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湖信江决口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
李燕1,2, 金振奎1,2, 李桂仔1,2, 高白水1,2, 石良1,2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通讯作者简介 金振奎,男,1963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成岩作用等研究。E-mail:jinzhenkui@188.com

第一作者简介 李燕,女,1987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储集层地质学研究。E-mail:liyansmile2010@163.com

摘要

利用实地考察、浅钻孔、探槽及卫星影像等方法,对鄱阳湖信江决口三角洲进行了系统研究。该决口三角洲是洪水冲破信江西岸天然堤流入附近的河漫湖泊形成的,其平面形态为鸟足状,总体延伸方向与主河道近垂直。在横切剖面上整个决口三角洲沉积体呈透镜状覆盖在早期的湿地或河漫湖泊沉积之上。鄱阳湖信江决口三角洲可分为 3个亚相:决口三角洲平原、决口三角洲前缘和决口前三角洲。决口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决口河道、决口天然堤、废弃决口河道和湿地,其中决口河道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决口水道、边滩、汊口滩;决口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河口坝、支流间湾。河漫湖泊规模小、深度浅、波浪能量弱,对河口坝和决口河道砂体的改造较弱,不易形成连片分布的席状砂;决口前三角洲不发育。决口三角洲沉积受河流作用和河漫湖泊作用的共同控制,其演化可以划分为主河道天然堤生长阶段、决口初期阶段、进积分汊阶段及分汊—废弃阶段 4个阶段。

关键词: 江西省; 鄱阳湖; 信江; 决口三角洲; 沉积模式; 决口河道
中图分类号:P5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4)02-0274-11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 for crevasse delta of Xinjiang River in Poyang Lake area, Jiangxi Province
Li Yan1,2, Jin Zhenkui1,2, Li Guizi1,2, Gao Baishui1,2, Shi Liang1,2
1 College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Jin Zhenkui,born in 1963,is a profes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on sedimentology,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diagenesis. E-mail:jinzhenkui@188.com.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 Yan,born in 1987,is a Ph.D. 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on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geology. E-mail:liyansmile2010@163.com.

Abstract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hallow boreholes,exploration trench and google earth,the crevasse delta of Xinjiang River in Poyang Lake area,Jiangxi Province is studied in detail. The crevasse delta is formed when flood breaches the natural levee on west bank of the Xinjiang River and flows into the flood lake nearby. The delta is bird-foot shape in the plane,and is distributed overall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channel trend of the Xinjiang River. In the transverse profile,the depositional body of the crevasse delta is lenticular in the lateral,and overlies the previous deposits of wetlands or flood lake. The crevasse delt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ubfacies, i.e. crevasse delta plain,crevasse delta front and crevasse prodelta. On the delta plain,there are crevasse channels,natural levees,abandoned crevasse channels,and wetlands. Crevasse channels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waterways,point bars and branch mouth bars. On the delta front,mouth bars and inter-distributary bays are developed. Sheet sand is not developed,because the flood lake is small in scale and wave energy is not high enough to create longshore current to modify mouth bar and crevasse channel sand bodies. The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vasse delta are controlled jointly by fluvial and flood lake process. The evolution model of the crevasse delta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Main channel natural levee growth stage,early crevasse stage,prorogation and channel branching stage,channel branching and abandoning stage.

Key words: Jiangxi Province; Poyang Lake; Xinjiang River; crevasse delta; depositional model; crevasse channel

决口沉积是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口是决口扇、决口三角洲以及新分支河道的重要形成机制, 对河道之间泛滥平原、湿地、河漫湖泊的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决口沉积进行了一些研究(朱海虹等, 1981; Davies-Vollum and Kraus, 2001; Stouthamer, 2001; 杨玉卿等, 2001; Jones and Hajek, 2007; 鹿洪友等, 2008; 金振奎和何苗, 2011; 李少华和卢文涛, 2011; Hajek and Wolonsky, 2012; Bernal et al., 2012), 并取得了一些认识。Elliott(1974)建立了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的充填模式, 指出洪水期分流河道决口可形成决口扇和决口三角洲沉积。Perez-arlucea 和 Smith(1999)对加拿大萨斯喀彻温(Saskatchewan)河决口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决口扇的演化模式。Farrell(2001)对决口扇的地貌、沉积特征进行研究, 定义并描述了决口扇复合体的结构单元。葛道凯等(1990)总结了陕西榆林延安组决口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建立了决口扇三角洲的垂向层序。詹云军和薛重生(2002)利用遥感影像信息对长江荆江河段的决口扇进行研究, 指出决口扇的发育与地貌格局、新构造活动带、河床边界条件和水文条件有关。

