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九龙江河口第四纪沉积物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变
陈慧娴, 骆美美, 王建华, 苏志华, 金刚雄, 瓦西拉里, 杨小强, 曹玲珑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75

通讯作者简介 王建华,男,1957年生,中山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三角洲和海岸带沉积与古环境演变研究。E-mail:adswjh@mail.sysu.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陈慧娴,女,1990年生,现为中山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河口海岸带第四纪环境研究。E-mail:chenhx8@yeah.net

摘要

根据福建九龙江河口 ZK1孔及 ZK7孔沉积物 AMS(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加速器质谱测年技术) 14C测年、古地磁和剖面特征分析,进行该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划分,依据粒度特征,结合磁化率、微体古生物和 Sr/Ba等环境代用指标进行沉积相分析,重建了该区晚第四纪的古环境演变历史。结果表明:( 1)九龙江河口第四纪沉积时代为晚更新世中期至全新世晚期。( 2)上更新统沉积可划分为下部龙海组洪冲积相和上部东山组河漫滩相沉积,中间有 10 ka的沉积间断,末次冰期又再遭受风化剥蚀作用,推测有 5~6 ka的风化剥蚀期。( 3)全新统最早沉积年代约为 14 ka BP,依次出现河口湾相、河口砂坝—分汊河道相、潮滩相沉积。( 4)根据年代学数据和沉积相变化,重塑了该区晚第四纪沉积环境变化过程,为该区的第四纪研究和工程地质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福建省; 九龙江河口; 第四系; 沉积相; 古环境
中图分类号:X144,P58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4)02-0263-11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Quaternary in Jiulongjiang Estuary,Fujian Province
Chen Huixian, Luo Meimei, Wang Jianhua, Su Zhihua, Jin Gangxiong, Waxilali, Yang Xiaoqiang, Cao Linglong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 Exploration,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Guangdong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Jianhua,born in 1957,is a professor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Quaternary deposits and palaeoenvironment evolution in delta and coastal zone. E-mail: adswjh@mail.sysu.edu.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Chen Huixian,born in 1990,is a Ph.D. candidat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She is mainly engaged in Quaternary environment of estuary and coastal zone. E-mail:chenhx8@yeah.net.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MS14C dating and palaeomagnetic data,combined with the s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oreholes ZK1 and ZK7 located in Jiulongjiang Estuary,the Quaternary are subdivided in the area. According to mainly granulometic characteristics,associated with other palaeoenvironmental indexes such a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micropalaeobios,ratio of Sr/Ba etc.,the sedimentary facies are defined to restore the history of palae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It indicates that the quaternary sediments of Jiulongjiang Estuary formed from middle of the Late Pleistocene to the Late Holocene. The sediments of the Late Pleistocene can be subdivided,from bottom to top,to Longhai Formation(flood-alluvial facies)and Dongshan Formation(flood plain facies),intermitted by a depositional breaks of about 10 ka.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these sediments were exposed to suffer weathering and erosion for about 5~6 ka. The sediments of the Holocene,formed from 14 ka BP,is defined as Changle Formation consisting successively of estuarine facies,distributary mouth bar-channel facies and tidal-flat facies. According to the dating data and the changes of sedimentary facies,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is restored for the Late Quaternary palaeoenvironment in this area,an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regional Quaternary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 researches.

Key words: Fujian Provinve; Jiulongjiang Estuary; Quaternary; sedimentary facies; palaeoenvironment

福建九龙江河口处于海陆交汇的特定部位, 是海陆作用的敏感地带, 河口地区的沉积物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Dalrymple et al., 1992; 李春初和雷亚平, 1999; Hansom, 2001), 研究该区的晚第四纪沉积物特征及其演变对了解福建沿海晚第四纪地层发育和古环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九龙江河口平原第四纪地层进行过一些初步的研究, 童永福和徐书勇(1989)对福建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和新构造运动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方案; 陈文瑞等(1997, 1998a, 1998b)则在对该区地层划分的基础之上, 对地层的孢粉、硅藻组合特征, 以及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张璞(2005)综合研究了漳州地区的晚第四纪环境变化。作者首先针对九龙江河口区的2个钻孔的14C测年、古地磁等数据进行年代地层划分, 在对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磁化率、微体古生物、Sr/Ba等数据, 分析剖面沉积相变化, 探讨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

