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改则热那错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侯恩刚, 高金汉, 王训练, 王根厚, 胡歆睿, 马占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第一作者简介 侯恩刚,男,1981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邮政编码:100083。联系电话:13488711768;E-mail:houengang@cugb.edu.cn

摘要

西藏改则县热那错东沟剖面上三叠统卡尼阶至瑞替阶日干配错组沉积了厚度较大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化石丰富。在碳酸盐岩中识别出 11种主要的岩石类型:灰泥灰岩﹑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内碎屑泥粒灰岩、内碎屑颗粒灰岩、藻颗粒灰岩、多种类型鲕粒灰岩、单一类型鲕粒灰岩、球粒泥粒灰岩和生物礁灰岩。根据岩石特征及组合类型可划分为 5种沉积相:陆源碎屑滨岸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和台地边缘礁相,它们共同构成了日干配错组 4个有序的海侵—海退旋回,整体显现出海侵的相序结构。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沉积环境; 上三叠统; 日干配错组; 西藏改则
中图分类号:P588.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4)03-0347-12
Carbonate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Upper Triassic Riganpeicuo Formation at Renacuo area,Gaize,Tibet
Hou En'gang, Gao Jinhan, Wang Xunlian, Wang Genhou, Hu Xinrui, Ma Zhanchuan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

About the first author Hou En'gang,born in 1981,is a Ph.D. 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paleo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Tel:13488711768.E-mail:houengang@cugb.edu.cn.

Abstract

The Upper Triassic Riganpeicuo Formation(Carnian-Rhaetian)is composed of a thick set of fossil-rich carbonate rocks at the Renacuo area,Gaize,Tibet. Eleven major types of carbonate rocks were identified, i.e.,marlite,bioclastic mudstone,bioclastic wackestone,bioclastic packstone,intraclastic packstone,intraclastic grainstone,algal grainstone,multi-types of oolitic grainstone,single-type of oolitic grainstone,pellet packstone and reef limestone. According to the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ssemblage types,five sedimentary facies were divided:Terrigenous detrital littoral facies,restricted-platform facies,open-platform facies,platform edge bank facies and platform edge reef facies. They constituted the four transgressive-regressive cycles of the Riganpeicuo Formation,which overall showed a facies sequence of transgression.

Key words: carbonat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Upper Triassic; Riganpeicuo Formation; Tibet Gaize

西藏改则县热那错东沟剖面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以碳酸盐岩为主, 沉积厚度较大, 含有大量化石, 并在多个层位发育有生物礁(丘)。前人对该区及邻区日干配错组的岩性特征及生物类型做了一些研究(曲永贵等, 2003; 陈玉禄等, 2006; 曾庆高等, 2006; 朱同兴等, 2010), 但对其中的碳酸盐岩岩石类型未有详细报道。作者通过对地层出露较好的热那错东沟剖面野外观察与室内岩石薄片研究, 探讨了该区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碳酸盐岩岩石类型、沉积相特征、剖面相序结构的变化及中特提斯洋早期的演化规律。

1 地质背景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 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湖— 怒江缝合带之间的羌塘地块上。羌塘盆地基底一般被划分为北羌塘坳陷、南羌塘坳陷和中央隆起带3个次级构造单元(和钟铧等, 2002; 贾建称, 2008)(图 1)。晚三叠世末期, 随着羌塘地体和冈底斯地体的拉伸分离, 在南羌塘坳陷发育了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的碳酸盐沉积(李勇等, 2002; 陈文西和王剑, 2009), 呈东西向带状展布, 分布范围广, 沉积厚度大。日干配错组的命名剖面在改则县森多以东的日干配错, 由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3)创名, 《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1997)沿用日干配错群, 西藏改则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曾庆高等, 2006)将日干配错群分开, 把下部以灰岩为主的部分将群降组称日干配错组, 其上的陆源碎屑岩段划归下— 中侏罗统色哇组, 并认为在该剖面上日干配错组顶、底均被第四系覆盖。就目前资料, 区域上日干配错组与上覆下侏罗统色哇组为Ⅱ 型不整合接触, 与下伏上二叠统龙格组为不整合接触。其时代主要为晚三叠世诺利期(冯心涛等, 2005)。

