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成因*
张杰1,2, 潘立银1,2, 周进高1, 秦玉娟1,2, 郝毅1, 武明德4
1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3
2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23
3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University of Alberta,Edmonton,Alberta T6G 2E3,Canada
4 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青海西宁 810007

第一作者简介 张杰,男,1983年生,硕士,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碳酸盐岩沉积储集层。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920号;邮编:310023。 E-mail: zhangj_hz@petroChina.com.cn

摘要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发育巨厚的白云岩,其中灯影组二段和四段发育大量具有各种形态的葡萄状白云岩,其直径最长可达 75 cm,有的平行于层面,有的穿层。剖面资料表明,葡萄状白云岩发育多期等厚环边胶结物,中部残留大量未充填的不规则洞穴,这成为与岩溶喀斯特作用相关的地下溶蚀作用的证据。围岩泥晶白云石为早期海水中原生结晶的产物,后来的胶结物可划分为 4期: ( 1)自泥晶化白云石(部分样品中可见)作为最早的一期胶结物,由于各种生物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的影响而紧贴着围岩发育;( 2)第 2期胶结物纤维状白云石可能为海水中直接沉淀的产物,经历后期成岩作用后,具有完全有序的结构,晶胞参数接近理想值;( 3)细—中晶白云石为第 3期胶结物,包含纤维状白云石溶蚀残余,形成于构造抬升之后的近地表大气淡水环境;( 4)第 4期胶结物中—粗晶白云石为埋藏环境下直接结晶的产物,充填了孔洞中心,残留部分未充填孔洞。灯影组受到了岩溶喀斯特作用、胶结作用以及白云石化作用等成岩作用的影响,其中与葡萄状白云岩有关的岩溶喀斯特作用对于灯影组储集层的发育至关重要。对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探讨灯影组储集层成因和演化及灯影组白云岩的成因,而且有助于指导四川盆地前寒武系油气勘探。

关键词: 葡萄状白云岩; 灯影组; 胶结物; 晶胞参数; 岩溶喀斯特; 四川盆地
中图分类号:P588.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4)05-0715-11
Origin of botryoidal dolostone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Zhang Jie1,2, Brian Jones3, Pan Liyin1,2, Zhou Jin'gao1, Qin Yujuan1,2, Hao Yi1, Wu Mingde4
1 PetroChina H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ology,Hangzhou 310023,Zhejiang
2 Key Laboratory of Carbonate Reservoir,CNPC,Hangzhou 310023,Zhejiang
3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University of Alberta,Edmonton,Alberta T6G 2E3,Canada
4 Qinghai Exploration Bureau of Environment Geology,Xining 810007,Qinghai

About the first author Zhang Jie,born in 1983,is a geologist with a master degree in H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ology. He is engaged in research of carbonate reservoir. Address:H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ology,Xixi Road 920,Xihu District,Hangzhou,Zhejiang Province,310023; E-mail:zhangj_hz@petrochina.com.cn.

Abstract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up to 1000 m) in Sichuan Basin is composed of fine crystalline dolostones. In some parts of the formation(mainly in Members 2 and 4) distributed various shaped botyroidal masses of dolomite,up to 75 cm long in maximum. They are either parallel to bedding or cutting across bedding. Those cross sections reveal that isopachous bands of various types of dolomite are developed as cements. Large amount of irregular shaped cavities are still present in the central parts of some larger bodies, which formed as a result of subterranean dissolution that was associated with karst development. The surrounding micritic dolostone was originally deposited from seawater protocrystalliz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cem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1)the dolomitized automicrite in some samples was the 1st stage cement,which formed close to the surrounding micritic dolostone due to various physiochemical and possible biological influences;(2)the 2nd stage fibrous dolomite had an absolute ordering crystal structure and nearly ideal crystal cell parameter,which may have originated from marine waters and adjusted to be ordered during the late diagenesis;(3)the 3rd stage fine- to medium-crystal dolomite including residual of fibrous dolomite crystals dissolved in a near-surface meteoric environment after tectonic uplift;(4)the 4th stage medium-coarse crystal dolomite primarily precipitated under a burial environment and partially filled the central parts of the cavities, with some unfilled cavities. It is apparent that the Dengying Formation was subject to multiple phases of diagenesis including karst development,precipitation of various cements,and multiple episodes of dolomitization. Except the paleokarstification,all of the other processes critically reduced the porosity of the petroleum reservoir that developed in the Dengying Formation. The paleokarstification which related to botryoidal dolostone has crucial importance to the Dengying Formation reservoir. The study of botryoidal dolostone in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conduces to understand the reservoir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Dengying Formation dolostone,and guide the Precambrian petroleum development of Sichuan Basin.

