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简介 姜在兴,男,1962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E-mail:jiangzx@cugb.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魏小洁,女,1986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E-mail:vivi-stefanie2008@hotmail.com。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第四上亚段风暴岩沉积构造类型丰富,包括风暴侵蚀形成的冲刷面、渠模、截切面构造,风暴涡流形成的撕裂构造,风暴重力流形成的递变、块状层理,风暴浪形成的丘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浪成沙纹交错层理及风暴后能量衰减阶段形成的准同生变形构造等。通过岩心观察统计,建立了适合于研究区风暴岩的理想垂向沉积序列,包括 10个岩相单元,对应着 3个主要的风暴作用阶段:风暴涡流作用阶段、风暴浪作用阶段和风暴作用衰减阶段。结合风暴岩沉积特征及沉积动力学机制,将研究区风暴岩归为 4种类型:其中 Ⅰ型风暴岩发育于正常浪基面之上,为原地侵蚀型风暴岩, Ⅱ型、 Ⅲ型、 Ⅳ型风暴岩发育于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根据以上 4种风暴岩沉积特征,探讨了研究区风暴岩形成的主控因素,认为风暴岩的形成主要受风暴作用、物源、古地形以及湖平面变化的影响,并总结出 4种类型风暴岩发育的有利条件。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Jiang Zaixing,born in 1962,is a 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E-mail:jiangzx@cugb.edu.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Wei Xiaojie,born in 1986,is a candidate for Ph.D. degree 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S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E-mail:vivi-stefanie2008@hotmail.com.
Based on cores observation,abundant and diverse sedimentary structures were found in the upper part of Member 4 of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E s4) in Lijin sag,Dongying Depression,Bohai Bay Basin. The main sedimentary structures of storm deposits identified included storm-erosional structures(scour surfaces,gutter casts and truncated structures),storm-eddy structures(tear structures),storm-gravity structures(graded bedding and blocky bedding),storm-wave structures(hummocky cross-bedding,parallel bedding and wave ripples),and penecontemporaneous deformation structures formed in the storm energy attenuated stage. An ideal vertical sedimentary sequence of storm deposits was constructed in the study area. It consisted ten lithofacies units,corresponding to three storm energy stages:Storm eddy stage,storm wave stage and storm energy attenuated stage. Storm deposits in the study area mainly developed between the fair-weather wave base and storm wave base,except type Ⅰ(in-situ erosion storm deposits)developed above the fair-weather wave base. According to comprehensive analysis,it was acknowledged that the storm energy,provenance,palaeotopography as well as lake level change wer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torm deposits,and the favorable developing conditions for these four types of storm deposits were analyzed.
