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湖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类型与叠置模式
贺婷婷1, 李胜利1, 高兴军2, 宋岑1, 周新茂2, 贺东旭3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 257000;

通讯作者简介 李胜利,男,1971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储层地质学方面研究和教学工作。电话: 13691555506。E-mail:slli@cugb.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贺婷婷,女,1987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储层地质学方面研究工作。电话:13720021586。E-mail: htt10502@163.com

摘要

浅水湖泊三角洲在中国许多陆相盆地中广泛发育,其中分流河道是三角洲平原最主要的砂体类型,它们大多呈现河道频繁改道、多级交叉及叠置的特点,往往形成极为复杂的地下储集层相互叠置的分布格局。基于松辽盆地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的测井曲线特征,系统总结了浅水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河道类型与砂体叠置模式,并且分析了其对三角洲平原储集层砂体对比的约束作用。研究表明,分流河道河型可划分为 3种基本类型:非典型辫流河型、非典型曲流河型和过渡型,其共同点是规模小、下切浅、分支快;而分流河道的叠置存在 5种基本模式;河型与叠置特点决定了分流河道中泥质夹层分布存在 2种基本类型,即平行分布式泥夹层与低角度侧积泥夹层。利用分流河道类型与叠置模式,可以分析河道发生变化的位置及井间砂体的连通情况,对储集层对比及连通关系分析具有约束作用。

关键词: 湖泊浅水三角洲平原; 分流河道; 河道类型; 河道叠置模式
中图分类号:P5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4)05-0597-08
Types and superposed patterns of distributary channels in a shallow lacustrine delta plain
He Tingting1, Li Shengli1, Gao Xingjun2, Song Cen1, Zhou Xinmao2, He Dongxu3
1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Beijing 100083
3 Shengli oil production plant of Shengli Oilfield Co.,Sinopec, Dongying 257000,Shandong;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Shengli,born in 1971,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rvoir geology.E-mail:slli@cugb.edu.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He Tingting,born in 1987,is a master candidate 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She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rvoir geology.E-mail:htt10502@163.com.

Abstract

Shallow lacustrine deltas are well-developed in many continental basins in China. Distributary channel is the main type of the sand body in a delta plain. Most of distributary channels are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diversion,multistage cross and superposition,which usually formed superpose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omplex reservoirs. Based on the well-logging of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odies of the shallow delta plain in Songliao Basin,this paper summarizes channel types and superposed patterns of the distributary channels in the shallow delta plain.Further,the constraint effect of these patterns on the correlation of sand bodies is analyzed. Study shows that channel types of the distributary channel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foundational types,including an atypical braided channel type,an atypical meandering channel type and a transitional type. Small scale,shallow cutting and fast branching are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se three channel types. In addition,there are five foundational superposed patterns of the distributary channels. And there are two foundational mud interbed distributions in distributary channels based on channel types and superposed patterns of the distributary channels,such as parallel distributed mud interbeds and low-angle lateral-accretion mud interbeds. Finally,in terms of channel types and superposed patterns,the changed position of certain channel types and the connection of sand bodies between boreholes can be determined,then constraint the reservoir correlation and connection analysis of the sand bodies.

Key words: shallow lacustrine delta plain; distributary channel; channel type; superposed pattern

浅水三角洲是一种常见的三角洲沉积类型, 它通常是在水体较浅、构造相对稳定的台地和陆表海或地形平缓、整体缓慢沉降的拗陷湖盆条件下形成的, 是以分流河道砂体为主体的三角洲(Fisk, 1960; Donaldson, 1974; Horne et al., 1976; Stanley and Surdam, 1978; Postma, 1990)。浅水三角洲多发育于无明显坡折的宽缓沉积区, 因此前积结构不太发育, 也不存在Gilbert型三角洲沉积模式的顶积层、前积层、底积层的3层结构, 常常以宽展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平缓相接为特点(Gilbert, 1985; Barrell, 1992)。浅水三角洲的一些常见特点包括:河流作用强, 分流河道砂体非常发育, 河口坝不太发育, 席状砂大面积分布, 垂向沉积层序不完整等(梅志超和林晋炎, 1991; 姚光庆等, 1995; 柳成志等, 1998; 楼章华等, 1999; 张昌民等, 2005; 邹才能等, 2008; 朱筱敏等, 2008; 席胜利等, 2009)。

