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简介 齐永安,男,1963年生,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遗迹化石与地球生物学研究。E-mail: qiya@hpu.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代明月,女,1984年生,河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地球生物学研究。E-mail: daimingyue@qq.com。
巨鲕是指那些直径超过 2 mm、海相成因的大型鲕粒,它们在结构上与鲕粒相似,但却远没有鲕粒分布广泛,成因也与鲕粒不尽相同。豫西渑池地区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发育了大量的巨鲕,其核心由粒径小于 2 mm的放射状鲕粒或泥晶球粒组成,形成于弱搅动的水体环境中;圈层以泥晶或由Girvanella丝状体组成的暗色纹层与由微亮晶方解石组成的浅色纹层交替发育为特征。巨鲕是在低、中等能量交替的滩间海环境中由Girvanella丝状体的生长、微生物诱导的钙化作用和无机碳酸钙沉淀而成的。Girvanella丝状体在巨鲕的内、外圈层均有分布,尤以外圈层分布更为密集,显示了微生物在巨鲕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为探讨巨鲕的成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例。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Qi Yong'an,born in 1963,is a professor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Now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trace fossil and geobiology.E-mail: qiya@hpu.edu.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Dai Mingyue,born in 1984,is a Ph.D. candidate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Now she is mainly engaged in geobiology.E-mail: daimingyue@qq.com.
Giant ooids are those large ooids with diameters greater than 2 mm formed in marine environments. They are similar with the normal ooids in structure but have a different origin and limited distribution. Abundant giant ooids occur in the Zhangxia Formation of Cambrian Series 3 in Mianchi area,western Henan Province. Their cores consist of micritic pellets or radial ooids with diameters less than 2 mm and are formed in weak-agitating environments. Their concentric layer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alternations of the dark laminations of micritic calcites or Girvanella filaments and the light laminations of microspar calcites. Giant ooids are formed by the growth of Girvanella filaments,microbially-induced calcification and chemical precipit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in the oolitic inter beach banks environments with the alternation from low to medium energy conditions. Girvanella filaments distribute both in inner or outer concentric layers of the giant ooids, especially dense in the latter. It clearly shows that the microb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giant ooids, 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evidence for the study of origin of giant ooids.
