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黔北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期岩相古地理
陈超1,2, 牟传龙2,3, 梁薇2,3, 徐鹏辉2,4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
2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81
3 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81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通讯作者简介 牟传龙,男,1965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和含油气沉积盆地分析方面研究。E-mail: cdmchuanlong@163.com

第一作者简介 陈超,男,1988年生,中国地质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岩相古地理与油气。E-mail: chenchaocdut@163.com

摘要

晚奥陶世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期之交,是沉积演化和盆山转换极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个短暂时期内,川南—黔北地区几乎全部从碳酸盐沉积转换为碎屑岩沉积,详细研究这一转换时期的沉积特征及其岩相古地理变迁对探讨该区的沉积演化和盆地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良好地揭示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期之交这一沉积转换关键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变化,采用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以凯迪阶涧草沟组与五峰组之间的界面作为编图的等时界面,编制了凯迪期早期涧草沟组顶部与凯迪期晚期五峰组底部 2幅岩相古地理图,凯迪期早期涧草沟组顶部古地理面貌表现为古隆起、古暴露区、古剥蚀区、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和浅滩 7个古地理单元;凯迪期晚期五峰组底部古地理面貌表现为古隆起、潮坪、浅水陆棚、深水陆棚和浅滩 5个古地理单元。首次恢复了暴露区及其分布范围,更加客观地反映了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期之交岩相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过程。

关键词: 凯迪期早期; 凯迪期晚期; 涧草沟组顶部; 五峰组底部; 岩相古地理; 川南; 黔北
中图分类号:P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4)05-0641-14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of the early Katian and late Katian of Late Ordovician in southern Sichuan-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s
Chen Chao1,2, Mou Chuanlong2,3, Liang Wei2,3, Xu Penghui2,4
1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
2 Chengdu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Chengdu 610081,Sichuan
3 Key Laboratory for Sedimentary Basin and Oil and Gas Resources,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Chengdu 610081,Sichuan
4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Mou Chuanlong,born in 1965,is a doctorial tutor. Now he is engaged 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basin analysis. E-mail: cdmchuanlong@163.com.

About the first author Chen Chao,born in 1988,is a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in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He majors in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mail: chenchaocdut@163.com.

Abstract

The turn from the early to the late Katian of the Late Ordovician is considered to be a key point during the history of sedimentary evolution and basin-mountain conversion. At that period,almost all of the carbonate sediments changed into clastic sediments in southern Sichuan-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ic transition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recognizing sedimentary evolution and basin-mountain conversion.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hange of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at this turning point,two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maps of the top of Jiancaogou Formation of the early Katian and the bottom of Wufeng Formation of the late Katian are mapped with the method of sequence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The early Katian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laeogeographic units, i.e., pelaeouplift,exposed zone, denuded zone, tidal flat,restricted platform,open platform and shoal;and the late Katian is divided into pelaeouplift,tidal flat,shallow shelf,deep-water shelf and shoal. By the means of sequence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the exposed zone and its distribution range is restor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at the turn of the early-late Katian is revealed more clearly.

Key words: early Katian; late Katian; top of Jiancaogou Formation; bottom of Wufeng Formation;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southern Sichuan Province; 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
1 概述

中上扬子奥陶系的盆地性质及其演化是历年来诸多地质学家研究的重点。而晚奥陶世是扬子地区构造活动相当活跃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 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 中国南方的构造格局及盆地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刘宝珺等, 1993), 中上扬子被隆起围陷, 其中扬子东南边缘的前陆隆起带已成为重要的控盆、控相隆起带(刘宝珺等, 1993; 许效松等, 1996)。这种构造背景影响着晚奥陶世古地理格局, 尤其对凯迪期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影响明显。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期之交, 是沉积演化的极为关键的时期, 在这个短暂时期内, 中上扬子地区几乎全部从涧草沟组碳酸盐岩沉积转换为五峰组黑色页岩沉积, 沉积环境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岩相古地理分析既是恢复沉积古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能够反映盆地的构造性质及其演化历史。因此, 厘清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期之交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对于恢复这一时期的古环境及盆地沉积演化显得尤为重要。

