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简介 朱筱敏,1960年生,博士,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E-mail:xmzhu@cup.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吴冬,1987年生,男,江苏扬州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E-mail:lisandpw@163.com。
中国南沙海域大中型盆地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些盆地大多形成于新生代,自下而上沉积陆相—海陆过渡相—海相地层。不同的盆地沉积分布主控因素不同。碎屑岩沉积受控于 3大古水系:即华南古陆南缘造山带古水系控制南薇西盆地和北康盆地扇三角洲,巽他陆架古水系控制湄公盆地和万安盆地三角洲,婆罗洲古水系控制曾母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扇三角洲与三角洲。碳酸盐沉积受控于水体和构造条件,温暖、干净、适度动荡的浅水环境有利于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形成与生长。多种沉积相类型构成多种油气储集体,中新统砂岩和碳酸盐岩储集层最为重要,烃源岩分布具规律性。研究认为块体漂移控制了南沙大中型盆地油气分布,形成 3套生储盖组合,发育 3类岩性地层圈闭。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Zhu Xiaomin,born in 1960,is a professor and doctoral tutor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Now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E-mail: xmzhu@cup.edu.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Wu Dong,born in 1987,is a Ph.D. candidate of geology.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E-mail: lisandpw@163.com.
Nansha area is rich in oil and gas resources. Major medium and large basins were formed in the Cenozoic and deposited continental-transitional-marine facies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Different factors controlled th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in these basins. Clastic deposi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ree palaeo-river systems. One from the orogen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South China Continent controlled fan deltas in Nanweixi Basin and Beikang Basin. Another one on Sunda Shelf controlled deltas in Mekong Basin and Wan'an Basin. The last one from Borneo Block controlled fan deltas and deltas in Zengmu Basin and Wenlai-Shaba Basin. And carbonate deposition is controlled by water and structural conditions. Warm,clean,moderately shallow