图1 西藏改则热那错地区地质简图Fig.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Renacuo area, Gaize, Tibet

文中研究的改则热那错地区位于南羌塘盆地的南缘, 紧邻班公湖— 怒江缝合带(图 1)。热那错东沟剖面日干配错组为一套厚度较大、且横向上稳定的海相碳酸盐岩夹滨岸碎屑岩沉积, 岩石类型主要有泥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及生物礁灰岩等, 厚度约1500 m。由于第四系覆盖, 该剖面日干配错组底部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不明, 顶部覆盖下侏罗统色哇组, 二者为整合接触或存在短暂沉积间断。

2 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
2.1 岩石类型划分

把颗粒组分作为一级标准, 而把结构分类结合成岩作用特点作为碳酸盐岩岩石类型次级划分的标准(邓哈姆, 1962), 共划分出11种主要的岩石类型(Adams et al., 1984)。各岩石类型特征如下:

灰泥灰岩(图 2-A):几乎全部由方解石灰泥和微晶方解石组成, 未见生物碎屑及其他颗粒。

图2 西藏改则地区热那错剖面碳酸盐岩结构显微照片(一)Fig.2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rocks from Renacuo section, Gaize, Tibet(1)

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图 2-B):主要由方解石灰泥和微晶方解石组成, 偶见生物碎屑, 生物碎屑含量低于10%。

灰泥灰岩和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2种岩石支撑结构为灰泥支撑, 生物碎屑含量极低, 类型单一, 主要为双壳类、腹足类、藻类等广适性的海洋生物, 保存较完整。表明当时的水动力条件微弱, 形成于低能的局限台地环境。

生物碎屑粒泥灰岩(图 2-C):颗粒主要为生物碎屑, 含量15%~30%, 化石保存较差, 以双壳类、腹足类为主, 偶见棘皮动物、腕足类、有孔虫; 次要颗粒为内碎屑, 砂级较小, 磨圆度中等到较差; 基质为灰泥、微晶方解石, 含量60%~70%。生物含量低、种类多及大量灰泥基质的存在表明沉积物形成于浪基面以下较低能的开阔台地环境。

生物碎屑泥粒灰岩(图 2-D):颗粒成分主要为生物碎屑, 含量大于50%, 生物类型主要为双壳类、有孔虫、棘皮类等, 其次含有腹足类、腕足类、介形虫、藻类、钙质海绵、六射珊瑚等, 双壳类最大长度约1 cm, 分散保存, 破碎较明显, 生物碎屑受到重结晶作用的影响。基质为灰泥, 含量30%~40%, 偶见亮晶胶结。生物类型的多样性和一定的灰泥基质表明其形成于水动力条件中等的开阔台地环境。

内碎屑泥粒灰岩(图 2-E):颗粒以内碎屑为主, 含量大于50%, 粉砂— 砂级, 磨圆度较差, 偶见生物碎屑, 粒间为灰泥填充。该岩石类型主要产在局限台地或能量较低的开阔台地中。

内碎屑颗粒灰岩(图 2-F):颗粒以内碎屑为主, 内碎屑含量大于50%, 砂级, 分选、磨圆较好。包含少量生物碎屑, 有双壳类、腕足类、介形虫等。以亮晶胶结为主, 少量灰泥基质填充。该岩石类型主要形成于能量较高的开阔台地和台地边缘浅滩环境。

藻颗粒灰岩(图 3-A):颗粒以藻团块为主, 其次为内碎屑、生物碎屑。生物碎屑包括双壳类、棘皮类、有孔虫、腕足类、腹足类、苔藓虫类和藻类等, 边缘通常具泥晶套。颗粒间主要由亮晶胶结, 含少量灰泥基质。该岩石类型分布较广泛, 在开阔台地及台地边缘浅滩中均有出现。