1 九龙江河口概况和钻孔位置

九龙江河口区位于厦门西南部(图 1), 它由北溪、西溪、南溪组成, 汇集于厦门本岛之西, 形成东西走向的九龙江河口湾, 为一倒坛形沉溺河口, 地貌形态以河口三角洲为主, 河口南岸地势较高, 属基岩海岸, 海岸线曲折, 岬角海湾相间; 北岸海沧以西为堆积平原的泥质岸(孙子宇和吴今权, 1988)。九龙江年平均径流量为 1.17× 1010 m3, 河口潮汐属非正规半日潮, 平均潮差2 m左右, 年最大潮差超过4.1 m。九龙江河口区是河流径流和海洋潮流相互作用的地区, 它主要承接了九龙江两大支流(北溪、西溪)的来水和泥沙, 同时随着潮汐运动吞吐着台湾海峡的潮流, 由于受到其独特的海岸以及水下地形地貌和沿海诸岛的影响, 水文泥沙情况比较复杂(和转等, 2009)。区内第四系主要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 形成的九龙河口平原又称龙海平原, 地层厚度不等, 总体来说北岸及山前地带厚度小, 南岸、河口平原地带厚度大。

图1 九龙江河口地理位置和钻孔位置Fig.1 Geographical map of Jiulongjiang Estuary and location of boreholes

2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套管式取心, 在九龙江河口砂洲中取得2个钻孔岩心。ZK1孔(117.885148° E, 24.476021° N)位于龙海市紫泥镇(图1)金定村金定砖厂附近, 地面标高约4 m, 孔深39.6 m, 其中, 1.3 m以上为人工填土, 32.7 m以下为残积层, 孔中17.9~29.6 m沉积层为砂砾石— 卵石(图2), 未能取完整岩心。ZK7孔(117.821973° E, 24.479423° N)位于龙海市紫泥镇(图1)玉江村, 地面标高5 m, 孔深39.7 m, 其中, 7.4 m以上为人工填土, 34.3 m以下为残积层, 见花岗岩风化产物, 孔中19.8 m以下沉积层为砂砾石(图2), 未能取完整岩心。

图2 ZK1和ZK7钻孔岩性剖面和地层划分Fig.2 Lithologic section of Boreholes ZK1 and ZK7 and stratigraphic division

按钻孔地层描述方法对岩石地层特征进行逐层描述, 按保持岩性相同、沉积构造类似的原则对相邻差别较小的层予以合并。本次取样和分析主要在钻孔上部的砂质、泥质沉积层进行, 对钻孔下部的砂砾层仅进行岩性描述。粒度样品取样分析157个(ZK1孔93个, ZK7孔64个), 磁化率数据分析835个(ZK1孔485个, ZK7孔350个), 14C测年样品11个(ZK1孔6个, ZK7孔5个), Sr/Ba样品42个(ZK1孔22个, ZK7孔20个), 微体古生物样品37个(ZK1孔18个, ZK7孔19个), 连续古地磁样品23.55 m(ZK1孔14.90 m, ZK7孔8.65 m)。

粒度采用英国Malvern公司出产的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 粒级标准采用伍登— 温德华氏粒级标准, 粒度参数采用福克— 沃德的计算方法。

磁化率使用英国Bartington公司生产的MS2型低频磁化率测量仪, 直接在新鲜剖面上连续测量。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每个样点测量5次取平均值。

选取沉积物中贝壳、炭屑等样品进行AMS14C测年, 实验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完成。测年数据使用Calib 5.0软件进行校正。

微体古生物分析在中山大学微体古生物实验室完成, 使用0.04 mm孔径的筛子过水筛后在双目镜下对有孔虫和硅藻进行鉴定。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在广州澳实矿物实验室进行, 使用Perkin-Elmer公司的Plasma 20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上测量全岩样品中的Sr、Ba元素。

古地磁实验在西安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完成, 使用2G-760R型低温超导磁力仪系统, 用U型槽在11.0~19.8 m之间连续取样, 以5 cm为间距, 对样品进行了天然剩磁、非磁滞剩磁、等温剩磁的测量。经主向量分析获得较可靠的特征剩磁数据, 并用Fisher统计方法获得磁倾角数据。