风暴岩(tempestite)的概念最早是由Kelling和Mullin(1975)提出的, 代表浅海中风暴作用形成的沉积物。Aigner(1979)扩充了风暴岩的意义, 提出了风暴沉积(storm deposit), 用来泛指非正常天气风暴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沉积物。国内学者关于风暴沉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海相地层中的风暴岩(刘宝珺等, 1986; 周进高等, 1999; 杜远生等, 2001), 陆相湖盆碎屑风暴岩(张金亮, 1988; 姜在兴等, 1990; 梁桂香, 1994; 杨剑萍, 2000; 张哲等, 2006; 袁静, 2006)研究较少。风暴沉积模式大多是从海相沉积总结出来的, 关于湖泊风暴沉积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见, 湖相风暴沉积的主控因素尚不明确。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第四上亚段(简称“ 沙四上亚段” )钻井岩心中已发现了丰富的风暴沉积特征, 为典型的内陆湖相风暴沉积。然而关于该湖相风暴沉积的垂向沉积序列、沉积机制以及沉积模式等, 前人并未展开大量的研究。文中结合风暴流理论(Mckee, 1959; Mahlon et al., 1967; Lee, 1969), 以岩相作为单元, 探讨了研究区沙四上亚段湖相风暴沉积的动力学机制, 建立了相应的沉积序列, 总结了湖相风暴沉积模式, 在此基础上对其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探讨。该研究不仅有助于识别湖相风暴沉积、探讨湖泊水动力机制、完善湖盆(半深湖)沉积模式, 而且对探讨研究区沉积环境、古气候、古水深、古地理和构造性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利津洼陷为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内重要的次级洼陷, 勘探面积近300 km2。其西北为滨县凸起, 北为陈家庄凸起, 东南为中央背斜断裂带, 西为平方王古潜山披覆构造带(李丕龙等, 2003), 四周被凸起和断裂带所环绕(图 1)。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 受区域性拉张作用的影响, 东营凹陷为典型的半地堑型湖盆, 利津洼陷整体呈北陡南缓、北深南浅的趋势。该时期湖盆扩张, 导致湖盆面积加大、湖水变浅、深湖区范围较小、半深湖区(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的湖底范围)相对较广, 有利于发育和保存大量的风暴岩。
对研究区12口岩心井(图 1)的观察与统计表明, 沙四上亚段风暴岩细粒组分相对较多, 粉砂岩含量最高, 细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含量次之, 泥岩为灰色、深灰色至灰黑色。垂向上, 砂泥岩频繁互层, 多具有下粗上细、底面突变和顶面渐变的特征。研究区风暴沉积构造类型多样, 可归纳总结为5种主要类型:风暴侵蚀构造、风暴涡流构造、风暴重力流构造、风暴浪构造以及准同生变形构造(图2)。
为风暴作用高峰期, 风暴流对湖底沉积物进行冲刷、削切、掏蚀、撕扯而留下的侵蚀充填构造(Kelling and Mullin, 1975), 包括冲刷面、渠模及截切构造。研究区冲刷面呈平缓的波状或起伏的槽状(图 2-B, 2-F, 2-H, 2-J), 冲刷面之上为灰色粉砂岩或细砂岩, 之下为深灰色泥岩。与冲刷面伴生发育的渠模构造多呈口袋形态(图 2-F, 2-J), 口袋内充填灰色粉— 细砂岩, 深1.5~3.5 cm, 宽1.5~5.5 cm。截切构造为风暴回流作用的典型标志, 研究区截切面呈波状、微波状、不规则状3种。
主要表现为泥岩撕裂构造, 是风暴涡流将原地半固结岩层击碎、卷起且部分沉积物被带走后形成的(Lee, 1969)。研究区多表现为泥岩撕裂屑呈V字形相交(图 2-A, 2-L)及泥岩在砂岩层中呈杂乱分布的特征, 导致砂岩层多呈不规则状断续分布。泥岩为灰绿色— 灰黑色, 颜色范围相对较大, 反映风暴作用影响的水体深度范围较大。
在风暴作用衰退过程中, 随着水体支撑力的减弱, 具黏性的密度流按重力分选规律沉降, 形成下粗上细的正递变层理, 这是典型的风暴重力流沉积构造。当递变层理不发育时, 往往发育块状层理。研究区递变层理不发育, 以块状层理(图 2-E)为主, 平均厚度为20 cm。