图3 西藏改则地区热那错剖面碳酸盐岩结构显微照片(二)Fig.3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rocks from Renacuo section, Gaize, Tibet(2)

多种类型鲕粒灰岩(图 3-B):由鲕粒、生物碎屑、砂屑、石英及填隙物组成。鲕粒含量约60%, 为圆形、椭圆形和异形, 杂乱分布, 大小极不均匀, 粒径0.1~2 mm不等, 类型多样, 以同心鲕为主, 部分具放射状结构, 辐射状的放射纹层可切穿同心纹层, 其次为放射鲕和薄皮鲕, 另有少量偏心鲕、变形鲕及复鲕。鲕粒核心主要为砂屑、粉屑或方解石晶粒, 可见鲕核为石英及少量的介形虫等生物碎屑, 部分鲕粒表面有磨损, 有些甚至发生明显的变形。多数同心鲕的同心圈层较为明显, 呈亮层和暗层交互出现。生物碎屑由腕足类、海百合茎等组成。内碎屑粒级为砂级, 磨圆较好, 零星分布。陆源碎屑由石英组成, 次棱角状— 次圆状, 含量5%~10%, 杂乱分布。鲕粒间主要为亮晶胶结, 含少量灰泥基质。

单一类型鲕粒灰岩(图 3-C, 3-D):颗粒主要成分为鲕粒, 鲕粒含量60%~70%, 无陆源碎屑。每层中的鲕粒类型较为单一, 或为放射鲕, 或为同心鲕; 个体大小较均匀, 如放射鲕大小为0.2~0.3 mm, 同心鲕粒径为0.8 mm左右; 形状规则, 主要为圆形、椭圆形, 鲕粒保存较为完整。内碎屑砂级大小, 磨圆较好。生物碎屑由有孔虫、棘皮动物等组成, 零星分布。鲕粒间为亮晶胶结, 无灰泥基质。

鲕粒灰岩均形成于较高能环境中, 其中多种类型鲕粒灰岩因其多样的鲕粒类型, 保存不完整及其含量较高的陆源碎屑和生物碎屑, 表明鲕粒既有原地鲕, 又有异地鲕, 形成于水动力条件中高能的开阔台地浅滩环境; 单一类型鲕粒灰岩因其类型单一, 分选较好, 保存完整, 表明鲕粒主要以原地鲕为主, 形成于水动力条件较高的台地边缘浅滩环境。

球粒泥粒灰岩(图 3-E):颗粒组分主要由球粒组成, 球粒粉砂级大小, 直径在0.04~0.06 mm之间, 大小均一, 形状规则, 主要为球状— 似球状。部分球粒边缘隐约发育包绕层, 向薄皮鲕粒过渡。其他颗粒包括石英质粉砂和生物碎屑。石英质粉砂含量约为3%。生物碎屑含量很少, 偶见有孔虫、双壳类碎片。颗粒间为灰泥和微亮晶。该岩石类型主要形成于局限台地和能量较低的开阔台地中。

生物礁灰岩(图 3-F):造礁骨架生物主要为六射珊瑚, 次为海绵、藻类, 含量30%~85%。六射珊瑚直径为0.4~0.8 cm, 以丛状复体为主, 呈树枝状, 单枝较细, 分枝间夹角较大; 亦见有单体珊瑚, 个体小, 直径为0.1~0.3 cm。海绵在该区是一种重要的造礁生物, 可单独成礁灰岩, 造礁海绵主要为钙质海绵。藻类主要为绿藻类, 多呈丛状、管孔状及不规则状, 也是一种重要的造礁生物, 多已重结晶。附礁生物种类较多, 以小型单体生物为主, 有苔藓虫、有孔虫、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和棘皮动物等, 多呈碎屑, 含量一般不超过20%, 填集于生物格架之间, 格架间填积物以灰泥为主, 含量普遍高于附礁生物, 变化于30%~65%之间。