Key words: botryoidal dolostone; Dengying Formation; cement; crystal cell parameter; Palaeokarstification; Sichuan Basin

近年来,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 磨溪— 高石梯探区更是打出了多口高产气井(洪海涛等, 2011), 掀起了对灯影组白云岩研究的高潮。灯影组二段和四段发育一种具有葡萄花边状结构的白云岩, 因其对于储集层的重要意义引起了大多数研究者的关注(王兴志等, 2000; 曹仁关, 2002; 施泽进等, 2011)。

对于这种葡萄状白云岩的称谓, 不同研究者叫法不一, 有葡萄状构造(张荫本, 1980; 陈明等, 2002; 王东等, 2010)、葡萄花边(向芳等, 1998)、葡萄石(曹仁关, 2002, 施泽进等, 2011)等。这些称呼中“ 葡萄石” 的称呼欠妥, 笔者详细调研了相关文献, 对葡萄状白云岩和葡萄石进行了明确的区分。

关于葡萄状白云岩的成因, 历来有不同的观点, 张荫本(1980)和曹仁关(2002)认为其分布广泛、产于厚逾千米的灯影组的中部、具有与地层层面一致的分布特征, 并且与富藻层同时出现, 应当为原生沉积时形成; 刘怀仁等(1991)和陈明等(2002)认为葡萄状白云岩岩层或岩脉多有切穿层理的现象, 并且在一些地区可见葡萄状白云岩与洞穴充填沉积物同时出现, 应是灯影组沉积固结之后经历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形成的。文中通过矿物学及岩石学特征、晶体结构分析和地球化学测试数据, 详细分析了葡萄状白云岩中不同世代白云石的成因, 认为每一世代的白云石矿物形成于不同的期次, 不能一概而论。

1 葡萄状白云岩与葡萄石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发育巨厚的极细晶白云岩序列, 最厚可达1000 m(刘鸿允等, 1991)。在灯影组部分层段(主要在二段和四段), 发育一种葡萄状白云岩, 其宏观特征如一串堆在一起的葡萄(图 1-a), 大者如一个个鼓起来的圆白菜(图 1-b), 直径最长可达75 cm。葡萄状白云岩具有3个特征:(1)穿层性。有的葡萄状白云岩平行于岩层面, 有的斜切岩层面。(2)对称性。葡萄状白云岩孔洞充填的白云石多沿着孔洞边缘向中心生长。(3)重力效应。在孔洞顶部的白云石具有悬垂型胶结物。很多研究者将灯影组这种具有类似葡萄/圆白菜状构造的白云石(其分子式为CaMg(CO3)2)称为“ 葡萄石(grapestone)” (曹仁关, 2002; 施泽进, 2011), 其实, 这种白云石与实际意义上的“ 葡萄石” 是2种截然不同的矿物, 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图1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岩石学特征Fig.1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tryoidal dolostone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通常所说的“ 葡萄石” 有2种:第1种葡萄石(prehnite)是具有放射状或纤维状结构的宝石, 属于斜方晶系。彭志忠等(1957)首先测定出了该种葡萄石(Prehnite)的晶体结构, 其分子式为CaAl(A1Si3O10)(OH)2, 是一种含水的架状硅酸盐矿物(罗跃平, 2005), 密度为2.925 g/cm3, 晶胞参数为:a=4.65, b=5.52, c=18.53。第2种经常被提到的葡萄石(grapestone)是专门指由鲕粒/球粒堆积而成的现代碳酸盐沉积物(Harris and Ellis, 2009), 其众多的球粒或鲕粒被纤维状/丝状微生物粘结在一起, 尤其是指其具有一串葡萄外形的结构, 而这些“ 葡萄子(grapes)” 本身是毫米级大小的鲕粒(ooids)/球粒(peloids)。葡萄石的结构非常脆而易碎, 因此在古代岩石中, 葡萄石有时可以保存下来, 但大多数情况下被保存下来的仅是单个的鲕粒/球粒, 其间连接物早已不复存在。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图 1-c, 1-d)的矿物成分为属于三方晶系的白云石, 其分子式为CaMg(CO3)2, 其标准晶胞参数为:a=b=4.8069, c=16.0034(刘集银等, 1988), 与上述第1种葡萄石显然不同。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与上述第2种葡萄石也相差甚远。施泽进等(2011)曾指出, 现代Exumas岛葡萄石(Harris, 2010)为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的现代类比物(analog), 笔者为弄清此问题, 曾与Harris博士多次邮件来往, 发现Harris博士所指的葡萄石应为上文所述的第2类葡萄石(Grapestone), 其与研究区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具有明显的差别:(1)Exumas岛葡萄石的成分为单个的文石质鲕粒/球粒(图 2-b; Harris and Ellis, 2009), 而葡萄状白云岩的核心并非分开的单独个体, 很多是连在一起的原生泥晶白云岩, 且具有成层性(图 4-c); (2)Exumas岛葡萄石的形成多与微生物作用有关, 而葡萄状白云岩中并未发现明显的微生物证据; (3)Exumas岛葡萄石的矿物成分为现代沉积的产物, 而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组构中仅核心的泥晶白云岩为沉积期的产物, 其他组构并非沉积期形成; (4)从尺度上来说, Exumas岛葡萄石大小只有几毫米到几个厘米, 远远不及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的几十厘米。因此, 施泽进等(2011)所指的Exumas岛的葡萄石(Grapestone)与四川盆地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完全为两种不同的地质现象, 前者并不能成为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的现代类比物。