松辽盆地葡萄花油层沉积期处于拗陷湖盆二级层序低水位期, 此时, 由于古地形相对平坦、气候干旱、物源供应充足、湖泊面积相对较小, 造成葡萄花油层沉积以多向物源的浅水湖泊三角洲为主(王建功等, 2007)。而浅水三角洲平原中分流河道砂体是一类重要的油气储集层类型, 虽然其与河流沉积有相似性, 但由于其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平原上, 因此, 无论是从沉积规模与沉积特征都与典型的辫状河与曲流河沉积还是存在一些差异。因此, 深入研究分流河道砂体, 建立分流河道河型模式及叠置模式, 对于丰富浅水三角洲的沉积学知识及指导储集层砂体对比与砂体连通性具有重要意义。

1 分流河道河型及特点

河流相中最常见的是辫状河与曲流河, 浅水三角洲平原中发育的分流河道也具有河流的特征, 因此通常也具有辫流型与曲流型分流河道。典型的曲流河与辫状河的下切作用与迁移改道作用十分明显(于兴河, 2008), 但浅水三角洲平原中的分流河道由于能量急剧减小, 其下切力明显相对较弱, 与典型的曲流河与辫状河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既非典型辫状河, 也非典型曲流河。通过对研究区浅水湖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的深入分析, 作者发现浅水湖泊三角洲平原中的分流河道更多表现出规模小、下切浅、分支快的特点。因此, 作者提出将浅水湖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河型归结为3个大类(图 1), 即:非典型辫流型、非典型曲流型和过渡型。

图1 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类型模式图Fig.1 Type models of the distributary channels in shallow delta plains

1.1 非典型辫流型

这种类型的分流河道沉积物整体砂岩十分发育, 板状交错层理与槽状交错层理等反映河道下切与迁移的沉积构造常见, 但规模总体比较小(图 1), 其测井曲线形态多呈高幅箱形、齿化箱形、圆头形等(表 1)。

表1 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类型 Table 1 Types of distributary channels in shallow delta plains

高幅箱形的分流河道水体能量高且具有持续性, 砂岩均质性好, 冲刷作用明显, 且夹层比较少, 因此通常储集性能好; 齿化箱形的分流河道常反映沉积过程中水动力有变化, 沉积过程中有粒度变化或出现较多的夹层, 也反映沉积短时中断(不同期次河道), 多次持续洪流沉积, 并且每次水动力都有变化; 而圆头形的分流河道通常反映水体能量较强, 砂岩均质性较好, 但是规模相对箱形要更小。

1.2 非典型曲流型

这种分流河道反映一期完整的水流能量由强变弱的过程, 表现出正粒序特征。此类分流河道下部砂岩较发育, 底部可见小型槽状交错层理, 向上板状交错层理, 向顶部沉积物明显变细(图 1), 测井曲线呈中— 高幅钟型、齿化钟型(圣诞树型)等(表 1)。非典型曲流型分流河道水流间歇性较强, 连续的砂岩粒度变化呈现由粗到细的正粒序沉积; 齿化钟型叠加, 反应多期次的持续洪流叠加沉积而成, 其多为河道的分支分叉而形成, 因此, 与典型曲流河道相比规模仍比较小, 弯曲度也比典型曲流河要小。

1.3 过渡型

这种类型分流河道多为河道分叉所致, 沉积物粒度明显向上变细, 呈现早、晚两期砂岩叠加, 中间夹泥岩的特点, 其中早期砂层厚度相对大, 粒度相对粗; 而后期砂层厚度相对小、粒度也相对较细(图 1); 这类分流河道的测井曲线为箱型和钟型叠加(表 1), 反映沉积过程中水动力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减弱, 低能辫状分流河道向曲流分流河道过渡沉积而成。

1.4 分流河道砂体特征

三角洲分流河道具有一般河道的特征, 为单向水流, 有周期性的水位变化。其沉积物以砂质为主, 每条分流河道的沉积都为周期性水位变化的单向水流所形成的向上变细的正韵律粒序, 但比中、上游的河流沉积物要细, 且分选更好, 底部多以中— 细砂为主, 向上逐渐变为粉砂或泥质粉砂及粉砂质泥, 最上部为常含有大量植物根系的粉砂和黏土层(于兴河, 2008)。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单砂体厚度一般较大, 多数由复合叠加河道砂岩构成。葡萄花油层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以中— 细砂岩为主, 颜色砂岩以浅灰色为主, 含油后砂岩则多为棕— 深棕色; 而泥岩以灰— 深灰色为主。砂体内部垂向上岩性粗细变化较为频繁, 为多期河道砂体垂向叠加所致, 总体上由下向上岩石粒度由粗变细。砂体底部常见冲刷面, 向上发育大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等。自然伽马曲线呈钟型、箱型及两者的组合形式, 曲线底部为突变形态, 向上突变或渐变, 并且由于多期河道冲刷, 曲线多齿化变形。