前人对川南— 黔北地区的层序地层做过丰富的研究, 发现凯迪阶涧草沟组与五峰组之间的这一界面为一重要的层序界面(梅冥相等, 2005; 聂瑞贞, 2006; 马永生等, 2009); 不仅如此前人对该地区的岩相古地理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编制了诸多岩相古地理图(周名魁等, 1993; 刘宝珺和许效松, 1994; 冯增昭等, 2001, 2003, 2004; 牟传龙等, 2011; 谢尚克等, 2011; 张海全等, 2013); 但前人多采用 “ 单因素法” 、“ 优势相” 或“ 压缩相” 的方法编制岩相古地理图, 而作者采用层序岩相古地理的编图思路(牟传龙等, 1992), 即以凯迪阶涧草沟组与五峰组之间这一层序界面为编图的等时界面(涧草沟组与五峰组界线反映2个界面:一是涧草沟组顶面; 二是五峰组底面, 界线上有时间损失量), 在平面图上直接表示紧贴界面地层的沉积相, 有一定的厚度, 客观地反映晚奥陶世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期之交的岩相古地理面貌。

文中选择的编图区域主体位于川南— 黔北地区, 地理坐标:E104° 00'~107° 29', N27° 23'~30° 00', 包括四川南部、重庆南部, 贵州西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图 1); 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克拉通内部。

图1 川南— 黔北地区地理位置图Fig.1 Location of southern Sichuan-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s

作者对川南— 黔北地区涧草沟组和五峰组进行了研究, 共计剖面26条, 其中实测剖面7条, 收集剖面13条, 钻井资料6口。实测剖面为盐津银厂坝、筠连落木柔、长宁双河、兴文麒麟乡、綦江观音桥、仁怀中枢和道真巴渔条剖面; 另外通过资料搜集了盐津盐井坝、兴文高洪、下水、纳羊菁、古蔺大坪、桐梓红花园、遵义董公寺、遵义板桥、绥阳四坎脚和綦江坡渡剖面; 由于远离黔中隆起的地区没有地表露头, 因此收集了6口钻井资料对地腹区的岩性进行控制, 上述剖面和钻井已基本将工作图幅覆盖(图 1)。

前人对于中国南方上奥陶统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确立牙形石和笔石作为生物地层对比标志(安太痒, 1987; 陈旭等, 2000; 陈旭和Stig M B, 2008)。凯迪期早期的上限划在牙形石Amorphognathus ordovicicus 带之下, 其顶界与岩石地层“ 涧草沟组” 上限基本一致; 凯迪期晚期划在笔石Dicellograptus complanatus 带之上, 其底界与岩石地层“ 五峰组” 下限基本一致(表 1)。此外, 项礼文和姬再良(1988)经对该区临湘组三叶虫进行综合研究, 并与欧洲晚奥陶世Ashgillian的三叶虫对比, 认为可以建立Nankinolithus nankinensis-Phillipsinella parabola(s.l.)组合, 作为临湘组的标准化石组合。

表1 川南— 黔北地区上奥陶统桑比阶— 凯迪阶地层划分与对比(陈旭和Stig, 2008) Table 1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Sandbian-Katian of Upper Ordovician in southern Sichuan-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s(Chen and Stig, 2008)

通过表1可将年代地层与岩石地层基本对应起来, 年代地层“ 凯迪阶” (Ka2-Ka3)与岩石地层“ 涧草沟组” 对应, 年代地层“ 凯迪阶” (Ka4)与岩石地层“ 五峰组” 对应; 涧草沟组与临湘组为同期异相。此外, “ 凯迪阶” 下部对应Ka1-Ka3, “ 凯迪阶” 上部对应Ka4。以上说明后文不再赘述。

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由于研究区范围较大, 为了能够更为准确地划分沉积相带, 将研究区图幅分为西区和东区。在西区选择自深1井、长宁双河、盐津银厂坝、兴文麒麟、古蔺大坪和镇雄芒部6条剖面来绘制涧草沟组顶面沉积相对比图(图 2, 图3); 在东区选择临7井、綦江坡渡、綦江观音桥、桐梓红花园、遵义板桥和遵义董公寺6条剖面绘制五峰组底面沉积相对比图(图 2, 图3)。

图2 川南— 黔北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早期— 凯迪期晚期沉积相对比(西区)Fig.2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early-late Katian of Late Ordovician in southern Sichuan-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s

图3 川南— 黔北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早期— 凯迪期晚期沉积相对比(东区)Fig.3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early-late Katian of Late Ordovician in southern Sichuan-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s

2.1 凯迪期早期涧草沟组顶部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通过对川南— 黔北地区奥陶系涧草沟组剖面的野外观察和室内样品薄片分析, 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 可将研究区内涧草沟组顶面沉积相划分为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浅滩相和潮坪相(图 2, 图3)。