3 第四系年代地层划分

ZK1孔共取6个样品进行14C测年(表 1), 6个测年值除样品CI-2外, 其余样品测年值随深度增加而依次增大; 该孔深8.9 m以上主要为深灰色中— 细砂夹灰黑色黏土, 下伏沉积物为“ 花斑黏土” (黏土质粉砂), 样品CI-1、CI-3、CI-4和CI-5的测年值均在千年以内, 但样品CI-6测年为4472± 36 a BP, 可以推断, 上部地层更偏向于近代沉积, 估计与挽近期水道的侧向迁移作用带来地层的剥蚀与重新沉积有关, 底部灰色中砂夹黏土属于全新世中期沉积。所测样品CI-2为木炭, 测年值为2637± 88 a BP, 与上下层位的测年值对比明显偏老, 其原因可能是木炭块由河流搬运二次沉积所引起的。综上, 参照前人对该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表 2), ZK1孔深8.9 m之上的地层属于全新统长乐组, 孔深8.9~17.9 m的地层属于上更新统东山组, 孔深17.9~32.7 m的砾石— 砂砾层为上更新统龙海组(图 2), 而东山组和长乐组之间的沉积间断据前人的资料得出为3~5 ka(张璞, 2005), 东山组与龙海组之间的沉积间断约为10 ka(骆美美, 2013)。

表1 九龙江河口平原ZK1和ZK7孔14C测年数据 Table1 14C dating data of Boreholes ZK1 and ZK7 in Jiulongjiang estuary
表2 福建省第四纪地层划分沿革 Table2 Evolution table of Quaternary stratigraphic division of Fujian Province

ZK7孔共取5个样品进行14C测年。ZK7钻孔的16.7 m处AMS14C测年结果为14110± 130 cal.a BP(非校正年龄12130± 45 a BP), 这与陈文瑞等人(1998)在九龙江口海澄钻孔分析所得的全新统起始年代约为12 ka BP(非校正年龄)的结论接近。在该孔可以观察到在17.2 m处的岩性有很明显的变化, 其上为含水量较高的深灰色黏土质粉砂, 其下为较硬的灰褐色“ 花斑黏土” 。微体古生物方面, 17.2 m之上的沉积物中出现了大量硅藻(条纹小环藻Cycloyella striata(Kü tz.)Grunow, 圆筛藻Coscinodiscus, 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Ehr.)Cleve等)和少量有孔虫(茸刺瓶虫 Lagena hispida Reuss, 太平洋角泡虫Ceratobulimina pacifica Cushman and Harris, 胖砂轮虫 Trochammina inflata Montagus), 该层位以下无此类微体化石出现。17.2 m以下层位缺乏有效测年结果, 但古地磁曲线在18.5 m之下有1段较稳定的连续负值段, 与标准古地磁极性年表对比, 结合14C测年结果, 应该对应于38 ka BP的Laschamp事件(赵松龄和张宏才, 1981)。据此ZK7孔的年代框架大体确定, 孔深17.2 m以上为全新统长乐组, 17.2~19.8 m的地层属于上更新统东山组, 孔深19.8~34.3 m的砾石— 砂砾层为上更新统龙海组。

4 钻孔剖面沉积相分析
4.1 沉积物岩性特征

ZK1孔和ZK7孔的地理位置相近, 虽然同时期沉积物的厚度不同, 但岩性地层的变化趋势比较接近, 以ZK7孔为例, 根据岩性特征, 从下到上将岩心剖面划分为5段:

第1段(34.3~35.1 m):该段为灰黄色残积土, 岩性为砂质黏土, 含石英、长石和大量蛭石, 碎屑物质呈棱角状, 由石英闪长岩原地风化形成。

第2段(19.8~34.3 m):该段岩性为黄褐色— 杂色砾石层, 结构松散。母岩成分为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和火山岩, 卵石圆形, 粒径2~5 cm, 最大9 cm。

第3段(17.2~19.8 m):褐色— 灰褐色“ 花斑黏土” (黏土质粉砂), 较硬, 无层理, 含少量炭屑; 在19.1~19.2 m出现1层铁褐色硬结层, 往下为灰绿色黏土, 风化较弱, 局部夹粉砂薄层。

第4段(11.1~17.2 m):为质纯的深灰色黏土质粉砂, 可见粉砂— 黏土交替出现的水平纹层, 含少量植物屑, 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顶部覆1层粉砂质黏土, 无层理。

第5段(7.4~11.1 m):7.4~9.1 m为深灰色细砂— 中砂, 无层理, 分选较好, 含植物碎屑和白云母碎片, 向下变粗; 至9.1 m以下为深灰色— 灰黑色粗中砂夹黏土粉砂薄层, 具粗细相间变化的水平层理(潮汐层理), 砂层分选较好。局部含个别贝壳碎片。底部有1层薄层含砾粗砂。