图2 葡萄石与现代葡萄状构造对比Fig.2 Comparison of grapestones and modern botryoidal structure

根据科学名称出版在先的原则, 既然葡萄石已经用来指示其他的矿物, 就不能再将另外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矿物称为同一名称。为避免理解和认识上的误区, 笔者建议对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摈弃“ 葡萄石” 这种说法, 并按照大多数研究者的称呼, 把灯影组这种特殊的白云岩称为“ 葡萄状白云岩” 。关于其英文名称,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专业翻译, 可知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botryoidal structure(向芳等, 1998), grape-shaped structure(陈明等, 2002), cluster structure, aciniform structure, bulbous structures, grapestone(施泽进等, 2011)和prehnite, 结合葡萄状白云岩具有多个白云石世代的特征, 笔者建议葡萄状白云岩的英文可以遵循大多数研究者的称呼习惯, 称为“ botryoidal dolostone” 。

2 葡萄状白云岩成因

通过对四川盆地西南部先锋剖面、金口河剖面, 四川盆地北部杨坝剖面和部分岩心样品(样品位置见图3)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后, 发现葡萄状白云岩具多世代(图 1-c, 1-e, 1-f), 围岩为泥晶白云石(micritic dolomite), 最早一期为自泥晶化白云石(automicritic dolomite), 第2期为纤维状白云石(fibrous dolomite), 第3期为细— 中晶白云石(fine-medium crystal dolomite), 第4期为中— 粗晶自形— 半自形白云石(medium-coarse crystal dolomite), 它们分别形成于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因此, 葡萄状白云岩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论, 应根据其成岩期次划分, 分别对不同期次的白云石进行成因分析。

图3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取样位置Fig.3 Sampling location of botryoidal dolostone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2.1 研究方法及意义

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在岩石样品、薄片研究区分不同世代白云石的基础上, 进行阴极发光(仪器型号为美国的Elm-32)、扫描电镜分析(仪器型号为荷兰的Inspect S50); 在薄片上圈点进行电子探针(仪器型号为日本岛津EPMA1610)、同位素分析(仪器型号DELTA V Advantage); 用牙钻、微钻对葡萄状白云岩的泥晶白云石、纤维状白云石、晶粒状白云石分别取样, 进行Sr同位素(仪器型号为德国的TRITON)、X衍射以及有序度、晶胞参数分析(仪器型号为荷兰的X' Pert MPD)。以上分析均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完成, 分析数据见表1