2.2 颗粒类型及特征

日干配错组碳酸盐岩中的主要颗粒类型有5种, 包括生物碎屑、内碎屑、藻团块、鲕粒和球粒(张海军等, 2003; 李美铮等, 2011; 周志澄等, 2012; 冯增昭和张荫本, 2013)。

2.2.1 生物碎屑

日干配错组大部分层位的碳酸盐岩中均有生物碎屑产出, 在垂向序列上这些生物碎屑的含量及保存状况有着较明显的变化, 生物类别包括双壳类、钙藻类、棘皮动物、钙质海绵、六射珊瑚、有孔虫、介形虫、腕足动物、腹足类和苔藓虫等, 多为浅海台地相生物。

双壳类(图 4-A, 图5-E)是热那错东沟剖面上最为常见、广泛分布的化石, 种属繁多, 既有薄壳双壳类又有厚壳双壳类, 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在多数层位上均有产出, 是一种重要的造岩组分。双壳类化石壳壁少数破碎, 多数完整, 其壳壁被溶解, 壳模孔被后期亮晶方解石填充。

图4 西藏改则地区热那错剖面碳酸盐岩中部分生物碎屑显微照片(一)Fig.4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bioclasts in carbonate rocks from Renacuo section, Gaize, Tibet(1)

图5 西藏改则地区热那错剖面碳酸盐岩中部分生物碎屑显微照片(二)Fig.5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bioclasts in carbonate rocks from Renacuo section, Gaize, Tibet(2)

菌类和绿藻类(图 4-B, 4-C)是热那错东沟剖面上的一种常见的化石和重要的造岩成分。菌类可见葛万菌(图 4-C), 具有细小管状、不规则的、扭曲的纹层, 常包绕其他生物碎屑颗粒形成藻团块或核形石。绿藻类主要为粗枝藻(图 4-B), 具有辐射状管体和较明显的钙壳构造, 主要出现在剖面上部层位的生物礁灰岩中, 是一种重要的造礁生物。

棘皮动物(图 5-A, 5-B, 5-C, 5-D)也是热那错东沟剖面上的一种常见的化石和重要的造岩组分。棘皮动物主要为海百合茎, 砂级大小, 呈明显的单晶结构, 少数可见轴腔, 部分受到挤压发生变形。除海百合茎外, 还可见少量的海百合腕板和海胆棘刺。

六射珊瑚(图 4-D)和钙质海绵(图 4-E)在热那错东沟剖面中部和上部层位的灰岩中较为常见, 尤其是在剖面的第26层和第38层的生物礁中极为丰富, 是重要的造礁生物。

有孔虫(图 4-F)在热那错东沟剖面上多个层位可见, 是一种重要的造岩组分。有孔虫的大小为0.1~1 mm, 通常保存较为完整, 具有多房室的结构特点, 主要出现在灰泥灰岩、泥粒灰岩中, 在某些鲕粒及团块内部存在保存较为完整的有孔虫个体。

腹足类(图 5-E, 5-F)较为常见, 其介壳形状与某些有孔虫较为类似, 但个体较大, 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腕足类(图 5-A, 5-B)通常保存不完整, 在壳体上可以观察到典型的平行叶片状结构及壳壁厚度的显著变化, 主要保存在泥粒灰岩中。苔藓类主要出现在剖面中上部的生物礁中,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附礁生物。

2.2.2 内碎屑

内碎屑十分普遍, 几乎各层均可见到, 粒径为砂级— 砾级, 磨圆度中等到较好。部分内碎屑受后期构造作用的影响, 有的受到挤压作用而扭曲变形, 有的发生强烈的重结晶作用。

2.2.3 藻团块

是一种常见的、广泛分布的重要的造岩颗粒组分。藻团块由藻类分泌出的黏液, 粘结、缠绕和包裹其他颗粒(如内碎屑、化石碎屑等)而形成的较粗大的粘结颗粒。呈不规则状至椭圆状, 大小1~2 mm, 有些甚至超过1 cm, 颗粒边缘颜色较暗, 内部结构不明显或者较为杂乱, 边缘常具有纤维状方解石胶结物。这种藻团块主要出现在中高能的环境中。