图2可以看出, 在上更新统中, ZK1孔第2、3段与ZK7孔的第2段岩性比较接近, 所不同的是ZK1孔第2段含卵石较多, 粒度略粗、分选略差, 应由横向相变引起; ZK1孔第4、6段与ZK7孔第3段岩性相似, 中间所夹的第5段0.8 m厚的含泥粗砂由短暂相变引起。在全新统中, 从岩性、沉积年代看, ZK1孔第7段与ZK7孔第5段岩性可以对应, 即ZK1孔缺失ZK7孔第4段的深灰色黏土质粉砂层(淤泥层), 而ZK1孔最顶部的第8~9段在ZK7孔缺失, 显示全新统沉积相横向相变比较明显。因此, ZK1孔的主要地层界面与ZK7孔一致, 而界面内沉积层有一定相变。

4.2 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

4.2.1 粒度参数变化

根据粒度测试结果, 选用了中值粒径、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和峰态5个参数来表征粒度的变化。以ZK7孔为例分述如下(图 3):

图3 ZK7孔沉积物粒度参数变化Fig.3 Variation of grain size parameters of sediments in Borehole ZK7

第3段(17.2~19.8 m):该段以粉砂为主, 小幅波动, 样品中粉砂含量为41.3%~70.1%。黏土较砂的含量高, 平均值为23.6%。分选系数为1.48~2.18, 分选较差。偏度大都为负值, 平均为-0.17, 在19.0 m附近出现1个小的峰值, 疑与铁褐色硬结层有关。

第4段(11.1~17.2 m):从粒度分析数据来看, 各项参数值十分稳定, 变化微弱。说明该段的水动力环境比较稳定。沉积物以粉砂为主, 样品中粉砂含量为70%左右, 黏土次之, 砂最少。中值粒径变化范围为5.5~6.6Φ , 平均值6.17Φ 。分选系数均值1.9, 分选较差, 粗偏。峰态变化小。

第5段(7.4~11.1 m):该段的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变化剧烈, 显示组分在黏土和砂之间摆动, 结合沉积构造变化情况判断应该与潮汐作用有关。分选系数整体较小, 其最小值与砂含量的高值相对应。

4.2.2 频率曲线和概率累积曲线

频率曲线是以粒径区间为横坐标、以粒级的百分含量为纵坐标所成的图, 可以很直观地表明粒度分布的特点。概率累积曲线是Visher(1969)对古代和现代不同环境中的砂岩的粒度曲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得出的沉积物搬运方式与粒度分布之间的关系, 以及一些沉积环境的典型粒度曲线。根据ZK7孔剖面每一段沉积物曲线的特征, 可以初步判断其沉积环境:

第3段(17.2~19.8 m)频率曲线自底部开始为较窄的单峰(图 4, ①), 峰值2~4Φ , 且呈现正偏态。自18.2 m开始向上, 粒度频率曲线开始呈现宽缓的单峰(图 4, ②), 峰值区间在5~7Φ , 粉砂为主, 近分布正态。反映此阶段的水动力条件18.2 m附近明显减弱, 沉积物粒度变细, 分选变好。该段的概率累积曲线也出现2种形态(图 5, ①②):一种为两段式, 跃移组分斜率大且占总体45%左右, 与悬移组分的截点在3Φ 附近; 另一种为一段式, 大于4Φ 的含量不到10%, 曲线斜率也有所降低。不过二者都无大于1Φ 粒级的颗粒。可见该段的沉积物整体较细, 水动力条件较弱, 与河漫滩相沉积的特点相似, 虽然该段沉积物受过较强的风化, 粒度特征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变化, 但其下部风化程度不太强的层位的沉积物粒度仍然比较偏向河漫滩沉积的特征。

图4 ZK7孔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Fig.4 Grain size frequency curves of sediments of Borehole ZK7

图5 ZK7孔沉积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Fig.5 Grain size probability cumulative curves of sediments of Borehole ZK7

第4段(11.1~17.2 m)频率曲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均呈现宽缓、对称的单峰(图 4, ③), 高峰值集中在粉砂组, 单一的组分反映了稳定的沉积动力和低能的水动力条件。该段的概率累积曲线图表现出相同的特点, 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图 5, ③), 为低斜率两段式, 跳跃组分斜率为45° , 与X轴的交点在0~1.5Φ 之间移动, 悬移组分占80%以上, 与Visher(1969)所认为的河口浅滩相特征相同。该段属于低能环境, 但是在12.2 m处, 频率曲线变为双峰(图 4, ④), 显示出现细砂和粉砂2种组分, 指示沉积动力变得复杂, 具潮汐作用的特点。