表1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不同白云石组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 Table 1 Geochemical data of different dolomite fabrics of botryoi-dal dolostone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白云石有序度反映的是白云石晶体中元素排列的有序情况, 但以往很多研究者进行有序度分析时基本采用混样全岩分析。碳酸盐岩岩石组构复杂, 一块白云岩全岩样品中的白云石并不一定很纯, 可能具有多种有序度不同的白云石, 因此通过全岩分析测出来的有序度其实是不准确的, 故采用该有序度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值得商榷。张杰等(2014)对四川盆地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进行了有序度分析, 发现不同白云石组构的有序度具有明显差异(数据见表2的样品XF1-11-a, XF1-11-b)。

表2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不同白云石组构晶体结构特征(数据JKH-27据雷怀彦和朱莲芳, 1992) Table 2 Cryst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dolomite fabrics of botryoidal dolostone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Data JKH-27 is from Lei and Zhu, 1992)

晶胞参数对于识别白云石形成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形成环境不同, Fe、Sr等大离子半径微量元素的混入, 会导致晶胞参数c值发生明显变化, 因此, 根据c值大小可以判断白云石的形成环境。雷怀彦和朱莲芳(1992)根据晶胞参数和结晶有序度首先判断出四川盆地震旦系白云岩的原生和次生成因, 虽然其是通过晶胞参数a和c值来判断形成环境, 但其研究对象为未区分组构的岩石, 因此测试结果并不能精确地对每一种组构的白云石进行形成环境分析。文中通过对不同类型白云石晶胞参数c值的测定, 分析了形成于海水、大气淡水、埋藏环境中的不同白云石的组构特征。

2.2 围岩特征

围岩矿物成分为泥晶白云石。泥晶白云石(图 1-e, 1-f中的md)位于葡萄状白云岩的核心, 为最早沉积的产物, 也是葡萄状白云岩各期胶结物所依附生长的基础和后来表生岩溶作用的残留物。对4个典型泥晶白云石样品进行了同位素分析, 对3个样品进行了有序度和晶胞参数分析。通过有序度分析发现, 其有序度为0.645~0.832(图 4-a; 表2), 明显低于晶粒粗大的结晶白云石, 比笔者所测南海中新统的原生沉淀白云石样品有序度(0.33~0.40)略高, 这是由于长期的成岩作用使得其有序度增高。泥晶白云石的晶胞参数c值略小(表 2), 反映了其形成于正常海水环境。前人研究表明, 沉积水介质盐度的增高会引起碳酸盐岩δ 13C值变大(Clayton and Degens, 1959; Keith and Weber, 1964), 大气降水和陆源淡水的注入会使δ 13C值降低; δ 18O值与埋深和温度关系密切; Sr同位素值受到陆源Sr含量影响会升高。本次所测泥晶白云石的碳氧同位素值除1个数据(GS1-1)因受到成岩改造影响而导致δ 18O值偏负外, 其余数值均偏正(δ 13C=1.59‰ ~4.52‰ , δ 18O=-2.82‰ ~-4.82‰ ; 表1), Sr同位素值(0.7080~0.7090, 表1)比震旦系海水(0.7087~0.7094)(Halverson et al., 2007)略低, 反映泥晶白云石沉积时受陆源影响较小。综上所述, 泥晶白云石应为原生结晶的产物。

图4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中的不同世代白云石X衍射和背散射特征Fig.4 XRD and BS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al dolomites in botryoidal dolostone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2.3 葡萄状白云岩特征

2.3.1 自泥晶化白云石

自泥晶化白云石作为紧邻围岩发育的最早的一期胶结物(图1-c蓝色箭头所示), 虽然成分也是极细的泥晶白云石, 但其与围岩泥晶白云石不同, 表现在3个方面:(1)自泥晶化白云石具有纹层状圈层结构(band), 而围岩泥晶白云石比较均一; (2)自泥晶化白云石具有明暗颜色变化, 粒度较围岩泥晶白云石略粗且似具有一定的排列规律; (3)有的自泥晶化白云石结构与微叠层石相似, 但未发现证据表明其形成过程中有微生物活动的参与。由于受到后期成岩作用的破坏, 这期胶结物并非在所有葡萄状白云岩中都可见到, 且厚度较薄, 因而未能进行更多的地球化学分析。这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进行研究, 但自泥晶化白云石由于受到各种生物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影响而紧贴围岩发育的事实则是客观存在的。