2.1.1 局限台地相

局限台地相主要由涧草沟组顶部的灰色中层状瘤状灰岩组成(图 4-4)。局限台地相的岩性比较稳定, 岩石中颗粒含量很低, 多为瘤状泥晶灰岩; 含有很少量的生物碎屑, 生物多为受局限的生物, 如介形虫生物碎片; 偶见白云质灰岩, 多为低能静水环境形成。加之在黔中隆起北侧存在着较大面积的古暴露区和古剥蚀区, 古暴露区和古剥蚀区对水体具有一定的障壁作用, 因此在古暴露区和古隆起之间、古剥蚀区与古隆起之间的水体环境相对安静与局限。此外, 对于瘤状灰岩沉积环境的认识前人做过大量总结, 认为瘤状灰岩形成于碳酸盐台地浅水部位(高计元, 1988; 郭福生和梁鼎新, 1993; 张霞等, 2009), 晚奥陶世中上扬子地区为一碳酸盐缓坡环境(周名魁等, 1993; 牟传龙, 2011), 水体深度总体不大。综上, 作者认为该类瘤状灰岩应该为水体较浅的局限台地沉积, 该沉积相带主要发育在靠近古暴露区、古剥蚀区和古隆起的位置, 分布在大足— 江安— 威信— 古蔺— 桐梓一带。

图4 川南— 黔北地区上奥陶统宝塔组、临湘组和五峰组野外宏观特征Fig.4 Gross feature of the Baota, Linxiang and Wufeng Formations of Upper Ordovician in southern Sichuan-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s

2.1.2 开阔台地相

开阔台地相主要为灰色泥灰岩、泥质灰岩、含泥质灰岩和瘤状灰岩。在川南— 黔北涧草沟组古生物研究方面前人做了大量工作发现, 涧草沟组普遍发育有三叶虫 Hommatocnemis, 据项礼文和姬再良(1988)对临湘组三叶虫、介形虫等化石的研究发现, 鄂西、黔西等地的临湘组均属于稳定的浅海碳酸盐沉积; 此外, 而据卢衍豪和周志毅的研究发现Hommatocnemis是一类典型的底栖三叶虫, 且这一时期上扬子浅海陆棚东部具泥质或泥灰质为主的海底, 海水浅而流畅(卢衍豪和周志毅, 1979)。前人均认为在川南— 黔北地区一带为浅海碳酸盐缓坡沉积(冯增昭等, 2004; 谢尚克等, 2011; 葛祥英等, 2012)。综上, 作者认为该套泥灰岩、泥质灰岩、含泥质灰岩和瘤状灰岩为开阔台地沉积。该相带主要分布在图幅东北部远离古隆起和古暴露区的永川— 綦江— 南川一带。

2.1.3 浅滩相

浅滩相为灰色中层状生物屑泥灰岩、灰色中层状泥晶生屑灰岩组成。在綦江东南的坡渡一带涧草沟组顶界岩性为灰色中层状生物屑泥灰岩, 为开阔台地内部的低能生屑滩。在道真巴渔一带, 涧草沟组顶界为一套灰色中层状泥晶生屑灰岩组成, 其中生物含量高, 多呈自然解体状态, 含量大于60%, 生物颗粒之间为灰泥充填(图 5), 为台内生屑滩沉积。

图5 道真巴渔剖面涧草沟组顶部浅滩相岩性特征Fig.5 Lithology of shoal facies at the top of Jiancaogou Formation in Bayu section, Daozhen area

2.1.4 潮坪相

潮坪相的岩性主要为灰黄色砂质页岩、灰黑色泥质灰岩。在古剥蚀区的周缘如长宁双河主要为灰黄色砂质页岩与页岩互层, 层内可见小型沙纹层理, 单层厚度约为1~2 cm, 为潮间带沉积; 在古隆起周缘如镇雄芒部为灰色泥质灰岩, 在遵义董公寺为浅灰色厚层泥灰岩, 碳酸盐潮坪标志并不发育, 未见藻纹层、叠层石、鸟眼、波痕和潮汐层理等相标志, 但根据岩性和前人对该地区的古地理研究(谢尚克等, 2011; 葛祥英等, 2012), 推测沿古隆起和古暴露区周缘分布小面积潮坪沉积。