主要包括丘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以及浪成沙纹交错层理等。研究区丘状交错层理(图 2-C)较为发育, 其表现为向上凸起的纹层, 纹层倾角一般小于10° , 丘高2~3.5 cm, 直径12~20 cm。平行层理(图 2-D)较为常见, 主要见于粉— 细砂岩中, 其纹层相互平行, 厚度仅几毫米, 总厚度10~20 cm。另外可见规模不等的浪成沙纹交错层理(图 2-F, 2-I)。
风暴作用过后, 被风暴涡流卷起的沉积物迅速沉积, 沉积物中的水来不及排出而形成大量的准同生变形构造(Mahlon et al., 1967)。研究区准同生变形构造主要有包卷层理和揉皱变形构造(图 2-G, 2-K)。其中包卷层理大量发育, 规模各异, 由尖凸起和下凹状纹层组成, 反映了沉积速率较小、风暴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风暴作用沉积序列是指在风暴作用过程中, 受不同时期风暴事件作用影响形成的规律性沉积单元组合(杜远生, 2005), 其记录了风暴流在风暴事件各阶段的演化发展过程(Allen, 1982)。通过对研究区12口岩心井的观察与统计, 结合SP测井曲线特征, 将研究区的风暴作用沉积序列自下而上划分为10个岩相沉积单元(图3), 对应3个主要的风暴作用阶段:风暴涡流作用阶段、风暴浪作用阶段及风暴作用衰减阶段, 各阶段之间具有继承性, 反映了风暴能量逐渐衰减的过程。
是风暴作用最强的阶段, 该阶段中风暴流与风暴涡流侵蚀作用明显, 从下往上依次可以观察到3个岩相单元。A(具冲刷面/渠模构造的粉— 细砂岩段):厚度1~5 cm, 冲刷面之上为粉— 细砂岩覆盖, 之下泥岩段与冲刷面呈突变接触, 位于风暴沉积序列的底部, 为一期风暴沉积的开始阶段; B(具V字形泥岩撕裂屑粉— 细砂岩段):厚度大约为10~20 cm, 位于冲刷面之上, 主要表现为规模不一的V字形泥岩撕裂构造, V字形角度在90° ~150° 之间, 可见风暴泥砾, 泥砾直径在0.5~6 cm之间; C(具递变层理或块状层理粉— 细砂岩段):厚度0~20 cm, 粒度相对较粗, 以细砂岩为主, 粉砂岩次之, 反映了沉积物快速堆积的特点, 通常是构成突发事件性成因单元的主要组分。
在该阶段, 风暴涡流作用减弱, 风暴掀起的巨大波浪对沉积物进行侵蚀和搬运。从下到上由4个岩相单元组成:D(具大型浪成交错层理粉— 细砂岩段), 厚度10~20 cm; E(具平行层理粉— 细砂岩段), 厚度0~20 cm; F(具丘状交错层理粉— 细砂岩段), 厚度10~20 cm, 位于风暴沉积的中部, 代表风暴浪作用的沉积(Ito and Ishigaki, 2001), 此段在部分序列中不发育; G(具小型浪成沙纹层理粉砂岩段), 厚度5~15 cm, 与下部沉积单元连续接触, 岩性较细, 可见角度平缓的波状层理和断续的水平纹层以及平缓的爬升层理, 反映了风暴浪由强到弱的递减过程。
为风暴渐渐平息之后, 沉积环境恢复正常的阶段。可以观察到3个岩相单元:H(具准同生变形构造粉砂岩段):厚度一般为5~15 cm, 往往发育在旋回的上部; I(具截切面构造泥岩段):截切面之上为灰色— 深灰色泥岩, 泥岩层厚度较薄, 一般为1~6 cm, 截切面之下为厚层灰色砂岩段。研究区截切面角度大小不一, 高角度反映风暴回流作用较强; J(泥岩段):厚度为5~20 cm, 是风暴作用结束时沉积物悬浮形成的。
文中提出的序列为岩性和沉积构造序列, 整体显示向上变细和变薄的特点:冲刷面及渠模构造的出现代表了风暴侵蚀作用的开始, 为风暴高能阶段; 向上依次出现递变/块状层理、高流态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和低流态浪成浪成沙纹层理; 最后渐变为半深湖沉积。这一沉积序列是1次风暴事件的完整产物, 整体反映了风暴能量逐渐衰减的过程, 厚度一般小于1.5 m。
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风暴岩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 根据沉积构造特征, 结合垂向序列组合及其沉积水动力机制, 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图 4)。
该类型见于滨668、利672、利674井, 由4个岩相单元组成, 分别是:A、C、H和J, 砂岩单层厚度达1.5 m, 以ACHJ、ACJ、AHJ、ACH组合常见。该类型主要发育于靠近凸起物源区的位置, 冲刷面构造发育, 且冲刷角度较高, 推断风暴作用较强; 另外, 泥岩颜色较浅, 多为灰绿色, 推断该段位于正常浪基面之上, 主要受风暴涡流及风暴重力流共同控制。其中, 风暴涡流作用尤为强烈, 表现为渠模构造内部口袋壁较深且陡。另外, 准同生变形构造明显, 反映风暴流于滨湖区将原地沉积物打碎、卷起及再沉积的过程, 属于原地侵蚀型风暴岩。
梁109、滨442、滨425井均发育该类型风暴岩, 由8个主要岩相单元组成, 分别是:A、B、C、D、E、G、I和J, 砂岩单层厚度为1.2 m左右, 以ACDIJ、 ABE、 ADEI、ADGJ、DI组合常见。该类型发育于水体较为开阔的湖区, 大量的浪成构造反映其发育于靠近正常浪基面的位置, 受风暴浪、风暴涡流以及风暴重力流控制。与Ⅰ 型不同之处在于风暴浪作用强烈而风暴涡流作用相对减弱, 表现为渠模构造深度和陡度较小。