turbulent environment is conducive to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carbonate platform and reef. Various sedimentary facies formed different types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Miocene sandstone and carbonate reservoi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servoirs and source rocks are distributed with regularity. Drifting blocks controlled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these basins in Nansha area,forming three sets of source-reservoir-caprock assemblages and three kinds of stratigraphic traps.
南沙海域地处西太平洋, 在中国九段线内发育有13个沉积盆地, 包括万安盆地、曾母盆地、南薇西盆地、北康盆地、礼乐盆地、文莱— 沙巴盆地等大中型含油气盆地(图 1)。这些盆地与北部珠江口、琼东南等盆地围绕南海海盆呈环形分布, 在前古近系基底之上沉积充填新生代陆相— 海陆过渡相— 海相地层, 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 形成诸多油气藏, 石油地质资源量约192.5× 108 t, 天然气地质资源量12.4× 1012 m3(朱伟林和米立军, 2010)。
多年来国内学者在南沙海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南海成因、不同盆地构造层划分与形成和石油地质条件等方面(谯汉生, 1980; 刘海龄等, 1991; 姚伯初, 1996, 1998; 刘振湖, 1998; 刘振湖和郭丽华, 2003; 徐行等, 2003; 姚永坚等, 2005; 周蒂等, 2011), 沉积学研究相对薄弱, 尤其是沉积分布控制因素及其与油气勘探目标优选的内在联系方面, 鲜有论述。研究区资料精度相对较差, 作者尝试综合运用多种资料,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认识, 立足于南沙海域大地构造背景, 分析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沉积充填特征, 明确其主控因素, 然后探讨油气分布层位及沉积环境, 尝试以沉积学视角来揭示研究区油气的分布规律, 进而为南沙油气勘探目标优选提供地质依据。
南沙海域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 澳大利亚板块交接处, 大地构造背景复杂。新生代初期现今南海并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古南海(图 2-a, 2-b), 晚始新世— 中新世, 随着古南海持续往南俯冲, 拼接在华南古陆南缘的永署— 太平块体和礼乐— 巴拉望块体相继裂离南漂, 新南海逐渐扩大(图 2-c), 至中中新世末, 古南海基本消亡, 现今地理格局初定(图 2-d)。在此构造背景之下, 受不同构造应力影响, 研究区发育多种类型盆地, 南部曾母盆地和文莱— 沙巴盆地等为压扭成因, 是受新生代古南海俯冲碰撞婆罗洲事件影响而形成的前陆盆地; 西部万安盆地等为张扭作用形成的走滑剪切盆地; 北部南薇西盆地、北康盆地和礼乐盆地则是在伸展作用下形成的断陷盆地, 其形成演化与南海新生代扩张密切相关(谯汉生, 1980; 刘海龄等, 1991; 姚伯初, 1996, 1998; 刘振湖, 1998; 刘振湖和郭丽华, 2003; 徐行等, 2003; 姚永坚等, 2005; 周蒂等, 2011)(图1, 图2, 表1)。