2.3.2 纤维状白云石

纤维状白云石胶结物(图 1-e, 1-f中的fd)发育于自泥晶化白云石形成之后, 成层分布, 宏观上具有明暗相间的变化特征(图 2-c), 笔者分别称之为“ 白色纤维状白云石” 和“ 黑色纤维状白云石” , 它们组成了葡萄状白云岩的第2期胶结物, 其晶形与海水中的纤维状方解石胶结物极为相似。用微钻提取了图1-e所示纤维状白云石(fd)进行地球化学分析, 结果显示, 纤维状白云石中K+Na含量多为220~900 μ g/g(表 3), 个别样品(XF-2a-1)甚至高达7788.1 μ g/g, 明显高于晶粒状白云石(0~100 μ g/g), 反映纤维状白云石形成于盐度比较高的环境中。Fe含量低, δ 13C值为2.29‰ ~2.85‰ , δ 18O值为-2.63‰ ~-3.43‰ , 未明显负偏, Sr同位素值(0.7089~0.7090, 表1)与当时海水Sr同位素值(0.7087~0.7094)(Halverson et al., 2007)范围相符, Sr/Ba值除了XF-2a-1外, 其余数据均大于1(表 3)。通过与样品取样位置对比发现, XF-2a-1受到了现代大气淡水的影响, 样品不够新鲜导致了其Sr/Ba值低, 其K、Na含量高也反映出原始海水结晶的特征。由于海相沉积物富Sr贫Ba, 因此, 其余数据所揭示的纤维状白云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当时海水环境的特征。施泽进等(2011)认为川东南地区纤维状白云石为淡水成因, 文中测得的结果与其刚好相反, 这可能由于川东南地区所采集样品靠近南川— 遵义断裂带, 样品普遍受到断裂沟通的大气淡水影响有关。扫描电镜显示, 纤维状白云石实际是由沿c轴平行连生的超微白云石构成, 且具有良好的菱面体晶形(图 1-d; 向芳等, 1998), 反映了海水中快速沉淀的特征。完全有序的结构(有序度为1, 图4-b), 晶胞参数c为16.01, 在理想值范围内, 反映了后来经过长期成岩改造而调整有序的事实。阴极发光观察发现, 纤维状白云石的发光情况并不相同, 基本呈同心环状分布(图 1-e, 1-f), 反映其形成于泥晶白云石之后可自由生长的空间中, 海水成分稳定变化。

表3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不同白云石组构微量元素测试结果 Table 3 Trace element content of different dolomite fabrics of botryoidal dolostone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曾有人认为这种纤维状白云石为交代作用的结果(交代海水结晶的方解石或文石), 然而经过交代作用后仍能保持如此好的晶形实属罕见, 且前寒武纪如此广泛的白云石沉淀不应全是交代作用所能解释的, 且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精美的纤维状白云石的形成与保存应与当时的大气和海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Sibley(1991)提出了拟晶白云石化的概念, 认为发生于矿物共生序列早期阶段的拟晶白云石化, 可以保留原生矿物(即文石或方解石)的晶形, 因此, 原生灰岩的组构细节可以被完美无缺地保存下来。梅冥相(2012)借用拟晶白云石化来解释前寒武系白云岩的结构, 但目前还仅限于推测。

研究表明, 前寒武系极为丰富的白云石挑战了目前关于白云石的认识, 前寒武纪具特殊的海水化学条件, 可能为文石— 白云石海, 可以直接沉淀白云石(Hood et al., 2011)。如果白云石直接沉淀成为可能, 则对于解释葡萄状白云岩精美的多期结构的形成与保存无疑非常重要。