第5段(7.4~11.1 m)粒度频率曲线多呈现比较窄、尖锐的单峰(图 4, ⑤), 高峰集中在0~1Φ 的中细砂组分, 说明该段的粒度成分比较单一, 分选也较好。仅3个样品出现了较缓的单峰曲线(图4, ⑥), 峰值集中在粉砂, 应为砂层中所夹的薄层黏土质粉砂。该段特征的概率累积曲线图(图 5, ④)分2段, 跳跃组分斜率较大, 为45° ~50° , 含量在10%~30%之间, 与悬移组分的截点在2~3Φ 之间。这些特征表明该段的沉积动力比较强, 同时发生阶段性水动力变化。

4.3 沉积相判别

粒度实验的分析结果揭示了沉积物的沉积动力变化, 结合磁化率、Ba/Sr比值、微体古生物等环境替代指标, 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第四纪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相(王建华等, 2006)。

磁化率作为表征物质磁学特征的物理量之一, 主要取决于铁磁性矿物的含量, 而碎屑成因的铁磁性矿物含量与分布又受到沉积环境和物源区变化的影响(周文娟等, 2006)。在物源不变的情况下, 磁化率值的高低通常反映了沉积动力的变化, 所以在同一沉积环境中磁化率值往往与粒度大小相关(曹玲珑等, 2012)。根据近年来对杭州湾、珠江三角洲第四系沉积物的研究(王建华等, 2006, 2009), 磁化率受粒度和沉积环境的影响明显, 首先在细砂— 细砂质粉砂沉积物中的磁化率比中粗砂和黏土沉积物要高, 但在相近粒度的沉积物中, 海相沉积物的磁化率比陆相沉积物要高, 风化程度高的沉积物磁化率特别低。

元素Sr/Ba值可以指示海陆相环境。由于BaSO4的溶解度相比于SrO4要小, 所以通常SrO4较BaSO4迁移得远, 迁移至远海通过生物作用的途径沉积下来。通过计算Sr/Ba值, 可以间接地对陆相沉积与海相沉积加以区别, 海相沉积一般更富Sr(熊小辉和肖加飞, 2011)。一般认为海相沉积物的Sr/Ba值大于1, 淡水沉积物的Sr/Ba值则小于1, 但根据蓝先洪等(1987)、王建华等(2006, 2009)对三角洲地区沉积物的研究, 发现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海相沉积物中的Sr/Ba值远小于1, 故判别海陆相沉积应以同一地区Sr/Ba值相对大小变化为参考依据。

在ZK1和ZK7孔中, 共划分出了6种沉积相(图6, 图7), 其特点如下:

图6 ZK1钻孔古环境综合分析图Fig.6 Comprehensive section of palaeoenvironmental analysis on Borehole ZK1

图7 ZK7钻孔古环境综合分析图Fig.7 Comprehensive section of paleoenvironmental analysis on Borehole ZK7

洪冲积相。 位于ZK1孔的17.9~32.7 m和ZK7的19.8~34.3 m, 岩性为黄褐色、杂色砾石— 卵石层, 结构杂乱, 粗砂细砾磨圆中等— 差, 卵石磨圆较好, 砾石母岩成分为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和火山岩, 从岩性上看, 主要为洪积物和山区间歇性河流沉积。

河漫滩相。位于ZK1孔的8.9~13.2 m、14.0~17.9 m 和ZK7孔的17.2~19.8 m, 岩性为红褐、灰绿色“ 花斑黏土” (黏土质粉砂), 粒度分析结果以粉砂为主, 显示较低的水动力条件, 偶夹的河床相粗砂层显示河流的短暂改道过程。该段磁化率值为全孔最低, 且基本平稳, Sr/Ba值为0.106~0.141, 明显较上覆地层低。虽然2个钻孔中的该类型沉积物受过较强的风化, 沉积物特征产生过一定的变化, 尤其在风化层顶部, 但其上、下部风化程度不一致的沉积相环境指标变化仍不大, 下部风化较弱的沉积物特征分析仍可以指示河漫滩相特征。