曾母盆地和文莱— 沙巴盆地属于前陆盆地。曾母盆地面积约17× 104 km2, 文莱— 沙巴盆地面积约9× 104 km2。两者构造— 演化特征相似, 沉积基底大部分为古南海消减形成的增生楔, 即婆罗洲陆上白垩纪— 晚始新世拉羌群增生浊积岩向海的延伸, 并存在局部浅变质(周蒂等, 2011); 基底之上沉积了巨厚的新生界, 古新统— 始新统发育陆相或海陆过渡相扇三角洲和湖泊, 扇三角洲物源来自于局部古隆起; 晚始新世以来, 盆地遭受自北向南的海侵, 与此同时婆罗洲拉羌— 克拉克冲断带形成, 在盆地南部形成扇三角洲, 北部则为滨浅海— 开阔海沉积; 至中新世, 南部扇三角洲继承性发育, 逐渐过渡为稳定、细粒的潮控三角洲, 北部临海, 在曾母盆地康西凹陷以及南康台地沉积了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 上新世以来, 沉积格局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全新世还发育了著名的曾母暗沙生物礁。
伸展成因的南薇西盆地和北康盆地资料很少。前人对比珠江口盆地和曾母盆地钻井结果, 推断古新世— 始新世, 南薇西盆地为陆相沉积环境(徐行等, 2003), 面积约4× 104 km2。南薇西盆地西部西北部接受来自华南古陆方向的物源, 发育扇三角洲或三角洲, 东部发育局限湖相沉积; 随着永署— 太平块体裂离和南海海侵, 盆地三角洲砂体展布范围逐渐减小, 滨浅海— 半深海沉积范围相应扩大; 考虑到资料精度有限, 前人虽未明确指出, 但笔者认为南薇西盆地在中新世应该还发育碳酸盐岩。北康盆地紧邻南薇西盆地, 位置靠海, 面积约6.2× 104 km2。与南薇西盆地相似, 北康盆地古新世— 始新世发育陆相三角洲和湖泊, 渐新世海侵开始, 盆地中部和东部普遍相变为海相沉积; 中新世全区构造相对平静, 水体温暖干净, 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发育; 上新世以来, 盆地主要发育滨浅海和半深海沉积。
与南薇西盆地和北康盆地不同, 钻井揭示礼乐盆地新生代不发育陆相地层。礼乐盆地面积约5× 104 km2, 最新的研究认为其古新统— 下渐新统沉积相以滨浅海和扇三角洲、水下扇为主, 碎屑物源来自于盆内高部位; 晚渐新世以来盆地北部碳酸盐岩台地大面积发育。
万安盆地古新世面积较小, 发育有限而狭窄的地垒— 地堑沉积, 主要充填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河流砂砾; 至始新世盆地范围扩大, 发育陆相扇三角洲— 湖泊沉积体系, 物源来自西部; 渐新世开始海侵, 盆地北部和西北部发育三角洲, 中部和东部发育滨浅海; 早中新世沉积格局继承渐新世, 表现西部多砂、东部多泥的特点, 中— 晚中新世盆地中部和东部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 东北局部地区发育半深海; 上新世以来, 盆地西部沉积了陆架边缘三角洲, 东部发育陆坡和半深海沉积。
比较本区内不同类型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异同发现, 相同之处在于各盆地均由早期断陷层序发展为中期断— 拗层序, 最终演变为晚期拗陷层序, 自下而上由陆相粗碎屑沉积充填逐渐过渡到海陆交互相和海相沉积, 由河湖、三角洲砂泥岩相转变为滨浅海— 半深海砂泥岩、灰岩相; 不同类型盆地沉积演化受构造— 海平面联合控制, 渐新世南海运动海盆扩张造成区域海平面迅速上升, 区内大多数盆地遭受海侵, 至中中新世末万安运动使盆地回返, 海平面下降, 碳酸盐沉积遭受淋滤和剥蚀。不同之处在于断陷和走滑盆地物源来自于北部, 前陆盆地物源来自于南部; 由于有持续稳定的碎屑供给, 走滑盆地和前陆盆地三角洲较为发育, 相反, 断陷盆地主要沉积海相泥岩和碳酸盐岩; 断陷盆地接受陆源碎屑时间早, 前陆盆地次之, 走滑盆地最晚。
作为一个海盆, 中国南海被华南古陆、印支地块、婆罗洲、菲律宾板块等多个大陆和岛屿围绕, 接受来自四周的陆源碎屑供给, 发育多个物源。不同“ 大江大河” (朱伟林等, 2008)对南海沉积物时空分布影响不同, 例如红河之于莺歌海盆地(王国芝等, 2000; Tanabe et al., 2003; 朱伟林等, 2008; 王英民等, 2011), 珠江之于珠江口盆地(李妙霞等, 1987; 朱伟林等, 2008; 祝彦贺等, 2009), 南沙海域大中型盆地则主要受3大古水系影响。
3.1.1 华南古陆南缘造山带古水系控制南薇西和北康盆地扇三角洲分布