2.3.3 细— 中晶白云石

细— 中晶白云石胶结物发育于纤维状白云石形成之后, 为自形— 半自形, 有序度高, 达0.905~0.97(图 4-c; 表2)。细— 中晶白云石(图 1-e, 1-f中的cd)阴极发光呈暗橙色, 背散射图像(图 4-d, 4-e)显示其比纤维状白云石颜色浅, 表明其平均原子序数较高。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 细— 中晶白云石的Na、Sr含量明显偏低, Mn含量明显增加(325~867 μ g/g), Fe含量为1873~2801 μ g/g, 这与其背散射图像特征相一致。Sr同位素值(0.709420~0.709799)高于海水, δ 13C值(2.94‰ ~4.01‰ )也明显地偏离了海水的同位素值范围。Sr/Ba值均大于1(表 3), 可能仍未摆脱海水的影响。细— 中晶白云石间有时可见到纤维状白云石残余(图 1-e, 1-f箭头所示), 也可见到被溶蚀成港湾状的纤维状白云石, 表明晶粒状白云石形成于纤维状白云石经受溶蚀之后的大气淡水作用阶段。

以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细— 中晶白云石是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后潜流带的结晶产物。根据前人研究结果(雷怀彦和朱莲芳, 1992), 灯影组经历了较大规模的抬升和次生孔隙发育期, 即灯影组沉积不久(纤维状白云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结晶之后), 受桐湾运动影响, 灯影组整体抬升暴露地表, 大气淡水溶蚀了部分纤维状白云石而引起次生孔隙发育。在研究区, 可以通过孔洞中充填的渗流粉砂(图 4-d)形成的示底构造来进行判断:纤维状白云石形成后, 构造抬升作用导致与渗流粉砂有关的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发生, 在溶蚀形成的孔隙空间内, 细— 中晶白云石包裹溶蚀残余的纤维状白云石再次发生沉淀。

2.3.4 中— 粗晶白云石

中— 粗晶白云石(图 5-a红色箭头所指的孔洞边缘最后一期白色白云石晶体)为最后一期结晶产物, 半自形— 自形, 充填部分孔洞。其有序度为0.93, 晶胞参数c值高达16.0623(表 2), 是埋藏环境下大半径金属离子进入晶格所导致。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其Fe含量最高可达7567 μ g/g, 为各类白云石中最高的(表 3), K、Na含量低于检测下限或未检出, 反映其结晶流体盐度极低、阴极发光极暗或不发光, δ 18O值严重偏负, 达-8.77‰ ~-11.41‰ , 反映了埋藏环境的特征。

图5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Fig.5 Reservoir types of botryoidal dolostone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2.4 成因分析

由于地质历史的不可重现性, 因此地质学家经常希望能用现在看到的地质现象来还原过去的历史。在研究四川盆地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成因中, 施泽进等(2011)就曾作出这样的尝试。张荫本(1980)曾对威远基准井中流出来的气田水在几十天后形成具葡萄状构造的地质现象进行过介绍, 并用其来分析葡萄状白云岩的成因。在现代岩溶角砾岩中, 确实可以见到类似这种现象(图 2-c), 虽然成分非白云石, 但与葡萄状白云岩极为相似, 因此可以推测:在原生结晶的泥晶白云石之后, 海水中直接沉淀出纤维状白云石晶体; 而后经历了抬升暴露并有大气淡水带入, 溶蚀了部分纤维状白云石晶体, 但在大气淡水潜流带, 结晶了包裹纤维状白云石溶蚀残余的晶粒状白云石; 在进一步埋藏过程中, 又被埋藏期白云石半充填; 之后各种组分经历埋藏成岩作用改造, 稳定化后形成现在所看到的葡萄状白云岩。

在不同的形成环境和流体中, 葡萄状白云岩不同组构的白云石晶体相继发生沉淀, 形成沿着孔洞壁生长的各期胶结物, 这些胶结物在后期成岩改造中, 均不同程度地经受了改造。通过对保留原始形成环境和流体特征的不同组构白云石进行微区取样, 并对不同组构白云石晶体分别进行有序度、晶胞参数分析以及各种地球化学分析, 探讨葡萄状白云岩不同组构白云石的成因, 从而识别出了原生结晶、生物化学/生物作用的产物、海水环境直接沉淀(后期调整有序)、大气淡水环境、埋藏环境5种不同环境下结晶的白云石。关于围岩泥晶白云岩和各期白云石胶结物的最初成因, 可能不同研究者认识迥异, 然而灯影组巨厚白云岩序列存在的事实是否全部为后期白云石交代早期方解石/文石的观点(拟晶白云石化)值得商榷。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特殊海水环境下直接沉淀白云石的观点可能会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可。