2.2.4 鲕粒

日干配错组底部和中部的部分碳酸盐岩地层中有鲕粒产出, 鲕粒大小不一, 粒径0.1~1 mm, 类型多样, 呈球状、椭圆状, 有同心鲕、放射鲕、薄皮鲕、复鲕等。鲕粒核心主要为砂屑、粉屑或方解石晶粒, 可见鲕核为有孔虫、介形虫等生物碎屑。有的鲕粒受重结晶作用影响, 结构构造遭到破坏, 仅保留鲕粒外壳。不同类型的鲕粒在剖面中粒序发育, 很好地揭示了伴随水深及水动力环境周期性变化条件下的相互转换规律。

2.2.5 球粒

日干配错组个别层位上有球粒产出。球粒大小较均一, 形状规则, 似球状— 球状。直径在0.05 mm左右, 边缘轮廓模糊, 与基质渐变过渡。

3 沉积相特征

日干配错组灰岩主要形成于碳酸盐岩台地, 根据岩石特征及组合类型(威尔逊, 1975; Flü gel, 2004)将其进一步划分为陆源碎屑滨岸相、碳酸盐岩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和台地边缘生物礁相5个沉积相。

陆源碎屑滨岸相:见于第8层、21~22层、34~35层中, 岩性主要为黑色、灰黑色薄层的泥岩与中薄层的粉细砂岩、细砂岩韵律性互层, 在砂岩中发育平行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图 6, 图7), 并可见植物茎干化石。

图6 西藏改则地区热那错剖面砂岩中的沉积构造及化石Fig.6 Sedimentary structures and fossils in sandstone of Renacuo section, Gaize, Tibet

图7 西藏改则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综合柱状图Fig.7 Comprehensive column of the Upper Triassic Riganpeicuo Formation in Gaize, Tibet

局限台地相:见于剖面第9层、20层、23层、30~33层及36层(图7), 主要为灰黑色薄层灰泥灰岩和含生物碎屑粒泥灰岩, 局部夹薄层钙质泥岩, 生物碎屑含量较少, 类型单一, 主要为广盐度的双壳类、蓝绿藻和腹足类, 另外还有少量的有孔虫与介形虫碎屑, 反映了浅水低能的沉积环境, 为局限台地相。所含岩石类型以灰泥灰岩和含生物碎屑粒泥灰岩为主, 其次是内碎屑粒泥灰岩、球粒泥粒灰岩。

开阔台地相:见于剖面第1~3层、5~7层、10~14层、16~19层、24~25层、27~29层、37层和39层, 是该剖面的优势沉积相(图7)。岩性主要为灰黑色中厚层的生物碎屑灰岩夹中薄层的内碎屑灰岩。生物碎屑含量变化较大, 类型多样, 以半自形为主, 有时出现具有完整壳体的腹足类、有孔虫、介形虫及腕足类化石个体。内碎屑以砂屑为主, 磨圆较差。基质为灰泥或以灰泥为主, 反映了波浪作用较弱或极弱, 水动力能量指数(粒泥比)较低。在开阔台地相中存在一些浅滩和点礁, 浅滩中岩性以灰黑色— 灰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内碎屑颗粒灰岩为主, 夹薄层的灰色鲕粒灰岩, 鲕粒灰岩厚度从十几厘米到几十厘米。生物碎屑含量高, 较为破碎, 类型丰富, 以双壳类、棘皮类为主, 其次为腕足类、有孔虫、苔藓虫、腹足类和藻类等。点礁呈丘状产出, 横向上不连续, 隆起幅度不高, 最厚处2~3 m, 发育的规模较小, 其岩性以灰黑色块状生物礁灰岩为主, 造礁生物主要为海绵和单体六射珊瑚。开阔台地相中所含岩石类型以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内碎屑泥粒泥灰岩和藻颗粒灰岩为主, 其次有多重类型鲕粒灰岩、生物礁灰岩、内碎屑颗粒灰岩及少量球粒泥粒灰岩。