葡萄花油层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单砂体包括3种横剖面形态: (1)横剖面上砂体呈宽而厚的深槽状, 测井曲线以箱型为主, 为辫流型分流河道砂体样式; (2)横剖面上砂体呈不对称透镜状, 厚度、岩性变化大, 测井曲线以钟型和圣诞树型为主, 为曲流型分流河道砂体样式; (3)横剖面上砂体呈薄而宽的碟状, 测井曲线从箱型过渡到钟型, 反映辫流型河道侧积作用较强、向曲流型河道演化过渡的砂体样式。

2 叠置模式与夹层分布特点
2.1 砂体叠置模式

砂体间的横向接触方式和连通程度的表征对于描述储集层非均质性、建立储集层建筑结构模型和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葡萄花油层葡Ⅰ 组沉积期, 由于研究区处于浅水三角洲平原的沉积背景, 河道能量较强, 河道频繁摆动, 造成不同时期河道的横向和纵向切叠, 产生了大面积错综复杂的复合砂体, 砂体间形成复杂的接触结构和连通关系。因此确立砂体的空间组合关系是储集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的关键, 重点包括砂体间的横向连续性和垂向连通性。横向连续性是砂体侧向叠置的结果; 垂向连通性是砂体垂向叠置的结果。两种叠置方式的不同强弱组合形成了储集层不同的连通特征(王家豪等, 2001)。

在分流河道河型划分及砂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浅水湖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的横向和垂向叠置关系, 可划分出5种基本分流河道砂体叠置模式(表 2)。

表2 辫流型与曲流型分流河道砂体的5种基本叠置模式 Table2 Five foundational superposed patterns of braided channel and meandering channel
2.2 砂体间夹层分布特征

夹层是油层非均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影响砂体连通程度, 对小层砂体内部油气运移具有隔挡作用, 尤其对厚油层的开发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夹层种类多, 形态复杂。如辫流型河道中心滩顶部的“ 落於层” , 曲流点坝间的废弃河道充填物, 点坝内侧积体间的夹层, 河床底部透镜状滞留沉积物, 河口砂坝和顺直分流中水平状充填的薄夹层, 交错层组底部的泥砾层, 各种层理和纹理间纹层状薄夹层等(隋军等, 2000)。其中点坝内侧积体间的夹层以及心滩坝顶部的泥质落淤层分别为曲流型河道和辫流型河道中最为典型、发育最广的泥质夹层。

1)辫流型分流河道心滩的顶部“ 落於层” (图 2)。典型辫状河其分布受到心滩的控制, 分布范围一般不超过心滩所控制的面积, 在平面上多呈窄条带状或孤立的土豆状、新月状(王健, 2010)。而浅水三角洲平原辫流型分流河道沉积过程中, 每一次洪水间歇期, 由于水动力能量的减弱, 在河道中间位置的心滩沉积顶部可垂向加积细粒的悬浮物质, 即“ 落淤层” , 其岩石粒度较细, 以粉砂、粉砂质泥沉积为主。但此类分流河道中的心滩规模通常较小, 且由于河道类型在横向上易发生变化, 因此落淤泥也通常更不稳定。这种落淤层是这种分流河道中主要的夹层, 一般厚度稳定性差, 连片程度低, 多在河道中心呈平直状或近平直状分布。

图2 曲流型和辫流型分流河道2种夹层类型图Fig.2 Two interbed types of braided channel and meandering channel

2)曲流型分流河道侧积体间的夹层(图 2)。典型的曲流河河道边滩砂体在空间上由多个呈叠瓦状排列的侧积体组成(薛培华, 1991), 各侧积体之间发育洪水落洪期由于流速急剧减小、沉积在点坝表面的黏土或粉砂层, 厚度一般较薄, 且沿着点坝倾斜表面向下厚度减薄, 最后尖灭(隋军等, 2000)。由于底流对边滩底部的冲刷, 泥质侧积层的下部往往被侵蚀; 而上部水流流速较小, 泥质侧积层得以保存, 因此泥质侧积层一般只发育于点砂坝的中上部, 从而形成曲流型河道点砂坝下部连通、中上部不连通的“ 半连通体” (王健, 2010)。而浅水三角洲平原曲流型分流河道由于弯曲度通常较小, 且侧积规模也比较小, 侧积体之间多表现为低角度的叠置接触关系, 尤其是在河道边部, 侧积的角度逐渐变大。因此, 侧积泥的分布特征随着侧积层而变化, 但与典型曲流河道相比, 其规模与角度通常都更小一些。