河床相。位于ZK1孔的17.9~27.3 m、13.2~14.0 m, 岩性为黄褐色砂砾夹中粗砂层, 含泥粗砂, 分选差, 结构松散。中值粒径为曲线最高值, 分选系数也最大。该段磁化率值也呈现低值, 未见有孔虫, Sr/Ba值较低, 与河漫滩相近似, 与之构成二元结构。

河口湾相。位于ZK7孔的11.1~17.2 m, 岩性为厚层深灰色黏土质粉砂, 有机质含量较高, 粉砂— 黏土交替出现的水平纹层发育, 粒度曲线分析显示沉积环境稳定、低能。出现大量条纹小环藻— 圆筛藻— 具槽直链藻组合, 为半咸水河口环境中常见组合(余家桢和张子安, 1989; 陈文瑞等, 1998; 蓝东兆等, 1999)。该段磁化率值明显增大, 在上部出现2次峰值, 对应的层位发现有少量有孔虫(茸刺瓶虫, 太平洋角泡虫, 胖砂轮虫)。Sr/Ba 值显著增大, 达0.180~0.212。综合岩性、沉积构造、微古化石、粒度、磁化率和指相元素特征, 结合区域海平面变化历史以及九龙江口地形地貌特点, 将该段判别为河口湾相沉积。

河口砂坝— 分汊河道相。位于ZK1孔的4.7~8.9 m和ZK7孔的7.4~11.1 m, 岩性为灰黑色中— 细砂, 分选较好。概率累积曲线显示该段搬运介质动力较强, 同时受河流和潮汐作用, 具潮汐层理。该段磁化率值变化频繁, 但整体较高。Sr/Ba 值较河口湾相变化不大。除了个别层位发现有圆筛藻外, 未发现有孔虫, 疑后期被地下水溶蚀所致。

潮滩相。位于ZK1孔的1.3~4.7 m, 岩性为青灰— 褐灰色黏土质粉砂、粉砂质黏土, 含水量较高, 潮汐层理明显。分选较差, 磁化率值较河口砂坝相沉积显著降低, 与磁性矿物的分选作用相关。海相微体古生物偶有出现, 但Sr/Ba值仍然较高。

5 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讨论

第四纪早期, 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板块的推挤作用逐渐松弛, 断裂再次被激活, 许多地块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效应。福建沿海的一系列断陷盆地均在这一阶段相继出现, 九龙江河口所处的漳州盆地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根据本课题组在相邻的厦门湾第四系龙海组中的光释光测年数据(骆美美, 2013), 本区第四系所测最老的沉积物年龄为 80 ka BP, 九龙江河口地区的沉积也应从晚更新世开始。

晚更新世早期沉积的厚层黄褐— 杂色砾石层, 结构松散, 混杂砂质和泥质, 虽然缺乏粒度数据, 但是肉眼可辨砾石粒径最大为9 cm, 且有磨圆程度不一的现象, 显示快速流水改造过的痕迹。可以推测当时研究区内地形高差大, 沉积物搬运距离短, 物源多来源于就近山地的风化产物。这种无层理的厚层洪冲积砾石沉积说明钻孔所处的区域很可能属山区河流的河道, 在季节性降雨后, 有大量流水通过, 在古沟谷底部形成冲洪积层(战庆等, 2009)。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表明在125 ka BP有一次高海平面, 比现在高出5~6 m(巫良锡, 1987), 但是在该次钻孔中未记录到此次海侵事件, 可见当时该区的地势仍较高。

晚更新世晚期形成的“ 花斑黏土” 层原始沉积物主要为河漫滩相, 河漫滩相一般出现在比较开阔的河谷底部, 反映了该区在地貌演化过程中, 坡度较大的地形经过长期的流水侵蚀、河谷充填作用而渐渐趋于平缓, 形成宽阔而平缓的谷底, 也可能有构造沉降出现。该段下部在ZK7孔测得的沉积年龄约在38 ka BP, 但风化形成“ 花斑黏土” 层的时间应该在玉木盛冰期, 此时全球海平面下降(Siddall and Rohling, 2003), 气候寒冷干燥造成该区河谷广泛的裸露, 接受风化侵蚀。而ZK1孔较 ZK7孔“ 花斑黏土” 层厚度大, 推测是因为当时ZK7孔更靠近或者处于全新世下切河谷, 受侵蚀的程度更强, 只保留了小段河漫滩相的地层, 而ZK1孔保留了河流相与河漫滩相交替的地层。这样大规模的风化剥蚀作用形成了华南沿海地区广泛存在的“ 花斑黏土” 层(黄镇国和蔡福祥, 2007), 也造成了与上覆全新世地层的不整合接触, 姚庆元等(1988)推测存在3~5 ka的沉积间断, 作者认为, 若考虑到18 ka BP时为全球最低海平面出现的年代, 该沉积间断可能出现在20~14 ka BP之间。