台地边缘浅滩相:发育于第4层和15层(图7), 岩性整体表现为灰黑色厚层鲕粒灰岩与灰色中厚层砂屑、砾屑颗粒灰岩互层, 有多种颗粒组分, 鲕粒、内碎屑和藻团块均可见, 每层中鲕粒类型较为单一, 或为放射鲕, 或为同心鲕, 内碎屑、藻团块磨圆较好。偶见生物碎屑, 多保存不完整, 较破碎。岩石类型以单一类型鲕粒灰岩、内碎屑颗粒灰岩为主, 含少量藻颗粒灰岩。

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在第26层和38层发育了规模较大的生物礁, 呈浑圆孤峰突起状, 最大者高百余米, 横宽千余米, 沿东西向断续分布。造礁生物主要有六射珊瑚、钙质海绵和钙藻类, 附礁生物为苔藓虫、有孔虫、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和棘皮类等。礁间为灰色、灰黑色生物碎屑泥粒灰岩。岩石类型以生物礁灰岩和生物碎屑泥粒灰岩为主, 其次是生物碎屑粒泥灰岩和藻颗粒灰岩。

4 讨论
4.1 地质时代

前人根据该地双壳类、珊瑚类、腕足类等化石, 认为日干配错组的时代主要为晚三叠世诺利期。热那错东沟剖面上产大量中生代的珊瑚化石, 包括上三叠统卡尼阶的Retiophyllia tolminensis Turnš ek、Furcophyllia septafindensGuembelastraea guembelii(Laube)、Margarosmilia zogangensis Deng et Zhang、Margarosmilia septanectens; 上三叠统诺利阶的Elysastraea juliana Turnš ek、Paradistichophyllum verticalis Deng et Zhang、Pseudoretiophyllia markamensis Deng et Zhang、Pokljukosmilia tuvalica Turnš ek、Retiophyllia paraclathrata Roniewicz、Distichophyllia norica(Frech); 上三叠统诺利阶到瑞替阶的Parathecosmilia sellae(Stoppani)、Margarosmilia charliana(Frech)。由此认为热那错东沟剖面日干配错组的地质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至瑞替期。

4.2 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

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和沉积相研究表明(图 7, 图8), 日干配错组碳酸盐岩沉积经历了4次海进— 海退旋回, 与邻区日土东部日干配错组可以对比(李晓勇和文丰, 2007)。第2、第3和第4旋回的底部均发育了一套滨岸相的陆源碎屑物沉积, 中上部为浅海台地相的碳酸盐岩, 在台地相中从发育有水平纹层的灰泥灰岩、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的局限台地沉积物逐渐过渡到发育有颗粒灰岩的台地边缘浅滩或含有大量生物的台地边缘礁, 最后过渡到局限台地相。总体上代表一个能量逐渐增加、海平面逐渐升高再到能量逐渐降低、海平面下降的过程。相比之下, 第1、第2旋回中发育了较厚层的台缘鲕粒滩沉积, 而第3、第4旋回中则以发育厚层的台地边缘礁灰岩为特征, 整体显现出海侵序列, 到早中侏罗世海侵进一步加剧, 由台地相沉积过渡到斜坡相沉积, 是班公湖— 怒江带在晚古生代地台基础上于晚三叠世发生裂谷作用, 早— 中侏罗世发生强烈引张并形成小洋盆的沉积表现, 这与王冠民和钟建华(2002)的认识是一致的。

图8 西藏改则热那错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碎屑岩—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Fig.8 Sedimentary model of carbonate and clastic rocks of the Upper Triassic Riganpeicuo Formation in Gaize, Tibet

5 结论

1)日干配错组剖面碳酸盐岩发育11种主要的岩石类型:灰泥灰岩﹑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内碎屑泥粒灰岩、内碎屑颗粒灰岩、藻颗粒灰岩、多种类型鲕粒灰岩、单一类型鲕粒灰岩、球粒泥粒灰岩和生物礁灰岩。根据岩石特征及组合类型划分出5个沉积相:陆源碎屑滨岸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和台地边缘生物礁相, 在日干配错组中构成4个有序的海侵— 海退旋回。