通过对南海南北陆缘处的2条地震测线进行解释与对比, 推断南沙海域在中生代为海相沉积环境, 不同于现今南海, 其为印支期未曾消减完的古特提斯残留洋盆, 被命名为“ 古礼乐北海盆” (赵美松等, 2012)。随后礼乐块体受南北向应力作用北漂, 古礼乐北海盆逐渐萎缩, 直至新生代初期, 礼乐块体碰撞华南古陆, 形成“ 古双峰— 笔架” 造山带(赵美松等, 2012), 造山带剧烈隆升, 分割北部珠江口盆地和南部礼乐块体, 分别向两侧注入大量碎屑物质。造山带向北部珠江口盆地持续供源至珠江组早期, 其成分为沉积岩和中基性岩浆岩(余烨等, 2012); 亦向南部南薇西盆地和北康盆地提供物源, 形成分选、磨圆相对较差的粗碎屑近源扇三角洲堆积, 晚始新世— 早渐新世, 现今南海西南次海盆开始扩张, 将永署— 太平块体往南推挤, 随着永署— 太平块体的南移, 造山带对南薇西盆地和北康盆地的供源强度越来越弱。
3.1.2 巽他陆架古水系控制湄公盆地和万安盆地三角洲沉积分布
研究区内巽他陆架主要发育3条河流, 分别为湄公河、湄南河和北巽他河(图 3), 其中湄公河和湄南河控制着万安盆地西北部和西南部三角洲展布。早古近纪湄公河水系向南推进, 在湄公盆地形成了陆相冲积平原— 过渡相三角洲沉积, 渐新世盆地遭受海侵, 沉积环境为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潟湖和海岸平原(邱燕, 1996; 孙桂华等, 2010; 张强等, 2012), 新近纪尤其是中— 晚中新世以来, 湄公河供源强度持续增加, 碎屑物充足, 沉积巨厚地层, 三角洲沉积最为发育。
万安盆地远离印支地块, 北部昆嵩隆起将其与湄公盆地分隔。受昆嵩隆起阻挡, 中中新世之前湄公河对万安盆地影响很小, 盆地内接受来自于局部隆起的近源碎屑物, 发育扇三角洲和冲积平原等陆相沉积。早中新世以后, 古湄公河水系途经昆嵩隆起中因断裂所形成的凹地而进入万安盆地, 在其西和西北部控制了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发育(邱燕, 1996), 晚中新世以来, 湄公河水系携带大量陆源碎屑越过昆嵩隆起, 持续进积, 充填万安盆地, 形成一套进积反旋回地层, 分析认为其与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事件密切相关。
湄公河每年输送1.6× 108 t沉积物进入南海, 而湄南河和巴兰河输送的沉积物相加只有0.23× 108 t(Milliman and Meade, 1983)。与湄公河水系相比, 湄南河对万安盆地三角洲分布的影响较小。
北巽他河基本上是1条更新世河流(Wright, 2006), 对研究区沉积物展布影响较小, 从地理位置来看曾母盆地西南部三角洲可能与之相关。
3.1.3 婆罗洲古水系控制曾母盆地和文莱— 沙巴盆地扇三角洲与三角洲分布
婆罗洲位于南沙海域南部, 其上自西向东发育3条水系, 分别为卢帕尔河、拉让河和巴兰河。3条水系往北延伸, 其中卢帕尔河和拉让河注入曾母盆地, 与北巽他河联合控制曾母盆地砂体展布, 巴兰河注入文莱— 沙巴盆地, 形成了巴兰三角洲(图 4)。
婆罗洲古水系的形成与演化受南海大地构造活动影响。晚始新世— 中中新世, 南海持续扩张, 将永署— 太平块体和礼乐块体向南推挤, 与此同时, 古南海不断向南俯冲于婆罗洲之下, 在婆罗洲北部形成前陆盆地(曾母和文莱— 沙巴盆地), 碰撞同时形成了拉羌— 克拉克褶皱冲断带(Tongkul, 1994), 冲断带隆升进而遭受剥蚀, 往北形成3条古水系, 往南形成马哈坎河, 注入库太盆地形成中新统三角洲砂岩储集层。由于具备相似的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 婆罗洲南部库太盆地油气地质条件与北部文莱— 沙巴盆地可以对比。
婆罗洲注入南沙海域的2条古水系中, 拉让河切过巴林坚组富泥的Belaga层在曾母盆地形成三角洲, 三角洲扇体泥质含量较高, 不利于油气聚集。另一条巴兰河形成的所谓“ 巴兰三角洲” 实际上是一个三角洲发育区, 自下而上发育3期三角洲, 分别为古近纪的Meligan三角洲、中新世的Champion三角洲和上新世的Baram三角洲, 三角洲继承性发育, 纵向叠置, 摆动迁移, 其物源来自于“ Western Cordillera” 山, 80%由渐新统— 中新统克拉克组砂岩组成, 砂地比值较高, 成藏条件优越(Hutchison, 2004)。