虽然人们早就发现了决口沉积的存在(Fielding, 1984; Smith and Perez-aelucea, 1994), 但是一直以来学者主要关注河道内的粗粒沉积, 对河道间的沉积研究较少, 特别是对决口沉积的研究还远远不足, 对决口沉积的发育条件、沉积过程与垂向序列等问题认识不清。

决口三角洲是一种特殊的决口沉积, 是洪水期河水冲破天然堤流经河道之间的泛滥平原或湿地汇入河漫湖泊、其所携带的砂及泥物质堆积下来形成的沉积体。决口三角洲与决口扇的重要区别是决口三角洲的末端进入河漫湖泊, 沉积作用受河流、河漫湖泊的共同控制。

鄱阳湖信江府前村附近发育典型的决口三角洲沉积, 是难得的、发育很好的决口三角洲现代沉积实例, 目前尚没有人对其进行过系统研究。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浅钻孔、探槽及卫星影像等方法, 对决口三角洲的结构单元、沉积物类型、沉积构造等进行系统研究, 建立了决口三角洲沉积演化模式, 对于认识决口三角洲沉积过程、砂体形态及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1 概况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形态近葫芦形, 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周围主要由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5大河流入湖, 北部与长江相接, 洪水期鄱阳湖水汇入长江, 枯水期江水倒灌入湖(图 1)。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很大, 洪水期面积是枯水期面积的十倍到几十倍。

图1 信江决口三角洲位置Fig.1 Location for crevasse delta of Xinjiang River

信江发源于怀玉山的玉京峰, 主河道长60多千米, 自南向北流经余干县境内时分为东、西2支, 西支经瑞洪— 康山乡注入鄱阳湖, 东支经东塘— 信丰乡入湖。研究区决口三角洲位于信江西支下游, 是在康山乡府前村附近由河道决口形成的(图 1)。信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流量受季节性降水影响明显, 汛期出现在每年的4月份到9月份, 其中4月份到6月份流量最大, 占全年径流量的50%以上(陈廷笔和徐立平, 2005)。

研究区内信江水流方向为北北东向, 宽度为300~400 m, 河道深6~7 m(河床距河岸地面的垂向距离), 枯水期水深为3~4 m。在府前村附近地区, 该河道的弯曲度较低, 弯度指数小于1.1, 河道的宽深比一般介于50~80之间。河道是水动力最强的区域, 在平面上形成带状延伸的砂质沉积。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粗砂、中砂、细砂, 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岩屑, 受不同时期水流强度波动的影响, 沉积物在垂向上呈粗细变化的韵律。

信江两岸发育天然堤, 平行河道呈带状分布, 宽度一般为100~400 m。靠河道一侧较陡, 一般高出地面1~2 m; 向湿地一侧逐渐变缓, 在横切剖面上呈平缓的楔形向湿地一侧尖灭。天然堤是由于洪水期河水溢出河道、在河道两岸堆积形成的, 主要沉积物为黄色细砂与泥呈薄互层沉积, 单层砂的厚度一般小于20 cm, 向远离河道的方向, 砂质沉积逐渐减少。天然堤表面生长有茂密的植被, 主要为马尾状草等草本植物, 这些植被洪水期被淹没并原地保留下来, 形成了沉积物中大量的植物根和植物碎片。