2.2 凯迪期晚期五峰组底部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通过对川南— 黔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剖面的野外观察和室内样品薄片分析, 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综合分析可将研究区工作区内五峰组底面沉积相划分为陆棚相、浅滩相和潮坪相(图 2, 图3)。

2.2.1 陆棚相

穆恩之(1954)、耿良玉(1986)对扬子地区笔石页岩的研究得出, 这一时期中上扬子地区水体深度较浅, 为陆表海沉积。后陈旭(1990)、周名魁等(1993)对扬子区笔石动物群做了详细研究认为, 扬子区黑色页岩、碳质页岩、硅质页岩(图 4-5)为深水半封闭环境, 并通过五峰组上覆及下伏地层分析, 当时的水体深度似应在GA3— GA4的范围(即30~100 m范围; GA为Graptolite Assemblage Zone的缩写, 即笔石组合带)。因此, 作者认为川南— 黔北地区的黑色页岩、碳质页岩、硅质页岩为陆棚相沉积。其中硅质岩中含丰富的放射虫, 属深水环境沉积(肖传桃等, 1996), 因此将硅质页岩和不含有粉砂和钙质的碳质页岩划为深水陆棚相; 将靠近古隆起并含有粉砂质或钙质的碳质页岩划为浅水陆棚相。

深水陆棚分布在宜宾— 泸州— 綦江— 涪陵一线, 以泸州一带为沉积中心; 深水陆棚相在江津附近(临7井)为黑色硅质页岩, 在綦江观音桥为黑色碳质页岩, 并伴生有黄铁矿。浅水陆棚分布在筠连— 古蔺— 桐梓一带和自贡— 内江一带; 浅水陆棚相在古蔺大坪为黑色含钙含粉砂页岩; 在兴文麒麟为黑色含钙含粉砂碳质页岩; 在盐津银厂坝为褐色钙质泥岩; 在长宁双河为黑色含粉砂碳质页岩; 在自贡附近(自深1井)为黑色含钙碳质页岩, 并有细粒黄铁矿伴生。

2.2.2 浅滩相

浅滩相主要为一套黄绿色粉砂质页岩, 分布在綦江坡渡一带, 是分布在深水陆棚相之中的低能碎屑岩浅滩。

2.2.3 潮坪相

五峰组潮坪相主要为一套黄色薄层细砂与页岩岩互层、黑色砂质页岩与黑色泥质粉砂岩互层。五峰组潮坪相在镇雄以北芒部附近主要为黄色薄层细砂岩与页岩互层, 单层厚度约8~10 cm, 但未见沙纹交错层理等, 因此推测为潮间带— 潮下带沉积; 向东至遵义董公寺为黑色砂质页岩与黑色泥质粉砂岩互层, 部分夹含钙质粉砂岩, 为潮下泥坪和砂坪间互沉积, 单层厚度多为1~3 cm, 具有水平层理、偶见小型沙纹层理, 砂质泥岩中可见笔石, 为潮下低能带。潮坪相分布在古隆起周缘, 潮坪宽度较涧草沟期末明显变小。

3 岩相古地理格局

文中采用层序岩相古地理的编图思路, 以凯迪阶涧草沟组和五峰组之间这一层序界面为编图的等时界面, 在平面图上直接表示紧贴界面的沉积相, 客观瞬时地反映岩相古地理面貌。根据这一思路重建了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之交的古地理, 首次恢复了这一转换阶段的古暴露区和古剥蚀区及其分布范围。

3.1 凯迪期早期涧草沟组顶部古地理格局

在凯迪期早期, 黔中隆起和川中隆起的控制着川南— 黔北地区的古地理格局, 凯迪期早期的古地理格局为:2个隆起、1个由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组成的碳酸盐缓坡(图 6)。

图6 川南— 黔北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早期涧草沟组顶部古地理图Fig.6 Palaeogeography map of the top of Jiancaogou Formation of the early Katian of Late Ordovician in southern Sichuan-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s

古隆起是指显生宙以后由构造运动导致盆山转换, 由原盆地中的沉积体反转隆升造山、造陆, 转为新的剥蚀区和物源区, 古隆起的形成与分布直接控制沉积盆地内部沉积相带的展布与物源的供给(刘宝珺等, 1993; 许效松等, 2010)。在研究区存在2个古隆起, 即黔中隆起和川中隆起, 2个隆起皆为水上隆起。