鲕粒是由核心与包壳组成的碳酸盐或非碳酸盐颗粒, 其微组构、矿物组成、丰度和粒径反映了在海相和非海相环境中沉积环境的物理与化学条件, 因此鲕粒对于水体能量、温度、盐度以及水深等古环境的推断具有重要意义(Flü gel, 2004)。通常来说, 鲕粒的直径小于2 mm, 多在0.5~1 mm之间(Tucker et al., 1990; 冯增昭等, 1994; Flü gel, 2004)。而对于那些直径超过2 mm、结构上与鲕粒相似的颗粒, 过去称为“ 豆粒” (Flü gel, 2004; 梅冥相, 2008)。但是, 在新元古代非常特殊的巨型鲕粒被发现和研究之后, “ 豆粒” 的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专指非海相成因的鲕状颗粒(Middleton et al., 2003; Flü gel, 2004), 而那些直径超过2 mm、海相成因的大型鲕粒则被定义为“ 巨鲕” (Sumner and Grotzinger, 1993; Grotzinger and James, 2000; 梅冥相, 2008; 李飞等, 2010)。
关于巨鲕的成因, Sumner和Grotzinger(1993)在研究新元古代巨鲕时给出了其无机成因的推论, 但华南下三叠统所发现的巨鲕则更多地支持巨鲕形成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机制(梅冥相, 2012; Li et al., 2013)。本次研究在豫西渑池地区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发现了大量的巨鲕, 在其核心及内外圈层中均发现了大量蓝细菌Girvanella的丝状体, 显示了微生物在巨鲕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这为探讨巨鲕的成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例。
文中研究的巨鲕采自豫西渑池地区仁村剖面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图 1)。该组下部为灰色厚层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紫红色泥岩, 产三叶虫Bailiella lantenoisi, Poriagraulos nanum, Proasaphiscus honanensis, Leiaspis sp.;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状含泥质条带鲕粒灰岩、砂屑灰岩、微晶灰岩, 产三叶虫Lianglangshania hueirensis, Crepicephalina pergranosa, Austrosinia chalcon。
含巨鲕地层位于张夏组下部, 厚3.87 m, 自下而上共分为8层(S1~S8)(图 2)。S1层为粒径小于2 mm的鲕粒灰岩层, 鲕粒以不规则泥晶方解石团块为核心, 部分鲕粒不发育核心; 内圈层呈放射状结构, 充填为方解石晶体; 外圈层为由微亮晶和泥晶方解石组成的同心状结构。S2层为核形石层, 核形石个体多为椭圆形或不规则状, 个体较大, 粒径约3~10 mm, 多为单核心, 圈层不明显且不规则, 分选较差。S3层为粒径多小于2 mm的鲕粒灰岩层, 特点与S1层相似。S4~S6层为粒径大于2 mm并逐渐增大的巨鲕灰岩层。S7层为凝块石灰岩层, 凝块石形态不规则, 可见其内部伴生有鲕粒与生物碎屑及土黄色泥岩。S8层为粒径小于2 mm的鲕粒灰岩层, 鲕粒特点与S1层相似。含巨鲕地层之下为浅灰色中厚层微晶灰岩、鲕粒灰岩夹泥质条带, 之上为深灰色厚层含鲕粒生物碎屑灰岩夹微晶灰岩。
野外观察可知, 该段鲕粒灰岩层产出的巨鲕基本为圆形或近圆形, 粒径一般为2~4 mm, 最大可达5 mm, 明显有别于普通鲕粒(图 3-A, 3-B); 风化面上巨鲕核心颜色较暗, 多呈不规则状; 圈层呈同心层状, 明暗纹层清晰可辨。巨鲕灰岩中发育数层不规则的土黄色泥岩层或泥质条带, 可见少量普通鲕粒及生物碎屑。