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实地考察、浅钻孔、探槽及卫星影像等方法。

实地考察从决口三角洲的决口处向末端进行考察, 对于河道及河漫湖泊等有水的地方, 乘船沿途观察, 每隔500~1000 m测量水深并取样。

浅钻孔布置在决口河道的上游、中游和下游, 决口河道之间以及河口坝上, 主要用于观察沉积物的垂向序列, 最大钻深可达10 m。

探槽解剖主要用于观察河道间沉积物的垂向序列、沉积构造以及砂体的叠置关系。

卫星影像主要用于确定决口三角洲的整体形态、决口河道的平面展布特征, 从而优选浅钻孔和探槽的位置。

3 决口三角洲沉积特征

决口三角洲分布在主河道(信江)与河漫湖泊之间, 平面上呈扇状或鸟足状, 整体的展布方向与信江近垂直, 长度约4.6 km, 宽度约3.6 km(图 2)。决口河道由决口处的1条向下游分汊成多条, 呈指状向河漫湖泊推进。在横切剖面上整个决口三角洲沉积体呈透镜状覆盖在早期的湿地或河漫湖泊沉积之上。

图2 信江决口三角洲平面相展布图Fig.2 Sedimentary facies map for crevasse delta of Xinjiang River

决口三角洲沉积与主河道、天然堤是密不可分的, 洪水期水流冲破天然堤, 从主河道流入河漫湖泊, 形成决口三角洲沉积。

在对鄱阳湖信江决口三角洲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将决口三角洲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相:决口三角洲平原、决口三角洲前缘和决口前三角洲。决口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决口河道、决口天然堤、废弃决口河道、湿地, 其中决口河道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3个微相决口水道、边滩、汊口滩; 决口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河口坝、支流间湾2个微相。河漫湖泊规模小、深度浅、波浪能量弱, 对河口坝和决口河道砂体的改造较弱, 不易形成连片分布的席状砂。

3.1 决口三角洲平原

3.1.1 决口河道

研究区决口河道的长度约为4600 m, 分支河道的长度一般为1000~2000 m。决口河道的宽度一般在30~100 m之间, 总体上呈现由决口处向下游方向河道宽度逐渐变窄的趋势, 河道末端最窄, 宽度只有30 m左右(图 3)。决口河道的深度总体上向下游逐渐变浅, 决口处河道深3.5 m左右, 末端河道深度只有1 m左右(图 4)。决口河道的宽深比一般在20~50之间。

图3 信江决口三角洲决口河道宽度随距决口处距离变化关系图Fig.3 Width change of crevasse channel with distance from crevasse site in crevasse delta of Xinjiang River

图4 信江决口三角洲决口河道深度随距河口处距离变化关系图Fig.4 Depth change of crevasse channel with distance from crevasse site in crevasse delta of Xinjiang River

决口河道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决口水道、边滩、汊口滩单元。

1)决口水道。决口水道呈窄条带状穿流于决口三角洲的中心, 构成了决口三角洲的“ 骨骼” 。决口处水流的侵蚀作用最强, 决口水流方向与信江水流方向呈55° 的夹角。决口水流对迎水流一侧河岸侵蚀作用强, 下切深度大, 最大下切深度可达4~5 m, 对背水流一侧河岸侵蚀作用弱, 下切深度小。迎水流一侧河岸被侵蚀, 平面上呈尖棱角状, 形成近直立的河岸; 背水流一侧河岸岸线平面上呈弧形, 河岸坡度较缓(图 5)。

图5 信江决口三角洲决口处横切剖面Fig.5 Transverse section for crevasse site of crevasse delta of Xinjiang River

决口水道沉积方式主要为垂向加积, 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粗砂、中砂、细砂、黏土等, 受季节性洪水作用, 垂向上形成多个向上变细的正韵律。洪水期, 水流流速快、搬运能力强, 主要沉积粗砂、中砂、细砂; 枯水期, 水流能量降低, 沉积薄层的黏土。平面上从决口处向下游方向决口水道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

决口附近的水道类型为限制性水道, 水流受下切信江天然堤形成堤岸的限制, 稳定性强。决口水道沉积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 直接覆盖在早期的天然堤沉积或更早的块状泥岩之上, 底部常发育明显的冲刷面。这部分沉积形成横切信江天然堤的窄条带状分布的砂体。