3 砂体对比应用

精细储集层砂体对比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能够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地质问题, 是进行沉积微相、储集层评价及剩余油分布研究和提高采收率等问题的必要措施。储集层砂体对比通常要考虑区块大小、构造位置、沉积微相变化及井距大小(李胜利等, 2004)。砂体划分与对比的可靠程度是油藏描述成败的关键, 只有合理地进行储集层砂体对比, 才能掌握砂体连通情况, 真实地反映储集层的分布规律(于兴河和李胜利, 2009)。

在分流河道河型划分及砂体叠置模式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井间砂体曲线特征及动态水淹解释资料, 不仅可以找到河型发生变化的位置, 而且可以分析出井间砂体的连通状况, 对三角洲平原储集层砂体对比具有约束作用。以大庆某油田葡萄花油层6口井为例, 从左到右依次是W1井、W2井、W3井、W4井、W5井、W6井。建立6口井的砂体对比剖面, 分析砂体对比模式(图 3)。开发区块范围较小, 葡萄花油层一段(葡一段)下部地层厚度变化很小, 受总体构造影响一致, 因此具备拉平对比的前提。研究区平原分流河道多期迁移叠置, 使先期河道往往被后期河道所切割; 而该段沉积时期前缘发育, 出现稳定砂泥岩沉积, 是等时对比的较好标志层。

图3 大庆某油田葡萄花油层砂体对比模式Fig.3 Correlation models of sand bodies in Putaohua interval of a field in Daqing

W1是基础油井, W2是一次加密井且中水淹, W3是二次加密井且中水淹, W4是基础井且为注水井, W5是三次加密井且中水淹, W6是一次加密井且为注水井。作者绘制了2种砂体对比模式, 其中模式一依据不足, 为不可靠的储集层砂体对比模式; 而模式二不仅根据测井曲线特征、河型及河道叠置模式, 还结合动态水淹资料, 做到动静态结合, 为比较可靠的储集层砂体对比模式。

1)模式一:W1井和W2井测井曲线相似, 发育一套河道砂体。W3井和W4井上发育的分流河道其满岸沉积的砂体顶面位置的高度相同, 钻遇同一河道砂体。W5井和W6井测井曲线相似, 发育一套河道砂体。

2)模式二:从河道类型来看, W1井测井曲线呈圣诞树型, 发育曲流型河道, W2井测井曲线呈齿化钟型, 发育曲流型河道, W3井测井曲线呈箱型, 发育辫流型河道, W4井测井曲线呈钟型, 发育曲流型河道, W5井测井曲线呈箱型, 发育辫流型河道, W6井测井曲线上部呈小钟型, 下部呈圆头小规模齿化箱型, 发育过渡型河道。

从河道叠置模式来看, W1和W2等2口井均为曲流型河道, 但是2口井发育的分流河道其满岸沉积的砂体顶面位置的高度有所差异, 且2口井间距较大, 因此曲流型河道向左迁移。W3井为辫流型河道, W2井曲流型河道下切W3井辫流型河道, 且W3井与W4井出现河型转换, 辫流型向曲流型转换。W6井为过渡型河道, 河道分叉, W5井辫流型河道向曲流型河道演化。

结合动态水淹资料, 验证2种砂体对比模式。基础井W4注水, W3井和W2井均显示中水淹, 且电阻率明显降低, 而W1井为采油井, 因此这4口井横向上连通。W6井注水, 三次加密井W5显示中水淹, 电阻率明显降低, 因此这2口井横向上也连通, 而与注水井W4电阻率幅度相比, W5井电阻率幅度无明显变化, 因此这2口井横向上不连通, 所以W5井水淹主要来自右边W6注水井。

因此, 通过动静结合验证可知, 砂体对比模式二是比较可靠的。

4 结论

1)基于分流河道砂体岩心、测井曲线特征, 浅水湖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可划分出3种河道类型模式:非典型辫流型、非典型曲流型和过渡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规模小、下切浅、分支快。

