康, 李其荣, . 2013.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孔低渗储集层特征及形成机理[J]. 沉积学报, 31(1): 167-175. [文内引用:1]
24 邹才能. 2013. 非常规油气地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文内引用:1]
25 Anthony E, D'Agostino. 1985. Petrography, reservoir qualities, and depositional setting of the Howell Sand , deep Upper Wlcox, East Seven Sisters Field, Duval County Texas(in Habitat of oil and gas in the Gulf Coast)[J]. Earth Enterp. ,Austin, TX, United States: 243-262. [文内引用:1]
26 Brian E L, Samuel W B. 1989. The Norphlet Reservoir in Mobile Bay: Origins of deep porosity(in Gulf Coast Association of Geological Societies, 39th annual meetin, and Gulf Coast Section SEPM, 36th annual meeting)[J]. Transactions-Gulf Coast Association of Geological Societies, 39: 187-194. [文内引用:1]
27 Ceriani A, Giulio A D, Goldstein R H, et al. 2002. Diagenesis associated with cooling during burial: An example from Lower Cretaceous reservoir sand stones[J]. AAPG Bulletin, 86(9): 1573-1591. [文内引用:1]
28 Haldorsen H, Damsleth H E. 1993. Challenges in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J]. AAPG Bulletin, 77(4): 541-551. [文内引用:1]
29 Lomand o A J. 1992. The influence of solid reservoir bitumen on reservoir quality[J]. AAPG Bulletin, 76(8): 1137-1152. [文内引用:1]
30 McBride E F. 1981. Importance of secondary porosity in sand stones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J]. NOGS Log, 21(10): 1. [文内引用:1]
31 Miass A D. 1989. Reservoir heterogeneities in fluvial sand stone[J]. AAPG Bulletin, 76(6): 482-697. [文内引用:1]
32 O'Brien J J, Lerche I. 1986. The preservation of porosity through hydrocarbon emtrapment during burial[J].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Formation Evaluation, 1(3): 295-299. [文内引用:1]
33 Pepper F. 1982.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of the Norphlet Formation(Jurassic)in southwestern Alabama(in Gulf Coast Association of Geological Societies, transactions of the 32nd annual meeting)[J]. Transaction-Gulf Coast Association of Geological Societies, 32: 17-22. [文内引用:1]
34 Salem A M, Morad S, Mato L F, et al. 2000. Diagenesis and reservoir-quality evolution of fluvial sand stones during progressive burial and uplift: Evidence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Boipeba Member, Reconcavo Basin, Northeastern Brazil[J]. AAPG Bulletin, 84(7): 1015-1040. [文内引用:1]
35 Scherer M. 1987. Paramcters influencing porosity in sand stone: A model for sand stone porosity prediction[J]. AAPG Bulletin, 71(5): 489-491. [文内引用:1]
36 Schmmugan G. 1985. Significance of secondary poroxity[J]. AAPG Bulletin, 69(3): 379-380. [文内引用:1]
37 Wescott W A. 1983. Diagenesis of Cotton Valley Sand stone(Upper Jurassic), East Texas, implications for tight gas formation pay recognition[J]. AAPG Bulletin, 67: 1002-1003.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