黔中隆起。黔中隆起自尹赞勋(1949)提出后, 诸多学者对黔中隆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总结, 并得出黔中隆起是经历了水下隆起和水上隆起2个阶段, 黔中隆起的水路转化始于凯迪期早期, 并在凯迪期晚期— 鲁丹期达到鼎盛(刘特民, 1987; 梅冥相, 1994; 牛新生等, 2007; 邓新等, 2010; 刘伟等, 2011)。因此, 黔中隆起对扬子地区凯迪期沉积环境的影响尤为显著。根据前人对黔中隆起的边界划定(刘特民, 1987; 冯增昭等, 2001; 万方和许效松, 2003; 张海泉等, 2010)显示奥陶系涧草沟组和五峰组沿彝良北部— 镇雄北部— 仁怀南部— 遵义北部— 绥阳南部一线尖灭, 在该线以北基本都有涧草沟组与五峰组沉积, 该线以南二叠系盖在中奥陶统之上, 缺失上奥陶统, 因此, 利用前人这一成果将黔中隆起北缘沿此线划分。在整个图幅范围内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期黔中隆起的位置基本一致, 只有在图幅的最东侧湄潭县附近, 黔中隆起在凯迪期早期比凯迪期晚期向北扩展。

川中隆起。川中隆起为一继承性隆起, 以乐山— 龙女寺古隆起为中心, 向西与龙门山古隆起相连。四川盆地中部多为地腹区, 没有地表露头, 为了确定古隆起的边界, 康义昌(1988)、甘昭国(1991)利用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确定晚奥陶世川中隆起的边界(图 7); 此外, 根据钻井资料发现自深1井缺失临湘组(甘昭国, 1991), 五峰组褐色含钙碳质页岩直接盖在了宝塔灰岩之上, 由此可见川中隆起在凯迪期早期应分布在自贡— 内江一带, 并向北东方向延伸(图 6); 川中隆起在凯迪期晚期则向北迁移。

图7 川中隆起边界(据康义昌, 1988; 修改)Fig.7 Boundary of Chuanzhong Palaeouplift(modified from Kang, 1988)

古暴露区。古暴露区内缺失涧草沟组, 因不知是涧草沟组沉积后沉积物被剥蚀掉还是发生沉积间断而没有沉积物, 而与古剥蚀区相区分; 又因为仅缺失涧草沟组, 暴露时间较短(小于8 Ma), 没有古隆起那样长的暴露时间, 因而与古隆起相区分。通过野外观察发现, 盐津银厂坝剖面整体缺失涧草沟组, 五峰组直接盖在宝塔组顶部(图 4-3, 图8); 根据四川省盐津地区的区调资料, 在盐津城北盐井坝剖面也整体缺失涧草沟组, 五峰组与宝塔组为不整合接触; 屏山北部宫深1井资料显示, 该地区缺失临湘组, 五峰组直接盖在宝塔组之上; 基于以上剖面绘出古暴露区范围。此外, 根据区调资料在柿子坝剖面处, 涧草沟组与五峰组连续沉积、整合接触(剖面2, 图8), 因此古暴露区并非与黔中隆起连为一体。另外, 区调资料显示, 在屏山西北方向、盐津西侧和南侧地区, 均有涧草沟组和五峰组沉积, 且两者为整合接触, 因此其范围应该不会向西延伸太远(图 6)。

图8 川南— 黔北地区晚奥陶世古暴露区和古剥蚀区地层对比Fig.8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denuded zone and exposed zone during the Late Ordovician in southern Sichuan-northern Guizhon Provinces

古剥蚀区。古剥蚀区范围内涧草沟组顶部可见风化剥蚀现象, 但其剥蚀时间不足以形成风化壳(风化壳的形成时间约100 Ma), 更没有古隆起暴露时间长, 因而与古隆起和古风化壳相区分。兴文麒麟剖面存在临湘组沉积, 为一套瘤状灰岩, 但临湘组顶部有风化壳, 风化壳厚度6 cm, 成杂色黏土, 风化壳底部紧贴临湘组有1层褐色的铁质黏土层(图 4-1, 4-2; 图8), 因此在兴文附近存在古剥蚀区, 其分布范围在兴文— 叙永一带。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得出, 在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期之交, 在盐津— 筠连— 叙永— 水富— 屏山一带存在古暴露区和古剥蚀区, 且可以推测古暴露区在桑比期末期— 凯迪期早期率先隆起, 没有接受临湘组沉积; 进入凯迪期早期, 兴文一带接受临湘组沉积, 凯迪期早期末, 随着海平面继续下降, 兴文一带临湘组暴露出地表, 接受剥蚀; 进入凯迪期晚期后, 由于黔中隆起构造隆升, 盆地内部继续凹陷, 相对海平面上升, 整个暴露区和剥蚀区被海水淹没, 接受五峰组沉积。