南沙海域碳酸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可以概括为4点:“ 水清、水浅、水动、水暖” 。“ 水清” 是指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形成与生长在干净的清水环境中, 碎屑物质的注入会破坏碳酸盐沉积; “ 水浅” 是指碳酸盐沉积持续发育于浅水环境, 浅水环境水动力相对较强, 有利于鲕粒和内碎屑的形成, 另外海底下沉速度大于碳酸盐沉积物补偿速度时沉积物易被溶解, 因此碳酸盐多沉积于古凸起等继承性地貌, 正断层上升盘也是碳酸盐岩台地大面积发育地区; “ 水动” 是指水体适度动荡, 有利于形成鮞粒等; “ 水暖” 是指生物礁多生长于热带暖水流区、天气良好的波基面之上。
研究区新生代以来处于东南亚赤道热带环境, 气候和温度为碳酸盐沉积提供了良好条件, 叠合碳酸盐岩分布和各盆地构造单元发现, 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几乎全部发育在远离砂砾岩供给的二级正向构造单元之上, 万安盆地北部隆起和中部隆起, 曾母盆地南康台地和塔陶垒堑以及礼乐盆地北部隆起和中部隆起都是碳酸盐岩台地大量发育的场所。
总体来说, 南沙海域古水系发源于大陆, 延伸至海洋, 近陆地区以扇三角洲、三角洲相碎屑岩沉积为主, 近海地区远离古水系供给, 以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沉积为主。海平面下降或物源供给增大, 碎屑岩进积冲蚀、破坏碳酸盐沉积, 相反, 碎屑岩退积则给碳酸盐岩生长提供空间。研究区沉积物分布具有环带特征, 即“ 外砂(砂岩)内灰(灰岩或白云岩), 有序分布” 。
截至2009年底, 南沙海域大中型盆地中湄公盆地累计发现10多个油气田(张功成等, 2010), 探明储量为8.48× 108 t油当量(张强等, 2012); 万安盆地累计发现油气田26个(张功成等, 2010), 探明储量为2.83× 108 t油当量(张强等, 2012); 曾母和文莱— 沙巴盆地均发现上百个油气田, 探明储量相近, 约24.75× 108 t油当量(张强等, 2012), 曾母盆地以产气为主, 文莱— 沙巴盆地则以产油为主; 南薇西盆地尚无钻井; 北康盆地目前已发现1个气田; 礼乐盆地有7口钻井, 除1口有气显示, 其余井尚无发现。油气分布“ 外油内气” 环带特征明显(张功成等, 2010)。
以大量事实资料为基础, 对南沙海域13个大中型盆地以及相邻海域湄公盆地、库太盆地等的烃源岩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归纳这些盆地有利烃源岩形成年代、岩石类型和沉积环境。
根据公开出版的文献资料, 得出有利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渐新统, 其次为始新统和中新统(Todd et al., 1997; 刘振湖, 2005; 李金有和郑丽辉, 2007); 从油气田资料(这些数据大多来自于已经勘探开发的曾母盆地和文莱— 沙巴盆地)来看, 有利烃源岩则集中分布在中新统, 其次为渐新统和上新统。进一步分析认为, 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盆地有利烃源岩分布层位不同, 而油气田数据集中在个别盆地, 形成偏差。
根据发育层位差异将本区烃源岩划分为古近系(含白垩系)烃源岩和新近系烃源岩。以古近系烃源岩为主力源岩的盆地有礼乐盆地(早白垩系)、北康盆地(中始新统— 下渐新统)、南薇西盆地(中始新统— 下渐新统)、西北巴拉望盆地(白垩系— 始新统)等, 以新近系烃源岩为主力源岩的盆地有万安盆地(下中新统)、曾母盆地(中新统)、文莱— 沙巴盆地(中新统— 更新统)等(图 5)。
研究区烃源岩岩性共有3类:泥岩(灰泥、黏土、页岩、碳质页岩)、灰岩(灰岩、泥灰)和煤, 其中泥岩约占统计总数的81%, 煤和煤层泥质烃源岩其次, 约占统计总数的18%, 灰岩烃源岩样本较少, 约占统计总数的1%。
烃源岩沉积相类型无对应资料, 对比研究样本地质年代和研究区海侵时间, 认为海相烃源岩稍占优势, 湖相烃源岩其次, 海相烃源岩具有分布广的特点, 湖相烃源岩品质相对较好, 但分布局限。
湄公盆地和万安盆地在上渐新统— 下中新统均发育煤系或煤层烃源岩, 尤其在万安盆地发育多套煤系烃源岩, 反映半封闭、水动力静滞的沉积环境, 如沼泽、潟湖等。在南沙海域南部, 东纳土纳油气区、北卢卡尼亚不发育煤系烃源岩, 西卢卡尼亚和中卢卡尼亚发育多套煤系烃源岩, 南部塔陶地区发育灰岩烃源岩(灰岩或灰泥), 东侧巴林坚、巴兰地区、西南巴拉望地区均发育泥质烃源岩, 巴兰地区沉积物迅速注入南海, 相对海平面持续升高, 可容空间增长, 海面开阔, 三角洲平原相或者潟湖相的煤系地层不发育, 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相砂岩储集层和滨浅海相烃源岩(图 2)。