全新世早期出现了的深灰色粉砂黏土质海相沉积, 显示在14 ka BP左右, 冰后期全球范围的海侵已经影响到了本区(曾从盛, 1997; David, 1981)。经过玉木盛冰期的剥蚀作用以后, 九龙江河口区内出现下切河谷和河漫滩平原, 间夹零星的残丘。构造研究显示, 九龙江西溪谷地两侧的断裂活动导致漳州盆地中心持续下沉(谢志平和陈田园, 1994)。ZK7孔地处河谷, 海侵开始时, 海水侵入, 形成河口湾, 首先开始沉积海相地层。全新世中期, 海侵达到鼎盛, 海平面处于最高值, 高于现代海平面3~5 m(王绍鸿等, 1994; Zong, 2004)。随着海岸线向陆迁移, 前期受侵蚀下切程度较弱的ZK1孔周边地区此时才被海水淹没, 处于河口环境, 九龙江带来的砂在此卸载堆积成河口砂坝。全新世中期高海平面期过后, 海水作用渐渐减弱, 河口湾不断被河流搬运物质充填, 水体变浅, 三角洲前缘不断向海推进, 形成湾内三角洲, 河口砂坝、潮滩、潮道或水下分汊河道不断侧向迁移, 形成复杂的横向沉积相变。

6 结论

1)九龙江河口ZK1孔和ZK7孔的沉积层由全新统和上更新统组成, 其中ZK1孔8.9 m以上为全新统沉积, 起始年龄约为4.5 ka BP; ZK7孔17.2 m以上为全新统沉积, 起始年龄约为14 ka BP。全新统的底界沉积年代和沉积厚度的不同由沉积时的地貌差异导致。

2)九龙江河口地区出现的上更新统由洪冲积相、河漫滩相— 河床相等沉积构成; 全新统由河口湾相(潮滩相)、河口砂坝相沉积构成。对应的由下至上岩性变化为3段式:上更新统龙海组黄褐色砂砾卵石和砂砾、上更新统东山组含砂— 粉砂的“ 花斑黏土” ; 全新统长乐组深灰色黏土质粉砂、灰黑色中— 细砂和灰色黏土。

3)晚更新世早期九龙江河口区内地貌高差大, 沉积物以山区洪水、河流沉积为主; 晚期发展为较开阔的谷地, 以河漫滩和河床沉积为主; 玉木盛冰期时遭受强烈风化侵蚀, 形成下切河谷和“ 花斑黏土” , 推测有过5~6 ka的沉积间断。及至全新世, 受全球范围的海侵影响, 该区成为为河口湾, 并逐渐演变形成湾内三角洲系统。