台地相的展布面积最大, 自南西向北东水深逐渐变大, 局限台地以瘤状灰岩为主, 开阔台地以含泥质灰岩、泥灰岩为主; 在开阔台地内部綦江坡渡和道真巴渔一带分布有台地内部的生屑滩, 在綦江坡渡为生物屑泥灰岩, 在道真巴渔一带为泥晶生屑灰岩, 生屑含量大于60%, 为台内低能生屑滩。川南— 黔北地区晚奥陶凯迪早期涧草沟组顶部古地理展布自南西至北东方向依次为黔中隆起、潮坪、局限台地、古剥蚀区、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生屑滩和开阔台地, 总体来看是一个自南西向北东水体逐渐变深的沉积格局(图 9); 但是从北西到南东方向古地理展布依次为川中隆起、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生屑滩、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潮坪和川中隆起, 总体上为南北浅、中间深的沉积格局(图 9)。

图9 川南— 黔北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早期涧草沟组顶部沉积剖面Fig.9 Depositional profile of the top of Jiancaogou Formation of the early Katian of Late Ordovician in southern Sichuan-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s

3.2 凯迪期晚期五峰组底部古地理格局

凯迪期晚期的古地理格局为:南北两侧为2个古隆起、中间为1个黑色页岩盆地。2个古隆起为川中隆起和黔中隆起, 2个古隆起控制着沉积盆地内部沉积相带的展布与物源的供给, 在川中隆起和黔中隆起周缘发育潮坪相, 沉积相带较窄。在盆地中部则为陆棚相沉积, 靠近隆起两侧为含粉砂的浅水陆棚相沉积, 向盆地中部逐渐演变为以碳质页岩、硅质页岩为主的深水陆棚相沉积(图 10)。自北西至南东方向古地理展布依次为川中隆起、潮坪、浅水陆棚、深水陆棚、浅滩、深水陆棚、浅水陆棚、潮坪和黔中隆起, 总体上为南北浅、中间深的沉积格局(图 11)。

图10 川南— 黔北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晚期五峰组底部古地理图Fig.10 Palaeogeography map of the bottom of Wufeng Formation of the late Katian of Late Ordovician in southern Sichuan-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s

图11 川南— 黔北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晚期五峰组底部沉积剖面Fig.11 Depositional profile of the bottom of Wufeng Formation of the late Katian of Late Ordovician in southern Sichuan-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s

早古生代, 中上扬子地区总体上经历了从克拉通海相盆地(寒武纪— 中奥陶世)到克拉通基础上的隆后盆地(奥陶纪— 早志留世)的演化(牟传龙等, 2011)。中奥陶世以后, 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中上扬子地区表现出明显的挤压隆升构造背景, 在古地理格局上表现为隆起区扩大, 使早奥陶世镶边碳酸盐台地转换为碳酸盐缓坡沉积; 在晚奥陶世时期, 川中隆起、牛首山隆起, 黔中隆起和武陵— 雪峰隆起在晚奥陶世已具雏形并不断隆起, 华南构造开始反转, 沉积格局开始调整, 扬子地块成为隆后盆地(周名魁等, 1993; 刘宝珺和许效松, 1994)。凯迪期早期, 川南— 黔北地区仍为以瘤状灰岩和泥质灰岩为主的碳酸盐缓坡沉积。此后进入凯迪期晚期, 川南— 黔北地区进入页岩盆地环境。

对比凯迪期早期涧草沟组顶部和凯迪期晚期五峰组底部的古地理面貌, 可以推测晚奥陶世桑比期晚期— 凯迪期早期初, 中上扬子地区出现了海退, 这次海退一直延续到凯迪期早期末, 并在此时的古地理图上表现为黔中隆起北侧存在大面积的古暴露区和古剥蚀区, 而此时的沉积格局表现为2种:一种是自南西向北东水体逐渐变深的沉积格局(图 9), 另一种是南北浅、中间深的沉积格局(图 9); 至凯迪期晚期初, 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构造挤压开始加速, 隆起区进一步扩大, 黔中隆起向北扩展, 由于“ 构造掀斜” 效应(许效松等, 1996)导致相对海平面快速上升, 使得沉积格局发生改变, 整体转换为南北浅、中间深的沉积格局(图 11)。