该类型中丘状交错层理和浪成交错层理极为丰富, 见于滨182井, 主要由6个岩相单元组成, 分别是:B、E、F、G、I和J, 单层厚度0.9 m, 发育于完整风暴沉积序列的上部, 位于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离岸较远、水体较深的位置, 风暴浪作用强烈, 而风暴回流、风暴涡流作用明显衰减, 截切面呈低角度波状, 甚至可见泥岩平坦披覆于砂岩层之上。以BEJ组合常见。
该类型中风暴搅动变形构造发育, 浪成构造不明显, 研究区梁218、梁104、梁756、史146为典型井。主要发育了5个岩相单元, 分别是:B、C、H、I和J, 砂岩厚度一般小于0.7 m, 砂泥比较低, 原生纹理破坏较严重, 顶部一般突变为灰黑色、暗灰色泥岩。该类型主要发育于风暴浪基面之上但靠近风暴浪基面的位置, 水体较深, 风暴浪作用较弱, 受一定的风暴回流及风暴涡流控制, 风暴沉积顶部层段保存较好, 以BCI、CI、HI组合为常见。
以上4类风暴岩, 从Ⅰ 型到Ⅳ 型, 对应的水体深度逐渐加大(图5), 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 砂体单层厚度逐渐减薄, 风暴侵蚀构造逐渐减少, 反映风暴流作用随着水体深度增大而逐渐衰减; 而风暴浪构造则主要发育在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 即Ⅱ 型到Ⅳ 型风暴沉积中, 且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 风暴浪的优势作用减弱。总体而言, 4类风暴沉积序列具有以底部沉积序列发育到以顶部沉积序列发育为主的变化规律, 反映了由陆地向湖盆的风暴流发展规律(以侵蚀为主— — 侵蚀沉积兼具— — 以沉积为主), 以及风暴流主要是风暴涡流— — 风暴浪— — 风暴回流(碎屑流与摆动浪兼具)的变化特征。
东营凹陷利津洼陷位于北纬39° 位置, 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 易受到强台风或冬季风暴作用影响。根据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风暴沉积的特征、沉积模式及其沉积背景, 探讨了该地区的风暴沉积主控因素, 认为风暴岩的形成主要受风暴作用、物源供给、古地形以及湖平面变化的影响。
从正常浪基面到风暴浪基面, 风暴作用大小随水体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 风暴沉积受风暴作用的影响逐渐减弱, 造成了研究区风暴沉积类型的分异。表现为由陆地向湖盆方向, 依次发育了Ⅰ 型、Ⅱ 型、Ⅲ 型、Ⅳ 型风暴岩。
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 利津洼陷西北部和西南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和滨浅湖滩坝沉积, 其为风暴沉积提供了丰富的物源。风暴原地侵蚀改造作用明显, 表现为Ⅰ 型风暴岩广为发育, 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粗, 单层厚度相对较大。同时, 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滩坝也为Ⅱ 型、Ⅲ 型、Ⅳ 型风暴岩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物源条件。
湖泊风暴沉积的构造背景主要为陆内断陷盆地中具有一定坡度的构造斜坡带。利津洼陷位于东营凹陷陡坡带, 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受北部滨南— 利津断裂带、纯化— 草桥断裂带和中央背斜带控制, 地形相对平缓, 深湖区范围较小, 半深湖区(正常浪基面— 风暴浪基面之间的湖底范围)相对较广, 风暴流和风暴回流很容易产生, 从而形成各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同时, 湖盆开阔, 为Ⅱ 型、Ⅲ 型、Ⅳ 型风暴岩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沉积场所。
湖平面的变化对风暴沉积类型有较大影响, 可形成不同类型风暴沉积序列。湖平面上升时, 风暴浪作用减弱, 风暴回流作用占主导, 容易形成顶部序列发育的风暴岩, 即Ⅳ 型风暴岩; 湖平面下降时, 下降至正常浪基面时, 风暴流直接作用于滨浅湖滩坝或扇三角洲, 形成Ⅰ 型风暴岩。
1)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风暴岩垂向序列反映出一个完整的风暴作用阶段, 依次为风暴涡流作用阶段、风暴浪作用阶段以及风暴作用衰减阶段。
2)研究区主要发育4种类型风暴岩:Ⅰ 型以风暴侵蚀为主, Ⅱ 型表现为风暴侵蚀与风暴浪共同作用, Ⅲ 型以风暴浪作用为主, Ⅳ 型为风暴作用衰减阶段产物。
3)风暴岩的发育类型与风暴作用、物源、古地形、湖平面变化等条件有关。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