决口水道向下游方向水流能量减弱, 侵蚀能力逐渐降低, 沉积物直接覆盖在早期的湿地沉积或河口坝沉积之上。主要发育2种类型的沉积物垂向序列:第1种, 下部为富含植物碎片、植物根的块状泥质沉积, 上部发育向上变细的砂质沉积, 泥质沉积的顶部常见冲刷面。这种沉积序列代表了湿地沉积演化为决口河道的垂向组合。第2种, 下部为向上变粗的反旋回, 上部为向上变细的正旋回, 上下之间界面往往不明显, 冲刷面很少见。这种沉积序列代表了决口河道冲刷早期的河口坝沉积, 并不断向河漫湖泊推进。

总体上, 决口水道决口处侵蚀作用最强, 向下游侵蚀作用减弱; 沉积物由决口处向下游逐渐变细。

2)边滩。边滩发育于决口河道弯曲段的凸岸, 并向水道平缓倾斜。受河道宽度和弯曲度的限制, 决口水道中发育的边滩一般规模较小, 大小通常为(200~300 m)× (20~50 m)。边滩的沉积方式以侧向加积为主, 沉积物主要由细砂、粉细砂组成, 含有薄层黏土沉积, 颗粒的分选、磨圆中等, 厚度0.5~1.5 m。边滩发育多个向上变细的正韵律, 单层厚度约20 cm, 韵律顶部泥质含量增大, 发育大量的植物根。反映了周期性洪水作用, 洪水期水流流速较高, 主要沉积细砂, 发育波痕(图 6-A); 洪水过后, 水流流速降低, 河道中呈悬浮搬运的黏土和粉砂沉积下来, 形成边滩顶部的细粒沉积。枯水期, 边滩顶部暴露出水面, 表面生长大量的植被, 并被原地保留下来。

图6 信江决口三角洲沉积特征Fig.6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for crevasse delta of Xinjiang River

3)汊口滩。汊口滩发育于决口河道的分汊口处, 是由于水流受到汊口的顶托作用流速降低, 其携带的砂、泥物质沉积下来形成的。汊口滩平面上呈近三角形, 顶部指向河流的上游。水流受汊口的顶托作用流速降低, 粗粒物质最先在滩体的头部沉积下来, 细粒物质沉积在滩体的尾部, 造成同一时期滩体的沉积物呈头部粗、尾部细。随着沉积物的不断加积, 滩体不断向上游方向生长, 并由水下逐渐暴露出水面。

汊口滩的沉积物类型主要为中砂、细砂和粉砂, 滩体总体上发育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 受水动力条件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沉积物呈现多期的韵律变化(图 7)。汊口滩沉积物中发育大量的植物根, 是由于枯水期滩体部分暴露, 植物大量繁殖, 被后来的沉积物覆盖保留下来的。此外, 汊口滩沉积中常见生物活动痕迹(6-B)、贝壳和植物碎片等。

图7 信江决口三角洲汊口滩沉积垂向序列Fig.7 Vertical sequence of branch mouth bar for crevasse delta of Xinjiang River

3.1.2 决口天然堤

决口天然堤发育于决口河道的两侧, 主要是由于洪水季节河水漫出决口河道, 沉积物在决口河道两侧堆积下来形成的。决口天然堤平行决口河道, 平面上呈长条带状, 高出地面0.4~0.8 m, 向湿地方向呈楔形减薄, 粒度逐渐变细。沉积物主要为粉砂与泥互层(图 8), 表面发育泥裂(图 6-C), 含有大量的植物碎片、植物根(图 6-D)。决口河道的宽度小、深度较浅, 洪水季节河水很容易溢出河道发生沉积, 因此决口天然堤沉积速度较快。

图8 信江决口三角洲决口天然堤沉积垂向序列Fig.8 Vertical sequence for crevasse levees of crevasse delta of Xinjiang River

决口天然堤一般叠置在河口坝、前三角洲或湿地沉积之上, 垂向上形成前三角洲— 河口坝— 决口天然堤的垂向序列, 或是由前三角洲、湿地直接演化为决口天然堤沉积。决口天然堤与前三角洲沉积的重要区别, 是决口天然堤的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碎片、植物根, 前三角洲沉积物中缺乏植物根。