在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期这一转换阶段, 中上扬子地区不仅古地理格局面貌和沉积格局发生了如此显著的变化, 沉积物的变化也尤为明显, 由凯迪期早期一套碳酸盐缓坡沉积迅速转变为凯迪期晚期局限浅海环境沉积(周名魁等, 1993; 牟传龙等, 2011), 形成大面积的、低能的、欠补偿的缺氧还原性的沉积环境, 沉积了五峰组一套黑色碳质页岩和硅质页岩(图 4-5), 而五峰组和其上覆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是扬子地区重要的生油岩系。

4 结论

1)根据川南— 黔北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早期和凯迪期晚期地层的岩性特征、古生物组合特征及其他特征, 将凯迪期早期涧草沟组顶部地层划分为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浅滩相和潮坪相; 凯迪期晚期五峰组底部地层划分为浅水陆棚相、深水陆棚相、浅滩相和潮坪相。

2)采用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 以凯迪阶涧草沟组和五峰组这一层序界面作为编图的等时界面, 编制了凯迪期早期涧草沟组顶部与凯迪期晚期五峰组底部2张岩相古地理图, 将凯迪期早期涧草沟组顶部划分为古隆起、古暴露区、古剥蚀区、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和浅滩7个古地理单元; 凯迪期晚期五峰组底部划分为古隆起、潮坪、浅水陆棚、深水陆棚和浅滩5个古地理单元; 首次利用古地理图恢复了凯迪期早期古暴露区和古剥蚀区及其分布范围, 更加客观地反映了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期转换阶段岩相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过程。此外, 恢复了晚奥陶世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期之交的沉积格局。凯迪期早期涧草沟组顶部沉积格局表现为2种:一种是自南西向北东水体逐渐变深的沉积格局, 另一种表现为南北浅、中间深的沉积格局; 凯迪期晚期则只有一种沉积格局:南北水体较浅、中间水体深的沉积格局。

3)在凯迪期早期与凯迪期晚期之交, 中上扬子地区不仅古地理格局了显著的变化, 沉积环境与沉积物的响应也尤为明显。晚奥陶凯桑比期末中上扬子地区出现了海退, 这次海退一直延续到凯迪期早期末, 黔中隆起北侧存在大面积的古暴露区和古剥蚀区, 此时中上扬子为一套碳酸盐缓坡沉积; 随着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继续不断挤压碰撞, 黔中隆起及临区雪峰隆起在此时快速隆起, “ 构造掀斜” 效应进一步加大, 至凯迪期晚期相对海平面快速上升, 结束了中奥陶世— 晚奥陶世早期以来的碳酸盐缓坡沉积, 进而转为淹没台地, 形成大面积的、低能的、欠补偿的缺氧还原性的沉积环境, 并沉积了五峰组一套黑色碳质页岩和硅质页岩, 而五峰组与其上覆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是扬子地区重要的生油岩系。