以大量调研资料为基础, 对南沙海域13个大中型盆地以及相邻海域湄公盆地、库太盆地等的储集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归纳这些盆地主力储集层形成年代、岩石类型和沉积环境。
统计发现, 南沙海域大中型盆地储集层从古新统到更新统都有分布, 主力储集层发育层段为中新统(中— 上中新统及下中新统), 其次为上新统、上渐新统、下渐新统和更新统, 万安盆地发育花岗岩基底储集层(图 6)。
油气赋存于多类型岩石中, 包括砂岩、碳酸盐岩、火山岩、煤层和泥页岩。南沙海域大中型盆地储集层岩性多以碎屑岩(砂岩、砾岩、钙质砂岩)为主, 约占统计总数的79%, 碳酸盐岩(生物化学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其次, 约占统计总数的19%, 碎屑岩— 碳酸盐岩混合储集层以及煤系地层和基底花岗岩储集层总计约占统计总数的2%。
研究区储集层沉积环境多样, 以海相环境为主(58.2%), 海陆过渡相环境其次(35.4%), 形成于古近系陆相环境的储集层较少(6.4%)。储集层多形成于浅海— 大陆架环境, 约占统计总数的35%, 沉积相类型为浅海砂体及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 滨海沉积其次, 约占统计总数的8%, 其中包括了河口湾、潮汐和海岸砂体沉积等; 三角洲过渡相沉积约占统计总数的35%, 河流、冲积平原及湖泊沉积约占统计总数的6%; 值得注意的是, 本区还发育一定比例的深海沉积(约占16%), 主要为陆架斜坡— 深海海盆的重力流储集体(图 7)。
曾母盆地主力储集层分布于中新统, 下中新统— 上中新统砂岩集中在盆地南部, 中中新统— 上中新统灰岩集中在盆地中部和东北部。砂岩储集层孔隙度12%~29%, 渗透率0.001~7.00 μ m2, 灰岩储集层孔隙度10%~40%, 渗透率0.1~4.0 μ m2(郑之逊, 1993; Woden et al., 1997; 刘振湖, 2005; 李金有和郑丽辉, 2007)。南部巴林坚油气区主要发育早— 中中新统碎屑岩储集层, 以三角洲和滨浅海沉积为主, 中卢卡尼亚油气区主要发育中新统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储集层, 沉积环境以浅海为主; 北卢卡尼亚油气区主要发育中中新统碎屑岩储集层, 滨浅海沉积为主; 西卢卡尼亚油气区主要发育中新统碎屑岩储集层, 为滨浅海成因; 东纳土纳油气区主要发育中— 上中新统碳酸盐岩储集层, 以浅海相为主。
文莱— 沙巴盆地储集层以碎屑岩为主, 层位为中— 上中新统和上新统, 储集层形成于海陆过渡相三角洲— 浅海沉积环境, 孔隙度12%~35%, 渗透率0.1~2.2 μ m2(郑之逊, 1993; Woden et al., 1997; 刘振湖, 2005; 李金有和郑丽辉, 2007)。婆罗洲南部库太盆地与之类似, 发育中新统三角洲砂岩储集层。
南薇西盆地无可信资料; 北康盆地主力储集层为中— 上中新统灰岩和礁灰岩; 目前礼乐盆地勘探目的层系为古新统— 上始新统滨浅海相砂岩, 而Sampaguita-1井揭示了盆内沉积2000余米的灰岩— 白云岩, 孔缝十分发育, 垂直分布; 西北巴拉望盆地发育下中新统浅海、深海灰岩和碎屑岩储集层。
南沙西部万安盆地主力储集层分布于中新统, 岩性以三角洲相砂岩为主, 碳酸盐岩其次, 另外还发育基岩储集层(图 8)。
构造活动影响沉积分布, 沉积分布决定油气成藏。综合分析南沙海域大中型盆地主力储集层和有利烃源岩时空分布规律, 认为新生代南海扩张、永署— 太平块体和礼乐块体往南漂移事件以及菲律宾板块向西运动直接控制了不同盆地的油气分布。块体漂移对南沙大中型盆地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宏观表现在对盆地自身形成演化的控制以及对物源古水系形成演化的控制。
南沙海域大中型盆地储集层各时期均有发育, 尤以中新统最为关键。中新世是研究区主力储集层发育时期, 标志着现今南海开始扩张的南海运动发生之后, 构造活动逐渐减弱, 盆地大多进入断— 拗沉降阶段, 稳定沉降背景下发育的碎屑岩储集层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 通常形成于源远流长的正常三角洲或存在海浪反复淘洗的滨岸环境中; 中新世(尤其是中— 晚中新世)也是碳酸盐岩储集体发育的有利期, 盆地平缓沉降, 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在断层上升盘以及构造古高点持续“ 追补” 和“ 并进” (朱筱敏, 2000)(图 9)。