在灯影组, 仍然存在诸如鞍状白云石、重结晶白云石等其他类型组构的白云石。由于这些白云石组构与葡萄状白云岩的形成并无直接的关系, 文中并未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这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研究。

3 葡萄状白云岩研究意义
3.1 对白云岩成因研究的意义

由于葡萄状白云岩多与灯影组藻类成因的叠层石等生物成因岩类伴生出现(张荫本, 1980), 曾有不少研究者将葡萄状白云岩与细菌的作用联系起来。如果葡萄状白云岩的成因与藻类作用有关, 应当会有藻类作用的痕迹, 但笔者在扫描电镜下对大量葡萄状白云岩样品进行了观察, 并未发现藻类的痕迹, 而且前人几十年的研究也未见到典型的藻类存在的证据, 因此, 葡萄状白云岩的形成并不一定与藻类有直接关系。

在以往的研究中, 白云石能否直接沉淀一直是被争论的热点, 震旦系极为发育的大套白云岩(包括葡萄状白云岩)不仅保留了原岩结构, 而且很少见到灰岩或方解石, 这表明震旦系白云岩的形成可能与当时缺氧、富镁的特殊海水化学条件具有极为重要的关系, 可以在文石— 白云石海条件下(Hood et al., 2011)直接沉淀, 这对于白云岩成因的认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葡萄状白云岩具有多个世代完全不同的白云石, 不同类型的白云石形成于不同的环境, 这表明白云石的成因不能仅仅用一种单一的模式来解释, 而是应当对不同组构的白云石分别分析其成因, 白云石的形成以及形成后的变化是一种漫长的过程, 应当研究其形成的流体特征、形成后经历的各种变化。

3.2 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与不整合面有关的顺层/穿层的大型溶孔溶洞及内部多期胶结物的存在表明, 纤维状白云石形成之后沉淀的晶粒状白云石包裹了经历大气淡水溶蚀的纤维状白云石残余, 对这期白云石的地球化学分析证实其与岩溶喀斯特作用有关。葡萄状白云岩在四川盆地灯影组二段内部和四段顶部普遍发育, 反映了这两期主要的晚表生岩溶作用的影响, 是识别大气淡水作用的主要标志。多期晚表生岩溶作用的存在, 对于指导古隆起区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葡萄状白云岩经常与富含藻类的白云岩如叠层石、核形石等共生, 这些富藻的白云岩是非常好的烃源岩。葡萄状白云岩发育多种类型的储集空间, 包括洞穴(图 5-a)、溶缝、溶孔(图 5-b, 5-c)、晶间孔等。葡萄状白云岩是很重要的储集岩, 加上后期大气淡水的淋滤(图 5-d)、沟通, 有利于油气的生成、运移和储集。已有的关于灯影组油气成藏的研究表明, 葡萄状白云岩对于震旦系油气勘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是指导震旦系油气勘探向遭受剥蚀的古隆起区域进军的重要依据。

4 结论

1)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的葡萄状白云岩与葡萄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矿物。葡萄状白云岩成分为三方晶系的白云石(CaMg(CO3)2), 不能被称为葡萄石。

2)葡萄状白云岩具有多种组构, 每种组构具有不同的成因:围岩泥晶白云石为近地表原生结晶的产物; 第1期自泥晶化白云石胶结物为生物化学/生物作用的产物; 第2期纤维状白云石胶结物为海水直接沉淀的产物, 经过后来多期调整后, 成为完全有序、晶胞参数接近理想值的白云石; 第3期混杂有残留纤维状白云石溶蚀残余的细— 中晶白云石胶结物形成于构造抬升后、经历岩溶喀斯特作用后的大气淡水潜流带; 第4期中— 粗晶白云石胶结物为埋藏环境下直接结晶形成的。

3)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与古岩溶喀斯特作用具有密切的联系。由于受到大气淡水淋滤而发生溶蚀, 虽然经历了多期胶结充填作用, 仍然残留大量孔洞, 是重要的储集岩, 也是指导今后根据古岩溶喀斯特进行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力依据。