2)认为热那错东沟剖面日干配错组整体显现出海侵的相序结构, 到早中侏罗世海侵进一步加剧, 由台地相沉积过渡到斜坡相沉积, 进而认为班公湖— 怒江带是在晚古生代地台基础上于晚三叠世发生裂谷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玉禄, 徐天德, 张宽忠, . 2006. 西藏改则地区上三叠统亭共错组的建立及其意义[J]. 地质通报, 25(12): 1409-1412. [文内引用:1]
2 陈文西, 王剑. 2009. 藏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地层特征与对比[J]. 中国地质, 36(4): 810-816. [文内引用:1]
3 邓哈姆. 1962. 冯增昭译. 1975. 碳酸盐岩的沉积结构分类[A]. 见: 地质资料汇编·第三集[C].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重庆分社. [文内引用:1]
4 冯心涛, 朱同兴, 李才, . 2005. 藏北双湖地区上三叠统肖茶卡群的重新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4(12): 1135-1140. [文内引用:1]
5 冯增昭, 张荫本. 2013. 碳酸盐岩岩类学[A]. 见: 冯增昭主编. 中国沉积学(第二版)[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48-153. [文内引用:1]
6 和钟铧, 李才, 杨德明, . 2002. 羌塘盆地三叠纪岩相古地理及构造控制[J]. 古地理学报, 4(4): 9-18. [文内引用:1]
7 贾建称. 2008. 西藏羌塘盆地东部中生代构造古地理特征及演化[J]. 古地理学报, 10(6): 613-625. [文内引用:1]
8 李美铮, 刘楚雄, 江大勇, . 2011. 贵州盘县新民地区关岭组中三叠世盘县动物群产出层段碳酸盐岩微相分析和古环境恢复[J]. 地学前缘, 18(6): 329-339. [文内引用:1]
9 李晓勇, 文丰. 2007. 西藏日土东部晚三叠世日干配错组及其下部地层不整合面的发现[J]. 地质通报, 26(8): 1009-1014. [文内引用:1]
10 李勇, 王成善, 伊海生. 2002. 中生代羌塘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及演化过程[J]. 地层学杂志, 26(1): 63-78. [文内引用:1]
11 曲永贵, 王永胜, 张树岐, . 2003. 西藏申扎地区晚三叠世多布日组地层剖面的启示: 对冈底斯印支运动的地层学制约[J]. 地质通报, 22(7): 470-473. [文内引用:1]
12 王冠民, 钟建华. 2002. 班公湖—怒江构造带西段三叠纪—侏罗纪构造—沉积演化[J]. 地质论评, 48(3): 297-303. [文内引用:1]
13 威尔逊. 1975. 冯增昭等译. 1981. 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相[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4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993. 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5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997. 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M]. 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2]
16 张海军, 王训练, 夏国英, . 2003. 陕西镇安西口石炭系/二叠系界线剖面碳酸盐岩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的研究[J]. 现代地质, 17(4): 387-394. [文内引用:1]
17 曾庆高, 毛国政, 陈国荣, . 2006. 西藏改则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北京: 全国地质资料馆. [文内引用:1]
18 周志澄, 罗辉, 祝幼华, . 2012. 四川广安谢家槽下三叠统碳酸盐微相及沉积环境[J]. 古生物学报, 51(1): 114-126. [文内引用:1]
19 朱同兴, 冯心涛, 王晓飞, . 2010.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研究[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30(4): 1-10. [文内引用:1]
20 Adams A E, Mackenzie W S, Guilford C. 1984. Atlas of Sedimentary Rocks under the Microscopes[M]. Longman House: Burnt Mill, Harlow Essex CM202JE, 1-96. [文内引用:1]
21 Flügel E. 2004. Microfacies of Carbonate Rocks[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1-924.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