曾母盆地和文莱— 沙巴盆地砂岩储集层物源来自于南部婆罗洲, 晚始新世— 渐新世古南海开始消减, 永署— 太平块体和礼乐块体分别漂移, 伴随着婆罗洲褶皱冲断带的剧烈隆升, 大量碎屑物质注入这2个盆地, 继承性发育了渐新统及以上地层扇三角洲— 三角洲储集层。下部粒度粗、分选磨圆差的扇三角洲储集层物性不佳, 不适合油气赋存, 中部和上部三角洲储集层粒度相对较细, 以砂岩为主, 分选磨圆中— 好, 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曾母盆地以廷贾断裂与文莱— 沙巴盆地为邻, 断裂西为隆起, 发育了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 断裂东为坳陷, 引导物源注入形成碎屑岩储集层。
南薇西盆地、北康盆地和礼乐盆地位于永署— 太平块体和礼乐块体, 渐新世以后随块体往南漂移, 直至中新世晚期碰撞婆罗洲漂移终止。在此过程中分别发育了始新统砂砾岩储集体和中新统灰岩储集体, 始新世南薇西盆地、北康盆地和礼乐盆地临近华南古陆, 北部造山带上搬运而来的砂砾近源堆积, 在盆地内形成一套碎屑岩储集层, 中新世块体脱离北部大陆, 四周环海, 缺少碎屑供给, 发育形成于“ 水清、水浅、水动、水暖” 环境的浅海台地灰岩或礁灰岩储集体。南薇西盆地和北康盆地资料较少, 礼乐盆地钻井证实了上述2套储集层的存在。
万安盆地发育3套储集层, 分别为前古近系基岩、渐新统— 中新统三角洲砂岩和中— 上中新统碳酸盐岩台地灰岩或礁灰岩。笔者认为位于南沙海域西部的万安盆地, 碎屑岩储集层发育更多地与局部古隆起、万安断裂活动和青藏高原隆升事件关系密切, 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则更多地与块体漂移相关。自永署— 太平块体和礼乐块体从华南古陆“ 挣脱” , 至与婆罗洲碰撞, 期间整个中新世万安盆地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滨浅海沉积环境中, 这为碳酸盐岩储集体发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中中新世末, 永署— 太平块体和礼乐块体碰撞婆罗洲, 菲律宾板块往西漂移碰撞东亚大陆, 万安盆地抬升使得原先发育的碳酸盐岩暴露出海面遭受淋滤和溶蚀, 对储集层物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 晚中新世盆地再次接受海侵, 台地和生物礁继承性发育, 沉积相分布范围相对缩小。
以永署— 太平块体和礼乐块体以及菲律宾板块漂移事件为基础, 把万安盆地、曾母盆地、文莱— 沙巴盆地等称之为“ 原地形成盆地群” , 将南薇西盆地、北康盆地、礼乐盆地称之为“ 异地漂移盆地群” , 那么“ 原地形成盆地群” 储集体横向分布差异明显, 近陆为碎屑岩, 勘探目标为三角洲砂体, 近海为灰岩, 勘探目标为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 “ 异地漂移盆地群” 储集体纵向分布差异明显, 下部为碎屑岩, 勘探目标为(扇)三角洲砂体, 上部为灰岩或白云岩, 勘探目标为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总体上可以认为本区主力储集层位于中新统, 也是优先勘探目的层。结合烃源岩分布特征, 认为“ 原地形成盆地群” 主力烃源岩为新近系, 生储盖组合更趋向于“ 自生自储” , “ 异地漂移盆地群” 主力烃源岩为古近系, 生储盖组合更趋向于“ 古生新储” 。
南沙海域大中型盆地新生界主要发育3套生储盖组合, 包括:(1)古生新储组合, 即陆相湖泊、海岸湖沼相泥页岩、煤层生烃, 海陆过渡相三角洲砂岩储集, 前三角洲相、滨浅海相泥岩封盖; (2)自生自储组合, 即滨浅海相泥页岩生烃, 滨浅海相砂岩储集, 浅海半深海相泥岩封盖; (3)古生新储组合, 即滨浅海相泥页岩生烃, 台地相(生物礁相)碳酸盐岩储集, 海相泥灰岩封盖(图 10)。根据以上研究以及多个油气藏数据, 认为滨浅海相泥页岩— 滨浅海相砂岩— 浅海半深海相泥岩自生自储组合普遍存在(占研究总体的60%), 其次是滨浅海相泥页岩— 台地相(生物礁相)碳酸盐岩— 海相泥灰岩古生新储组合(占33%); 湖泊、海岸湖沼相泥页岩、煤— 三角洲相砂岩— 前三角洲相、滨浅海相泥岩古生新储组合(占7%)不常见; 另外湄公盆地白虎油田还发育基岩储集层。