3.1.3 废弃决口河道

废弃决口河道宽度较窄、深度较浅, 而沉积物堆积速率较快, 河床逐渐被淤积抬高而废弃。废弃决口河道主要沉积细砂、粉砂质黏土、黏土, 发育植物碎片、生物扰动构造。

3.1.4 湿地

湿地是一类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的环境, 是一种地势平坦, 地面常年潮湿, 可有很浅积水(水深通常小于2 m), 被繁茂植物广泛覆盖的沉积环境(Jin et al., 2009; 金振奎等, 2011)。湿地分布于河漫湖泊的边缘, 信江天然堤及决口天然堤的外侧, 植物繁茂。沉积物主要是深色的块状黏土, 富含植物根、植物碎片, 常见生物扰动构造。

3.2 决口三角洲前缘

3.2.1 河口坝

河口坝发育于决口河道的入湖处, 由于受湖水的顶托作用, 水流流速降低, 沉积物卸载堆积而成。河口坝的形态呈新月形, 规模较小, 大小一般为40× 80 m。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细砂, 含有植物碎片及大量的贝壳, 发育生物扰动构造。随着决口三角洲不断向河漫湖泊推进, 河口坝沉积物直接覆盖在前三角洲的黏土沉积之上, 垂向上呈反旋回。由于河漫湖泊规模小、水体浅, 波浪能量低, 对沉积物的改造作用弱, 因此河口坝沉积中缺乏波浪形成的构造。

对单一河口坝砂体进行研究发现, 河口坝在横切剖面上呈底平顶凸的形态, 坝体中心沉积物最厚, 单层砂体的厚度为30~40 cm, 坝边缘沉积物减薄, 单层砂体的厚度仅为3~5 cm(图 9)。河口坝砂体下伏地层为稳定分布的灰色黏土, 不含植物根、植物碎片, 为前三角洲沉积。

图9 信江决口三角洲河口坝单一坝体横切剖面Fig.9 Transverse section for distributary mouth bar of crevasse delta of Xinjiang River

随着决口三角洲的不断向河漫湖泊进积, 早期形成的河口坝沉积, 往往被后期的决口河道或决口天然堤沉积所覆盖。垂向上形成前三角洲— 河口坝— 决口河道/决口天然堤的演化序列。

3.2.2 支流间湾

支流间湾分布在决口河道之间相对低洼的区域, 局部与河漫湖泊相连, 水动力条件很弱。支流间湾沉积物以黏土沉积为主, 常见贝壳、生物扰动。

3.3 决口前三角洲

决口前三角洲沉积位于决口三角洲沉积的末端, 与河漫湖泊沉积不易区分, 主要由灰色的块状黏土、粉砂质黏土组成。前三角洲的黏土质沉积中一般不含植物根, 可见生物扰动构造。

3.4 决口三角洲垂向序列

决口三角洲向河漫湖泊不断进积过程中, 自下而上依次发育前三角洲泥、决口三角洲前缘粉砂和砂、决口三角洲平原决口河道砂和湿地泥沉积。在决口三角洲沉积序列的下部形成下细上粗的反韵律垂向沉积序列, 在沉积序列的上部形成决口河道下粗上细的正韵律沉积序列, 顶部为湿地沉积。

决口三角洲是主河道决口进入河道间的河漫湖泊形成的, 与决口扇和正常三角洲沉积具有相似之处, 但又具有明显的区别。决口三角洲与决口扇沉积的相似之处在于最初都形成于季节性的洪水事件中, 都发育在主河道的外侧, 由主河道决口形成。不同之处在于决口扇末端终止在泛滥平原或湿地之上, 其沉积主要受河流作用控制; 而决口三角洲末端进入河漫湖泊的稳定水体中, 其沉积受河流、河漫湖泊的共同控制。

决口三角洲与正常三角洲的相似之处在于沉积都受到河流、湖水的共同作用。不同之处主要有3个方面:其一, 决口三角洲与正常三角洲的规模存在较大的差异, 决口三角洲一般规模较小; 其二, 河漫湖泊的规模往往比湖泊要小很多, 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 对沉积物的改造用较小; 其三, 决口三角洲一般堆积速率较快, 容易废弃, 存在时间相对较短。