参考文献
1 曹玲珑, 王建华, 王晓静, . 2012. 珠江口全新世沉积物粒度与磁化率的变化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J]. 海洋湖沼通报, (1): 167-174. [文内引用:1]
2 陈文瑞, 蓝东兆, 陈承惠. 1997. 福建九龙江河口平原晚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对比[J]. 海洋通报, 16(4): 37-42. [文内引用:1]
3 陈文瑞, 蓝东兆, 陈承惠. 1998 a. 九龙江河口平原晚第四纪硅藻及海平面变化初探[J]. 海洋学报, 20(2): 65-72. [文内引用:1]
4 陈文瑞, 蓝东兆, 陈承惠, . 1998 b. 九龙江河口平原晚第四纪孢粉组合及气候环境演变[J]. 台湾海峡, 17(1): 35-42. [文内引用:1]
5 程乾盛, 许汉荣. 2000. 东山ZK51孔第四纪地层划分与闽南沿海部分地区地层划分对比[J]. 福建地质, 19(1): 24-33. [文内引用:1]
6 和转, 胡毅, 陈坚. 2009. 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沉积环境[J]. 台湾海峡, 28(4): 455-459. [文内引用:1]
7 黄镇国, 蔡福祥. 2007. 珠江口晚第四纪埋藏风化层及其环境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7(5): 828-833. [文内引用:1]
8 蓝东兆, 陈承惠, 陈峰. 1999. 九龙江口岩心中的硅藻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台湾海峡, 18(3): 284-290. [文内引用:1]
9 蓝先洪, 马道修, 徐明广, . 1987. 珠江三角洲若干地球化学标志及指相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7(1): 40-49. [文内引用:1]
10 李春初, 雷亚平. 1999. 全球变化与我国海岸研究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14(2): 190-192. [文内引用:1]
11 骆美美. 2013. 厦门湾晚第四纪沉积特征与古环境演变研究[D]. 广州: 中山大学, 29-31. [文内引用:2]
12 孙子宇, 吴今权. 1988. 福建九龙江口的地貌发育及河床演变浅析—兼述九龙江口的岸线规划[J]. 港工技术(Z1), 103-107. [文内引用:1]
13 童永福. 1985. 福建省第四系沉积概况[J]. 第四纪研究, 6(1): 99-106. [文内引用:1]
14 童永福, 徐书勇. 1989. 福建省沿海第四系与构造活动[J]. 福建地质, 2(8): 81-99. [文内引用:1]
15 王建华, 曹玲珑, 王晓静, . 2009. 珠江三角洲万顷沙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相与古环境演变[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9(6): 35-41. [文内引用:1]
16 王建华, 周洋, 郑卓, . 2006. 杭州湾晚第四纪沉积与古环境演变[J]. 古地理学报, 8(4): 551-558. [文内引用:2]
17 王绍鸿, 杨建明, 曾从盛, . 1994. 福建沿海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J]. 台湾海峡, 13(2): 166-175. [文内引用:1]
18 巫良锡. 1987. 福建沿海晚更新世以来的海面变化与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J]. 华南地震, 7(3): 3-10. [文内引用:1]
19 谢志平, 陈田园. 1994. 福建沿海晚第四纪的地壳运动[J]. 华南地震, 14(4): 35-40. [文内引用:1]
20 熊小辉, 肖加飞. 2011. 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示踪[J]. 地球与环境, 39(3): 405-414. [文内引用:1]
21 姚庆元, 何昭星, 庄进耀. 1988. 厦门岛晚第四纪沉积层的划分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J]. 华南地震, 8(4): 25-32. [文内引用:1]
22 余家桢, 张子安. 1989. 南海中北部沉积硅藻分布的特征与环境的关系[J]. 暨南大学学报, (1): 60-68. [文内引用:1]
23 曾从盛. 1997. 闽东北沿海晚第四纪海侵与海面变动[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4): 94-101. [文内引用:1]
24 战庆, 王张华, 王昕, . 2009. 长江口区晚新生代沉积物粒度特征和沉积地貌环境演变[J]. 沉积学报, 27(4): 674-683. [文内引用:1]
25 张路, 曲国胜, 朱金芳. 2007. 福建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环境[J]. 地质通报, 26(3): 275-288. [文内引用:1]
26 张璞. 2005. 福建漳州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文内引用:1]
27 张璞, 陈建强. 2005. 福建省漳州市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J]. 沉积学报, 23(6): 275-281. [文内引用:1]
28 张璞, 陈建强, 田明中, . 2005. 沉积物粒度分析在厦门市第四纪环境研究和地层划分对比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7(1): 88-94. [文内引用:1]
29 赵松龄, 张宏才. 1981. 晚更新世末期的地磁短期反极性事件[J]. 海洋地质研究, 1(2): 62-67. [文内引用:1]
30 周文娟, 杨小强, 周永章. 2006. 环境磁学磁性参数简介[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6(1): 82-89. [文内引用:1]
31 Dalrymple R W, Zaitlin B A, Bord R. 1992. Etuarine facieds odels: Conceptual basis and stratigraphic implication[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62: 1130-1146. [文内引用:1]
32 David K L. 1981. The Quaternary eustatic movements of the FuJian coast[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6(3): 244-248. [文内引用:1]
33 Hansom J D. 2001. Coastal sensitivity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A view from the beach[J]. Elsevier Science, 42: 291-305. [文内引用:1]
34 Siddal M l, Rohling A E J. 2003. Sea-level fluctuations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cycles[J]. Letters to Nature, 423: 853-858. [文内引用:1]
35 Visher. 1969. Grain size distributions and depositional of process[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39(3): 1074-1106. [文内引用:1]
36 Zong Yongqiang. 2004. Mid Holocene sea level highstand along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117: 55-67.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