参考文献
1 安太痒. 1987. 中国南部早古生代牙形石[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1-83. [文内引用:1]
2 陈旭. 1990. 论笔石的深度[J]. 古生物学报, 29(5): 507-526. [文内引用:1]
3 陈旭, 戎嘉余, 张元动, . 2000. 奥陶纪年代地层学研究综述[J]. 地层学杂志, 24(1): 18-26. [文内引用:1]
4 陈旭, Stig M B. 2008. 奥陶系研究百余年: 从英国标准到国际标准[J]. 地层学杂志, 32(1): 1-14. [文内引用:1]
5 邓新, 杨坤光, 刘彦良, . 2010. 黔中隆起性质及其构造演化[J]. 地学前缘, 17(3): 79-89. [文内引用:1]
6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1. 中国南方中及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3(4): 10-24. [文内引用:2]
7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3. 中国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5(3): 263-278. [文内引用:1]
8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4. 中国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6(2): 127-139. [文内引用:1]
9 甘昭国. 1991. 从上扬子地台西部古生代构造演化探讨川中古隆起[J]. 四川地质学报, 11(2): 93-100. [文内引用:1]
10 高计元. 1988. 中国南方泥盆系瘤状灰岩的成因[J]. 沉积学报, 6(2): 77-85. [文内引用:1]
11 葛祥英, 牟传龙, 周恳恳, . 2013. 湖南地区晚奥陶世桑比期—凯迪期早期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J]. 古地理学报, 15(1): 59-68. [文内引用:2]
12 耿良玉. 1986. 论上扬子区五峰页岩的陆表海成因[C]. 见: 中国古生物学会编.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Ⅰ. 安徽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03-114, . [文内引用:1]
13 郭福生, 梁鼎新. 1993. 浙江江山砚瓦山组瘤状灰岩的成因[J]. 矿物岩石, 13(3): 74-80. [文内引用:1]
14 康义昌. 1988. 川中古隆起的形成、发展及其油气远景[J]. 石油实验地质, 10(1): 12-23. [文内引用:1]
15 刘宝珺, 许效松. 1994. 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图集(震旦纪—三叠纪)[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66-75. [文内引用:2]
16 刘宝珺, 许效松, 潘杏南, . 1993. 中国南方古大陆沉积地壳演化与成矿[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31-34. [文内引用:3]
17 刘特民. 1987. 黔中何时隆起[J]. 贵州地质, (1): 65-71. [文内引用:2]
18 刘伟, 许效松, 余谦. 2011. 探讨黔中古隆起形成机制及演化[J]. 沉积学报, 29(4): 658-664. [文内引用:1]
19 卢衍豪, 周志毅. 1979. 瘤肋虫的分类位置和系统演化[J]. 古生物学报, 18(5): 415-433. [文内引用:1]
20 马永生, 陈洪德, 王国力, . 2009. 中国南方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集(震旦纪—新近纪)[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4-55. [文内引用:1]
21 梅冥相, 马永生, 邓军, . 2005. 上扬子区下古生界层序地层格架的初步研究[J]. 现代地质, 19(4): 551-561. [文内引用:1]
22 梅冥相. 1994. 论“黔中古陆”[J]. 贵州地质, 11(3): 199-206. [文内引用:1]
23 牟传龙, 许效松, 林明. 1992. 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编图: 以中国南方泥盆纪地层为例[J]. 岩相古地理, (4): 1-9. [文内引用:1]
24 牟传龙, 周恳恳, 梁薇, . 2011. 中上扬子地区早古生代烃源岩沉积环境与油气勘探[J]. 地质学报, 85(4): 526-532. [文内引用:4]
25 穆恩之. 1954. 论五峰页岩[J]. 古生物学报, 2(2): 153-170. [文内引用:1]
26 聂瑞贞. 2006.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演化[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 [文内引用:1]
27 牛新生, 冯常茂. 刘进. 2007. 黔中隆起的形成时间及形成机制探讨[J]. 海相油气地质, 12(2): 46-50. [文内引用:1]
28 孙庆峰. 2006. 新疆柯坪中奥陶统结核状灰岩的沉积环境及成因[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5(2): 137-147. [文内引用:1]
29 万方, 许效松. 2003. 川滇黔桂地区志留纪构造—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5(2): 180-186. [文内引用:1]
30 项礼文, 姬再良. 1988. 中国南部上奥陶统临湘组三叶虫[A]. 见: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C].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24. [文内引用:1]
31 肖传桃, 姜衍文, 朱忠德, . 1996. 湖北宜昌地区奥陶纪层序地层及扬子地区五峰组沉积环境的讨论[J]. 高校地质学报, 2(3): 339-347. [文内引用:1]
32 谢尚克, 汪正江, 王剑. 2011. 黔东北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13(5): 539-549. [文内引用:3]
33 许效松, 门玉彭, 张海全, . 2010. 古陆、古隆与古地理[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30(3): 1-10. [文内引用:1]
34 许效松, 徐强, 潘桂棠, . 1996. 中国南大陆演化与全球古地理对比[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42-63. [文内引用:2]
35 尹赞勋. 1949. 中国西部志留纪地层之分类与对比[J]. 中国地质学会志, (29): 1-62. [文内引用:1]
36 张海全, 许效松, 于谦, . 2010. 扬子板块西北缘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与烃源岩的关系[J]. 石油天然气学报, 32(2): 43-47. [文内引用:1]
37 张海全, 许效松, 刘伟, . 2013. 中上扬子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与黑色页岩的关系[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33(2): 17-24. [文内引用:1]
38 张霞, 林春明, 凌洪飞, . 2009. 浙西地区奥陶系砚瓦山组瘤状灰岩及其成因探讨[J]. 古地理学报, 11(5): 481-49. [文内引用:1]
39 周名魁, 王汝植, 李志明, . 1993. 中国南方奥陶—志留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27, 46-74. [文内引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