前人对本区构造圈闭做了大量深入详细的研究(刘宝明和周昌范, 1997; 张光学和杨木壮, 1999; 杨木壮等, 2003), 笔者认为, 南沙海域大中型盆地至少还存在着3类重要的岩性圈闭类型, 分别为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岩性圈闭、三角洲前缘砂泥岩岩性圈闭和浊积岩砂体岩性圈闭。
第1类岩性圈闭为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岩性圈闭。从生产开发的现状来看, 碳酸盐岩圈闭潜力巨大, 以曾母盆地纳土纳和卢卡尼亚F6世界级气田为代表(陈宏文和梁世容, 2004; 朱伟林和米立军, 2010)。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岩性圈闭大多临近海相生烃源岩, 发育于古隆起或构造高部位, 这既有利于油气运聚和富集, 又有利于勘探开发工作的实施, 同时海洋广布的厚层泥岩为油气很好封存提供了可能。碳酸盐岩圈闭在曾母盆地、万安盆地、南薇西盆地、北康盆地和礼乐盆地等均有分布。
第2类岩性圈闭为三角洲前缘砂泥岩圈闭。此类圈闭较为常见, 无论在陆相或是海相, 裂谷或是前陆盆地中, 三角洲前缘砂以其较好的物性为油气成藏提供了适合的地质条件, 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砂体指状插入湖相或海相泥岩内, 形成圈闭。万安盆地、文莱— 沙巴盆地、礼乐盆地等发育这类岩性圈闭。
第3类岩性圈闭为浊积岩。目前在巴西坎普斯盆地发现了浊积岩复合体岩性油气藏, 产量可观(温志新等, 2012), 研究认为, 文莱— 沙巴盆地在始新世为海相环境, 至渐新世由于婆罗洲造山运动在盆内沉积了近源的扇三角洲, 扇三角洲前端正是浊积岩发育的有利位置。
1)南沙海域大中型盆地新生代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 自下而上发育了断陷、断拗和拗陷3套构造层。断陷作用主要发生在古新世— 始新世, 沉积了陆相冲积平原、扇三角洲及湖泊; 渐新世开始各盆地转入断拗期, 同时遭受海侵, 海陆过渡相三角洲十分发育; 中新世开始, 盆地稳定沉降, 海相砂泥岩和碳酸盐岩台地及生物礁广泛分布。
2)研究区碎屑岩沉积分布主要受控于3大古水系, 北部来自华南古陆的古水系在古新世— 始新世控制了南薇西盆地、北康盆地和礼乐盆地的沉积相展布, 南部婆罗洲古水系在渐新世以后控制了曾母盆地和文莱— 沙巴盆地的沉积相展布, 西部古湄公河在中中新世以后完全控制了万安盆地的沉积相展布。碳酸盐沉积分布的主控因素可以归纳为“ 水清、水浅、水动、水暖” , 即干净、动荡、温暖的浅水环境最易于碳酸盐岩生长和保存。
3)南沙海域大中型盆地储集层从古新统往上至更新统都有, 主力储集层位于中新统, 近大陆物源区为砂砾岩储集层, 近海方向多为碳酸盐岩储集层, 海洋沉积环境为主; 烃源岩研究相对复杂, 本区内原地形成的盆地多发育古近系烃源岩, 从北部漂移而来的盆地多发育新近系烃源岩。
4)块体漂移控制南沙大中型盆地油气分布, 尤其永署— 太平块体和礼乐块体新生代持续往南漂移, 对本区不同盆地不同类型的储集体发育均造成了巨大影响, 还与烃源岩的形成演化存在内在联系。研究认为“ 原地形成盆地群” 生储盖组合更趋向于“ 自生自储” , “ 异地漂移盆地群” 生储盖组合更趋向于“ 古生新储” 。
5)南沙海域大中型盆地内发育3种类型的生储盖组合, 滨浅海相泥页岩— 滨浅海相砂岩— 浅海半深海相泥岩(海相碎屑岩)组合最佳, 滨浅海相泥页岩— 台地或生物礁碳酸盐岩— 海相泥灰岩(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次之, 湖泊、海岸湖沼相泥页岩、煤— 三角洲相砂岩— 前三角洲相、滨浅海相泥岩(海陆过渡相碎屑岩)组合再次之。岩性地层圈闭中, 碳酸盐岩圈闭最佳, 其次为三角洲前缘砂泥岩和浊积岩圈闭。
致谢 在撰写过程中, 得到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漆家福教授、关成尧博士和张伯成硕士的帮助,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