4 沉积模式

决口三角洲的发育受天然堤的高度、宽度、岩性组合以及天然堤两侧地势差大小的影响。高度大、宽度小的天然堤抗侵蚀能力差, 容易产生决口; 高度小、宽度大的天然堤不易产生决口。天然堤的岩性组合对决口三角洲的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泥质含量高, 粘结性好, 抗侵蚀能力强, 较难产生决口; 砂质含量高, 渗透性强, 容易产生决口。天然堤两侧的地势差是造成决口的根本原因, 当主河道地势明显高于河道间湿地、河漫湖泊时, 一旦条件成熟, 水流冲破主河道的天然堤进入河漫湖泊, 形成决口三角洲。

决口三角洲的演化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图 10)。

图10 决口三角洲演化模式图Fig.10 Evolution model for crevasse delta

4.1 主河道天然堤生长阶段

从主河道向外侧依次发育天然堤、湿地、河漫湖泊沉积, 其中主河道水动力作用最强, 沉积速率最快, 主要沉积跳跃、悬浮搬运的砂泥物质。洪水期, 河水溢出河道, 所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 使天然堤不断堆积增高。

4.2 决口初期阶段

随着主河道内沉积物不断沉积, 河床不断抬高, 主河道带的地势高于河道间的湿地和河漫湖泊, 主河道带整体呈现“ 高位河” 的特征, 这种河道极易发生决口。洪水期, 水流流量大、流速快, 超出了天然堤所能承受的界限, 河水冲破天然堤进入湿地和河漫湖泊形成决口三角洲沉积。最初形成的决口水流, 冲刷早期形成的天然堤和湿地沉积形成决口河道, 并在进入河漫湖泊的入湖口形成河口坝沉积。这种决口河道是季节性流水河道, 洪水期河水从主河道流入决口水道并注入河漫湖泊, 枯水期决口三角洲末端暴露水面, 仅在决口河道的上游积水。

4.3 分汊进积阶段

决口三角洲在演化初期阶段规模较小, 后续的洪水会使决口三角洲不断向河漫湖泊推进, 决口河道伸长, 并开始分汊。这种决口河道属于常年流水河道, 洪水、枯水季节均有水流从决口河道流入河漫湖泊, 但是流量与携带的泥沙量有明显的差别。

4.4 分汊— 废弃阶段

决口三角洲在向河漫湖泊推进的过程中, 由于沉积速率快, 早期形成的分支决口河道, 不断被充填废弃, 顶部发育泥质沉积。随着决口河道不断向前推进, 又产生新的分支河道。

决口三角洲从初次决口开始向河漫湖泊不断推进, 形成向河漫湖泊不断进积的样式(图 11)。

图11 决口三角洲顺物源方向进积样式Fig.11 Progradation style for crevasse delta along the source direction

5 结论

1)鄱阳湖信江决口三角洲发育在主河道与河漫湖泊之间, 平面呈扇状或鸟足状, 整体的展布方向与主河道近垂直。在横切剖面上整个决口三角洲沉积体呈透镜状覆盖在早期的湿地或河漫湖泊沉积之上。

2)在对鄱阳湖信江决口三角洲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将决口三角洲进一步划分为决口三角洲平原、决口三角洲前缘和决口前三角洲。决口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决口河道、决口天然堤、废弃决口河道和湿地, 其中决口河道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决口水道、边滩及汊口滩; 决口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河口坝与支流间湾。河漫湖泊规模小、深度浅、波浪能量弱, 对河口坝和河道砂体的改造较弱, 不易形成连片分布的席状砂。