致谢 感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沈安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文章写作过程中的悉心指导。感谢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秦玉娟高级工程师在电子探针、阴极发光配套实验分析方面提供的技术支持。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曹仁关. 2002. 川滇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石的沉积环境[J]. 云南地质, 21(2): 208-213. [文内引用:3]
2 陈明, 许效松, 万方, . 2002. 上扬子台地晚震旦世灯影组中葡萄状—雪花状白云岩的成因意义[J]. 矿物岩石, 22(4): 33-37. [文内引用:2]
3 洪海涛, 谢继容, 吴国平, . 2011. 四川盆地震旦系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J]. 地质与勘探, 31(11): 1-5. [文内引用:1]
4 雷怀彦, 朱莲芳. 1992. 四川盆地震旦系白云岩成因研究[J]. 沉积学报, 10(2): 69-78. [文内引用:1]
5 刘集银, 王自友. 1988. 白云石的晶体结构特征和X-射线研究[J]. 矿物岩石, 8(1): 28-33. [文内引用:1]
6 刘鸿允, . 1991. 中国震旦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388. [文内引用:1]
7 刘怀仁, 刘明星, 胡登新, . 1991. 川西南上震旦统灯影组沉积期的暴露标志及其意义[J]. 岩相古地理, (5): 1-10. [文内引用:1]
8 罗跃平. 2005. 一种少见的宝石: 葡萄石[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 36. [文内引用:1]
9 梅冥相. 2012. 从3个科学理念简论沉积学中的“白云岩问题”问题[J]. 古地理学报, 14(1): 1-12. [文内引用:1]
10 彭志忠, 周公度, 唐有琪. 1957. 葡萄石的晶体结构[J]. 科学通报, 2(11): 330. [文内引用:1]
11 施泽进, 梁平, 王勇, . 2011.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葡萄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 岩石学报, 27(8): 2263-2271. [文内引用:4]
12 王东, 王国芝. 2010. 四川南江灯影组白云岩葡萄状构造成因分析[J]. 四川地质学报, 30(4): 454-456. [文内引用:1]
13 向芳, 陈洪德, 张锦泉. 1998. 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葡萄花边的成因研究[J]. 矿物岩石, 18(): 136-138. [文内引用:3]
14 张杰, 寿建峰, 张天付, . 2014. 白云石成因研究新方法: 白云石晶体结构分析[J]. 沉积学报, 32(3): 550-559. [文内引用:1]
15 张荫本. 1980. 震旦纪白云岩中的葡萄状构造成因初探[J]. 石油实验地质, (4): 40-43. [文内引用:3]
16 赵文俞, 王勤燕, 孙振亚, . 1999. 葡萄石微结构的TEM研究[J]. 电子显微学报, 18(5): 548-553. [文内引用:1]
17 Hood A S, Wallace M W, Drysdale R N. 2011. Neoproterozoic aragonite-dolomite seas?Widespread marine dolomite precipitation in Cryogenian reef complexes[J]. Geology, 39(9): 871-874. [文内引用:2]
18 Clayton R N, Degens E T. 1959. Use of carbon isotope analyses of carbonates for differentiating fresh-water and marine sediments[J]. AAPG Bulletin, 4: 889-897. [文内引用:1]
19 Halverson G P, Dudás F Ö, Maloof A C, et al. 2007. Evolution of the 87Sr/86Sr composition of Neoproterozoic seawater[J]. Palaeon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56(3-4): 103-129. [文内引用:2]
20 Harris P M. 2010. Delineating and quantifying depositional facies patterns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Insight from modern analogs[J]. AAPG Bulletin, 94(1): 61-86. [文内引用:1]
21 Harris P M, Ellis J. 2009. Satellite imagery, visualization, and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exumas, Great Bahama Bank: An analog for carbonate sand reservoirs[R/CD]. SEPM Short Course Notes, 53: 1-49 and 2 DVDs. [文内引用:2]
22 Keith M L, Weber J N. 1964.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elected limestones and fossils[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8: 1786-1816. [文内引用:1]
23 Sibley D F. 1991. Secular changes in the amount and texture of dolomite[J]. Geology, 19: 151-154.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