2)在分流河道河型划分及砂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识别出5种基本分流河道叠置模式。由于水动力条件不同, 在分流河道砂体间及内部形成不同种类, 形态复杂的夹层, 其中非典型辫流型分流河道中心滩顶部落淤泥通常表现为平直状或近平直状分布, 其规模通常较小; 而非典型曲流型分流河道由于侧积规模与角度通常比典型曲流河要小, 因此侧积泥夹层的侧积角度与规模也通常更小。

3)结合动态水淹解释资料, 分流河道河型及叠置模式的研究对约束三角洲平原储集层砂体对比有重要作用。在储集层砂体对比过程中, 不仅找出了河道类型发生变化的位置, 而且指明了井间砂体的连通情况, 对储集层砂体对比与砂体连通性的分析具有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胜利, 于兴河, 张志杰, . 2004. 珠江口盆地西江30-2油田新近系中新统沉积微相及层序地层分析[J]. 古地理学报, 6(1): 36-38. [文内引用:1]
2 柳成志, 辛仁臣, 王刚. 1998. 松辽盆地北部头台地区扶余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2(1): 68-70. [文内引用:1]
3 楼章华, 兰翔, 卢庆梅, . 1999. 地形、气候与湖面波动对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J]. 地质学报, 73(1): 83-91. [文内引用:1]
4 梅志超, 林晋炎. 1991. 湖泊三角洲的地层模式和骨架砂体的特征[J]. 沉积学报, 9(4): 1-11. [文内引用:1]
5 隋军, 吕晓光, 赵翰卿, . 2000. 大庆油田河流—三角洲相储集层研究[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13-222. [文内引用:2]
6 王家豪, 姚光庆, 袁彩萍, . 2001. 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宝北区块辫状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宏观特征[J]. 现代地质, 15(4): 431-437. [文内引用:1]
7 王建功, 王天琦, 卫平生, . 2007.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以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J]. 岩性油气藏, 19(2): 28-34. [文内引用:1]
8 王健. 2010. 储集层隔夹层模型研究[D]. 黑龙江大庆: 大庆石油学院, 32-38. [文内引用:1]
9 薛培华. 1991. 河流点坝相储集层模式概论[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51-56. [文内引用:1]
10 席胜利, 李文厚, 刘新社, . 2009.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J]. 古地理学报, 11(2): 187-194. [文内引用:1]
11 姚光庆, 马正, 赵彦超, . 1995. 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储集层砂体特征[J]. 石油学报, 16(1): 1-8. [文内引用:1]
12 于兴河. 2008. 碎屑岩系油气储集层沉积学(第二版)[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76-279, 362. [文内引用:2]
13 于兴河, 李胜利. 2009. 碎屑岩系油气储集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J]. 沉积学报, 27(5): 880-895. [文内引用:1]
14 张昌民, 尹太举, 张尚锋, . 2005. 双河油田陆架型扇三角洲的沉积机理及向上变粗层序的成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6(1): 99-103. [文内引用:1]
15 朱筱敏, 张义娜, 杨俊生, . 2008.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9(2): 244-251. [文内引用:1]
16 邹才能, 赵文智, 张兴阳, . 2008.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与湖盆中心砂体的形成与分布[J]. 地质学报, 82(6): 813-825. [文内引用:1]
17 Barrell J. 1992. Criteria for the recognition of ancient delta deposits[J].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23(4): 377-446. [文内引用:1]
18 Donaldson A C. 1974. Pennsylvanian sedimentation of central Appalachians[J].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48(Special Paper): 47-48. [文内引用:1]
19 Fisk H N. 1960. Bar-finger sand of the Mississippi delta[A]. In: 45th Annual Meeting[C]. New Jersey: AAPG, 29-52. [文内引用:1]
20 Gilbert G K. 1985. The topographic features of lakeshores[J]. Annual Report of US Geology Survey, 5(5): 75-123. [文内引用:1]
21 Horne J C, Ferm J C, Baganz B P. 1976. Depositional models in coal exploration and miner planning in Appalachian region[J]. AAPG Bulletin, 62(12): 2377-2411. [文内引用:1]
22 Postma G. 1990. An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in delta architecture[J]. Terra Nova, 2(2): 124-130. [文内引用:1]
23 Stanley K O, Surdam R C. 1978. Sedimentation on the front of Eocene Gilbert-Type deltas, Washakie Wyoming[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48(2): 557-573.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