偏光显微镜下, 巨鲕均为圆形或近圆形同心层状结构。根据圈层中是否发育Girvanella丝状体可将巨鲕划分为以下两类。
1)圈层中未见明显Girvanella丝状体的巨鲕。发育在巨鲕层的下部S4层(图 2); 粒径较小, 一般在2~3 mm之间; 核心直径小, 一般为0.5~0.6 mm, 多数充填为方解石晶体, 部分由白云石晶体组成。这些方解石晶体大小不一, 呈颗粒状, 边缘不完整, 可见灰泥残余, 为灰泥重结晶所致。由于受后期成岩作用影响, 核心结构多不清晰, 但部分仍可看出呈放射状结构, 与圈层分界不甚清晰; 圈层厚度大, 占巨鲕粒径的4/5, 明、暗纹层发育规则且分界基本清晰, 一般有5~7个层偶, 浅色纹层明显厚于暗色纹层; 浅色纹层厚100~150 μ m, 由微亮晶方解石组成, 暗色纹层厚50~80 μ m, 由泥晶方解石组成, 纹层中未见Girvanella丝状体(图 3-C, 3-D)。与巨鲕伴生的部分普通鲕粒粒径小于2 mm, 呈近圆形, 核心不明显或为不规则暗色泥晶方解石团块, 圈层呈放射状, 但部分较大的鲕粒其外部圈层发育暗色同心状泥晶方解石纹层。鲕粒间散布有一些不规则泥晶方解石团块, 鲕粒间基质为泥晶重结晶形成的微亮晶方解石, 部分为亮晶方解石胶结物。
2)发育Girvanella丝状体的巨鲕。出现在巨鲕层的上部S5~S6层(图 2); 粒径大, 一般在3.5~4.7 mm之间, 部分可大于5 mm; 核心直径占巨鲕粒径的1/4至1/3, 呈无结构状, 多数充填为泥晶重结晶形成的方解石晶体, 可见大量Girvanella丝状体, 与圈层界限不清晰; 圈层厚度占巨鲕粒径的2/3至3/4, 明、暗纹层发育不规则, 暗色纹层厚度明显大于浅色纹层, 二者边界模糊, 常难以分辨, 仅发育1~3个层偶; 浅色纹层薄, 为100~150 μ m, 由微亮晶方解石组成; 暗色纹层厚, 为200~400 μ m, 由泥晶方解石和大量的Girvanella丝状体组成(图 3-E, 3-F)。与巨鲕伴生的少量生物碎屑和不规则泥晶团块中, 生物碎屑体腔内充填为微亮晶方解石, 泥晶团块内发育Girvanella丝状体。此外, 还发育少量粒径小于2 mm的放射状鲕粒。巨鲕之间基本无接触, 基质为泥晶重结晶形成的微亮晶方解石。
根据区域岩相古地理与沉积特征, 豫西寒武纪第三世张夏组沉积期台地鲕粒滩发育在郑州至范县一带(冯增昭等, 1990), 如郑州登封张夏组连续发育厚达30 m的同心状或同心— 放射状鲕粒灰岩, 而渑池地区张夏组鲕粒灰岩层厚度不大, 一般为1~3 m, 最厚者为8 m, 且厚度变化大、相变快, 而且常与微晶灰岩交互发育。因此, 渑池地区张夏组鲕粒灰岩并不是发育在鲕滩核心部位, 而是形成于侧向连续性差、分布不规则的鲕滩边缘以及滩间海环境中。研究区含巨鲕灰岩层中的巨鲕核心由泥晶球粒或放射状鲕粒组成, 圈层以泥晶或由Girvanella丝状体组成的暗色纹层与由微亮晶方解石组成的浅色纹层交替发育为特征。伴生的其他颗粒总含量小于10%, 为少量粒径小于2 mm 的鲕粒以及生物碎屑。巨鲕等颗粒间或其核心充填为粒状方解石晶体, 晶体的明亮程度较低, 局部可看到泥晶的残余, 为泥晶重结晶而致, 并非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冯增昭和张荫本, 2013)。此外, 含巨鲕灰岩中发育有数层厚度不一的泥岩层或泥质条带。根据上述特征, 含巨鲕灰岩层应形成于低— 中等能量水动力条件下。含巨鲕灰岩层的下伏地层是由含放射状或同心— 放射状鲕粒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灰岩和泥岩互层组成, 为鲕滩与滩间海交替发育时期沉积; 其上覆地层为放射状或同心— 放射状鲕粒灰岩夹微晶灰岩, 并逐渐演变为同心状或同心— 放射状厚层鲕粒灰岩, 反映出沉积环境由鲕滩边缘逐渐向鲕滩核心部位过渡。根据上述分析, 含巨鲕灰岩层形成于低、中等能量交替且以低能、弱搅动条件为主的滩间海环境中。
偏光显微镜下可见巨鲕圈层中的Girvanella丝状体呈略弯曲的无分枝、不分节、细长管状, 直径为10~15 μ m, 延伸长度100~150 μ m, 呈现密集交织排列, 平行、斜交或垂直于圈层切线方向分布(图 4; 图5-A, 5-B)。丝状体管壁呈深灰色, 厚度5~8 μ m, 由泥晶方解石组成; 管芯为浅灰色, 厚度5~7 μ m, 充填微亮晶方解石。Girvanella丝状体在巨鲕圈层的分布分为3类:(1)紧靠核心分布的丝状体略稀疏, 一端依附核心向外生长, 并与其他丝状体相互连接形成网格状, 形成的圈层厚度大而不规则(图 5-C, 5-D)。(2)靠近圈层内侧的丝状体大致沿圈层切线方向匍匐排列, 前后相接; 而靠外侧的丝状体则密集缠绕、叠覆(图 5-E, 5-F)。有些丝状体所组成的暗色圈层并未形成完整的包裹圈层, 向两端逐渐尖灭, 导致暗色圈层厚度大而不规则且与浅色纹层难以分辨。(3)巨鲕边缘分布的丝状体与圈层中的相比颜色更深, 排列致密、杂乱(图 5-G, 5-H)。