3)决口三角洲沉积受河流、河漫湖泊的共同控制, 堆积速率较快, 容易废弃, 存在时间相对较短。

4)决口三角洲的发育受天然堤的高度、宽度、岩性组合以及天然堤两侧地势差大小的影响, 其中天然堤两侧的地势差是造成决口的根本原因。决口三角洲的演化可以划分为主河道天然堤生长阶段、决口初期阶段、进积分汊阶段、分汊— 废弃阶段4个阶段, 并建立了决口三角洲的沉积演化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廷笔, 徐立平. 2005. 信江流域洪涝干旱灾害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J]. 江西水利科技, 31(2): 67-70. [文内引用:1]
2 葛道凯, 杨起, 付泽明, . 1990. 陕西榆林地区延安组湖滨下三角洲平原沉积中的决口扇三角洲沉积及其意义[J]. 现代地质, 4(3): 51-59. [文内引用:1]
3 金振奎, 何苗. 2011. 三角洲沉积模式的新认识[J]. 新疆石油地质, 32(5): 443-446. [文内引用:2]
4 金振奎, 苏奎, 张永生, . 2011. 湿地的沉积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3): 1-6. [文内引用:1]
5 李少华, 卢文涛. 2011. 基于沉积过程的储集层随机建模方法: 以河流相储集层为例[J]. 古地理学报, 13(3): 325-333. [文内引用:1]
6 鹿洪友, 袁静, 陈小宏, . 2008. 渤海湾盆地垦东凸起北坡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沉积相模式探讨[J]. 古地理学报, 10(5): 511-520. [文内引用:1]
7 杨玉卿, 田洪, 孟杰, . 2001. 渤海湾中部南堡35-2地区新第三系河流沉积及油气勘探意义[J]. 古地理学报, 3(4): 77-84. [文内引用:1]
8 詹云军, 薛重生. 2002. 长江荆江河段古决口扇遥感专题分析及成因研究[J]. 地质科技情报, 21(4): 55-59. [文内引用:1]
9 朱海虹, 郑长苏, 王云飞, . 1981. 鄱阳湖现代三角洲沉积相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2): 89-103. [文内引用:1]
10 Bernal C, Christophoul F, Darrozes J, et al. 2013. Crevassing and capture by floodplain drains as a cause of partial avulsion and anastmosis(lower Rio Pastaza, Peru)[J]. Journal of South American Earth Science, 44: 63-74. [文内引用:1]
11 Davies-Vollum K S, Kraus M J. 2001.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uvial backswamps and avulsion cycles: An example from the Willwood Formation of the Bighorn Basin, Wyoming[J]. Sedimentary Geology, 140: 235-249. [文内引用:1]
12 Elliott T. 1974. Interdistributary bay sequences and their genesis[J]. Sedimentology, 21: 611-622. [文内引用:1]
13 Farrell K M. 2001. Geomorphology, facies architecture, and high-resolution, non-marine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avulsion deposits, Cumberland Marshes, Saskatchwan[J]. Sedimentary Geology, 139: 93-150. [文内引用:1]
14 Fielding C R. 1984. Upper delta plain lacustrine and fluviolacustrine facies from the Westphalian of the Durham coalfield, NE England [J]. Sedimentology, 31: 547-567. [文内引用:1]
15 Hajek E A, Wolonsky M A. 2012. Simplified process modeling of river avulsion and alluvial architecture: Connecting models and field data[J]. Sedimentary Geology, 257-260: 1-30. [文内引用:1]
16 Jin Zhenkui, Gu Junfeng, Su Nina, et al. 2009. Depositi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wetland [J]. Petroleum Science, 6(4): 347-353. [文内引用:1]
17 Jones H L, Hajek E A. 2007. Characterizing avulsion stratigraphy in ancient alluvial deposits[J]. Sedimentary Geology, 202: 124-137. [文内引用:1]
18 Perez-arlucea M, Smith N D. 1999. Depositional patterns following the 1870s avulsion of the Saskatchewan river(Cumberland and marshes, Saskatchewan, Canada)[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69(1): 62-73. [文内引用:1]
19 Smith N D, Perez-aelucea M. 1994. Fine grained splay deposition in the avulsion belt of the lower Saskatchewan river, Canada[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64(2): 159-168. [文内引用:1]
20 Stouthamer E. 2001. Sedimentary products of avulsions in the Holocene Rhine-Meuse Delta, the Netherland s[J]. Sedimentary Geology, 145: 73-92.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