渑池地区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发育2种类型的巨鲕, 它们除了都具有圆形或近圆形的形态外, 其内部结构并不相同。根据它们的结构特征、矿物组成、是否发育Girvanella丝状体以及伴生的颗粒类型、基质充填物性质, 认为这2种类型的巨鲕形成在不同的条件下。
1)不发育Girvanella丝状体的巨鲕, 包括核心和圈层2个形成阶段。在低能弱搅动、超饱和碳酸钙水体环境中, 碳酸钙围绕泥晶团块径向沉淀生长, 逐渐形成放射状鲕粒(图 6-A1)。当沉淀作用进行到一定程度后, 碳酸盐表面受到Mg2+、H+或MgCO3的剩余物质影响, 沉淀作用停止, 表面沉淀物似与海水呈平衡状态(周书欣, 1982)。此时, 微生物作用并未参与到鲕粒的生长过程中。当作为核心的这些放射状鲕粒被潮汐水流带到滩间海中、低能量交替的水体环境中, 微生物诱导的钙化作用和无机碳酸钙沉淀共同促使了巨鲕圈层的形成(图 6-A2)。在弱搅动的环境条件下, 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碳酸钙沉淀与钙化, 或者通过胞外聚合物吸附Ca2+促使碳酸钙等微晶体在生物膜表面沉淀并钙化, 形成暗色纹层(Reitner et al., 2005)。当环境能量增强时, 鲕粒被搅起呈悬浮状态, 水体中过饱和的碳酸钙围绕鲕粒发生沉淀, 形成微亮晶方解石纹层, 同时潮汐作用促使明、暗色纹层被磨蚀并伴有碳酸盐沉淀加积从而促使巨鲕保持球形(梅冥相, 2012)。当水体搅动减弱后, 巨鲕重新进入微生物席底环境中, 在微生物的参与下新的一轮生长开始并最终形成巨鲕(图 6-A3)。该类巨鲕圈层中的明、暗色纹层厚度变化均匀, 说明水动力条件的交替具有规律性; 浅色纹层明显厚于暗色纹层, 说明中等水动力条件持续时间更长; Girvanella丝状体不发育及暗色纹层薄, 说明弱水动力条件持续时间较短。因此, 该类巨鲕形成于中、低能交替的滩间海环境中, 微生物诱导的钙化和无机碳酸钙沉淀共同控制着巨鲕的形成。
2)发育Girvanella丝状体的巨鲕, 也包括核心和圈层2个形成阶段。该类巨鲕其核心表现为无结构状, 充填为微亮晶方解石, 发育Girvanella丝状体, 与圈层界限模糊。这些特点说明该核心是在低能的环境条件下, 由微生物泥晶化或吸附、粘结碳酸盐微粒形成不规则泥晶团块。随着水体能量的提高, 这些不规则泥晶团块被搅起呈悬浮或滚动状态, 遭受水流的磨蚀而形成泥晶球粒, 成为巨鲕的核心(图 6-B1)。圈层是在低、中等能量交替并以弱搅动为主的水体环境中形成(图 6-B2)的。在弱搅动的水体环境中, 具有粘性胶鞘的蓝细菌不但可以捕获周围环境中的碳酸盐微粒, 而且在光合作用等生物化学过程中会影响碳酸盐饱和状态进而促质碳酸盐沉淀。持续的微生物作用引起的碳酸钙沉淀导致不对称泥晶暗色纹层的形成(Freeman, 1962)。当环境中能量增强时, 鲕粒被搅起呈悬浮状态, 水体中过饱和的碳酸钙围绕鲕粒发生沉淀, 碳酸钙围绕不规则暗色纹层发生沉淀, 形成厚度较小的微亮晶方解石浅色纹层。当巨鲕圈层生长进行到一定阶段时, 鲕粒表面与海水处于平衡状态, 沉淀停止, 最终形成巨鲕(图 6-B3)。暗色纹层明显厚于浅色纹层且二者界限不明确, 说明弱搅动条件持续时间更长, 微生物有充足的时间自由生长, 留下大量钙化的Girvanella丝状体。因此, 该类巨鲕形成于低、中等能量交替且以弱搅动条件为主的滩间海环境中, 微生物诱导的钙化对巨鲕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豫西渑池地区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发育大量巨鲕, 其核心由粒径小于2 mm的放射状鲕粒组成, 圈层以泥晶或由Girvanella丝状体组成的暗色纹层与由微亮晶方解石组成的浅色纹层的交替发育为特征。
Girvanella丝状体在巨鲕圈层的分布分为3类:(1)紧靠核心分布的丝状体略稀疏, 相互连接形成网格状, 形成的圈层厚度大而不规则; (2)靠近圈层内侧的丝状体顺层排列成数层, 向外侧则密集缠绕、叠覆; (3)巨鲕边缘分布的丝状体颜色更深更暗, 分布致密、杂乱。
研究区发育的两类巨鲕形成于不同的条件下。不发育Girvanella丝状体的巨鲕其核心为粒径小于2 mm、充填物为方解石晶体的放射状鲕粒, 圈层是在中、低能交替的滩间海环境中, 由微生物诱导的钙化和无机碳酸钙沉淀共同影响所致。发育Girvanella丝状体的巨鲕其核心表现为无结构、Girvanella丝状体发育的泥晶球粒, 圈层形成于低、中等能量交替且以弱搅动水动力条件为主的滩间海环境中, 微生物诱导的钙化对巨鲕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